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①-衛出上焦還是下焦是必須搞清的問題

營氣與衛氣是經絡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素問》與《靈樞》中都有不少論述。但對《靈樞·營衛生會》中提到的衛氣所出的問題,歷代有關中醫文獻及注家,一直存在「衛氣出於下焦」和「衛氣出於上焦」兩種說法,現今版《營衛生會》「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而《針灸甲乙經》嘉靖本與明藍格抄本均作「衛出於上焦」。《太素·卷十二·營衛氣別》亦作「衛出於上焦」。《東醫寶鑒·卷三·三焦腑》引《靈樞·營衛生會》文「上焦出於胃上口,……大會於手太陰」一段,末有「命日衛氣也」五字。《靈樞·癰疽》所云:「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滕理」。《靈樞·平人絕谷篇》亦說:「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漂悍滑疾……」「泄」即「出」之意。《靈樞·邪客篇》說:「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漂疾」故而經文前後一致都說「衛出上焦」。華佗《中藏經》亦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腑。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衛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則曰三管,中則名霍亂,下則曰走哺,名雖三,而歸一,有其名,而無形者也,亦號曰孤獨之腑。而衛出於上,榮出於中,上者,絡脈之系也;中者,經脈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屬膀胱之宗始,主通陰陽,調虛實」。近年來論證文章也可謂不少,然在習慣上「衛出下焦」之說似乎已成定論。真相到底如何其實關係到對中醫的根本認識,因為營衛即氣血,不明氣血真像何來治病?因此,很有必要加以進一步的探討和辨析。

《五味篇》「黃帝曰:願聞谷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分別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谷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又次傳下。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這段話其實很重要,它解釋了營衛的來源和運作秘密。營衛源於入於胃的水谷精微,此精微並非我們認為的消化後的營養物質,它的真實面目是氣:營氣和衛氣。營衛先於食物消化而出!故「伯高曰∶谷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胃之兩焦即上焦和中焦。就是說穀物才入胃,精微就已經從兩焦中散出來了,而所謂消化吸收,是要等「谷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後「乃化糟粕,又次傳下」的,按照現代研究是到小腸時候的事情,故而氣血不通的人連消化都受影響,所謂「虛不受補」也。這個出來的精微之谷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及六腑)」故曰「 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

中醫體系是基於陰陽分類的,臟腑分陰陽,因此這個谷氣精微也分陰陽,陽為衛氣,陰為營氣,陽歸陽,陰歸陰,因此陽氣入陽腑,陰氣入陰臟。衛為氣,營為血,《決氣篇》曰:何謂氣?上焦開發,宜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這裡明確了衛氣對應「氣」,營氣對應「血」。上焦出衛氣,中焦出營血明也。

營衛都屬谷氣,《靈樞·營衛生會篇》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通常理解清為陽,濁為陰,對應營衛似乎應該清為衛,濁為營,何以這裡反稱「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清者水谷之精氣也,濁者水谷之悍氣也,諸家以上下焦言清濁者皆非,內經是以清者屬陰,其性精專,故化生血脈而周行於經隧之中,是為營氣。濁者屬陽,其性疾滑利,故不循經絡而直達肌表,充實於皮毛分肉之間,是為衛氣。這個陰清濁陽的標準是以營衛的受氣歸屬來劃分的,衛氣歸陽腑,陽腑受濁谷,故而衛為濁氣。營氣歸五臟,五臟受清氣,故而營為清。在《靈樞陰陽清濁篇》中有「黃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岐伯說受谷的是濁,就是說物質態的谷是濁,非物質態氣的是清,人體中受谷的是陽明胃,受氣的是太陰肺。胃為地,肺為天,以膈相分,因此雲"清者注(手太)陰(肺),濁者注陽(足陽明胃)」。

《靈樞·五味論》指出:「上焦者,(陽經)受氣而營諸陽者也。」「諸陽」就是三陽,三陽即六腑,膽小腸胃膀胱大腸也。《素問·調經論》也說:「陽(經)受氣於上焦,溫皮膚分肉間」。三陽以太陽為首,《素問·熱論篇》說:「巨陽者,諸陽之屬(三陽都歸屬巨陽)也……為諸陽主氣也。」因此太陽受陽濁最多。陰包含三陰,三陰即五臟(也可稱為六臟,只是心主為虛臟),以太陰為首,因此太陰受陰清最多。因此可以理解《天元紀大論》中為何雲「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此陰陽之氣就是營衛之氣,中醫的三陰三陽以營衛之氣的多少來劃分的,非僅僅是哲學概念。因為衛氣注陽,故而為濁,營氣注陰,故而為清,這是一種陰陽分類的概念。

《終始篇》雲「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乎終始,五臟為記,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授氣於四肢。陰(營)授氣於五臟」就是說要明白針刺之道,你就要知道水谷精微中的衛氣先熏膚充身澤毛,所謂「皮膚分肉間」也,自四支而注入六腑。水谷精微中的營氣取汁變化而生赤血注入五臟,陽氣入陽腑,陰氣入陰臟。此即所謂「別出兩行營衛之道」也。這一步谷氣的宣發是十分迅速的,遠遠快於物質形態的消化吸收,這也是湯液治病養生的原理所在。

然後「黃帝問:夫(手太)陰清而陽(足陽明)濁,濁者有清(谷氣有上升),清者有濁(肺氣有下降),清濁別之奈何?」《靈樞陰陽清濁篇》雲「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就是說氣的大類分以上升的為「清」,下降為「濁」。然後經文又雲「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如何理解?《靈樞》曰∶陽明之脈,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就是說胃中谷氣上升,為「胃之清氣,上出於口」,《動輸》雲「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谷氣上行,此即「濁(下)而清者上出於咽」,此所謂「海之行雲氣者,天下也」。「清而濁者則下行」,「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于海」,即肺中的精氣是輸送到身體內,注十二經,積於經海沖脈,如同天下雨降落地面,故而曰「清而濁者則下行」。

