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寺廟介紹(上)【圖文】
黃浦區沉香閣沉香閣位於黃浦區沉香閣路29號,佔地2378畝,舊名慈雲禪寺,是上海唯一一座供奉沉香觀音的寺院。是老城廂中重點古迹。盛於清代,排行於龍華、靜安、玉佛三大名剎之後,是佛教活動場所。沉香閣原由豫園主人潘允端所建。潘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督辦漕運疏浚淮河打撈沉船時覓得一尊精美觀音佛像,甚為喜歡,又於當夜夢見其母囑託,即派人護送佛像回上海建閣供奉。因佛像由名貴海瓊水沉香木雕制,芳香十分濃郁,故名「沉香閣」(據考,該佛像系隋代大業年間南洋赤土國回贈隋煬帝之禮,在淮河中遇風浪沉沒,已卧伏河底近千年)。明代之後,沉香閣遷址重建,曾改名為「慈雲禪寺」,擁有叢林寺院規模,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伽藍殿和應慈法師紀念堂等,與龍華、靜安、玉佛三大名剎齊名。今沉香觀音雖非原像,但仍形神兼具、儀態萬方,為佛中珍品,香火終日興盛。閣內現還開設尼眾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之一。1981年國務院頒文,將沉香閣列為全國142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1988年,沉香閣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142座重點開放寺院之一,是座有特色的比丘尼寺院。1989年為上海佛教協會收回,修復沉香閣和大殿。1992年沉香閣被列為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上海黃浦區沉香閣路29號
慈修庵慈修庵位於上海市南市區方浜中路榛岑街,為尼眾道埸。慈修庵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為黃姓家庵,俗稱新庵,為黃姓女眾念佛之所。後迎尼僧勝願入庵為住持,改名慈修庵。勝願之後,由其徒福根繼任住持,其後由諦參、修潤先後任住持。1917年,慈修庵遭火災,焚毀殆盡,諦參募捐重建。該庵教傳天台,行歸凈土,以念佛為常課。上海地區住錫高們與慈、應慈、靈源、守培等法師曾蒞此講經弘法。1949年後,該庵有常住尼家16人,女信徒8人。「文革」期間關閉。 「文革」之後,慈修庵香火復興,於1982年進行修整,再建殿宇,重塑金身。現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及僧舍等。該庵現為上海佛學院尼眾班學修埸所,成為上海地區佛學院重要基地之一。 慈修庵現任住持觀性法師,87歲,廣東潮陽人,師眾靜香法師,兼任為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南市區人民代表。現任監院慧法師,36歲,浙江人,1983年出家,畢業於上海佛學院。上海市黃浦區榛嶺街15號
-------------------------------------------------------------------------------------------------------------虹口區下海廟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據記載,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l736~1795),當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地漁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後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咸豐四年(1854)又購地八畝一分七厘多,逐步擴建,相傳心意師太至98歲高齡時,交法成師太繼任主持,陸續增建前殿等二十餘間房屋殿舍。光緒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師太繼任,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後殿等十餘間房屋,至宣統三年,法成年87歲時尚在世。此後,先後由福根、覺蓮繼任。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房屋被日軍炮火全部焚毀。1941年起,由覺蓮募資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後,基本保持原有規模。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
三觀堂位於虹口區江灣鎮萬安路359號的三觀堂,原名「三官堂」,始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本是一處道教活動場所。以後住院道士逐漸離廟,香火不旺。至光緒十四年(1888年)時,改為佛教廟宇,上世紀60年代初尚有常住僧尼五人,已故法藏寺興慈法師曾卓錫過此廟。1999年6月後,經批准登記為比丘尼寺院。
-------------------------------------------------------------------------------------------------------長寧區福緣禪院又稱福緣庵。清光緒六年(1880年)始建於江蘇省常州市獅子巷10號,屬禪宗。民國26年,抗戰爆發,寺院被毀,民眾疏散。民國27年,住持源根法師避難到滬,在信眾的幫助下,籌集資金,頂進愚園路新光村15號(今鎮寧路465弄31號)建庵,開展佛事活動,香火再興。1988年,因該地區舊房改造,福緣禪院遷入臨時房過渡。1993年,新院竣工,同年10月30日,新院舉行佛像開光典禮。鎮寧路465弄31號
