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名家
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名家 |
書法,在中華民族文化藝術殿堂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幾千年的書法歷史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舉不勝舉的名跡法書和書法大家,我國書壇可謂群星璀璨。現將擇其要者簡介如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魏晉南北朝最著名的書法家,生卒年不詳,世稱「王右軍」。現遺留的書跡大都記錄了他遊歷、病痛以及親情交往的情狀,但真跡無存,大多是傳世的臨本和摹本。《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為小楷體,行草書跡《姨母帖》和《初月帖》見於唐代武則天時所刻的《萬歲通天帖》。《姨母帖》結體渾樸凝重,用筆遒勁洗鍊,風格古雅;《初月帖》行筆瀟洒,表現出一種流動的風神。另有《寒切帖》又名《廿七日帖》,寫來從容不迫,自然流暢。《平安帖》用筆精嚴,體勢多變,沉靜秀雅,是王書的典型作品。《快雪時晴帖》結體端莊,運筆流暢,神完意足,為王書真品。《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皆為王羲之書札,其結構嚴密,結體優美,用筆內斂,為王書精品。《十七帖》草法靈動,點畫分明而氣勢連貫,面貌清秀而骨力內含,被後世推為草書絕品。《蘭亭集序帖》更為世人所熟悉,通篇有一種和諧的韻律,最能體現王羲之書法藝術的高深造詣,其章法渾然一體,筆鋒使轉藏露,變化細微,結體疏密有度而使轉自然,墨氣忽濃忽淡,令人賞心悅目。《蘭亭集序帖》完美的藝術風神,不僅代表了魏晉時代的書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書法藝術的全面成熟。 王羲之作為一代書聖,其藝術地位首先表現在他在精研前世書家的基礎上完善了新的書體,成為當時書法創新的領軍人物;二是他創造了平和蘊藉的審美境界,以其精湛的筆墨修養造就並體現了魏晉士人的精神風韻。王羲之是在深入研究筆墨的表現技巧後自覺把握書法藝術的形式規律,以此表達書家的情感和審美趣味,這不單標誌著書法藝術自身的成熟,也第一次集中表現了人的自覺,使漢字這種人文符號發展為表現個人與民族文化精神的藝術形式。 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是王羲之第七子,曾官至中書令,故稱「王大令」。其少年時就表現出特殊的書法才能,在學習父輩書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體勢開張、風格秀媚、行筆連綿的「新體」。他創造的「外拓」的筆法,形成了一種開放性的結體,更能表現筆勢的縱橫飛動,這對草書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王獻之的草書《鴨頭丸帖》行筆流利、姿態妍美。《廿九日帖》為行楷書體,中間雜有草字。風格飄逸,變化富於節奏。《十二月帖》風格獨特行楷相間。筆法「非草非行」,但有濃厚的草意。還有小楷書跡《洛神賦十三行》刻工精美,幾近真跡,其結體寬閑跌宕,運筆勁挺,字裡行間顧盼有神,由此可見王獻之的書藝是即繼承了父風而又有發展,但總體上又未能達到王羲之那樣的化境。 孫過庭:初唐草書大家,生卒年不詳,生活在武后時期,字虔禮,吳郡人。其傳世書法作品《書譜序》為草書墨跡。書風上承二王,用筆流暢靈動,結體顧盼多姿,是學習草書的範本。《書譜序》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書法理論文章,反映了他的書法觀點,也代表了初唐書家的理論成就。 