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斯洛及其之後的人本心理學

馬斯洛及其之後的人本心理學  

艾琳·塞林/口述,陳壽文/撰文  

刊發於《經濟觀察報》52版「觀察家·書評」,2012年6月4日  

西方心理學誕生於兩個不同的源頭:一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科學測試。為了建立心理學在科學上的正統性,心理學家以物理學作為實驗心理學的範式,將注意力集中在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上,避開了無法被觀察到的內在經驗世界。基於這個理由,實驗心理學逐漸被行為主義學派主導。另一個則是在醫院進行臨床診療。臨床心理學與精神醫學最早誕生於病理學。因為人類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於無意識的驅力,所以臨床診療專註於主觀及無意識層面的研究,臨床心理學與精神醫學逐漸被精神分析學派主導。    

行為主義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是人們熟知的心理學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其影響力籠罩20世紀前半葉。但到了1960年代,研究者開始擔憂這兩股勢力所造成的限制及曲解,它們無法妥當對待人類經驗的所有面向,譬如意識以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狀態(比如聖賢、偉人或天才的精神狀態)。而且它們只專註於精神病理學的研究,或者僅以實驗室里觀察到的有限情況來籠統論述日常生活的複雜性。    

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憂慮促成了人本心理學的發展,其中「高峰經驗」的發現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最終促成超個人心理學的誕生。    

馬斯洛無疑是人本心理學這門年輕學科的關節點人物,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心理學第一、第二勢力與第三、第四勢力的分野標誌。    

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心理學  1954年馬斯洛的著作《動機與人格》出版發行,由此他的需要層次理論變得膾炙人口。他的「自我實現」觀念為「人性潛能運動」不僅開了一個頭,並且成為這個劃時代運動的中心主題。     

隨著馬斯洛的「自我心理學」興起,相關著作與自我發展中心等設施如雨後春筍般繁衍開。與此同時歐洲的現象學及存在主義也開始影響美國心理學,形成存在心理學及現象心理學,它們特彆強調意識、主題經驗、個人的獨特性及尊嚴、自由及責任。    

1960年代以來,心理學又開拓出許多研究領域,如認知心理學、創造心理學、意識心理學等。1961年,馬斯洛和安東尼·蘇迪奇(AnthonySutich)一起創立了《人本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HumanisticPsychology),1963年成立人本心理學學會。    

人本心理學反對行為主義通過研究動物來認識人類,他們認為研究動物再徹底,也無法提供對人類完整的認識,因為行為主義忽略了兩者基本的不同。正如馬斯洛所言:「我們不可忘記,使用動物遲早會忽略了人性特殊的能力,如殉道、犧牲、羞愧、愛情、幽默、藝術、美感、良知、罪惡感、愛國心、理想,以及詩歌、哲學、音樂或科學的成就。」     

人本心理學堅持群體研究必須以個體及特殊現象為基礎,並無「一般人」的概念,真正存在的是具體的個體。該理論認為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統計數字只是抽象的代表,它們雖然能表達出某些現象,然而數據所遮蔽的遠比顯示的多。一旦滿足於數據資料,停留在抽象概念中,便無法深入個體豐富而獨特的世界。     

對弗洛伊德的人性悲觀論,人本心理學持反對態度。人本心理學家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基本的尊嚴,不論種族、性別、年齡、宗教。人性尊嚴是人權及民主的基石,心理學家的使命便是幫助人恢復這項基本尊嚴,在個人及社會生活中培養接納自我、接受他人、自助助人的能力。人的不可貶抑性、人的有機整體性,人類特有的屬性(意識、思想、自由意志、良知、創造力、責任等等)有自成一領域的權利,人本心理學拒絕參加「化約論」的行列,也拒絕把心理活動從整個人中抽離出來,孤立研究。     

心理學沒有權利排除人類經驗的任何部分。馬斯洛曾在某次訪談中透露他最初投身心理學的目標:「我要用科學來探討那些非科學家所處理的所有問題,例如宗教、詩篇、價值、哲學、藝術。」我們不能刪去人的某些部分,就好比製圖師不能因為他不能橫渡海洋或衡量山嶽,便把海洋山嶽從地圖上刪去。     

