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第11課重難點
(一)重點、難點問題分析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
關於什麼是社會存在,教材的定義是: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建議在教學時,教師將社會存在的概念分析得更細緻、完整一些。社會存在是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方面,納入這一方面的有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以及通常所說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或「人周圍的自然」)和人口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其中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導學生了解「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有助於學生全面掌握社會存在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特別需要向學生說明,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的作用是影響作用,有時還是不可忽視的,了解這些內容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現象。當然,在社會存在中,「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最重要的。這是因為,社會生活的變化以及人們的精神生活的變化最根本的原因必須通過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變化來說明。
社會意識是指人們社會精神生活過程的總和。這一概念也要明確其內涵和外延,使學生能夠分清社會生活中哪些現象屬於社會意識。關於社會意識,教材的分析比較全面,學生掌握教材的內容就可以了。
為什麼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社會生活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的首要條件,是歷史的發源地,沒有物質生產活動,人類也就無法生存。由於社會歷史條件不同,物質生產水平就不同,人們的社會生活也就不同,從而形成的社會意識也就不同。例如,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共同勞動,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剝削,這種生產狀況決定了當時的人們沒有私有觀念,形成的是一種樸素的集體觀念。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生產勞動出現了新的變化,集體勞動逐漸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於是,逐漸產生了私有財產,出現貧富分化現象,並最終導致階級的產生。在這一過程中,私有觀念產生,並伴隨不同階級的出現形成不同階級的意識。不同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物質生產及其在這種生產過程形成的客觀經濟關係決定的。社會存在決定著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總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和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和發展。
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在肯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承認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這一基本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意識具有能動性的原理在社會領域的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會意識雖然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並因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這樣的變化有時會落後於社會存在的變化,有時又會先於社會存在的變化。當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時,它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則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不過,這兩種情況所表現的社會意識的獨立性都是相對的。這是因為舊的理論不可能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之後長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論也只有在社會存在已經具備了提出新的任務和條件時才可能產生。由此,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中還存在著封建主義的落後的、腐朽的思想殘餘,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等問題。
(2)社會意識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著繼承的關係。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意識,其內容或形式都有兩個來源:在內容上,主要反映現實的社會存在,同時也保留著歷史上形成的反映過去社會存在狀況的一些意識材料;在形式上,繼承以往既有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時又根據新的變化對其加以改造、補充和發展,並增添某些新的具體形式。正是由於社會意識存在著這種繼承性,因而社會意識才能持續不斷地發展,人們才能追溯歷史發展的線索。社會意識的這種歷史繼承性在不同的條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現,由此形成了各具特點的民族傳統。
(3)各種形式的社會意識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也表現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4)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最突出地表現在它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理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既要看到這種能動作用的性質是不同的,它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又要看到這種能動作用的大小,時間持續的長短也是不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只有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才能發生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因此,一種社會意識的作用大小,與這種社會意識所掌握的群眾的廣度與深度有著直接關係。
理解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重要意義,有助於我們發揮正確的社會意識的作用,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有利於繼承歷史上優秀的思想文化遺產。
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這是歷史觀的核心問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實踐構成了人類社會的起源和基礎。人是通過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活動創造了自己和人類社會,從而使自身脫離了動物世界。沒有這種物質資料的生產實踐活動,就沒有社會生活,沒有人類社會。馬克思說,當人類開始從事這種生產實踐活動時,人類也就把自己同動物區別開了。同時,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活動為人類社會提供各種物質條件,是整個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實踐是社會關係的發源地。在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過程中,一方面人與自然界發生關係,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生活資料,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也發生關係,共同生產和生活。因此,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活動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人的關係的共同基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實踐活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也就越來越多樣和複雜。
(3)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除了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資料生產實踐以外,改造社會的政治實踐、科學實驗和藝術實踐等也都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源於人類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具有基礎和決定性作用,它制約著整個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4)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發展是由人的各種實踐活動共同推動的,社會發展就是人類實踐活動在時間中的展開。社會發展的動力決不會在人的實踐活動之外,它只能形成於人的實踐活動之中。物質資料生產的實踐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基礎,由它產生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基本矛盾就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如果到人類的實踐活動之外去尋找社會發展的動力,那就只能形成唯心主義歷史觀。
(5)社會生活的實踐本性揭示了各種理論認識的根源。理論歸根到底源於實踐,正確的思想只能從實踐中來。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和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社會生活的實踐本性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義歷史觀。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的本質是人的意志、意識活動或心理活動的產物。的確,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類的社會活動總是在一定意識指導下完成的,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人的有意識的活動。但是唯心主義誇大了社會的這種特殊性,沒有進一步去探究社會意識活動背後深刻的物質原因。社會生活的實踐本性揭示了意識活動總是根源於人類的實踐活動,並隨之而發展。因此,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只能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而不能從人的意識現象出發。
