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創新思維:讓創新可以複製
阿姆農·列瓦夫(Amnon Levav)先生是以色列國家創新研究院常務理事,布蘭科-韋斯思維發展研究所學者。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特拉維夫大學等知名院校任客座教授,講授包括《系統創新思維》、《創業學》、《創意與創新》、《營銷策略》等課程。2003年曾在《哈佛商業雜誌》上發表文章《找到你的創新激發點》;2005年在《Bio-IT》雜誌發表文章《想法的DNA》;於2009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 《解密廣告代碼》; 是國際知名創新著作《Inside the Box》(中文譯名 《微創新》)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在過去的20年中,他帶領的團隊為全球69個國家的850多個企業和組織提供過創新諮詢服務。列瓦夫曾在30多個國家主持過眾多創新創業項目、專業培訓上千場,是全球創新領域的重要專家。□在科技立國的以色列,政府在創新創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色列政府將大部分精力與資金用於科技研發方面,以便使任何可能的科技想法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商業化產品。針對符合要求的高科技公司,政府將資助近二分之一的研發經費,而針對創業公司,政府將提供6倍於其他投資機構的投資額度□針對收集的近20多萬個成功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它們成功的奧妙,結果令人吃驚。原本人們都認為不同創新成果的特質應該是獨具特色,甚少有關聯,但我們的研究結果卻表明,它們的成功擁有一些相同的模式□SIT理論從一開始就打破了人們對於創新的固定思維——即創新只是某些天才的專利、創新必須要完全顛覆、創新必須通過引進外部資源來實現,等等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躍然成為世界矚目的創新中心。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以色列每年成立的創業公司數量急劇上升。對於一個人口只有八百多萬,僅相當於中國南京市人口的國家來說,每年700多家創業公司成立是一件驚人的事情,全球有220家跨國公司將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截至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逾80家,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並超過歐洲的總和。「不創新就會死」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以色列人面臨著土地貧瘠、嚴重缺水的窘迫的生存環境。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樣一個連吃飯問題都不能解決的國家,根本無暇創新,也沒有本錢去創新。而恰恰相反,正是種種的限制,逼迫著我們必須去創新,不創新就會死。滴灌技術的發明可以很好地表明這一點。為了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的作用,以色列人運用自己的智慧,在一個簡單的深埋地下的管線噴嘴上,凝聚了大量的高科技:智能監控、防堵塞藥劑、充氣系統、回收循環系統。將水的利用率從傳統的15%提升到95%以上。滴灌不僅改變了以色列農業,也改變了全世界農業的灌溉方式。就是這樣,依靠著極其稀少的資源和極其強大的智慧,以色列不到3%的農業人口不但使農產品全國自給,還能大量出口歐洲國家,真正成為一個「流淌牛奶和蜂蜜之地」。以色列農業的強盛與其高端的科技水平是分不開的。除了農業,以色列的信息、通訊、電子、化工、生物技術、醫療設備、精細加工不但達到國際水平,在一些高科技領域還躍居世界領先地位。在科技立國的以色列,政府在創新創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色列政府將大部分精力與資金用於科技研發方面,以便使任何可能的科技想法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商業化產品。針對符合要求的高科技公司,政府將資助近二分之一的研發經費,而針對創業公司,政府將提供6倍於其他投資機構的投資額度。此後,公司將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將第一個周期銷售利潤的3%,第二個周期銷售利潤的4%,第三個周期及之後銷售利潤的5%作為返還。對於創業者來說,以色列政府成立了22家孵化器,為創業公司提供大部分研發費用,其餘部分由創業者自行募集。另外,孵化器還承擔幫助創業公司成長、尋找風險投資的職能。目前,以色列政府也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一個正在實驗的項目是將一些政府孵化器私有化。被授權的孵化園將自行承擔孵化器的運營費用,而創業者將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助。此外,以色列政府還在專門策劃成立針對生物科技的孵化園,由於生物研發周期較長的特殊原因,因而政府將給予特殊政策。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教育和軍隊是重要推手。在教育方面,以色列有7所世界一流的大學,12所技術轉移組織,很好地將學術轉化為生產。以色列公司為網際網路、醫療電子和機器人等領域設計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都源於國防技術的開發。比如,以色列拉斐爾開發公司用導彈制導技術開發民用產品,利用小型化和制導技術生產出了維他命膠囊大小的發射機和照相機,患者吞下膠囊後照相機就會拍下腸胃道管壁的照片,供醫生診斷之用,取代了插管診斷的落後方法。發展軍品轉產民品是一條以軍品促民品、以民品養軍品的必由之路。以色列軍品與民品結合發展的文章做得比較好,不僅軍品生產賺了大錢,生產的民品也有很大的盈利空間。通過這種雙贏的方式,以色列的創新不斷獲得新的資金和資源的支持,使其不斷壯大。