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中國神仙譜

古人將天界分為三十六重,第三十六重天上是沒有任何生靈居住的,所以稱為天外天,通俗點說就是地球以外的空間了。由三十六往下,首當其衝的是居住在第三十五重天的一位大神,雖然該神在很多神話小說中的拍名都是第二,可事實上,他才是天界乃至三界的最高行政長官——元始天尊。  關於元始他老人家的出生有兩種版本,其一說該名神仙為太元聖母所生,是盤古靈魂的再生,父子本是一人。其二說他是大羅天所生的玄元始三氣中的始氣,經歷了很多年的修鍊,幻化成了人身,之後每逢天地初開之時,下界開劫度人,完成構建三界的宏偉大業。之所以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是因為我國古代道教體系不統一所致,再加上神話傳說本就沒有什麼左證能證明誰的說法是對的,所以只要被印刷成了冊子,讓大多數人接受的,就是真理了。不過,儘管如此,筆者仍是認為,盤古跟元始父子相承的說法更符合神話傳說的主旨,所謂神話,無非是老百姓對大自然的一種猜想,更確切的說是他們給予大自然的一種人性化解釋,既然是人性化的,那就會有人類自身的情感在裡面,父子相承,符合傳統的人性思想,要比憑空來的氣流從本質上更能找到根源。對於大羅天上的玄元始三氣,不過是後世道家為了完成一氣化三清而擅自改寫的故事,說到這一氣化三清,筆者認為,這所謂大羅,我想就是盤古於大自然中留下的精氣,其中一氣入了太元聖女的口中,然後生出了元始天尊,其他兩氣也各有去向,日後再說。其實,除了元始天尊的身世有疑義之外,其母太元聖女所生的孩子,古人也有分歧。  關於她的孩子,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她是東王公跟西王母的母親,另一種說法是說盤古借太元之軀,以求新生,待圓滿之時由其背膂而出,成為了三十六重天的最高統帥——元始天尊,而已死的盤古便號元始天王,實則父子都是一個人。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想尊重傳統的「先生為聖」的說法,以其反推,然後再按正常的諸神排位順序,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太元生出的應該是元始天尊,原因在於原始天尊出世之前,或者說在太上老君創世之前,並無生靈,而西王母原本的面目卻是獸身人臉,醜惡的不行,雖然上古時期的聖人大都如此(比如三皇五帝跟他們的孩子),可我怎麼也不願相信貌美的太元聖女跟英雄蓋世的盤古竟要生出個怪物來,這太不符合傳統人性中的承接關係了。  綜合上面的觀點,筆者總結,元始天尊的身世應該就是盤古的轉世,而太元聖女所生的孩子,也只有元始天尊一個,至於三清中的另外二位,應該真的是在大自然中自行孕育的。  元始既已出世,就一定要有功業,否則就失去了他存在的必要性,天生我材必有用,這話通用於每一位能讓老百姓記住的人,包括虛擬出來的。  元始天尊最初的工作項目是將三十六重天格格分開,把神仙的等級制度規劃好,然後再下界度人。  筆者介紹了,在太上老君出現之前,世界上是沒有生靈的,而原始天尊若想度化世人,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有人,哪怕不是人,也至少是能喘氣的生物體,然後才能完成構造神界的終極目標。  大概是在元始天尊完成了神事部等級責任劃分報告以後,大地上出現了人類,隨即他以昆崙山為據點,以闡教為名,拉攏了十二個人,這十二人日後都成了上仙,並開支散葉的幫他們的恩師培養了大批天神,比如哪吒跟揚戩。這十二位上仙分別是,赤精子,廣成子,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道德真君,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玉鼎真人。其中,懼留孫就是日後的如來佛祖,而文殊,普賢,慈航三人,則是我們在《西遊記》中耳熟能詳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另人意外的是,在元始天尊坐下,竟然會有靈寶跟道德這兩個名字,熟不知,這兩個名字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敢用的,而且在姜子牙拜將封神之後,除了以上四位入了佛教的菩薩還偶爾暴幾下世人的眼球外,其他八位上仙都不知去向了。這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疑惑,正如歷史上無數英雄一樣,輕輕的來,又輕輕的走,雖也於神話中露了一回臉,卻僅是空穴來風,留下的不過是那短暫的回憶。  當一切煙消雲散後,姜子牙手持元始天尊所制訂的神仙制度《封神榜》,緩緩走上了封神台,俯瞰三教眾多靈魂,掩不住內心的狂喜不由得偷笑了一下,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跟元始天尊外,就不可能再有其他人能讓眼前的這麼多神仙望而卻步了。雖然他有他的私心,但終究是完成了天神的分封大計。對於元始天尊來說,這是他引以為傲的功業,從此後,只要有人得道成仙,就必定要先去拜會元始天尊,受了他的認可,才能在天界生活,這是多牛叉的權利,比任何公司的人事部面試官都牛,更何況,即便是天堂的老總——中天玉皇大帝,也都只是他棋盤裡的一顆棋子,如此的成就,世間絕無僅有。可是,無論是人還是神,都不能太張狂,否則就會遭到他神的嫉恨,而這個嫉恨他的神,與他鬥爭了一輩子,雖仍在他之下,可卻是不斷的給他壓力,讓元始天尊不敢過於自滿。這位神仙是誰呢?且看下回分解。

  最親民的上仙  自古以來,除伊斯蘭教外,似乎每個正統宗教都有其具象的神。但若是論各教派尊奉的神仙數量,以及諸神職能劃分的細緻,無論是哪個宗教都比不上中國的道教。中國道教自古以來就是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所以在這個教派中產生的神,無一不跟宇宙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眾多以融入自然汲取自然能量為世間造福的神仙中,位置最高,能量最大,也是曠古碩今的第一親民神仙,就是居住在三十四重天之上的靈寶天尊了。  關於靈寶天尊的身世,我在元始天尊的章節里說過,他也是盤老先生死後留在天界的一口精氣。該精氣被古人稱為赤太無元玄黃之氣。此氣的發生髮展以及成型過程,相對來說,要比元始天尊成仙之路坎坷得多,甚至可以肯定的說,簡直是元始大哥無法相比的。靈寶的前身,也就是這口玄黃之氣,先是在三十六重天,也就是大羅天憋屈了一段時間,然後等到元始天尊出世將天界立了秩序後,把它放在了三十四重天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在這裡,我需要跟大家申明的是,很多人認為,禹余天應該是第三十五重天,而元始天尊居住的的是第三十六重天上的「上清境」。可據《雲簋七籖》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天上有四處是任何劫數都抵達不了的地方,分別是三清居住的上清,玉清跟太清三處聖境,還有一處就是三清之上的大羅天,而生活在大羅天上的神就是元始大王盤古。據此說來,如果元始天尊生活的上清境是第三十六重天的話,那麼大羅天在哪?大羅天如果在三十六重天之外,古人為什麼還要說天只有三六重?所以,我相信,第三十六重天就是大羅天,而大羅天上生活的卻是盤古,我們知道,盤古的肉身融進了大自然,靈魂精氣成了三清,若是他還能在大羅天上生活,那元始天尊就不可能是盤古轉世後的再生,因為再牛的神仙也不可能有兩個靈魂,哪怕這神仙得了精神分裂,更何況,我們充滿美好嚮往的古代勞動人民,根本不會允許我們的英雄有任何心理上的疾病,於是,我可以直觀的認為,第三十六重天上根本什麼都沒有,也就是我說的天外天。所以,真正生活在第三十五重天上的神仙應該是元始天尊,而靈寶天尊,實際上是在第三十四衝天中生活。  回到靈寶天尊的身上,這哥們在三十四重天上修鍊了很長時間,等到地球上有了生命後,他決定尋找一個肉身。在此之前,他還只是一口修鍊了一身本事的精氣,雖有無邊的法力,卻沒人認識,作為神仙,他必須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誰說神仙無欲無求,自古神仙皆留名,否則誰拜你啊,是吧。  在當時的西方,有個叫綠那玉的國家,按照古人對天地四方的理解,我想,他應該是跑到了盛產和田玉的新疆,然後找到一個特能活的姓洪的女人,鑽進了她的身體,就這樣,他在這女人的身體中呆了三千七百年(這女人生命力夠強悍吧),然後按照正常的生育過程,在一個叫做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峰的山峰之下順利降生,相比元始天尊,這哥們對自己的母親到是溫柔多了。在他降生的同時,他也成為了接受人類正常生育發育過程的天界第一神。  在歷經了幼年跟童年的悠閑歲月後,靈寶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期——青少年。像無數轉世投胎的天神一樣,這個年齡的他開始了求真悟道的人生事業。不過牛神畢竟是牛神,畢竟人家是帶著上輩子的潛在能量投胎而來的,所以根本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只在樹下思考了一百天,就有元始天尊主動到訪了,隨即傳授了他十部經書,然後這哥們得道成仙,逍遙世外了。靈寶天尊的得道過程不得不讓筆者嘆服,看來做一個高智商的富二代,就算成仙這麼大的事,也根本不需要吃太多的苦受太多的累,只要你有一個像盤古一樣開了天辟了地做了大老闆的爹,自然就會有無數的機會主動來找你了。  雖然靈寶天尊是富二代,但他還算低調。這哥們的行事方法完全跟元始天尊不同,元始以治天為己任,可他這弟弟靈寶,或許是因為降生於山林之內的緣故吧,唯對這自然生物情有獨鍾,世間各類樹神花神以及狐仙虎仙,大都是靈寶天尊的門人。只是在古代神話小說中,靈寶天尊多被說成是通天教主,其實一個稱呼說明不了什麼,要命的是,因為他的門人大都是飛禽走獸,花花草草,於是就被認為是妖孽的祖宗,並將其門下弟子統歸到一起稱為截教。  事實上,靈寶天尊根本不是後世小說中所寫的那樣,他的偉大,絕非一般神仙可以媲美的,我們知道,在大多數人眼中,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花草樹木,它們的生命都是很低等的,如果想讓它們成為人甚至成為神,是要經歷太多太多的磨難的,眾所周知的八仙之一張果老,這位倒騎驢的仁兄原本就是開天闢地後天地所生的大蝙蝠,你想啊,開天闢地時候的生命,就算不是富二代,也至少是瘦死的駱駝吧,他的成仙經歷就坎坷異常,經過了很多回的轉世投胎,最終才成了大道。而對於那些本就普通的動植物來說,想要成仙簡直比讓全世界人民相信日本人不是畜生還難。所以,我說靈寶天尊實際上是最親民的神仙,因為他給予了一切生靈成人成仙的機會,他了解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最高理想,他盡自己所能,力求幫到每個執著於夢想的生命,相比他那位高高在上的大哥元始天尊,他才是最值得尊敬的神。然而,雖然他值得尊敬,可仍是無法另大多數人消除對他的誤解,而世人之所以會對他產生誤解,全是因為另一位神仙的存在,這個神仙又是誰呢?且看下回分解。

  5.最窩囊的老大  在中國大地上目前有四種正統宗教的存在,前三種自然是世界上最牛的三大宗教,基督,佛跟伊斯蘭。剩下的一種就是中國本土原裝原套生產的道教。雖然道教在中國產生最早,可它卻沒能壓蓋住後起之秀的外來宗教——佛。究其根源,除了有歷史發展的主觀原因外,也有道教思想的最本質原因——無為而治,與世無爭。創立這種追求自生自滅思想的人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李耳,也是後來被大多數道教信徒尊為太上老君的那個人。  事實上,道書上說,太上老君有九九八十一化,而李耳只是其中一化,於是又有了上古時的倉頡,西周時的伯陽父,戰國時的周太史儋,東漢時的「三張」。據說這些人都是老子八十一化中的一種。不過宗教有時候就是宗教,他們為了擴大太上老君的功業,竟然將開天闢地的功勞也歸到了這位仙長的身上,著實讓人頭疼,可回頭想想,生拉硬拽,老子也算是盤先生最後的一口精氣,多少還能跟開天闢地沾點邊,可要是說太上老君開的天辟的地,那就太誇張了,否則的話,他也不會老實的呆在三十三重天上只求修丹練器了。  說到修鍊,道家講求的是修外物以內用,就是將大自然中的能量汲取而來,通過一些化學作用,比如支個鍋煮一煮或是放在火上烤一烤什麼的,如果這東西烤化了,就把化了以後變成的湯混點大米白面什麼的造小球,起個名字叫丹;如果沒烤化,那就是很牛叉的東西了,多半就會放在身上以做放身之用。於是就有了玄門修丹煉器的說法。當然,若論寶貝最多,也最傾心修鍊的人,還是我們可愛又可憐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真身,也就是最初形態,是居住在第三十三重天上的玄氣,就是盤先生留在天上的三口真氣中的一種,因為這口氣叫做「玄」,所以其他宗教的人又稱道教為玄門。太上老君就是玄門的最高行政長官,看好了,他只是玄門的最高行政長官,而天上的神仙可不都出自玄門,比如握有兵權的拖塔天王李靖父子,二人就都是元始天尊的直系徒孫,說好聽點尊稱太上老君一聲師叔祖,說不好聽點你是幹嗎地啊。再加上後來《西遊記》中小小一隻猴子就把老君堂給燒了的故事,老君在民間的地位是江河日下,甚至淪落到民間隨便一個能力低微的抓鬼師,在抓鬼的時候都得帖上「太上老君急急如率令」的唬鬼招牌,這樣的地位,全賴太上老君的與世無爭的思想跟清凈無為的處事態度。那麼,老君真就這麼無能嗎?他真就甘願被世人瞧不起嗎?當然不是,其實他也有憋氣想要抱負的時候,比如在《西遊記》中他就小小報復了一下毀他名譽的孫悟空——放出了金角銀角以及他坐下青牛跟諸多寶貝。事實證明,老君放出的隨便一個寶貝都能把孫悟空治住,要是他老人家真想要猴子的命,基本上跟攆死一隻螞蟻沒什麼區別。可他為什麼當年又讓孫猴子鬧了兜帥宮呢?說到這,咱們就得介紹一下佛教了。  道教在中國從形成到今天已經有三千年多年的歷史了,其最牛的時期是在唐朝,因為李耳姓李,於是就被當時的李姓統治者強行搬出來認了祖宗,雖沒經過太上老君的同意,可老君終究是受了好處,這好處就是讓全國信道,修丹練葯,讓他老人家的思想成為李姓集團的企業文化,也就是國家的統治思想。老君在人間的威望與日具增,難免要招來其他神仙的嫉妒,第一個感覺自己尊位不保的神就是元始天尊,別看這哥們選完神仙就銷聲匿跡了,實際上他一直都沒閑著,我介紹過,他的徒弟中有四個人跑到西方入了佛教,然後又把佛學讓一個叫達摩的人傳到了中土,並取得一席之地。在這個事關誰能能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緊急時刻,自然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更何況無論是老師元始還是他那些已經成了佛的徒弟,在這場戰役中都能最終獲利,一方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另一方又能進軍中國市場,這簡直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於是他們將蓄謀已久的計劃變成了現實。先是安排了孫猴讓他大鬧老君府,使老君先失了天上地位,然後又將玄奘大法師安排在了李世民的眼皮底下,最終成全了佛家入主中原,甚至是天堂的完美計劃。其實以老君的本領,他怎能猜不到自己大哥的心思?只是他天生就不喜與人爭鬥,好清凈無為,再說,一個是他老哥,另一個是他侄子,父子連心齊力斷金,他作為有個夾在中間的人,上不去也下不來,只能默默忍受了孫猴的戲弄,又安靜的看著玄奘西天取經歸來,雖然在整個過程中他也小小的反抗了一下,可還是在最為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幫著孫悟空把自己的徒弟收服了,其實他這麼做只是想諷刺西方那些所謂的佛,我一個金剛琢就能治服你們西方一大堆羅漢,我不願跟你們爭只是不想搭理你們,別太得寸進尺就行了。  雖然老君擁有廣博的胸懷,可大多數老百姓並沒看到老君的偉大,在人們心中,老君已經成了個徹頭徹尾的窩囊老大,竟被一隻猴子耍了,這簡直侮辱了天神的形象。其實人們不知道,老君只是喜好清凈無為不願爭鬥,所以他一直都沒為自己解釋過。不過好在老君的門徒還是一如繼往的信奉他老人家,雖然數量沒以前多了,可終究還是夠吃夠喝的,他也就樂得個逍遙自在。  現在回到歷史的角度,唐以後道教之所以不太受重視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統治者的變更,宋朝的通知者趙姓人,本是受過唐王李姓救命大恩的,可卻恩將仇報,害得李後主天天就知道傷春悲秋,最終抑鬱而死。趙姓統治中原後,為了徹底改變李唐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自然要從思想入手,而李唐最崇道教,於是道教會受到了打擊,還好道學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縱是打擊也不過稍顯冷落,依舊能蓬勃發展。這也是太上老君不去爭鬥的砝碼,他一早就知道,你們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有太大的風浪,因為信仰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縱是改變了,也只是那些不堅定的人,真正執著於信仰的人,是永遠不可能動搖的。  老君雖然不想爭鬥,可他的門徒卻一直在做著反抗,在這場曠日持久的信仰戰爭中,因為元始他老爺子是神仙頭,而門徒們的最終目標都是成為神仙,所以他們不敢招惹漫罵這個地位煊赫的尊神,畢竟日後還得在他手下混飯吃,可是終究還是要泄氣的,於是作為萬靈之師的靈寶道君就成了炮灰,其實這場戰役中犧牲最大也是最無辜的神仙就是位靈寶道君,因為無論是《封神榜》亦或是《西遊記》,死的最多犧牲最多的都是他的那些妖怪門徒,這老哥的偉大,在此,又顯了光環。  元始天尊本事再大也不過在天上毀壞了老君的名譽,在人間,最多就能能放個唐僧來造些小小的影響,其實真正讓老君失了大部分民心的是趙家王朝,不過,他們並不是完全排斥道教,只是排斥掉李姓而已。老君雖然仍是玄門的最高統帥,可從宋朝開始,他的頭上,就不僅僅是他的兩位哥哥了,雖然這位神仙沒有生存在三十三重天之上,可他卻能指揮老君做任何他想做的事,這位尊神又是誰呢?下回接著說。

