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根源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根源

心靈的成長曆程,是一生中對「我」的認識和突破的鏈接!

一個嬰兒,其語言中出現「我」這個概念之前,孩子的心理世界中沒有「我」,也就是沒有主觀,只有客觀世界的各種自然現象在大腦中的拷貝,就是一個單純的生命。

當孩子剛剛學習語言表達的時候,我們問孩子:「誰最愛吃蘋果呀?」孩子拍拍自己的胸脯說:「寶寶最愛吃。」此時的孩子,不會說「我最愛吃」,因為心中沒有「我」。成長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說「我」了。此時孩子心中有了「我」,開始以「我」的方式成長。從此,「我」能否得到正確的對待,將決定「我」的命運和前程。

如何對待孩子的「我」,主體是家庭和社會(幼兒園和學校)。當家庭和社會的對待方式不正確,這個「我」必定會發生問題。時間持續越久,問題累計越嚴重,直至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所以,任何人的心理問題及心理疾病的根源,都來自於童年早期關於「我」的建立過程中。

一、 自私自利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經常遇到一些家長,如此感嘆:「我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能想到和做到的,都去努力和付出了。但是,孩子從來不關心我,只考慮他自己,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自私自利呢?」

自私自利的本質是心中只有「我」而沒有他人。「我」的成長過程是這樣的:

1、 語言中出現「我」之前,心中既沒有「我」,也沒有他人。

2、 語言中剛剛出現「我」心中只有「我」,而沒有他人。這個「我」只代表「個體性」和「生物性」,是完全「自私」的。

3、 語言中出現「我們」,說明開始將他人的「我」融入到自私的「我」之中來。心中有了「我們」,才不但有自己,也有他人,是對「我」的自私性與「他人」的自私性的深刻理解、充分接納、客觀融合過程,這個過程是「我」的自私性不斷完善、升華的過程,這就是成長!而片面地否認「我」的自私性,甚至企圖打擊和消滅之,是絕對的錯誤!所以,從「我」到「我們」的社會化過程,是每個人正確成長的唯一途徑。這就是人生!

日語在產生之後,很長時間裡沒有文字。後來借鑒了中國的古文才形成日本文字。所以,從日本語中的第一人稱代詞,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的古之聖賢,對「我」的社會化過程的理解是多麼的哲學。

日語中把「我」寫成古漢字「私(わたし)」。而把「我們」寫成古漢字「私達(わたしたち)」。

1、「私(わたし)」就是「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性」;

2、「私達(わたしたち)」就是「我們」,是多個「私」「通達」的結果。

3、「達」就是「豁達」「通達」,是從「私(我)」到「私達(我們)」的過程,即社會化過程、心靈成長過程。

只有交流,才能夠通達,以致對方的「私」(心理)才能進入自己的「私」(心理),「達」就是理解並接納之。

當「我」的心理沒有理解和接納對方的「私」,於是,「我」的心理只有自己的「私」,「我」只能是絕對化的「個體性」,就是自私自利。

當「我」的心理理解和接納了對方的「私」,才形成了「我們」,其中友好共存著「我」的「私」和他人的「私」。於是,因他人的「私」存在於我的心間,相互通達,我才能夠尊重和接納他人;因他人的「私」與我的「私」友好共存,於是,我的「私」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惟我獨尊」。

所以,「私」是一個人的「我」成長的起源。一個健康的「我」的成長,起源於「私」,以「通達」實現與他人的「私」互敬共存,求得理解接納他人之「私」、致使自我之「私」找到相對正確的位置的過程!這就是從「我」到「我們」,即「個體性」到「社會化」的過程。

當今青少年的自私自利來源於幾個方面的因素:

1、 獨生子女

作為獨生子女,成長環境中缺乏「同齡平等」的交流對象。當孩子的「我」出現時,這個「我」是孤立的,與「同齡平等」的對象以通達的途徑實現「我們」,很不充分,甚至不可能。這個「我」不能通達上升到「我們」的層面,於是,獨立的「我」越來越大,難以社會化於「我們」之中,難以求得相對平衡的「社會我」。