初唐四家:即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歐陽詢和虞世南由隋入唐,他們對唐初書法風格的統一和楷書法則的建立,確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歐陽詢對後世楷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其初學王羲之,用筆力求險勁,結體緊嚴方整,法度森嚴,風格高峻。在初唐就已成為學習書法的樣式。他受皇帝詔命在弘文館傳授書法,通過碑刻,其手筆廣為流傳,傳世書跡多為豐碑巨制,另有幾件行書墨跡傳世。碑刻主要有《化度寺邕禪師塔銘》、《九成宮醴泉銘》,墨跡有《張翰帖》、《夢奠帖》、《行書千字文》等。 從《九成宮醴泉銘》碑中可清楚地看到歐書法度森嚴的藝術風格,其結體緊嚴險峻,以規範的筆畫,瘦硬的行筆顯示了歐書的藝術風範。傳世的《夢奠帖》反映了歐陽詢行草的書法風格。此帖為歐陽詢晚年所書,筆法老辣,既深得王羲之《蘭亭集序帖》筆意,又不失歐書的風貌,被後人評為歐氏行書第一。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省)人。少時就有文名,博學多識,精於楷法,兼擅行草書,深得唐太宗的賞識,他的書法用筆圓勁渾融、結體寬舒,章法布局有雍容氣度,傳世書跡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誌》、《臨蘭亭序》等。《孔子廟堂碑》為虞世南書法代表作,立碑後不久即遭焚毀,故拓本留傳極少,其書挺立大方,秀雅舒展,行筆潤澤,內含骨力,自有一種含蓄的美。《汝南公主墓誌》為墨跡行書,其結體寬緊如意,用筆沉著,章法渾然一氣。 褚遂良(公元596~658年)字登善,錢塘(今杭州)人。他融合二王和虞世南書法,自成一家,筆法瘦硬而意態娟秀。傳世書跡有《雁塔聖教序》等。 顏筋柳骨:顏筋指顏真卿的書法特色,柳骨指柳公權的書法特色。 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一說山東臨沂人。曾任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他因功被封為魯郡開國公,故又稱其「顏魯公」。 顏真卿早年書法學禇遂良、徐浩,後又師從張旭,早期書法代表作品有《多寶塔感應碑》、《夫子廟堂記殘碑》,其用筆剛勁,結體方整嚴謹。到了中年,書風雄邁而不失清秀,結體寬博,透露出清正文雅的氣象。代表作品有《東方朔畫像贊》、《中興頌》。《中興頌》又稱《大唐中興頌》,為記功而刻。是平定「安史之亂」歌頌唐代中興的記錄。其書體氣勢雄偉,是顏體典型書風的完成。顏真卿晚年書法筆法超邁,氣度雄偉,把正大的人格與清遠高逸的藝術風格結為一體。代表性作品有《麻姑仙壇記》、《李玄靖碑》、《顏勤禮碑》、《告身帖》等。《麻姑仙壇記》是顏真卿就任撫州刺史時,路過江西南城麻姑山所書,其結體內氣充盈,出筆收斂,體格朴茂而清遠,為歷代書家所推崇。《顏勤禮碑》是顏真卿71歲時為其曾祖所書神道碑,是顏書晚年代表作之一,此碑保存完好,是學習顏書的優秀範本。其結體字形縱長,上緊下舒,顯得偉岸挺拔,其用筆方圓結合,橫細豎粗,靈活清爽。全碑雄偉端莊,極有氣勢。《告身帖》是傳世顏書墨跡中唯一的楷書作品,通過此帖可以學習他的用筆方法。 顏真卿的行草書法代表作有《祭侄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等。《祭侄稿》是為紀念他的侄子季明而寫的祭文草稿,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祭侄稿》用墨有潤有燥,用筆生動流暢,圓厚蒼勁,由於起草時的全神貫注,故有較多的渴筆,露鋒也較多,筆調隨著感情的起伏而變化,抒發了作者對死者的哀思。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爭座位帖》書出於廣德二年,是一份政治文稿,帖中怒斥了定襄郡王郭英為了取悅權貴而破壞朝廷禮儀的行為。該帖信筆直書,筆底帶有怒矜之氣,鐵劃銀鉤完美地體現了他剛直的政治情懷,米芾稱之為「世之顏書第一書也」。還有人認為其不亞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帖》,顏真卿的書法作品是盛唐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顏體受到社會文化的普遍推崇,對後來的影響也深遠。 