-------------------------------------------------------------------------------------------------------楊浦區法善庵楊浦區政本路338號法善庵,始建於清代,原本庵中擺放釋迦牟尼、觀音、「劉老爺」神像。一直以來在楊浦五角場地區負有盛名,香火頗盛。十年浩劫中,法善庵被毀,直到1994年區政府按原建築物特色,原址重建。今天的法善庵,佔地約90平方米,廟門朝北。法善庵的廟額由佛教協會原會長真禪法師題字。整個寺廟有大雄寶殿、伽蘭殿、念佛堂、藏經閣、功德堂、素齋部、尼眾察房,沿馬路有山門齊堂等。廟宇飛角重檐,屬中國傳統廟宇建築。
太平報恩寺2009年5月29日上午,在楊浦區蘭州路373號,隆重舉行了千年古剎上海太平報恩寺重建奠建儀式。太平報恩寺原名太平教寺,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當時僧及操舟雲遊,夜泊范家浜,聽到蘆葦叢中有鐘鼓聲,疑近有佛寺,前往察訪,未見寺宇,掘地得一鐵佛,於是建寺。寺院初建,地域廣闊,在今蘭州路、齊齊哈爾路、丹陽路、龍江路之間。古寺歷代多有興廢,現僅存大殿空架一座。2006年9月修復工作正式啟動,成立了修復委員會,由靜安寺方丈慧明法師擔任修復委員會主任。太平報恩寺重建主體建築以釋迦牟尼佛成道地菩提伽耶大佛塔為藍本,並與漢地佛塔建築藝術相結合,形成頂層為金剛寶座塔,底層為大殿寶殿具有現代特徵的佛塔,並輔有山門、鐘鼓樓、觀音殿、藥師殿、羅漢堂、弘法堂、禪堂、念佛堂等建築。太平報恩寺建成之後,將依託楊浦知識創新區的優勢,利用眾多高校集中的社會資源,發揚佛教文化傳統,培養佛教人才,成立藏經研究院,加強佛教藏經研究,使太平報恩寺成為佛教法寶大藏經的研究基地和一座莊嚴巍峨獨具特色的佛教叢林道場,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盧灣區法藏講寺法藏講寺位於上海盧灣區吉安路271號,是滬上四大叢林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天台宗道場。由我國佛教耆宿、天台宗高僧興慈大師於1923年創建,佔地約5畝,自1924年動工,歷時5年完成,殿宇莊嚴,布局嚴謹,由大雄寶殿如來佛迦葉、阿難分侍兩側,殿內左右矗立著假山,十八羅漢、五十三參及二十四諸天神像立於雲峰山巔之間,形神兼備,各具神采。講經堂寬敞宏麗,可容600人聽講。藏經樓曾藏有明刻《西藏》、清刻《龍藏》、日本《續藏》等珍貴經典。重要佛教文物有唐玄奘法師舍利塔、明代文珠菩薩銅像、古觀音菩薩銅像,造形別緻、線條流暢。據范古農《法藏講寺凈土道場功德說》一文稱"欲同彌陀之莊嚴妙果,就學法藏之培植勝因,於是建立伽藍,名曰法藏。"該寺位僧最復時達400餘人,後又增設二處下院:一為南市陸家浜海會寺,由慧開法師任方丈;一為江灣的三官堂,為老年僧人安養之地。四十年代,法藏寺是掩護革命進步活動的場所之一。1947年民主促進會被迫轉入地下,趙朴初以佛教界代表人物的身份,經常去法藏寺開會或聯繫工作。法藏寺是上海幾大名剎之一,已有六十多年歷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面目全非。改革開放以來,宗教政策逐步落實,對法藏寺進行了修復,初期已將大殿修復落成。
-----------------------------------------------------------------------------------------靜安區靜安寺在上海市南京西路的繁華鬧市裡,隱藏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千年古剎,它就是上海著名的佛教寺院靜安寺。1983年,靜安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靜安寺原叫「滬瀆重元寺」,創建於三國時代東吳赤烏士年(24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唐代時改名為「永泰禪寺」,到宋真宗大中禪符元年(1008年)才開始稱靜安寺。靜安寺的原址在吳淞江北岩,因臨泊江邊,受江水的衝擊,房屋有傾倒的危險。南宋寧宗嘉定九年(1216年),寺址遷到法華鎮的蘆浦沸井浜邊,也就是現在的靜安寺所在地。元明兩代,靜安寺有一定的規模。清乾隆六年(1741年),禮部侍郎麥煥重修大雄寶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人孫思望又倡儀捐資重修,寺僧用寺內銀杏樹雕成十八羅漢像和其他佛像。清末毀於戰火。光緒年間住持鶴峰捐資重修,並在1881年農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舉行浴佛典禮,「滬居之人,四遠雲聚,基其鄉曲老稚,士女車馬之眾,海外之音塵,皆往觀佛以游於寺」。這就是靜安寺廟會的由來。這座千年古寺歷經滄桑,到1984年,大雄寶殿已不存在,其他殿堂也破爛不堪。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市佛教界決心將這座上海最古老的寺廟修復一新。1984年2月成立了「靜安寺修復委員會」,由靜安寺方丈真禪、居士賈勁松負責,在政府宗教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採取了邊接待海內外香客遊人,邊修復的方針,自籌資金,逐步將寺廟修復一新。如今這裡已成為上海一座殿堂巍峨、法像莊嚴的佛教寺院。靜安寺方丈為真禪法師,都監為德悟法師,臨院為靜華法師。1984年以來,靜安地委員會,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寺廟管理制度和叢林制度。1991年5月12日,靜安寺舉行了大雄寶殿暨釋迦牟尼玉佛座像開光典禮,標誌著靜安寺按歷史原貌全部修復,基本恢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規模。從赤烏山站進入寺內,主要建築依次是天王殿、大難寶殿和三聖殿三座大殿,另外還有功德堂、方丈室、佛教文物展覽館、香積齋、僧寮、廂房等建築。
圓明講堂圓明講堂 位於延安西路434號,系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由當代 愛國高僧圓瑛法師於1935年秋創建。其名一取佛教的最高理論「圓遍十方,明照法界」之意;二取佛門排行,取圓瑛和弟子明的前字組成。現圓瑛大師紀念堂所處的老樓由弟子顧蓮成夫婦捐贈。後建新樓為美麗園酒店興建時同時建造。最近,圓明講堂已購下旁邊的照相機四厂部分廠房,不久將進行改建,並將老樓拆除後建為綠地。
