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志》永恆的榮耀: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紅旗的故事
(溫馨提示:本文約5600字,配圖21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每年的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上都要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在這場國家慶典上,總有一面特殊的旗幟引領著受閱隊列通過紅場,那就是著名的「勝利紅旗」,那面在1945年4月30日升起在德國柏林國會大廈樓頂的紅旗。多年以來,勝利紅旗一直被蘇聯及俄羅斯官方視為戰勝納粹德國的象徵,並作為國寶級歷史文物永久保留。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面極具歷史意義的旗幟居然是用德國布料在前線臨時趕製的,而且它也不是當時唯一飄揚在國會大廈上的紅旗,是什麼原因讓它脫穎而出成為永恆的榮耀,本文將揭示勝利紅旗背後的故事。
2005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式上,勝利紅旗通過紅場。作為衛國戰爭勝利的標誌,這面紅旗在閱兵式中引領隊列接受檢閱。
最高指示
勝利紅旗是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後期的進攻作戰中形成的傳統,每當解放或佔領某座城市或地區,都會升起紅旗宣示勝利。1944年10月6日,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在莫斯科發表紀念十月革命27周年的演講時,特別提到要在柏林升起紅旗:「在衛國戰爭的進程中,蘇聯人民和紅軍出色地完成了我們所面對的任務,當前我們的國土已經永遠從希特勒的魔爪下得到解放,現在紅軍還有最後的任務:與我們的盟軍合作,粉碎德國法西斯軍隊,將法西斯野獸消滅在他們的巢穴里,在柏林升起勝利的旗幟!」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巨頭在雅爾塔會議期間合影。戰爭即將結束,斯大林要向盟國展示蘇軍的勝利,在柏林城頭升起紅旗絕對是個讓他中意的想法。
依據領袖的講話精神,莫斯科第七紡織廠很快製作了一面精美的勝利紅旗,使用高檔紅色天鵝絨面料,周邊裝飾著色彩艷麗的流蘇,在旗面中央綉著顯眼的鐮刀鎚子五角星標誌,在標誌上方綉著勝利勳章的圖案,而下方綉著標語:「我們目標正確,我們贏得勝利!」然而,不知什麼原因,這面旗幟並未被送往部隊,而是留在了莫斯科,但斯大林的意圖被迅速傳達到前線將帥那裡。
1945年4月9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各集團軍的政工負責人在蘭茨貝格附近開會,受領了方面軍司令部的指示:向柏林突擊的各集團軍要製作升起在柏林城頭的紅旗。4月中旬,在柏林戰役開始前夕,第3突擊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利特維諾夫少將得知友鄰部隊都已經製作了紅旗,於是向集團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上將建議,按照下轄步兵師的數量製作9面紅旗,每師一面,得到贊同。利特維諾夫將製作紅旗的任務交給集團軍後勤部門負責人戈利科夫少校。
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上將(左)和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利特維諾夫(右),正是後者提出了製作9面紅旗的想法。
當時大戰在即,所有人都在忙於作戰準備,戈利科夫只能臨時召集人手,尋找材料,完成這項緊急任務。製作旗幟的布料是從柏林當地的商店裡收集的,是普通的單層紅布。旗面上角的鐮刀鎚子五角星為銀白色,這個標誌由文藝工作者瓦西里·本托夫先手繪樣稿,再製作蠟板拓印到旗面上。旗幟的裁剪、縫製由後勤單位的女兵們完成,她們當中有人在製作時因為意識到戰爭即將結束而流下了眼淚。雖然材料簡陋,但紅旗的尺寸比例嚴格遵循蘇聯國旗的規格,旗面高82厘米、長188厘米,配有一條長73厘米、寬3厘米的飄帶,在旗幟背面靠近旗杆的下角綉有旗幟編號。旗杆由電影放映員加波夫上士用窗帘桿製作的,並用釘子將旗幟固定在旗杆上。
1945年4月,在柏林前線放列的蘇軍野戰炮群。在轟擊柏林的隆隆炮聲中,第3突擊集團軍緊急趕製了9面紅旗。
9面紅旗在轟擊柏林的隆隆炮聲中製作完成,可是集團軍司令部里沒人知道該將紅旗插在哪裡才能算勝利紅旗,於是向方面軍司令部請示,不久接到來自莫斯科的最高指示:斯大林同志要求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4月22日夜間,第3突擊集團軍舉行了授旗儀式,將9面紅旗授予下屬各師的代表,由他們帶往火線。
火線升旗
4月28日下午,第3突擊集團軍第79步兵軍抵達施普雷河北岸,距離國會大廈僅有600米,並於傍晚展開攻擊,經過一天兩夜的苦戰突破德軍外圍防線,於4月30日上午向國會大廈實施正面進攻。有資料表明,擔負攻擊任務的第171師第380團1營、第150師第756團1營和第150師第674團1營各自攜帶了一面特製紅旗,此外,兩支由軍部組織的全部為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突擊隊也各帶有一面特製紅旗,因此有5面紅旗出現在國會大廈戰場上。考慮到之前是以師為單位授旗,因此至少屬於第171、150師的紅旗肯定在現場,問題是哪一面紅旗能率先插上大廈樓頂呢?
