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芒格/格雷投資理念的同與異
2014-04-12 00:04:16
核心導讀——巴菲特1993年10月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世界上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人是我的父親、格雷厄姆和芒格。
我的父親教育我要麼不做,要做就去做值得登上報紙頭版的事情;
格雷厄姆交給了我投資的理性框架和正確的模式,它使我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能冷靜地退後觀察,不受眾人的影響,股價下跌時不會恐慌;
查理使我認識到投資一個獲利能力持續增長的優秀企業所具備的種種優點,但前提是你必須對它有所把握…」
如何看待格雷厄姆、芒格與巴菲特投資思想的同與不同?
以下匯總了巴菲特、芒格在過去數十年里於不同場合的一些講話(不是很全)
【:其實,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思想不斷在修正與進化,晚年的巴最成熟】
一.巴菲特
1.「在經過多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所謂有「轉機」的公司,最後鮮有成功的案例,所以與其把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購買廉價的爛公司上,還不如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些體質好的企業。」——巴菲特79年信
2.「來自格雷厄姆-多德陣營的投資者所共有的基本思想就在於:他們都在尋找企業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巴菲特1984年哥倫比亞大學演講
3.「有兩個因素讓這種回報率在未來難以持續,一種因素屬於暫時性-即與過去二十年相較,現在股市中缺乏合適的投資機會,如今我們已無法為我們的保險事業投資組合找到價值低估的股票,這種情況與十年前相比有180度的轉變,當時惟一的問題是該挑那一個便宜貨。市場的轉變也對我們現有的投資組合產生不利的影響,在1974年的年報中,我可以說我們認為在投資組合中有幾支重要個股有大幅成長的潛力,但現在我們說不出口,雖然我們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組合中,有許多公司如同過去一樣擁有優秀經營團隊也極具競爭優勢,但目前市場上的股價已充份反應這項特點,這代表今後我們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優異。」——巴菲特85年信
4.「我們的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績優的企業,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平庸的公司,查理跟我發現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必須特別注意的是,本人雖然以反應快速著稱,不過卻花了二十年才明白要買下好企業的重要性,剛開始我努力尋找便宜的貨色,不幸的是真的讓我找到了一些,所得到的教訓是在農具機械、三流百貨公司與新英格蘭紡織工廠等經濟形態上上了一課。」——巴菲特87年信
【巴菲特都花了二十年才明白要以合理價格買下好企業的重要性,這對咱們走了10多年投機或偽價值投資彎路的人來說應是一種安慰,呵。不過,還有太多投機者即使再過10年20年恐怕也難明白這點。】
5.「就我個人的看法,投資成功不是靠晦澀難解的公式、計算機運算或是股票行情板上股票上下的跳動,相反地投資人要能成功,惟有憑藉著優異的商業判斷同時避免自己的想法、行為受到容易煽動人心的市場情緒所影響,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要能夠免除市場誘惑,最好的方法就是將葛拉漢的市場先生理論銘記在心。」——巴菲特87年信
6.「所有投資人的目標,應該是要建立一項投資組合可以讓其透視盈餘在從現在開始的十年內極大化。這樣的方式將會迫使投資人思考企業真正的長期遠景而不是短期的股價表現,從而藉此改善其投資績效,當然無可否認就長期而言,投資決策的績效還是要建立在股價表現之上,但價格將取決於未來的獲利能力,投資就像是打棒球一樣,想要得分大家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到場上,而不是緊盯著計分板。」——巴菲特91年信