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開國公,故後世稱「柳河東」。柳公權生前享有極高的書名,朝野上下不惜高價以求其手書。他初學二王,後研習顏真卿與歐陽詢的書風,創造了自成一家的書法風格,後人把他與顏真卿並稱為「顏筋柳骨」。他的傳世作品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金剛經刻石》為柳公權中年所書,是唐拓孤本,現藏法國巴黎圖書館。此碑用筆瘦硬挺健,結體內斂,骨力彌滿,已初具柳書的基本風貌,但還有鍾、王、歐、虞、禇書體的痕迹。《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晚年所書,是柳書的代表作品,其用筆斬釘截鐵,頓挫分明,結體中斂外放,氣象平和。柳書用筆講求骨力,筆筆用力,橫豎點並重,通篇無一鬆懈處。《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會昌三年書,原碑早佚。此碑與《玄秘塔碑》同出一轍,但用筆更為堅實雄厚,顯得氣象格外森嚴。在顏書之後,柳公權為楷書注入了新的審美因素,變「顏筋」為「柳骨」,形成了骨力清勁的又一代表性楷書體。 李邕:(公元678-747年)字太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開元中任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他是薛稷之後,顏柳之前最有成就的書法家,開創了具有雄秀風格的行書體。代表作品有《雲麾將軍李思訓碑》、《麓山寺碑》等,他的書法結體開張,險勁驚絕,用筆動靜結合,雄健峭利,形成了豪邁洒脫的藝術風格。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郡人(今江蘇蘇州)。活動於唐開元、天寶年間。曾官左率府長史,故後世稱「張長史」,工詩書,號稱「草聖」。玄宗時,以李白歌詩、裴旻舞劍、張旭草書為三絕。張旭嗜酒常醉,且於醉中草書,世人稱其為「張癲」。張旭上承二王遺風,創成狂草書體,傳世作品有草書《肚痛帖》、《古詩四帖》,楷書《尚書省郎官石記序》。《肚痛帖》用筆提、按、轉、折富於節奏,變化多端。《古詩四帖》用筆如破空而來,結體布局極盡變化,氣勢連綿,隨著章法的展開一氣而下。從《古詩四帖》可以看出從今草到狂草的變化歷程。以二王為代表的今草在結體與用筆上皆有相對穩定的審美法式,字與字不相連屬,而意相連,用筆之間以意態的顧盼來相互照應,筆與筆之間的連帶常常是虛連多於實連。張旭草書則改變了從結體到用筆的上述審美法式,在結體上,字的筆劃可向各個方向拓展,字與字之間可以相互深入連接,甚至相互穿插。在用筆上點劃的運動因素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或疾、或澀,多種變化造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用筆可以任意所指,八面生風,在章法上,由於結體和用筆的突破,字裡行間的節奏不再那樣的明晰,而是充滿了蕩氣迴腸的空間變化,分間布白得縱橫莫測,由於張旭的楷書有著深厚的根基,所以其狂草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懷素:字藏真,俗姓錢,湖南長沙人。曾與顏真卿研討書法,在師法張旭基礎上自成一家。傳世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小草千字文》、《論出帖》、《食魚帖》等。《自敘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內容是他習書的自述與時人對其書法藝術的評論。通篇用筆剛勁而婉轉,筆調的豐富變化使結體也搖曳多姿,筆法精妙絕倫,被歷代推為狂草的代表作。《苦筍帖》是一簡短的書札,用筆靈動而草法嚴謹,筆畫極為精練,逸氣滿紙。書風與《食魚帖》近似,是箋札中的精品。《小草千字文》、《論書帖》等代表了他草書中規中矩的一路,可看出他繼承魏晉遺風的韻味,其用筆縱橫變化而不離典範,師法二王而能化為自然,體現他對草書高妙的把握能力。 