2、 家長不與孩子實現「我們」

家長幫助孩子成長,只是一味地注重身體營養、安全保障和教育投資,不擅長與孩子建立「我們」的親子關係。家長與孩子的語言和行為交流中,無處不在地反映著「我」與「你」的彼此獨立的相對位置關係,而不是「我們」的社會化相融關係。例如:

A:「寶寶聽話,(你)趕快吃飯,然後媽媽(我)送你上幼兒園…」媽媽卻自己忙碌其他家務或獨自化妝。

正確的媽媽是,坐在餐桌旁,安心地招呼孩子過來,共進早餐。這樣的話,語言對話就是另一種語法:「寶寶,我們(咱們)一起吃飯吧,然後,咱們去幼兒園。」

更專業的媽媽會在共進早餐的同時,向孩子表達心情(感情),也關注孩子的心情,以實現情感的互動,這頓早飯非常活躍,充滿快樂的情感氛圍,就是「我們」。在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時,聆聽孩子的高談闊論,接納孩子的「我」到自己的「我」之中來,形成「我們」。而不是過早地教育孩子「你吃飯時不許說話,沒有教養」,這是把孩子排斥在「我們」之外。

B:「說你多少遍了,怎麼就是不好好學習呢?我說的難道不對嗎?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有出路,我也有老的時候,我能養活你一輩子嗎…」

仔細斟酌家長要求孩子時的語言,,都是「我」和「你」開頭的語句,都是「我」針對「你」的要求、指責和恐嚇。這種語言的表達,是把指令留給自己,把責任推給孩子,就把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分離開來。即:「你」和「我」是獨立的。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倒很多孩子感到孤立而恐懼,很無助。孩子的心靈只好停留在個體的層面,無法社會化。此時,孩子的內心只有「你們」和「我」,而沒有「我們」和「咱們」。

3、 老師只會對學生髮出「命令」和執行「懲罰」

三十年前的老師在「愛」學生,十年前的老師在「管」學生、現在的老師在「罰」學生!

現在的一些老師,更側重於對學生髮出「命令」甚至執行「懲罰」的行為,直接破壞孩子心靈中友善的「我們」的社會化人格的建立。

現在的家長,幾乎每個人都有類似體驗:

孩子上課做小動作,老師會馬上打電話聲討或要求到校;

孩子上學遲到,老師要求家長必須寫出說明和保證;

孩子考試排名下降,老師以要求家長闡述原因施加壓力;

全班成績倒數幾名的學生,為班級買清潔工具以示鞭策;

學生座位的排序按考試成績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

學生沒按時完成作業,樓道內面壁思過;

影響班級在年組評分者,被罰款以長記性;

語言頂撞老師,驅出教室,停課反省;

憤怒之下的老師,毆打學生,不論男生還是女生;

作文課上學生起鬨,該學生要站到講台上,老師命令全班學生齊筆描寫他的形象,寫得不深刻不諷刺者,如法對待。

總之,老師對待學生的專橫、懲罰、不尊重,直接破壞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愛戴。在學生眼裡,「老師」和「我」個踞一方,他是他,我是我。沒有「我們」和「咱們」的社會化關係。

仔細觀察現在孩子的語言中,很難聽到以「我們」開頭的語句,而以「我」開頭的語句占絕大部分。說明孩子與同伴、與家長、與老師,都沒有形成任何一個「群」。因社會結構的不完整,其社會功能當然會缺失。

所以現在的青少年,自私自利,這只是表象。其深層根源,來自於,成長過程中,沒有將「我」延伸到「我們」的心理環境;家長與孩子相處,沒有充分的親子情感建立,家庭意義上的「我們」不存在;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經常情緒化、語言暴力、行為暴力,不但沒有建立良好的「我們」,甚至形成排斥和敵對的「我們」。使得學生缺乏「我們」,而只是一個「我」。一個心理世界中沒有「我們」的孩子,自私自利一些,確在情理之中!這點自私自利其實不算什麼,更嚴重的是影響其快樂健康人生。