完整的心理學應同時包括行為的外在及內在因素。兩個人表現相似行為,可能源自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動機,自然也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人本心理學特別深入探討動機、思想、意向、偏好、興趣、自我觀念、價值、計劃、抱負、意義、感受以及整個內在經驗。馬斯洛曾形容自己的研究動機說:「我要說明,除了戰爭、偏見及憎恨以外,人類還能做出更偉大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滿腦子都是發瘋的、神經病、心理病態、罪犯、流氓、心智脆弱的人,他對人類的希望怎能不越來越保留,越來越現實、越來越薄弱,他對別人的期待也越來越低,這是顯而易見的:一味研究殘缺不全、不成熟、不健康的人,只能產生殘廢的心理學及殘廢的哲學;一個適用全人類的心理科學必須以研究自我實現的人為基礎。」     

由於人本心理學強調人的潛能及健康,使美國在1950、60年代產生了「人類潛能運動」。    

卡爾·羅傑斯是與馬斯洛同時代的另一位人本心理學大師。與馬斯洛不同,羅傑斯更注重臨床經驗。1940年代,他提出了「案主中心」的心理輔導法,該理論由臨床經驗發展而來。羅傑斯將案主視為一個充滿潛能、應受到無限尊重及接納的個體。這種觀念為心理治療師和案主建立了一種健全的關係,培養案主自我接受及自我尊重的能力,最終達到自我實現。許多心理治療師都接受了羅傑斯的方法,並將此法廣泛運用於各種心理治療中。     

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  

1954年,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出版,書中首次提出需求的5個層次理論。隨後,他感到該理論不夠完善——作為人本心理學的最高理想,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是自我中心。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需要自我超越。    

馬斯洛在研究那些已達到高度自我實現境界的人群時,發掘了所謂的「高峰經驗」(PeakExperience)。這種經驗難以言傳,他比喻道;當人們在欣賞日落、靜觀星空或品賞名畫時,突然體驗到一種神入或無我的境界。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時間、空間、甚至自我的存在都突然消失,好似突破了小我限制,霎間融入了美的本身或浩瀚無際的宇宙中。在那一霎間,人體驗到難以言喻的喜悅,意識的擴大。那種極美也極令人滿足的經驗,與日常經驗截然不同,好似捕捉到現實另一面的吉光片羽。經歷過這種經驗的人對自己及世界的看法會突然改觀,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通過研究「高峰經驗」,馬斯洛深切體會到需求層次理論的缺陷。為完善該理論,1969年他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他在文中歸納了需求層次理論的3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Z理論」:  Z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歸屬的需求  

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馬斯洛使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增加的最高需求(Z理論),例如:靈性、超越自我、神秘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但大眾看到的心理學書籍所呈現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後期修正。    

馬斯洛逐漸意識到,人本心理學只不過是「過渡性的,為更高的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鋪路而已。(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是人性需求或興趣,它超越自我認同、超越自我實現。」換言之,若了解的方式正確,自我實現本是好事,但人們不可滯留於這一成長階段,而應繼續前進,不斷超越。    

1968年,馬斯洛在《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再版序里寫道:「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覆……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無望、冷漠。需要『比我們更偉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方式奉獻自己。」    

馬斯洛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他以一己之力,致力於自我超越方面的論述與推廣。    

1969年蘇迪奇(Anthony Sutich)在他的支持之下,創辦了《超個人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馬斯洛之後  1960年代,西方社會對亞洲文化及傳統產生了興趣,對傳統價值觀的不滿使人們選擇了相對另類的生活方式。由於亞洲的心理學偏重超越自我,這給超個人運動帶來了極大影響,使得人本心理學相形見絀。  

因為亞洲文化的影響,練習冥想成了進入不同意識狀態的普通途徑,不用再依賴藥物。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冥想所產生的心理及生理反應,逐漸自成一個領域:冥想心理學。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對瑜伽的效果特別有興趣,不惜將有名的瑜伽師請到美國大學的實驗室進行研究。這股研究熱潮導致另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誕生,即「生物反饋」(Biofeedback),各種相關的學會、中心、期刊應運而生,故「生物反饋」有時也被稱為「西方瑜伽」。  