懷素繼承了張旭的書風並加以變化,他不像張旭草書那樣跌宕而注重流轉自然,字的結體也不像張旭那樣開張而變得內斂,把激情收縮於字內,用筆使行間布白產生向二王今草回歸的感覺,卻又不同於今草的章法,是在不失雅韻的前提下發抒激情,創造了更有餘味可尋的草書體。 楊凝式:(公元873-954年)字景度,華陰(今陝西)人。存世墨跡有《神仙起居法帖》、《夏熱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天真散淡,下筆似不經意,卻變化豐富而自然。米芾評為「如橫風斜雨,落紙雲煙,淋漓快目。」《夏熱帖》用筆矯健不群,風度沉著,造意新奇,對宋代書風影響很大。《韭花帖》書風古雅而生動,在取法古人的同時又自出新意。此帖章法更有獨具特色的創新意義,疏朗的字間行距使書法的審美空間更加寬鬆,這種章法對後世影響甚大,明代董其昌的書法就深受其影響。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其書法風格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東坡以行書見長,但基礎是建立在楷書之上的,從《羅池廟碑》可見其楷書脫胎於顏書,結體左低右高,以側面取勢,墨跡楷書《前赤壁賦》則於方正中求舒展,結體扁側,骨力內含,儀態自然而有變化,雖是楷書,卻寫得率意流暢。東坡行書取法於二王、李邕、顏、柳、楊凝式等,吸取其精華,然不為一家所囿,創造了端莊流麗、剛健婀娜的蘇體行書,代表性作品有《寒食詩帖》等。《寒食詩帖》用筆變化多端,轉折之間藏鋒不露,結體取橫式,有時又間之以縱長的字體,筆氣雄厚,章法寬舒,外貌豐厚而內含筋骨,後世稱之為「純綿裹鐵」。 黃庭堅:(公元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他擅行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雖為東坡門人,但處處避免雷同,東坡尚性情,山谷崇典雅;東坡用筆外拓,山谷用筆內斂,東坡結體寬博取橫式,山谷結體緊縮取縱式。黃庭堅草書得益於張旭、懷素,用筆緊峭,瘦勁奇絕,常以真行書的用筆化入草書,與懷素連綿圓勁的用筆相比較有了新的發展。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號海岳外史、襄陽漫士等,其先習唐楷,由顏而柳,而歐、禇,學禇最力,後研法帖,得魏晉平淡之風,行書得力於李邕,且上溯王獻之,用筆翻騰峭利,運筆如飛,縱筆能收,結體飄逸,布白率意少安排,提倡魏晉筆法,推崇平淡天真的書風。其草書章法不失大王遺風,字與字之間不相連屬,意在顧盼之間,用筆擅以虛鋒取勢,輕靈的用筆富於墨趣。後世學米者眾多,對明清書家影響最大。其不但是位書法家且還是書法評論家。傳世代表作有《蜀素帖》等。 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其書法學鍾繇、禇遂良、智永,後深入學習二王,中年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後人所稱「趙體」。他的書法集各家之長,講究用筆,結構謹嚴。行筆婉轉流暢,結體骨肉停勻,深受人們的喜愛,60歲後,書風變得蒼老而洒脫,筆力愈加深湛,結體章法漸入化境,終成劃時代的大家,對元以後的中國書畫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祝允明:(公元1460-1526年)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曾居南京應天府通判,故人稱「祝京兆」。其書法取法廣,歷代名家法帖無不臨習,晚年變化體格,放筆直書成為一代大家。他諸體兼善,尤長於草書,以二王今草的章法與狂草的筆法合為一體,字與字雖不連屬,但大小變化生於俯仰之間,字裡行間穿插如龍行,健筆灑落,用意精微新奇,體現了他天才的文人風骨。 文徵明:(公元1407-1559年)名壁,字征明,其書法初從李應楨(祝允明岳父)臨習二王法帖,晚年喜書大草,且自出新意。他的楷書有深厚功力,書風嚴謹,小楷取二王神韻,結體收放自如,疏密得當,用筆勁利,爽爽如運風,表現出精妙的書法技藝。