成年人中此類現象隨處可見:一個喜歡喝啤酒的男人,有一群男朋友;一個喜歡喝咖啡的男人,有一邦女朋友;一個喜歡獨自喝白酒的男人,滿世界只剩下「我」了…

從「我」到「我們」的社會化過程中,自己的「私」與他人的「私」在交流和融合。正確理解、接納他人之「私」,充分認識和客觀自我之「私」,是必備的人生能力。是情商成長的過程。情商的定義如下:

情商,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心理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管理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對他人的心理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管理能力、運用能力的總合!

智商決定人生的20%,情商主宰人生的80%

二、 沒有緊迫感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經常遇到這樣感嘆的家長:我的孩子,什麼都不著急。臨近考試了,還是不慌不忙,從來不知道「發愁」,真是無奈,我沒法活了。

不知道「發愁」,是沒有緊迫感,沒有危機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沒有緊迫感,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本身就真的沒有緊迫感。從小到大,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面面俱到,孩子的童年是絕對的豐衣足食、一派田園牧歌。父母不論多麼苦,都不讓孩子知道。父母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實質是將孩子排斥在家庭之外,孩子與父母沒有「我們」的體驗,從來都沒有和父母站在一個立場上,也不需要站在同一個立場上。

所以,面對緊迫感,孩子就是和父母不在同一個立場上。父母因孩子的狀況產生緊迫感時,才企圖要求孩子也產生緊迫感。這種要求實質是父母要求孩子與自己立場一致,其實他們平時始終不在同一個立場上,對於和自己不在同一個立場上的人提出要求,往往就是失敗的。只能說此時父母才急於要求孩子,太不講理了。

危機感是居安思危的心理,來源於一個動態過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太平無事的。正是平時的一路太平,更強化了孩子的心理,認為一切都是安然無恙的。對於認為一切都安然無恙的孩子,頭腦中本身就沒有危機,而父母卻要求這樣的孩子居安思危,是不是這個要求太「超然」了呢?

獨立思考能力是成長來的,不是我們告訴了孩子,孩子就有的。光說不練是不行的。

獨立思考能力,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思考,通過思考進一步使思考獨立化,分離出來成為的一種能力。

為什麼願意去思考呢?是因為對該事物有興趣。

為什麼需要思考呢?是因為失敗了,想搞清楚。

所以,思考來源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中的挫折感!而家長通常因片面重視學習,孤立地看待孩子的心理成長,限制孩子的興趣,孩子就失去對興趣的嘗試。更失去了興趣嘗試中的挫折機會。沒有高度興趣的挫折感,怎麼能夠去思考?沒有這種思考,怎麼能夠實現思考的獨立化?獨立思考的能力怎麼能夠成長起來呢?

正如同一個成年人,因為失戀過,並成功地走出來後,才是情感健康的,才具有超高度的情感能力,即:具有高度的情感獨立思考能力。原因是,首先對戀愛是有高度興趣的,所以認為值得思考,而去思考;其次,失戀是失敗的,想搞清楚挫折的原因,而需要思考,才去思考。於是經過頑強的糾結(思考和感悟),達到了徹悟,徹悟後才擺脫了糾結,才走出了困惑,就是獨立,才獲得了這種獨立思考能力和行為能力。

所以,人的成長,是對感興趣的事物的失敗挫折的思考的獨立化的過程,這就是「修行」。

古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而家長給予了孩子生命,就是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領進了人生之「門」。但往往因為自己以往的人生挫折和失敗而恐懼,更不敢面對孩子人生中的失敗和挫折,才企圖規避孩子人生中的失敗和挫折,而片面地限制了孩子的很多興趣。表面是怕孩子失敗來保護孩子,實質是限制孩子,使得孩子失去了對失敗和挫折的體驗,失去了對興趣的失敗和挫折的思考,也失去了這種對興趣失敗的思考的獨立化,導致獨立思考能力不能成長。

所以,家長的很多「保護」,就是限制。根源是自己恐懼了,與這種焦慮對應的限制行為被自己曲解為對孩子的「愛」;而孩子因沒有失敗的體驗,根本不知道害怕,這種滿不在乎又被父母曲解為「沒有緊迫感」。

所以,當我們感到孩子沒有緊迫感時,要想一想,我們是否給了孩子太多的物質需要,而限制了孩子太多的嘗試呢?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允許孩子「修行」了嗎?

