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小寶寶的爭強好勝心

  關於孩子的好勝心,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好勝心不是壞事,使進取之心的表現,但是不能過度。我的看法與此不同。好勝心和進取心是不同的,就像「要強」和「爭強」不同。

  怎麼來分別呢?就看對待失敗和落後的態度就好了,如果失敗或者落後了,就氣急敗壞或者怨天尤人,或者就避而不談、興趣大減,甚至表現出對「勝者」的妒嫉和詆毀,那這就是「爭強好勝」而不是「進取」和「要強」。爭強好勝,往往僅僅是貪圖勝利或者成功的「心理優勢」,或者是出於對失敗和落後的恐懼,而並非是想要取得自己在某方面的進步。「貪勝」和「懼敗」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其背後往往隱藏著恐懼、不安和自保,不是真正的進取。真正的進取,不在乎一時的勝敗,而在乎自己是否取得進步。

  生活中好勝的孩子十有七八,為什麼概率這麼高呢?因為大家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相差無幾。孩子為什麼會生出這樣的好勝心而不是進去?據我的觀察和理解,大約出於以下原因:

  1 自我中心意識過強

  顯然,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孩子是全家國寶級的人物,享有各種各樣的優先權、獨佔權。這很容易滋長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孩子習慣了心理上的優勢地位,從而喜歡勝利、成功、領先等帶來的心理滿足,無法接受和容忍失敗、落後的心理失衡。

  2 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假如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較粗暴和嚴厲,或者孩子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如和父母分居),或者其他因素致使孩子內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那麼,孩子會表現出對勝利和成功的過度渴望,因為那樣可以讓他感到內心安全些。

  3 父母的功利化要求

  很多父母就是典型的貪勝懼敗,孩子自然容易這樣。父母更看重結果,急功近利,不重視過程,不重視基礎,不重視滋養和熏陶,這樣的價值觀和教育方式自然讓孩子越來越好勝。

  4 泛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曾經廣為流行,其中問題多多。「你真好」、「你真棒」說得太多,會讓孩子對此產生很強的依賴,成為他行為的主要動力,鼓勵和讚揚停止了,孩子的行為也就停止了,甚至孩子做什麼都看能不能得到讚揚,而不是他內心想不想做、喜不喜歡做,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孩子內在動機和內在價值觀的形成,當然也就很難產生真正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如果孩子出現了「好勝」而不是進取的現象,如何來改變呢?我想比照上面的分析,就能得出大概的方向。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而不是只有孩子很「乖」、很「棒」、很「成功」、很「優秀」,我們才接納。使孩子獲得情感的歸屬感和心理的安全感。

  其次,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進步和努力,建立孩子的內在評價標準。自我評價的能力和孩子的年齡有關係,但是,很小的孩子也可以在相當的程度上做到這一,只不過我們沒有這麼引導和要求罷了。

  再者,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計較一時的得失、勝負,孩子勝利和成功了,我們並不給予特別的讚揚,更不要獎勵,我們引導孩子感受到客觀現實帶給他的愉悅,比如,孩子幫我們拿東西,我們問他「寶寶,幫助的人的感覺好嗎?你喜歡幫助人嗎?」,孩子專心的學習某件東西,我們提醒孩子「學習的過程快樂嗎,進步讓你開心嗎,遇到困難,你願意繼續嘗試嗎」。

  總之,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寶貴的自尊心、進取心,而不是貪圖勝利,懼怕失敗。 文/孟遷

推薦閱讀:

寶寶生病了,你還在干著急?
《詩經》《楚辭》那些好聽且有寓意的名字,寶寶起名不發愁了
女童穿開襠褲染性病!寶寶光屁股危害大
鉤針編織教程:可愛的貓頭鷹寶寶鉤針圖解,收藏起來給小寶貝鉤一打!
漂亮的寶寶套裝,

TAG:寶寶 | 爭強好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