  第一打工仔  自古以來,宗教跟政治就是分不開的。一個教派要想將自己的思想宏揚出去,就一定要通過政治手段,讓統治者認可,然後才能在老百姓口中傳誦,既而得到全天下的認可,頂禮膜拜香火不斷。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們也是獲益的一方,因為和諧社會的搭建,其基石,就是統一的信仰。只有信仰統一了,老百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統治者才能高枕無憂。當然,在這信仰得到傳播前,必須要有個一大前提,那就是信仰一定要跟當時的政治體制相吻合,否則就無法生存,而中國古代最主要的政治體制就是皇權,於是,道教要想得到發揚,就必須承認皇帝這種生物的無處不在,更要承認皇權的無限廣大,老百姓必須為皇帝服務的事實。於是,在經過很長時間的孕育,在天上,也出現了一個皇帝。他的出現,完全是為了配合當時的統治者給老百姓造成一種意識,意識到天上都有皇帝,那人間,自然也要有皇帝。當然, 既然是天上的皇帝,就必然跟人間的不同,他不僅能管人間的事,更能將權利之掌伸到任何人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說天上跟地下,而這個擁有管理三界權利的人物就是婦乳皆知的玉皇大地,也就是天公,俗稱老天爺。  關於玉皇大帝的傳說,版本諸多,不過刪繁就簡,最終得到老百姓認可的是兩種說法,一是平民說,二是玄門說。  首先說說平民說。  相傳玉帝原本是個叫張百忍的山寨寨主,從這名字我們就能知道,此人能忍百事,謙恭隨和,德行很高。不過要想當皇帝,除了德行高以外,最重要的是機遇,這不,人要走運,擋都擋不住,恰縫這哥們壯年之時,天上出了亂子,各位天神誰都不服誰,都想當大哥,後經多方談判不攏,於是打將起來,天界一亂,大家都不各司其職了,人間自然也就亂套了,於是,為了維護三界和平,為了一統混亂的江湖,太白金星主動請纓,來到人間,尋得一位能另諸神佩服的人,讓此人來做天界的第一把交椅,於是,張百忍先生脫穎而出榮登大雅。不過這個說法更像儒學者編造的,因為只有儒家才講究德行高尚的君子之風,而真正的道家是不問世事悠處山林只求修鍊的隱士,再加上太白金星本是儒教的文神,跟道教沒什麼太大的關係。所以,從尊重宗教諸神的角度考慮,筆者並不認同張百忍以德登仙的說法。  現在介紹下「玄門說」,也就是宗教里的說法。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距今兩億多年前吧,有一叫光嚴妙藥的國家,該國國王名曰凈德,娶了個叫寶月光的媳婦,二人都是情種,對愛情無比堅貞,可能是因為愛大了受傷了吧,活了大半輩子都沒兒子。作為國王,敬德老哥感覺異常憋屈,終日哭喪著臉,一副80後未賦新辭強說愁的模樣。不過大凡人到晚年尚無子嗣的,要麼不生了,只要一生,不是病癆就是神童,凈德先生撞了大運,生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神通,雖然這個孩子沒能繼承他的王位延續他的國家,可此人卻通過修鍊後羽化成仙,將三界都囊擴其中,把其父為王的使命發揚光大,光宗耀祖了。這個孩子就是日後受世人景仰的玉皇大帝。當然,既然是「玄門說」,就必定要跟道教的神仙掛勾,而既然跟神仙扯上了關係,那生孩子這事就肯定不會正常了。就在寶月光懷孕的前一晚,她夢到了一個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的老頭,該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萬靈之師靈寶天尊,此神手托一嬰孩,來到寶月光面前,寶月光一看是天神,立刻跪在地上,然後規規矩矩的把國王希望有個子嗣的想法跟靈寶天尊說了,靈寶天尊微微一笑,一道金光便將孩子送到了寶月光腹內,然後轉身離開。說實話,相對其他能生神仙的女人來說,寶月光可真是幸運無比了,至少她還能跟靈寶說幾句,若是換了其他人,誰有功夫搭理你,直接不分清紅皂白把一道金光扔給你就完了,也可能是母以子貴吧,畢竟她要生的可不是一般的小散仙啊。而後十月懷胎(沒有記載,我猜的),玉皇大帝誕生了。像靈寶天尊一樣,青年時開始悟道,後離開宮闈,扶危救困,揚名四海。與靈寶不同的是,這哥們經歷了八百劫難,要是按《西遊記》的說法那就更多,反正要做人上人必須得吃苦中苦,各中滋味不是咱們肉體凡胎所能想像的,最終在無數劫難的幫助下,他成功上了天界,位居三清之下,坐到了三界直轄總經理的位置,食人間供奉,壽與天齊。  說完故事,再回到歷史,我在寫太上老君的時候說過,玉皇大帝實際上被趙姓統治者強行捧上來的,原因就是他們想消除人民對李姓的崇拜。當然,玉皇大帝絕不是宋朝時才被創造出來的,他老人家早在兩晉時期就已有了雛形,但位置並不高,只是一般的神仙而已。後經趙姓的政治熏陶,他得以上位,成為總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有天以來第一神。  在這裡,需要介紹的一點是,玉皇大帝所管轄的幾樣,其實已經超出了他作為一個道家管理者本來的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他掌官了六道,而這六道其實是佛教中才有的,在早期的道家中根本沒有所謂的輪迴跟地獄,十殿閻王都是佛教任命的,而他們之所以聽從一個道教任命的皇帝的命令,全是因為他們都有同一個頂頭上司,也就是永遠的江湖老大元始天尊。在那場佛道相爭的戰役里,佛教明顯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可元始天尊終究是以清凈著稱的神仙,所以萬變不離其宗,和尚們再怎麼折騰也改變不了天上有天庭,天庭中得有個皇帝的事實,更何況,據部分道書上記載,玉皇大帝本是三清的化身,就是三清用法力創造出來的一個精靈,換句話說玉帝其實是盤古的孫子,作為開天闢地第一人的直系親屬,就算再沒本事,誰敢動?  說到本事,玉帝確實是公認的法力平平德行尚佳的神仙,咱就不說孫悟空,二郎神跟沉香中的任何一個,我約么就算二十八星宿中的任何一個他都打不過,論文韜他比不上被宋王朝拍下去的太上老君,比武略,他又肯定不是托塔李天王的個,可是他卻能做到最有神權的位置,這似乎很難說得過去。  其實,若論本事,玉帝確實不行,但若論出身背景跟聽話程度,那就誰都比不上他了。你想啊,大多數老闆最信任什麼人?親人唄,因為只有親人才不會出賣他們;老闆們又最喜歡把什麼樣的人放在身邊?自然是聽話的人,不聽話的人總不給老闆面子,肯定得攆走;再有就是老闆喜歡用什麼樣的人來管理下屬呢?當然是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強了帶著人跑了怎麼辦,是吧。  作為神仙,玉帝或許不行,但作為一個打工仔,玉帝確實是天上最牛的,他懂得聽元始天尊的話,知道如何權衡佛道兩教的重要性,並以元始天尊馬首是瞻,以他的行政公關能力,我相信他一準能坐到天界第二的位置,但或許是因為受了靈寶天尊的恩惠(送他投胎),他只是將太上老君按了下去,自己坐到了天庭的第三把交椅上。  可是,雖然玉帝是個成功的打工仔,但他終究也是個管理者,縱使他有神事經理元始給他撐腰,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他必須自己也得有讓眾仙家甘願屈服的籌碼,好在玉帝是個極有自知之明的神仙,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通過神力取得尊重,而要想征服那些心高氣傲的神仙,他就只能通過外力,他環視天下,向西看去,終於,眼前一道霞光,這個能助他永享安康的人出現了,這人又是誰呢?且聽下回分解。

  最牛的武器  我們知道,華夏文明,最早起於西北,也就是今天我國的山西陝西甘肅一帶。在華夏文明形成的最初,也就是炎帝黃帝統一中原之前,在兩河流域,曾分布著無數的部落,其中有一個異常神秘的部落,他們以虎豹為自己的圖騰,靠呼風喚雨製造災難來維護種族的安寧,這個部落被後世的部分史學家稱做「西王母國」。  西王母國,顧名思義,從名字中我們就能猜到,該國既以「西王母」為名,自然就能跟天上的那位王母娘娘扯上些關係。  中國傳統神話中認為,西王母本是長得虎頭豹尾,邪惡無比。可是經過後世的改造,西王母則成了一位掌管崑崙仙境,擁有長生不死神葯的美女。這著實前後矛盾大相徑庭。  關於西王母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先是說她曾在古時以獸面人身的形式出來嚇人。後又說她以曼妙身子跟華麗文才博得了周穆王的喜愛,兩人立下誓言欲永結同心天長地久,只是後來穆天子云游四海,將誓言拋在了腦後,於是這可能成為仙人私通的第一樁大案,就不了了之了。再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有說武帝也曾見了西王母,而此時的西王母已是高高在上擁有天界皇權的王母娘娘了,或許是人到中年就對異性美色無動於衷了吧,武帝終是無法靠自己的雄才大略讓王母傾心,於是就有了東方朔上天偷桃的壯舉。  在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諸多傳說中,似乎對於王母娘娘的身世並未交代明白,而在道教部分古籍中更是將西王母歸到了盤古與太元聖女的身上,雖然這個理論被筆者在元始天尊的章節中給否定了,可對於王母的來歷,似乎仍是一堆迷霧。  既然古人也沒能給我們一個交代,那我們不妨將王母娘娘跟西王母這兩個名字分開,分成兩個女人,或者說是一個女人跟一群女人。  筆者猜想,西王母國是真實存在的,其國的最初也是最高統治者應該是一位懂得長生不死之術的中年女人,而她的部落中,就算不全是女人,也至少是延續了母系社會的風俗——女子當家,女子打獵,女子生娃。  現在我們再擴大猜想,結合《西遊記》中「女兒國」的說法,女兒國位處西方,而西王母部落起源於甘肅青海一帶,恰是唐僧師徒西去的必經之路,再有,女兒國中的女子都是靠子母河中的水來維持種族的延續,與其說是子孫的延續,不如說是自身生命的延續,畢竟在沒有異性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生產出的孩子那不就等於完全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嗎?所以,對於西王母手中掌管所謂的長生不死神葯的傳說,在這裡,得到了初步的解釋,也就是子母河的水。可子母河又會是怎麼來的?西王母怎麼後來就成了王母娘娘呢?說到這個問題,咱們還得把頭抬起來,去問問那位坐在靈霄寶殿上的玉皇大帝。  這位全天下第一打工仔費盡心思的想找出一種能另眾仙家對自己俯首帖耳的方法,就在他愁斷肝腸前的一瞬間,他看到了希望——西王母跟她的長生不死葯。  做為昆崙山附近一個神秘部落的酋長,西王母一如後來女兒國的國王一樣,並不曾跟男人有過太多溝通,雖然她為一國之首,雖然在她的子民中依舊有男人,但這些男人都太軟弱太無能,她需要的是英武非凡的勇夫,是能專註並垂愛於她的男子。可是天不遂人願,當她發現自己容顏開始老化的時候,她還是沒能等到屬於她的那位騎著白馬的或者腳踏七彩祥雲手持金箍棒的哥哥。在萬般的心灰意冷後,她決定一直等下去,然後她費盡心思的開始研製長生不死神葯,她要讓自己的美貌延續下去,讓自己的生命永不停息,最終,她成功了。而就在她成功的同時,她那雖無白馬跟金箍棒,卻有著非常權利的男人,出現了。  或許是被九五之尊的威嚴所迷倒,西王母最終決定攜帶著她的長生不死葯跟隨玉皇大帝跑到天上去。在他們返回天庭的路上,玉皇大帝泱泱得意。他得意什麼?他得意終於能另手下無數神仙對自己俯首稱臣,永不造次了。那麼玉皇大帝得意的砝碼是什麼呢?正是西王母,也就是後來的王母娘娘手中的長生不死葯,或許我們還可以稱這種葯為——蟠桃。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神仙」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人只要修鍊成了仙,就可以永遠不死,永享太平了。實際上不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古典神話中普遍認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都曾在死後掌管過天界,他們在人間時的壽命並不太長,雖然後來做了神仙,其在天的壽命也沒增長多少,依舊是一輩一輩的相傳,包括他們所任命的諸多掌管水火以及四方的大臣,不過這種狀況到了玉帝當政時得到了改善,因為玉帝擁有了一個籌碼——王母的蟠桃。《西遊記》中說,蟠桃本分三種,那三千年結了果實的,人吃了成仙得道,六千年的是長生不老,九千年的則與天地同壽。從字面上看,六千年跟九千年並沒太大區別,實際上這裡的區別可大了。我在前面介紹過,三十六重天中,只有四處是任何劫難抵達不了的,也就是從太上老君居住的三十三天往上四天,其餘諸天都不可能躲過災劫,六千年的只保你長生不死,但不管意外狀況的發生,比如說天災人禍被弄死什麼的,九千年的就不是,九千年的蟠桃雖沒提能不能消災避禍,可最起碼與天同壽,就是說真有一天劫難降臨到你頭上,你若是吃過一個九千年的蟠桃,那就等於多了一條命,天會保護你繼續跟它一起活著,否則你一死,天也就沒了。 做一個更簡單的比喻,六千年的蟠桃等於是養老保險,而九千年的蟠桃是人身意外加養老保險,孰輕孰重,各位看觀自可知曉了。  蟠桃的作用在此可見一斑,這也就是為什麼孫猴因為沒請他赴蟠桃盛會而憤怒的原因,面子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問題,生命問題才是大問題,孫猴最初學法術就是想長生不死,本來大聖爺也想守住本分等待一個與天同壽的機會,只可惜王母不請,你不請我自然是不想我長生,那就是等於要我老孫的命,大凡歷史上做亂的農民起義,不都只是想保命嗎,所以孫猴因蟠桃鬧天宮實在是情有可原,根本沒錯。  雖然因為蟠桃給天宮帶過一場小小的麻煩,可終究這只是流星一枚,不傷大雅。在諸神面前,蟠桃的地位永遠不減,自己苦苦修鍊最終登仙,無非就是想活得更長,想活得長,那就得吃蟠桃,想吃蟠桃,就得聽話,乖乖的,別鬧事,玉帝小爺自會給你,大家雙方獲利,也就相安無事了。  不過另人遺憾的是,打工仔就是打工仔,再怎麼牛都不可能擁有大哥的眼光,因為他始終不曾學到栽種蟠桃的技術,也就是如何練就長生不死葯。儘管如此,他還是得意的,因為王母是她的女人,而作為女人,最高的榮耀就是母儀天下,其他的還有什麼呢?可是,在他自得其意的背後,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他根本不了解女人,女人若是可怕起來,絕不是一刀結果了你那麼簡單,她們要做的,其實是讓你生不如死又愛又恨,把你折磨成神經病,才是她們最大的快樂。當她知道玉帝其實並不愛她,只是將她當成了要挾諸仙的武器以後,她心性大變,先後將七仙女跟董永,牛郎跟織女,三聖母跟劉彥昌等諸多人神相愛的情侶盡皆拆散(這些仙女無一不是玉帝的直系親屬,是不是王母故意安排的皇室女子思凡,這就不得而知了)。她痛恨愛情更痛恨真愛,雖然身邊的神仙們對她偶爾的乖戾都有些看不過去,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玉帝雖是她的丈夫可畢竟是虧欠了王母,所以很多隻要不關乎存亡的大事兒,也就百般忍讓了。  當年那個練就了長生不死葯的西王母上天做了王母娘娘,而她的「西王母國」仍是存在的,她的子民中依舊有被選為新一任「西王母」的人,這些早先以虎豹為圖騰的凡人女子,繼續著她們的生活,她們知道了自己最偉大的國王被騙後乾脆杜絕了男人,而玉帝因為理虧,於是就給了她們一條名義上是長生不死的河——子母河,以彌補自己對這個種族的虧欠。(最後一段筆者瞎猜的)

  第一面試官  自古以來,求仙問道多為世人所推崇,原因在於做了神仙不僅可以擁有超自然的本領,更能與天同壽享受自由之身,任那五湖四海江河山川,不過是足下一撇,遨遊天外求得精神的全面解脫。這看似逍遙自在的生活其實來之並不易,做神仙,首先你得有一顆悲天憫人造福蒼生的求道之心,同時還要擁有超人的智慧,並且具備一副能忍受諸多磨難的皮囊,以此種種才有做神仙的資格。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擁有了以上三種,也只能說你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正常教育,仙人成仙一如大學生進入社會,無論你是創業還是找工作,都要經歷一場面試,不同的是,創業者經歷的是社會的無形面試而找工作的人經歷的是老闆的直接面試。相比大學生,神仙的面試就很是統一。先見東王公,再見西聖母,玉帝面前領個牌,衝出九霄拜三清。後面的幾位筆者已經介紹過了,本篇咱們說說這個天界第一位面試官——東王公,也叫東華帝君,東木公。  關於東華上仙的身份,古人給出了四種結論,其一是最早由晉代葛洪寫的《枕中書》里說,東華帝君為盤古跟太元的兒子,他們生有一子一女,女為西王母,子為東王公。第二種說法是道教提出的,道教講求陰陽說,有了女仙的總經理西王母,就必然要有一個總領男仙的東王公,也就是東華帝君。第三種說法是春秋戰國時期所謂的太陽神轉世,轉世後的東王公娶了西王母為妻。最後一種就是全真教那些牛鼻子老道說的呂祖的前生了。  我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以上的四個結論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怎麼說呢,首先,古人對於東華帝君的來歷只給出了一種說法,那就是盤古的兒子,雖然這樣的說法在本書中不合邏輯,但別著急,咱們先放著,我回頭自有解答。說完來歷又說了他的能力,他是配合著女仙之首西王母總管男仙的。再有就是他的過去跟未來,他上一輩子是太陽神,下一輩子是呂洞賓。你看,古人將這位神仙的來去都交代得很明白了,只是,他們們並沒將這些說法統一成一個符合邏輯的說明,筆者作為後人,不敢造次,只想為東華的身世做一個合理的推斷罷了。  我們知道,太元聖母的肚子里只生出了一個孩子,這孩子就是元始天尊。或許是因為名人效應的原因吧,為了提高自身的知明度,擁有個牛一點的出身,後世很多大神就強行將自己塞到了太元聖女的肚子里,更有甚者很多古人模仿龍生九子的說法認為太元當時一胎生了九位大神,而這九位大神中還不包括東王公西王母和元始天尊他老人家。雖然筆者並不鄙視用名人為自己炒做的事兒,可還是更欣賞腳踏實地干好本職工作的人。其實作為東華本身,他完全不需要給自己炒做,因為古人的言辭中已經暴露了他獨一無二的身世——乃太陽神轉世。太陽神是誰?說白了就是太陽的精靈,那太陽又是誰呢?是盤古的左眼。更直接的說東華上仙就是盤古左眼中孕育出的精靈。這樣的出身足可威赦寰宇名揚九天了吧。所以說東華帝君算是盤古的一個兒子到也說得通,只是說他乃太元所生,那就太過牽強了。  再說東王公的職能。上面說了,他主管男仙的仙籍,也就是人事部檔案管理處處長的工作,每位剛剛被天庭總公司錄取的小神仙,都得到東華帝君處報道,然後錄了仙籍,再發給西王母。天庭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職位呢?這得從西王母說起,話說當年西王母受騙,發現玉帝不是真愛自己後,空虛的心靈難以撫平寂寞的傷,於是她決定用工作麻痹自己,雖然自己的蟠桃可以令眾仙家對自己仰視,但她畢竟已是個神仙了,如果只將自己埋藏於深宮,那人生不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嗎?於是她走出宮闈,決定讓天下萬民都知道她,受人間香火供奉,也算給自己找點事兒干。王母提出的工作項目就是做神事處的處長,讓一切剛上天和想上天的神仙都知道她,從而在人間擁有自己的粉絲團。玉帝雖然也覺虧欠於她,可玉帝不是傻子,他深知神事管理對自己帝位的影響,可他畢竟還得利用王母不是,於是在無數場冥思苦想後,他看到太上老君八卦爐前的太極圖,然後靈光一閃,他想到了可以治衡王母知名度擴張的辦法。隨後玉帝擬旨,起用東華上仙為神事處副處長,王母為神事處處長,其理由是道家的陰陽學說,女為陰,男為陽,既有女神官就得有男神官,而天上地下最具陽性的東西就是太陽了,鋼猛異常無他物能敵,於是作為太陽神的東華,就自然而然成了首選。再有就是大家都是盤老爺子的直系親屬,用誰都不如用自己人,自己家的天下還得自己家裡人掌控。東華接受了玉帝的委任狀,從此一舉入了天庭,吃國家俸祿享永世太平。玉帝之所以要用陰陽說來設立兩個處長,他就是想把王母架空,使其上有三清下藏東華,此四神皆是玉帝的親戚,而王母只是個過場,有名無實,沒什麼實權。再者說,讓王母管理的也不過是些翩翩起舞的女仙,真正對天庭存亡起到作用的仍是東華所管轄的男神。這樣的安排雖然動了心眼,可王母還是接受了,因為王母知道,女人只要有個工作,就不會受到男人的輕視,更何況這個男人本就對自己沒什麼興趣,如果再不讓他重視一下的話,難免他不出去鬼混。話說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東王公的出現,完全是因為西王母的存在,二人是協調陰陽的組合。後世受男尊女卑思想的熏陶,認為東華帝君該排在西王母之上,這是錯誤的,古人早就為我們安排好了他們的次序,也就是「陰陽」二字的排列順序。  一如玉皇大帝,早期的東華上仙在民間的聲望並不高,雖然這個神仙早在晉時就有,可真正把他的威名普及到老百姓心中的還得說是宋時的全真教,就是金鏞小說中屢見不鮮的那群老道。全真教是道教的一支,起於宋朝,創教祖師王重陽,其下七大弟子,都在金大俠的小說里見過。全真教稱王重陽的老師為呂洞賓,小呂同志則是其師祖王玄甫轉世,而這個叫王玄甫的人就是東華帝君臨凡。此觀點被後世很多神學家給否定了,其實不用神學家,就連筆者都能給否定,你想啊,東華帝君是幹什麼的,這哥們可是神籍管理處的副處長啊,對玉帝的皇權地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神仙,如果他下界轉世去了,那誰來幫玉帝選拔人才?若是王母,女人心可是海底針,她要是第一道面試官,就算她不去故意扶植親信,只要她老人家一個不開心,反正都是剛有了仙法的小神仙,上面的人誰都不認識你,她說不用就不用,告狀都找不著門,哪還有機會見到玉帝跟三清?可如果在王母之前有個自己人,那就不一樣了,你想啊,東華手裡只要有了檔案,然後再送給王母審核,王母即便想斃了誰至少得跟東華說一聲吧,否則擅自做主那可是欺君重罪。而東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客觀選拔人才,保證第一手人才的不流失,從而讓玉帝更加放心上了天的神仙都是安分守己能幫助自己治理三界的神。其實話說回來,以玉帝的權利,他完全可以自己掌管神籍,只可惜他真是沒這個本事,舉了例子,當年孫悟空就是這哥們親點的,先不說是不是他跟佛祖合謀的結果,只說他唯一一次點個會法術的生靈上天,就鬧出那麼大亂子來,你說就算他敢當神事處處長,三清中哪位敢信他?  雖然東華上仙並非轉世的呂祖,但他還是要感謝王重陽的全真教,畢竟自己的存在跟威名都是他們幫著傳播出去的,否則東華就仍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天界官員,根本得不到老百姓的供奉。當然,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並不排除東華因為太寂寞也如王母一樣想受人間香火的供奉,而後偷偷扶植出了全真教派,以此來讓自己聲名鵲起受到重視。總之,東華的名字是傳了出來,但更多的還只是受到宗教的認可,對於老百姓,他似乎並沒做過太多的貢獻,也少有人提起他幫助過誰,可能這跟他的本職工作有關吧,他能做的就是保護好神籍不讓神才流失,其他的,就算他想做也不能做,因為他也知道,第一面試官的工作是多麼的危險

