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吃得最大的虧,就是不和孩子談錢
文|小樹媽媽
01
這幾天,關於壓歲錢的新聞一個接著一個,讓人有點目不暇接。
有親媽覺得帶娃太辛苦,拿著孩子的3.5萬壓歲錢買包獎勵自己的;有女兒起訴父母,要求歸還被「挪用」的5.8萬壓歲錢的;還有上海幼兒園採訪,小朋友們坦言自己收到3萬多壓歲錢,要投資買房的……
壓歲錢該歸誰,該怎麼花,似乎每年都有新的「看點」。
從法理上說,壓歲錢當屬於孩子獲得的「贈與」,屬孩子所有。
但情理上,可就複雜多了,有些是人情來往,有些是心意祝福,都得區別對待。
就像網友們調侃的:「你跟你媽說沒收壓歲錢違法,你看她打不打你」。
其實還真的是這樣,理論歸理論,現實歸現實,如果真的讓未成年的孩子自由支配幾千塊到上萬塊不等的巨款,才是真的有點太「土豪」了。
該管還是要管,只是需要一點小計策,否則就錯過了一次大好的培養孩子財商的機會。
02
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次都不太好意思收壓歲錢,會一直推脫說不要。
直到父母開口說:「給你你就拿著吧」,才敢說聲謝謝,然後收著。
當時紅包裡面的面值都不太大,50-100已經很不錯,一個春節下來大概也只能收到不到一千塊的紅包。
通常情況下,這些錢我只能是簡單看上幾眼,然後就會被母親要求充公,用母親的話說:「這些錢我們給你攢著,以後留著你上學用。」
一向是拗不過母親的,只能紅著臉委屈的把壓歲錢交出去,心裡其實特別不情願。
長大後,開始明白原來這種心理叫做「損失厭惡」,意思就是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小時候收到了50塊錢壓歲錢,當然是特別特別開心,歡天喜地的幻想著買好吃的糖果、買辣條、買玩具、買本子,或者什麼都不幹,就壓在枕頭底下體驗當「小財主」的感覺。這是收益的情緒。
而回答家裡壓歲錢被父母「套路」沒收,一瞬間好像是自己擁有的東西被奪走了,在父母眼裡的理所當然,卻讓孩子感受到的痛苦,是收紅包時感受到的快樂的2倍。
別以為小孩子沒情緒,在他們的小世界裡,丟了一塊橡皮是挫折,老師少提問了他一次是挫折,玩五子棋玩不過其他小朋友也是挫折。
至於壓歲錢被全盤沒收這種事,簡直是驚濤駭浪了。
所以,處理壓歲錢的第一個關鍵詞,是溝通。不要一言堂,不要一刀切,而是要耐下性子,跟孩子一起商量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處理方式。
03
關於壓歲錢,不得不提到的另一個關鍵詞是規劃。
現在很多孩子對金錢的概念是極度模糊的,青少年用父母的血汗錢,幾萬、十幾萬的打賞主播、買網遊的皮膚和裝備,絲毫不覺得不妥。
媒體上也接二連三的報道有學生為借錢,不惜打「裸條」,出賣尊嚴,還有些因為借高利貸無法償還而走上不歸路。
這些行為自然有孩子自己本身貪玩、無知、虛榮等原因,但同樣也跟家庭沒有從小培養起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有關。
每年對孩子壓歲錢的處理,正是培養孩子規劃資產的絕佳機會。
無論孩子的壓歲錢有多少,都可以幫孩子把壓歲錢分成3份。
較大的一份用來投資,告訴孩子錢能生錢,利能滾利。
我的一個朋友從孩子3歲起,就把孩子的壓歲錢裡面的大部分放在一個單獨的股票賬戶裡面。沒事兒就抱著孩子一起看股票走勢,給孩子講盈虧和簡單的經濟原理。
現在孩子8歲了,不僅在股市大漲的時候賺夠了學費和補課費,對金錢明顯比同齡的孩子要敏感得多。
當然,股票未必適合多數家庭。
但父母們還是可以試試看跟孩子一起把壓歲錢存到餘額寶或者其他簡單一點的理財產品里。
主要就是讓孩子看到每天、每月的收益,看到儲蓄和投資的價值。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另外一份壓歲錢,給孩子做消費基金。
網上有位媽媽是這樣「套路」家裡娃的,孩子喜歡買玩具,媽媽就跟孩子說,這回你自己有錢了,今年你所有的玩具都自己買吧,再也不用擔心爸爸媽媽不同意了。
孩子最初表現得很高興,因為終於可以自己買買買。