後世醫家往往誤人「宗氣」乃不同於營衛之氣,其實所謂「宗氣」亦屬胃中谷氣,只不過其不僅留於胸中,上走息道,行呼吸,「胃之清氣,上出於口」也,還下走氣沖(氣街),為伏沖之脈,「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于海」也。因此內經雲「胃者,五臟六腑之海,水谷入胃,五臟六腑皆秉氣於胃」亦云「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皆稟焉」,就是說谷氣滋養五臟六腑也滋養十二經,陽明胃脈與伏沖脈合於宗筋,會於氣街。

《動輸》「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衛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這段話與《營衛生會》」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兩者合參,即知此乃衛氣出上焦也,衛氣即上行至頭,同時也走肺。因為上焦出衛氣,故而後雲「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而下焦段文字未有行陰行陽之論。

至此我們看到一個歷來被後世學醫之人忽略的營衛運行現象:營衛會先出胃中而「濁者注陽,清者注陰」,因此《內經營氣篇》雲「黃帝曰:營(血)(衛)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營)流溢於(脈)中,(氣)布散於(脈)外」《營衛生會篇》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營衛之)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那麼陰陽營衛如何注臟腑呢?《內經營氣篇》「精專者(乃營氣),行於經隧(即經脈也),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營衛生會篇》「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經)相貫,如環無端」,就是說營衛氣自陰經之首-太陰經(手太陰肺經)出而陰陽相貫而注,五十度而復大會也,注滿三陰三陽經。手太陰肺乃營衛氣流注起點,故而《清濁篇》有雲「諸陰皆(受)清(氣),手太陰獨受陰之清(氣)」。「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即100刻數五十營周。

同時衛氣走上竅,自陽經之首-太陽經(足太陽膀胱)出,故而經曰「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手太陽也是太陽,故而《清濁篇》雲「手太陽獨受陽之濁」小腸居胃之下,承受胃中水谷而行消化吸收,故有此言也。營衛這種流注都自平旦寅時起。不管營衛,都是由三焦出,故而《流注針經》雲「惟三焦受十經血氣」也。

至此我們可以總結營衛運行如下:

其一,《靈樞·營衛生會篇》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先)以傳於肺,五臟六府,皆以受(營衛)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此階段,衛氣注陽腑,榮氣注陰臟,《清濁篇》「濁者注陽,清者注陰」,《內經營氣篇》「黃帝曰:營(血)(衛)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營)流溢於(脈)中,(氣)布散於(脈)外」。即「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營衛注滿陰陽腑臟。

其二,常以平旦為紀,谷氣出手太陰肺,衛氣上表出足太陽目,開始流轉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流注各經,五十而大會。此即《營衛生會》中「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也。

世人皆看到營衛其二的流注,卻沒看到營衛對臟腑的同期灌溉,儘管經文言之鑿鑿,奈何世人不悟也。明白此理,你就能解開內經中氣血論述的一系列難點。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②-十二經氣血多少辯

人體各經氣血多少之說最早見於《內經》,但其中所言有異,至今未能統一。見下表

究屬某書某篇記載正確呢,後代注釋家對此認識也不統一。張景岳認為以《素問·血氣形志篇》為準,然無確鑿依據。有的注釋家從臟腑功能去論述,但只能闡明個別臟腑的功能與氣血多少相吻合,而多數臟腑則無法解釋。如「血氣形志篇」說:「厥陰常多血少氣」,因肝藏血故多血少氣;「陽明常多血多氣」,由於陽明胃收納水谷,是氣血之源,因此,兩者可以用臟腑生理功能所闡明但。膀肌經主衛主水道,何以多血少氣;少陰心腎主血主水,何以多氣少血;太陰肺脾主氣統血,何以多氣少血;而不多氣多血呢?也有注釋家認為古人從臟腑色澤作為認識氣血多少的依據。《靈樞·經水篇》上說:「……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從經文看,古人確曾進行過對內臟形態的觀察,但並未記述從臟腑色澤認識氣血的多少。若從臟腑色澤作為認識氣血多少的依據,以「血氣形志篇」與「五臟生成篇」記述作一對照,即可發現矛盾之處,如肺的色澤是白的,並主氣,為什麼不認為是多氣少血,反而認為多血少氣呢?心的色澤為赤,為什麼反而記述少陰多氣少血!所以認為從觀察內臟色澤是古人認識各經氣血多少的論據尚不夠充分。還有從陰陽消長去解釋各經氣血多少,這更為牽強。至於說是傳抄之誤,是有可能,但也只屬推想之談,無法證明真偽。

儘管衡量十二經氣血多少的依據是什麼內經沒有明言,但是只要把握古人總是陰陽分類,對丈而論這個特點,就能使我們整理出正確的氣血多少描述。我們來看《太素任脈篇》的行文結構:

夫人之常數,

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血氣,

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氣,

此天之常數也

很明顯,陰陽相對,氣血多少相對,但並非後世推測依據「諸如太陽少陰陰陽表裡相合」的標準。其中有疑問的是太陰,其與陽明一致都是多氣血,這也是歷來諸家爭論最多的地方。但是我們知道古人行文十分簡潔,這個多氣血含義可以是多血多氣,也可以是多血或多氣,如何分辨?我們看《清濁篇》「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諸陰皆清,手太陰獨受陰之清,足太陰獨受其濁。」結合前篇內容清乃營血濁乃衛氣,這樣就明顯了,古人言三陰三陽包含手足,因此太陰經氣血多少的問題,不能孤立地去看,言太陰經多血氣,應該是多氣者當為手太陰肺,此即「手太陰獨受陰之清」也,多血者當為足太陰脾,此即「足太陰獨受其濁」,合而言之乃「太陰常多血氣」。