藥物、冥想、瑜伽、高峰經驗以及各種靈性修持所帶給人的經驗十分相似於「神秘經驗」。於是心理學家又開始研究宗教的或自然的神秘經驗,使得神秘經驗心理學也成為一門學問,與宗教心理學有密切的關聯。     

從亞洲文化尋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學觀念及技術之後,許多心理學家把注意力轉向中東回教傳統,尤其是蘇菲神秘主義。他們同樣發掘出不少心理學的寶藏,比如九型人格理論,並且發展完善了意識研究、人格理論、發展心理學等。此外,還有些心理學家轉向研究非洲原始宗教、美洲印第安文化……    

因此,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範疇格外寬廣,它貫通整合了各種學科。這些學科探索的範疇總攝了人類所有高層意識的發展,即馬斯洛所謂的「人性能達到的更高境界」。      

·延伸閱讀·  1. 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該書是馬斯洛親自選定的一部關於人性與社會關係問題的文集。書中,他論證了在自我實現的需要之外,還有超越性需要,其核心是宇宙、宗教和神秘的存在領域。該著作被視為「超個人心理學」的開山之作。馬斯洛被視為人本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之父。    

2.肯恩·威爾伯《萬法簡史》  肯恩·威爾伯是超個人研究領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論家,被譽為「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他是馬斯洛之後的心理學大師,他主張我們必須朝著更高的意識發展,結合了弗洛依德與佛陀的洞見,以原創的四大象限理論,區分出不同的認知方式,不同的知識領域和不同的真理。《萬法簡史》是其代表作。    

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

傑克·康菲爾德擅長說故事,能恰如其分地傳達靈修奧義,他也是將南傳佛法介紹到西方的禪修大師。《踏上心靈幽徑》主張結合禪修與心理治療,將靈性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康菲爾德是人本心理學分支佛教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在西方,《踏上心靈幽徑》被譽為繼《西藏生死書》之後又一開啟智慧與慈悲的靈性之作。    

4.A.H.阿瑪斯《內在的探索》  H.阿瑪斯汲取了蘇菲神秘主義、金剛乘及禪宗的精髓,他提醒我們不但要觀察人格與心智的內涵,還要洞察人類內心最深的本質。這本書系統闡釋了何為「內在工作」(InnerWork),它能幫人們識出苦的事實以及造成苦的原因,並且幫一個人回歸到本質,消解不必要的痛苦。阿瑪斯是人本心理學分支中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5.卡斯塔尼達《做夢的藝術》  美國作家卡斯塔尼達以唐望故事系列而著名。《時代》雜誌曾於1973年以封面專題報道他的故事,並將其當成文化現象討論。該書是唐望故事系列的第7本,該書認為唯有在日常生活中達到某種程度的心靈平衡,控制夢才成為可能。夢的控制就是心靈狀態是否會清明堅實的直接證明。卡斯塔尼達是人本心理學分支意識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6.丹尼爾·席格《喜悅的腦》  丹尼爾·席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該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主任及「第七感研究中心」執行長。該書是席格的代表作,他將正念與腦科學加以結合,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該書獨樹一幟地將個人經驗、最新科學發現以及實際運用,交織成一個整體。席格是人本心理學分支冥想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7.萊斯·費米《你用對專註力了嗎?》  萊斯?費米博士是神經反饋領域的先驅,現為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行業期刊中也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該書闡述了費米創造的「開放焦點」(Open-focus)方法,該方法是一种放松、有彈性,並加入空間想像的專註力練習。藉此方法他治癒了無數心理病患。席格是人本心理學分支進化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

艾琳·塞琳(IleneSerlin)美國人本心理學會前會長,臨床心理學家、舞動治療專家。曾執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紐約格式塔心理研究所、蘇黎世榮格心理研究所。她編著過三卷本《全人醫療保健》(WholePerson Healthcare),目前任教於紐約城市大學心理學系。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少部分奧迷要強加「奧特精神」到圓谷和別的奧迷身上?
從心理學大師的愛情中解讀「情為何物」
打破自己的牢籠
男人心理:男人熱戀時都在想什麼?
喜歡上同性朋友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