「大齡剩女」社會現象的初步探究
一、何為「剩女」?什麼是「剩女」?媒體與學術關注的「剩女」,就是被剩下來條件較好的大齡未婚女性。顯然,這不是一般的女性,而是對那些未婚大齡優秀女青年的新戲稱。「剩女」是近年來新出現的辭彙,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齡未婚女青年都可以稱之為「剩女」。公眾一般喜歡把「三高女」和「白骨精」作為這一群體的代名詞。「三高女」為眼光高、人氣高、收入高的女性簡稱。「白骨精」為女性白領、骨幹、精英的簡稱。其實,對於「剩女」有一個簡單的衡量標準:也就是「3高」和「3S」標準。具體來說,「三高」指的是: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3S」是指:Single(單身)、Stuck(卡住了)、Seventies(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根據「剩女」的「3高」和「3S」特徵,這裡面暗含了這樣幾個因素:第一,大齡未婚;第二,高學歷帶來的高收入;第三,生活在城市裡。據此界定,筆者對「剩女」下一個社會學的定義: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大齡(通常指30~44歲)未婚女性。根據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剩女」這一特殊的女性群體有以下幾個特徵:一、「剩女」是獨身並且未曾結過婚的女性,通常沒有固定的男朋友;二、「剩女」屬於大齡女青年的一部分,年齡大都在30歲以上;三、「剩女」是未婚大齡女青年中條件優秀的組成部分,學歷在本科或者以上、收入較高、事業有成,經濟條件較好,綜合素質較高;四、「剩女」未必是失婚者,可能是「被動剩下」—想結婚而沒有合適的人選和機會,也有可能是「主動選擇」獨身,不想結婚;五、「剩女」的獨身狀態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六、「剩女」是目前我國大齡未婚女青年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個特殊的女性群體已經過了最佳適婚年齡: 其中25—27歲稱之為「剩鬥士」;這些女性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28—31歲稱之為「必剩客 」; 32—36歲稱之為「斗戰剩母」;36歲以上稱之為「齊天大剩」;甚至有人把他們中的特殊個體稱為「聖女」。就「剩女」個體而言,比她們大的已經有了小孩,比她們小的也正在或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相比之下,他們就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剩下來了。大齡未婚(想嫁)與條件優秀(嫁不了)在女性身上出現了嚴重斷裂,「剩女」們進退維谷,以至於陷入窘境的態勢, 不可否認這種客觀的窘境引發國內「剩女」時代悄悄來臨。雖然「剩女」及其現象在國內才剛剛被人們談及,但是從數量和規模上看,這一群體發展速度令人吃驚。隨著傳媒與學術的越發關注,加之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訴求,有效的理論介入與有力的現實操作極為重要。二、「剩女」之剩「剩女」是自身條件較好卻在婚姻市場上不受歡迎的一群女性。目前在我國大城市「剩女」有愈來愈多之勢,如網路上瘋傳僅北京就有50 萬「剩女」,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成為「剩女」的集中地。這樣一群優秀的女性單身而居,吸引了大眾的關注,「剩女」現象成為流行的話題資源,但是媒體中往往充斥著對「剩女」的歪曲解讀,將「剩女」作為吸引眼球的話題。在媒體眼中,「剩女」收入豐厚,生活方式較時尚,正適合作為休閑時尚的集體代言人,吸引其他女性群體關注時尚消費;而「剩女」的獨身,作為另類的生活方式,更是被媒體當作吸引眼球的主要賣點,「剩女」難嫁正在被廣大媒體歪曲解讀、添油加醋地傳給大眾,導致大眾對「剩女」現象的誤解,認為剩女是一群自命不凡、性格古怪的另類人群。「剩女」為什麼會被剩下來,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幾家知名度較高的網站上都對這一現象做了調查,如新浪,騰訊,搜狐,「Only lady」等。眾多網友認為「剩女」難嫁的主要原因是太挑剔,對男人的要求太高:64%的騰訊網友認為「剩女」「太挑剔,擇偶要求過高」,45%的搜狐網友認為「剩女」都是她們「自找的,都是挑來挑去惹的禍」,另有將近19%選擇「擇偶觀念有待改變,家長的教育有問題」,44% 的「Only lady」的網友認為「剩女」「自覺很優秀,眼光過高,擇偶範圍狹窄」。其中,騰訊有77776人次投票,搜狐有96471人次投票,「Only lady」有429 人次投票。