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秒殺所有球隊的俄羅斯「太空足球隊」

世界盃,秒殺所有球隊的俄羅斯「太空足球隊」

來自專欄下一站火星105 人贊了文章

對俄羅斯而言,最引以為豪的國際地位莫過於航天大國身份,2018年世界盃首次來到俄羅斯,自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完美的機會,在世界盃中展現方方面面的航天元素。世界盃賽程過半,一直圍觀電視直播的你,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俄羅斯的這幾個足球航天看點?

看點一:比賽用球---TelStar 18

本屆世界盃的比賽用球叫做TelStar 18,它的前身是設計方在60年代發布的TelStar足球,曾經服務於1968、1972、1976年歐洲杯和1970、1974年世界盃,可謂戰功赫赫。今年是新發行的版本,但依然使用了TelStar這個名字。

本屆世界盃TelStar 18,圖自nssmag.com

為什麼叫做TelStar呢?這可與一顆衛星有關了。

1962年7月10日,一顆名叫TelStar(Television/Star)的通信衛星從美國升空,它由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主要負責研發,還有NASA和英國法國的科研機構參與,最重要的功能是實現歐洲和美洲的通信信號直傳。

(圖自NASA和FIFA)

TelStar 1衛星和足球,可以看到的確長得很像,不過後來的TelStar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球形了(上圖)。

首顆實驗衛星取得巨大成功,順利完成了跨越大洲的電視信號(黑白)、電報、電話的直播/傳,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投入使用的通信直播衛星。後來這組系列衛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衛星系列之一,60年內,先後有美國貝爾實驗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勞拉空間系統公司、休斯飛機公司,歐洲的阿斯特里姆公司推出了21顆星。

它們極大改變了體育行業,畢竟直播的商業價值相比錄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比如世界盃的全球直播費用在數十億美元級別,這與衛星直播技術是完全分不開的。可以說衛星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體育行業,大大推動了商業化進程,以它命名新款足球並不奇怪了。

看點二:會徽揭幕在國際空間站完成

在空間站領域,蘇聯/俄羅斯獨自建立過8個(7個禮炮號與1個和平號),美國獨自建立過1個(天空實驗室),中國獨自建立過2個(天宮實驗室)。在大小可以塞滿一整個標準足球場的國際空間站建設方面,俄羅斯更是獨立建了一半,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國建另一半,且自從太空梭退役後俄羅斯已壟斷國際載人航天市場長達8年,實力可見一斑。

國際空間站上常年保持6名宇航員在軌工作,雖然俄羅斯在國際空間站維持經費上投入不多,但它的宇航員數量可一點都不少,常年在2-3人,這個肌肉必須要秀。

(圖自NASA)

俄羅斯三名宇航員配合地面倒計時揭開會徽面紗(上圖)。

2014年10月28日,俄羅斯三名宇航員配合地面,在太空中揭開了本屆世界盃的會徽並進行全球直播。這也是人類史上首次這麼玩。

看點三:世界最快的足球!

世界盃開賽前,一顆神秘的比賽用球早就經由俄羅斯飛船送到了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宇航員當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好機會。宇航員安東帶領小夥伴們建立了一隻「太空足球隊」,雖然正規的球隊需要11人上場,這幾個小哥人少卻頗不平凡:不僅是他們數千萬美元的培養費用、數千萬美元的球服(太空服)、數億美元的交通工具(火箭和飛船)、兩千億美元的家/比賽場,還有他們非凡的能力。

(圖自NASA)

俄羅斯宇航員安東和奧列格愉快的玩耍(上圖)。

如果以地表作為參考來看,世界速度最快的射門大約是210千米/時,來自2006年葡超聯賽里斯本競技對納瓦隊的比賽中羅尼·赫伯森的射門,這幾乎是高速公路限速的2倍!但這些太空足球隊球員藉助國際空間站的助力,隨意一腳速度都要超過28000千米/時。很好奇俄羅斯是否考慮給這個「作弊」的速度申請一個世界紀錄。