3.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
認識和理解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本課重點內容。學習這一內容可以從前面學過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知識引入。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這種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引起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用上述基本觀點認識人類社會,可以看到,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這種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內部的矛盾。那麼,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矛盾是什麼?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什麼?第一框第二目內容就是回答上述問題。
本目內容主要圍繞人類社會的兩對基本矛盾展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突出兩條基本規律,即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理解社會發展規律,要從人類社會生產入手。把握人類社會基本矛盾,要講清以下幾個問題。
(1)關於生產方式及其地位和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這就是說,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首先有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為了獲取這些物質生活資料,就必須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在生產過程中,人們一方面要同自然界發生關係,另一方面人們之間也要發生一定的社會關係。這是構成物質資料生產的兩個方面,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正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闡述。第一,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第二,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精神的整個面貌,歸根到底,只有從該社會的生產方式中才能得到說明。第三,生產方式的發展變革,推動著社會形態的發展變革。這是因為,社會生產總是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的發展,一種生產方式必然為另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生產方式所代替;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革,整個社會制度、社會意識形態都會發生相應的變革。
(2)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及其矛盾運動,即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在認識了生產方式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後,要進一步認識生產方式發展的規律,這就需要進一步對生產方式兩個方面,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關係作進一步分析。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一對矛盾。在這對矛盾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作用。這種決定作用表現在: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變化規定著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革。另一方面,生產關係並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在: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基本相適合時,它就會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基本不相適合時,它就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這一矛盾運動遵循的規律就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標誌,就是看這種生產關係能否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能否充分發揮生產資料的效用,能否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總是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基本適合,這是一個循環往複、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總之,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根本規律。理解這一根本規律,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我國當代進行的改革。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改革就是調整生產關係,改革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合的部分,建立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生產關係,從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及其矛盾運動,即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一內容可以從生產方式的變革或生產關係的變革導入。生產關係是變化發展的,這種變化發展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力的變化發展決定的。但是,生產關係的變化還受到上層建築諸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正是這種影響和制約,使生產關係的變化發展具有複雜性。在人類歷史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往往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呈現出錯綜複雜的情況。因此,要了解生產關係的變化,不能不考慮到上層建築諸因素的影響。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一對矛盾。在這對矛盾中,經濟基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上層建築起著決定作用。在理解這一內容時,要注意準確把握經濟基礎的概念。一般來說,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但準確地說,經濟基礎是由一定發展階段生產力所決定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這一表述的意義在於,對一個特定社會來說,生產關係可能具有多樣性。但是,對這個社會上層建築的性質及整個社會的性質起決定作用的,只能是這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它不包括舊的生產關係的殘餘和新的生產關係的萌芽。這種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構成該社會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和基本內容,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和發展方向。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不只是消極、被動的適應,它能夠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集中表現在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可以說,上層建築服務於經濟基礎的性質,促進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完善,或者維護落後的腐朽的經濟基礎,使它免於滅亡。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這一運動遵循的規律就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一般來說,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的變革,代表新的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必然要求建立與自己發展要求相一致的上層建築,並為其自身的發展服務。所以,當經濟基礎發生變化時,上層建築必然發生變化,這是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理解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這一規律,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我國進行的改革,改革不僅是改革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合的部分,也是改革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使上層建築更好地促進經濟基礎的完善和發展,更好地為經濟基礎服務。
(4)關於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在學習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之後,有必要對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進行概括。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存在於一切社會形態中,貫穿於每一個社會形態,制約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生產力的變化引起生產關係的變化,導致整個生產方式的變化。經濟基礎的變化要求上層建築的變革,並導致整個社會形態的變化。上層建築服務於經濟基礎,而經濟基礎,即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就是在這兩對矛盾的相互作用中不斷地向前發展的。