行草書出自王氏家法,功力深厚,溫文爾雅,晚年草書參以黃庭堅的筆意,於嫻雅中透出蒼老的意味,筆法縱橫又不失溫厚之旨。 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又字思白,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其書法取法古人,是一位集大成的書家。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師法古人不求外在形似而注重內在精神的體現,對結體、用筆、章法皆有研究,形成了一種淡雅清秀的書風,他創造的文人書法對清代書家影響巨大。 徐渭:(公元1521-1599年)字文長,號天池,晚年號青藤山人,山陰(今紹興)人,其書法早年有黃庭堅、米芾的遺意,晚年變得雄渾恣肆,滿紙蒼茫,他長於草書,用筆揮灑,結體錯落,看似無法,然揮灑的筆鋒處處著力,章法奇正相生。於動亂中求平衡,淋漓的墨跡恰似其人生的寫照。 王鐸:明末清初人,其書法以用筆險勁沉著著稱,楷、行、草、隸諸體皆善,隸書古意盎然,小楷沉穩方正,行草書成就最高,也最體現他的藝術風格。他初學二王,小楷學鍾繇,進而學唐宋諸家,博採眾長,自成一體,他用筆連綿沉厚,結體幽密而意態奇偉,寫得收放自如而又酣暢淋漓,其書風對後世影響很大,尤其是在當代我國及日本曾風行一時,他的傳世代表作有《行書詩翰四首》、《學書杜甫詩卷》等。 傅山:(公元1606-1685年)字青主,號公之它,山西陽曲(今太原)人。書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張「寧拙勿巧,寧丑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輕率勿安排,」其行草書典型地體現了這一思想,他精於各種書體,篆隸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鐘王,對晉唐宋元明諸大家多有研習,形成了「書以人重」的美學思想。行草書用筆縱行高邁,鋒穎翻騰,結體跌宕欹側,一氣相包。他常用大節奏的對比造成章法上的氣勢,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開合大起大落。行筆或生澀、或流暢,使人覺得風時而心音纏綿、時而意氣勃發,把洋溢著真摯情感的內心世界通過蒼茫亂落的紙面展示出來,動人心魄,給人以深刻的藝術感染力。 劉墉:(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他從趙孟頫、董其昌入手,廣泛吸取晉唐宋大家的精華,晚年習北碑,不同流俗,形成了骨力內蘊、體勢沉厚的書風,喜用羊毫,濃墨,用筆使轉渾成,筆劃綿力帶剛,墨氣濃厚,章法明朗,自具一種雍容的氣度。 八大山人:(公元1626-1705年)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書法初學歐陽詢,後取法董其昌與《痤鶴銘》。早期書法以求奇見勝,不論用筆還是結體,總要使長者更長,短者更短,作書如作畫,使字有奇態,筆有奇氣,是以畫入書的先鋒人物。後期的書法漸趨蒼老平淡,用筆的起止提按愈來愈少痕迹,行草書少引帶,更無鋒芒,一片靜穆之氣,從其《河上花長卷題跋》、《小楷心經》中可體會這種氣息。而《行書劉伶酒德頌》則受黃庭堅與《痤鶴銘》影響,結體中收外放,用筆沉著挺拔,章法則大小錯落,筆機相貫,氣勢綿長。 石濤:(公元1642-1724年)法名原濟,號石濤,又號瞎尊者,大滌子,清湘陳人,苦瓜和尚等。廣西全州人,俗名朱若極。書法以學古起步,善隸、楷、行、草諸體,尤能以各體筆勢相互為用,寫到高興處,令人不知是隸是楷是行是草,質樸天真,是書又似畫。他的畫中往往題了又題,長跋尤其多,書法作為他繪畫的語言顯得舉足輕重,其書風對後世畫家影響巨大。 金農:(公元1687-1764年)字壽門,號冬心,別號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杭州)人。書法善各體,尤以自創的漆書獨標一格,作書時墨濃似漆,又用筆如刷。受六朝碑版影響,以刀法入筆法,以筆鋒現刀鋒,結體取法漢魏書法中朴茂厚密一路,造成上闊下狹之勢,橫粗豎細,凝重高古不乏生機,行草書也摻入楷書,隸書筆法,別有一種韻味。 