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櫻花神性的國家
來自專欄日語雜談
櫻花,粉透白的色調,是日本這個國家文化輸出的標誌印象之一,甚至取代了代表皇室的菊。而在說到帶有映射日本文化的時候,櫻花的英文翻譯也會從Cherry blossoms變成sakura。
那麼這種廣泛分布於北溫帶的植物,為什麼根植於了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中呢?
桜「さくら」,自有史記載以來詞源不明,但是廣為流傳的有
是春天掌管水稻(稲「サ」)的神寄宿的座「クラ」。
開花一詞「咲く(さく)」加上代表複數的「ら」,原意是泛指開花密集的一類花朵。在富士山上,掌管著花種和花開的神:木花開耶姫「このはなのさくやびめ/コノハナノサクヤビメ」中取字「サクヤ」而來----Wikipedia
日本在文化上,其實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是偏向貧瘠的,而作為預言書兼啟示錄的,千年長篇小說第一,紅樓夢(劃掉)《源氏物語》,則開啟了日本文學的走向(略誇張)。
源氏物語中的花與人的描寫,可以說是影響了這個國家對花的執著,在平安時代王朝文學中的「もののあはれ/物の哀れ」物哀的審美概念,將其聯想到櫻花中,那種驟然開花,悄然凋零的感覺更是讓人有種諸行無常「しょぎょうむじょう」的感覺
物哀,是指在觸及,目及,嗅及,感及之處,都會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毫無由來的憂傷感。
諸行無常,沒有一成不變,只有不斷變遷的事物。佛教概念。
櫻花與日本歷史
櫻花,真正開始於俳句和和歌流行的時代,而最終滲入日本文化的每個角落。最開始傳進來的唐詩,詩中詠的花都是梅,在中國文化大道盛行的時代,各位詩人也是跟風詠梅的。(即奈良時代)
後來到了平安時代,國風文化盛行,遣唐使取消,假名文字作為漢字訓讀補助文字開始盛行。加上天皇們的移情別戀,且作為觀賞性極高的植物之一,櫻花取代了梅,成為後來文學中花的所指對象。
到了江戶時代,為了市容美觀,更是在各條河川的沿岸都種上了櫻花樹,一下就擴大了櫻花的種植面積。自此之後,櫻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擴散至日本全境。
雖然到了明治維新時,全盤的西洋化導致各個大名的豪宅和櫻花樹都遭了殃,不過因為西洋化而帶來的嫁接技術,也為櫻花留下了命根。
「可能目黑川一旁的櫻花,便見證了東京,而醍醐寺的櫻花,則看著這個國家的起落至今」
每年電視台都在報道櫻花前線的進展,一轉眼便是半年過去,而櫻花盛開到櫻吹雪(也就是櫻花暴雪)也就短短個來月,這樣一年一年,已經過去多少年了?
和每時每刻都在發展的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自從上個世紀的經濟危機以來,疲軟至今尚未回復,再加上保守且排外的民族性,可以說,就算是東京這種國際化大都市,可能30年都不帶改變景觀的。
有人說,每棵櫻花樹里都寄宿著一個靈魂,其實不無道理。大多數的人一生可能就只在自己出生這片小村裡徘徊,小學到高中都在一個村,或者一個縣,即使上了大學,上了京,去了大阪神戶,最後也是卸甲還鄉,最後依然是那一排櫻樹。
上學的時候,和大家一樣的讀書,一起去修學旅行和合宿。男性在公司里,兢兢業業直到退休,其中結婚育有子女,重複著自己走過的路。女性高中畢業後就結婚是最好的,做家庭專職的主婦,每天倒不同的垃圾,帶孩子出去走走,會面一下鄰居。
每年正月便是逛廟會,看煙花,3月份就有櫻花可以看,直到5月。6月又有煙花大會加上逛廟會,接著公司好不容易批的年假去隔壁的鄉下泡泡溫泉。10月份新人入行,又是迎新,到年底,年會,聖誕,元旦。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了,日本的生活依然是如此,像極了工業化下集約生產的標準磨具。就連江戶的櫻樹,這麼多年還是差不多。
論活力,日本已經略有遲暮。
但是大家還是很喜歡櫻花,每年都有賞花茶話會,大家都會關注今年我住的地方櫻花什麼時候開,對於孩子們來說,櫻花盛開的時候,就是新開學的時候,對於大人們來說,是春天的氣息帶來的一年的新希望。
櫻花就是這樣被大家寄託著各自的希望,看著每個人的人生。
雜談菌是很喜歡日本這個國家的,喜歡著這個國家發生的故事,那些人們不斷演繹的歷史,他就像中國在另一個世界的發展,兼容著古今中外的文化。看著日本,就像看著中國一樣,大有不同卻可以理解。
日本就像著櫻花一樣,突然間是花開滿樹,最後也是繁花落地。可能浴血而狂亂盛放,也可能寂寥而終。或是快起快落,或是延綿長終。
如果說櫻花是日本的歷史,對於中國來說,則是腳下的這片國土。
只是太過沉重和空大,導致很多人忘了他。
雜談菌記
2018.7.13
推薦閱讀:
※日本有沒有過針對天皇的人民起義?
※夏日花火 | 帶你簡單了解日本花火
※日本人妖(男大姐)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迪士尼在日本抓过漫画家吗?
※《流星之絆》的「絆」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