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推動機器的智能化?(I)

誰在推動機器的智能化?(I)

推動機器智能化的,不是AI,而是人類的焦慮、愚蠢與懶惰。」——徐老斯基

01

何為「機器智能」?

很多人雖然無法準確定義何為「機器智能」,業界也莫衷一是,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一眼就能識別出,什麼是愚蠢的。

例如:2011年由吳恩達創立的「谷歌大腦」項目。項目組動用了16000多台計算機組成了包含十億個連接的神經元來模擬大腦的運作模擬,通過觀看數百萬段Youtube視頻學習耗費數月的時間,只是為了讓機器能夠識別貓。而一隻未成年的老鼠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識別出天敵並作出行動。在「老鼠」的眼裡,「谷歌大腦」簡直是愚蠢至極。

再比如:人們對ALPHA GO戰勝李世石感到震驚且充滿敬畏之心,機器威脅論甚囂塵上。ALPHA GO動用了足足1920塊處理器及280塊圖形處理器,消耗了440kw的能源,只為了在圍棋上戰勝人類卻做不了其他任何事情,而人類大腦只需區區20w的能量,即可輕鬆處理眾多事務。

這裡有個假設,假如ALPHA GO為了麻痹對手而隱藏它真實的棋藝,或者為了讓人類對其放鬆警惕而讓自己看上去無比的愚蠢,這樣的機器是否才是可怕的呢?

機器所展現的「愚蠢」與人類的愚蠢一樣如出一轍,都有著共同的特徵:

缺乏常識,即缺乏對世界的一般性認知;

缺乏潛藏著的主導行為的意識與動機;

與環境存在不等價交換。

我們不妨從「愚蠢」滑向天平的另一端,去看看什麼才是「智能」的。

圖靈測試提供了一種方法與工具。圖靈在《計算機器與智能》中首次提出了衡量機器是否具備智能的「圖靈測試」:把機器與人關在一個小黑屋,測試對象(人或機器)針對預設的問題進行應答,測試者若無法甄別是機器還是人,則認為機器具備智能的特徵。

圖靈測試將「智能」視為一個黑匣子,它的結構及運作機理對外是不可見的,機器智能若對外在環境所施加的影響與人類智能毫無二致,則判定機器是智能的。

通過這種測試方法,我們將機器智能植入到自動駕駛的場景,去看看什麼是智能的,什麼又是愚蠢的。

「智能」的自動駕駛應該是這樣的:

飛馳在高速上的多輛汽車(為了討論方便,暫且叫汽車吧),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差異,其中有一輛「特別」的汽車沒有乘客也沒有駕駛員,追蹤在上空的直升機從空中由上而下俯視,設定一個特定的測試時間與測試里程作為判定尺度,仍無法鎖定這輛「特別」的汽車,則該輛汽車擁有了圖靈測試方法所符合的機器智能。

「愚蠢」的自動駕駛應該是這樣的:

劉雯為了「放開雙手」,開了一輛凱迪拉克CT6。方向盤上有雙眼睛一直注視著她(相對特斯拉確實省心多啦)看有沒有集中精力開車,她的狀態或許是這樣的:左手接了個電話,右手拿了杯飲料,眼睛卻死死地盯著前方——她將在突發情況來臨時,隨時準備接管汽車的控制權...

因此,當我們在談論機器智能時,首先要思考:

智能主體所處的環境是什麼?

環境是如何對智能主體施加影響的?

智能主體是如何適應環境並做出改變的?

智能主體是如何與外在環境進行等價地交換信息、能量及物質的?

主導智能主體行動的背後,隱含著怎樣的動機與意識?

...

通過上面的分析,徐老斯基大膽地對機器智能下個定義:

由外到內的視角——智能機器通過能量、信息及物質的等價交換,主動適應並改造環境。從內到外的視角——智能機器需要具備如下核心能力:

  • 具備常識
  • 擁有主導行動的意識及動機
  • 是感知、決策及控制的統一存在
  • 自主進化能力

02

誰在推動機器的智能化?

誰在推動機器的智能化?很多人說是AI。顯然,AI聽起來更時髦,也能更快獲得ZF和風險投資的救濟資金,輿論媒體也更樂意跟風報道與炒作。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探案。

延續千年古老的破案方式,是聘請高明的偵探,通過自身經驗及邏輯推理,通過碎片的信息逐漸還原事實的真相,找出真正的罪犯。那麼問題來了,像柯南、福爾摩斯等名偵探,很貴且稀缺,一年還破不了幾個案子。怎麼破?目前來看,大致有兩種手段:

一是把專家經驗規模化複製與傳承——古代通過師徒完成知識的傳承,現代則通過建立人類專家知識庫實現專家經驗的批量複製;

二是提高人類專家資源的利用效率——古代通過總結出方法論利於知識的管理與傳播;現代則利用廉價的算力及海量的數據,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通俗點,本質是暴力破解)為專家提供快速決策的依據。

這兩種方式體現了兩種思想流派:

一是符號流派。主張通過對符號的處理、知識表達及邏輯推理,建立決策體系。1980年在矽谷創立的Intellicorp,就是通過建立專家知識庫而成立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不知這家公司現在怎麼樣了,隨著互聯網以及搜索引擎的迅速崛起,「答案」無所不在以專家知識庫的人工智慧則日漸式微;

二是聯結流派。主張基於統計及概率論等數理邏輯、神經生物學等基礎理論,模擬人類大腦思維的運作,以數據驅動的方式獲得洞察。

聯結主義快速走向神壇的關鍵因素,不是像電力與蒸汽動力一樣底層的科技創新,而是因為摩爾定律。摩爾定律讓計算機的算力呈現指數級地增長、成本與體積卻不斷的下降,這將意味著為強大的算力所付出的單位成本接近於零。

這就好比,為了破解銀行金庫的密碼,不用去考慮所付出的時間與成本,使用上萬台處理器經過上萬年的暴力破解,總有一天能夠完美實現!

徐老斯基一直認為,推動機器的智能化,不是數據驅動的AI,也不是邏輯驅動的AI(它們僅僅是在機器智能化歷程中的一個印記而已),而是:

人類對生存與繁衍的焦慮

人類機器化後的愚蠢

人類貪圖享受與安逸的懶惰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TouchResource智能會議平板,會懂你!
智能家居私人定製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體驗?
一物一碼智能促銷系統 掃碼提高哪些功能
智鏈通系列之智鏈通的九大智能模塊
智能家居:科技改變生活!

TAG:智能化 | 智能家居 | 智能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