居士林上海佛教居士林,原南國大佛寺,中國傳統廟宇建築,紅色木門窗,雕飾精美,樓下為佛堂,樓上為講堂,具有中國傳統特色。2005年被列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名單。上海佛教居士林位於上海市常德路418號覺園內,是上海最重要的佛教居士團體。上海佛教居士林始建於1918年,由居士王與楫(仙舟)、沈輝(心師)等發起組織,推舉王與楫為第一任林長。西樓建築為磚木結構由洋松木柱支撐,洋松木擱柵。木柱放在石鼓墩上。底層原始為佛堂,故為大空間,無隔牆。該建筑西立面為主入口,有前廊,主要有東西兩個入口,東入口處有一個中國式的門頭,入口門立面為落地長窗,周圍均為玻璃木窗,木窗窗花為菱形,在窗上木樑處有環繞建築一周的木花雕刻。底層窗下為水泥面層的分隔牆體。入口地坪為水泥面層。二層外圍護為玻璃木窗和杉木木裙板。中部氣樓也是木窗。東樓的三幢建築從遠處眺望立面為標準的中國古典式建築。在西樓的西南側為二層輔樓,有洋松木樓梯通過過街樓通往西樓二層,輔樓樓梯間一層為磨石子地坪,二層過街通道為木樓面。西樓底層為彩色地磚地坪,二層全部為洋松木地板。西樓二層室內牆面為黃砂水泥粉刷,平頂為泥滿板條平頂,平頂有歐式石膏線腳修飾。底層平頂無吊頂,從窗外能看見木擱柵。
-------------------------------------------------------------------------------------------------普陀區玉佛禪寺玉佛寺坐落在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東口的繁華鬧市裡,為上海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玉佛寺建於1882年,佔地約8000平方米,房屋299間。清光緒年間,普陀山慧根和尚至印度禮佛朝拜,在返國途中取道緬甸,請得大小玉佛5尊,途經上海時,留下白玉佛釋迦牟尼坐像和卧像各1尊,在江灣建寺供奉,玉佛寺由此得名。寺院殿宇仿宋代體制,中軸在線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三進殿院,東西配建卧佛堂、彌陀堂、觀音堂、禪堂等,結構精巧、雄偉壯麗。天王殿內供奉著家喻戶曉的彌勒菩薩;二進主殿為「大雄寶殿」。殿內供三尊金身大佛,正中是釋迦牟尼佛主;東側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王;西側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寶殿後還設有「海島觀音」壁塑,觀音手持法瓶、腳履鰲魚、慧眼向人間。第三進即為方丈室。方丈室樓上即是玉佛樓,供奉著「鎮寺之寶」的釋迦牟尼坐像。坐像高1.95米,由整塊玉石雕琢而成。佛像結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作「禪定印」,表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慮入定,最後覺悟成佛;右手自然下垂,手指觸地,稱「觸地印」,表示佛在生前為眾生做了種種奉獻,修了種種菩薩行,這一切唯有大地作證。佛像臉部豐滿,表情安詳,雙目微開,溫文而笑。整座佛像純樸無暇,雕琢精細,散發著透亮的光澤,更加襯托出佛像的飄然與高乎於人的渡人大乘。寺廟西側卧佛堂內還有卧佛一尊。佛像長96厘米,身披袈裟,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線條十分流暢,可見雕琢技藝之精湛。上海玉佛寺雖處國際都市之內,然則自有脫俗之法、清麗之香,於塵俗之中方得佛家靜地,不僅是著名的宗教旅遊勝地,也是上海地區最為優秀的佛家禪地。
真如寺真如寺位於上海普陀區真如鎮北首,佔地近15畝,建築面積1370平方米,上海著名的佛寺,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上海普陀區境內,歷史上曾有不少寺廟,但絕大多數都已廢毀,留存下來的寺廟,以真如寺為建寺最早、影響最深。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和尚永安建真如院於官場(今大場附近)。元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將其移至桃浦、梨園浜交匯處東北側今址,改名為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經《成唯識論》里的解釋:「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如,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寺內橫樑對聯有「佛日光輝崇盛世群咸悟真如」之句,點出了寺名的來歷。真如寺遷建以後,因香火旺盛,寺前出現市集,緣寺得名,稱真如市。隨著集鎮的發展,位於鎮北的真如寺也不斷擴大。正殿(大雄寶殿)四周擴建了許多偏殿佛閣,清末時,東廡有送子觀音殿、伽藍殿,西廡有十王殿、痘司殿,寺前有韋馱殿、鄂王殿、魯班殿、財神殿、北方殿,寺後有大悲殿、文昌殿、西方境等,形成了規模較大的寺廟建築群。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東進時,除正殿外大部分建築被毀。建於元代的真如寺正殿,面寬、進深皆三間,內部構造極複雜,歷代屢經修葺。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僧人道馨及弘志年間(1488-1505年)僧人法雷曾兩次重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由楊耀文、甘士霖等發起,同上海壽聖庵僧人念岸、念倫聯合發起募捐修寺活動,對原大殿進行大修。現存梁、柱、枋斗拱等主體結構以及大部分構件皆為元代原物,是我國佛教寺院中為數很少保存下來的元代建築。「文革」期間停止宗教活動,寺內佛像均被毀損。197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該寺大修,發現殿內額底部寫有「時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一日巽時鼎建」字樣,因此確定真如寺殿為元代建築而列為保護建築。
