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聲抑鬱」座談會筆記

「悄聲抑鬱」座談會筆記

11 人贊了文章

2018年5月25日19:00,北師大敬文講堂,「悄聲抑鬱」座談會筆記。順序有調整(基於自己的邏輯),內容有刪減(因為忘了= =)。

抑鬱症是一種「新興疾病」,在上個世紀幾乎沒有人提及。2003年張國榮自殺,才讓人們逐漸認識抑鬱症。因此上一輩人對於抑鬱的重視度較低,甚至會用「嬌氣」等詞形容。在他們看來,抑鬱就是心情不好,放鬆放鬆就可以緩解,過一段時間就過去了。客觀地說,他們對於抑鬱症的看法有失偏頗,但提到的放鬆、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也確實是緩解抑鬱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國和美國是抑鬱症患病率的前兩名,美國比中國略高,2015(記不清了)年中國和美國的患病率分別達到了6%和9%(這裡的患病率指的是已經是較嚴重的、需要治療的程度)。從二十一世紀初到幾年前,兩國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都有百倍的增長,這樣的增長主要來自於人們對抑鬱的重視以及帶來的診斷門檻的降低,但也和抑鬱症的商業誇大有關(類似於更早的「精神衰弱」概念)。(不過個人感覺,中國比美國略低的調查結果可能和中國貧富差距大有關)

抑鬱情緒與抑鬱症有區別。一般來說,短時間的抑鬱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但長時間的抑鬱則很少,因此對抑鬱症的診斷應十分謹慎。抑鬱情緒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調節,可能就會轉化為抑鬱症;而如果調節方式正確,可能就能恢復正常。感受自身情緒狀況是正確調解的第一步,之後要根據感受的結果進行:如果是因為不合理的想法,則儘力去摒棄這些想法;如果是(相對自己的)不合理事件,則考慮降低事件期待等方法。

抑鬱症被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的抑鬱只需要進行純粹的精神治療就可以恢復正常,而中度、重度的治療則需要藥物配合。對於中度和重度的患者,認為「放鬆心情就行」和認為「吃藥就好」都是不對的。

對於學歷高、想法多、自我要求高的人是抑鬱高發群體,而科研人員恰好全部滿足。由於科研人員壓力大、進展慢是常態,這些都是科研人員產生抑鬱情緒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科研人員互相「吐槽」宣洩是應對抑鬱情緒的有效方法,當發現其他人和自己有類似問題時,人的緊張情緒往往就可以得到緩解。

據調查,科研人員中對自己要求不正常地高的人的比例遠高於其他群體,因此對科研人員心理健康的關注就顯得十分重要。事實上,心理健康關懷做得最好的就屬高校了,有很多相關的心理治療、自殺干預等措施。目前很多學校的自殺干預成功率已經可以做得很高了,但自殺率卻居高不下,歸根結底是心理問題的求助比例較低。因此,無論自己是否有抑鬱症,降低求助門檻都是有益無害的。對於求助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會得到保密的,但如果出現了傷人傷己的傾向,則會被通報干預。

因此當我們身邊的人出現抑鬱時,可以勸其求助於心理治療。如果不求助,我們也應該關注其情緒。當一個人表達負面情緒時,說「世界多麼美好,為什麼要難過」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對方感受不到你的理解。事實上,表達對對方情緒的理解,甚至僅僅是傾聽都要有效得多。對於個人來說,如果出現了抑鬱情緒,應注重自己的個人感受,不要羞於求助。而在治療抑鬱時,也不排斥吃藥治療,以實際效果為主。

總而言之,抑鬱是科研人員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但並不可怕。只要採取正確的措施,積極求助,它的影響也是完全可控的。


推薦閱讀:

這真的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嗎?
林黛玉為什麼那麼愛哭?
心理學的概念是什麼?
談談污名:Stigma
格鬥心理學

TAG:抑鬱 | 筆記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