  .最偉大的母親。  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史,留給後世的最大貢獻就是教會了中國人孝道。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孝順的國家,一點都不誇張。中國人的孝可以感天動地,更可另諸天神明為之動容,那些因至孝而載入史冊的故事多若滿天繁星,舉不盛舉。當然,客觀的來說,任何事物都有相對面,有至孝的也就有不孝的,在我中華大地歷朝歷代中也都出現了很多位嚴重忤逆不孝打爹罵娘的主。對於這些該遭雷劈的畜生們,讀者自可翻閱歷史,本書中就不多提了,本書所載就的故事,是神仙們的二三事。我們知道中國神話傳說中有至孝感天的沉香救母,那麼是否也有如人間一樣對親情不聞不問的故事呢?答案是,有。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位很可憐的母親身上,此女年輕時名叫紫光夫人,容貌堪稱極品,只這「夫人」二字,就足以顯示出其雍容華貴落落大方的一面。她生活在元始天尊管轄萬物那會兒,差不多跟玉帝的母親是一輩人。當時紫光夫人已為人婦,其夫為龍漢(元開的年號)年間的周御王,也算一國皇帝。  當時在天上,因為天神太少,元始他老人家一個人忙不過來,於是在很多小事上就出現了疏忽。工作這種事,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圓滿了,否則只要一丁點的漏洞,都有可能釀成大禍。終於,在元老太爺的疏忽下,天下大亂,刀兵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萬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好在天災有人補,周御王在最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平息刀戈,發展農業,讓天下暫時穩定了下來。雖然穩定了,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天上仍只是三清在管,人手太少,早晚又會刀兵四起,生靈塗炭啊。這時候飽見了人間疾苦天下大亂的紫光夫人,在輔佐周御王的同時,她的思想境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她發下宏願,願為天地生子,養成天神輔佐乾坤。多偉大的女子啊,元始老爺爺答應了這個請求。於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春日,在周御王王宮後院一個叫金蓮花的溫泉里,這位美麗典雅豐滿雍容的紫光夫人,被大自然給迷奸了。或許是跟數量有關吧,紫光夫人並沒像寶月光一樣經歷正常的懷孕期,直接就在池水中一胎生了九個兒子。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作為人類,一次產子的數量竟能跟龍母媲美,並且所生九子,皆做了影響人間大事的星官,真的是古今一例不可複製了。  現在說說紫光夫人的兒子。她生的九子中,大兒子做了掌管萬雷的勾陳天皇大帝,也就是能影響人間軍事的星星,但凡古時做戰,夜關天象,都是看他。二兒子要比大兒子出息,做到了天上星星的總頭目,也就是紫微大帝,古時朝代更迭政權變換的時候,紫微大帝都會在天上通知統治者,所以他的存在是跟帝王皇權緊密聯繫的,後來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也因他的名字中有個「紫」字遂被稱做「紫禁城」。另外還有七個兒子,此七字就是影響人間農耕時節變換的北斗七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老大老二更是做到了跟玉帝平起平坐的位置,道教中說的「四御」跟「六御」都有他們。不知是母以子貴還是因為給天地生了兒子,紫光夫人也在九子歸位的同時,成了神仙,號斗姆元君,也就是星斗的母親,後來又成了西方摩力支天的明道姥天尊。紫光夫人為道教育子,為何後來又去了佛教呢?這就得從他們上天以後說起了。

  話說大家都成了神仙,彼此各司其職吧,斗姆元君雖地位煊赫,可實際上並沒什麼事兒干,她每日里不過就是協助自己的九個兒子,讓他們能順利完成工作罷了。或許是時間久了,兒子們也就不怎麼待見她了,都想自己管自己,不希望還有這麼一位老太婆在身邊嘮嘮叨叨的。於是像人間那些不孝子女一般,他們萌生了把這個惹人煩的老太婆給趕走的想法,想讓她永遠都別回來。終於,機會來了,黃帝部落跟蚩尤部落打了起來,紫微大帝抓住了這個時機,使勁的給黃帝部落發信號,告訴他們,真正夠資格使中原大一統的人是黃帝。與此同時,勾陳大帝卻正好跟弟弟相反的從軍事上給蚩尤部落以鼓舞,雖然他也知道天下註定是黃帝的,但為了趕走母親,他只能讓天下繼續亂下去。那麼他們這麼做是想用什麼方式趕走母親呢?原因很簡單,他們是想給母親造成一個兄弟不和的錯覺,讓母親以為他們兄弟慪氣才各持一方。做為母親,她深知自己不可能通過法力讓兩個兒子屈服,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讓黃帝跟蚩尤分出勝負,只要一個兒子失去了鬥氣的砝碼,另一個兒子也就放手了。隨後她諮詢了一下元始,元始為了留住天神,順水推舟的告訴她讓她幫助黃帝打敗蚩尤。雖然斗姆知道幫助哪一方都會讓自己另一個兒子不開心,可為了天下蒼生,也為兒子間能和諧相處,她懷著偉大的母愛臨凡下界取名旱魃。  最終,黃帝一方勝利了,而且是大獲全勝。但我們可憐的斗姆卻因勞累過度再也不能飛升九霄了。成了旱魃的紫光夫人,因為從沒想過要受萬人景仰,於是在下界之前就變換了自己的容貌,現在的她奇醜無比不堪入目,可她已經失去了法力,再不能做回之前那個漂亮華麗的自己了。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為了不讓世人害怕,她最後選擇了逃進深山重新修鍊。她思念著她的兒子,她想著有一天自己的仙法仍能恢復,有朝一日仍能跟自己的九個兒子在天上一起生活。她甚至還幻想過他的兒子們會番遍三山五嶽,尋盡五湖四海的找她,她等啊等,等啊等。每當她仰望星辰,都能看到那天際中閃閃發光的紫微星桓,她知道哪個是她的大兒子,哪個是她引以為傲的二兒子,她看著另外七個兒子所組成的斗形星象,她等過了他們從東轉到西,又從南轉到北,可還是沒等來任何一個兒子尋找他的消息。儘管如此,但她並未失望,因為她知道,她的兒子根本沒找過她,她太了解星象了,如果她的任何一個兒子離宮,哪怕不是找她,就算是遊玩,那個兒子所屬的星天都會立刻暗淡無光,於是她打消了等待兒子的念頭,轉念將希望放在了兒子朋友的身上,她知道自己的兒子太忙了,不會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的,她期盼著他們會將自己母親遺落人間的消息告訴天下所有的神仙,讓他們來找自己,可是最終的結局仍是杳無音信。  我不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當我們可憐的旱魃躺在陰冷潮濕的山林中,仰望星空,她是否知道了自己兒子的陰謀,是否想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下界以後會被一個小小的蚩尤弄得法力盡失,是不是她那掌管人間兵事的大兒子乾的好事?雖然她為人間帶來了勝利,可她自己卻永遠的失敗了。其實她的要求並不高,她不過是想如天下所有充滿母愛的女性一樣,永遠跟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哪怕這些孩子的降生並未給她帶來任何苦痛,但她終究是一個母親。  還好,幻想終於有了破滅的一天,可憐的紫光夫人大徹大悟,她悟到了什麼,筆者不曾知曉,只知道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找到她的神是佛祖,她盾入了空門,當上了摩力支天的老大。其實無論是天上斗姆還是西方的摩力支天,都是換湯不換藥,之前她並無實權,只作為紫微星斗的母親,現在她卻成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乃至二十八星宿的總頭。也算是苦盡甘來,皆大歡喜吧。  我相信在紫光夫人重回天界後,她那九個恬不知恥的兒子一定會找到她請求她的原諒,因為他們要拉攏回自己的母親,以求擴大自己在天界的勢力。我想他們甚至會對這位偉大的母親說這全是天意,是佛祖跟諸位上仙要考驗您老人家,以求日後委以重認的狗屁詞調。身為人子的筆者,我認為在美麗的解釋都是無恥的,作為兒子,無論你的母親是如何的卑微醜陋,就算是老天下的命令,可也可以將自己的生身母親置身於困難之中啊,為了自己在天上的工作,為了成就帝王的霸業,竟狠心讓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母親拋到深山中不管,這簡直連畜生都不如。或許就是受到了紫微大帝跟天皇大帝倆位神仙的影響,導致後世諸多帝王為謀求霸業不擇手段,甚至干出殺父逼母的畜生行經。  雖然這個關於孝順的故事最終因為佛祖的到來有了一個還算圓滿的結局,可讓人遺憾的是那兩個身為兒子的帝王仍是逍遙在天界控制著天下大事的命脈。做為輔佐三清的大神,他們的工作一直很好,但身為哺乳類動物的最高層,他們的行為甚至連個蛇蟲鼠蟻都不如。當然,從政治的角度而言,筆者也不希望因為他們的品行不佳就廢除他們的天職,畢竟真的沒有哪位神仙能取代他們來來左右天下的大事,作為「六御」中的兩位,雖然他們神品有缺陷,可我們不能否定他們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世間萬物做出的貢獻。從他們的身上我們或許會有些擔心,是不是輔佐三清的每位帝王都不是什麼好人?是不是每一位都如玉帝般姦猾或是如紫微天皇般的不孝呢?答案是。。。。。。且聽下回分解。

  .三大帝王  道教中有四御跟六御之說,四御多指「中天玉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西方天皇鉤陳大帝,以及后土娘娘」。其中,中天玉帝跟后土娘娘因為相對應,一個管天一個管地,於是世人為了湊個對稱,又憑空捏造了兩位神仙,一個是南極長生大帝,也就是南極仙翁,另一個是東方青華大帝,號太乙就苦天尊。我們知道,大凡公司進了新人,別管其有沒有工作經驗,作為管理者都得給人家找點事兒干,這情況在神仙圈裡也不例外,王母的蟠桃不養白吃的神仙,弱肉強食能者生存的道理在哪都行得通。玉帝,紫微,鉤陳的職能前面都介紹過了,本文就是介紹其他三位的職能以及他們的故事。  (1) 油水做多的神位  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足見,食物對老百姓的重要性。古代君王莫不以年年豐收,百姓得到溫飽為自己的公德,相反的,古時大部分戰亂也都起源於饑荒。對於人類來說,食物多數來源於我們腳下所踩著的土地,而這土地不僅給予了我們種族延續所需要的食物,更給予了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自古以來,老百姓對土地的敬仰決不是滔滔江水跟黃河泛濫所能形容的。既然土地對人類是如此的重要,那麼掌管土地的神,也就不需自己打廣告,便能得到萬民的敬仰跟愛戴,這是無數想受人間供奉的神仙的終極目標。於是,這個后土神的職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天界油水最多的神位。或許就因為油水最多吧,若是放個一般的神仙在這,其他神仙肯定是要來爭的,除非是一個為人類做了很多貢獻能另無數神仙佩服的這麼一個神,於是,這個能另諸仙佩服的職位就落在了世代傳誦的人類之母女媧的頭上,後來她也成了大地之母。對於女媧來說,她原本是沒什麼興趣的,只不過是情勢所破,因為在她成為后土神之前,天地間發生了一件很波瀾壯闊的事。。。。。。  追根溯源,最早被封為后土神的人是共工氏的兒子,他叫句龍,他跟他父親都生活在五帝中的顓頊統治時期。他之所以能被封為這個職位,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顓頊真的需要這麼一個官員來幫助自己管理農業生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需要一個農業部部長;其二是因為共工跟顓頊之間有一層很深的隔閡,顓頊為了打破僵局才不得不給句龍一個官當。關於這個隔閡,就得從共工他爹死的時候說起。  共老太爺在前朝當過火神,此職位神聖不可侵犯,做為共家唯一的血脈共工,從小的志願就是在他爹死後承襲這個爵位。但事與願違,顓頊當上皇帝以後,希望給自己的兒子在民間樹立威信儘早建立功業,於是就在共老太爺死後,把火神這個位子給了自己的兒子祝融,從而導致一直對司火大職望眼欲穿的共工兩眼冒了金星。為此,共工一直耿耿於懷。  理想破滅後的共工憋屈得要命,他輾轉反側難以平靜,於是在一個不眠夜後,他看著剛剛升起的太陽,做了一個重要決定,這決定就是跟顓頊較勁,不接受顓頊的其他官職,自己跑到民間造勢,天天幫老百姓種地,企圖通過人民的力量扭轉局面,使用曲線就業的套路,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越是努力博得民心,顓頊就越是討厭他,因為在統治者眼中,共工的行為絕不是在討好自己,而是嚴重危害到了自己的皇位。直到後來,顓頊可能是真的害怕了,讓他們父子繼續這麼鬧下去早晚要出事,可他們又是炎帝的後人,在民間影響很大,輕易動不得,於是顓頊玩了一回無數統治者都喜歡玩的政治手段——招安。共工是招不上來了,這不還有他兒子嗎。如此一來,句龍就有了這麼一個后土的職位。共工原本是想繼續鬧的,可一看,自己到底還是個爹,總不能為自己的理想毀了兒子的前途吧,想到此,也就欣然接受了。原本這事兒就這麼算了,誰成想到就是這個后土的職位,卻引出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劫難。

  忽有一日,天庭下昭,擢升句龍為后土王,代天掌管大地,即刻就職。這讓顓頊倍感意外,意外的是他隨便加封的一個官位竟然因為叫做后土而被天地選中做了天下土地的總神,一不小心這小子竟然竄到了自己的頭上,真是天助共工氏。  天庭為什麼會突然下昭要招后土做天皇呢?原因是當時天界還處於人才儲備階段,一直都沒有適合做大地主宰的神仙出現,因為要坐這個位置,首先你得具備造福老百姓的本事,其次你還得有名望,而句龍正是最佳人選,他跟他爹在民間混跡多年,耳濡目染親力親為的學得了諸多農業灌溉知識,而且又被天下老百姓認可為種植高手。選他來坐,對玉帝來說也是一舉兩得。首先不需要為他包裝做廣告,因為已經有人崇拜他了,其次是他的工作能力很強,完全能起到幫助百姓的作用,能提高天庭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無數公司都喜歡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的原因。  后土上天后,有人歡喜有人悲。高興的是共工,兒子成了神仙自己早晚也能上天,別看哥們沒當過皇帝,老子的兒子卻是皇帝了,那麼老爺我自然就是太上皇,論輩分,你玉帝都得叫我一聲叔父。看到共工如此高興,可把顓頊氣壞了,他到不怪玉帝,畢竟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事兒,硬要扶植一個什麼農業部的破部長,還弄得聲勢那麼大,手下人比自己強了,難免不被高層領導挖走,就算不是高層,那也是間規模更顯國際化的大公司啊,哥們自己還沒跳槽呢,你就轉會領高薪了,這事兒擱哪個領導身上都得一肚子火。人只要一憤怒了就什麼都可能幹得出來,帝王也是人,有了情緒也得發泄,既然你小子跑到天上去了,老子拿你沒折,可你也別高興得太早,老子治不了你,你不是還有個爹嗎,你看我怎麼折磨他。  恰在此時,可能是過於興奮,也可能是著急為兒子多做貢獻,共工竟傻到要求平整土地滅林用耕,顓頊自然不會答應,以觸怒神靈為名給駁斥了。其實在這點上顓頊做的對,農耕用地只要夠了就行,如果過多的平整山林,只會讓外來風沙擾亂了已有農田的質量。可是共工並不理解,他認為這是顓頊的嫉妒,故意難為自己,幾次上奏都被無情的訓斥,自尊心受到空前打壓的共工再也不能承受了,他的憤怒聚集到了頂點。對於共工的憤怒,正是顓頊希望看到的,一方面共工的想法已經讓老百姓不信任他了,因為誰都知道平整土地會另山神沒地方呆,很可能給人民帶來災難。另一方面共工如果死了,這對顓頊的政權穩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新仇舊恨都被顓頊放在了駁斥的奏章上,反覆的從精神跟靈魂深處打壓這個硬漢,終於他把共工逼瘋了,瘋了的共工一頭撞塌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昆崙山),隨之,天踏了,然後就有了女媧補天的故事。  其實就女媧補天的故事還有一個說法,是說祝融跟共工打架,共工輸了,羞辱難當,於是就把不周山給撞倒了,然後女媧出來補天。其實無論是哪種說法,結果都是一個,那就是共工在天界正需要人才的時候,把接通天地可以讓人成仙的不周山給撞倒了,觸怒了天地,最終是女媧給他擦的屁股。當然這故事還沒完。  共工犯了錯,作為兒子的句龍也就沒臉再在天上跟玉地平起平坐了,也不知是他自動辭職的還是三清解僱的,總之他走了,去哪了,沒人知道,他在歷史以及神話中也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造人補天的女媧,因為女媧是女子,於是後世對后土大帝這個職位又稱做后土娘娘。關於女媧筆者不用多說,我相信她的故事,就連三歲孩子都比我知道得多。  就因為女媧娘娘深入人心的偉大功業,所以讓她來做大地的主宰再好不過,除了她之外,也沒有哪位神仙夠資格能挑起這根大梁。或許你會問,為什麼當時不直接找女媧來做后土這個職位呢?原因在於,女媧不是道教的神,她本是游於三界外不在五形中的散仙,所以她有足夠的理由在玉帝面前保持沉沒,更不會把三清放在眼裡,《封神演義》中有個叫陸壓的道士,號陸壓道君,就是女媧的小師弟,他們都是一類神。或許是因為女媧那天生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胸,她接受了后土地祗這個神職,因為她不想看到自己親手創造的人類生活在他人掌控的土地中,她是人類的母親,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生活在自己的懷抱里,如此的愛,早就超出了最偉大的母愛,這種愛是廣闊無邊的。  苗族對她的解釋是人類中的一種,像短笛大魔王一樣,生完孩子就得死,一輩輩的傳呈,沒有分身。作為人類跟大地的母親,世代保護著大地以及大地上所有的生靈免遭塗炭。相比女媧的子生母死,無法分身來說,六御中的另一位尊神就著實的幸運,他不僅能同時出現在很多地方,更不可思議的是他能讓很多人同時擁有一個靈魂,這位神仙是誰呢?馬上就揭曉

  )四教通吃的神棍。  在中國市井文化中,擺攤卜卦絕對是不可獲缺的亮點。幾乎每一部反映古代社會風貌的影視劇中都會設個求神問卦的章節,甭管靈不靈,只要把這招牌一亮,那就是封建社會最主要的標誌之一。其實不僅是封建社會,就連時下,藏匿於某村某鎮某個犄角旮旯,或於都市中開個測算公司當經理的神棍,也都大有人在。說到「神棍」二字,多被世人理解為通過求神問卦的方法來騙人的這麼一些偽道士,其實如此理解是錯誤的。所謂神棍,就是神仙的棍子,換句話說是神仙的拐杖,起到輔助神明的作用。天下的疾苦滿天神佛自是放在眼裡,但要想落實到具體的某個人身上,那神仙們可就照顧不過來了,於是,為求讓神仙的地位在老百姓心中更加深刻,神仙們就發明了神棍這種在他們繁忙的時候還能給百姓幫忙的職業,把神仙的神靈範圍擴大到百姓生活的細枝末節當中。發明這種職業的神就是東方東極青華大帝,號太乙救苦天尊。  關於太乙救苦天尊的來歷,我想只要一提到「太乙」二字,很多讀者都能自然而然的聯想到《封神演義》中哪吒的老師太乙真人。不錯,這太乙真人就是太乙天尊的前身,兩者實為一人。筆者之前說過,元始天尊門下十二大弟子,除去了西方做了佛跟菩薩的四位還偶爾出來露下臉外,其餘八位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不再出現了。既然他們蒸發了,為什麼太乙真人就成了太乙天尊呢?切聽我一一道來。  在說太乙天尊的誕生前,咱們還得說說當年元始跟佛教一起擠兌道教的事兒。雖然佛教取得了初步勝利,可這事兒還沒完。要說如來佛祖其實挺不夠意思的,雖然當初一起擠兌太上老君的時候,元始確實也有私心,可畢竟人家是幫了你了,怎麼著成功以後也得給人點好處吧,就算不把他放到你跟燃燈古佛的頭上,至少也得弄個蓮花台擺個香案請個化身什麼的吧。可佛祖他老人家就是不吃這套,他相信,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更不會有永遠的敵人,於是根本不買元始的帳,別看你是我老師,在利益面前,老子都不好使,更何況老師了。這可把元始氣壞了,他老人家似乎在憤怒之餘也琢磨過味兒來了,別看自己對師弟的門人下了狠手,可畢竟自己在他們面前仍是擺在香案上的第一神,日日供奉時時禮拜,那叫一個尊敬。雖然元始也明白他們的尊敬實屬破不得以,畢竟這些人日後真成了神仙還得在自己手下幹活不是。說到底,太上老君的手下早晚也能成自己的手下,幫著外人擠兌自己人也確實不對,當初擠兌無非是想把太上老君擠兌下去,誰成想,竟讓佛教在中土徹底發展起來了,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痛定思痛,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自己公司的股市呈現低靡,必須救市,求神不如求己,更何況以元始的資歷也不可能有比他更強的神了,可轉念一想,當年佛教入主中原的時候自己並沒出場,完全是人家自己出人又出力的,元始只是會意了玉帝後,坐山觀虎鬥罷了。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此次反擊也不能親自出手,找玉帝是不可能了,如此反覆也會讓他在老百姓心中地位動搖的,於是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他悄悄的叫來了一直在自己身邊伺候自己的小徒弟——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上天之後本不想再入世了,他只想在老師身邊聽經悟道,盼望著終有一日可得真正超脫,不求跟老師平起平坐,只願如女媧陸壓般不受三界所限,游於萬物之中來去自如永世不化。於是關於他的事迹也只限於封神之中,再此後就沒人提起了,甚至很多人都漫漫淡忘了他,原因就是他根本不去給自己做宣傳打廣告,既然不經常到客戶家串門走動,自然就被冷落了