------------------------------------------------------------------------------------------徐匯區龍華寺龍華寺位於徐匯區龍華鎮北,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相傳三國時,東吳孫權於赤烏五年(公元242年)為孝敬其母而建造,並按佛經中彌勒菩薩於龍華樹下成佛的記載而名。幾經修復,如今已恢復舊觀。龍華塔位於龍華寺前,相傳初建於赤烏十年(公元247),為7層的磚木寶塔,通體金黃,基礎部分為宋朝流傳下來的原物。龍華塔是上海地區保存得最好的古塔之一。現在的龍華寺建於清光緒年間,在宋代的基礎上維修而成,基本保持了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七堂制原貌,是一組較完整的寺廟建築群。寺內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間的經書、金印、佛像等。龍華寺殿宇巍峨,金碧輝煌,佛像莊嚴凝重。這裡的佛像有兩處與眾不同。一是因為龍華寺為彌勒道場,有兩尊彌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彌勒的菩薩像,彌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稱「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寶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兩側,或是宣傳佛法的「十八羅漢」,或是保護佛法的「二十諸天」,而龍華寺大殿內,羅漢和諸天濟濟一堂。現存龍華塔為樓閣式七層八面磚木寶塔,高40.4米,塔體橙黃,剎桿高聳,其磚身和基礎部分,系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建造時的原物。 寶塔各層均飛檐曲欄,姿態雄偉美觀,為上海地區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龍華寺的天王殿東西兩側建有鐘鼓樓, 「龍華晚鐘」為明清時期「滬上八景」之一。藏經樓上收藏著各種版本的大藏經,佛教經籍及各種珍貴文物。從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龍華寺舉行的迎新年撞龍華晚鐘活動,吸引了許多的中外遊客,這一活動已經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級旅遊項目之一。
-----------------------------------------------------------------------------------------閘北區寶華寺寶華寺,原座落於上海市閘北區彭浦鎮少年村路南側。創建於南宋咸淳年間,到了本世紀初,寶華寺的殿宇早已坍毀,僅存西偏禪房數椽及寺基。一九二一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資重建寶華寺,為此還置田近百畝。數年後,大殿、山門等得以重建,寺內佛像重塑一新。重建後的寶華寺門外多了一座寬大平坦的石板橋—惠濟橋,橋跨走馬塘,使進寺禮佛的香客得到了方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寺院的殿後新造一個「訴然亭」,並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場;同時設立了惠濟醫院、養老院、惠生助產學校分校、昌明小學等社會慈善教育機構。由此,寶華寺不僅得以重建,而且在其格局和功能中,融入了都市佛教的入世、濟世氣息。當時,寺內有出家僧人二三百人,加之齊全的設施和完備的功能,使寶華寺成為滬上一座頗具影響的大叢林。但是,道場卻在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中,被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火毀壞,在這場兵罹中,寶華寺僅存大殿。抗戰勝利後,當時主持上海臨時聯合救濟會總幹事的趙朴老和陸梅僧等居士,在寶華寺的廢墟上創辦上海「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兒童為任務,以培養、造就民族有用之才為宗旨。少年村的主要負責人是趙朴老。同時,得到了宋慶齡女士以及由她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的大量援助和支持。少年村的許多兒童,在朴老等嘔心瀝血的撫育培養下,畢業後成長為祖國的棟樑之材。一九五一年四月,少年村由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分會接管,併入上海兒童福利會。
----------------------------------------------------------------------------------寶山區寶山凈寺該寺始建於明正德嘉靖年間,原為唐氏別墅,其後裔改為佛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真武閣。道光初年再修殿堂。咸豐十一年(1879年)毀於戰爭,僅存真武閣。光緒五年(1879年)至二十五年重建山門,朝房、大殿、祖堂、塔院,改建真武閣為正殿,並改名玉皇宮。「文革」期間被工廠佔用。1988年4月落實政策後大修。於1989後1月15日開光,改稱梵王宮,1993年4月15日更名為「寶山寺」。1994年9月20日又定名為「寶山凈寺」。現佔地面積已擴至17.3畝,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