卻沒想到,分到自己手裡的壓歲錢,買幾個玩具之後就所剩無幾了,遠比跟爸爸媽媽要玩具「吃虧」。
孩子慢慢學會了合理規劃自己的支出,如果不是特別喜歡的玩具,或者家裡有類似的,就不會再買。
遇到喜歡,但是比較貴的玩具,會跟爸爸媽媽協商,說這個玩具的好處,請求對半付款。
孩子的這些成長,是多少金錢多少玩具,都買不到的。
讓孩子自己掌管一部分壓歲錢,他可以從中慢慢學會如何理性購物和分配資金,一舉兩得。至於金額,可以根據家庭情況和孩子的性情來定。
有關專家建議是每月給孩子自由支配的錢,大概是孩子年齡的平方。比如5歲的孩子可以支配25塊錢。6歲的孩子可以支配36塊錢。8歲的孩子可以支配64塊錢。告訴孩子,只要記好帳,他可以做自己金錢的主人。
留一部分錢,允許孩子適當「浪費」和「享樂」。
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拿了錢會亂花,但反過來想想,所有的經驗都是從失敗中得來的。我們自己也有過一時衝動,買了不該買的東西的時候。
我們沒理由要求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永遠勤儉節約,購物永遠最有性價比。
留出一部分錢,滿足一下孩子偶爾的執念,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種很好的保護。
就像作家連岳寫的:「要學會浪費,你的孩子玩水、不關燈、把蛋糕抹在臉上,不要再吼他們,這幾塊錢能換來他們的快樂,是多麼值得的事,你還應該跟他們一起浪費;要學會浪費,你的老婆衣服多幾件,包多幾個,化妝品用好一點,不要不平衡,你愛的女人,不應該匱乏。」
告訴孩子,這筆錢不是很多,但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使用。
想買特別不實用的本子也可以,想攢下來,去迪士尼玩兒也可以;捐給山區的孩子也可以……
當父母信任孩子,並且給過孩子真正的自由和尊重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他們不會搞得天翻地覆,相反,會因為享受過自由,面對各種誘惑,有一種良好的辨識能力。
04
關於壓歲錢,還要讓孩子知道,人情往來和感恩。
同學一家今年帶著孩子回了兩邊的老家,二十九到初三是奶奶家,初四到初七是姥姥家。
有一天家孩子偷偷跟她說:「我喜歡姥姥,不喜歡奶奶。」
同學忙問孩子原因,孩子回答:「姥姥的給的壓歲錢多,奶奶給的少。」
其實這只是兩地風俗方面的差異,孩子在兩方老人那裡都是寶貝。
可在小孩子看來,「誰給的多,誰就更愛我,我也就更喜歡誰」,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
每年收壓歲錢之前,父母都可以給孩子講一下壓歲錢的由來和相關故事。
讓孩子們知道,壓歲錢並不是因為你可愛或者別人來串門,就「應該」給。更不是給的越多,代表越愛你。
背後有人情往來的情分,也有真誠美好的祝願,這也是給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很重要的一步。
另外,給親朋好友的孩子發紅包還禮、給長輩挑選禮物,都可以讓孩子參與到過程中來。
培養孩子金錢觀念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分享、禮數和感恩。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敏感度,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規劃能力,是跟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同等重要的一件事。
父母越早的引導,對孩子日後的發展,就會越有幫助。
推薦閱讀:
※【教程】中國工筆花鳥繪畫步驟講義
※返城之後,別忘了「另一個中國」
※中國移民讓世界「步步驚心」 各國新政頻出應對
※孫式太極拳四十九式(下)不一般的中國功夫!
※中國官員為何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