三、 不心疼家長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我經常遇到這樣失望的家長:為了孩子,我都要累死了,但是孩子一點都不懂得心疼我,真讓我失望…

這個原因要從兩個方面去思考:

第一:就是前面所講的,孩子在成長中,從「我」到「我們」的社會化過程缺乏,心中沒有「我們」和「咱們」,只有「我」。因為心中只有一個位置,所以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很難關注和正確體諒對方的感受。甚至,在飽受家長和學校的限制和壓迫下,排斥家長和學校。

甚至,有些孩子,因長期經受限制和壓迫,沒有興趣和自由,因痛苦程度很深,看到家長和老師痛苦時,自己感到輕鬆甚至快樂。這是人的正常心理邏輯,不足為怪!

第二:人的情感中,因對壓力的恐懼和規避,存在「同情弱者」的潛意識。而對「強者」的關注程度卻很低(嫉妒除外)。

在孩子眼裡,很多家長和老師就是「強者」,是絕對的「強者」。因為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前的各種表現,都是無所不能的。

家長什麼樣的條件都能夠提供!

家長什麼樣的窘境都能夠克服!

家長講起自己的過去,什麼都是優秀的!

老師什麼都懂得,上通天文、下曉地理!

家長和老師對任何問題的看法永遠是正確的!

家長和老師的觀點,孩子絲毫改變不了,只能服從!

家長和老師是「永不言敗」的!

等等…

以上情況顯然表明家長和老師是「強者」。不論孩子喜歡不喜歡這樣的家長和老師,至少孩子們改變不了他們而只有面對,不論孩子願意不願意,都得面對。足以說明家長和老師之強大。

沒有與孩子建立友善的「我們」的社會化情感的家長和老師,又如此強大和不可戰勝。這樣的「強者」,很難引起「弱者」的「同情」!

中國有句老話:「寒門出孝子」!所有貧寒家庭的孩子都是孝子嗎?不是!

能夠出孝子的「寒門」,這個「寒門」是面向孩子敞開的,這個「敞開」是父母對孩子心靈的敞開。這些父母不僅僅是經濟的拮据,更重要的是與孩子之間有著和諧的「我們」的親子關係,相互同處在一個家庭的情感平台上,父母友好地與孩子相處,坦然地將家庭的困難展現在孩子面前。更重要的是,父母面對困難是平和快樂的。正是如此,孩子不僅僅是理解家庭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因父母的坦然、父母面對困難的快樂及平和,孩子才面對「寒門」不自卑、更不恐懼這種困難,坦然面對,終成大就。

而現在的很多父母,根本不把家庭「寒門」的一面袒露給孩子。甚至即使是拮据的家庭,對孩子來講仍是「豪門」,而父母獨自面對「寒門」。胸中卻烈火燃燒,期盼「孝子」成龍。這好象不太符合客觀規律…

明明存在很多困難,就是不說,不敞開,甚至掩蓋。看似都是為了孩子,實質是家長的自卑心理。

四、 不尊重老師

在心理諮詢中,我接待過一位瀋陽市某重點中學的校長:

校長:我們現在的高二年級,是歷屆紀律最差的。

我:原因呢?

校長:老師們都不敢管了。

我:其它年級不是這樣的嗎?

校長:其它年級很好。

我:現任高二年級的老師,帶過往屆學生嗎?

校長:帶過,很多屆。

我:他們帶往屆學生時,也不敢管學生嗎?