太平禪寺太平禪寺座落於顧村鎮盛宅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1998年12月,太平禪寺初步修復。2004年7月,經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批准,正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之一。2005年底,寺廟進行整修、重建。重建後的太平禪寺殿宇巍峨、金碧輝煌、佛像莊嚴凝重。禪寺共佔地11畝,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作為佛教寺院建築,太平禪寺體現了追求對稱的美學法則,它與佛教雕塑、繪畫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佛教藝術的繁榮。
永福庵永福庵創建於乾隆26年(1761年),創建人不詳,《寶山縣誌》(1989年版)沒有永福庵條目。《光緒寶山縣誌》、《民國寶山縣誌》、《民國寶山縣續志》、《民國寶山縣再續志》、《民國寶山縣新志備稿》也沒有記載。永福庵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禪房等主要建築物。建庵時,使用的過渡房仍然保留庵內,保持原狀,並供奉著明德師太的遺像。上海境內,近代史志有永福庵記載的有三條,分別在《光緒重修華亭縣誌》、《民國崇明縣誌》、《民國青浦縣誌》;有永福寺記載的有四條,分別是《民國南匯縣續志》、《光緒松江府續志》、《光緒重修華亭縣誌》、《光緒重修奉賢縣誌》,是否與寶山的永福庵有關聯,有待考證。寶山永福庵舊址位於上海寶山區南陳路陳太路(現改名為錦秋路)丁字路口西側。據寶山區文物管理所的資料記載:原永福庵規模較大,東西由小河東延伸至南陳路中央(陳太路、南陳路加寬,永福庵縮小),南北由北邊的陳太路延至南面的葑塘村。原佔地面積6畝,庵有廂房2間,大雄寶殿等5間。建築面積350平方米。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被封,1996年2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內有古石碑1塊,庵佔地面積1.2畝,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文革」開始,庵中的紅木佛像、法器被付之一炬,永福庵的房屋被生產隊改作倉庫和工場。1996年2月經政府批准永福庵重新開放,舉辦佛事活動,原班人馬來自保清寺,明德師太擔任主持。《光緒寶山縣誌》記載:「保淸寺(法界寺北宋湻祐間建眀永樂二年僧法顒重建國朝乾隆間火災僅存禪院咸豐十年燬於兵同治四年僧雪凡募建數楹)。」永福庵舊址,規模小於新址,前為大殿,後為僧職人員寢室,中間為一庭院。大殿兩側掛有明暘法師的題字:「覺心清凈原無染慧桃恆開功德花」。庭院東北角落豎立著一通石碑,高144厘米(露出地面);寬82.5厘米;厚度為25厘米。碑石材質較差,風化嚴重,「奉憲禁約碑」五字為篆體,非常清晰;碑文為隸書,絕大部分碑文模糊不清。永福庵為佛教信眾和遊客免費提供翻閱甚至可以帶走的佛書。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永福庵內建築宏偉壯觀,金壁輝煌,主體三廂,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中座為大雄寶殿。天王殿東側。保留了建庵時,使用的過渡房。永福庵是筆者所見的最大的庵堂。永福庵齋堂門口懸掛一錨狀的厚銅片,上刻明文永福庵、主持演峰字樣;窗檯一角擺放著一把木錘,透過窗戶向里張望,有十張左右的長桌,其中二、三張桌子上放著碗筷,每付碗筷上復蓋白布一塊,碗大布小,深色的飯碗顯露一角
----------------------------------------------------------------------------------閔行區七寶教寺七寶教寺原名陸寶院,又名福壽庵,始建於五代十國後晉天福年間,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五代時,吳越王錢鏐游謁陸寶院、賜王妃手書「金字蓮花經」,逐改名七寶院。後因江水噬岸、七寶寺就由陸寶山向樂三移其址。宋代初,七寶教寺遷到蒲匯塘北橫瀝港西,即今七寶鎮所在地。七寶鎮因七寶教寺而得名,七寶教寺名聲顯赫,七寶鎮也隨之繁榮。七寶教寺的伽藍菩薩就是七寶當年舍宅為寺的張澤居士。宋真宗皇帝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賜「七寶教寺」匾額、遂為正宗禪林。元朝七寶教寺高僧敬公,文人雅士曾被皇帝召赴京城,袁凱、屠隆、陳眉公等均有七寶詩文傳世。趙孟頫的《七寶寺》一詩,是現存最早的詩,詩曰:「探奇來寶地,名剎冠叢林。院設機雲代,經描吳越金。霜鍾清驚鶴,池竹綠浮琴。投綬堪元論,桃源莫浪尋。」詩中反映了七寶教寺七八百年前的輝煌盛貌:梵音繚繞、鐘聲清悅,導人凈化心靈的氣氛十分感人!七寶教寺極盛時佔地四十餘畝,另有寺河六畝,各種建築一千餘間。寺內有荷花池、竹林、梅園、五代檜、羅漢松等名貴樹木。1862年,被譽為「郡東第一剎」的七寶教寺,不幸毀於兵燹,千年古寺夷為平地。現在,幸逢人民政府英明領導,國運昌隆,七寶教寺得以重建。今天的七寶教寺,為香港著名設計師俞宗翹先生設計,其特點是柔合漢唐以來早期古寺建築為基礎,充分使用現代工藝和材料,繼往開來,建成與時俱進的新世紀佛寺,建築群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殿、講經堂、法堂、藏經樓、僧寮、客房等,並配以七層寶塔,莊嚴雄偉。整個塔寺處於精美秀麗的百花園中。在這莊嚴清凈的佛國中,宏揚佛法,凈化心靈,祝福社會,國富民安。信步園中,心曠神怡,靜坐石墩,雜念俱消。七寶教寺因此得以成為講經說法,念佛參禪的最勝道場之一。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新鎮路1205號
萬壽庵萬壽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八月間整修,三十三年完工。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這個庵很小,單層,三進,每進三間開面。從小門進去,首先看到的是一個信箱,「萬壽庵信箱」,鐵皮的,釘在牆上。庵堂關著門,邊上的燭台上插著兩三根燃著的蠟燭。