《太陰陽明論》「帝曰:(足太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秉氣於胃(此氣乃衛氣,陽明脈解: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氣)盛則四肢實《終始篇》雲「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授氣於四肢。陰授氣於五臟」)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脾藏營常多血)。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及)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所謂脾行津液,《素問·經脈別論》雲「飲(水)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下輸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所謂「消渴病」者手腳潰爛,乃脾氣不散水精也,「四肢不得稟水(及)谷氣,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類似「太陽常多血少氣」,是指足太陽膀胱,而手太陽小腸卻多氣。而其他手足經氣血多少是一致的。

為何岐伯雲「四末者,氣之大絡」,四末為何重要,這牽涉到人體造血的真相,也是營衛注陰注陽的真相。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③-經脈的物質形態

關於經絡實質的研究已有很長時間,各種假說也很多,但至今仍無一種能令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可的觀點與理論.大量的實驗證實循經感傳和循經小分子物質遷移的速度在幾毫米到幾厘米每秒或幾厘米到幾十厘米每分之間,而人體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一般為數米至百餘米每秒,血管內血液循環的速度也是幾十厘米每秒,而體液的信息傳導速度是以小時與天數計的,所以從經絡的傳導的速度來看它不是簡單的神經傳導,也不是動靜脈中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中的淋巴液循環.從經絡的功能來看,它又是外聯肢節內屬臟腑遍布全身的,因此它應該是已知生理結構中的未知功能,是基於人體的物質層面表現出來的而不是什麼虛無縹緲之類,但是由於現代西醫觀察人體的思路局限,無法將現有的人體組織結構按照中醫角度去分類組合,因此對於經脈視而不見也就不奇怪了。

那麼經脈到底是什麼?《十二經水》「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五臟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脈者,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

何謂受水而行之?《素問·經脈別論》雲「飲(水)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下輸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經水就是人體內的組織液運行,它是依照十二經路線的,這就是古人說的十二經水。

研究者任世平提出「經絡(經脈和絡脈)是由全身的肌肉組織,包括血管壁、器官壁、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結締組織等所構成。在各種纖維細胞間隙中流淌的是體液,而體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正是水利用水分子間隙在為機體循環帶氣、帶養和運輸代謝廢物的。粘稠的體液能流動嗎?能!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想使粘稠的體液流動起來,則必須要具備兩個決定性的生理條件,一個是溫度,另一個就是推動體液運行的動力。這兩個條件在解剖時,(只有新鮮屍體上才能見到)否則你是一個也見不到的,因此,也難怪那些從解剖學認識生理的人,會認為粘稠的體液是不能流動的。」「體液在流經肺臟時,他是在肺泡壁內運行的,由於肺泡壁那特殊的形態,流經此處的體液,它必須要展開、超薄、成水簾型通過,水的這種運動形態,最容易把水分子間隙給拉開。在流經肺的上部時,它首先把從體內帶出的二氧化碳和部分熱量,在肺的呼氣壓力作用下釋放出去,而後在肺的吸氣壓力作用下,再帶上新鮮的空氣締合前進。那麼活躍的氣分子又是怎樣能夠保持安靜的待在水裡的呢?原來水也是有膜的,只需適量的壓力,水膜就能把氣牢固的封閉在水分子間隙中(生活當中,人們常見到的水泡,就是水膜包裹著一些氣體形成的)」

經水運行與經脈運行都有十二經路線。《靈樞經水》雲「經脈者,受血而營之」,經脈是因為受血而營之才呈露形象可見者,因此經脈是有形的,可以剖而視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也,死可解部而視也,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這已經被現代醫學實驗證明的。李瑞午等在新鮮猴屍體(死亡半小時以內)肢體上的「太淵」穴位注射放射性核素,未見有循經遷移軌跡出現,但若同時在腋動、靜脈插管灌流生理鹽水和少量肝素,數分鐘後可見有循經遷移軌跡出現.這種在動物屍體上看不到循經遷移,而恢復血管內液體流動後循經遷移又復現的現象說明核素循經遷移軌跡的運動需要一定的推動力,而在生物活體中這個動力是來血液循環。

其他實驗還發現,只有在無機鹽類小分子示蹤劑注入穴位內才會有循經線狀遷移,且重複性很強,而且所有實驗過的高等脊椎動物均可出現這種線狀遷移.但採用硫化銻膠體注入穴位後,不會出現線狀運行而進入淋巴結.這進一步說明循經遷移和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但又不是動靜脈中的血液循環。

《人體組織液定向流動與經絡》一文指出:血漿從平行的毛細血管滲透到組織間隙中會在組織間隙中產生一種定向流動,這種流動的方向剛好和經絡線走向一致,流動速度和循經感傳速度或放射性核素遷移速度處於同一數量級。因此我們認為,放射性核素循經遷移的機理是由於穴位與經絡線上平行於經絡線排列的毛細血管與周圍組織產生血漿.組織液的滲透與吸收,從而在組織間隙中產生一個與經絡方向一致的定向的組織液流動,這種流動的動力來源於血漿在毛細血管與組織間隙中的滲透。