在新浪的調查中,「剩女」對自己不嫁的理由中,「難尋完美男人」是第一大理由,選擇率為69.7%,第二大理由是追求獨身:「單身即自由」(38.38%)、「單身是快樂」(34.34%」)。第三大理由是「難忍瑣碎生活」(34.34%)。由此大致可見擇偶難是公認的獨身理由,「剩女」對配偶的要求較高。另外也可以看出,「剩女」不婚的另一種可能是選擇獨身,無論是選擇暫時獨身還是永久獨身,都透露出「剩女」對婚姻生活的擔憂和對獨身自由的嚮往。當然,這些調查不能作為嚴格可信的證據,這些調查中的備選答案有一種傾向,暗示「剩女」是過於挑剔的,是有問題的,所以這些數據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人們對「剩女」難嫁的認識。「剩女」剩下的主要原因,可以說還是「剩女」自己的主觀選擇,一是不願屈就(「寧缺毋濫」的擇偶心理),二是逃避婚姻(嚮往與恐懼並存的婚姻家庭心理)。前面主要是受傳統影響(社會還是男權社會、擇偶還是要梯度);後者主要是社會變遷的影響(女性解放、離婚率上升等等)。三、「剩女」之剩的兩種心理狀態及其原因(一)「寧缺毋濫」的擇偶心理出生於獨生子女時代、在父母眼裡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剩女」們,從小習慣於享受「好」生活,考慮問題習慣從「自我」出發,挑剔和追求完美。在擇偶標準上,「下嫁」意味著屈尊,是她們的字典里找不到的字眼。而滿足「城市剩女」擇偶要求的優秀男士卻鳳毛麟角。面對矛盾和困境,「城市剩女」們又心存「上一秒嫁了可能委曲求全」,下一秒可能就遇到了「真命天子」,於是她們「揀盡寒枝不肯棲」,守候著「白馬王子」的出現,最終只能「寧可抱香枝頭老」,硬著頭皮過著「寧缺毋濫」的單身生活。(二)嚮往與恐懼並存的婚姻家庭心理「城市剩女」們經歷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滲透,對於愛情、婚姻和家庭的理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之大眾傳媒關於家庭暴力、感情越軌的相關報道屢見不鮮、離婚率不斷攀升,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她們對家庭的質疑,婚姻似乎真的成了愛情的墳墓。她們害怕婚姻葬送了本來美好的一切,害怕家庭關係的複雜影響本來平靜的生活,害怕遭受婚姻和家庭破裂的打擊……由於害怕成為婚姻的犧牲品,所以在婚姻和家庭的問題上往往逃避、拒絕。接下來,我們針對以上這兩種「剩女」的心理狀態具體來分析一下「剩女」之剩的原因。首先,我們認為,這種「寧缺毋濫」的擇偶心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這主要是從擇偶梯度的角度出發:對「剩女」現象最好的解釋就是「擇偶梯度」的存在,即婚配中的「男高女低」模式。傳統的擇偶原則不僅講究「門當戶對」,還需要「男高女低」,即女性的經濟社會條件應與男性相當,或者更低,因而維護了男性較高的家庭地位。在婚配問題上,男性總是傾向於找社會經濟地位比自己低的女性做配偶,而女性總是傾向於找社會經濟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做配偶,因而形成擇偶梯度。通常,根據個人的社會經濟狀況,可以將婚姻市場中的男女三個層次,即經濟條件較好、學歷較高、生活在上層社會的A 男和A 女,經濟條件一般、學歷一般、生活社會中間層B 男和B 女,以及經濟條件較差、學歷較低、生活在社會下層的C 男和C 女。由於每一層次的男性都傾向於找門當戶對的或者較低層次的女性為配偶,A 男在婚姻市場上有著絕對的優勢,C 男有著絕對的劣勢。對於女性而言,自身條件越好,越難找到比自己條件好的男性,因此A 女的「三高」並不利於尋找配偶,反倒是「三無」的C 女從來都不會被剩下,這從農村的婚姻狀況可以看出,無論什麼樣的女性,哪怕是痴呆殘疾的女子都能夠嫁掉。在這個擇偶梯度中,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男性(C 男)和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女性(A 女)處於不利地位,A 女的擇偶範圍很小,因而形成擇偶難的問題。擇偶梯度不僅在傳統社會是主要的擇偶模式,在現代條件下仍然是佔主導地位的擇偶模式,是上層女性和下層男性擇偶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樣擇偶梯度就構成了「剩女」出現的結構性原因。在傳統社會中,不會出現「剩女」的問題。傳統社會的擇偶方式是家庭本位的,個人對於選擇配偶幾乎沒有權力,家庭或家族完全按照家族的利益來為子女安排婚姻,女性沒有自主選擇配偶的機會,往往按照家庭或家族的意志進入婚姻,家族是不允許家裡有嫁不掉的女子,因此不會出現剩女。但對於男性而言,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沒有足夠的財力就難以娶到老婆,因此在傳統社會有「只有剩男,沒有剩女」的俗語。其次,「剩女」的嚮往與恐懼並存的婚姻家庭心理是由於社會變遷所導致的。