創新可找到模式在所有的創新元素中,以色列人特別重視創新思維的價值和作用。以色列人的智慧不僅在於好想法多、時常會有靈光乍現,更在於他們善於觀察、思考和總結,能夠把過去的成功經驗進行分析、歸納,形成實用的理論體系,指導以後的思考與實踐。來源於以色列的SIT(系統創新思維)就是這樣一套獨特的創新方法論。SIT是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的縮寫,意為系統創新思維。在傳統的觀念中,創造力是個難以捉摸的東西,它從不遵循特定的規則和模式。所以人們會認為要想創新,就必須去儘可能地發散思維,天馬行空地進行頭腦風暴。但SIT的理念卻恰恰相反。我認為系統性的思維對於創新,或者說對於高效的創新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系統性意味著有方向性、有步驟性、有技巧性,最後實現高效性和全面性。這似乎與我們平常程式化、規範化的做事方式類似,但SIT的獨特之處便在於,它可以在這樣一種具有強邏輯的思路過程中,產生創新的想法和成果。SIT理論來源於我與其他幾位夥伴的一項有趣的學術研究。首先,這項研究是在極具開創性的研究者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Altshuller)的TRIZ理論的啟發下開展的。TRIZ意譯為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TRIZ 理論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其對於創新的理念,即創新解決方案的模式是大同小異的,啟發了我和我的研究夥伴。於是,我們開始大量地搜集成功的案例,包括影響人類的重大發明、讓人意想不到的創新解決方案、創新的流程和模式等等,然後針對收集的近20多萬個成功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它們成功的奧妙,結果令人吃驚。原本人們都認為不同創新成果的特質應該是獨具特色,甚少有關聯,但我們的研究結果卻表明,它們的成功擁有一些相同的模式。看到這個結果,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如果掌握了創新的模式,任何人都能夠按照這個模式來做創新。於是,我們對這些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歸納和提煉,開發出了SIT理論的核心——創新思維工具。最基本的五個工具為:減法工具、除法工具、乘法工具、任務統籌工具和屬性依存工具。在過去的20年中,我與全球各種政府組織、高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可以深刻地體會也欣喜地看到了SIT創新思維工具的有效性。它們能夠引導人們去走一條不同尋常、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思考路徑,進行高度專註的思考並結合自身知識和經驗後,便發現大量新奇的、意想不到的想法迸發出來。而這是做創新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SIT創新思維工具的基礎上,我們還開發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方法和理論,最終形成了SIT方法論的五大圈層,以確保創新的可操作性和持續性。思維工具的外圈,即第二層級我們稱之為原則。原則幫助我們對思維工具進行最佳的應用,並選擇最佳的思考路徑。當個人學會了思考工具和原則之後,個人就可以進行創新,現在的商業生態中,所有東西都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組織不可能光靠一個人進行創新,我們需要一個團隊,如何做到團隊的創新,就要說到第三個層級,引導技巧。當一個團隊形成以後,如何落實創新實踐,就涉及到第四個層級——項目管理。最後一個層級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項目之間,如何能互相支持,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個比較有效的機制來實現創新型組織,就需要我們進行一個組織創新的規劃。挖掘資源最大價值在以色列,SIT方法論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政府部門、官員們通過學習SIT的創新思維工具,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提升效率,解決棘手的問題。特拉維夫之前有一個港口,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但是卻特別髒亂,沒有人願意去。市政府並沒有廢棄這個港口,而是決定把它改造成一個有魅力的區域。他們通過運用SIT創新思維工具,利用港口本身的獨特特徵,通過巧妙的方式調動周邊市民的積極性,利用集體的力量,將港口打造成為特拉維夫最美最繁華的港口。所以創新不是完全帶入一個新的東西,而是把現有資源做一個新的利用,找到新的用途和功能。除此之外,SIT方法論也通過政府引入到以色列的各個教育機構以及企業中去,幫助教育機構和企業自身進行創新文化建設活動。SIT方法論第一次在企業中使用是在1995年,在飛利浦公司。當時,DVD機剛剛開始流行,但當時生產的DVD機無論在尺寸、形狀、外觀還是感覺上,都和之前統領市場二十餘年的錄像機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用光碟代替了錄像帶。當時我與飛利浦公司的產品研發團隊進行了一個創新研討會。首先,我讓他們把DVD機的組件一一列舉出來,然後隨便選擇一個組件進行刪除。有人選了操作面板上的按鍵。剛開始大家都不以為然,甚至哄堂大笑。直到在激烈的討論中,一位設計師說道:「沒有按鍵,DVD 機將變得非常輕薄。」大家意識到,的確,用戶不需要這些按鍵,因為同樣的功能遙控器上都有。出於美觀,可以把DVD機設計得更精緻小巧。第二次,他們刪除了操作面板上的LCD(液晶顯示屏)。如果看不到顯示窗,用戶該怎樣操作設備?在「盒內」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這個顯示窗?電視機。電視機可以顯示播放或快進這一類操控信息。儘管現在看來似乎理所當然,但在當時,一切都是未知數,「思維定勢」會讓我們把電視機僅僅定位為一個播放電影和電視節目的設備。