校長:不是的,他們工作得很好。

我:這屆學生與往屆學生有什麼不同嗎?或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情況?

校長:上個學期,這屆學生,發生了集體群毆老師的事件。

我:因此,老師們都懼怕了,不敢管了,是嗎?

校長:差不多是這樣的。

我:看樣子,咱們倆的年齡差不多。在咱們上中學的年代裡,你遇到過學生集體群毆老師情況嗎?

校長:沒有。

我:你認為那個年代沒有學生毆打老師的情況,但是有沒有學生真的對老師懷恨在心、甚至想毆打老師的呢?

校長:有。

我:心裡有怨恨,想打老師,但實際上卻沒毆打老師,為什麼?

校長:那時的學生不敢。

我:現在的學生為什麼敢呢?

校長:現在的學生膽子太大了。

我:現在的學生的膽量是怎麼來的呢?

校長:他們從小什麼都不缺乏,什麼委屈都沒經歷過,所以,面對不開心和抱怨,沒有自制能力。

我:非常贊同你的觀點。既然我們知道他們沒有自制力,對於如此不理性的群體,平時我們對待他們是理性的嗎?

校長:…

我:我們當年在中學時期,沒有學生毆打老師的情形,那時候有老師毆打學生的情形嗎?

校長:極少,甚至沒有。

我:現在的中學裡,老師毆打學生的情形有嗎?

校長:有。

我:和我們那個年代一樣嗎?是極少數呢?還是很普遍?

校長:…

我:我經常會見中學生,我的孩子也正在讀高中,我對現在的中學狀況了解一些。我們可以開誠布公地談這個問題嗎?

校長:好吧。

我:你認為現在的老師毆打學生的情形,與咱們中學時代相比,更普遍更嚴重嗎?

校長:相對多些。

我:據我了解,現在的中學老師毆打學生的情況,比咱們中學時代要普遍,很多班級里,不論男生還是女生,老師都有毆打他們的情況。你認為我的觀點屬實嗎?

校長:差不多。

我:象你前面所講,現在的學生膽子太大了,沒有自制力。也就是說他們思想前衛、缺乏理性、高度敏感、激情衝動,就好象一點就著的火、一碰就響的炸藥一樣。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校長:差不多吧。

我:既然他們是這樣,我們平時總是壓抑、懲罰、直至毆打他們的行為,是不是就是以更不理性的方式對待本身就不理性的學生呢?似乎是在火上澆油,當然這個比喻有失尊重。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嗎?

校長:好象是。

我:學生本身肯定存在問題,但是我們平時的這些對待方式,是不是更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倒更容易激化問題,直至產生極端事件發生呢?所以,我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同樣存在問題呢?

校長:…

我:一個人偶爾作錯了事情或犯了一個小錯誤,正在內心認識到這個錯誤,並且很懊悔、很自責的時候,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校長:理解、安慰和鼓勵。

我:太正確了!那麼,被批評、懲罰、毆打的學生里,是不是存在這種情形。學生已經認識到錯誤了,很懊悔、很自責。但是學生沒有得到理解、安慰和鼓勵,卻迎來的是老師刻不容緩的指責、傳喚家長、體罰、甚至毆打呢?

校長:…

我:羅蘭在《羅蘭小語》中寫道:「公正的法律,將如何對待一個內心的懺悔已經遠遠超過了他所犯下的罪行的人呢?」那麼,只要學生出現錯誤,就不分青紅皂白地立刻批評、傳喚家長、寫檢查、體罰、甚至毆打,這恐怕不是學生需要的理解、安慰和鼓勵吧?

校長:…

我: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除困惑的人。現在的一些老師言行不一致、沒有補課費就缺乏動力、學生有問題不能循循善誘而是打擊懲罰。這本身違背了師德師道,你任何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校長:老師們壓力很大。

我:確實是。教師的心理壓力來自於考評制度的不合理,他們有很大的困惑。你如何看待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與畏懼呢?