社會變遷是現代社會最為顯著的特徵。這種社會變遷首先就表現在女性地位的提高上。正是由於一系列的經濟社會變革,女性才前所未有地提高了自身的社會經濟地位,女性在現代條件下能夠享受高等教育,獲得好職業,這使得女性在經濟上獲得獨立,不必依靠婚姻獲得保障,這就減少了女性對男性和婚姻的依賴程度,使得她們有更自由的選擇權。另一方面,經濟上的獨立必然導致女性需求層次的提高。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人自身是不斷發展的。當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以後,滿足高層次的需求就成了行為的驅動力,在女性滿足了生理和物質的(包括一定的安全)需求後,高一級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以及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必然成為「剩女」追求的新目標,「剩女」的擇偶和婚姻觀念也必然體現出需求層次的提高,對配偶和家庭生活的質量要求高於一般女性。「剩女」對配偶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比較匹配的經濟條件,對情感和綜合素質的要求都不放鬆。社會變遷的作用還表現在思想觀念的轉變上。改革開放30 年來,西方的各種思潮與中國傳統觀念相互碰撞,不斷衝擊人們的價值觀,西方的性解放和女權運動給我國帶來性別的模式變革的新思維,而傳統的男權思維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統治中國人的頭腦,這種思想觀念的激烈交鋒也是「剩女」之剩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和性道德的雙重標準使女性對家庭有著嚴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女性就業受到種種障礙,從招聘中的性別歧視,到由於生育和養育小孩導致的職業中斷和失業等等,都嚴重影響了女性的職業發展,這種就業障礙更加劇了女性對男性和婚姻的依賴,而這種依賴程度越高,女性的不安全感勢必就越強烈。在近年來,離婚成本下降和婚姻替代的增多更增加了這種婚姻的不安全感。在中國這樣一個轉型時期,越來越多的女性認識到,教育投資會讓自己在婚姻市場的收益增加;另外,鑒於經濟發展所伴隨的更高的離婚率的發生,女性會預期未來家庭的不穩定性所必然導致的更大的勞動歸屬,為了能在未來的勞動力市場中獲得更高的競爭力和收益,女性趨向於接受高等教育。在長時間的求學過程中,客觀上促使女性被迫進入「剩女」行列。同時,不菲的收入、較高的社會地位以及良好的教育,也成為他們對愛情追求的物質和精神保障。正是這種對家庭和事業的雙重不安全感使得女性在擇偶時慎之又慎,舉棋不定。也正是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使得女性更容易接受新的觀念,提出對新型的兩性平等的家庭模式的需求,而一旦這種願望不能滿足,「剩女」就會選擇獨身,寧可孤單也不願忍受低質量的婚姻。而這種不想放棄事業轉做幕後工作的想法正和男性的想法相同,在兩性都不願妥協的情況下,是女性而非男性最終成為家庭和事業矛盾的焦點。當男性還在尋找一個能支持自己事業、相夫教子的賢內助的時候,「剩女」的出現顯然不合時宜。因此「剩女」成了婚姻市場中條件優越卻不受歡迎的一群人。「剩女」難嫁作為群體現象出現,表明在社會變遷過程中,傳統和現代的價值觀衝突,造成人們在認識上和選擇上的失調。在某種程度上,「剩女」是社會變遷過程中價值衝突的受害者,然而大眾卻將「剩女」難嫁更多歸結為剩女自身的問題,認為她們挑剔、自命不凡、「自找的」等等,甚至認為她們是性格問題和大女子主義。左雪松和夏道玉對此有精闢的論述,「剩女」在婚姻中出現的問題是由於社會對女性的建構落後於女性自身的建構,當「剩女」已經開始尋求新的婚姻家庭模式甚至突破家庭模式的時候,社會建構還在男權社會的傳統上原地踏步。「剩女」在工作領域「走出與騰飛的同時,卻在婚姻家庭領域難以實現安全平穩的降落,女性婚配行為大起大落,要麼逃避現實要麼成為另類, 這些都不是"剩女』當初自我假定的初衷,結果"剩女』們未能實現理想婚姻狀態的"軟著陸』。」當然,我這裡要做一點說明:以上所說都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那就是「剩女」是主動剩下來的。最後還當然也不排除有被動剩下來的,像有些女博士,其原因很可能是男的也被灌輸了婚姻梯度的思想,所以不敢找女博士,其他的很可能就是個人的原因了。四、「剩女」問題是社會問題嗎?今年婦女節前夕,北大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說,「剩女是個偽問題,剩男是個大問題。」「剩女」多是主動選擇的結果,「剩男」則更多是條件所限的被動結果。