循經組織液定向流動模型解釋了當今經絡研究中眾多其他理論無法解釋的實驗現象和結果.首先,本模型計算出的組織液循經流動速度與循經感傳及核素遷移速度相符合,它是一種不回於血液循環、神經傳導和淋巴迴流的組織液定向流動.產生這種循經定向流動的解剖學基礎是穴位及經絡線上毛細血管的定向平行排列,流動的動力來自血液循環中血漿與組織液的交換與滲透其次,在經絡傳導的過程中,感傳阻滯現象是一種特殊的經絡現象,與神經傳導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當在表皮加壓力即相應的Po升高時,由模型計算出的速度u將會減小,所以循經傳導和核素遷移的速度會變慢,從而解釋了循經感傳受壓阻滯的現象第三,當血液循環停止時,就設有了循經核素遷移與循經感傳現象這是因為沒有血液循環就設有血漿跨壁滲透,組織液流動自然就失去了動力如果用生理鹽水代替血液循環時,跨壁滲透恢復了,組織液的定向流動又會重新開始,所以核素循經遷移現象叉出現了,因此本模型可以很好地從生理學機理上解釋李瑞午等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第四,在循經輸運的過程中物質遷移會逐漸被血液循環所吸收.從計算結果中可以看出,從一根毛細血管中流出的物質可能會沿著組織液的定向流動軌跡遷移,到達另一根毛細血管時而被吸收,所以物質遷移的過程也是在不停地擴散與被再吸收的過程,這與循經輸運物質遷移會逐漸被血液循環所吸收是相符合的.第五,循經的這種組織液定向流伴隨血液循環與毛細血管滲透而存在。

因此,經脈的真相就是組織液的巡經運動,這種運動推力來自毛細血管內血液流動。後天飲食產生的營血衛氣會隨經脈運行,並在組織液中進行滲透滋養,「內聯五臟六腑」。氣口診脈所診脈氣就是氣血的表現。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④-人體造血的機制

現代醫學研究到了分子水平,但是還是對人體如何造血的根本機制缺乏整體認識,而在《素問·經脈別論》里,古聖早已言之鑿鑿了,我們來看: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精,食氣之精華也。肝主筋,故胃散谷氣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血為神氣,乃陰為濁。心主血,血液循環都由心。《素問·五臟生成篇》「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如何淫精於脈?《靈樞·癰疽》曰 「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入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因此這個功能是需要通過肺來進行的,而且是在「溪谷」。《素問氣穴論》「帝曰∶願聞溪谷之會也。岐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這個溪谷有榮衛俱行於此,這是造血的起始地。

脈氣流經

脈氣指營氣。所謂「脈」就是「受血而營」。所謂「「受血而營」就是前篇講到的:血漿從平行的毛細血管滲透到組織間隙中會在組織間隙中產生一種定向流動,這種流動的方向剛好和經絡線走向一致。所謂「谷入於胃,乃傳之肺,精專者行於經隧」即受血後血在毛細血管的定向運行也,這裡講了五十營的運轉。故知營氣運行有兩方面:淫精於脈,脈氣流經

經氣歸於肺

肺主氣,流經的營氣都歸於肺。心肺是相互合作的,不是說血不入肺,我們都知道血液由靜脈匯入肺中散入毛細血管交換氧氣而為動脈血,進入心臟供應全身,但是從精氣和血歸屬方面來講,氣歸肺,血歸於心。由於西醫沒有認識到氣的一面,故而沒能發現經脈現象。經雲「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靈樞營衛生會》雲「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也」,中醫早就認識到靜脈血需要在肺部交換氧氣才能為血,然後心臟供血全身。氧氣即「大氣」,其摶而不行者,稱為「宗氣」行呼吸。

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一般都認為是倒裝句為「百脈朝肺」,但並非此段經文意思。這裡「朝」並非使動用法,非使百脈來朝,而是主動詞。《內經》稱心為「君主」而肺為「相傅」,相傅即宰相,心為君,百脈何以朝相而不朝君?其實這裡「朝」古文通假「調」 肺作為相傅官而調百脈。《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所謂「節「即三百六十五節,人身骨節三百六十五,有骨節而後有溪谷,有溪谷而後有穴俞,而溪谷與三百六十五氣穴應之,「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也。百脈是指三百六十五脈,《氣穴論》雲「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結合下句實說肺輸精氣於三百六十五脈。可見肺乃周身氣穴之主,五輸穴統管諸穴。所謂「陽有五,五五二十五」,此陽即相對於血而言指氣,五即五行干支也,應人五臟六腑也,臟腑各有五輸,營衛分別注之,即五五二十五,經雲「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子午流注的理論根源於此也。

這個「精氣」是指衛氣,不是前面的「淫精於脈」的營氣。衛氣之輸乃注皮毛分肉間,《太素》「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分肉即溪谷,可見營衛都注溪谷。

衛氣有兩種流注,一種是上走空竅,即《動輸》「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沖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一種是走肺,輸精於皮毛。因此《營衛生會》雲「上焦出於胃上口,①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②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內經以酒來比喻衛氣之行,酒乃五穀悍氣,飲酒下胃,人立刻會感到酒氣上頭,然後周身皮膚髮紅即是此理。

毛脈合精

毛指前面肺輸精於皮毛,脈指淫精於脈。經雲「營衛者,精氣也」,因此這裡毛脈指代營衛。所謂「合精」即營氣與衛氣兩精相合,相合之處在於孫絡即所謂毛細血管。經雲「兩精相博,謂之神」,所謂「神」即「血者,神氣也」,營衛相合才能夠生血氣,這是人體造血的氣機,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不吃餓得慌「。有此氣機才能使得物質層面的細胞憑藉津液造血。正所謂「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故知,營衛相合才能生血,營衛不合精,吃再多也是貧血。

