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個人的成長》:寵辱若驚,虛極靜篤,少私寡慾!
《道德經》是一本讓你越讀越成長的巨作,這比去參加很多低質量的學習要有用多了。
《道德經》有八十一篇,篇篇經典。不用說讀懂其中一篇,哪怕是只懂其中的兩三句話,都能讓我們受益無窮。比如,如果你能真正悟透以下三句話並進行實戰,不成長是不可能的。
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是指「無論你是受寵還是受辱,都要有馬上大禍臨頭的警覺性」。
因為你一旦受寵,就會成為失寵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如果你一旦受辱,說明你一定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好,這極有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不能不警惕。
所以,已經看穿一切的老子才會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是指使內心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外界的影響。這樣我們才能在世間萬物同時運行時,通過用這種積極的心態去發現事物循環往複的規律。
很多人窮其一生,苦苦求道未果,真是「問世間道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然而,老子早已經看穿了一切,所以他在一千多年前寫的《道德經》中告訴了眾生求道的方法:「那就是唯有虛極靜篤,才能找到『道』。」
可見,內心保持極致的虛靜狀態,超越外界的干擾,我們才能得「道」,才能走得更遠!
3、"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是指「現其本性,守其純樸,不受外物影響;少些私心,少些慾望」。
這方面做得好的代表人物莫過於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是:「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從孔子的評價可以看出顏回確實做到了「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因為他回歸到樸素的本性,只吃一點點飯,喝一點點水,哪怕是住在非常簡陋的小巷裡,他也知足了。別人都替他擔憂,但他自己卻不改初心、活出自己的樂趣。
所以,難怪孔子會說顏回是他最好的弟子,沒有之一。
?以上三部分內容來自《道德經》的「道經」部分。常人鼓吹「寵辱不驚」,但其實心性好動、一心外求、私慾膨脹,所以活得很心塞。
老子反其道而行之,告訴我們要「寵辱若驚」、「虛極靜篤」、「見素抱樸」。當我們能做到這三點,心智就會變得更加成熟,個人的成長之路也就會越走越順!
推薦閱讀:
※道德經聖解(五十六)
※《道德經》譯文
※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處事要妙
※道德經講義31
※學解《道德經》系列,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