後人繪製的反映1945年4月30日蘇軍進攻國會大廈的畫作,注意畫面左下角有交付紅旗的細節。
在4月30日下午,莫斯科電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播報了一則消息:當日14時25分,勝利紅旗已經在國會大廈升起!然而事後證明這是誤報,其源頭在於第150師參謀長季亞奇科夫上校上報的草率和未經證實的戰報。這一事件暴露了蘇軍前線指揮官急於表功的心態,臨近戰爭結束,軍人們對榮譽的渴求高度強烈,況且背後還有來自莫斯科的壓力。集團軍領導層對於下級的迫切心情表示理解,沒有追究責任,在隨後提交紅軍總政治部的報告中也聲稱在14時25分升旗,而紅旗真正在大廈樓頂升起要比這個時間晚上幾個小時。
30日18時,蘇軍發起第三次進攻,終於衝進國會大廈樓內。隨著戰鬥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紅旗出現在大廈的各個樓層。當時除了集團軍授予的特製紅旗外,參戰的各連營團也都有戰鬥紅旗,據戰後調查表明竟有40多面,以至於到底是誰首先在國會大廈升起紅旗至今存在爭議,難以確定,不過在所有旗幟中最受重視的還是那幾面特製紅旗。
蘇軍步兵、坦克和飛機沖向遭到炮火嚴重破壞的國會大廈,這明顯是戰後蘇軍擺拍的宣傳照片。
指揮一線戰鬥的第150師第756團團長津琴科上校在30日深夜抵達國會大廈,他找到擔負突擊任務的一營長涅烏斯特羅耶夫大尉,詢問紅旗何在?後者回答現在到處都是紅旗。團長進一步追問屬於本師的5號特製紅旗的下落,結果卻發現這面紅旗被留在400米外的內政部大樓地下室里!津琴科派出兩名情報參謀冒著炮火取來紅旗,並命令立即將紅旗插上樓頂!涅烏斯特羅耶夫指定政治副營長別列斯特中尉執行這項任務,由偵察兵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擔任旗手,此外由斯亞諾夫大士率領的一隊衝鋒槍手為他們開路。
蘇軍第150步兵師第756步兵團團長津琴科上校(左)和該團第1營營長涅烏斯特羅耶夫大尉(右)。
由於樓內地形複雜,光線昏暗,護旗隊竟然沒有找到通往樓頂的道路,結果無功而返。津琴科上校極為惱火,對涅烏斯特羅耶夫說道:「由共產黨領導的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部,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和全體蘇聯人民命令你們在柏林上空升起勝利紅旗。在這一歷史時刻,你的士兵們居然找不到通往樓頂的路!營長同志,必須確保勝利紅旗飄揚在國會大廈上空!」在團長的嚴令下,護旗隊再次出發,終於成功抵達樓頂,用皮帶將紅旗綁在大廈東側山牆頂部的威廉一世騎馬雕像上。升旗任務完成的時間有多種說法,比較普遍的是在22時30分到22時50分之間,也有資料說是在5月1日凌晨1時30分。值得注意的是,5號紅旗並不是第一面插上樓頂的旗幟,之前已有3面紅旗升起在樓頂,但都被德軍炮火破壞。
奉命將5號紅旗插上國會大廈樓頂的三位英雄,自左向右分別是別列斯特中尉、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里亞下士,其中後兩位都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5月2日下午,已經被任命為國會大廈警備長的津琴科上校再度來到樓頂,命令將5號紅旗轉移到大廈中央圓頂頂部,以便讓所有人都能看到。據他本人回憶,執行這一任務的仍是別列斯特、葉戈羅夫和坎塔里亞三人。中央圓頂已經被炮火嚴重破壞,大部坍塌,僅剩懸空的鋼鐵骨架,距離地面很高。幾個人在圓頂東側找到了通往頂部的梯子,在攀爬過程中葉戈羅夫險些失足墜落,所幸衣服被鐵架勾住才得以倖免。經過一番努力,勝利紅旗終於在大廈的最高處迎風飄揚。