7.「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他的投資績效跟他的理論思想一樣傑出,在1934年8月15日他曾經寫了一封信給生意夥伴Scott上面寫到:隨著時光的流逝,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在自己認為了解且相信的事業之上,而不是將資金分散到自己不懂且沒有特別信心的一大堆公司,每個人的知識與經驗一定有其限度,就我本身而言,我很難同時有兩三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讓我感到完全的放心。」——巴菲特91年信8.「在失敗過幾次之後,我終於想起我曾經從某位職業高爾夫選手的建議,他說:『不斷的練習雖然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但練習卻能夠使你的成績永續維持』,也因此我決定改變我的投資策略,試著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普通的公司。」 ——巴菲特92年信
9.「不管適不適當,『價值投資』這個名詞常常被人引用,一般而言,它代表投資人以較低的股價/凈值比或是本益比或是高的股利收益率買進投資標的,很不幸的是,就算是具備以上所有的特點,投資人還是很難確保所買到的投資標的確有此價值,從而確信他的投資是依照取得企業價值的原意在進行;相對地,以較高的股價/凈值比或是本益比或是低的股利收益率買進投資標的,也不一定就代表不是一項有『價值』的投資。」——巴菲特92p15-16
10.「一種需要分散風險的特殊情況是,當投資人並沒有對任何單一產業有特別的熟悉,不過他卻對美國整體產業前景有信心,則這類投資人應該分散持有許多公司的股份,同時將投入的時間拉長,例如,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得投資人通常都能打敗大部分的專業經理人。另一方面,若是你是稍具常識的投資人,能夠了解產業經濟的話,應該就能夠找出五到十家股價合理並享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此時一般分散風險的理論對你來說就一點意義也沒有,要是那樣做反而會傷害到你的投資成果並增加你的風險,我實在不了解那些投資人為什麼要把錢擺在他排名第20的股票上,而不是把錢集中在排名最前面,最熟悉了解同時風險最小,獲利可能最大的投資之上。」——巴菲特93年信
【巴菲特這話貌似有點絕對,晚年的巴貌似正在修正以前的觀點。在不久前發布的2013年股東信中,巴菲特再次表達了對指數基金的看好,「如果要立遺囑,去實現把現金交給守護我老婆利益的託管人。我對託管人的建議再簡單不過了:把10%的現金用來買短期政府債券,把90%的資金用於購買非常低成本的標普500指數基金。我相信遵循這些方針的信託,能比聘用昂貴投資經理的大多數投資者,獲得更優的長期回報,無論是養老基金、機構還是個人。」
11.「凱恩斯的中心思想是:不要試圖估計市場的走勢,應該集中精力估算你熟悉的企業。多樣化投資可以用來抵禦無知,但是假如你不認為自己無知,多樣化投資的必要性就會大大減弱。」——巴菲特《福布斯》1993年10月19日
12.「世界上對我影響最大的三個人是我的父親、格蘭厄姆和芒格。我的父親教育我要麼不做,要做就去做值得登上報紙頭版的事情;格雷厄姆交給了我投資的理性框架和正確的模式,它使我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能冷靜地退後觀察,不受眾人的影響,股價下跌時不會恐慌;查理使我認識到投資一個獲利能力持續增長的優秀企業所具備的種種優點,但前提是你必須對它有所把握…」(巴菲特福布斯採訪1993年10月18日)
13.「記得1979年的夏天,在當時的股票市場當中,便宜的股票垂手可得,為此我特地在《福布斯》寫了一篇文章,名為『在股票市場中,想讓大家有樂觀的共識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當時市場瀰漫著懷疑與悲觀的情緒,不過當時我力排眾議認為對於這種現象投資人應該要感到高興,因為悲觀的情緒使得許多公司的股價跌到相當吸引人的價位,不過現在看來我們似乎已經快要達到樂觀的共識了。」——巴菲特97年信【贇註:咱們的低估的金融地產等藍籌股悲觀的情緒是否太久了?】
14.「可以確定的是,投資人除了必須對於一家企業的經營有一定的了解外,並且要有能力獨立思考以獲致立論堅實的肯定結論,除此之外,投資人不須其它什麼大道理或歪理論。另一個極端,有很多時候,即使是最聰明的投資人都沒有辦法提出小鳥確實會出現的證據,即使是在最寬鬆的假設下仍是如此,這種不確定性在檢驗新事業或是快速變化的產業尤其明顯,在這種狀況下,任何資金的投入都難脫投機的嫌疑。」——巴菲特00年信
15.央視記者:「價值投資這個詞在中國很流行,但是,有人簡單地把價值投資等同於長期投資或者特許經營權,您能告訴我們價值投資的精髓到底是什麼嗎?」