  元始安排太乙做官,這讓原本淡泊名利的太乙很不自然,可是老師的命令又不能違背,開始只能委屈的答應。其實元始挑選太乙來辦這個事也絕不是隨便找的,他一早就看出了自己這個寶貝徒弟的心思,作為老師,他怎麼會讓一直在自己身邊對自己無比衷心的好徒弟受委屈呢?他告訴太乙,你去做這個青華大帝,名義上是輔佐三清,實際上是要扭轉老百姓的心,任務雖然艱巨,可就你本身而言,絕對是無盡的功業,在你上任之前,為師允你一個特例,此特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你將成為開天闢地以來唯一一位擁有多種身份的神。這特例就是,你可以通學四教法術,一身同兼四種神法,不用像天朋跟捲簾一樣必須棄了我道才可入佛。太乙聽明白了老師的意思,老師就是在告訴自己,自己不用單學闡教的仙法哲學,除闡教外,他還能學習截、道、佛三教的仙法,換句話說他不需要先廢自身武功才能學別門心法,而且其他教派的人還必須配合著自己讓自己具備他教的本領。這對於一心想超越自己神遊三界外,身離五形中的太乙來說,機會太難得了。畢竟本領越多機會就越多。到此,太乙欣然領名,上任就職。  太乙就苦天尊的職能是掌管萬類,世間一切有生命的物種都歸他掌管。從道教而言,太乙一身集合了元始管神,靈寶管自然,老君管人的三大要素。後經佛教學習歸來,他又接手了地獄。一般情況下,天是天,地是地,地獄是地獄,各自管理互不糾葛,十殿閻王除非碰到要命的事,否則對於天上的神仙哪怕是玉皇大帝都不買帳,可唯獨身處道教天庭的太乙,只他要一去地府,事無大小,哪怕是隨便玩玩,閻王們都必然會夾道歡迎唯命事從,若是哪位天神犯了錯,被仍進了六道,途經地獄之時,恰巧碰到了太乙,那就算這哥們命大,太乙一句話,即便你不能再做回原職,至少也不用受這六道輪迴之苦了,若碰到的人或者飛禽走獸什麼的,只要太乙喜歡,無論那物生前有多大的過錯,碰到了他老人家,慈悲心一泛濫,前塵往事就一筆購銷,該是什麼下輩子還是什麼,若是在慈悲泛濫的同時引得他老人家高興了,這就很可能把此物直接帶到天上,或是做個端茶倒水的童男童女,或是放在瑤池做個花草以添點綴,再或者乾脆給了哪位上仙當個坐騎也好。總之,太乙雖是天皇,可若是卸了權利責任,他就真是一個到哪都自由的散仙了,其實有了權利反到更好,畢竟在權利的庇護下他的身價更上一層,誰見了都得口稱一聲陛下,這才是真老大的范兒。  太乙天尊不負老師所託,他從靈寶那裡學到了如何一身多化之法,並將自己的分身按順序排列在道教的九宮八卦之中,將道教的根基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裡。世人多說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高神祗,可事實上,就在太乙從西方留學歸來後,道教的權利核心就落到了這位並不太出名的太乙救苦天尊的手中。當然,這僅僅是在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元始的本意是要太乙有朝一日幫道教翻本,所以無論他多牛,都必須給老百姓辦點實事兒。  太乙為人民做出的貢獻是指點迷津,給百姓希望。他大施法術,下界為道,由於他已將化身放在九宮八卦之中,所以對於道家數術以及奇門遁甲之法自然是掌控自如無神能及。他將本身繼續幻化,然後在中華大地上就崛起了一種上到王候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要依靠的職業——神棍。做這個職業的人有宮廷祭祀大國師,更有街邊擺攤的小老道,單不說皇帝家出了什麼事,只說小老百姓家丟了點什麼東西都要去卜卦一番方能找到,如此對人民生活細緻入微的關懷,也只有太乙才能做出,其他神仙誰會屈尊為供奉自己的百姓掐指找東西呢?太乙的偉大可見一斑。只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任何一項職業的蓬勃發展都會招來一大堆騙子的入侵,騙子多了就自然要遭到世人的唾罵,於是神棍就成了貶義詞。其實太乙的化身也不僅是相士一種,道書上說他的化身可謂千萬種,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老幼婦孺,花花草草奇珍異類都有他的化身,他隨時附著在一切有生命的物體中,只要人民有需要,他自當顯聖,只是相對他所幻化的其他生物體來說,都比不上他發明的神棍這職業,雖然後世神棍多為騙子,可畢竟也有真神棍,真神棍靈驗異常,給人民希望,讓人民知道自己明天的路是什麼樣的,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這是多大的公德啊。  遺憾的是,太乙天尊雖然做了很牛的事,可他卻並不被太多百姓認識,或許這也是道教人對元始嫉恨的原因吧,他們根本不去幫太乙做宣傳,既然不做宣傳,自然很少有人知道太乙天尊就是太乙真人了,事實上,太乙真人也確實走了,深造回來的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他了,轉而成了真正無神能及的帝王。不過慶幸的是,太乙名氣雖不大,可終究是能找到些源頭的,比較下面的這位神仙,兩者在名氣上那真是天差地別,雖說這神仙名氣大得要命,可就是不知道他是怎麼來的,活脫脫一個被捏造出來的神仙,這神仙是誰呢?下面接著說。

  最不靠譜的神仙  在任何一個非政府部門裡,只要你能給老闆一個忙碌的身影,並間歇性的讓他從你的工作中獲益,哪怕這種利益的獲取只是精神層面上的(逗他開心),那麼你就是有用的,老闆就會心甘情願的給你發工資。這道理同樣通用於神界。一個神仙的存在,首先是能給老百姓造福,只有為人民服務了,這個神仙才有存在的價值,換句話說,無論是元始還是玉皇,都只是給老百姓打工的高管,而真正的懂事會成員,恰恰就是勤勞樸實的人民。當然,任何一個企業中可能都會存在一個工作能力不高但位置很高的管理者,雖然手下人都不服,可人家就是能拿高薪開名車住別墅,再不服你也只能甘瞪眼,對於這種人的生存方式,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副能另老闆開心的嘴臉。這種人在天上的神仙中也有,本篇咱們就說說天上最不靠譜的神仙——六御中的最後一位,南極長生大帝,也就是南極仙翁,俗稱南極老壽星。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絲驚訝,這南極仙翁的名頭可真是如雷貫耳家喻戶曉啊,怎麼著他老人就成了最不靠譜的神仙呢?咱們先從他的身世說起。  翻閱道教典籍,對於這南極長生大帝,道教中有兩個說法,一說此神為元始大王的第九個兒子,此說法認可率最高;二稱其為元始大王的第一個兒子,這個說法一說出來就被否定了,因為公認的盤古的大兒子是元始天尊,我想當初編排出這第二種說法的那個人一定不是供奉三清的道士,如果是,那這哥們死後必然成不了仙,因為他竟然敢造頂頭上司的謠,就算上司不怪罪,在上司身邊拍馬匹的神仙也不可能輕饒了他。既然第二個說法否決了,咱們說說第一個。之前我說過,很多身份顯赫的神仙都想跟開天闢地扯上點關係,相比東華帝君來說,南極仙翁算是更大的炒作了。神話雖然大都是杜撰的,可就算編故事也總要編個象樣點的,畢竟這故事的主人公是要給老百姓希望,讓老百姓時時供奉的,不能為了滿足董事會的要求就不合邏輯的肆意編排,既然已有了元始是盤古的轉世之說,那就別再扯出九個兒子的事兒了,咱不能為了擴大影響就硬生生把一些民間完全杜撰的神仙給拉進自己的系統,拉了也就拉了,至少給個合理的出身,總得讓人相信才好。總之,南極仙翁絕非是道家的神仙,他也沒有任何出身背景,就連創造出他的司馬遷,都沒介紹過他的身世,只說「在西宮狼比地有顆大星,號南極老人」就是說在天狼星南邊有顆很大的星星,該星取名為南極老人星。  如此說來「南極老人」四字只是一顆星星的名字,跟「地球」、「太陽」、「月亮」一樣,沒什麼特別的,可後來這四個字如何又被神化了呢?怎麼就變成今天前額突出拄著拐棍一臉笑咪咪的老頭了呢?這得回到歷史的角度來說了

  中國人素有追求長生的願望,秦皇漢武等諸多帝王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可總還是對生死無計可施,到了東漢,道教的信仰學興起,人們不再把希望寄託于丹葯一類的實物,而是將長壽的希望寄託於天地,拜求神明以獲永生。在當時,立祠求神的還只有皇帝才能做,老百姓是沒這種權利的。南極老人星因為其名字中有「老人」二字,於是開始被神化,不過漢時並未指出此星能主人長壽,只是作為中華尊老美德的一個標誌。東漢祭祀老人星之時,多會找些年逾甲子之人,每人發一拐杖,跟帝王一同膜拜,隨之,南極老人的拐杖有了。再往後,經過成百上千年的傳承,政權的更迭交換中,統治者為求給百姓好處,允許老百姓長壽,然後壽星就流落民間,再經過數以百計的歷史學家的完善,到了清代,一個叫翟灝的人在他所著的《通俗編》中說「世俗畫壽星像,頭每甚長」,就是說,至少是明末,就有了頭大的相形,否則作者就不會用這個「每」字,這字說明壽星的大腦袋已經被老百姓認可了,而且不是一天兩的事兒,至少得有一代人了。到此,壽星的整體形象才徹底竣工。一如無數地產商一樣,剛打上地基就開始做廣告賣樓花。壽星也不例外,當他的形象仍處於完善階段時,明代的一些文人就開始自發性的給他做起了廣告。  比較著名的是《封神演義》中說南極老壽星為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但又不屬於元始老爺子十二大弟子之中,這就有點迷糊了,如果真的硬要給這受萬民喜愛的神仙找些身世的源頭,筆者認為,與其說他是元始的弟弟或者徒弟,不如乾脆說他是元始的兒子,畢竟在道教中,南極長生大帝又號玉清真王,而元始天尊則生活在三十六重天中的玉清聖境里,再加上子承父姓的傳統(盤古號元始大王,兒子叫元始天尊),兒子用爹的道場做名字也是可以的。不知道筆者這樣的捏造是否能得到觀們的認可。姑且一猜,言歸正傳。南極老人除了在《封神》中有過精彩演出外,在《白蛇傳》中也露過臉,就是許仙被白蛇嚇死那回,為救許仙,白蛇隻身跑到昆崙山向南極老人要靈芝,險些被仙翁坐下鶴童殺了,老壽星可憐她一腔真愛,遂賞了靈芝。或許就因為在諸多神話小說中,老壽星都以和藹可親的形象示人,加之人們深信,既然是壽星就可以保佑自己長壽,於是南極老壽星從此大受愛戴,為世人所供奉的主要神祗之一。可惜的是並不是太多人知道,這位神仙的來歷竟然無從查起,不光來歷沒有,就連公德也少得可憐,大凡受百姓敬仰的神仙,多少都給老百姓出過力,要麼斬妖除魔,要麼平息饑荒戰亂,總之是為世間做過好事兒,百姓們得到過好處,然後才被愛戴供奉立祠膜拜。可到了這南極壽星身上,就全然不是了,他基本上除了幫神仙就是幫妖精,雖然也是間接救人可並沒直接給過老百姓什麼好處,相比與他齊名的另外兩位福祿二仙,人家至少在民間還有個原形,為老百姓直接做過好事,有公德能被傳誦,可這為做大哥的,竟不曾聽說他為百姓做過什麼,雖然道書上說他具備多麼多麼大的本事,問題是,本事再大你不給人民造福,那還有個屁用啊。其實說這麼多,無非是證明壽星完全是因為博得了老百姓的歡心才受百姓愛戴的,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他未曾給世人造福,可他卻能穩穩的將人類生存慾望的本質抓在手心,通常能抓准領導的心,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的人,才是最聰明的。  既然是說到了壽星咱們就多談兩句,中國關於壽星的傳說並非南極仙翁一神,最早的壽星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東方「角、亢」二星,也是古人從天象中硬性安排的,在天神中二位的名字是角木蛟跟亢金龍,此兩者因為是武將,不符合老百姓心中主壽之星該是和藹平靜的形象,於是較少受重視。除了兩個星星外,在中國古代神畫傳說中確有兩位被認可的壽星,一個是女壽星麻姑,她曾為王母送過用靈芝熬煉的仙酒,有長生不老之秒用;另一個是被誤解為壽星的彭祖,相傳他是黃帝的後人,活了七百多年才死,不過他更重要的長生秘訣並不是吃什麼丹藥,也不是用靈芝造仙酒,而是用陰陽互補的房中之術以求長生,所以更多人認為他是房中之神,而不是壽星,關於他的故事咱們日後再說。  寫到這,天上的高管一一介紹完了,再往下應該就是滿天神將了,不過介紹滿天神將之前,咱們還得說說另外五位神仙,這五位神仙比起老壽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別說為人間造福的事兒沒有,就連自己是誰都一時半會兒搞不清楚,這五位神仙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且待下回解說

  .我是誰?  古來文學作品中多有神話充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西遊記》,通篇就是一個仙佛妖怪大聚會,其實不僅是《西遊記》,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部,都穿插了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或做鋪墊,或是起到了升華作用。《三國演義》里關羽死後殺呂蒙那段,《紅樓夢》一開場的石頭跟草,還有《水滸》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類種種,無不顯現著神話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既然神話是文學作品中不可獲缺的一道風景,那麼作為小說家,只要你的作品中含有神話的成份,總要編排出一個符合正常邏輯的故事,這樣才能另讀者信服。而且,神話不同於普通的故事,編神話跟寫歷史小說沒什麼區別,都得在一個已經被大多數人認可的基礎上動筆,然後由淺入深,細緻入微的進行描寫,可惜的是,人無完人,編故事的人也不可能把故事編的異常完美,就算是大師,也會有些好玩的小差錯。《西遊記》可謂是寫盡了滿天神佛,述盡了牛鬼蛇神,除了佩服吳老先生對信仰知識的掌握跟應用外,對於其書中介紹的部分神仙,卻也沒做到盡善近美,甚至還有胡編亂造之嫌,今天咱們就說說吳先生的缺憾之筆——五方五老。  這五方五老在神話體系中可是大有來頭,雖然他們在《西遊記》跟道教傳說中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名字跟來歷,但在天界,只要能進入這個行列的神仙,就意味著不用幹活也能受萬仙尊敬。  先說說《西遊記》中的五方五老。吳承恩老先師在其著作中稱「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一共九個名稱,實在難以理解,道底誰才是這五方五老中的一員呢?現在,咱們先排除菩薩、聖僧、羅漢,這三個,因為此三者實際上是三個群體的總匯,剩下個六個中,代有方位名稱的有五個,就是「西天佛老,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北方北極懸靈(斗姆元君)還有中央黃極黃角大仙」。至於那個十洲三島仙翁多被認為是東華帝君,因為他本已屬「東方」,再加上介紹他的時候並未稱其方位,所以筆者認為可將他排除在外。除斗姆元君,其他四位都不曾介紹過,就名字而言,前兩位該是佛教中人,後兩位就應該是道。  首先咱們從佛教入手,說這西方佛老跟南方南極觀音,也就是佛祖跟觀音菩薩。筆者乍一看這倆名字的時候就蒙了,很難揣測,當年吳先生於燈下苦思之時,怎麼就把佛教的神仙給硬性安排進了道教的天庭,或許是因為當年已流行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緣故?不過問題在於,插進來就插進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堂堂中華天庭,到也容得下你個西方來的和尚,可讓人納悶的是你為什麼偏偏要插在五方五老之中呢?要知道,這所謂的五方五老,絕不一般,他們是天庭上唯一有資格吃白食的神仙,不需要為天庭以及下界百姓承擔任何責任,毫無負擔的就能參加每年的蟠桃盛會,而且還得為列首席。讓我們看看佛組跟觀音都是幹什麼的。  他們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普度眾生,救萬民於水火,不過佛祖比觀音要更偉大一些,他還要講經論道給菩薩和羅漢們當老師。觀音菩薩除了偶爾出差半點事兒外,更多是兼職給人送孩子,俗稱送子觀音。如此忙碌的兩位神仙怎麼會是吃白食的呢?再者說,蟠桃是幹什麼的,那是幫神仙躲避劫難永保安康的稀有珍品啊,而西方諸佛也如道教仙人那般依靠靠蟠桃來讓自己長生避劫嗎?答案是不需要。  現在咱們穿插個如何分辨佛跟神仙的小理論。之前我在王母章節中說過,神仙們練就了神通後,並不能真的與天同壽,即便上了天庭,也免不了遭遇劫難,而王母的蟠桃,最大的作用就是多給了他們一條生命,讓他們在面臨劫數的時候不需要攪勁腦汁的想解決辦法。相比這點,佛就省事兒多了。因為佛有七二般變化,《西遊記》中孫悟空跟道教虎鹿羊三妖鬥法之時,將頭砍下又重新長出一個,就是賴著七十二般變化,可是在道教仙法中卻沒有長頭這一說,三妖都是道教門人,且具備三種不同的本領,若論砍頭不死,只有虎力大仙,這虎力大仙用的法子是在頭砍下之後把頭叫回來,而不能像孫悟空一樣重新長個腦袋出來,最終因為頭被老鷹叼走氣絕身忘。由此看來,這七十二般變化就是七十二條命,若是碰到了劫難只要奉賢出一條命就好了,而這條命雖然暫時性的死了,其實還能重新練就出,確切的說,只要元神不滅,就可永生,且本領越練越牛。說到這,或許有人會問,大家早已公認了孫悟空是佛教門徒,其師須菩提,雖神秘異常,可單從這名字上就已知他老人家必是佛教中人,那為什麼道教教育出來的楊戩也有七十二般變化呢?說到這,咱們就得往前翻了,楊戩的老師是玉鼎真人,玉鼎又是元始的弟子,而元始又是如來、觀音的老師,換句話說,楊戩跟孫悟空其實是同門叔輩師兄弟,所以他們有同樣的神通並不奇怪,甚至哪吒的三十六變,也都是元始的徒弟太乙所傳授的,此三位神話中最具反叛精神的神仙間接的都學了後來佛教的法術,也就是變化之術。至於道教,根本就沒有變化萬物的能力,真正得道成仙的人,會的只是太上老君練丹修器的本事,就是所謂的法寶,最多也僅能隔空取物點石成金。不同的老師教育出來的徒弟也就不同,最可憐的是,能修鍊出寶貝的神仙並不只有老君以及他的門人,這本事元始也具備,封神中他的每個徒弟手裡都有些翻江倒海的寶貝,可以這麼說,天下武功出少林,世間神法自闡教。當然,這只是區別之一,從這個區別上來看,佛教真的比道教厲害,畢竟人家是得了元始老爺子的真傳,雖沒將修鍊法寶的本事給他們,可只這變化之術就足夠讓他們驕傲的了。

