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質疑朱自清不肯吃美麵粉而死:不像他秉性
本文摘自《深圳商報》2013年08月05日c4版 作者:謝晨星 原題為:聽民國才女講故事民國時期,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四位,就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大姐張元和,情系崑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與語言學家周有光結為伉儷;三姐張兆和因為作家沈從文的追求而名聲在外;四妹張充和,擅書法崑曲,成為漢學家傅漢思的夫人。「合肥四姐妹」的故事牽動著人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如今,四個傳奇家庭只剩下108歲的周有光和剛跨入百歲的張充和。7月,《天涯晚笛——聽張充和講故事》一書出版,書中記錄了耶魯大學高級講師、旅美作家蘇煒與張充和的談話。在張充和的故事中,不僅能看到民國最後一位才女的生活點滴,更記錄了百年間她對傳統審美價值的堅守。眾星捧月的「張家四小姐」張充和1913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是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民國時期,她的崑曲、詩詞、書法造詣皆秀逸超凡,成就件件文壇軼事。由於身處燦若星辰的一眾名家賢士之間,張充和的知交師友中有胡適之、沈尹默、章士釗、聞一多、沈從文、卞之琳、張大千等等。抗戰年月,這位正當韶年、俏皮聰慧的「張家四小姐」,在一群「國粹」長者中間穿梭來去,恰如烽火戰場間綻放的春蘭秋菊,受到眾星捧月般的疼愛和嬌寵。1933年,沈從文與三姐兆和在北京結婚,張充和去參加婚禮,隨後就一直居京。家裡人勸她考大學,她於是就到北大旁聽。當時北大入學考試要考國文、史地、數學和英文,張充和的數學得了零分,但國文考了滿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寫得文采飛揚,受到閱卷老師的激賞。試務委員會愛才心切,不得已「破格錄取」了她。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師濟濟,充和受益良多。三年級時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中央日報》的儲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張充和就到副刊《貢獻》當編輯,寫散文、小品和詩詞,初露才華。深夜為沈從文寫誄文沈從文長子沈龍朱曾回憶:「我從小跟四姨接觸是最多的,她在北京待過,主要就住我們家。」因為與沈從文一家接觸較多,張充和對沈從文有著許多深刻的記憶。湘西鳳凰沈從文的墓上就有張充和提的四語誄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這段誄文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沈先生走的時候,北京的一個侄子給我打電話,讓我寫一副輓聯,說第二天開追悼會就要用。」張充和說,「那天夜裡,我怎麼都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跟沈先生有關的事情。睡到半夜,乾脆爬起來,研磨,寫字,順手就寫下了這四句話。不折不從,說的是沈先生的堅守。」寫好用傳真機傳真過去,大家都說好。「更神怪的事情還在後面呢!他們說,我把沈先生的名字也嵌在裡面了。我倒大大吃了一驚!仔細一看——唉呀呀,可不是嗎?四句話的尾綴,正是『從文讓人』!」無中生有的愛情故事在重慶時,才貌雙全的張充和尚待字閨中,石榴裙下尾隨著一批追求者,用情最專最深的當數詩人卞之琳。當年卞之琳的名作《斷章》傳聞是為張充和而寫,詩中的「你」就是卞之琳苦戀了幾十年的「張充和」。雖然不及徐志摩與林徽因、張愛玲與胡蘭成等幾段著名的羅曼史,「卞張之戀」也算傳揚久遠了。可張充和卻直言,「這可以說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愛情故事,說苦戀都有點勉強。我完全沒有跟他戀過,所以也談不上苦和不苦。」張充和回憶道,自己在進北大之前,就在校園見過卞之琳,又來又在沈從文家裡碰見過,「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見鍾情,至少是有點一廂情願吧。那時候,在沈從文家進出的有很多朋友,章靳以和巴金那時正在編《文學季刊》,我們一堆年輕人玩在一起。他並不跟大家一起玩的,人很不開朗,甚至是很孤僻的。可是,就拚命給我寫信,至少有過幾百封信吧。」在張充和眼裡,卞之琳很收斂,又很敏感,不能惹,一惹就認真得不得了,因此從來沒有跟他單獨出去過。最終還是做了「蔡文姬」抗戰爆發,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那時來往的很多朋友都是西南聯大的,跟聞一多很熟。張充和回憶說:「聞一多性子剛烈,朱自清則脾氣很好,都說他是不肯吃美國麵粉而餓死,我聽著不太像,這不像他的秉性所為。」哈佛華裔教授李歐梵曾將sentimental(感傷、濫情)翻譯為「酸的饅頭」,張充和談起朱自清和冰心的早期寫作,也用上了這個時髦的辭彙:「那時候白話文運動剛開始不久,我看他和冰心早期的寫作,都有點『酸的饅頭』。」一年後她在重慶教育部下屬的禮樂館工作,整理禮樂。期間登台演唱的一曲崑曲《遊園驚夢》,曾轟動大後方的杏壇文苑,章士釗、沈尹默等人紛紛賦詩唱和,成為抗戰年間一件文化盛事。章士釗曾將張充和比作東漢末年的蔡文姬。這讓張充和十分不悅,認為是「擬於不倫」:「我是因為抗戰從蘇州流落到重慶,怎麼能跟因為被匈奴打敗流落到西域嫁了胡人的蔡文姬相比。」但最終,張充和還是被章士釗一語言中,1948年11月,張充和與德裔漢學家傅漢思喜結秦晉,次年1月雙雙赴美定居。傅漢思在耶魯大學教中國詩詞,張充和在該校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和崑曲,並從此致力於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標籤:沈從文張充和卞之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