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上)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 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係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961年,艾思奇受黨中央書記處委託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該書緊密聯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充分吸取毛澤東哲學思想,準確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的新發展、新成果,也注意到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聯繫。主編出版這本教科書,是艾思奇在新中國成立後重要的哲學貢獻。這個著作既是開創性的又是基礎性的哲學教科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現實化的精品和典範,其中既繼承和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又體現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成果,概括了中國革命實踐的寶貴經驗,這對於我們在當前樹立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識別假馬列騙子、粉碎資本主義復辟, 將起到巨大的作用。辯 證 唯 物 主 義、歷 史 唯 物 主 義艾思奇目 錄 第一章緒論 一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二 哲學史上的兩軍對戰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上的革命變革 四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方法 上篇 辯證唯物主義 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 一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二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三 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四 物質運動有它自己的規律性第三章物質和意識 一 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 二 意識是存在的反映 三 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第四章對立統一規律 一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 二 兩種發展觀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六 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第五章質量互變規律 一 質和量 二 量變和質變 三 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 四 飛躍形式的多樣性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 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 二 否定之否定,發展的螺旋式或波浪式運動 三 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第七章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一 本質和現象 二 形式和內容 三 原因和結果 四 必然性和偶然性 五 可能性和現實性第八章 認識和實踐 一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二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三 認識的辯證過程第九章 真理 一 客觀真理 二 真理髮展的辯證過程 三 實踐是真理的標準 四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下篇 歷史唯物主義 第十章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 第十一章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一 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三 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四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第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一 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 二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三 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四 家庭、民族第十三章階級和國家 一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 二 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三 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 四 階級的消滅和國家的消亡第十四章社會革命 一 社會形態的更替必須通過革命的變革 二 民主主義革命 三 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四 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第十五章社會意識及其形式 一 社會意識的一般特點 二 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第十六章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二 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三 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的群眾運動和黨的群眾路線 第一章 緒論 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工人階級的思想武器。在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學說中,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學說的哲學基礎,是革命的工人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又是人類哲學思想和科學知識發展的最高成果。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首先對哲學的一般問題,以及人類的哲學思想的產生、發展,一直到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的歷史,作一初步的研究。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人們生活在世界上,每時每刻都要跟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打交道,也就是要認識這些事物並且力求按照自己的需要來改變這些事物。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對於這些事物就得到一定的了解,形成一定的看法。起初是對個別的具體事物有了一定的看法,然後眼界逐漸擴大,終於對世界的本質、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和周圍世界的關係等形成一個總的看法。這樣,人們就有了一定的世界觀。這種認識發展過程,在任何人的頭腸[里都會這樣或那樣地發生的,所以世界觀是人人都會有的,不過一般人不是自覺地、系統地掌握著某種世界觀罷了。各派的哲學,就是各種世界觀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的學說。 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哲學觀點就是人們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對於整個世界的最根本的觀點。因此它和任何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不同,它所研究和所涉及的問題,不是僅僅關於世界的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局部的問題,而是有關整個世界,有關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最普遍的問題。下面這些問題,就是哲學所要回答的:世界的本質是什麼?世界從來就是物質的世界,或者在物質世界之前已經有某種精神力量存在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不是處在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是處在運動、變化、發展中,它們是怎樣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人們的主觀意識、精神生活同客觀世界、同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有什麼關係?人的意識是在人的精神世界裡憑空產生出來的,或者它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人們的意識能否正確認識世界,如何認識世界,採取怎樣的立場和方法才能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人們的世界觀是多種多樣的,從古到今,哲學家們對世界作了種種不同的解釋,彼此進行了激烈的鬥爭。歸根到底,鬥爭的焦點集中在思維對存在的關係問題上。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①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到底世界的實質是物質,還是精神;到底是物質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到底物質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是第二性的,還是精神是第一性的而物質是第二性的?精神對物質的關係問題,還有另一個方面:我們的思想對於周圍世界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我們的感覺、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如何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研究和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①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219頁。 