行氣於腑,府精神明,留於四臟

腑乃六腑,與後面臟相對。營衛合精,乃味與氣合。經曰「陰化形,陽化氣」「形食味,精食氣」五臟六腑為有形,受五味供養。「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素問·調經論》「心藏神(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氣魄),肝藏血(血舍魂,血魂),脾藏營(營舍意),腎藏精(精舍志)。五臟所藏之精神氣魂魄為無形,受氣供養。經雲五臟藏精神氣魂魄而不泄,六腑泄而不藏。六腑所泄者何?經雲「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谷)氣而揚之」。故而《五臟別論》雲∶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即行五味於五臟,五味乃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不是後人理解排泄殘渣,這只是物質層面,還有氣的層面)。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而此五腑能揚谷氣是靠膽,「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外經微言》雲「膽司滲,凡十一臟之氣得膽氣滲之,則分清化濁,有奇功焉」,此「清濁」即清陽濁陰,即陽氣,谷濁。有膽之氣,則能分氣味也。酒氣乃悍氣,過多則增加膽氣分「清濁」的負擔,故而「酒熱之氣,膽之所畏也,過多則滲失所司,膽受損矣」

腑臟相合,氣味行於六府而使其得以運作,六腑發揚氣味,使其能夠供養五臟及所藏之精神氣魂魄。「四臟」即除經文下段食飲入胃所論脾之外的心肝肺腎,這裡精神魂魄各留四臟。《臟像論》雲「血脈和利,精神乃居」。這裡揭示了氣味是如何先後作用於五臟六腑的,也是湯液治病之為何要考慮五味以及性氣。古人行文之簡,遣詞造句之工整,可見一斑。

氣歸於權衡

由此營衛注五臟六腑,陰平陽秘,氣血平衡,權衡氣血狀況可在氣口知之。《陰陽類論篇》言,『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三陰即太陰,太陰乃陰陽經之主。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⑤-十二經流注與子午流注同時存在

世人只看到內經論述十二經流注的存在而沒看到對於子午流注的論述亦存在。由於傳抄錯誤,世人認為「營出中焦,衛出下焦」,其實是「營出中焦,衛出上焦」。《營衛生會》雲「(衛出)上焦出於胃上口,①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②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如果不認識道衛出上焦,你就無法理解這個「常與營俱行」的是什麼,也無法理解《難經》雲「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故知營衛相隨也」。

營衛相隨而偕行,如人之夫婦,故《外經微言》雲「夫陰陽者,人身之夫婦也;氣血者,人身之陰陽也。夫倡則婦隨,氣行則血赴,氣主煦之,血主濡之」。營衛十二經脈流注,古聖以此定義了順逆概念,《順逆篇》「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更見《外經微言》:

三陰三陽

足三陰

自足走腹,順也

自腹走足,逆也

足三陽

自頭走足,順也

自足走頭,逆也

手三陰

自藏走手,順也

自手走藏,逆也

手三陽

自手走頭,順也

自頭走手,逆也

根據描述營氣十二經脈流注順序可以發現:手三陽經、足三陰經營氣流注方向自手走頭,自足走腹,為順行。手三陰經、足三陽經的方向為自藏走手,自頭走足,亦為順行。那逆行的又是什麼呢?近來不少研究者發現,逆行的是五輸穴!而用五輸穴治病的就是子午流注。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五類特定穴,即井、滎、輸、經、合穴。五輸穴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向心排列根據五輸穴由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向心排列可列出下表:

三陰三陽

十二經流注

子午流注

足三陰

自足走腹,順也

自足走腹,順也

足三陽

自頭走足,順也

自足走頭,逆也

手三陰

自藏走手,順也

自手走藏,逆也

手三陽

自手走頭,順也

自手走頭,順也

專家教授們苦思冥想也搞不明白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們即不知道營衛有十二經偕行流注,也不明白還有分行流注,注陰(臟)注陽(腑)的概念,而營衛分行流注就是子午流注。

對於這種順逆運行現象,在《邪客篇》明確寫道「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但是如果你沒有子午流注的概念,不懂營衛氣血分注陰陽的內涵,那麼你就讀不懂這篇文章。何謂「順行逆數之屈折」?手太陰,自藏走手,順也,自手走藏,逆也。何者逆行?營衛之子午流注也,五輸之穴也。

《本輸》雲「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為滎;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俞;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手太陰經」岐伯論「肺」之五輸就是向心排列。為何是雲「肺」而不言「手太陰出於少商」?古聖遣詞造句非是無因,乃是深合自然。言肺者,乃明五輸之輸於肺也。最後墜一「手太陰經」表明此五輸亦在本經之內。

子午流注的這種順逆流注體現在發掘出來的論述灸法的古籍《足臂十一脈灸經》中,專家們發現了十一脈的向心排列,卻不明白其意,由此搞出了一個「經脈早期理論,後來被更完善十二經流注所取代,可推論內經是勞動人民不斷積累修正而得」的謬論。

之所以是十一脈,研究者已經發現是心包代心脈而言,在《邪客篇》談到「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焉。凡臟腑經絡,有是臟則有是經,臟居於內,經行於外。心臟堅固居內,邪弗能容,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陰經病者,則治其經。之所以是向心排列,是因為子午流注是針刺法和灸法的根本原理,必須尊從。