校長:說來聽聽。

我:我想談談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的名字不太好聽,不好意思。書中關於「敬畏」寫道: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敬畏」哲學。一種「敬畏」是由於尊敬對方而懼怕對方,就是「由敬起畏」的心理。就好象我們對待自己的父親,因為尊敬他而畏懼他,表現為拘束;另一種「敬畏」是由於懼怕對方而尊敬對方,就是「由畏起敬」的心理。就好象妓女對待嫖客,因為懼怕他而尊敬他,表現為迎合。

我們過去的老師,正直得威嚴不動。我們因此尊敬他們而經常在他們面前拘謹放不開。這就是一種「敬畏」,是「由敬起畏」。這就是因為尊敬他們而懼怕他們,就好象面對父親一樣。即使心裡有不良的偏激情緒,仍然能剋制自己的不適當語言和行為。哪裡敢毆打老師?即使無意間觸及到老師的身體,那都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感到害怕和慌亂。

現在的一些老師,因心理壓力而偏激,不豁達。不能耐心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而是「以管代教」和「以罰代管」,已經失去了威信。所以學生對老師是「無敬」的;學生在老師的各種懲罰的體驗之下,已經變得越來越「堅強」而「無畏」了,老師在他們眼裡已經沒什麼可怕之處了,大不了就是懲罰,看得多了或挨過幾次早已明白,懲罰之後世界依舊太平,他們對老師就是徹底的「無畏」。

既然學生對老師已經既「無敬」又「無畏」了,老師對學生不論怎麼加大力度「管」和「罰」都沒有用了。學生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老師可能就面臨被毆打的極端事件了。

校長:…

五、 缺乏家庭及社會責任感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和我講過關於學生對家庭和社會缺乏責任感。事實也是如此。但原因是什麼呢?

什麼是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人能夠自覺地將分內的事情做好的心理。

要讓孩子對家庭和社會盡其「分內」之義務,首先孩子需要有「分內」的認知。

重溫一句老話: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現在我們來分析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前後的心理轉換。

在計劃生育之前,中國家庭通常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生活相對貧困。每個家庭承擔著孩子成長的撫養責任,而教育是名副其實的義務教育,由國家承擔。我在上小學的時候,一個學期是2元錢的學費,書本費超不過3元錢,整個學期沒有任何其他費用。學校是一個單純的事業單位,不以贏利為目的。而且各種傳染病的疫苗注射都是免費的。

即使這樣,有的家庭都無力及時交納學費和書本費,學校會通融等待,延期交費很正常。對於極困難家庭,學費和書本費是全部免收的。而且這樣的學生在大家眼裡,是值得理解和幫助的。老師會把家裡的舊衣服拿給學生穿,也鼓勵其他學生家庭這樣做,真的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沒有異樣和排斥的現象。

孩子除非有極其嚴重的錯誤,老師是不會找家長的。即使找家長,也是本著對家長有一個交代的態度。所以,對孩子來講,學校是他的另外一個家,只要進入校門,一切依靠老師,不需要家長。孩子離開家,走進校門,家長什麼都不操心了。在學生眼裡,學校是他值得依賴的生存環境,對學校有感情。

畢業後,在家待業期間,街道居民委員會,一旦有安排就業的指標,會平均考慮各個家庭的需要,主動上門詢問並辦理。

那個時代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確實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恩澤,所以他們是家庭和國家共有的,不單純屬於某個家庭。他們心中有家庭、有社會。所以,家庭和社會的事情就是他們「分內」的事情。

而計劃生育之後,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各種體檢費用和疫苗注射費用都由家庭承擔,而且收費很高。

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昂貴的學費都由家庭承擔,不合理的學雜費名目繁多,孩子都是知道的,家長也抱怨和無奈。校內和校外補課費用不可避免,而且很貴。

學生在學校期間,有任何問題,老師都及時找家長,把問題推給家長,因為孩子是家長的,不是學校和社會的。沒有得到關愛的成長。而是由家庭交納諸多費用後,「買」了一條進入校門的路,但有問題的時候,孩子又被老師推回到家長面前,象踢球一樣,回傳了。家長與老師私下交流的開支也時有發生,家長願意給,老師也笑納。