男性適婚人口絕對過剩,他們有旺盛的生理需求卻又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滿足,這樣一個被社會遺忘的底層大眾,若沒有必要的「安全閥」,必定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根據我們《社會學概論》的定義:社會問題是指一種或數種社會現象產生失調,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並引起多數成員的注意,破壞社會正常活動,需要動員社會力量才能解決。首先,從社會問題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剩女」現象只符合其中一兩種條件,剩女難嫁是一種社會失調,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但是「剩女」的婚姻失調還沒有影響到社會大部分成員的共同生活,也沒有破壞社會的正常活動,也更不會妨礙社會的協調發展。所以,從定義上看,「剩女」現象並不符合社會問題的條件。「剩女」狀態是個人生活的一個短暫時期,到達一定年齡才能成為「剩女」,一旦「剩女」結婚,這種狀態立即結束。並且,待社會進一步發展,「三高」女性的婚姻得到較好的解決,或者社會寬容到可以接受獨身作為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那麼「剩女」的「婚姻問題」也將不復成為問題。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剩女」並不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只是一種暫時的失調。需要加以調節和引導的是現有的性別模式和家庭婚姻模式,而不是將「剩女」視為異類。「剩女」問題要放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來考察,這不是一個經不起思考的簡單的社會學問題有很深的「倫理」思考餘地。對於「剩女」群體的出現,它確實不是一個矛盾尖銳影響穩定的社會問題,但它卻是是影響千千萬萬個人終身幸福、千千萬萬家庭正常生活的現實矛盾。「剩女」不結婚確實是個人自由。那將來呢? 將來「剩女」們孤老伶仃之時呢?那就演變成了千千萬萬的空巢老人了。空巢老人的問題就不是無關緊要了。不可否認的是,「剩女」現象將會引發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比如對於婚姻市場秩序的破壞,進而威脅家庭的構建和穩定,乃至母親素質的提高等等,最為重要的便是對於當前和諧社會構建產生負面的影響。筆者認為,重拾「相親」這個傳統,或許是一劑良方。從過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新時期轟轟烈烈的自由戀愛,再到如今各種形式相親的回歸,可以理解為傳統的一種復興。從社會學的視角來看,在城市這個次級關係倚重的空間里,人們社會交往的網路表面擴大,實質上是縮小了,人際交往呈現出匿名、短暫、缺乏感情色彩等特點。而「剩女」藉助相親這個傳統的工具和手段,在利用周圍的初級關係如親戚朋友結交異性的同時,也可以結合大眾傳媒,新興的中介組織拓展相親的時空,如電視、網路徵婚、參加八分鐘派對等等,增加更多的機會和了解。相親,為身處快節奏都市生活中的「剩女」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更為重要的是,也大大提高了針對性和準確性。馬克思·韋伯曾經用三項指標劃分社會層次結構:財富、聲望和權力,並且認為同一等級的社會成員具有相似的滿足自身物質需要的能力,社會成員總是傾向於同自己生活方式相似的人交往。美國社會學家彼特·布勞認為, 同一群體成員相互之間進行同質交往的可能性比不同群體的成員之間發生異質交往的可能性更大。異質性越大,妨礙社會交往的群體障礙越多。由此可見,相親通過將「剩女」對於婚姻伴侶的要求進一步細化、物化,更好的促進了她們與同一群體成員之間的交往,也相應的增加了「不剩」的可能性,不失為一種可行性較強的手段和方法。參考文獻:[1]. 唐美玲. 「剩男」與「剩女」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婚姻擠壓. 青年探索. 2010(6).[2]. 榮欣. 「剩女」的媒介形象呈現分析. 新聞世界. 2011(1).[3]. 蔣競. 「剩女」時代到來的社會學解讀. 科技信息. 2010(3).[4]. 寧鴻. 「剩女」現象的社會學分析. 社會觀察. 2008(12).[5]. 左雪松. 「剩女」現象的社會學命題考究--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範式. 黃岡師範學院學報. 2010(8).《「大齡剩女」社會現象的初步探究》作者:崔琳
推薦閱讀:
※大齡剩女 奇葩相親
※女生最討厭被撩的方式有哪些?這都不知道!活該單身
※SK-II和剩女和將就
※願等待不願將就,近七成青年單身原因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