龍音寺龍音寺原座落在閔行老街橫涇東岸,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據《同治上海縣誌》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有觀音大士像從黃浦江中漂來,由當地人奉歸,建閣供養,當時叫「觀音閣」,相傳有一比丘尼在觀音閣的柴間里看到一條碗口粗細,長丈余的大白蛇從柴間游出,緩緩地游入門外的橫涇河裡,認為是白龍的化身,後遂請人雕了一隻木龍頭,供奉在閣內.遠近的人們聽說觀音閣內有白龍現身,信徒紛至沓來。1937年二月,觀音閣的主持惠明師太將觀音閣拆除重建,並改稱龍音寺,同年八月,剛造好龍音寺,即遭到日本侵略軍的轟炸,龍音寺的前後都受到了炸彈的襲擊,惠明師太受此打擊,沒幾天就圓寂。由於歷史的變遷,解放後的龍音寺一度改為閔行鎮草織廠,街道工廠。直到1996年二月,上海市佛教協會派上海佛學院第一屆畢業的信弘法師擔任對龍音寺的開放修復工作,於四月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很快進行維修,破舊不堪的房屋煥然一新,為廣大信眾提供了修學的活動場所,於是每逢香期或佛誕日,龍音寺香煙裊裊,梵唄聲聲,鐘鼓陣陣.每逢星期六還有法師為大家講經說法,來寺修學佛法的信眾與日俱增
-------------------------------------------------------------------------------浦東新區慶雲寺慶雲寺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鎮慶豐村,原為猛將廟舊址。1993年12月,以當地種福庵、海潮寺、觀音堂、三官堂、野三官堂、猛將堂六處廟主動統一規劃,建為慶雲寺。明陽法師入室弟子慧覺法師主持籌建。在慶豐村、慶豐實業總公司等鼎力資助下,於1995年1月破土動工,1997年12月16日建成開放。寺前有大山門。接大山門的是天王殿,殿中供天官彌勒菩薩;其背後為護法韋馱。左右背壁為四大天王像。過天王殿,右側為鼓樓,內供伽藍菩薩。右側為鐘樓,銅鐘重3噸。鐘樓內供地藏王菩薩。大雄寶殿在最後,東西長30米,前後20米。殿高18米。正殿供三世如來,法身高5米,連同蓮坐、佛龕,共高9米。兩側為18羅漢坐像。其後還有500羅漢山。三世如來後壁,背靠千手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慶雲寺總佔地面積共7000平方米。上海位於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候各異,冬冷夏熱,雨熱同季,天氣多變,氣象萬新。春天氣候逐漸轉暖,氣溫回升快。春夏是旅遊的黃金季節。慶雲寺一年四季適宜參觀敬拜
長仁禪寺位於川沙老城區北門外王橋街,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修,清同治二年重建。因當年廟址地處上海縣長人鄉而名長人鄉畝。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宗教活動。1990年7月18日起,作為佛教大僧寺,邊修復邊開放。並改為現名。1994年5月8日,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龍華寺方丈暘明大和尚、玉佛寺方丈真禪大和尚來禪寺主持了開光儀式,有佛教信眾三千餘人參加。
法華學問寺一個座落在浦東很不起眼的地方的一座很特別的寺院。不象別的寺院那樣香火鼎盛擁滿了善男信女,但是那種隨處滲透的佛文化氣息卻是我在別的寺院都不曾見過的。大熙法師的內室佛堂在二樓,進門的一角堆滿了書,隨手摸到的隨眼看到的都是古董(鐵壺、茶具、香爐、玉器、瓷器、佛尊、字畫……),普洱以及檀香的味道溢滿了不算太大的空間,大熙法師年紀很輕64年上海出生,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了天台宗、密宗和禪宗三大宗派,事佛之餘烹茶參禪、拈香撫琴、臨帖摹畫、玩石弄瓷……無不精通。他笑著調侃自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文化和尚」。在印度,和尚就是教授,大和尚就是大教授,而寺廟也是鑽研學問的地方。在大師面前多坐一分鐘,我都會多一分鐘發現自己的知識的淺薄和認識的膚淺,虔誠和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潮音庵曹路鎮顧路鄉李家盤14號,潮音庵,俗稱觀音堂。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顧路鎮李家盤東。始建於明朝景泰七年(1456)。清康熙四十二年(1730),知縣李發枝書門額。雍正年間毀於火災。乾隆四年(1739)重新修理。乾隆八年(1743)張成重書門額。嘉慶八年(1803)增建。嘉慶十八年(1813)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又毀於火災。二十三年(1934)廟祝黃永康央地方人士募金重建。黃炎培書寫"潮音庵"門額。潮音庵得于于佛菩薩說法的妙音,稱為"海潮音"。《楞嚴經》卷二謂:"佛興慈悲,哀憫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諸善男子。""海潮音"亦特指觀世音菩薩說法之音。潮音庵,主殿供西方三聖和釋迦牟尼、南海觀音、地藏等佛,兩傍列十八羅漢,東西兩次間為禪房。東廂房供文昌、純陽祖師、雷公、電母、施相公及劉郇膏等像,西廂房三間為客廳。進門為彌勒殿供彌勒佛和韋馱像。殿外庭心大鐵鼎一座。庵地面積3640多平方米。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上海時,東廂被日軍炮彈擊中,牆壁炸一巨洞,門窗震毀。1940年寶昂師太進庵後逐步修復。解放後,庵一度作為廠房及倉庫,殿內建築頗多損壞,1982年又修復開放。1989年動工增修講經堂和報恩塔,1992年11月上旬竣工。講經堂上下二層,上層為藏經堂,下層為講經堂,中間供玉佛一尊。1992年11月14日,為講經堂內的玉佛舉行開光典禮,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寺方丈真禪大和尚主持了開光典禮,並在講經堂內舉行三天講經法會。報恩塔高51米,分7層,登高可東眺東海、西觀市區。建報恩塔是寶昂師太的一大宏願,取義於報四重恩,一報國家恩,二報佛尊恩,三報眾生恩,四報父母恩。現是佛教朝聖地,又是旅遊好景點。