這一系列的突破性想法讓飛利浦公司的設計師們開始關注DVD機操作面板上的其他部件是否能改由遙控器控制或直接在電視上顯示。經過一番刪減和替換,飛利浦公司設計出了業內最薄的DVD機,並把它定義為「輕薄型」DVD,同時因此獲得1997年設計大獎。很快「輕薄「成為整個DVD行業通用設計標準。20年來SIT方法已經在69個國家和地區,幫助近1000家企業通過創新成功實現企業轉型、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等等。SIT方法論的高效性和實用性贏得了全球眾多頂尖大學的青睞,在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的MBA和EMBA中,SIT方法論被設為重要課程。SIT方法論能夠有如此廣泛的應用以及非常有效且高效的原因有幾點。首先是方法論具有普遍適用性。因為方法論的核心思維工具是對大量成功的發明和創造背後相同邏輯的總結和體現,並且一直以來,世界上不斷湧現的各種創新,最終都可以歸納到這些工具的思維模式中。可以說,SIT創新思維工具能夠隨時幫助人們打破思維定勢,不管在什麼行業,因為人類的大腦結構都是相同的,學習模式都是相似的,思維定勢都是相通的,只是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體現。另外,對於工具使用的原則和方法則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更多經驗的積累,我們一直在對這些原則和方法以及整個方法論作不斷的優化和擴充,保持與時俱進。第二,SIT方法論可以不同程度地被學習和掌握,能夠進行廣泛的傳播。SIT方法論沒有令人費解的高深理論,我和我的夥伴當初在建立這套方法論時,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思考如何對其進行最大程度的簡化同時不失原有的創新模板的深度。我們分別從橫向和縱向進行了層級化:橫向的層級化即對於每一個工具,每一個原則、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應用。比如說,減法工具,簡單來說,就是將一個產品的一個重要組件去掉。然而,也可以引申到運用於服務、流程甚至是企業戰略規劃的過程中。掌握減法工具的概念可能只需要1分鐘,能夠簡單地使用需要1小時,而自如地應用在各種複雜情況並帶領別人進行應用則可能需要1年甚至幾年的不斷練習和大量的案例、實戰積累。縱向的層級化便是之前介紹的五個圈層,包括工具、原則、項目管理和組織創新,層層遞進,從思維想法的產生到落實項目再到整個企業的創新制度。第三,SIT方法論能夠提供高的創新回報率,即低成本、低投入,獲得高效益。SIT的核心理念是「盒內思考」、「盒內創新」。「盒內」指個人和組織現有的資源。這意味著創新並不需要更多的新投入,而是在可控的資源範圍內,去挖掘這些資源的最大價值,甚至能發現一些原本認為不能夠利用或者沒有意識到能夠利用的資源。這樣,也能夠使得創新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中國創新前景可期目前的中國,在人口紅利拐點臨近、產能過剩;國際市場經濟不振、需求疲軟的諸多不利因素疊加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只有創新才能真正幫助中國轉型升級、突破紅海、為大國崛起帶來不竭的動力。創新是中國向前發展的動力,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必須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然而在執行層面,雖然眾多行業領袖很早就意識到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但真正想要進行新的產品、技術、流程或商業模式乃至戰略發展的創新時,往往會局限於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習慣,無法真正取得突破;在尋找新突破點時,總期望於外部技術的引進,但對自身資源卻容易視而不見,直到被競爭對手趕超才後悔莫及。如何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通過創新性地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突破,並最終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這是企業家急需解決的問題。而SIT理論從一開始就打破了人們對於創新的固定思維——即創新只是某些天才的專利、創新必須要完全顛覆、創新必須通過引進外部資源來實現,等等。最近兩次來中國,通過與一些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們的交流,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對創新的熱情與對創新方法論的極大興趣。從SIT角度來看,很多中國人具備創新能力。我們相信創新要行之有效,必須規範化、系統化,而中國的儒家文化也提到要規範化、系統化,這方面中西文化是貫通的。對中國的創新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優勢。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帶領和支持下,中國的創新環境會越來越好,企業和個人的創新能力也能夠在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不斷地提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美好圖景和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指日可待,中國將成為一個更大的全球創新中心。(本文系阿姆農先生授權本報「思想者」獨家刊登)
推薦閱讀:
※創新的三種基本方法,創新思維為市場創造獨特的價值
※科學思維專題學習網 >> 資源擴展區 >> 相關知識 >> 教你幾種創新思維方式①:在反常規中尋找創新
※真正優秀的人,都敢於與眾不同
※十里芳菲,邀您即興
※關於新時代深化科技創新改革的思考 ——共享創新模式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