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誤區經驗總結

從來不重視羽毛球的基礎--動作的標準性。

一上來就打球,瞎打;

球友,如果身邊有想打羽毛球的朋友;

請以資深球友的身份;

一定要告訴他,動作標準性的重要性!

有一手殺球絕技,

是無數球友的夢寐以求;

網路上的殺球教學更是海量;

這也使得最大的技術誤區產生於殺球;

殺球要用腕力。

羽毛球公眾號也發過類似文章。

經常有菜鳥說,那誰殺球厲害!

腕子一甩……

這麼說吧!可以用手腕去殺球!

但極易損傷,且縮短運動壽命!

手腕很脆弱,積聚所有的力量,

通過手腕發出殺球,壓力太大!

絕對不是一家之言,可查資料!

正確的手腕發力,是那些技術?

突擊點殺,某些反手球,挑,推,勾等。

跳殺好帥!求高手指導!

跳殺是挺帥的,蛋蛋、拿督、陶肥、風風…

一個個的帥到沒朋友。

但是,跳殺在業餘圈真心,不是那麼好用;

特別是雙腳跳殺!

因為一般球友根本沒有雙腳起跳殺球的能力;

往往只是看起來很棒,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能單腳跳的時候,不要雙腳跳!

還有,該跳的時候,一定要跳;

不管高或不高,比如後場高遠。

跳殺,耗體力。

沒有太好的進攻機會,你也跳?

不但質量不高殺不死人家;

反而,不易接到對方回球!

不服的球友可以回想一下。

所以,雙腳起跳殺需謹慎。

謹慎玩兒花樣

胯下,魚躍,身後……

那不是絕技,也不是神技;

只是耶穌賜予的黃金時刻的偶然。

那些球是被動球,不得已才做的!

丹丹不會把他標誌性魚躍常態化;

諶龍也不會因胯下一擊洋洋自得;

能好好接的球,卻玩花樣接;

只能說明,你沒有專心打球。

殺球苛求落點尖。

其實,殺長球的效果也很好。

刻意追求反手技術。

反手位強調反手正打,實在不好打才用反手技術。

業餘球友,把反手當「炫技」,

很多球友都在追求反手都反打。

個人自身條件與追求羽毛球專業技術能力的判斷誤區;

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40餘歲的初學者,

賣力地練步伐和上肢力量;

一個月後,他一個人原地揮臂訓練扣殺。

有好心人提醒他練扣殺應該結合步伐練;

他說:「我患了膝關節損傷,不能移動和跳躍」。

又過了一個月,

他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著別人打球;

聽別人說,他又患了肩周炎。

此時,他仍不知道:

大部分40歲人的零件已進入耗材期。

每個球友,都應該以智者和學者的心態,

了解羽毛球的運動體能要求和技術要求;

同時,也應結合自己的客觀能力,

恰當既定去努力達到的運動目標。

錯誤的熱身動作和走形式的熱身運動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

許多愛好者運動之前的熱身動作是十分錯誤的。

大都採取了隨意踢踢腿、彎彎腰、揮揮臂而已。

另外一些人到達場地後,懷揣憋了一周的衝動,

直接就迫不及待地揮拍打球。

超級錯誤意識:又不是天天打,用得著熱身嗎?

打球後,放鬆運動的空白。

大多數愛好者,不重視打球後的放鬆;

打完球穿起衣服就走,最多休息幾分鐘再走。

忽視了運動後放鬆,對恢復肌體及各部位關節、韌帶的積極作用;

迷信器材

現在的球拍五花八門,你技術的發揮真是一隻昂貴球拍決定的嗎?

一隻所謂的進攻型球拍,真的能讓你的進攻提高一個層次嗎?

顯然,並不絕對。

燒器材,是有一定水平的球友,為匹配自己球技而做出的行為。

器材可以輔助技術的發揮,但是想著好的器材就能有好的技術,那是不可能的。

器材選擇,一句話,適合就好。

殺球離網太高,以為是手腕沒壓好。

真相:這是擊球點的問題,應該調整再前一點。

壓腕,控制的是:

殺球垂直下網的角度尖不尖,不是離網高不高。

吊球沒威力

首先要明確,吊球與殺球的發力方式與力量是一樣的。

區別在於,擊球瞬間手腕和手指的變化。

所以,吊球是需要加上力量的,而不是高遠球的打法。

比如滑板和劈吊。

步伐,步伐大成,不拘於形式;

掌握步伐,不是1+1=2;

而是,1+1融合要大於2;

也就是說,專項步伐訓練,加實戰中融合,體會每種步伐的作用。

重心,非常重要;

重心決定了你的啟動,二次啟動,殺球質量,體力消耗等等關鍵;

盡量控制自己的重心,起伏不要太大;

若重心波動太大,體力損耗會很嚴重。

反之,學會看對手重心;

對手,重心不穩的時候;

或者說,你可以讓他重心不穩的時候;

就是機會,比如打空擋,比如假動作。

學一手絕活,讓你在圈子裡有存在感。

業餘圈,有一手絕活是多麼重要;

我外號「大騙子」;

我球技一般,假動作讓球友普遍頭疼。

學會變線,是聰明。

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

先變線者先得分是吧。

不要一味的直來直往,

主動變線意味著你掌握了進攻主動權;

因為你清楚你的變線帶來的結果,

你在擊球前就想好了下一個線路。

而對方是不知道的,所以他被動。

不去健身房;

怎麼練力量?

1、俯卧撐,簡單有效。

2、揮拍,加拍套揮拍;

既能練習力量又能練習擊球動作。

為啥加拍套?增加風阻,練力量。

3、仰卧起坐。

4、平板支撐。

腰腹肌肉練的好;

殺球有力別想跑!

腿部力量怎麼練?

1、變速跑,鍛煉羽毛球最需要的急轉急停。

2、下蹲起跳,鍛煉腿部肌肉起跳轉蹬力量。

我一直堅信,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比如陽光、空氣、水與親情;

所以,不花錢不去健身房鍛煉才是好鍛煉;

這些鍛煉,也都是我身邊的球友都在做的。

當然,最終也還是,要落實到實踐與堅持。

微信球友:冬來 整理提供

常打球館:揚州名傑羽毛球館


推薦閱讀:

多年經驗方一起上!(感冒、腹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
講座︱廈大教授陳明光:史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經驗談
在微光中拍攝完美人像 「微燭」攝影經驗分享
姚中秋:重新思考公民與公共生活——基於儒家立場和中國歷史經驗
經方醫家經驗談

TAG:經驗 | 誤區 |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