世人苦苦尋求子午流注的內涵,希望能從營衛的流注中找到依據,因為不明白營衛注陰陽臟腑的現象存在,只注重於營衛十二經的流注,因而研究結果都是無法契合,由此憤而斥之子午法乃無稽之談。其實子午流注就是內經針經所論,扁鵲所傳也。通過前篇博文,我們已經知道營衛既有流注十二經脈中也有流注臟腑。十二經脈系十二地支,五臟六腑則拘於十干,因此營衛的兩種運行方式相結合就成了干支配合五輸穴法,即後人所稱「子午流注法」,世人不理解營衛真相,自然就無法理解子午流注。只有從子午流注法才能真正解釋清楚何謂「營行脈內,衛行脈外」也。

總結一下,營衛氣血出手太陰而偕行流注於十二經脈,在四末處開始營衛注陰注陽,此流注規律依照子午流注法而行。按照陽注陽(腑),陰注陰(臟),其手三陽,足三陰的營衛流注必須注入臟腑:三焦,大腸,小腸及脾,腎,肝,那麼必然是要順行。同理其手三陰,足三陽的營衛流注必須注入臟腑:肺,心,心主及膀胱,胃,膽,那麼必然是要逆行。

故而曰「用針之理.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裡.血氣多少.行之逆順.出入之合.謀伐有過.知解結.知補虛瀉實.上下氣門.明通於四海.審其所在」「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⑥-人體造血的機制二

現代研究表明在我們的血液中有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各類血細胞的「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於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它不是組織固定細胞,可存在於造血組織及血液中。造血幹細胞在人胚胎2周時可出現於卵黃囊,妊娠5個月後,骨髓開始造血,出生後骨髓成為幹細胞的主要來源,在造血組織中所佔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幹細胞在骨髓移植和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1988年法國的Gluckman教授在國際上率先成功採用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貧血患兒,標誌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代的開啟。

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包括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如今,「骨髓移植」已漸漸被「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富含造血幹細胞,可用於治療急、慢性白血病和某些惡性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

造血幹細胞具備終身無限增殖的能力,長期存活的造血幹細胞(HSC)能夠分化為所有類型的血細胞: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幾十億個循環流通的血細胞並不會在體內長期地存活,因而必須得到持續補充。當這沒有發生時,貧血、流血或危及生命的感染等嚴重性血液疾病就會發生。HSC的一種特殊的性質是它們也能夠「自我更新」形成更多的HSC。這種性質允許僅幾千個HSC產生一個人一生當中所需的所有血細胞。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希望找到一種方法讓身體產生健康的HSC以便治癒這些血液疾病。但是在此之前,還沒有人做到這一點,這部分是因為科學家們不能夠設計出一種培育環境。僅在這種環境中,幹細胞才能夠轉化為新的可長期存活的細胞。這種造血的環境存在於中醫認為的「絡脈」之中,在營衛的「毛脈合精」作用下,絡脈中產生了血液,然後這些血液在毛細血管中會依照經脈的路徑匯入五臟六腑。

雖然現代科學目前還只是在探索造血的機制,但是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得理解古聖論述的偉大:

在2017年5月1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nversion of adult endothelium to immunocompetent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創新性方法:利用容易獲得的血管內皮細胞無限制地供應健康的血細胞。

幾乎同時,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使用視頻監控工具發現了促進血細胞發育的細胞。這項發現為在實驗室創造造血幹細胞提供了線索,最終可能有助於改善骨髓移植現狀。「這項研究可能為幹細胞生物學和血液發育學研究提供了新途徑,也為實驗室骨髓幹細胞移植提供了線索。」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血液科助理研究員、論文通訊作者Wilson Clements博士說道。這項研究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通過使用延時視頻,研究人員追蹤到了透明的斑馬魚胚胎中神經嵴細胞的遷移。斑馬魚和人類具有幾乎一樣的血液系統以及使血液系統發育的信號通路。受精20小時後,神經嵴細胞到達了發育中的動脈中,24小時後遷移的細胞與動脈中的內皮細胞接觸,然後啟動內皮細胞的基因(如runx1)指示它們轉化為造血幹細胞。

2017年8月1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olylox barcoding reveal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fates realized in vivo」的研究表明造血幹細胞有兩個大的發育分枝:在一個分枝中,免疫系統的T細胞和B細胞產生(T細胞不產生抗體,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細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細胞免疫」.B細胞是通過產生抗體起作用.抗體存在於體液里,所以B細胞的免疫作用叫作「體液免疫」);在另一個分枝中,紅細胞和多種其他的白細胞如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會形成。

相關研究結果印證了內經論述,谷氣精華(營衛)從手太陰肺出,然後進入絡脈藉助藉助物質原料合作「生成」兩類細胞,免疫系統的T細胞和B細胞具有中醫論述的「衛氣」的功能,它是在「衛氣」的氣機作用下生成的,遺傳了衛氣的特性:彪悍,常行脈外,而紅細胞和多種其他的白細胞是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它精專而行於經隧之中,是在「營氣」的氣機作用下生成的。它們內注於五臟六腑之中,外布四肢皮膚分肉。營衛這種造化生成就是內難論述的「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包含營衛),其清者為營(「諸陰皆清」,營血注五臟,故而為清)濁者為衛(「諸陽皆濁」衛氣注六腑,故而為濁),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這個過程被古聖以陰陽五行的術數語言描述出來,這就是子午流注。因此「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對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可以說不懂得子午流注的人,是不能讀懂內難論述的,不懂得氣血生成運轉機制的人,是不能成為合格醫生的。

正確認識衛氣營血的運行⑦-如何理解營行脈內,衛行脈外?

