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理網_文章顯示_「森田療法」知多少?

一、簡要介紹 森田療法(Morita Therapy)是20世紀20年代前後由日本精神病學家森田正馬(Morita Shoma)博士在總結國內外心理治療方法,以及自己十多年臨床治療經驗基礎上,反覆探索實踐,不斷改進完善而創立的一種基於東方文化背景的、獨特的、自成體系的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森田博士生前把他獨創的心理療法稱為神經症的「特殊療法」。1938年森田博土病逝後,他的弟子們將這種療法命名為「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是一種具有獨特哲學色彩和人生理論的日本認知行為療法,它具有與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可相提並論的地位。森田療法的誕生與森田本人的經歷及體驗有關。同時也是他多年不懈地探索、研究、實踐的結晶。森田自幼就有明顯的神經質傾向,年輕時與疾病苦鬥,深受神經質癥狀的困擾。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後,搜集了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並經過反覆推敲和實踐。1912年至1928年是森田一生中最出成果的時期。他撰寫了許多論文。代表作有《神經衰弱以及強迫觀念的根治法》、《神經質的實質與治療》等。1930年,他創辦了《神經質》雜誌,並建立了森田療法研究會,繼續致力於神經質症患者的治療和研究,直至生命的終結。

森田療法自創立以來,以其對神經症治療所取得的滿意的臨床療效而引起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並獲得了高度的評價。西方人稱森田博士為「日本的弗洛伊德」。森田先生的得意門生高良武久教授稱森田能夠獨樹一幟,創造出自己的一套神經症理論,並把這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介紹給神經質症患者,屬於劃時代的業績。

目前,森田療法這種根源於東方文化背景和傳統思想的心理療法不僅風行於日本,而且也受到歐美學者的關注。雷諾氏(David  Reynolds)將森田療法介紹到美國,並應用於神經症的治療中。1983年日本森田療法學會正式成立,第一任會長高良武久教授及第二任會長大原健上郎教授繼承並發展了森田療法,並將森田療法的適應症擴大到神經質以外的神經症、精神病、人格障礙、酒精茲物依賴等治療領域。並且已廣泛應用於正常人的生活適應及改善生活質量中。國際森田療法學會於1991年成立。在我國,1992年召開了首屆森田療法研討會。1994年4月底,第三屆國際森田療法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世界14個國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療法的研究及應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

我國森田療法學會已正式成立。可以預計,森田療法在我國及世界各地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二、 基本理論

1、森田神經質

森田療法是適用於神經質症的特殊療法。神經質是神經症的一部分。神經症是一種非器質性的,由心理作用引起的精神上或軀體上的功能障礙。神經症包括的範圍很廣。神經質只是神經症中的一部分,主要表現為患者具有某種癥狀,這種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患者本人有強烈的克服癥狀,從癥狀中擺脫出來的慾望,並積極努力地克服癥狀。森田根據癥狀把神經質症分成三類:

(1) 普通神經質症:失眠症、頭痛、頭重、頭腦模糊不清,感覺異常、極易疲勞、效率降低、無力感、胃腸神經症、自卑感、性功能障礙、頭暈、書寫痙攣、耳鳴、振顫、記憶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

(2) 強迫神經質症(恐怖症):對人恐怖、不潔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善恐怖、外出恐怖、口吃恐怖、罪惡恐怖、不詳恐怖、尖銳恐怖、高處恐怖、雜念恐怖等。

(3)焦慮神經質症(發作性神經症):焦慮發作、發作性心悸亢進,發作性呼吸困難等。

森田認為,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神經質症的癥狀。如初次在眾人面前露面,會感到緊張;聽說別人發生煤氣中毒事件後總覺得自家煤氣閥口沒關好,不反覆檢查就放不下心等等。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種緊張和不安的感覺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現象,事過之後就會消失。但是,對於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會把正常的反應視為病態,拚命想消除,結果反而使這種不安感被病態地固定下來,從而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經質症。

神經質症患者的性格特徵可以概括為:

(l)內向、內省、理智、追求完善;

(2)感情抑制性,很少感情用事;

(3)比一般人敏感,愛擔心;

(4)好強、上進、不安於現狀,容易產生內心衝突;

(5)執著、固執、具有堅持性;(6)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水平。

2.疑病素質說

森田對神經質發生的基礎設想有共同的精神素質,稱之為疑病素質。所謂疑病就是疾病恐怖,擔心自己患病。這是人生存慾望的反映,存在於所有的人。但是當其強度過分時,就開始形成一種異常的精神傾向,漸漸呈現出複雜、頑固的神經質癥狀。

森田認為,疑病素質直接與死亡恐怖有關。而死亡恐怖與生的慾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生的慾望表現在:

(1)不想生病、不想死、想長壽;

(2)想更好地活下去,不想被人輕視,想被人承認;