這幅畫作描繪了葉戈羅夫和坎塔里亞將勝利紅旗插上國會大廈圓頂的情景。作者為了渲染氣氛,在畫面上增添了火焰和濃煙,其實勝利紅旗轉移到圓頂時戰鬥已經結束了。
勝利凱旋
當5月2日柏林的槍炮聲逐漸平息,這座遍地廢墟的城市到處紅旗招展,在勃蘭登堡門、帝國總理府、勝利紀念柱等著名地標上都插上了紅旗,但由於斯大林的指示,只有插在國會大廈頂部的5號紅旗有資格成為象徵偉大衛國戰爭取得勝利的標誌,因此受到格外珍視。
1945年5月2日柏林城內的戰鬥漸漸平息,到處都升起紅旗,圖為另一面飄揚在國會大廈樓頂的紅旗。
根據蘇聯與盟國商定的佔領方案,國會大廈屬於英軍佔領區,因此第3突擊集團軍在移防的同時將勝利紅旗取下,並換上一面尺寸更大的紅旗。第150師政治部主任阿爾秋霍夫中校回憶,勝利紅旗是在5月5日根據第79軍軍長佩列維爾特金少將的命令從國會大廈頂部取下的,而第150師師長沙季洛夫少將則說是5月12日,還有資料說是5月8日或5月9日。佩列維爾特金還向集團軍軍事委員會報告,希望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元帥能批准第79步兵軍的代表前往克里姆林宮或其他地點,親手將勝利紅旗交給最高領袖斯大林。
勝利紅旗從國會大廈頂部取下後,最初存放在第756團團部,後來送往第150師政治部。6月20日,朱可夫元帥命令有功人員攜帶紅旗乘飛機前往莫斯科,準備參加數天後舉行的勝利大閱兵。阿爾秋霍夫中校於是將紅旗送到第79軍軍部,軍政治部主任克雷洛夫上校想檢視一下紅旗,可是當他展開摺疊的旗幟時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原來在前一天阿爾秋霍夫讓人用白色顏料在旗面中央寫上了本師番號:「榮獲二級庫圖佐夫勳章的步兵第150伊德里察師」。
經過修改後的勝利紅旗旗面,最初插上國會大廈時旗面上並無部隊番號,這些是後來添加上去的。
克雷洛夫用手指猛戳旗面上的文字,厲聲質問阿爾秋霍夫:「是誰給你權力寫上這些東西的?」這時阿爾秋霍夫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只想著彰顯本部隊的榮譽,卻將各級首長置於何處?他隨機應變,立即向克雷洛夫建議:不必洗去文字,只要在旗面上增加「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第3突擊集團軍第79步兵軍」的上級番號即可。由於旗面空間不夠,上述番號只能以縮寫的形式表示。不過,看到旗幟上出現了79的數字,克雷洛夫那繃緊的表情立刻舒展開來。於是,勝利紅旗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
在完成修改後,勝利紅旗被送往滕珀爾霍夫機場登機,同機飛往莫斯科的還有參與國會大廈之戰的英雄代表,包括兩位突擊營營長涅烏斯特羅耶夫大尉和薩姆索諾夫大尉,還有護衛紅旗的別列斯特中尉、葉戈羅夫中士、坎塔里亞下士和斯亞諾夫大士等人。當飛機在伏龍芝中央機場降落時,受到了隆重的迎接,莫斯科城防副司令親臨現場,並由一個近衛軍連隊擔任儀仗,還選派3名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近衛軍士兵組成護旗隊。
1945年6月20日,勝利紅旗由柏林運抵莫斯科後,在機場進行展示,旗手和護旗手都是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近衛軍士兵。
儀仗隊護衛著勝利紅旗離開機場,儀仗隊也是從近衛軍部隊中選撥。