寶蓮庵川沙縣高南鄉高南村夏家宅東(高行鎮)井亭東溝鎮解放村36號,此庵最初是明朝萬曆五年(1577年)建造,以前佔地十多畝,殿堂三棣進深,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還有藏經樓等,庵曾廢建多次,現為一棣兩廂房,東旁有餘屋三間,庵前有古井一口,上建四大石柱方亭,約九平方米,設置石條凳供行水休息竭取井水之用,現古井仍在,故當地人也稱此庵為井亭庵,而且自夏家宅以東,西迄小楊家宅夏金河一帶,從清朝同治以來,即沿稱井亭為宅名。庵內所有經籍、匾、碑等皆在「文革」中被廢毀,殿堂房舍全由生產隊借用,1988年春落實政策歸還後,由主持法善感化信士籌款修復。本庵最初建立是為了保佑地方百姓生活安寧,緣由經過:早在宋、元、明時期,本鄉和高行鎮、高東鎮、高橋鎮一帶,航運發達艄公很多,但到明朝嘉靖初年,倭寇入侵船舶不敢往來,直至嘉靖卅六年後方才平息倭患,恢復航運盛況,可就在此時,清江下游出現「水妖」,吞沒船舶無數,滬瀆港口因此又歸冷落。時駐港口航監官陳珩因商船過往稀少,收不到稅,怕受上司處分,故想方設法拼連五艘巨船,滿載兵勇舉弓放射毒箭,射死「水妖」,原來是一條似鯨非鯨的莫名巨魚。水患雖除但人們對除掉「水妖」的心裡存有恐懼,害怕因此觸犯而遭到水族報復,艄公依然沒敢行船。陳珩為此急得重病 ,夢中清楚看見蓮卧觀音一身素服,趺坐合掌於蓮池之中說:「心病須用心藥醫,誠心則靈,現有福建航海佑護女神天妃來清江巡禮,駐十六鋪,爾等可祈求女神拯救遭難生靈。」陳珩醒後,立即在十六鋪建造天妃宮,親自率眾焚香對天祈求,然後吩咐眾人下江中打撈,果然撈起一尊少女白玉雕像,陳珩得知此乃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遂將其供奉在天妃宮裡永佑江海平安。於是百姓信服,航運暢通,後來此宮移建河南路橋北邊,從此後沿江多處先後造起觀音庵,此乃取《妙法蓮花經》中「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苦難」之意願也。當時本鄉艄公眾多,常遇海難,孤兒寡母生活悲苦,乃有佛教凈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的弟子,為解脫海上眾生苦惱在此修建寶蓮庵。所謂寶蓮,乃供奉卅二觀音之一,趺坐合掌於池中蓮花之蓮卧觀音也。明末清初戰亂,即順治十一年(1654)寶蓮庵被毀於戰火,次年重建;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寶蓮庵被誣隱藏小刀會女兵被縱火焚毀,同治四年(1865)本庵第十五任住持坤真法師由杭州來此,以凈行感召鄉紳信士重建寶蓮庵,計一棣兩廂房,後又在東建余屋三間,並在庵前開鑿一口水井,據說在光緒年間(1899年)本庵再次重建落成鑿井之時,有二位身材魁梧的飛來菩薩各挾兩根方形石柱來庵隨緣賀喜,由此本鄉信士沈鶴泉在井上加建石柱方亭,以供行人飲水休息焉。此井從開鑿至今從未開涸,在乾旱時最多可提供六個鎮的居民飲水,因井內水質爽口甘甜,直到今天這眼井的井水都為寺院僧人飲。
碧雲凈院「碧雲凈院原名三王廟」位於浦東張江鎮環東村三灶鎮的萬安橋東首,是浦東地區迄今所存的最古老佛教道場。此地域在唐天寶十年起屬「松江府」華亭縣,元代至元年設上海縣,歸上海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設南匯縣,該地域行政區劃為「南匯縣長人鄉十七保十二圖」。據清代南匯縣誌記載:「該廟為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年)推官(元、明時典獄官名)"臨淄郡侯』陳明之妻奚氏所建之家廟,別有一王廟、二王廟在西南匯縣境,均未詳所祀何神」。在元代「至正年」時與附近的「普凈禪院」(即大聖寺)共有僧尼近二十人,終日香火不斷,鄉里信佛民眾甚廣,每逢農曆節日,四鄉八里前往進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成為一方名剎。延至二百多年後的明代嘉靖33年(1554年),倭寇侵擾江浙沿海,「碧雲凈院」毀於兵火。幸有善人蔡士安的努力,保存了佛像、修繕佛殿、又築一楹以供「觀音大士」像。碧雲凈院雖得以飭整,但難與昔日相比。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道人康性敏渡海朝覲普陀山觀音大士後,感慨不忍碧雲凈院之蕭索冷落,遂與士人張元珣、張延憲、奚君、蔡士安之孫等集議重修碧雲凈院。在眾信徒的資助下,在「性敏」的一手操持下,費盡心機、歷盡萬難,經二年辛苦努力,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終於落成。重修後的碧雲凈院共有三殿,「金碧輝煌、玄關肇啟、梵音朗朗、達於丙夜。」可見當廟宇的壯觀、佛事勤從、信眾至誠、香火旺盛。又經二百多年後的清代同治年間,太平天國「東征軍」進軍浦東,由於太平軍宗教信仰上的敵視,「碧雲凈院」復遭劫難,毀壞夷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里人顧榮蕊與「住持」重修廟之東半埭,顧泰山與郭文彪合資建造西廂。信眾們又捐助耕田二十四畝作「廟田」,以供僧尼之「耕食」。碧雲凈院得以延續。解放後的1951年,政府為發展教育事業,借廟興學,在碧雲凈院內辦起了「三灶小學」。1958年「大躍進」年代,尼姑還俗,宗教活動基本停止。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熱潮中,佛像全數被搗毀,廟產歸學校所有,「碧雲凈院」不復存。到了粉碎「四人幫」以後的年代,可嘆「碧雲凈院」,這六百多年的佛教文化古迹,只存下一棟破舊的後殿,還有那四隻「石礎」與一塊殘碑,淹沒在荒草之中。1999年,浦東新區宗教辦落實宗教政策,開放碧雲凈院作為宗教活動場所,並委派原上海慈修庵知客克蓮法師主持碧雲凈院的修復和日常工作。雖然旅美僑胞顧雪英女士捐助建造了「雪英小學」後,「三灶小學」得以遷出,但面對如此殘存破陋不堪的廟舍,一無資金,二是人生地不熟,加上執迷之人的作難與毀謗,重修碧雲凈院困難重重。