(3)想有知識,想學習,想成為偉人,想幸福;

(4)想向上發展。神經質患者生的慾望過強,想達到完善的狀態,反而容易陷入「死的恐怖」之中去。

此外,神經質症者是一種內向型氣質。內向型的人偏重於自我內省。因此,對自己軀體方面或精神方面的木快或異常、疾病等感覺特別注意關心,由於憂慮和擔心而形成疑病,認為自己虛弱、異常、有病,並為此發愁。這種傾向有的是由於幼兒期的教養條件或生活環境的影響,有的則是機遇性因素,即由精神創傷而導致。總之,疑病性素質是神經質發生的根源。

3.精神交互作用學說

森田認為,神經質形成的原因是疑病素質和由它引發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所謂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種感覺偶而引起對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這種感覺就會變得敏感,感覺的過敏使注意力進一步固定於此感覺。感覺與注意彼此促進、交互作用,致使感覺更加過敏的精神過程。此惡性循環反覆過程中,產生精神身體癥狀。森田博士把這種心理狀況用禪語表達為:求不可得,越想求則越得不到。

當癥狀發生後,患者常被封閉在主觀世界中,並為之苦惱。在這種狀態下,容易產生預期焦慮或恐怖,由於自我暗示,注意力越來越集中。森田認為,不阻斷精神交互作用,癥狀會固著。治療的原則是對癥狀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必須是以事物為準則,以目的為準則,以行動為準則。

4.神經質發生的機制

森田在《神經質的實質與治療》一書中提出了關於神經質的病理,可以用公式表達如下:起病=素質X機遇X病因

素質指疑病性素質。神經質的人是內向的,對什麼都擔心。由於某種原因,把任何人都常有的感覺、情緒、想法過分地認為病態,並對之傾注、苦惱。機遇指某種狀況下使之產生病態體驗的事情,也稱誘因。病因指精神交互作用。

也就是說,有疑病素質的人,由於某種誘因,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身體或精神變化,由於注意力的集中,其感覺越來越敏感,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並固定下來,使癥狀發展,形成神經質的癥狀。在這裡,疑病性素質是根源,精神交互作用對癥狀發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森田療法的著眼點必須是對疑病素質的陶冶和鍛煉,以及阻斷精神交互作用。

三、治療方法:

1、療法特點:

(1)不問過去,注重現在。

森田療法認為,患者發病的原因是有神經質傾向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某種偶然的誘因而形成的。治療採用「現實原則」,不去追究過去的生活經歷,而是引導患者把注意力放在當前,鼓勵患者從現在開始,讓現實生活充滿活力。

(2)不問癥狀,重視行動。

森田療法認為,患者的癥狀不過是情緒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主觀性的感受。治療注重引導患者積極地去行動,「行動轉變性格」、「照健康人那樣行動,就能成為健康人」。

(3)生活中指導,生活中改變。

森田療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設施,主張在實際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樣生活,同時改變患者不良的行為模式和認知。在生活中治療,在生活中改變。

(4)陶冶性格,揚長避短。

森田療法認為,性格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隨著主觀意志而改變的。無論什麼性格都有積極面和消極面。神經質性格特徵亦如此。神經質性格有許多長處,如反省強、做事認真、踏實、勤奮、責任感強;但也有許多不足,如過於細心謹慎、自卑、誇大自己的弱點,追求完美等。應該通過積極的社會生活磨鍊,發揮性格中的優點,抑制性格中的缺點。

2.治療原則

採用森田療法治療神經質患者時,首先要幫助患者認清神經質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其癥狀是怎樣發生的,神經質者的性格特徵。搞清神經質症的本質對治療有極重要的作用。有些患者弄清了癥狀的本質就很快治癒了。在治療過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l)順其自然

森田認為,當癥狀出現時,越想努力克服癥狀,就會使自己內心衝突加重,苦惱更甚,癥狀就越頑固。如果癥狀出現時,對其採取不在乎的態度,順應自然、既來之則安之,接受癥狀,不把其視為特殊問題,以平常心對待。對於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著急也無濟於事,只能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就象天氣一樣,不管其好壞,都應該任其自然,堅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順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是患者一方面對自己的癥狀和情緒自然接受,另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帶著癥狀,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2)忍受痛苦,為所當為

神經質症患者常常採取逃避痛苦的態度。如因有頭痛感而不工作,因害怕疾病而不外出,因赤面恐怖而避開人群。當實在逃避不開時就盡量敷衍。這種逃避的態度永遠不可能適應現實生活。要想改變,必須做到無論多麼痛苦,都應該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實際生活中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改善。如對人恐怖者要忍著發抖的恐懼心堅持與他人接觸;不潔恐怖者害怕不潔仍然堅持打掃衛生。就像不跳入水中永遠也學不會游泳一樣,不忍受痛苦堅持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從事積極、有效、建設性的活動,就永遠不可能改善。只有當患者把原來集中於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外部世界,在行動中體驗到自信與成功的喜悅,癥狀就會淡化直到消失。

