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8條建議送給你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確實是這樣,在中國,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實卻是,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對於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
?給家長的「8條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孩子讀初中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據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不要培養「超級嬰兒」。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推薦閱讀:
※這項教育關係到孩子一生幸福 很多家長卻從不談論
※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睡前消息【17-03-22】教科書在變
※今年的The Guardian【卓越教學獎】屬於英國金斯頓大學!
※根據用戶使用頻率去確定首頁更新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