克蓮法師不畏艱難,本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法輪常轉、正法久住」的宗旨,白手起家,為「修殿安僧」四處奔波。她尊承「佛教法儀」進行宗教活動,深得八方「正信佛教」信眾的擁護支持。當地的實業家瞿建國先生為搶救這六百多年的佛教文化古迹,不但他與他的「建國慈善基金會」樂助二十餘萬元人民幣,還「勸募」其好友仰融先生樂助人民幣二百萬元。顧雪英女士也樂助五萬元人民幣。在「八方信眾」的樂助下,開始了修復碧雲凈院古寺的工程。2001年12月23日,碧雲凈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落成,兩側二層廂房也相繼完工了一層。(西廂是原新康村「仁壽庵」俗稱「徐家廟」的動遷款建造,內供「仁壽庵」移來的佛像)。2004年底,山門及天王殿在周金存先生墊資建造下落成,2005年兩側廂房的第二層建築也告完工。所有佛像,從2001年起至2005年陸續請裝完善。並於同年12月26日莊嚴而隆重的舉行了殿堂落成暨全堂佛像開光大典。重修的碧雲凈院,香煙繚繞,香客往來不絕,晨鐘暮鼓,巍巍壯觀,彰顯佛法莊嚴,每當周末還有大批的居士來院共修。這浦東地區最古老的佛教文化遺迹,如「鳳凰涅盤」,重現新的活力。此乃是克蓮法師與廣大信眾的無量功德。碧雲凈院雖然建在郊區出家人的生活很清貧,但是克蓮法師常常教誨弟子:「雖度日有難兮,然修道之心不可息也,修道因財乎?為蒼生也!」。
甘露庵浦三路新浦路橋下
--------------------------------------------------------------------------------------------嘉定區吳興禪寺吳興寺座落在嘉定區外岡鎮,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年(511年)。初建時,佔地10餘畝,分東西兩院,東院崇福,西 院永德。正中有大雄寶殿、大悲閣、文昌閣等建築100餘間民間流傳有5408間之說。寺內一年四季香火不絕解放後,吳興寺曾作劇嘗農機站,文革中大雄寶殿、大悲閣等全部被拆除。1994年籌集資金100多萬元修理建了吳興寺山門和天王殿,1995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吳興寺的重建不光為廣大佛教信徒增加了宗教活動場所,也為廣大觀光遊客增加了一處遊覽勝跡。解放後,吳興寺曾作劇場、農機站,文革中大雄寶殿、大悲閣等全部被拆除。1994年籌集資金100多萬元修理建了吳興寺山門和天王殿,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寺廟之一,曾俗稱江南三大寺之一。現大雄寶殿、天王殿、牌樓等已建成,並逐步修復至原有規律。今香火極旺,道風遠播,名聞中外
葛隆藥師殿原名曹王祠,又名曹王廟。因祭供三國魏曹操第四子曹植而得名。所在鎮也因寺得名為「曹王鎮」。現幾經興衰,原有房屋已毀。為落實宗教政策,滿足信教群眾過宗教生活的需要,於1995年10月經批准為臨時宗教活動場所,1999年3月批准移地重建,佔地7.7畝.
雲翔禪寺南翔鎮解放街263號,上海嘉定南翔的留雲禪寺,應該算是上海市郊最大的寺廟,它地處老城廂,始建於清末,當時為滬上四大叢林之一,後因戰火而毀廢。現在的留雲禪寺是早已毀廢的留雲寺在雲翔寺的舊址重建的,歷四載光陰,於2004年全寺落成。規模宏大,氣勢不凡,仿唐風格,江南無二。因法脈系留雲禪寺,而地處雲翔寺舊址,故稱留雲禪寺(雲翔寺),這就是為何此寺有兩個寺名的緣由。 寺廟內為居士準備的住宿條件也是一流的,和3星級的賓館毫無差別...來到上海遊玩的遊客,不妨到此一游
曹王禪寺曹王鎮(滬太路7258號),原名曹王祠,又名曹王廟。因祭供三國魏曹操第四子曹植而得名。所在鎮也因寺得名為「曹王鎮」。現幾經興衰,原有房屋已毀。為落實宗教政策,滿足信教群眾過宗教生活的需要,於1995年10月經批准為臨時宗教活動場所,1999年3月批准移地重建,佔地7.7畝.
菩提禪寺安亭鎮永安街42號,菩提禪寺始建於三國東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為孫權之母吳國太所敕建,原址位於今安亭中學內,為上海市最早的佛寺之一。寺建成後,入寺進香朝拜的信眾紛至沓來,香客盈門,附近散居的鄉民也日益雲集,於是村落變成了市鎮,故有"先有菩提寺,後有安亭鎮"之稱。梁天監二年改建,到五代十國後唐清泰年間徐承藝,李彥瓊發起重建,宋朝寺僧慧才又加重建,宋朝開寶年間宋大宗賜予匾額一塊高掛於寺門前。明萬曆20年(1592年)菩提寺年久失修,杭州武陵僧人海月過而見之,感到極為悲痛,泣涕如雨。他發誓修復菩提寺。海月讓鐵匠鑄了一把100多斤重的鐵鎖鏈,鎖在自己的頸上,把鑰匙投入寺中古井,向眾人明誓,若不修復菩提寺,決不取下鐵鎖鏈。此後三年,他赤著腳不顧嚴寒酷暑,身負百來斤的鐵鎖鏈雲遊各地勸募,見者深為感動,無不慷慨解囊。經過五年艱辛,終於建成。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至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寺基佔地25畝,共三進,前為天王殿,中為觀音殿和地藏殿,後為大殿。殿內嵌有唐時升在明季萬曆二十年撰寫的《菩提寺重建大雄寶殿記》及清乾隆三十三年錢大聽撰文,蔣無益書寫,秦大成撰寫碑額的《重修菩提寺記》的石碑。殿前亦用鐵環高掛著一口空腹深大的巨鍾,重逾千斤。鳴震聲應爾,每當夜深人靜,僧人誦經撞鐘擊鼓時,那宏亮的鐘聲久久在夜空中回蕩不息。1956年-1963年先後被列為江蘇省文保單位和上海市文保單位,文革期間(1967)漸被拆除。為落實宗教政策,滿足群眾宗教信仰的需要,2003年11月經批准,於安亭鎮永安街移址重建菩提寺,佔地11.8畝。現正處於規劃設計階段。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推薦閱讀:
※周迅和男友親密現身寺廟祈福 疑婚期將近
※念佛問答:小孩能去寺廟嗎?小孩今天老說害怕,不願意拜佛
※齋心素食:70道寺廟素菜的詳細做法【轉載】
※全國各大寺廟的絕妙對聯
※嘉義縣梅山鄉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