(3)目的本位,行動本位

森田療法主張患者拋棄以情緒為準則的生活態度,而應該以行為為準則。神經質者共有的生活態度是看重情緒,常常感情用事。情緒不好時什麼都不想做,一些平常的生理現象也覺得是得了病。森田療法要求對於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緒不必予以理睬,讓我們重視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動,唯有行動和行動的成果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與其想,不如做」。對情緒既來之則安之,不受其控制,要為實現既定的目標去行動。

(4)克服自卑,保持自信

神經質者有極強的追求完美的慾望,做事務求盡善盡美,對自己苛刻。事實上人無完人,我們每天都可能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失誤。苛求自己的結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失望、失敗,從而失去信心。神經質者當事實與他們的主觀願望背道而馳時,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不完善恐怖,常常誇大自己的不足與弱點,並為此苦惱不堪,自卑自責,低人一等,結果一事無成。自信產生於努力之中。許多陷入完善欲任措之中的人三思而再思,卻不去行動,強調自己沒有信心。認為有了信心才能去行動是荒謬的。當徘徊在做與不做之間時,就應該大膽去做,即使沒有自信或可能失敗,也必須去行動。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

3、適應症

森田療法治療的對象主要是神經質症,即神經症中的神經衰弱、強迫症、恐怖症、焦慮症。據日本的研究報道,採用森田療法痊癒率(無論主觀上還是客觀上癥狀消失)達60%左右,好轉率(主觀上還殘留癥狀,客觀上對社會的不適應多少還存在)達30%左右①。治療效果顯而易見。近年來,森田療法的適應症正在擴大,除神經質症患者以外,藥物依賴、酒精依賴、抑鬱症、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症等患者通過治療,取得了效果。

森田療法的實施主要有三種形式:住院式森田療法、門診式森田療法、生活發現會。根據患者的癥狀輕重,以及社會功能影響大小,選擇適當的方法。無論是哪種治療形式,指導思想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森田理論學習及治療者的指導幫助,改變患者的性格特點,阻斷精神交互作用,把患者生的慾望引導到建設性生活的行動中去,以達到使患者獲得對生活的體驗和自信。

4、住院式森田療法

住院式森田療法是森田療法的主要形式,一般適用於癥狀較重,正常生活、工作受到較明顯影響的患者。住院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環境,杜絕其與外界的聯繫,使其專心致志地接受治療。住院式治療,大致需要40天,分為5個階段:

(l)治療準備期。治療者要向患者說明其病是心理疾病,可以用森田療法治療,並講清治療的原理及過程。介紹已取得的療效。徵得患者同意後,要求患者配合。

(2)絕對卧床期。大約需要4天~7天。絕對卧床的目的是:消除心身疲勞;養成對焦慮、煩惱等癥狀的容忍和接受態度;激發生的慾望。絕對卧床期;司,患者進入一個封閉的單人病室,除進食、洗漱、排便之外,安靜地躺著,禁止會客、讀書、談話、抽煙等活動。並由護主監護。主管醫生每天查房一次,不過問癥狀,只要求患者忍受並堅持。患者卧床期間經歷了從安靜到無聊、煩躁不安,解脫、強烈地想起床幹事的心理過程。

(3)輕作業期。大約3天~7天。此階段仍禁止交際、談話、外出,卧床時間限制在7小時~8小時。白天到戶外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晚上寫日記。晨起及入睡前朗讀古事記等讀物。患者從無聊到自發地想活動、作業,逐漸減少對其工作的限制,允許勞作。此時,患者從無聊中解放出來,癥狀消失,體驗到勞作的愉快,並越來越渴望參加較重的勞動。與此同時,主管醫生指導並批改患者日記。

(4)普通作業期。大約3天~7天。此時,患者轉入開放病房,參加森田小組活動。每天參加勞動,打掃衛生,澆花、手工操作,文體活動。每天晚上記日記並交醫生批閱。醫生不過問患者癥狀和情緒,只讓患者努力工作,讀書。此階段患者通過行動,體驗帶著癥狀參與現實生活的可能性和成功感,學會接受癥狀,並逐漸養成控目的去行動的習慣。

(5)生活準備期。大約7天~10天。此階段患者進行適應外界變化的訓練,為回到實際生活中做準備。治療者每周與患者談話1次~2次,並繼續批閱日記,給與評語。允許患者離開醫院進行複雜的實際生活練習,為出院作準備。

出院後的患者為鞏固療效,定期回醫院參加集體心理治療,繼續康復

推薦閱讀:

中國對聯作品集(2011年卷) 4
極品中國字畫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86)
中國怎無「准軍事化」海上執法力量
法學界探討中國法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TAG:中國 | 心理 | 文章 | 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