  不過話說回來,入了佛門的人也別高興得太早,變化之術雖然牛,可要想練就如此神功卻必須有一個很大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禁慾。一切人性最本質的慾望都不能有,甚至孫悟空殺掉妖精唐僧還要念那煩人的緊箍咒,你說郁不鬱悶。相比之下如果你入了道教,那就幸福得多了,不僅可以盡情的懲惡揚善,甚至在享受完男女之事後依舊神通無敵,比較著名的是呂洞賓,跟白牡丹整日的風流快活後,仍能斬妖除魔,真可謂逍遙自在,如此的神仙,企不叫世人羨慕?其實在呂祖之前,每個神仙都能娶妻生子,只是到了元朝後期,三教合一的形式太勝,從而導致世人誤將神仙跟佛混為一談,以為成仙也必須保住元陽真氣,這可就小看了傳說中的神仙。古來修仙,首要條件就是陰陽調和,而這陰陽,就是男女之事,追求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滿足,更是肉體上的平靜,且在這一過程中,並不妨礙你得道成仙具備神法,造福人間。換句話說,成仙其實並不難,只要你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一顆善良的心,並堅信道教的一切哲學,你就可以成仙。如此寬闊的宗教情懷,在佛門中就行不通了。要想成佛,乃至具備不死之身,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如唐僧般虔誠拜佛永保處男之身,另一種就是運氣,點兒好碰到了佛祖,讓這哥們拉一把,你就上去了,比較著名的是豬八戒,這哥們別看丑,唐僧師徒四人中就只有他不是處男,因為吳先生介紹了,在他碰到觀音點化之前,曾有一個叫卵二娘的醜媳婦,你想啊,雖然豬哥是天神下凡,可終究是個畜生,既然是畜生,就不會有太多顧慮,只是入了佛門之後才守了三齋五戒,於是叫了八戒。由此說來,其實當佛也沒什麼好的,因為佛的精神雖然高尚卻泯滅了人的本性,禁止了人的慾望,入了空門就四大皆空,親爹親媽都不認,你說這有什麼好的?  總結的來說,入道,好處是可以逍遙快活,只要不傷天害理,你就可以做你想做的每件事,缺點是必須靠外物蟠桃來躲避自身的劫難,否則當年八仙也就不用那麼著急的過海吃王母的蟠桃了,也不會跟龍王打起來;入佛,好處是可自身化解劫難,不靠任何外物就能與天同壽,壞處事,必須抹殺掉自己的一切慾望,只能蹲守在佛祖給指定的行為框架中,天天誦經念佛,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難道真就不能有兩全齊美的事?筆者在這裡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有。可惜的是,如果你現在是人,那就跟你沒關係了,因為這兩全齊美的事兒只針對動植物來說,就是所謂的妖精,截教門人。西遊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牛魔王,不僅擁有很大的本領(雖然始終打不過孫悟空,但不可否認的是孫悟空也殺不了他),而且還能五百年不死不化,既不用吃王母的蟠桃,又不需要學佛教的變化,一方面可以娶妻生子逍遙快活,另一方面又可修鍊寶貝用來防身(兒子的三味真火跟老婆的芭蕉扇,雖說不是這哥們的,但一家人誰還分個你我啊),你說好不好。再舉一例,千萬別小瞧了靈寶門人,西遊中,蜘蛛精有個師兄,是個千年大蜈蚣,其無邊的法力混身的眼睛,就連觀音菩薩也動他不得,當然,做妖精就有一點不好,因為動物界是靠食物鏈來獲取生存空間的,蜈蚣怕母雞,蟒蛇怕蜈蚣,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最後還是截教本門的老母雞把蜈蚣精給治服了。儘管妖精很牛,可終究登不上大雅,且要想具備得那般神通,也絕非如人類中的精英般修鍊個三五十年就可得道,所以世間之事,就算有兩全齊美,但總還有第三方跑出來制約,做事不求盡善盡美,只求盡了全力,無愧於心就好了。

  所謂的西方佛老,或許不是一位,因為除了如來佛祖以外,能稱得上老的還有燃燈古佛,可不管是如來還是燃燈,再或者是觀音,他們都是西方神佛中的一員,根本不需要跑到天庭來吃什麼蟠桃。就算王母客氣,那也不能瞎客氣啊,越是大款就越會斤斤計較,更何況王母又是個有文化的大款,小算盤一打,別管平時咱們關係多鐵,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拿你也休想拿走。所以佛老跟觀音跑來吃蟠桃完全是浪費國家資源。無論他們在老百姓群體中有多少粉絲,都不能因為她是神仙就可以隨便慣著,更何況,國家公務員必須得以身做責,不能肆意妄為,不求回報的為老百姓服務,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公僕。  似乎從佛教受邀來吃蟠桃的角度上證明吳老先生的筆誤並不能另看觀們信服,這沒什麼,除了西南兩位,咱不還有東邊跟中間的那兩位嗎?現在來說說東方崇恩大帝跟黃極黃角大仙。  說來慚愧,筆者對這二位的來歷確實全然不知,道教神仙典籍中不曾見到,就連神話小說里也只有《西遊記》中提了一句,來無影去無蹤,這二位是誰,有什麼來歷,又有什麼事迹,真是全然沒有頭緒。單從字面上理解,東方崇恩大帝應該是個帝王,而黃角大仙應該是坐鎮地球赤道圓心軸上負責地球平衡的這麼一位神,此神不可與香港供奉的黃大仙混為一談,黃大仙本是赤松子轉世,在天上負責司雨大職。我琢磨著既然這兩個神仙能好意思跟佛祖菩薩還有斗姆元君這些大碗齊名,就算沒做過太多牛事兒,多少也得有點記載吧。終於,我在起點中文網上發現了關於他們的連載小說,我不知道各位看觀是否願意相信當代玄幻小說里的故事,如果你信,那這二位就存在,多少也算他們的一個出處,如果你不信,那就跟著筆者繼續往下來。  所謂五方五老,就是守護在地球五個方位的神靈。五方,就是東西南北中;而五老,既然能稱做老,那首先就得從年齡上受到認可。對於五方五老的年齡,有三種說法,其一說他們為盤古的元神所化,而吳老先生筆下的那五位尊神,除了兩個來歷不明的,其他三位都是在元始之後出現的,甚至有倆還是元始的徒弟,如果五老真的是盤古的元靈,那就意味著這佛祖跟觀音都是元始的兄弟,都擁有同一個爹,既然是同胞兄弟,為什麼元始只收了這兩位而不幹脆把另外三位都收了呢?更何況,若是同屬五老,自然是要平起平坐的,可無論是在《西遊》還是在佛教正統敬仰次序中,觀音都在佛祖之下,如來坐著她站著,這如何談得上公平呢?其二說他們五位是先盤古而生的五方元靈,這就更不用多說什麼了,這歲數,我約么一百個佛祖都攆不上。當然,最後還有一種是道教為求跟儒教統一而編排出的五老即為五帝的說法。我相信吳老先生在下筆的時候一定是知道道教中關於五方五老的傳說的,可為什麼他還要如此寫?這就得從歷史中找原因了。  中國本土有兩大教派,一為道二稱儒。南北朝時期佛教興起,也就是那個時候,中國出現了三大哲學思想分庭抗禮的局面。到了唐晚期,道教的地位開始下劃,前面我說過,這跟政權的更替有關。宋代中期,儒學者們十分活躍,成為政治核心的一大支柱,中國全封閉式的封建社會初顯端倪。好在元朝改變了局面,只可惜蒙古人並未持久,很快的,全封閉式社會形式在明朝被完全推行,而此時,儒教就再也不是儒教了,徹底成為中國文人的代名詞,剩下的佛跟道,為求生存,只能委曲求全,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其實所謂的三教合一,無非是酸儒們想擴大孔子的影響,將道的自然說跟佛的心說融合進他們引以為傲的八股之中,以求思想擴大化,徹底在老百姓心中紮根。我相信,吳老先生是接受了儒家教育的佛學者,於是在《西遊記》中出現了一個比儒家名人柳下惠還君子的唐僧,當然,作為後人,我不敢妄自揣度老前輩的心思,不能斷言其寫《西遊》的具體初衷。從文學角度來看,吳先生將傳統的五方五老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換血,實屬大膽創新,雖然我佩服他的膽量,卻也不贊同他的做法,畢竟這有誤導後人的嫌疑,就算神話都是胡編亂造的,可終究也是中華文化,創新固然是好的,但若變得面目全非,那就失去了創新的價值。  既然《西遊記》中的五方五老已經被否定了,那不是還有儒道一體的五帝之說嗎,咱們現在來看看這五帝是否能給五老一個確切的歸屬。

  道教所說的五老君以及他們的名字職能分別如下  東方青靈始老天君,號蒼帝,叫閻開明,字靈威仰。頭戴青精玉冠,衣九氣青羽衣。常駕蒼龍,建鶉旗,從神甲乙,官將九十萬人。上導九天之和氣,下引九泉之流芳,養二儀以長存,護陰陽以永昌。。  南方丹靈真老天君,號赤帝,叫洞浮極炎,字赤熛弩。頭戴赤精玉冠,衣三氣丹羽飛衣。常駕丹龍,建朱旗,從神丙丁,官將三十萬人。 上導泰清玄元之靈化,下和三氣之陶鎔,令萬物之永存,運天精之南夏。。  中央元靈始老天君,號黃帝,名通班元氏,字含樞紐。頭戴黃精玉冠,衣五色飛衣。常駕黃龍,建黃旗,從神戊己,官將十二萬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靈,天地守以不虧,陰陽用之不傾。。  西方皓靈皇老天君, 號曰白帝,名上金昌開,字曜魄寶,又字白招拒。頭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飛衣。常駕白龍,建素旗,從神庚辛,官將七十萬人。 上導洪精於上天,下和眾生於靈衢。。  北方五靈玄老天君,號黑帝。名黑節靈會,字隱侯局,又字葉光紀。頭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飛衣。 常駕黑龍,建皂旗,從神壬癸,官將五十萬人。上導五帝之流氣,下拯生生之眾和,護二儀而不傾,保群命以永安。  以上關於五方五老的敘述摘自《中國道教神譜》。  從這一大堆天懸地轉卻也並不難懂的文字中,古人告訴給我們敘述了五方五老的形象以及他們的職能。籠統的說,這五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兵眾跟旗幟,換句說,他們該是元帥級別的將領,再加上道教中又說他們是守護五方的元靈,於是可以下個這樣的結論——他們是神界的戍邊大元帥。  這五方元靈的唯一使命就是鎮守住地球東西南北中四個方位,防止外敵入侵,以保地球上的生靈不受外星球的攻擊。至於地球是否受過外來生物的侵略,又或者真的發生過地球保衛戰,他們又是通過如何的神通在地球保衛戰中大顯威風的,古人沒有介紹,甚至在天界跟人間每一場浩劫中他們都還是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予理睬。他們的職責只是保護地球,只要地球還在,他們才不管你爭我奪群雄逐鹿誰主沉浮呢。只是不能肯定,老百姓會不會同意自己心中的五帝在建立了華夏文明以後,就跑去做了這種不管民間死活的大神。  咱們先說說道教這五位元老里中間的那位。單從名字上來說,此神絕對不是世人常說的黃帝。可偏偏這位叫做通班元氏的神也號黃帝,那就不得不將他與五帝中的黃帝聯繫在一起。  黃帝,原姓公孫,居住在姬水旁,於是又改姓姬,因姬水旁邊有個叫軒轅的丘陵,他老人以此陵為名,取名軒轅,黃帝建立功業的地方是今河南新鄭,以前叫有熊(看來這地方出過熊),於是又被稱做有熊氏。到此,皇帝已經有了三個姓氏跟一個名字,當然,他還有一個已經被華夏兒女都認可的尊號——黃帝(統一黃河的帝王)。  相傳黃帝在誕生之前,北斗七星中第一顆星天樞星耀眼異常,光芒四射,然後,黃帝就從母親附寶的肚子里鑽了出來。或許我們可以認為黃帝是天樞星轉世臨凡,以助中華之崛起。  關於黃帝一生的偉大功業和英勇事迹筆者在這裡就不羅嗦了,只說黃帝死後,去了哪。  《歷代神仙通鑒》跟《雷霆玉經》中說黃帝去天上做了雷部總經理,掌管一切雷人雷神的事兒,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就連玉帝,要想劈死誰,都得先客客氣氣的跟他老人家打聲招呼,否則把他惹憤了,別說你個小小的玉死,就連三清,我該劈也不耽誤。手下三十六員雷神,皆火力十足,比較出名的是《封神》中的雷震子。  當初之所以會讓黃帝做這個雷部總管,通俗的說法是說他在跟蚩尤的決戰中,威嚴嚇厲聲如洪鐘,且在民間擁有數不清的粉絲,一切供奉天庭神仙的老百姓都以做黃帝的子孫倍感驕傲。如此重要的人物到了天上,要是只做個小神仙,那不太委屈了?更何況咱華夏民族也不可能允許天上的神仙對咱的祖宗如此輕視。  另有一個版本,說黃帝當初上了天,直接就坐在了玉帝的位置上,帶領群仙掌管天庭。當然,這是真的,黃帝上天之初,百姓祭拜天地的時候,所用祭語就是「黃天后土」。足見,在百姓的心中,黃帝活著的時候是人間的最高首領,死了也是三界的最高統帥。可惜的,黃帝最終被玉帝所取代,而自己也成了雷聲普化天尊。其中因由,就得從黃帝跟蚩尤那一戰說起。

  開始的時候黃帝是連戰連敗,原因是蚩尤不是人,當然以蚩尤的相貌也不可能是神,他本是天地造化生出的怪物,力大無窮且兄弟眾多。除非神仙下凡,否則人類是不可能斗過他們的。  眼見著自己的子民承受著戰亂的痛苦,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這麼被無情的掠奪,黃帝憤怒了。他毅然領兵親自出征,可他畢竟也是有血有若的人,根本打不過蚩尤那群怪物。情急之下,他只能將希望寄託於天神。紫薇大帝告訴黃帝,天下之主必然是他,只是時機尚不成熟,且稍做等待。有了天地的鼓勵,黃帝重燃希望,他開始四處搜羅寶物,以求戰勝蚩尤。  當時東海住著一隻叫夔的神獸,黃帝命自己的兒子禺號將其抓來,剝了夔的皮製成一面大鼓,其聲有振奮士氣之催人向上的功效。只是好馬配好鞍好神得住好山啊。鼓有了,可敲鼓的鎚子還是個問題。或許是黃帝真的急瘋了,他竟然親自領兵夜襲了雷澤,將雷神給殺了,抽出雷神的兩條大腿骨做了鼓錘。你想啊,殺誰不好,偏殺了當時唯一能製造出雷的雷神,這就為日後自己的降職埋下了伏筆。  其實想想,黃帝殺雷神完全是多餘,只要他再耐心等等,等到斗姆元君下凡助他,一切都可煙消雲散了,只可惜黃帝太過著急,終於一失足成千古恨。若是沒有殺雷神一事,我相信現在掌管天界的仍是黃帝,而不可能便宜了玉帝這個一沒本事二在民間又沒什麼聲望的臭小子。  你道這雷神是誰,他就是三皇中伏羲氏的爹,你想啊,先有三皇而後才有五帝,若沒我伏羲演化八卦,教化猿人,能有你黃帝的威名,是,相比你統一黃河,制訂規矩,我這點功業似乎不算什麼,可你別忘了,哥們雖然沒你功勞大,可畢竟是元老,你不跟我打聲招呼就把我爹殺了,這也太目中無人了,就算你跟我打了招呼,我也不可能讓你殺他,那畢竟是親爹啊。  就這樣,黃帝在天庭中央的位置還沒做熱,就被伏羲給捅下來了,可畢竟黃帝是有大功的英雄,就算殺了雷神,那也是為了天下太平,怎麼著也不至於死。  在一個風合日麗欣欣向榮的午後,開完會的三清對本次碰頭會議都洋溢出了難得的喜悅,因為他們對黃帝做出了一個兩全齊美的撤職決定,此決定就讓原本處於中央地位的黃帝去做雷部的總經理。三清之所以會高興,是因為這決定一能平伏羲的憤怒,二可為他們扶植自己人做個鋪墊。首先,黃帝不是他們本家,基本上不太受他們的控制,把中央第一的位置交給黃帝,對他們老哥叄沒什麼好處,伏羲這麼一鬧,反倒是給了三清排除異己的機會;再有,黃帝的威名實在太大,就算不做中央之神也至少得是一方霸主,既然雷神被你殺了,那你就去做雷神吧,掌管萬雷的發放,看上去比玉帝低,實際上權利跟能力都比玉帝大,也不枉了你一世帝王的英明,如此決定,企不是個得其所嗎。  或許黃帝也覺理虧吧,並沒多說什麼,直接領命上任了。足見,無論是誰,哪怕是萬人崇拜的帝王,只要有了錯誤,都得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負責,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回過頭來咱們再說說五老中那位中天元老,這哥們號稱自己是黃帝,而黃帝卻是在天上掌管著雷部,會不會是因為天上神仙太少而讓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兼職了呢?答案是否。從人性化的角度分析,一,玉帝能當上天界主管,從某一方面來說,是黃帝讓出來的,作為一個政治家,玉帝不可能在黃帝當上雷神之後另外還賦予他任何權利,因為黃帝的名聲太大,只要他願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兒老百姓都會支持。第二,從正常的職場經驗分析,一個神仙,如果同時把幾件工作都做好了,那就意味著很多神仙就可能吃不上飯,而一旦在職場上樹敵太多,自然會遭來無謂的麻煩,作為在人間生活過很多年的黃帝,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哪怕他真有很多閑暇時間,也絕不會不求回報的接下另一份職業,更何況,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大多是一份工作被好幾個神仙搶著做,很少有哪個神仙能同時做兩份甚至兩份以上的兼差。但是,目前咱們還能蓋棺論,且往下看。

  說完黃帝,咱們再說說那個南方真老赤帝,關於赤帝,有兩個人,一說是中國人老祖宗神農氏炎帝,另一說是古來司火大神祝融。  炎帝生前的傳說諸多,大都是救助世民教化蒼生的壯舉,一生行善無數,功業無數,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政治上敗給了自己的同族兄弟黃帝,可這並不影響他一世的英明,炎帝死後,到是真的做了掌管南方的帝王,而協助他一同管理南方的,就是這個火神祝融。  關於祝融,他的傳說雖沒有炎帝多,可他的身份來歷卻是炎帝望塵莫及的,一說是三皇中的一員,也曾是一代明君;二說其為顓頊的兒子,就是我在介紹后土神的時候說到的;三說他是黃帝時期的一個官員,因為幫助黃帝辨別出了南嶽衡山,於是被封為了司徒,衡山的最高峰從那時起就一直被稱做祝融峰。這三個身份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火神祝融呢?似乎又是一頭霧水說不明白了。  祝融之所以能成為司火的大神,其本質還是得跟火有關,若是連火都扯不上關係,那還如何掌管人間火事?以上三種說法,只有第二種,顓頊的兒子之說,才跟火有關,其他兩種,或許在歷史上真的出現過,只是同名而已,不能說明他們就是管理火的那個祝融。  關於祝融為民造福的故事基本上沒有,因為這哥們每次出現不是放火就是殺人,而且面目猙獰絲毫無可親之處。據說大禹他爹就是祝融殺的,而祝融殺了鯀以後,在大禹之前也治理了一陣子水,於是又有傳說說這哥們是水火通神。無論祝融是火神還是水火通神,其名號已被定性,那就是赤帝,這點是受到諸多神話學者認可的。而同被稱為赤帝的炎帝,實際上在升天之後,就接了東華帝君的班做了太陽神。  回到道教五老的敘述中,五老中那個南方大神號稱赤帝,而赤帝實際上是火神祝融,列位看觀認為以黃帝之偉大功業,會同意跟這區區的小祝同志並駕齊驅嗎?答案顯而易見。  說完黃帝跟祝融,似乎有了些端倪,不過先別急著看結論,咱們接著說。  現在來說說西方黃老天君,白帝。古來被稱做白帝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五帝中的少昊。這哥們給我們留下的傳說微忽其微,不過最值得稱讚的是他爹跟他娘倆神仙的愛情故事。少昊的父親是天上的一顆星星,要說此星,那可真是大有來頭,你想啊,能給五帝甚至是後來南方主管的大神當爹,一般的星星配嗎?我想除了太白金子星,其他星星都望塵莫及。不錯,該星就是天界啟明星,太白金星。名氣大吧,朋友們在讀《西遊記》的時候,是否會想到那白鬍子和事老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風流俊俏生,竟也跟仙女皇娥有過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最終產下了少昊。由此可見,其實神仙跟神仙是可以通婚的,甚至還能生子。做神仙,挺好。  少昊這輩子最大的榮耀就是培養了一叫顓頊的帝王。至於其功業,就是統一了山東各部,將黃河盡頭的一些散落部族來了個大一統,然後就留下一個還算完整的江山跑到天上當神仙去了。  輔助少昊管理西方一萬二千里地方的是水神共工,這位生前跟顓頊帝仇深四海的農業部元老死後竟跑來給顓頊的叔叔少昊打工。說實話,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或許是共工死後終於明白是自己錯了,不該推行滅林用耕的政策,又或者他根本就是想潛伏在少昊的身邊等待時機以徒報仇,畢竟顓頊是少昊一手提拔出來的。  其實共工完全可以再等等,不用太著急的跑到少昊那裡面試,如果他再等了百八十年的,他就有機會跑到顓頊那裡面試,然後潛伏在顓頊身邊再待時機,以求泄憤。可惜共工太著急了,他沒那耐心等,可能連他自己都想不到,那個封閉天門,禍害了他全家的顓頊,竟然死後成了掌管北方的帝王。  既然共工失去了潛伏在顓頊身邊的機會,那麼,當顓頊成為北方大帝的時候,輔助顓頊的神仙就不會是共。,顓頊比較幸運,輔佐他的神仙是黃帝的孫子,也就是殺夔獸並剝其皮的那個禺號的兒子,海神禺強。  關於禺強,據說在天上還沒封出瘟神之前,這哥們兼職過一段時間,老百姓認為他刮的風是可以傳播瘟疫的,對他是又愛又怕,愛是希望他到仇人那邊颳風,怕是擔心他受了仇人賄賂跑到自己家門口瞎刮,那就鬱悶了。其實就那個時間段來說,天上的神仙確實人手不夠,否則道教也就不會硬把黃帝炎帝拉進他們的創世系統了。  可惜的是,到了顓頊這兒,五老中的北方玄老,黑帝,卻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人。此人是誰呢?就是發明了用葛這種纖維做衣服的人——葛天氏。