根據閱兵安排,勝利紅旗將引導隊列通過紅場,涅烏斯特羅耶夫大尉被指定為旗手,葉戈羅夫、坎塔里亞和別列斯特為護旗手,他們幾個人接受了特別訓練。然而,旗手涅烏斯特羅耶夫雖然只有22歲,卻久經戰陣,曾五次負傷,尤其是腿部有傷,行動不便,即使經過突擊訓練直到閱兵前夕也沒能達到隊列行進的標準,臨時又找不到合適的替換人員,於是閱兵總指揮朱可夫元帥取消了展示勝利紅旗的環節,因此與人們想像的不同,勝利紅旗並沒有在6月24日的勝利閱兵上出場。
參與國會大廈之戰的英雄代表與勝利紅旗的合影,自左向右分別是第380團第1營營長薩姆索諾夫大尉、坎塔里亞下士、葉戈羅夫中士、斯亞諾夫大士和涅烏斯特羅耶夫大尉,他們均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雖然遺憾地失去了舉旗向最高領袖致敬的榮譽,但參與插旗行動的有功官兵都得到了最高獎勵,涅烏斯特羅耶夫、葉戈羅夫、坎塔里亞和斯亞諾夫均在1946年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僅有別列斯特中尉不知何故沒有得到這項榮譽,而是獲得了紅旗勳章。別列斯特於1948年退伍,後於1953年被指控侵佔公有財產被判處十年監禁,在服刑五年後獲釋,此後默默無聞,於1970年11月3日為搭救在鐵路上玩耍的孩子被撞身亡。2005年5月6日,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簽署命令,追授別列斯特「烏克蘭英雄」稱號,以表彰他在衛國戰爭中的功績。
永久紀念
1945年7月10日,紅軍總政治部發布命令,將勝利紅旗送往莫斯科蘇聯武裝力量中央博物館永久收藏,從而確定了這面特殊紅旗的最終歸宿。在此後20年間,勝利紅旗一直被放置在博物館展廳內供人瞻仰,配有一名榮譽衛兵守護,並出現在每年的勝利日閱兵上。1965年5月9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的閱兵式上,勝利紅旗由當年的突擊營長薩姆索諾夫高舉著,在插旗英雄葉戈羅夫、坎塔里亞護衛下光榮地通過了紅場,這也是它最後一次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
1965年,在中央博物館展廳,為勝利紅旗站崗的榮譽衛兵在換崗,當時展櫃里展出的是紅旗原品。
1965年5月9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的閱兵式上,由三位昔日戰鬥的親歷者擔任旗手和護旗手,自左向右分別是葉戈羅夫、薩姆索諾夫和坎塔里亞。這是勝利紅旗最後一次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此後均由複製品替代。
出於妥善保存的考慮,從1965年起勝利紅旗原品不再公開展示,被移往中央博物館的地下倉庫內,而在展廳內及公開活動中使用勝利紅旗的複製品。在封閉收藏狀態下,勝利紅旗最初是以摺疊狀態保存,但文物修復工作者指出摺痕會損傷旗面文字的顏料和織物組織,因此紅旗被禁止摺疊,而是展開置於特製的容器內,同時只能水平放置,禁止豎立。此外,旗杆上用於固定的9枚鐵釘也被取下,因為釘頭的鐵鏽已經污染了旗面。
自從1945年後,勝利紅旗最初搭配的飄帶就不知所蹤。有一種說法是,這條飄帶在1945年5月2日被流彈打斷,被當時在場的近衛第92迫擊炮團的一位炮手取下。另有說法是勝利紅旗在第150師政治部保存期間,師部的女兵們為了保留一份有意義的紀念品私下將飄帶取下,裁成小片各自收藏。在20世紀70年代,曾有一位婦女前往博物館講述了這個故事,並提供了自己的飄帶殘片進行比對,但沒有得出明確答案。
