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水胡氏民居——南宅子

甘肅省天水市是中國文化名城,它以大地灣文化、伏羲文化、三國文化、宗教聖地而聞名。在冬雪之際來到這裡,不禁被它的各色文化所折服,漫步街頭,古式建築隨處可見,古樹參天,據說這裡有2000樹齡的古木,可惜這次來去匆匆,只見到1500年的國槐,這也是大幸了。秦州區民主西路上,兩顆具有400年歷史的古樹直插天穹,在它們的掩映下,胡氏民居躍入我的眼中,高聳直立的牌樓,古樸典雅的屋瓦,精美繁複的木雕,無一不昭示出它是典型的明清建築。屋外懸掛著「天水民俗博物館歡迎您」的橫幅,一問門票,20元!看時間尚早,就購票入內。它的門票印成了精緻的明信片,「南宅子」三個字令人好奇,不由的仔細看起這裡的介紹。

這胡氏民居分列路南北,隔街相望,又稱南、北宅子,當地人稱「南北宅子」。南宅子為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縉居所,建於明萬曆年間;北宅子為胡來縉的兒子胡忻的私宅。胡氏民居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築宅院群」。胡來縉、胡忻父子為官時皆公正廉潔,贏得聲譽。當地稱其父子為「父子鄉賢」。

2001年6月,胡氏民居被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年久失修,民居病害嚴重,加之民居內住戶亂搭亂建,文物古建築岌岌可危。為了更好地維修和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天水市從2002年起,決定對南宅子進行維修。

按中國傳統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構建。「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而形成的布局傳統,且四面房屋相連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胡氏民居雖為四合院,卻不同於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無論正房或廂房均為馬鞍架結構,而胡氏民居除正房與倒座為馬鞍架結構外,廂房則採用俗稱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構建方式,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南宅子由十二個四合院78座單體古建築組合而成,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桂馥院是是主人居住的正院,院內有古裝,想來是在旅遊旺季供遊人租用。而我來的正是天水的旅遊淡季,整個一圈下來,也只有我一個遊客,實在是不亦快哉!穿過正廳後面是槐蔭院,在重要節日里全家人在這裡祭拜祖先。

雪後的堂屋前特別清爽,門前的兩個精美木雕,頭一次看到是這樣擺放,很是雅緻。

進的室內,更顯的古樸文雅,房樑上懸掛古色的紗燈,搖曳中增添了幾分嫵媚的情懷。

側房的傢具更令我想起小時候姥姥家的味道,笨重的木箱,沉厚的色調,此情此景,念得失去的老人,感傷之情油然而生。

這次又沒帶三腳架,只好高感光的拍室內,好在無敵兔強大,這昏暗的燈光下,床幾與幔帳還原的很好。

越往裡走,越覺得「胡氏民居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築宅院群」這句話說的不錯,從雲南麗江,到安徽宏村,它們各具特色,但我覺得「南宅子」則更全面展示了明代的建築風貌與民俗,它的木雕不同於南方徽派民居的精雕細刻,其線條迴轉流暢,簡潔粗獷,美觀大方而不細密敏縟,具有人文氣息、美觀大氣的雕刻風格。

這裡不乏墨寶,可惜房內空間狹小,不好拍全景,還是親眼目睹,才能顯示出其雍容華麗的一面。

這應該是胡氏父子的畫像,仔細尋來,宅子內竟有兩幅。

舒婷詩里的凌霄花曾經讓我忘魂,但真正看到它卻是在南宅子的凌霄院,可惜沒有攀附之物,人們則用鋼管支撐著,不過這次來的季節不對,看不到它盛艷的時刻。

這裡的設計非常人性化,門廊、排氣、採光古人都設計的非常舒適、簡潔,堪稱佳品。

廚房的陳設,又一次讓我想起了姥姥,那時我曾經用這石器幫老人家作了「狼頭散」,這葯還一直存著……

天井設計的很寬闊、明快。

最出人意料的是這裡有個藏寶洞,很像文化大革命時常下去玩的防空洞。

這西北的炕頭別的地方是沒得比

這裡的民俗展覽又給我一個驚喜

暫告段落。發個日出時的南宅子,不過看不到,它在影子里靜眠了……


推薦閱讀:

山西民居:建築材料的種類和來源
六大民居派別之江南民居
晉南民居之稷山楊趙堡——武舉人的榮耀
(2)羌寨碉樓?(中國各地民居大觀四)

TAG:天水 | 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