即使畢業在家待業,社區有招工名額,也要交費報考,社區真正關注民生的方式也脫離不了各種收費。

在接受教育期間,老師灌輸的都是社會競爭如何激烈和殘酷,社會是「可怕」而「不可親」的。

所以,在這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理與社會是分離的,他們好象不屬於社會和國家,而是單純地屬於家庭所有。他們不是「國家的未來」,只是「家庭的未來」。在諸多壓力之下,對社會早已遠離和失望,社會的事情不是他們「分內」的。沒有社會責任感是不可避免的。

計劃生育後,兒童成長的責任由社會和家庭共同承擔轉換為由家庭獨自承擔,社會對兒童所盡義務降低了,企圖得到他們的回報自然渺茫了。

而計劃生育後,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於是家庭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太在乎和重視孩子了,甚至很焦慮,生怕孩子成長不好。於是過度注重對孩子的「關愛」,把一切都自願承擔,盡善盡美,不知不覺地把孩子從社會與家庭共同所有之中,「奪取」到家庭之中來,為家庭獨有!而社會因商品經濟的贏利驅使,也就順水推舟了。

家庭將孩子奪取回來之後的對待方式卻不正確,教育和培養的方式不符合兒童成長的心理規律。由於家長對社會的焦慮感而恐懼不安,就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約束和遏止了孩子活潑的天性的舒展,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很壓抑。家庭就是一個物質上要什麼有什麼,而精神上沒有獨立和自由,失去了成長快樂的「文明監獄」。

一名抑鬱症中學生曾經無奈地和我自嘲:

我起得比雞早,

吃得比豬少,

累得象驢一樣,

還得象狗一樣溫順,

與其說我是四種動物,還不如說我是四不象…

所以,很多孩子都痴迷地欣賞電視劇《我愛我家》,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讓自己快樂舒展的家庭環境,他們很羨慕劇中的小男孩劉星,那種快樂和自由是他們的最需要!而劇中的爸爸和媽媽的愛情正是他們需要的家!

當他們欣賞《我愛我家》之後,只是羨慕,在現實生活中卻得不到,還是很壓抑。於是喜歡看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幾個成年主持人的胡亂調侃,讓他們如醉如痴、捧腹不已,真痛快!電視劇《武林外傳》中的人物,同樣都是他們的偶像,幾句頑皮的台詞令他們愛不釋口。

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我愛我家》的家庭快樂,也不能給孩子《快樂大本營》和《武林外傳》的社會快樂,但是不是可以陪孩子共同欣賞這些作品和節目,至少不要剝奪他們獨自欣賞的權利呢?

當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快樂,怎麼會有家庭的責任感呢?當孩子在社會中沒有快樂,怎麼會有社會的責任感呢?

六、 自卑及自罪

當代青少年普遍接受著不正確的自信教育,結果不是自信,而是自卑甚至自罪!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令人汗顏的自卑教育是怎麼產生的。

什麼是自卑?自卑就是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負荷。

教育是培養一個人自信、自立、自強。

與自卑對立的就是自信。一個人的自信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掩飾和否定自己的缺點,更不是嘩眾取寵的展示搏得的。

每個人,都有不如別人的方面。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豁達地面對,是接納自我。同時又能夠快樂地付出努力去改善或改變這種狀況的心理過程,才是自信。自信是客觀豁達的心理過程,而不是一個光彩結果的證明。

即使目標沒有實現,過程是健康快樂的,而且面對努力後的不理想結果,仍能夠樂觀豁達、接納自我,仍能夠繼續努力的心理品質,才是自信。

當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對自信的理解錯誤:

老子曰:自知者明,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力,自勝者強。

自信是以上四句話的循序漸進的心理過程,而非吶喊宣誓。

1、 自信者永不言敗

自知者明:一個人首先要了解自己,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才是一個明白人。

我們的自信教育中經常看到這種現象,家長或老師聲嘶力竭地對孩子說:我們是強大的,我們一定能行,自信的人怎麼能說自己不行呢?當遇到困難時,大聲告訴自己,我們永不言敗!

