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同理心/Empathy-人類關係的基礎

共情/同理心/Empathy-人類關係的基礎

4 人贊了文章

孟子公孫丑上提到:「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也就是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試想,在遠古時代,既無尖牙,也無利爪的人類,為了生存,祇有那些懂得過群體生活的人種才有辦法繁殖後代。當一群人要去獵捕比人類還大型的獵物時,無論是長毛象或劍齒虎,都得一群人以不驚動獵物的方式,由四面八方迫近;這時,溝通的方式就得靠各種非語言的訊息,而非語言線索的理解,當然祇有透過「將心比心」的本能了,於是,可以推測,我們都是共情能力較強人種的後代。然而,有時候共情是會被濫用的,有心人會利用人的惻隱之心賺取私利,例如,假乞丐、暈倒哥之流。

臨床上,有所謂的「父親結」、「母親結」,就是對父母親的心結、糾結;在來訪者的成長過程中,原本要照顧他的親人,卻反過來傷害了他!但是寫在基因裡頭的惻隱之心,就是會展現像是小羊跪乳、烏鴉反哺的行為出來,所以當案主/來訪者回頭面對他的親人時,心理的矛盾就是會讓生出許多問題、癥狀出來。人到底從多大開始就會展現這種情操呢?根據2007年,登在Nature的一篇名為《Social Evaluation by Preverbal Infants》的發現,六到十個月大的嬰兒就傾向於挑選具有助人者意涵的幾何符號;這樣的發現其實正說明社會動物的群體生活本能。

根據Rogers的定義,共情就是能夠準確地覺察他者的情緒成分(emotion components)及意義(meanings)的內在參考架構,且不失去「彷佛(as if)」狀態的。也就是說,完整的共情包括三種成分:

一、情感共鳴:對他者的適切情感反應

二、認知理解:採用他者觀點的認知能力

三、調節機制:區別人我分際的能力

共情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語言的,我們每天在練習、實踐,好像大家都很會似的。另一個比較困難的是非語言的層次,要不時地、著重於講究此時此地的同調凝視;雙方要能共同關注在同一件事情上,不見得是眼淚,不見得是微笑。換句話說,在心理治療中,你就必須憑藉直覺,好好的發揮,當下你要關注的是什麼?當次來訪者是什麼狀態?所以要不斷的評估、算計,好好透過共情的基礎,建立起穩固的咨訪關係。

共情的過程是可以再加以細分的,從認同( Identification )、併入 (Incorporation )前兩者開始,就是同情;感同身受,痛他的痛,笑他的笑,吃他的辣椒;我感覺到你在生氣,你生氣我比你還生氣,就是這兩者。後兩者則是,迴響 (Reverberation)、隔絕(Detachment),就是共情的境界了;當看到來訪者不舒服、滿臉不高興的時候,怎麼響應?我的我擔心是能不能了解來訪者的狀態,是要透過自己的感受去反映案主的感受,是必須掌握人我分際的。

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就在於如何聯結他人的感受與需求?首先,我們都是人生父母養的,所以要先從自己的需求、感受來認知對方的感受;當看到一個人哭的時候,看到的是滿臉的不舒服,要先弄清楚這個不舒服是什麼?感受看看一個人在哭的時候可能有哪種情緒?先辨識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還要能區別這些感受和需求的優先順序;然後還要弄清楚滿足這些感受和需求的方式。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都搞清楚了,自然就比較能夠去弄清楚他人的感受與需求

基本上,共情的極致就是被感應到(feel felt),在心理治療中一定要有這樣的感應。共情的能力是可以被修正、加強的,例如,當對情境越熟悉,與過去的經驗越相似,越能夠共情,倘若再經過有意識的外顯學習或內隱學習,就更能將這種能力修練得更好。


推薦閱讀:

「公共情夫」——芮 成-鋼
我們更應該關注流浪貓狗,還是那些食不果腹的真正貧困的人?
上海高官的公共情婦——盧嘉麗|灌水樂園
怎麼安慰人才有效?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TAG:心理治療 | 共情 | 人際關係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