在1965年後,勝利紅旗原品極少離開博物館,僅有數次對外公開展示,有兩次是參加在莫斯科俯首山舉行的紀念活動,在1990年曾被送往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以「我們團結在勝利紅旗下」的名義進行展示,以凝聚蘇聯內部日趨鬆動的聯盟關係,然而蘇聯在次年依然解體。進入21世紀,勝利紅旗曾在全俄博物館工作會議上展示,當時俄總統警衛團特別派出了榮譽警衛。另外,2003年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際,勝利紅旗曾在該市展覽10天。
1996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式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輕撫勝利紅旗。即便蘇聯解體後,勝利紅旗的崇高地位也沒有改變。
雖然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俄羅斯人對於勝利紅旗的崇敬之情沒有絲毫改變,它依然被視為國家和民族的榮耀,被當作國寶精心保存。2011年5月8日,中央博物館新裝修的勝利廳正式開放,勝利紅旗被置於展廳中央,其展台設計十分獨特。一面紅旗的複製品被置於全透明玻璃櫃內,由四根支柱支撐在半空中,支柱的造型仿效「喀秋莎」火箭炮的發射導軌,玻璃櫃可在支柱上升降,在其下方是一個碎裂的納粹鷹徽,而展台基座周圍的地板被設計成透明玻璃,在下方擺放了20000枚鐵十字勳章、各種德軍武器、旗幟、文件的複製品,其中包括一份「巴巴羅薩」行動的複製文件,象徵著蘇聯軍民最終擊敗納粹德國的勝利。至於勝利紅旗的原品被保存在博物館地下倉庫內的特殊容器內,保持恆溫恆濕。
2011年裝飾一新的中央博物館勝利廳,在展廳中央的玻璃櫃中展示著勝利紅旗,在左側牆上成排陳列著二戰時期各蘇軍方面軍的軍旗。
現在普通人很難見到勝利紅旗的真容,但在很多公開場合依然可以看到複製的勝利紅旗。2007年5月7日,俄羅斯國家杜馬特別通過立法,明確規定了勝利紅旗複製品的使用方法,只有在官方舉辦或批准的紀念二戰勝利的活動中才能使用複製旗幟,在勝利日可以將勝利紅旗和俄羅斯國旗並列懸掛在公共場所。在2008年,勝利紅旗的官方複製品共有四面:第一面置於中央博物館勝利廳;第二面用於閱兵;第三面置於布列斯特要塞遺址;第四面用於其他展示活動。
2001年2月23日紅軍節,勝利紅旗與俄羅斯國旗並排經過無名烈士墓,接受總統普京及高官們的致敬。
當然,人們最熟悉的勝利紅旗的亮相場合還是一年一度的勝利日閱兵。在閱兵式上,勝利紅旗通常被置於俄羅斯白藍紅三色國旗之後出場,這讓部分老兵感到不滿,他們認為在戰爭時期由叛徒弗拉索夫組織的俄羅斯解放軍曾經使用三色旗,如此安排顯得好像那些叛徒取得了勝利,而且衛國戰爭的勝利不僅屬於俄羅斯人,也屬於全體蘇聯各族人民,因此應該將勝利紅旗置於三色旗之前。也許是聽取了這種批評,在2015年二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式上,勝利紅旗就先於國旗出場,但在次年閱兵式上又恢復到次席的位置,可見在這個問題上俄國官方尚未做出定論。無論勝利紅旗在閱兵式上出場次序如何,它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比崇高的,它代表了俄羅斯軍事史上最為輝煌的時刻,是激發戰鬥民族強烈榮譽感和自豪感的源泉!
推薦閱讀:
※閃擊蘇聯(二)--基輔重圍
※打鐵還需自身硬(二)--張岱初識臨高
※蘇聯工業體系下的中國已成功擁抱歐美標準,俄為何不能轉型?
※記在北京遊盪的蘇聯遊魂,一個個被高牆消磨的人性
※共享一些蘇聯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