巴菲特:「投資的精髓,不管你是看公司還是股票,要看企業的本身,看這個公司將來五年十年的發展,看你對公司的業務了解多少,看管理層是否喜歡並且信任,如果股票價格合適你就持有。」
央視記者:「這容易實踐嗎?對於一個普通人?」
巴菲特:「有時候,我說簡單但是不容易,不需要巨大的智慧,一般的智慧就可以,但很多時候需要一種穩定的情感和態度。賺錢不是明天或者下個星期的問題,而是你買一種五年或十年的時候能夠升值的東西。不難去描述,有些人發現真的去做的時候卻很難做到,很多人希望很快發財致富,我不懂怎樣才能儘快賺錢,我只知道隨著時日增長賺到錢。」
二、芒格
1.「對我們來說,投資等於出去賭馬。我們要尋找一匹獲勝幾率是兩分之一、賠率是一賠三的馬。你要尋找的是標錯賠率的賭局。這就是投資的本質。你必須有足夠的知識,才能知道賭局的賠率是不是標錯了。這就是價值投資。」《窮查理寶典》
2.「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深奧的。我們從來不去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是持續地試圖別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窮查理寶典》
3.「格雷厄姆理論最厲害的部分是『市場先生』的概念。格雷厄姆並不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他把市場先生當成一個每天都來找你的躁狂抑鬱症患者。……在格雷厄姆看來,能夠和一個永遠給你這一系列選擇的抑鬱症患者做生意是很幸運的事。這種思想非常重要,他讓巴菲特在其成年後的一生中受益匪淺…」《窮查理寶典》
4.格雷的局限性——「我們起初是格雷厄姆的信徒,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慢慢地,我們培養起了更好的眼光。我們發現,有的股票雖然價格是其賬麵價值的兩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為該公司的市場地位隱含著成長慣性,它的某個管理人員可能非常優秀,或者整個管理體系非常出色等。一旦我們突破了格雷厄姆的局限性,用那些可能嚇壞格雷厄姆的定量方法來尋找便宜的股票,我們就開始考慮那些更為優質的企業。伯克希爾數千億美元資產的大部分來自於這些更為優質的企業…」《窮查理寶典》
5.「我們只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正如巴菲特和我經常說的,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對面有豐厚回報的欄。所以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芒格斯坦福法學院1996
6.「人們低估了一些簡單卻優秀的想法的重要性。我認為,假設從波克希爾是一個講授正確思考方法的教育機構這一層面來說的話,它所開設的主要課程,就是少數幾個簡單但有效的重要思想。」——芒格1997年波克希爾年會
7.「在商界和科學界,有條往往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則,它分兩步:1、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去行事。」——芒格 哈佛法學院1998
三、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在《聰明投資者》後記中的一段講話:
「在本書的第一版出現的那一年,兩位合伙人有機會收購一家成長型企業一半的權益。出於某方面的原因,當時這個行業並不被華爾街看好,因此這筆交易被好幾家重要的機構拒絕了。但是,這兩個人非常看好該公司的潛力。他們最看重的是,該公司的價格相對於其當前利潤和資產價值而言並不算高。兩位合伙人以自己手中大約五分之一的資金開展了併購。由於他們認為這個公司從事的是某種「離不開的業務」,因此,儘管後來價格暴漲到了最初購買時的200倍,他們仍然持有該公司大量的股份。出人意料的是,僅從這一筆投資決策中獲取的利潤,就大大超過了20年內這個合夥公司在其專業領域廣發開展的各種業務(通過大量調查、無止境的思考和無數次決策)所獲得的其他所有利潤。」
推薦閱讀:
※知道了複利你就是下一個巴菲特?
※薛涌: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不是來「逼捐」的
※Loeb怒噴巴菲特:言行不一
※一位600億美元身家「普通」老頭兒的成長經歷:成為巴菲特
※比爾蓋茨與巴菲特倡議億萬富翁捐半數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