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簡明教程》第四課 天台宗的大成
第四課 天台宗的大成
[天台宗簡明教程]
第四課 天台宗的大成
台宗四祖智者大師是繼南嶽慧思大師之後,圓攝無量法義,大成天台教觀,完成一宗體系,對天台法門貢獻最大的一位祖師。
智者大師(538—597),法號智顗,俗姓陳,誕生於南北朝時期的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少時即聰明過人,七歲能誦《普門品》,抱脫俗之志,十八歲依果願寺法諸上人出家,繼而師從慧曠律師,精研律學,兼通大乘經典。時慧思大師在河南光州的大蘇山弘揚教觀,他就發心前去求學,這時只有二十三歲。慧思大師一見其來,即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師徒相見,原來都曾在釋迦佛的靈山法會上同時聽受《法華經》,因為宿緣的追尋,今生又相逢在一起了。慧思大師就教他普賢道場的修證方法,(即行法華三昧,觀諸法實相之理),又向他傳授「四安樂行法」。
從此,智者大師依教研心,早晚精進苦修。十多天後,誦《法華經·藥王品》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句,身心豁然開朗,照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當下寂而入定,顯發本具智慧,「照了《法華》,若高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似長風之游太虛」。出定後,就將自己的所悟境界請師印證,慧思大師又對他開演了深奧的法門。至此以後,把所悟的理境與師父所教授的法,融會相應,契於一念,經過四晝夜的加倍精進修持,功逾百年,悟證大進,得到慧思大師的印可與讚許:
「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於是將法咐囑給智者大師,由其代為說法,自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矣!」
陳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師三十歲,因受宗師之命到金陵(今江蘇南京)弘法。陳太建元年(569),受請在瓦官寺宣講《法華經》題,開始樹立嶄新的宗義,奠定了台宗教觀的基礎體系。大師住瓦官寺八年,先後開講了《大智度論》、《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等論數次,深得朝野欽敬。
陳太建七年(575)秋,大師堅辭皇帝和朝臣的挽留,率弟子慧辯等二十餘人入居浙江天台山。因神僧的指引,在山中建立佛隴道場,一邊自修,一邊教化,並於華頂峰,行頭陀行,晝夜禪觀,深念實相,降服強軟二魔。十年之後,即陳至德三年(585),應陳後主之請重返金陵。這時大師對於佛教的義理與觀行已構成了自己的一家教法。到了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大師在金陵光宅寺開講《法華文句》。隋文帝開皇十三、十四年(593—594),大師在荊州玉泉寺演講《法華玄義》和《摩訶止觀》,並由弟子章安尊者筆錄成書,與《法華文句》並稱「天台三大部」,是台宗建宗立論的根本寶典。此外,大師又有《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玄義》、《金光明文句》、《觀經疏》等五部專著,世稱「天台五小部」。
隋開皇十六年(596),大師五十九歲,這年春季再歸天台山。第二年冬天,晉王楊廣誠請大師出山,當大師行至新昌石城寺(今浙江新昌大佛寺)時因病不能前進,於是在授了《觀心論》之後,就於彌勒大佛前端坐,唱三寶名,莊嚴示寂。大師傳世之作,計有三十六部、一百四十餘卷。後世台宗學人稱之為「天台智者法空寶覺靈慧大禪師」。
智者大師的學說系統,除繼承和發展了慧文、慧思二大師的諦觀外,還在教義上汲取了南朝盛行的三論、涅槃二系的精義,兼批判地攝取了「南三北七」的十家判教之長,終將《法華》妙義與龍樹教學,以中國哲人的獨特形式加以體系化而成。因此,智者大師名為四祖,實為創成天台一宗教觀體系和解行規範的卓越宗主!如《佛祖統記》卷六引宋神智從義法師贊大師語說:「吾佛出世,雖說諸經,而本懷得暢,唯獨《法華》。……唯我智者,靈山親承,大蘇證悟,發揮妙旨,幽贊大乘。以五義釋經題(即《法華玄義》),四釋消文句(即《法華文句》),而又能以十章宣演明靜法門(即《摩訶止觀》),於是解行俱陳,義觀兼舉,可謂行人之心鏡,巨夜之明燈!雖天竺大論(指古印度祖師著述),尚非其類,豈震旦(中國)人師所能跂及?……蓋智者用如來之意,明《法華》之妙,故龍樹北齊(慧文)亦所不及。若無生宗旨,三觀行門,其實祖龍樹、宗北齊、稟南嶽(慧思),師資相承,宛若宿契。……天台(智者大師)所談三諦三觀,出乎《仁王》及《瓔珞經》;三智三德,本乎《涅槃》、《大品》,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並稱:「舍天台之學,而欲識佛法意者,未足與議也。……唯我智者大禪師,天縱之聖,備諸功德,以為纘承祖父三觀之緒,未遂光大,於是約《法華》悟門,說止觀大道,立經陳紀為萬世法!」縱觀大師一生行證及其著述弘化,和產生的巨大影響,當知此言真實不虛。
智者大師的一生,是天台教學史上最輝煌的一頁。他不僅創立了天台教觀體系,教化了眾多優秀學子,而且對中國佛教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使印度傳來的西域佛教,完全融入了漢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大師之所以被後人尊之為「東土小釋迦」,和他的弘法偉業是分不開的。
任何一個佛子,要想成為推動佛教發展的時代先行者,必須儘可能的深入法海,體悟深廣的智慧,開顯本性的妙明功德,融攝古德先賢所積累的一切慧業成果,化為自已的方便妙用,再以自已的福德因緣,觀察目前的各種機緣,善巧的安立法義,開導來機,應緣施化,使活潑潑的佛法,如甘露般灌溉於眾生的心田!
練習題:
1. 在智者大師的修持中,你體會到什麼?
2. 師徒相契的因緣,對修行有何影響?
3. 智者大師所弘揚的法是怎樣流布無礙的?
4. 什麼是「天台三大部」、「天台五小部」?
5. 智者大師的理論系統是怎樣組成的?
6. 為什麼說智者大師創成了天台教觀?
7、結合前兩課綜述天台教觀是如何建立的?
思考題:
1. 你以為傳承師脈重要還是心觀成就重要?
2. 結合祖師一生行業,體會如何成為一代弘法先驅?
推薦閱讀:
※高級佛學教本: 第7-9課 華嚴宗 (四) - 天台宗 (一)(二)
※天台宗行門略談(定智法師)
※為什麼佛教有分支:密宗 相宗 凈土宗 天台宗 等宗派? 你選擇這一宗的原因是什麼?
※天台宗概況
※天台宗以懺法為修行規範的僧制建設(心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