當一個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是誰,怎麼能明白自己將成為誰?憑空大喊「永不言敗」,是盲目和空虛的,上面的一段誓詞,不是在講如何了解自己,更不是在講什麼是自信,而是在說:承認失敗或失敗了,就是可恥的!

正是這種錯誤的自信教育,致使今後學生遇到失敗和挫折時,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很丟臉,不承認、迴避、閉口不談,甚至別人關心安慰他的失敗時極其敏感和反感,「自尊心」不允許。所以,這恰恰就是自卑!

2、 極端誇張和打擊錯誤,顛覆自我價值

知足者富:自知者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於自己的不足能夠正確理解,不迴避,僅僅是個體差異,應努力改變。對於自己的優點,那是自己的專長,正是改變自己不足之處的工具。面對自己的不足,能夠以長克短,心中有方法。擁有的這個方法,就是從一個存在缺點的「我」之中找到專長並加以發揮,才是自己的財富。自信教育的根本是,坦然面對學生的缺點,幫助學生髮現他的專長,激勵學生向優勢方向的轉化。

因為我們誤認為的沒有缺點、都是優點的完美結果是富足。於是我們總是停留在孩子的缺點上,完全不滿意。把缺點看在眼裡,忘記優點,一味誇大缺點的嚴重性,去打擊和懲罰錯誤,全面否定孩子的自我價值。致使孩子認為有錯誤就是沒有價值,當自己出現錯誤時,就感到沒有價值而產生自卑。

所以,當今教育中,對學生的過度懲罰,就是對價值觀念的顛覆,是打擊樂觀態度、促使自卑的致命錯誤。

3、 以「必須」取代「應該」

強行者有力:是運用自己的強大的方面(優點專長)去行動,來改變自己不足的方面,實現自我完善。強行者有力的「強行」是以強大的優勢去行動。而目前我們的錯誤認識是,「強迫」學生去行動,而且這種「強迫」的方式,往往帶有懲罰的色彩,或者就是懲罰性的。

之所以用懲罰的方式,強迫學生去行動,是因為以「必須」取代「應該」。每個學生都「應該」成績優異,但我們實質上認為學生「必須」成績優異。所以,成績不好就絕對不可以,因此,就強迫和懲罰之。

強迫和懲罰的結果是完全否定和打擊學生的自我價值,學生的努力是因錯誤而「贖罪」,並不是為了優秀而努力,是不快樂的,就是不健康的。

4、 以「優點」彌補「缺點」

自勝者強:發揮專長去彌補不足,就是戰勝自我,就是強者。

我們的教育是,只有學習好,其他無所謂。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其實人格缺失嚴重,由於過度良好的公眾評價而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一旦進入社會,完全不能適應,滿腹牢騷,全身鬱悶。其實他原來就只是在成績方面有所專長,而其他社會功能完全喪失的弱者。

所以,我們經常見到一個大學成績中上水平的學生,比成績優異的學生更適應社會,發展得更好。前者的社會功能強大。而此時,人們往往感嘆:人呀,就是機遇問題,其實未必。

當一個學習一向優異,自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更不容忍自己的不足,豈能容忍他人?甚至連社會都不能容忍。無法適應社會而屢屢失敗,想不通。在沉重的挫折之下終於「明白」自己其實不強,極端地全面否定自己,而徹底自卑。甚至想想父母多年來的辛苦和付出,老師和周圍人的長期讚賞,無法面對、殺不可赦而自罪。

一個「強者」最終倒下…


推薦閱讀:

郎咸平:經濟危機美國只一個問題,中國兩個
有些健康問題,你的腳會悄悄告訴你
氫脆問題
首先,你得提出一個好問題
領導,千萬別問出這四個蠢問題!(發人深省)

TAG:心理 | 青少年 | 青少年心理 | 少年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