通過前面系列篇章,我們應該知道營衛運行的兩種情況:一者,營衛偕行自肺出行十二經,肺象「天」,故謂「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此時統稱雲氣未分氣血。二者,營衛分行注陰注陽,只有到這步才分出血與氣,各注腑臟,才有脈內外之別。此所謂「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調經論》雲「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所謂「經隧」不同於「經脈」,兩者概念有異,諸家注經者對此皆無正解。所謂「經隧者」,專指五輸之穴也,五輸穴行血氣,注臟腑,五臟之道皆出於此也。

經脈與臟腑氣血兩種運行,前者如同地球上大氣的運行路徑,後者如同雨落於地匯成的十二水。天氣降而為雨,有三百六十五溪谷為應,會三百六十五氣穴,連三百六十五絡脈。《九針十二原篇》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所謂節者,(血)神(衛)氣之所遊行出入也。」小針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三百六十五氣穴中有臟俞六十,腑俞七十二。這些俞穴都集中在四肢末端,控制著頭胸腹脛之氣街運行,所謂「四末絕則徑通」也。五輸穴總管三百六十五氣穴,乃「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它們的運行規律即子午流注所重點描述的。

《調經論》雲「夫陰(經)與陽(經)皆有俞會(三百六十五氣穴之會,主要是四末五輸穴)陽注於陰(氣溫分肉而養筋通腠理),陰滿之外(血充經脈),陰陽均平,以(氣血)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外台秘要明堂序》亦云「手足十二經,亦皆有俞。手足者,陰陽之交會,血氣之流通,外營肢節,內連臟腑」即如《流注針經》所云「榮者血也,衛者氣也,由腸胃受谷,化血氣所為也。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筋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乃注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與天協議,不得休止,切而調之」

這種「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的運行遵守「營行脈內,衛行脈外」的陰陽分類規則。所謂「營行脈內,衛行脈外」其脈內外的概念是營衛在分氣行和血行的階段才存在的一個相對概念。經雲「經脈者,受血而營之」,「夫脈者,血之府也」因此只有受血的稱為脈內,另一個為脈外,換句話說受血在哪裡,哪裡就稱為脈內,另一方面稱為脈外或者經。《瓊瑤針經》雲「謂之經者,以氣血流行經常不息而言;謂之脈者,以血理分袞行體而言也」,其實是一種陰陽分論的描述方式。我們知道陰陽無時無刻不相隨,營衛無時不相隨,但是論述人體必須分開陰陽才能分門別類講清楚,因此從陽而論,乃雲「衛行脈外」,從陰而論,乃雲「營行脈內」,後人不知道這種古聖的論述方式,死執句下,認為既然「營衛相隨」就不能一個只在脈外,一個只在脈內。

《靈樞·衛氣篇》論述為「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即雲「浮氣之不循經」「精氣之行於經」,又言「陰陽相隨」如何理解?相隨怎可能一循經,一不循經?其實所謂「相隨」可以比作一對夫婦,婦坐馬車內,夫騎馬在外,一同趕路。所謂「不循經」者,指夫騎馬可以任意馳騁,隨意揮灑,而「循經」者,指婦只能坐車,循規蹈矩,正襟危坐,兩者並不矛盾。經文雲「外內相貫」即道出營衛其實互相貫通。由於內難言辭精簡,去今久遠,後人很容易有理解上的困難,因此要真正理解脈內脈外運行真意,只有從子午流注經文入手。《流注針經指微賦》清晰的闡述了「脈內脈外」的概念:「夫欲用迎隨之法者,要知經絡逆順淺深之分。諸陽之經,行於脈外。諸陽之絡,行於脈內。諸陰之經,行於脈內,諸陰之絡,行於脈外,仍各有所守之分」可見這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各有所守之分」而定的,我們可以列表如下:

陽(衛行脈外)

陰(營行脈內)

子午流注

陽經

陽絡

氣先脈外,血後脈內。氣先至而後血行

陰絡

陰經

血先脈外,氣後脈內。血先至而氣後行

氣血出自五輸,子午流注乃其綱紀,我們來看以下例子:

陽日,陽時以甲戌時膽竅陰為例

《經脈》雲「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曰:「經滿氣溢,(營)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

甲戌時,衛氣先充皮膚分肉溪谷間,氣自膽經竅陰井穴出,注膽之絡滿後入膽經注膽腑,則衛氣已平。從細胞層面講,人體造血幹細胞生成免疫細胞,行脈外。然後榮氣隨衛氣之後注膽之絡,和調津液(成血清),變化而赤為血。從細胞層面講,人體造血幹細胞生成血細胞混合血清成為血液。孫絡(孫絡和絡脈)皆盈,血液充實皮膚,乃注膽腑,則榮氣已平。《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這樣陰陽氣血兩平若一,陰平陽秘也。此《子午流注針經》所謂「陽日氣先脈外(陽經為脈外),血後脈內(陽絡為脈內)」也。《針經指南》又雲「蓋陽日氣先行引血,後隨氣流注在脈外而行,此為夫有氣,婦往從之者」陽為夫,陰為婦,陽日婦隨夫,以夫為綱故曰在外,所謂「隨氣流注在脈外」指血隨氣流入膽經,陽經為脈外也。《陰陽大論》雲「清陽(氣)實四肢,濁陰(血)歸六腑」

陰日,陰時。我們以乙亥時肝大敦為例。

《靈樞·癰疽》曰 「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入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