  葛天氏最出名的還不是他發明的衣服,而是發明了樂舞,就是伴隨著音樂跳舞,他在人類的發展史中跟伏羲、神農、有巢、燧人是齊名的,只是相比那四位來說,因為他是一名藝術工作者,他所創造的一切對當時的勞動人民來說,遠比不上吃跟住重要,於是這位葛大爺在歷史的洪流中就稍顯落寞。  至於為什麼到了黑帝這就突然一改民間對北方的認識,而改用葛大爺了呢?這是因為道教跟其他宗教一樣,是個追求精神文明建設的教派,其宗旨也是導人向善消災避禍,而追求精神文明建設的宗教,自然是要跟藝術掛鉤,只有通過藝術化的表現形式,才能弘揚我教的宗旨,也只有用驚爆眼球的絢麗色彩,才能吸引大眾更多的目光。葛大爺正是享樂主義的創始人,對於道教這樣一個以平淡永樂為終極目標的教派來說,他的存在,著實重要。  放下葛大爺,說說歷史真實的黑帝,這人就是西漢的開國元君,流氓皇帝劉邦。劉邦建都之後,打算給自己立祠,因為他殺黑蟒義氣,於是自稱黑帝,受世人香火。  至於最後一位東方始老青帝,並沒什麼疑問,公認的就是伏羲,其下有九河神母華胥,也就是伏羲他娘,再有就是少昊的兒子句芒。  關於華胥的傳說只有一個,說她在神智不清的情況下走進了雷澤,然後一不小心掉進了雷神踩出的坑裡,那坑被做雷印,隨知,華胥身感不適,肚中一痛,接著就有了伏羲。多可憐的女人啊,沒經歷過男歡女愛,甚至連自己老公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以處女之身產下伏羲,終於盼到兒子有出息成了神,誰成想,老公又被黃帝給殺了。做凡人的時候就是無依無靠,成了神仙以後其精神上仍是孤苦伶仃,看來做什麼可以,但是做了神仙的女人,似乎並不幸福。  至於那句芒,據說是掌管春天的神,負責樹木的發芽跟生長,其實就是大自然的鬧鐘,到了該起床的時候就叫個不停,直到萬賴復甦為止。別看這哥們似乎沒什麼太大的本事,但相比其他每一位輔佐帝王的輔臣來說,這哥們是最被老百姓熟知,也是最受供奉的神。  中華民族是個農耕民族,對於農民來說,要想收穫糧食,除了有大地跟水這兩種基礎物質外,更重要的就是四季的分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撒下適當的種子,才能在更適當的時候收穫大堆的糧食。而春天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是最重要的季節,因為只有知道了撒種的時間,你才有機會收穫,如果連播撒種子的時間都不知道,那人類不早就餓死了。句芒的作用就是告訴人們,新的一年開始了,咱們的土地又該播種啦,民間有時也把句芒稱做喜神。  介紹了傳統的五帝後,我想看觀們也大都明白了,轉了一圈,只有青帝伏羲是靠譜的,至少人家的來龍去脈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至於其他四位,最能接近五老之說的是白帝少昊跟黑帝葛天氏,但還不能確定,為什麼呢?因為這兩位在歷史上並無太多功業,也沒給老百姓帶來太多的福,讓他們上天當神仙可以,可如果是獨霸一方的戍邊大將,甚至是支撐地球命脈的棟樑,那就太說不過去了,畢竟一個人能力的高低才是決定這個人做什麼的標準。老百姓是不會放心把天地四方的重任交給那些不能從能力上讓人信服的神仙。再往上,就到了炎帝跟黃帝的身上,這兩位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做了太陽神,另一個是雷神,一天到晚那麼多事兒,哪還有時間兼職跑去看地球。作為華夏民族的祖宗,他們的任務就是把自己的子孫照顧好,如果把他倆弄去當了什麼戍邊大將軍,別說他們不同意,就連身為草根的筆者也不能同意。因為戍邊之職,就等於徹底跟人類劃清界限,永遠不會顯聖,更不能在天上保護中華大地的每一名華夏兒女,如此冷血的職業,還是交給其他神仙去做吧。  總結的來說,這五老君到底是誰,仍是謎,儘管有了靠譜的伏羲,可還是湊不齊另外四個。雖然五老的名字跟以上諸位帝王的名字不同,可帝號卻是相同的。如果帝號相同只是巧合的話,那就更不知道這五方元靈的真實面目了,畢竟,這五位元靈都是道教硬性編出的,既沒有出身背景也沒有功業,更沒得到老百姓的認可,純粹是空穴來風,不知所謂。或許吳老太爺之所以敢徹底篡改「五方五老」的名稱,正是因為他看出了這五方元靈本就是假的,於是他才大大方方的改了。可惜他選擇的那幾位神仙沒能給他爭氣,仍無法圓滿這五方五老之說。  其實,在中國的神仙體系中,如五方五老這般身世的還大有神在。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他們有,九天雷祖大帝(連老祖宗都敢雷,就算是真的也肯定沒什麼好事兒)、太乙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難道是天主教的創始人?沒有記載)、可韓真君(似乎是西域的神)、採訪真君(不知道幹嗎的,或許是天庭的記者)。以上幾位都在道教神仙系統中露過臉的,且具備無邊的法力,只是沒有傳說留下。  筆者在這裡列出來,是為了不想把過多的文字放在那些沒譜的神仙上,也是想告訴讀者,在神仙系統中確實有這麼幾位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主。哎!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沒有什麼謎團能大過自己的身事之謎了。或許他們一直以來也在找尋,找尋一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就是——我是誰?

  潛伏  據說在過去的公元2009年,很多人的生活狀態是《蝸居》著看《潛伏》。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不可否認的是09年諜戰片確實佔據了很多電視台的黃金時段,而余則成這個表面憨厚內心複雜的間諜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現實中,間諜這種工作不僅僅局限於戰場,更多的是應用於政治上,歷史上無數政權的交替以及權利的分散,都跟間諜有著前絲萬縷的關係。於是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天庭是一個以宗教為核心的皇權管理系統,那是不是也有間諜的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本篇,咱們就說說天庭第一潛伏神——托塔天王李靖,以及跟隨李靖一起為間諜事業揮灑青春的神仙。  關於托塔天王李靖父子的故事,多出於民間小說,其中以《封神演義》跟《西遊記》最為詳盡,前者敘述了商朝末年李靖父子四人助周伐紂的英雄事迹,以及李家父子間的情感糾葛;後者展現了李氏一族於天效力時的風光場面,以及在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的幾次援助。從表面上看,前後呼應,正好是一部李氏宗族的奮鬥史。可惜的是,古人在這樣一部家族崛起史中,卻忽略了一個無比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李靖是怎麼當上的指揮天庭兵馬的大元帥。要想知道這個答案,咱們還得從封神的時候說起。  我們知道,當年姜子牙所封之神,都是商周大戰過程中雙方戰死的將領,至於李靖父子以及揚戩雷震子韋護這七個沒死的,武王原本是要給他們加官晉爵,正欲讓他們上前聽封之時,李靖跟楊戩站了出來。這二位里,楊戩只是個陪襯,起到一個代表性的作用,基本上沒他什麼台詞,而發話的,正是李靖,李大元帥的原話是「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師法旨下山,克襄劫運,戡定禍亂,今已太平,臣等理宜歸山,以覆師命,凡紅塵富貴,功名爵祿,並非臣等之所願也。」如果我要是武王,我一準給李靖一個大嘴巴,他這句話明顯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欺騙君王,要是再晚上個千八百年的,一準以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  或許有人不解,如此謙恭的推脫之辭,何以說他是欺騙呢?答案就在李元帥的第一句「山谷野人」上。  我們知道,神話小說中的李靖原本是商朝末年陳塘關總兵,也就是今天天津塘沽港的駐軍部隊總司令,哪吒當年洗澡鬧龍宮的地方,就在今天的天津新港渤海灣一代。原本是武將出身的李靖,竟然在天子面前說自己是「山谷野人」,這不是欺君嗎?再看他的三個兒子,金吒木吒和哪吒,那可都是富二代啊,而且是富二代中的佼佼者——官宦人家的少爺。再說楊戩跟雷震子,一個是書香門第生出的三隻眼,另一個是武王的弟弟小王子,這倆哪個都不是山野穀人。用這「山野穀人」四字概括的七個人里,可能也就韋護是真的,其他六位,全是騙子。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騙武王呢?  原因在於,李靖在推辭武王封賞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肯定會成為天界的神仙。若是此刻領了封賞,不僅會對不起那個給了自己寶塔的燃燈,更對不起學了佛教法術的三個兒子,甚至還有可能連累另外兩位佛教門徒以及一個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很大用處的人。  筆者在開篇說了,李靖是天庭第一潛伏神,那麼,他之所以能上天,就是因為他這個潛伏神的身份,而他潛伏的對象是道教的天庭,他幕後的首腦就是整個佛教,他之所以能成為天庭的兵馬大元帥,也是佛教在取得勝利後一手安排的。  最早發展李靖去做間諜的神,就是給了李靖寶塔的燃燈道人。這燃燈,也就是後來佛教中的燃燈古佛。如果說當年佛教擠兌道教之時,如來的制勝法寶是孫悟空的話,那麼同為三世佛中的燃燈古佛手裡,捏住的就是這個李靖。  李靖跟孫悟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李靖是變節的道教叛徒。  青年時期的李靖也曾求仙訪道,拜了三山五嶽,走遍大江南北,最終他溜達進了昆崙山,並拜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了五形遁術。這度厄真人乃是太上老君的得意弟子,教給李靖的法術也是正宗的道家五形之法,雖然此法並不能呼風喚雨大殺四方,可終究是最實用的法術。你想啊,五形遁述,顧名思義,就是藉助大自然的任何一種物體都能逃跑的法術,金木水火土樣樣可以,打不過就跑,而且只要在地球上,哥們想怎麼跑就怎麼跑,多痛快的逃生手段啊。只可惜,李靖跟姜子牙一樣,都是天生不具備成仙資格的人,正所謂仙道難成,於是下山而去,跑到政府部門謀了個小官兒噹噹,開始享受起了人間的富貴。  既然是享受人間富貴,李靖自然要娶妻生子,更何況在男女之事上,修仙之人本就無須介懷,隨你肆意妄為,只要沒把自己弄得骨瘦如柴陽痿早泄就好。在夫人殷氏的大力配合之下,李靖有了他的第一兒子——金吒,緊接著,沒過兩年又來了木吒,有了木吒後,這老李仍是雄峰不減,打算再要一胎,試圖學姚明那樣弄出個首發籃球隊的陣容,如果不是懷到第三個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我估摸著李總兵可能還得弄出個足球隊的陣容,甚至有可能再來幾個替補。

  好在哪吒降生之後,李靖停止了造人計劃,因為李靖鬱悶了,他不敢再生了,你想啊,生個哪吒要懷孕三年零六個月,也就是說在這期間李總兵極難有正常的性生活,這三年多可把李靖給憋壞了,於是他越想越氣,最終,把這三年多來的性壓抑全部轉化成憤怒,發泄在了哪吒身上。可能大多數人都以為李靖的憤怒原於哪吒天生肉球的怪胎,其實不是,在那個年月,生個肉球出來一點都不奇怪,別說李靖的兒子是肉球,就連堂堂一國之君紂王的小兒子殷郊,就是後來的太歲神,在剛生出的時候也是個肉球,帝王之家都如此,你個小小的總兵還好意思生氣?所以說,李靖生氣完全是因為哪吒在殷夫人肚子里時間太長了,導致他爹長期的性壓抑,於是憤怒了。不過話說回來,李靖做人的時候到還專一,一生只愛夫人一人,並沒跟什麼丫鬟老媽子傳出過緋聞,也算男人中少有的將性與愛合二為一的品種了,只是後來做了神仙,就屏棄了情慾,不再搭理殷夫人了。  殷夫人生完哪吒之後她可能也怕了,不敢再生了,畢竟懷孕的日子太難熬了,可能她並不知道,哪吒之所以會在她肚子里呆那麼長時間,全是因為哪吒的來歷與眾不同。按照《西遊記》的說法,哪吒跟孫悟空應該是一體的,可能都是某位上古佛爺的舍利,被燃燈取來一分為二,分別投進了殷氏的肚子跟花果山的石頭裡,換句話說他們都是佛門子弟,雖然從本事上看哪吒打不過孫悟空,但在老百姓心中這哥倆的地位還真是沒有太大的區別。關於哪吒那點事兒,都是盡人皆知的故事,筆者也就不在這浪費紙墨了。回來咱們繼續說李天王的變節之路。  在哪吒出生之前,李天王已經將自己前兩個兒子送給了文殊跟普賢兩位尊者,當時這倆佛爺還在元始門下呆著呢,只等老師一聲令下,然後就跑到佛教手底下幹活。他們之所以能痛快的收了金木二吒,是因為在此之前燃燈跟他們已經打了招呼,因為燃燈要利用李靖當自己的間諜。  在《封神演義》中只有兩個人是懂了仙法卻不能成仙的,其一就是姜太公呂望,其二就是李靖。對於整場封神大戲來說,太公的用處絕不簡單,再說這哥們多少也算是元始的門人,無論佛道都得聽元老爺子的,誰敢煽動他的徒弟啊。於是,智慧超群並遠見卓識的燃燈大師,把他的罪惡之手伸了向想要成仙可成不了仙的李靖。他發現,李靖是最合適的。其一,李靖是太上老君的門人,佛教原本就是打算擠兌道教,攛掇道教的小弟叛變,既不會開罪闡、截兩教,又可以說是取得了初步勝利,就算道教知道了,等佛教一勝利,你們拿我也沒招;其二,李靖想成仙卻成不了,不怕,老道幫不了你,我和尚幫你,只要你閉絕了情慾,你就能與天同壽,這也是燃燈有信心讓李靖成為自己情報員的先決條件。  有了以上這兩點,再加上哪吒受不了李靖對自己的抱負,終於起義了。於是,燃燈現身,授降妖寶塔助李靖制伏哪吒,並告訴李靖,日後可助他上天,只要封神結束,他就可以到天上去當他的兵馬大元帥,不過這裡有幾個條件。一是要以道教之名上天,但暗中得聽佛教的指揮,二是把握住天庭的兵權,有了兵權,天下就是咱們的,三是閉了七情六慾,至少在升天后就不能有夫人了,四是在封神一路上保全我佛教五人的性命,更要幫助他們名揚四海,堅持到最後。燃燈口中的佛教五人,正是李靖的三個兒子,以及學過佛教變化之術的楊戩,還有未來的降魔大神韋護。  原本沒有機會上天做神仙的李靖,在背叛了道教之後,通過佛教,完成了自己的最高理想,所以說,目前尚未找到工作或者還沒實現人生理想的人們,別著急,條條大路通羅馬,總有一條適合你。  當元始得知道李靖就是燃燈的眼線之後,甚是高興,他暗中教唆玉帝,另其封李靖為戍衛天庭的第一武將,而後,孫猴鬧事兒,李靖就順理成章的掌管的天界的兵權,最終坐到了天庭總兵的席位上。可惜的是那個一直被他壓在身下且為他生了三個兒子的殷氏卻沒一同上天,因為李靖是通過佛教上天的,換句話說從他一開始當神仙他就必定跟普通的天界神仙不同,人家務須齋戒食素,更不用絕情禁慾,而李靖就必須這樣做,否則一旦上天之後破戒,就很可能失去法力做不了神仙了。  現在回到歷史的角度,托塔天王李靖,其實是兩個歷史形象的組合。其一是真實存在的,就是隋唐時期那個協助李世民統一天下的文武全才,衛國公李靖,據說這哥們還是薛禮薛仁貴的老師,不知是不是屬實;其二為佛教中四大天王的多聞天王,名叫毗沙門,相傳唐明皇時曾幫助中原百姓擊退藩兵,是印度的財神,掌管著八方寶庫的鑰匙,屬於文武全才的神仙,這樣的神仙自然會惹來唐明皇的歡喜,你想啊,他不僅能幫皇帝穩固江山,更重要的是有這哥們有錢,如果跟他搞好關係那不等於既給送江山又送錢嗎?有這美事兒那唐明皇還奮鬥個屁啊,於是一方面舉國供奉這位財神,另一方面就開始研究如何把兒媳婦給弄到手。唐朝之初,也就是在安史之亂前,雖然已有三教合一的想法,但還只是萌芽階段,並沒達成統一。那時候道教在政治系統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佛教還處於拍馬屁時期,雖然在日後佛教後來居上,可對於當時的佛教來說,並不知道以後是什麼樣。於是為擴大影響,佛教就創造了一些看似是道教實際上是佛教的神,其中以哪吒最為突出。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托塔天王李靖,正是衛國公跟毗沙門的結合,其本意是想促進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因為衛國公在諸多歷史著作中都被形容成道骨仙風的聖人,所以就取了他的名字跟外貌,而多聞天王其實也並沒完全把自己貢獻出來,只是貢獻了一個家庭背景,其子中有一人如哪吒一樣,到處惹禍且極具俠義。至於為什麼李靖要托個塔,這正是佛教要向老百姓暗示,李天王原本就是他們教派的人,因為只有佛教才有塔這種建築,道教再牛的法器也不存在塔形,關於塔,最出名的自然是雷峰塔,而管理雷峰塔的人就是法海那個和尚。  說完了天界第一潛伏神李靖,現在咱們再說說幾位跟隨李靖一起當間諜的神仙。