鄭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書法曾苦學各家,最後把真、草、篆、隸雜糅於筆下,自號為「六分半書」。他的書法可說是畫意濃厚,他的畫也可說是書意滿紙。這種書體從結字、用筆到章法皆有濃濃的畫意,結體俯仰之間似有情態,用筆伸縮之間似欲語還休,章法更是大小錯落,只求位置自在舒適,大小橫斜不論,隨形就勢,如「亂石鋪街」,自有一種不計雅正的安閑。 鄧石如:(公元1745-1805年),號完白山人,安徽懷寧人,清代享有盛名的書法家,篆刻家。各體皆能,尤長與隸、篆。其楷書取法魏碑,隸書用筆參以篆意,結體緊密,集漢碑之長與一體,其篆書尤以「玉筋篆「為精,開創了姿態富於變化的新體式。代表作品有《庚信四贊》。 何紹基:(公元1799-1873年)字子貞,號東洲,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人。書法初學歐、禇,繼學王右軍,顏真卿,取法廣博,功力深湛,小楷用筆得益於北碑,結體出自顏書,得晉人神采。晚年楷書摻以篆隸筆法,中鋒用筆,結體寬博,氣象大方。他尤長於行草書,以王氏流風,合以北碑筆勢,用筆恣肆而逸氣自現,筋豐骨壯;隸書用筆重澀,書風沉雄古拙,篆書則以金文為法,用筆凝重含蓄,別於流行篆體,開一種新風。 吳昌碩:(公元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早期受鄧石如等人影響,學習秦漢碑刻,30歲後專攻《石鼓文》,其詩書畫印兼善,為上海畫壇領袖。書法各體皆能,尤長於篆書,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為首任社長。書法結體取左右上下參差之勢,用筆遒勁,氣息深厚。隸書結體縱長,用筆參以篆意,行草書更是筆力雄邁。其書法以雄渾取勝,在清代碑學一派中稱雄。 馬一浮:(公元1882-1967年)名浮,字一浮,號湛翁。浙江紹興人。精研漢碑,隸書不重波挑,骨力清勁,結體寬嚴,有雄健古厚的風度。尤其善於行草,用筆沉潛不浮,使轉自然,結體內斂,深得晉人風味。 弘一:(公元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39歲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其書法早年深受碑學影響,所書魏體,書體清健,法度森嚴。出家後,書風平和靜穆,結體自然安穩,用筆鋒芒盡藏,沉厚洒脫章法寬舒。 齊白石:(公元1863-1957年)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其書法初學何紹基,後臨習《鄭文公》等,再學李北海,金冬心,臨《三公山》、《天發神》、《曹子建》諸碑,並學鄭板橋書法,60歲後形成自己的書風,白石書法氣勢雄健蒼古,用筆沉著痛快,結體取縱長之勢,篆書常參以行書筆意,清新剛健。 沈尹默:(公元1883-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號秋明、瓠瓜。浙江湖州人。其書法出入於魏晉之間,參以宋人意度,尤長於行書體,結體平正,用筆流暢,書風溫文和雅,有洵洵儒者之風。有《秋明集》、《沈尹默論書叢稿》等。 林散之:(公元1898-1989年)原名以霖,號三痴,後改名散之,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烏江,生於江蘇江浦。其書法先後從學范培開、張粟庵、黃賓虹,研習歷代法帖碑版,出入之間,參以已意,終成大家。其諸體兼善,尤精於草書,結體自在安閑,隨意所至,不失法度,用筆沉潛,筆氣透紙。書風瀟洒天真,老而彌佳。著有《江上詩存》等。 |
推薦閱讀:
※歷史鉤沉···奇峰:探密新中國歷史(四)
※抗美援朝,中國的正義之戰(轉載)
※隋煬帝第一寵臣宇文化及為何要弒君?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清—帝國的背影(4)
※開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