兩對基本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平列的。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質根源。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生產方式發展和變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內的整個社會形態發展和變革的根本原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所以,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不僅遵循它自身的運動規律,而且服從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總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制約著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解決,又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的解決。
4.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學習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及發展規律的理論,最終是要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有正確的認識,並以這種認識為指導,正確理解當代社會發展問題。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總趨勢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重點掌握以下幾個問題。
(1)正確表述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總趨勢。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內容,即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2)說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實現的,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在階級社會中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的形式,在社會主義社會裡主要是通過改革來實現。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過程,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從相適合到不相適合,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從相適合到不相適合,然後通過變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使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過程。生產關係及上層建築的變革,在階級社會裡,是通過階級鬥爭實現的。這是因為在階級社會中,處於統治地位的階級,總是要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當舊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不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時,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要求社會變革,當這種變革的要求還沒有觸及統治階級根本利益時,統治階級可以進行一些變革,以緩解社會矛盾,維持自己的統治。但是,當這種變革的要求觸及統治階級根本利益時,統治階級會千方百計阻礙這種變革的要求,由此產生階級衝突。這種階級鬥爭最終是以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階級戰勝沒落階級,建立起與生產力發展相適合的新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為結果。人類社會也就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所以,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3)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通過改革的形式加以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同樣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在這兩對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向前發展的。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這兩對基本矛盾不再表現為對抗性矛盾,而是一種非對抗性矛盾,矛盾衝突不需要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衝突、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的方式來解決,而是能夠通過改革,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和完善來解決。這是因為,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公有製為基礎的經濟關係,人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執政黨代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完全可以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總之,社會基本矛盾仍然貫穿於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發展的。
5.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正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人才把自己與自然界區別開來,使人脫離了動物世界成其為人;也正是在實踐活動中,人不僅改造了世界,還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一個屬於人類的世界;實踐活動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決定作用,而實踐的主體,則是千百萬人民群眾。這是因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靠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只有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才推動歷史的發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之所以是歷史的創造者,從根本上說,就在於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需要吃、喝、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人們只有在首先獲得這些物質生活資料的前提下,才能從事政治、科學和藝術等其他社會活動,而物質生活資料的獲得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勞動。同時,勞動群眾在生產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改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為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這裡所說的勞動群眾,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人類正在跨進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重要的經濟資源,人類的勞動更多的以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的形式表現出來,簡單的體力勞動越來越為自動化、智能化的機器勞動所取代,腦力勞動越來越成為勞動的主導形式。勞動者勞動方式的這種變化,恰恰說明他們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正是他們的勞動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例如,科學的產生和發展根源並依賴勞動群眾的生產經驗。古代的科學知識是直接總結勞動群眾的生產經驗的結果。人類早期的種植、飼養、制陶、冶鐵、建築等方面的技術發明,就是勞動者在長期實踐活動中的經驗總結。早期的數學知識、天文學知識也都與人們的生產勞動直接聯繫在一起。不僅科學技術產生於人們的生產勞動,就是各種藝術形式的產生也都與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緊緊相連。詩歌、舞蹈、音樂等的產生都與人們的生產勞動相關,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為各種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此外,作為精神生產重要工具的語言,也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對社會變革的決定作用在社會革命中集中得到體現。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係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新,都是通過階級鬥爭、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實現的。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體,一切真正的革命運動,實質上都是人民群眾自己起來摧毀那些腐朽的社會制度的鬥爭。中國社會歷史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農民戰爭,特別是中國人民近現代以來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就是最好的例證。新中國的誕生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20世紀70年代末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改變著中國命運的改革開放,也是最先從農村開始,由一群普通的農民發起的。上述事例生動說明,人民群眾對於社會變革起著決定性作用。
馬克思主義肯定了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理論觀點對於實際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這一基本觀點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二)相關疑難問題解答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區別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關於社會歷史的理論領域中,唯心主義歷史觀一直占統治地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不同於歷史上形形色色的歷史唯心論。其主要的和基本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二者的回答完全不同。這是二者最根本的區別,它決定其他的區別。