  當年拒絕武王封賞的七人中,除李靖外還有六人,但在這六個里有四個是沒去天庭的,這四個沒去天庭的人里,有三個是直接去了佛教,他們分別是金吒木吒跟韋護。金吒去了如來身邊做使喚童子,後得到如來大力提拔,終成了軍吒利明王菩薩,名聲斐然。木吒,跑到觀音那裡當了個跑腿的,地位要比善財童子紅孩兒高,但始終沒再往上升。韋護,也就是韋馱,《封神演義》里對這哥們介紹不多,其師道行天尊,坐下三大弟子,韓毒龍、薛惡虎以及這個韋護,頭兩位都在伐紂的路上被幹掉最後封了個小仙官,最後的一位因為擁有一個叫降魔杵的神器,被佛教收了去以做鎮宅之用,原因是此法器自修鍊之初就不屬於道教的傳統寶貝,或許是當初道行天尊有先見之明,知道自己的徒弟們很可能都死掉,於是就提前跟佛教打了聲招呼,決定幫他們修鍊一種法器,以求別到自己老了那天連個象樣的弟子都沒有,那不是太丟人了嗎,於是這韋護因為有降魔杵的存在,就倖存了下來。關於韋馱,古神話小說中介紹的並不太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濟公傳》頭幾回中他出來鎮過一次妖,之後就沒再聽說有太多動人的事迹了。  最後一位沒上天的人是二朗神楊戩,也就是玉帝的外甥,而在這四人去天庭的人之中,只有楊戩是跟李靖一同從事著間諜活動。  關於楊戩的故事也是老生長談。09年央視大戲《寶蓮燈前傳》就是給楊戩量身訂做的。在這部電視劇里,雖然參雜了大量的編輯元素,但可以肯定的是,確實給了楊戩一個完整的身世。不過筆者並不希望影視劇中的故事就取代了原有的神話故事。楊戩救母,確有傳說,《寶蓮燈前傳》中將楊戩的母親設定在了欲界女神瑤姬身上,更說她是玉帝的妹妹,那麼這是不是古人一直認為的呢?介紹下就知道了。  瑤姬是管理男女情慾的女神,她是炎帝最小的女兒,一輩子沒別的事兒,就琢磨著怎麼愛來愛去了。可能真是久思成神了吧,這姐姐竟然愛上了情慾,跑到巫山做了專管男女情慾的雲雨師。她的職責是在男女彼此放完電的時候,從思想上刺激雙方的荷爾蒙,既而完成每一場你情我願的性愛,哪怕這對男女不是夫妻更不是什麼戀人。如果巫山就是欲界的話,那可真把人類的慾望看得太低級了,所謂的欲,並不單指男女之事,還要包括對食物、生存環境、知識的掌握量以及金錢名利的追求,你可以說性愛是慾望,可你要說慾望就是性愛,那就太以偏蓋全了,所以瑤姬不是什麼欲界的女人,而只是吹燈拔蠟後的雲雨師。  關於楊二郎身世的傳說多見於明雜劇,明《二郎寶卷》中說,楊父名叫楊天佑,乃天界金童臨凡,至於他臨凡的原因,是因為這哥們勾引了雲華仙女,觸怒了王母,就被打下凡塵。眼見著愛人為自己受那俗世之苦,雲華肝腸寸斷,終日以淚洗面。痛定思痛後,她毅然決定以仙女之身跑下凡塵再續前緣,於是就有了楊戩三兄妹,一如電視劇里介紹的,楊戩排行老二,簡稱楊二郎,其下有一妹,乃日後的華山聖母楊嬋。在這裡,楊戩的母親又成了雲華仙女,而這雲華仙女又是幹什麼的呢?古人沒做詳細解釋。單從字面上來看,「雲華」二字可以理解成使雲彩華麗的神,職位級別應該比織女高一級,因為她屬於上色階段,脫離了紡織的基礎工作。從織女為王母娘娘的孫女上看,雲華至少是王母的女兒,可問題是王母只有七個女兒,其工作主要是負責宴會的安排,而紡織雲彩的工作可不是隨便就可以交給哪個晚輩管理的,於是可以推測,雲華或許是王母的妹妹,又或許是她的小姑子。無論雲華是王母自己的妹妹還是王母老公的妹妹,間接或直接的都算是玉帝的妹妹,選擇讓雲華仙女當楊戩的娘,相比瑤姬來說,筆者認為會更有說服力。  關於楊戩母親的身份,筆者結合《西遊》跟《二郎寶卷》的說法,做一個猜測,以供讀者娛樂。筆者的猜想是,楊戩母親可以為雲華仙女(至少這樣一個身份能跟玉帝掛上邊),確實是跟民間一個楊姓書生私通,這楊姓書生也可為金童轉世(金童並非單指一神,這名字乃是一群侍奉神仙的男孩兒們的專稱,所以偶有一個兩個被打下凡去,也不會影響天界的正常工作)。玉帝之所以會憤怒,原因是自己的妹妹雲華,以皇室血統,竟跟一名卑微奴才談戀愛,這實在說不過去,同為司雲的皇娥女仙,怎麼說也是跟了太白金星,門當戶對,也算天造地設的一對,可你雲華,實在是給皇室丟人,於是就下令把她壓在了桃山之下。被壓的雲華對愛情忠貞不渝,死不悔改,於是,就有了楊戩救母的故事。  明《二郎寶卷》中說,楊戩學藝下山後,立誓要救出母親,可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被困在哪了,於是衝上天庭,恰縫天庭遭難,被一隻猴子弄得團團轉。見到二郎竟與猴子能力相當,王母心生一計,偷偷對楊戩說,你母乃是被那花果山的孫悟空所困,壓在了桃山之下,本與天庭無關,我們跟孫悟空打鬥,也是怪他私自插手天庭的事,以正天威,只是猴子太強,打他不過,若是你能從他手中救出你母,也算大功一件,過往一切,煙消雲散吧。楊戩一聽是孫猴壓了自己的母親,立時火起三仗高,轉身直奔桃山而去,一路上天兵讓道妖魔除盡,劈開桃山釋放生母。不過,故事沒完,桃山是被劈開了,可是楊戩沒閑著,他將桃山又送給了孫悟空,並改名五行山,從此孫猴就開始他長達五百年的單身生活。然而,《二郎寶卷》中的說法並未被太多人認可,原因在於,整個故事的發生髮展以及結束統統是由道教諸神參與並解決的,壓根就沒和尚什麼事兒,這嚴重違背了三教合一的歷史方向,於是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逐漸淡忘了。  至於電視劇中所說的楊戩救母時背了一塊大石頭,以求擋住十個太陽的熱量,不讓母親被曬死,這是借用了《山海經》中十日燒女丑的故事。這個女丑,其實是個叫丑的女巫,具有呼風喚雨的本事,該傳說是在后羿射日之前發生的,那會老百姓還沒被逼到敢跟政府對著乾的份上,面對著十個太陽的爆曬只能將希望暫時寄託給女巫,以求天降甘霖,緩解燃眉之急,不成想這女巫竟被十個太陽一起燒死了,於是老百姓徹底急眼了,作為人民的英雄,后羿挺身而出,射死了九個太陽。該故事告戒當官的,老百姓可以慣著你,但不可能永遠都慣著,玩大了死的還得是自己。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楊戩救母跟伐紂的順序。實際上在楊二郎救母以前,他就已經完成了老師交代的伐紂大業。楊戩之所以要在伐紂之後才去救母,原因有二。一是他尊敬老師,師命難違;二是他那會兒既沒聲望,又沒幫手,勢單力薄很難成功。再加上此時楊戩才知,自己所學皆屬佛教,無需為求長生向玉帝低頭,只要跟佛教搞好關係,永生不滅是完全可以的,所以他才信心百倍,定要救出母親。最終,楊戩成功救出了自己的母親,同時,他也失去了上天為神的機會,因為他不給老天爺面子,老天爺自然不會養一個讓自己吃過虧的神仙。作為楊戩來說,在他心裡,其實原本就不想上天做什麼狗屁天將,除了他愛逍遙自在外,更主要的是他學佛教之法,受了佛教大恩,這也是為什麼楊戩甘願在人間為佛教潛伏下去的原因。既然楊戩是道教形象佛教真身,拿他為佛教做些了什麼呢?這就得從孫悟空那說起了。  咱們翻開《西遊記》,關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整場表演,實際上是三個段落,其一是弼馬溫這三個字惹怒了猴子,導致巨靈神跟哪吒大戰孫悟空,戰不過,這才又讓孫悟空上天守了蟠桃;其二是孫悟空大鬧蟠桃會之後,天庭無計可施,請了聽調不聽宣的楊戩,靠著哮天犬以及太上老君的乾坤圈,將孫猴拿下,拿雖然拿了,可弄不死,沒辦法又扔進了老君的爐子中,誰成想,這哥們金丹護體,又是舍利轉世,三味真火都燒不死,繼而出現了最後一場演出;其三,從八卦爐中跑出來的孫猴,這回真是大鬧了天宮,好在佛祖出手了,終於將其壓在了五指山下。  現在從第一階段開始分析,在本階段中,天庭所用之武將,皆為食天庭俸祿,在大雄寶殿聽命的神仙,這些神仙里,沒一個能打得過孫悟空的,也就是間接證明了一點——天庭的武將不行。第二階段,楊戩拿下了孫悟空,不說其他的,單說功夫跟法力上,孫悟空確實不行,從這來看,天庭諸將還不如生活在老百姓群中的一個聖仙,換句話說,在道教統治下的天庭,人才凋零,已經瀕臨崩潰了,只要孫猴集齊七十二洞妖王,一起攻上天庭,天庭必遭劫難。最後,佛教大掌柜出手了,終於把孫猴壓在了山下,這說明,道士已經過期了,和尚才是政權的新生捍衛者。此三個階段中,楊戩是在第二場出現的,其作用,就是承上啟下,承的是天庭無人,啟的是佛祖顯靈。如果沒有這第二場表演,猴子就不可能被扔進八卦爐中。試想,如果當時直接由和尚出面將孫猴拿下,孫猴就不可能擁有火眼金睛,而老君八卦爐的能力,更不可能被合理的否決。只有讓孫猴從八卦爐中出來,才能證明老君的無能,也只有讓楊戩去捉拿孫悟空,猴子才不至於早死,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  《封神演義》里有一段是描寫楊戩收服梅山七怪的,這七怪中的老大,本是一個千年白猿精,截教門人,因其叔被姜子牙前世正一道人所殺,懷恨在心,於是便助紂伐周,意圖報仇,後被楊戩設計擒來,殺頭處之,其餘六怪改邪歸正,成了楊戩的部下。老白猿死後,肉身化做石猴,由菩提老祖收去,放在了花果山中,受日月之精華,吸自然之靈氣,而後,燃燈路經花果山,知其前世乃混世白猿精,便將佛祖半顆舍利投入其中,孕育成靈,終出石猴。說到這,列位看觀明白了吧,孫悟空的肉身實際上是楊戩給的。後來在取經路上,孫猴苦鬥九頭怪不贏,恰遇打獵歸來的楊二郎和梅山六怪,於是邀請他們一同除妖。見面時,猴子口稱二郎神及六怪為七聖兄弟,且在見面後,孫猴對楊戩說:「向承蒙莫大之恩,未展絲須之報」。其中這恩情,一是感謝楊戩當年殺了自己的前世,才有了修成正果的機會,做個與天同壽萬民敬仰的佛爺;二就是感謝當年楊戩擒拿他時,確曾有恩於他。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楊戩捉拿孫悟空那段,楊戩出戰之前對天上諸將官說::「小勝來此,需與他斗個變化,列位將天羅地網,不要幔了頂上,只四圍緊密,待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位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這話簡單明了,楊戩要跟孫猴鬥法,且天上地下隨便亂竄,輸了別碰我,贏了也別碰他,自然有我的人上前收拾,其中原因,不是二郎神太狂,更不是楊二郎討厭跟天庭合作,若是討厭,當初他就不會在接到調令之時哈哈大笑答應的那麼痛快了。二郎神之所以不想人幫,是因為他需要足夠的私人空間來給孫猴一種能保命的丹藥,這種丹藥可以讓孫猴躲避天雷以及八卦爐中的三味真火,他教完之後,才抓了孫猴,如果孫猴當真不怕八卦爐火,那他在路遇紅孩兒之時,也就不會被紅孩兒口中的三味真火給燒的滿山跑了。對於孫悟空來說,這無疑是救命大恩。再有,孫猴與楊戩見面後,楊戩對孫猴口稱「賢弟」,而梅山六怪稱孫猴為「二哥」,這是因為當年孫猴為白猿時曾是七怪中的老大,白猿死後,楊戩就成了六怪的大哥,可是孫猴的輩份還在,畢竟在六怪之上,於是六怪就稱孫猴為「二哥」,孫猴稱楊戩做「大哥」。現在知道楊戩對於佛教的興起作用有多大了吧。

  回歸歷史,昭惠顯聖二郎真君,多被認為是神化了的李二郎。這李二郎不是別人,正是都江堰總設計師及工程總監李冰的二兒子,當年由他們父子共修的都江堰,就位於二郎神老家灌江口邊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李冰父子,就修了二郎祠。除李二郎外,歷史上還有一人也被認為是二郎神的原型,此人就是打造灌江口斬蛟傳說的趙昱,趙昱為隋時蜀地官員,正史上並無記載,只說這位仁兄幼年修道,甚有一身本領,恰逢灌江口蛟龍作怪,於是揮劍斬蛟,留下千古傳奇,因趙昱在家排行老二,故又稱其為趙二郎。其實這趙二郎的出現,完全是趙氏統治者附會的,他們把老子李耳打下去,扶持起了一個沒本事的玉帝,之後發現說服力不大,就造了這麼一位神通無敵的趙二郎。自此二郎神就有了兩個原形,一為戰國時期的李二郎,二就是這個傳說中的趙二郎,可二郎神怎麼又叫了楊戩呢?  楊戩此人,正史上確有,但另人遺憾的是,這位生活在北宋末年徽宗朝的楊戩,雖然權傾朝野,可卻是個太監,而且名聲及其糟糕,跟高俅童貫實為一流,他算是太監行業里生時立祠的鼻祖了,後世的魏忠賢只是他的小徒孫。據說當年徽宗跟李師師的結合就是他的功勞,其惡名不亞於在他之後崛起的秦檜,就連《金瓶梅》里,這哥們都顯山露水了一把。如果把這位仁兄跟二郎神聯繫在一起,那就太讓人絕望了。我們知道,二郎神本為民間自創的神仙,其故事多為後世文人附會編排的,雖然相比那些宗教附會的神仙來說,二郎神更具神性,更有存在的價值,可就其本身來說,其姓名的由來,仍是個謎。  說完了楊戩,現在咱們回頭再說當年跟隨父親去了天庭當差的哪吒。  關於哪吒,其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戶曉,筆者若再次付諸筆端,真叫嘩眾取寵矇騙看官了。拋開故事,在這裡,咱們單方面說說哪吒這一形象的歷史演化過程。  哪吒屬於「進口」神,這不是筆者說的,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前面在介紹李靖的時候,筆者就曾說過,李靖在佛教的原身為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毗沙門,相傳這毗沙門至少有五個兒子,而哪吒的原型,就是他第三個兒子,可惜姓名以及形象,尚無定論。  關於哪吒,最早出現在唐《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中,那時候的哪吒尚沒有完整的形象,只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驍勇善戰可一夫當關的英雄概念。此後,到了元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哪吒的形象就較完備了,書中稱哪吒乃玉帝身邊的一位大羅仙,因感人間魔怪橫行,於是降世臨凡拯救蒼生,至於哪吒年輕時闖的禍,《封神演義》中敘述得十分詳細,只是日後的成就,《搜神大全》與《封神》就完全不同了。《搜神大全》中所記錄,成年後的哪吒降妖除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簡直三界獨一份,就能力上來說,遠是孫悟空跟楊戩所不能及的,只不過,如此一位牛神,終究仍與道教無緣。  在《搜神大全》中,哪吒雖然是大羅仙臨凡,源頭歸了道教,可最終的結果是跑到靈山被封了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靈山受封之後,玉帝才在天庭中封他為三十六員天將的第一統領使,既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說到底,道教無非是站了一個源頭的便宜,實際上人家端的還是佛教飯碗,斬妖除魔後先得去靈山開會,開完了會再回總公司領命。  到了明代,神話小說中的哪吒雖還保留其狂妄的洒脫精神,可於本領上卻大打折扣了,原因在於,三教開始合一,而哪吒的形象,已經不能滿足當時宗教神祗的統一形象了。元以前的哪吒是個絕對的武將,面目猙獰且三頭八臂,毫無文雅可言,根本不符合儒教理學對神祗的理解。儒教是個講求禮儀的宗教,實際點說就是個愛以貌取人好裝腔作勢的教派,他們通過言行舉止跟外在形象來取悅別人,同時,也是通過這些來肯定或否定他人,在儒學家的眼中,無論是道教的神仙仙女還是佛教的和尚尼姑,都該是彬彬有禮乾淨利落且五官端正的一流帥哥美女,那些面目誇張以邪惡示人的神,哪怕是好神,也都入不得正統。於是原本盜寇模樣的哪吒,就被改寫成了兒童或是少年的英氣之士,五官端正了不說,且又增添了一份稚嫩,惹人疼愛。雖然新版哪吒仍舊是禍端的締造者,可戰鬥力卻明顯下降,這其中不僅包含了儒教「少年輕狂」的理論,更有「少不更事」的偏激,儒學認為,少年可以俠蹤天下,甚至允許其義氣用事,可要說真本事大修為,則是越老越高深,只有沉澱下來的,才叫文化。  好在世人大都接受了哪吒的孩童形象,且在世人眼中,哪吒少年英雄的氣概遠超過其能力的大小,對於哪吒來說,斬妖除魔早就不是他炒作的資本了,那嬌小的身軀跟稚嫩的聲音,才是吸引大眾的上乘廣告。在今宜賓翠屏山腰,立有我國唯一一間哪吒廟,也叫哪吒行宮,以供信徒膜拜。  關於哪吒,在這裡加上一句,《封神演義》中說哪吒李靖楊戩等七人肉身成聖的說法實則有誤,原因就出在哪吒身上,哪吒乃蓮花化身,骨肉早已削去還給了父母,根本沒有肉身,又如何以肉身成聖呢?而至於書中所言肉身成聖的最後一位——雷震子,咱們日後再談。  自此,潛伏於天庭以及道教廟宇中的武神一一露出水面,儘管這幾位神仙是佛教培養並扶植起來武神,可終究不能否定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既然是百姓認可,那自然就是好神仙了。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php[複製地址]上一主題:吟秋館詞鈔 (民國)潘榕 下一主題:談龍錄 ﹝清﹞趙執信 [樓主] [2樓] 作者:一步兩搭橋 發表時間: 2011/05/12 11:53[加為好友][發送消息][個人空間]回復修改來源刪除

