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日聲音|阿倫特、波伏娃、杜拉斯

1、「一個悲哀的事實是,最邪惡的事都是由那些心裡沒確定是從善或作惡的人做的。」——漢娜·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猶太裔美國政治理論家,1906年出生於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

她認為極權主義起源於19世紀的排猶主義和帝國主義。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後,她為流亡者雜誌《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捨出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回復v635收聽漢娜·阿倫特的一段採訪錄音。

2、「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波伏娃1908年生於巴黎,1929年獲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45年與讓-保羅·薩特、莫里斯·梅格-龐蒂共同創辦《現代》雜誌,致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成為女性主義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獎。

雖然中國缺少西方意義上的女權運動作背景,但隨著西方女權主義文論的湧入,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也同樣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婦女文學界,這在文學創作和批評上均有明顯的體現。無論是作家還是評論家,幾乎都直接地運用了波伏娃的理論,或間接地受其影響。

以下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段採訪錄音。

波伏娃

來自東方歷史評論

00:00 02:07

3、「壓抑的感情總會讓人有扭曲的快感」——瑪格麗特·杜拉斯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原名瑪格麗特·陶拉迪歐,法國作家、電影編導。代表作有《廣島之戀》、《情人》等。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十八歲時定居巴黎。自1942年開始發表小說,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使杜拉斯成名。這段時期的作品富有自傳色彩。自1953年的《塔基尼亞的小馬群》起,杜拉斯探索新的敘事語言,逐漸抹去小說情節,更強調主觀感受和心理變化。1955—1965年是她創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說《如歌的中板》、《副領事》,以及劇本《廣島之戀》等。1984年發表《情人》,獲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對於傳統的小說來說,敘述意味著情節的產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一切都環環相扣,邏輯性很強,而這些在杜拉斯的小說中都不具備,情節淡化到幾乎沒有,而且往往是破碎的、無序的,徹底遠離了傳統的「全知全能式」的敘述方式。杜拉斯的作品時就會發現,故事極其平淡簡單,寥寥幾句話就可概括。淡化故事情節的結果,必然是強化人物的心靈刻畫和心理分析。杜拉斯的作品中,電影化手法的運用,加強了作品的畫面感,卻可能帶來支離破碎的感覺。但杜拉斯憑藉著她在小說中成功營造的某種情緒和氣氛,賦予了貌似殘缺、不連續的畫面後一種內在的流暢。

回復v637收聽瑪格麗特·杜拉斯回憶他的中國情人。


推薦閱讀:

日就「購島」存不同聲音:共產黨承認領土爭端
4分鐘顯著提高你聲音的穿透力!
去婺源,傾聽花開的聲音
明天你好,聲音多渺小
南海問題,聽聽被西方媒體忽略的聲音

TAG:聲音 | 波伏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