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意見支配世界」,社會意識的改變是社會出現各種變化的根本原因,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不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與此相反,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人類社會同人一樣,是自然界的產物。人類社會依賴於自然界,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生活資料才能生存,而這種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過程就是生產,沒有物質資料的生產,人類不能生存,社會就不可能存在,社會意識、精神文化也就不能存在。一切社會意識、精神文化都是現實社會存在的反映。宗教觀念也源於人們的社會生活。總之,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但這種能動作用再大,也要受社會存在的制約,而不能直接地產生和決定社會存在。
(2)二者對「誰是社會歷史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問題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義歷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觀點出發,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觀意志說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特別是把偉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說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認為偉大人物有天賦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類的歷史是由偉大的歷史人物創造的。「英雄造時世」是一切唯心史觀的主張。與此相反,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生產方式新陳代謝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人民群眾直接參加物質資料的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為社會存在和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人民群眾直接或間接地創造著精神財富;人民群眾參加社會變革,在推翻腐朽社會制度的鬥爭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總之,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承認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但這種推動作用不是最後起決定性的作用,它必須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鬥爭才能實現。
(3)二者對「人類社會有沒有自身的客觀規律」這個問題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現象是沒有規律的,不可捉摸的,社會歷史僅僅是個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積。與此相反,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歷史領域同自然界一樣,有著自身的物質運動規律。馬克思深刻地研究了社會運動的物質原因,發現了社會現象中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在階級社會中主要表現為階級鬥爭的規律。這些發現終於揭開了社會現象之謎,為人類正確認識社會歷史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四、教學資源鏈接
(一)名詞解釋
1.社會歷史觀
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係的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觀領域中的貫徹和應用。依據人們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唯心主義歷史觀一直佔據統治地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確立之後,才出現了真正科學的社會歷史觀,這個歷史觀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也稱為唯物史觀。
2.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是人類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方式,也叫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它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基礎,是社會不斷發展和前進的決定力量。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
3.社會生產力
社會生產力,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產力,生產力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勞動者)和物(生產資料)這兩個因素構成的,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在生產力中,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是首要因素。因為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體,是生產工具的製造者和使用者。勞動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物質標誌。生產力是社會生產方式中最積極、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的作用。
4.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相互結成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生產關係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關係,即分配形式。在這三個方面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決定了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決定了產品的分配形式。
5.社會形態
社會形態是指建立在一定生產力之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這種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複雜的。在每一個社會形態里,都有一種生產關係佔主要地位,規定著這個社會經濟基礎的主要特徵,也規定著這個社會的上層建築的主要特徵。
6.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是指一定歷史階段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各方面的總和。所謂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各方面的總和,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以及產品分配形式三個方面。這個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就構成了一個社會的現實基礎。
7.上層建築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設施和社會意識形態。上層建築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包括意識形態、制度和設施。在階級社會裡,政治法律制度,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政府部門、黨派等國家機器和政治組織,體現著人們的政治關係。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築的核心。適應經濟基礎的社會觀點、思想體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體現著人們的思想關係。
上層建築的主要表現:一定的制度、設施,是以一定的意識形態為指導建立起來的;一定的意識形態又總是要求建立相應的制度、設施,憑藉一定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廣泛的傳播,在社會中成為支配人們的強有力的精神力量;一定的制度、設施一經建立,又會反過來影響意識形態。
8.英雄史觀
英雄史觀,亦稱天才史觀,是唯心史觀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把個別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絕對化,誇大個人的作用,鼓吹個別的英雄人物可以憑藉主觀意志隨心所欲地決定歷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從根本上否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作用,否認人類社會發展有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宣傳所謂英雄創造歷史。
9.地理環境決定論
地理環境決定論是一種認為地理環境是社會歷史發展決定性力量的社會學說。其主要代表人物是18世紀法國的孟德斯鳩、19世紀英國的布克爾等人。他們認為,地理環境(包括氣候、土壤、地形、水源等自然地理條件)直接決定人類的體質、心理和道德,決定人口的分布、種族的優劣、文化的高低、經濟的興衰、國家的強弱,並由此決定各國社會制度的性質和更替。這種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錯誤,並不在於它肯定了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或作用,而在於片面誇大其影響和作用,根本否定社會的發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引起的,否認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主義認為,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但它對社會發展不起決定作用,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我愛家鄉的雪太陽似乎怕起來冷,熱情散發不出來。大街上的人換上了厚厚的大皮衣,羽絨服,大棉服。所有的植物草枯葉黃,衰草連天,凜冽的寒風刮在人們的臉上,讓人們覺得有些痛。雪花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降臨,飛舞。
推薦閱讀:
※區分萬物的界限:無
※古人比擬的陰陽五行生剋平衡的哲學
※《蘇菲的世界》簡單易懂的哲學史
※語言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幾何?(請作具體分析)
※氣的概念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