下   三界第一搬運工   道教的天庭中既然有了帝王,自然就要有供帝王居住的亭台樓閣。更何況道士本就需要清幽之所供其修鍊,若是連個像樣的修仙環境都沒有,那這天庭不是太說不過去了嗎?於是,天庭中就誕生了一個靠建築搬運為生的神仙,本篇所要介紹的,就是這個三界第一搬運工,他是誰呢?咱們得從另一個故事說起。   蒼穹之下,群山赫立,碧波環繞處,炊煙裊裊,浮光掠影間,人形閃動。此時,在匆忙的人群中,一位老者,停下了蹣跚的腳步,站在了溪水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溪水,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偉大的計劃。。。。。。這計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天地為之動容,讓百姓齊聲歡呼。締造出這個計劃,並將計劃付諸行動的老人,就是被後世無數教育者視為育人典範的愚公。   在文化尚未普及的年月里,識字不多的愚公,用身體力行子孫延續的決心,給天庭上交了一份完美的企劃書。後經玉帝多方考察,山神土地諸次肯定,天庭委派誇娥氏之子,下界協助,一同完成了本次造福萬民的輝煌功業。與此同時,愚公成了後人津津樂道的榜樣,而天庭,也在本次功業買賣中再一次受到了百姓的認可。可是,就在雙方獲利的同時,卻忘記了一位至關重要的神仙,這位尊神,就是將山搬走的兩個小神仙的爹——誇娥氏,也就是《西遊》中那個蠢笨的巨靈神。   相傳,巨靈神乃天界守護正神,鎮守天門,力大無窮,有運山填海之能,身高無限卻法力較低。   道教中所謂的法力實際上是一種虛無的意識,就是通過思想或是特定的理念來控制世間萬物,以求達到令物我合一的至高境界。而巨靈神,以力大聞名,除懂得基本的駕雲之術外,就只剩下一把劈山斷崖的宣花板斧了。說直接點,這哥們之所以能在天上吃飯,完全是靠他與生俱來的一膀子力氣,至於道家所說的幻化以及佛教的變化之術,全然不懂。當然,這沒什麼丟人的,因為巨靈神在天界的重要性,完全跟法力無關。   看《西遊》我們知道,巨靈神是李天王麾下的伏魔先鋒。這職位要比一般神將高很多,屬於副將一級的官員。說得更精準點,就是個探子。但凡有了戰事,你先上,贏了,功勞是主帥的,輸了,丟人是你自己的,誰叫你是先鋒呢。通常第一個衝出來的是最容易被人記住的。在《西遊》中這老兄一出場就讓孫悟空給斗敗了,著實窩囊了一回。可是,當我們在嘲笑巨靈神的無能時,是否想過,為什麼巨靈神就成了先鋒?而巨靈神在做先鋒之前他又是做什麼的呢?帶著這兩個疑問,咱們開始下面的故事。   開篇時,筆者交代過,道教的天庭中需要一種能幫著蓋房子跟裝修的神仙,而這個神仙就是誇娥氏巨靈神。   巨靈神的價值並不在於是否能打,而在於他的力大。民間傳說,巨靈神曾在人類的一場浩劫中起到了關鍵性的救助作用。。。。。。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老天因為戀愛受了刺激,鼻涕眼淚連帶著口水,能流的都流了下來,弄得大地上的生靈東躲西藏,江河湖海的水爆炸一般的泛濫。面對如此鬱悶的自然災害,百姓們無計可施,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禱,祈求上天早日開眼,制止住這無聲的哭泣。終於,老天睜開了它那雙哭腫了的眼睛,將雨水徹底止住。   雖然雨是不下了,可伴隨著天地眼淚的洪災卻駐足在了大地上。且這洪水明顯有長期霸佔土地的意思,反正是老天爺創造的我,我就是不走,你們誰拿我也沒招。眼見著天下黎民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水難之中,天地終於從失戀的痛苦裡走出,他命三界中力氣最大的神仙巨靈神下界,定要將洪水趕跑,還給蒼生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正所謂解菱還須系鈴人,天地的決定讓這位三界大力士興奮異常,他早就看洪水不爽了,只是礙於天地的尊威,不敢擅自行動,這回上司開口了,哥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幹了,洪水猛獸,你巨靈神爺爺來啦。   要說這洪水為什麼不走,其原因也並非都出自她的本意,主要的罪魁禍首還是那些地面上土生土壘的山陵。在當時,各方大山都還沒被天地任命山神,大家各行其是,各自管理,活得十分逍遙。平日里除了看些花花草草,就是跟潺潺溪流為伴,從來也沒遇到過更加猛烈強悍的愛。洪水,雖然兇猛,可就因她的劇烈,讓大山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暢快,於是,他們不再固守著小家碧玉溫順可人的溪流,而是自發的,手牽著手,擁抱起了熱情澎湃脾氣倔強的洪水。他們在中國的東海岸排成一排,將洪水流向大海的路徑徹底封死,以保證洪水只在自己身下徘徊,不讓她從身前經過,希望永遠就這般的湧來,越來越多,最終把自己融化在愛的海洋里。   巨靈神下界一看,真是火起三丈高,不由得破口大罵:「你們這幫爛泥,永遠都糊不上牆,為個女人,竟然迷失了本性,棄天下蒼生於不顧,你看今天你巨靈神爺爺怎麼治你們」。大山們還沒琢磨明白巨靈神為什麼要罵,就只覺身體一輕,騰空而起,一座座的都被移回了他們原來的地方,接著洪水身不由己的全部進了大海。自此之後,天下大山知道神界有了個巨靈神,於是再也不敢造次了,只得乖乖呆在原地不動,等著天上下來山神管理自己。而巨靈神,也就成了自古以來天上人間第一個排山倒海的神仙。   正因為巨靈神能肆意的搬運群山,於是天地就認命他做了天庭建築師。但凡剛剛登天的神仙,皆由巨靈神負責安排住所。如果哪位仙家在人間之時就有了修真的住所,那就由巨靈神派遣黃巾力士,直接搬到天庭。若是碰到在山洞中成仙的仙人,就由巨靈神親自動手,跑到山上硬生生的將洞府取出。大山懼怕巨靈神,即便是疼也不敢做聲,只要一做聲,巨靈神一把就給這哥們推到海中,認海水拍打,最終成為爛泥。   功成身退的巨靈神回到天上,娶妻生子,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值得誇獎的是,巨靈神是個非常本分的神仙,他無需人間供奉,更不想憑藉自己的實力給子孫後代造什麼福,哪怕是《愚公移山》中那兩位移走太行王巫的力士,也都只用了誇娥之子的稱號,絕不允許子孫立點功勞就名揚四海,一生只求兢兢業業,為天庭服務,這樣的神仙,多麼難得。可誰成想,如此優秀的真神,竟被吳承恩老先生拉出來做了炮灰,給孫悟空打得滿地亂竄,真叫筆者嘆惋痛心。   巨靈神可憐的原因在於,李靖明知巨靈神不會功夫,卻硬要讓他去打頭陣。雖說降妖除魔確實是做神仙的本分,可人家巨靈神終究不是戍邊部門的,準確的說,巨靈神該是天庭建築部的執行總監。你讓一個工人兄弟跟會武術的和尚打,那不是太欺負人了嗎。   糾其本貌,巨靈神的形象實際上是盤古形象的一個衍生。盤先生頂天立地,巨靈神身高無限;盤先生手拿板斧劈開天地,巨靈神則是宣花板斧開山鑿崖。無論是形象還是所用兵器,都是同宗。而巨靈神在《西遊記》中的先鋒形象,實際上是吳老爺子想借巨靈神來影射道教之祖盤古的無能,因為只有巨靈神敗了,才能證明道教統治者的無能,也只有盤古的衍生品敗了,才能表示道教神話已經過時了。可就是不知作為盤古轉世的元始天尊,看到這樣的安排,會不會一臉苦像   最火暴的夫妻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天空中雷聲滾滾。一群達官貴人為求避雨,鑽進了當地村民自建的茅草棚中。如刀般的雨滴密集的襲擊著棚頂,眼見草棚已無力支撐風雨的肆虐,頃刻間便有坍塌之勢。躲避於草棚之下的官人們焦急萬分,心想著,如此一個荒山野嶺,只有此處可以避雨,若是草棚坍塌,真被大雨淋濕,明日如何上路。官人中較年輕的幾位有些按耐不住了,開始在晃動著的草棚內來回走動。稍微上了年紀的還算沉著,只待大廈傾倒,泰然處之。突然,年輕人中有一位按耐不住的,開口說:「侯爺,咱們還是出去吧,我把衣服脫了給您遮著,萬一草屋塌了,傷了您老人家,我們可開罪不起啊」。此時,坐在中間的一位老者笑了笑說:「不必心急,我命在天」。話音剛落,只聽得天空中霹雷巨響,伴隨著隆隆之音,雨水戛然而止。老者繼續說「命再此,上路吧」。   眾人剛從草棚下走出。突然,雷鳴般一生啼哭,響徹天際。老者循聲趕來,於雜草堆中,尋得一面天枕地的新生男嬰。見老者一到,男嬰咧開小嘴四肢亂動。老者甚是喜歡,抱起男嬰便認做自己第一百個兒子。因其於雷鳴中出生,故取名雷震子。這個認子的老人,就是周文王姬昌。   認了兒子的姬昌剛要攜子上路,只見雲端有人高呼留步,姬昌舉目看去,一位慈眉善目的道士,從天而降。道士深施一禮,口說自己為終南山雲中子是也,元始門下,恰逢途徑此處,聽得雷聲後有嬰兒的啼哭,於是按下雲端尋個究竟,不想此子已被文王收去,但我與此子甚有淵源,故想收做徒兒,日後可幫你建功立業。姬昌見那雲中子仙風道骨不像是個壞人,想來自己此去不知生死,帶個孩子多有不便,萬一因為自己連累了他,反倒多害了一條生命,於是轉手將孩子交給了雲中子,望其善待。雲中子接過孩子轉身離去了。   要說這世間之事,大都有個因果。七年後,文王得釋,欲出五關之時,紂王反悔,命手下大將追上殺之,不想正要動手,卻見天降妖魔,其貌尖嘴猴腮,背生雙翅,手拿一根巨棒,力大無窮,只殺得商紂官兵丟盔卸甲一片狼藉。此形象怪異的飛人,就是七年前文王所收的雷震子。此後,雷震子舞動雙翅,背父出關,最終投奔周營,助紂興周,一路上戰功卓絕,肉身成聖。   現在來說說雷震子成聖后的去處。   可能是因為雷少俠長的實在太丑了吧,以至於最後落得一個佛道兩家都不接受的下場,翻閱道教神譜,普天神仙中,只有一位是跟雷震子相貌相同的,那就是天上的雷公,就連手中兵器都一摸一樣。可是道教就不承認雷震子跟雷公同屬一神,而佛教諸佛菩薩以及他們的隨從里,更沒有與雷公子相同相貌的尊者。既然是個未知,那筆者還是將目標索在雷公的身上,畢竟就相貌而言二者確有相同之處。我想,普天之下認為雷震子跟雷公同為一神的人,不只我一個,可問題是,道教既然不承認,那雷震子如何成了雷公呢?這就得從當年收了雷震子的終南山雲中子那裡說起了。   《封神》中說雲中子為闡教門人,可又不屬於元始十二大弟子之中的任何一位。他第一次出場是在紂王的皇宮,當時贈了一把寶劍給紂王,令其懸於宮門之上,說可降妖除魔。誰成想狐狸精一見此寶立時頭暈目眩,於是紂王將寶劍取下,丟了出去。這裡面有一點很不可思議,就是雲中子既為闡教門人,為什麼會想到要殺狐狸呢?要知道,這狐狸可是促成西周反紂的第一功臣,而元始天尊要想填滿封神榜,必須讓商周大戰,否則就沒有辦法封神了。可這雲中子,卻想在文王被困之前就殺了狐狸,間接阻止封神大業的進程,似乎很是另人不解。最有意思的是元始天尊對此事未做任何發言,大有壓根就沒當回事兒的豁達。而在後來的十絕陣中,闡教十二上仙一應具齊,甚至後來都驚動了元始他老人親自視察,而這雲中子,就是死活不去,當然,也因為他沒去,所以他就沒能被收到混元金斗之中,保住了頂上三花。作為闡教門人的雲中子,為何敢無視元始的法旨,甚至還在闡教最困難的時候坐之不理。這其中原因在於,他壓根就不是闡教門人,而是天上的另一位上仙,地位可跟玉帝齊平,就連三清見到他都得禮讓三分,這位神是誰呢?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司雷之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   黃帝為何要插手《封神》的事?   在前面筆者介紹過,當年黃帝被擠下中央天庭出任雷神,是三清開會決定的,黃帝自覺理虧,也就沒說什麼,畢竟雷神的職位基本上不太受玉帝的控制,天下司雷之事都由自己一人承擔,到也逍遙快活。可是後來,黃帝聽說元始要封神,且所封各部之神中,有一部竟要歸到自己手下當差,這讓一輩子稱王的黃帝很不爽。你想啊,你元始封神,憑什麼要連帶著我的部下一起封了,作為司雷總公司的老總,我們公司內部都還沒提招聘不招聘的事兒呢,你就直接給定了,這也太拿我個雷神不當回事兒了吧。我黃帝一生可沒吃過這個虧,雖然我能力沒你高,權利也沒你大,可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既然你認為雷神手下缺人手,那我就自己培養一個,你封的那些,在我這,都不算數。想到此,黃帝搖身一變,化作雲中子,打著闡教上仙的名義,來到了人間。   原本黃帝是想乾脆把封神的事兒給攪和沒,自己也省得培養什麼手下了。於是他跑到紂王宮門前,口稱宮中有妖氣,望面見紂王,助天子殺妖以求匡扶社稷。但是在覲見的中途,黃帝又改變了主意。他轉念一想,雖說元始這老頭對自己不怎麼好,但封神一事終究是補充天界實力,以圖斬妖除魔天造福蒼生,於是作為中華民族祖宗的黃帝,只是將寶劍贈給了紂王,卻沒有親自衝到後宮殺掉狐狸。。   不能殺狐狸,就意味著無法阻止封神,而阻止不了封神,就意味著自己的公司將被注入大量外來元素,日後不僅管理上會出問題,甚至都有可能職位不保。一種不安湧上了黃帝的心頭。   就在黃帝忐忑著自己未來事業走向之時,突然靈光一閃,思咐道:既然你擔心我一個人無法支撐天下萬雷的大事,那乾脆我自己培養一個,怎麼也不能讓你元始的人鑽了我的空子。於是黃帝細細盤算了一番。他思量著,自己培養的這個人,要有一個什麼出身,要有怎樣的背景又有如何的本事。最重要的是,自己這個手下,必須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否則元始一旦封了神,再想讓老百姓改變信仰,那可就難了。想到此,黃帝高站雲端,俯瞰蒼生。西邊,一對人馬正緩緩向朝歌走來。   這隊人馬正是西伯侯姬昌覲見朝歌的隊伍。黃帝壓住雲頭,細細端詳著文王。他發現,文王確有帝王之相,於是計上心頭。接著就發生了開篇時那場雷雨交加的認子情節。當天的雷雨都是黃帝故意安排的,而雷震子,或許是黃帝從別處偷來的一個孩子,日後改了雷震子的模樣,就是擔心終有一日雷震子長大成人,被自己的親生父母給認了去;也可能這雷震子壓根就是一隻新生的小禿鷲,被黃帝變化了人行,暫時蒙蔽文王,待文王認子完畢,打造出一個王子的身世後,自己再去取回,帶到天上,加強修鍊,可終究只有七年光景,難脫本貌,變不得完整人身,於是就成了那半人半鳥的模樣。當然,雷震子的本身也可以是其他什麼精靈,總之,其來歷確實不明。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黃帝成功的為自己的公司培養了一名精英。對於黃帝的做法,祖元始天尊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礙於黃帝在民間的實力,不好意思直面批評,反正培養的又不是什麼妖孽,元始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由於雷震子的身份特殊,乃是黃帝培養出來打名氣的神仙,所以元始的封神榜上根本不能收。既然元始都不同意的神仙,佛道兩家就更不敢用了。於是就出現了佛道典籍皆無記載的狀況。其實雷震子在離開周朝王宮之後,他就直接去找了他那化作雲中子的師傅黃帝,與其一同回到天上做了雷公。   這雷神、雷聲天尊以及雷公完全是三位神仙。雷神是伏羲的爹,被黃帝殺了。黃帝做了雷聲普化天尊。而雷震子,就是雷公。儘管《封神榜》中仍有雷部正神以及催雲助雨二十四天君,可事實上這些都沒得到道教的認可,且在老百姓心中也只認雷公,根本沒有雷部正神的概念。   元始天尊在《封神榜》上明確指出,太師聞仲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這個任命一出,還沒等老百姓不樂意,道教就直接衝出來了。你讓截教門人做神仙我們不反對,可你不能把黃帝擠出去啊,把他老人家弄沒了,我們道教在人間還能生存嗎?直到現在,於道教諸多神仙典籍中,仍認定黃帝即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只此一份,童叟無欺。所以說,跟誰干都不能跟老百姓干,雖然老百姓再牛也不可能完全戰勝自然災害,可要是老百姓都沒了,那你們這些神仙還有個屁用,你還封什麼神?於是在百姓的一片歡呼聲中,雷震子做了雷公。有意思的是,雖然道教不承認雷震子的存在,可在其神仙系統中卻承認雷公的存在,而詢問雷公的源頭,卻又是雲山霧罩解釋不清。這裡面的因由就是一方面礙於元始天尊的威嚴不敢將雷震子收進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接受民意,承認雷公與雷震子在形象跟兵器上一摸一樣。最終,經元始、玉帝、黃帝三方會談決定,承認雷公為役雷之神,但不承認雷震子就是雷公。換句話說,天庭用了雷震子,可是不願意承認雷公就是雷震子,因為雷震子的成仙之路完全是由黃帝自己安排的,而在雷震子上天之前黃帝似乎並沒跟天庭打過任何招呼,只是雷公市場影響力太大了,你天庭不用也得用。   做了雷公的雷震子跟老師黃帝一同管理天下萬雷,工作充實也樂在其中。可是,再完美的神都無法在工作上做到盡善盡美,誰都會偶爾出點差錯。雷公也不例外。在他幾千年的司雷工作中,就有過一回最另他難忘的失誤,也正因為這場失誤,雷公因禍得福,娶了個漂亮媳婦。這個嫁給雷公的女人,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電母。   關於雷公的失誤以及電母的傳說,下面簡單敘述一下   話說唐武德年間,也就是李世民他爹李淵當政的時期。天下初定,百姓雖從流離失所的狀態中穩定了下來,可仍是有一大堆人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苦於溫飽。電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的一個普通老百姓家中。   這家人甚是可憐。男人都在戰亂中死了,只留下兒媳帶個婆婆,婆媳兩艱難度日,苦不堪言。   媳婦本也有些姿色,雖談不上賽過嫦娥氣死七仙女,但還算女子中的佼佼者。自丈夫死後,時常有媒人上門說親,可都被這媳婦一一回絕了。原因就在一個「孝」字上,她無法狠心丟下自己的婆婆不管,年邁之人,身邊若是沒個兒女,孤苦伶仃的,想想就覺可憐。婆婆也深知媳婦的心思,對媳婦也是體貼得緊,婆媳倆的感情異常要好。只是,花無白日紅,人也無百日好。哪怕是親母女在一起時間久了,都有可能產生摩擦。終於,在婆婆的一場大病中,摩擦產生了。   可能是生病的人都會任性吧。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婆婆突然對肉產生了強烈的渴望。可就當時的生活條件而言,能喝上粥就不錯了,誰還敢妄想吃肉這種高蛋白高脂肪的營養品。   眼見著婆婆可憐的模樣,媳婦真是難以拒絕。   兒媳徑自來到廚房,看著菜板上那幾片已經干透了的菜葉,思索片刻後,咬緊了牙關。   她先是將袖子捲起,然後看了看躺在菜墩旁已經生了銹的菜刀,不由分說,提起菜刀一閉眼。在寂寞的廚房中發出了一絲痛苦的呻吟。   疼得滿頭大汗的媳婦將胳膊上切下來的肉放在了菜墩上,準備清洗。正在此時,從卧房,傳出了婆婆的叫喊聲。媳婦循聲匆忙趕來,只見那病痛中的婆婆大發雷霆,口中罵著媳婦不孝,出去半天,卻不曾拿得半塊肉來。媳婦一聽,心如刀割。可她畢竟是個孝順的兒媳,並未與婆婆翻臉,只是安慰的對婆婆說:「馬上就好,馬上就好」。婆婆聽到肯定的回答後,方才止住了罵聲。   兒媳返回廚房,將那塊從自己胳膊上割下來的肉迅速放在了鍋中。一邊慢慢攪動著鍋中的肉,一邊擦拭起了眼角的淚。   肉終於做好了,媳婦忙將肉從鍋中取出,轉身出了廚房。端到了婆婆面前。   誰成想,人肉的口感竟跟其他動物的肉大有不同,不僅堅硬,而且味苦。這讓久病未愈的婆婆倍感受騙。她怒罵兒媳將好肉私吞,卻留那靠近肉皮的爛肉給自己吃,如此不孝的媳婦,真希望讓雷把你劈死。   正在婆婆咒罵兒媳的時候,雷公從天上經過。婆婆口中每一個字他都聽得真切。雷公為神,脾氣暴躁,最看不得天下不公之事,但凡有那十大惡疾之人,他都恨不得一下就給劈死。雷公一聽,如此不孝子孫留她何用。隨即運用天雷,直接就把還在為自己傷心的兒媳給劈死了。你說倒霉不倒霉,一片苦心被誤解,最後還被雷給劈死了,真是比竇娥還願,比黃連還苦啊。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事情的轉機,就在兒媳倒下去的一瞬間。   見到兒媳如此委屈,就連兒媳身上的衣服都憤怒了,衣襟舞動,袖口大開,一條少了大塊肉的胳膊,露了出來。   此時婆婆方知自己罵錯了兒媳,但悔之晚矣。她見真有雷公顯靈,忙起身下地作揖,懇請雷公救救她的兒媳。   雷公一看,這明顯是自己偏聽偏信,誤殺了好人。雖然也很後悔,可自己終究不是掌管生死的神仙。他能做的,也只有在三魂七魄散了之前,將女子收到自己手中,帶到天上交給師傅雷聲天尊搭救。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見此女孝心可佳,且又是自己徒弟誤殺了她。於是將其靈魂重組,留在了天上,並取名電母。由她來掌管雷鳴前閃電的工作,配合雷公完成每一場打雷。而電母的職責在於,她要讓雷公在打雷之前,照亮世界。讓雷公看清楚世界,別再錯殺了好人。   也許是工作關係吧,雷公電母在一起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感情,然後兩人雙宿雙飛永結同心了。   回到歷史。雷公之說早於電母。秦漢之時,打雷閃電的工作都由雷公一人承擔,後經魏晉洗禮,天上出現了雷公電父。一直到了唐宋,電母之說方才興起。再由明代神話小說的加工,電母的形象越發深入人心,而後,天上打閃的職業就交給了電母,從那時起,一直到今天,光芒普照閃閃不息。   要說雷公電母這對夫妻,那可真是互補。往常很多神話小說中都說雷公電母是一對冤家,彼此都有著火暴的脾氣。可實際上不是。要說雷公脾氣火暴,這到屬實,可電母卻是個賢良溫婉之人,她只是負責幫雷公照亮人間而已,絕不像後人傳說的那般不近人情。不過,後人之所以這麼認為,也有他們的道理,正所謂歡喜冤家。若是太和諧的夫妻反倒沒了生活情趣。夫妻嗎,不打不罵不熱鬧,居家過日子就得時不時的製造點小麻煩,這樣的日子來才不會太枯燥,你說呢?   說完雷公電母,下面筆者要說的,自然就是。。。。。嘿嘿,下回分解。

推薦閱讀: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1)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三冊30)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
《韓非子·難三第三十八》白話譯文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三)

TAG:中國 | 神仙 | 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