6月3日,安東本人返回地球,他也將這顆「開過光」的球送到主辦方手中,隨後這顆球出現在開幕戰前的慶典上。說句實話,不知道這顆球是否會心甘情願接受球場內這麼慢的速度,畢竟體驗過速度28000千米/時的球,啥都看淡了。

踢球,論選擇一個合適平台的重要性。

看點四:宣傳片暗藏兩大玄機

世界盃當然離不開宣傳,俄羅斯與FIFA共同發布的官方宣傳短片中,自然少不了最經典的俄羅斯航天元素。

(圖自FIFA)

左圖的聯盟火箭和右圖的斯普特尼克一號(上圖)。

冷戰初期,蘇聯由於舉國體制、發達的重工業、更接近歐洲需要保持武器威懾,在航天上的投入巨大,直接的結果就是它在各方面都領先世界。

蘇聯人發射了第一枚洲際導彈(1957年,R7)、第一枚航天運載火箭(1957年聯盟火箭)、第一個月球探測器(1959年,月球2號)。在同一年代,蘇聯還擁有了第一個男性宇航員(1961年,尤里·加加林)、第一個女性宇航員(1963年,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第一個金星探測器(1961年,金星一號),輝煌無限。

其中,最具標誌性的就是聯盟火箭和斯普特尼克一號衛星。聯盟火箭不僅是人類首枚運載火箭,還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火箭,各種擴展版本發射了近2000次,扛起了人類航天發射約30%的任務,載人版本也極其成功,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傳奇。而斯普特尼克一號衛星的地位,毋庸贅言,它的升空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航天時代。

筆者也一直在圍觀世界盃,如果各位觀眾留心觀察,可以發現在央視和各大轉播平台的切換動畫中,上面提到的兩個標誌性的場景的切換畫面出鏡率極高。

看點五:最高的兩位球迷

還記得俄羅斯點球大戰淘汰奪冠大熱門西班牙那場比賽嗎?當時喝彩的可不光是山呼海嘯的地球人,還有國際空間站上的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老隊友安東已經抵達地面,但他依然駐守在國際空間站上為主隊加油,還好有剛抵達的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可以一起看球了,只可惜國際空間站嚴格禁酒。

奧列格和謝爾蓋看球的畫面(圖自NASA)

可以腦補下一段對話:

奧列格:牛X!我們贏了!準備翻個跟頭慶祝一下!

謝爾蓋:好!你打算翻個50千米遠的,還是100千米遠的?

畢竟他們的速度可是在7.8千米/秒級別,真的是幾秒鐘翻個跟頭,人就飛出幾十千米外了。。

不過為了能看到實時直播並不容易,國際空間站雖然飛得並不高(400千米),但不可能與地球測控站建立長期穩定聯繫,必須依賴更高的通信中繼衛星(35786千米)轉發它與地面之間的信號。

在這場總耗時在150分鐘級別的比賽中,國際空間站已經圍繞地球轉過了近兩圈(軌道周期只有90分鐘左右),要想流暢看完所有的比賽細節,必須藉助能夠覆蓋全球的中繼衛星網路。而俄羅斯的目前並沒有覆蓋全球的能力(曾經有),只有中國和美國能夠實現。因此奧列格估計要說服美國的中繼衛星網路為他提供全程信號直播。

奧列格/謝爾蓋:你看,要不咱們拉著亞歷山大(德國宇航員)和安德魯(美國宇航員)也看吧,不光是我們有這個需求,這樣容易說服NASA。

亞歷山大:作為曾經奪冠最大熱門的我們,已經不用看了。。。

奧列格/謝爾蓋:哎,你們帶來莫斯科的香腸吃完了么?啤酒喝完了么?

安德魯:不看!套路沒用,我們沒進世界盃。。。

奧列格/謝爾蓋:哎,真是美中不足啊。。。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太空精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普博覽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TAG:足球 | 世界盃WorldCup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