乙亥時,營氣注溪谷,自肝大敦穴出井,而滲乙肝孫絡,陰絡為脈外,絡脈內和調津液,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入絡脈,皆盈,乃入注乙肝脈內入肝臟,則榮氣已平,然後衛氣注入肝之孫絡,孫絡皆盈,腠理充實(《金匱要略》雲「所謂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靈樞·決氣》「腠理髮泄,汗出溱溱」。「腎合三焦膀朧,三焦膀朧者,腠理毫毛其應」。腠理既非專指組織紋理,更非結締組織,而是對人體所有組織間隙和組織紋理的統稱。腠本義是指人體肉之所會,泛指人體組織的間隙。理則主要指的是機體組織的紋理和層次。皮膚分肉均屬腠理範疇)乃注於肝經,則衛氣已平。《陰陽大論》謂「清陽(衛氣)發腠理,濁陰(營血)走五臟」。這樣陰陽經脈俱盛,氣血兩平若一,陰平陽秘也。此《子午流注針經》所謂「陰日血先脈外(陰絡為脈外),氣後脈內(陰經為脈內)」也。《針經指南》又雲「蓋陰日血先行引氣,後隨血入脈中而行,此為婦有氣,夫往從之者」陽為夫,陰為婦,陰日夫隨婦歸家,以婦為主故曰脈內。所謂「隨血入脈中而行」乃指衛氣隨血入肝經,陰經為脈內也。

簡而言之:陽日氣引血而行,以氣為主,故曰脈外;陰日血引氣而行,以血為主,故曰脈內。其實血氣須臾不可分,僅以「各有所守之分」而論之也。

陽日注腑,三十六穴。陽日六腑值日者引氣,則氣先至而後血行

甲己

丙辛

戊癸

乙庚

丁壬

(膽)

丙(小腸)

戊(胃)

庚(大腸)

壬(膀胱)

壬(三焦)

甲日戌時膽竅陰

丙日申時少澤當

戊日午時厲兌先

庚日辰時商陽居

壬日寅時起至陰

壬日子時起關沖

壬午膀胱委中尋

甲辰陽陵泉合長

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子時居三里宜

大腸庚戌曲池真

庚申天井合肘外

庚辰經注陽溪穴

壬寅經火崑崙上

甲子膽經陽輔是

丙戌小腸陽谷火

戊申時註解溪胃

戊午支溝經腕後

戊寅陷谷陽明俞

庚子時在三間俞

壬戌膀胱尋束骨

甲申臨泣為俞木

丙午小腸後溪俞

丙辰中渚俞後尋

丙子時中前谷滎

戊戌內庭治脹康

庚申滎穴二間遷

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辰膽脈俠溪滎

甲寅液門滎次陷

甲申時納三焦水

丙午時受三焦木

戊辰氣納三焦脈

庚寅氣納三焦合

壬子氣納三焦寄

壬戌之時入三焦

膽原丘墟

腕骨

沖陽

合谷

京骨

陽池

陰日注臟,三十穴。陰日六臟值日者引血,則血先至而氣後行

甲己

丙辛

戊癸

乙庚

丁壬

己(脾)

辛(肺)

癸(腎)

乙(肝)

丁(心)

癸(心包)

己日巳時隱白始

辛日卯時少商本

癸日亥時井湧泉

乙日酉時肝大敦

丁日未時心少沖

中沖為井癸丑心

丁丑時合少海心

己亥脾合陰陵泉

辛未肺經合尺澤

癸巳腎宮陰合谷

乙卯肝經曲泉合

辛酉曲澤合肘里

乙亥中封內踝比

丁酉心經靈道引

己巳商丘內踝邊

辛卯經渠是肺經

癸丑復溜腎水通

己未間使掌後經

癸酉太溪腎俞是

乙未太沖本肝俞

丁卯俞穴神門是

己丑太白脾俞穴

辛亥太淵掌後尋

丁巳大陵心俞尋

辛未時中魚際取

癸巳然谷何須忖

乙丑行間穴必然

丁亥時滎少府心

己酉大都脾土逢

乙卯勞宮手掌榮

己卯血歸包絡止

辛丑血納包絡准

癸酉血納包絡連

乙未時歸心包水

丁巳時受包絡火

癸亥時血入心包

子午流注就是真正體現了何謂「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

陽注五腑 陰注五臟

五臟五腑根井

氣先脈外血後脈外 血先脈內氣後脈內
甲膽竅陰 甲丙戊庚壬 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臟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此所謂奪其天氣者(天氣即指「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臟腑依賴谷氣的滋養,谷氣出自肺,五十營周身)
乙肝大敦 乙丁己辛癸
丙少澤當 丙戊庚壬甲
丁心少沖 丁己辛癸乙
戊厲兌先 戊庚壬甲丙
己隱白始 己辛癸乙丁
庚商陽居 庚壬甲丙戊
辛少商本 辛癸乙丁己
壬起至陰 壬甲丙戊庚
癸井湧泉 癸乙丁己辛

以上氣血脈內外相貫,陰陽交替而行,營衛合得百刻之數,故曰「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一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參見博文《針灸探秘11-子午納甲法與養子時刻法乃一體一用非兩法也》。讀書要能舉一反三,既然有六十六穴合得刻數,那麼剩餘氣穴不在刻數之內的自然可各取時宜而刺之,然其行終難逃子午流注也,例如點穴受傷者,子午流注治之可也。

中醫現在的亂象叢生正是因為那些注釋內經,自詡「內經新解」「中醫修正」的人不明陰陽真意而泛哲理化,不懂干支五行綱紀而鼓吹「中醫數理化」,肆意穿鑿附會,不徒誤己更是誤人。


推薦閱讀:

正確認識肩痛
紐西蘭含病菌乳品涉及中國 可瑞康牌確認存問題
胡岩:正確認識當代中國的民族關係
黑馬王子140919收評:首次回探此線,有待二次確認
古代「滴血認親」確認生父不靠譜

TAG:認識 | 運行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