對於物質和精神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史上的兩條根本相反的路線:唯物主義的路線和唯心主義的路線。一切唯物主義的哲學派別,不管它們的具體形態有何不同,在回答這個哲學的根本問題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根本觀點,即把物質看做第一性的東西,把精神看做第二性的東西,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主觀意識的客觀實在,是世界的本質。一切唯心主義的哲學派別對於這個哲學根本問題的回答都和唯物主義完全相反。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的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人的主觀意識之外,獨立存在著所謂「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過是「世界精神」的產物。不同形式的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共同的,即主張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 哲學史上的哲學派別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都不能越出上述兩條路線之外。一切哲學派別,歸根到底,不是屬於唯物主義營壘,就是屬於唯心主義營壘。哲學史上的二元論,企圖把物質和精神看做兩種各自獨立、互相平行的世界本質。它搖擺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因此在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獨立的第三種派別。 唯心主義的萌芽,在矇昧無知的原始社會的人們中間就產生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極度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許多災害幾乎沒有抵抗能力,由於知識極端貧乏,對這些災害的來源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因而把它的原因歸結為某種超自然的力量的作用,這就是原始的宗教世界觀,其中就有著唯心主義哲學的萌芽。唯心主義作為一種哲學體系,作為一種完整的世界觀,是在階級社會中形成的,其社會根源就是階級剝削制度本身和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離。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裡,被剝削階級承擔著全部沉重的體力勞動的擔子,社會、國家的管理事業,科學、文藝的創造活動,通常都為剝削階級中的人們所壟斷。統治階級的思想代表,由於日益遠離生產實踐活動,總是誇大精神活動的作用,把它絕對化。他們顛倒地考察現實生活,似乎不是勞動者為他們提供生活資料,而是他們為勞動者提供生活資料;似乎不是物質生活決定精神生活,而是精神生活決定物質生活,把精神、意識看作宇宙萬物的根源,因此,在階級社會裡,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是唯心主義哲學產生的必要條件。 唯心主義能夠在階級社會發展的社會根源,主要還在於這種哲學反映剝削階級的根本利益,可以為他們的統治辯護,因此,一般說來,剝削階級在掌握著政治統治權的時候,總是要把唯心主義哲學提到唯一合法的地位上,給這種哲學的傳播和發展以各種有利的條件。歷史上的某些剝削階級或其中的某些集團,當他們還能代表一定的歷史進步的傾向而和反動沒落階級作鬥爭時,也可能支持和提倡唯物主義哲學。 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是人類社會的生產發展和人們對於周圍事物認識發展的產物。在生產發展過程中,人們作用於自然界,改變著自然界,逐漸意識到周圍事物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的東西。這種自發形成的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後來在階級社會中,經過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加以提高和理論化,就發展成為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一般地說,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是與社會發展中處於革命和進步地位的階級、集團相聯繫的。這樣的階級、集團,不滿足現狀,要求改變社會和發展生產,因而要求認識社會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樣的地位使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或遲或早會得出唯物主義的結論,肯定客觀存在的事物是第一性的,而主觀意識則是第二性的。 因此,一般說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陣營的對立和鬥爭,在階級社會裡,是革命階級和反動階級的對立和鬥爭在哲學上的反映。在階級社會中,哲學總是具有階級性、黨性的,哲學思想的根本方向決定於它所從屬的階級的根本利益。一切哲學派別都是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它所屬的那個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哲學中的一定的派別傾向的貫徹,是它所屬的那個階級的政策的哲學表現。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有社會的根源,也有認識論的根源。唯物主義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而唯心主義則是不正確的。唯心主義之所以能夠影響人們的思想並且能夠長期和唯物主義競長爭高,除了因為有剝削階級的支持以外,還由於人們的認識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充滿著矛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有產生唯心主義的可能性。如果把認識過程的某一片斷(感覺、表象或概念等等)加以誇大、絕對化,使它脫離物質現實,就會導致唯心主義。剝削階級的思想代表們,正是出於階級統治的需要,把在人類認識過程中產生唯心主義的可能性變成現實,建立了這種或那種唯心主義的體系。列寧指出:「哲學唯心主義是把認識的某一個特徵、方面、部分片面地、誇大地……發展(膨脹、擴大)為脫離了物質、脫離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絕對。」①「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②人們的實踐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自覺活動。把這種意識的能動作用片面地加以誇大,以至於誤認為人的主觀意識可以任意地創造出周圍的事物來,這就是在實際上把主觀、意識擺到第一性的地位上,因而也就滑進了唯心主義的泥坑。 全部哲學史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的歷史。在哲學史上還存在著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和鬥爭的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同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鬥爭,是交織在一起的。 ①《談談辯證法問題》,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5頁。 ②同上,第715頁。 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事物發展的原因在於它內部的矛盾性。相反,形而上學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把一切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的和永久不變的,加果說到變化,也只是限於數量的增減和位置的變更,而不承認事物的實質的變化;並且硬說一切變動的原因在於事物外部的力量的推動。在哲學史上,辯證法或形而上學不是與唯物主義相結合,就是與唯心主義相結合。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不能把唯物主義路線貫徹到底。因為客觀世界不僅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而且是永恆地變化、發展著的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源泉在物質自身。因此,只有對世界作辯證的了解,才能如實地反映世界的本來面貌,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底。形而上學的觀點,歪曲了世界的本來面貌,不能說明物質自我運動的源泉,就給主觀主義和唯心主義留下了地盤。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曾經嚴重地打擊了唯心主義和宗教,但是由於它不能對世界作出完全合乎科學的解釋,因而不能夠徹底戰勝唯心主義和宗教。另一方面,只有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人們才能正確地把握客觀事物的辯證運動,才能使辯證法得到合理的發展。哲學史上的唯心主義的辯證法由於受到唯心主義體系的束縛,總是不徹底的。只有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才能包含最徹底的唯物主義和最徹底的辯證法。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存在了幾千年。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主要表現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同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鬥爭。這一鬥爭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在哲學上的反映。在帝國主義時代,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反動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這些唯心主義曾在許多國家的工人運動中發生過影響,在世界觀方面腐蝕工人階級的隊伍。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修正主義,在哲學上接受了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影響。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代表伯恩斯坦等人,就公開地接受了當時在德國流行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新康德主義。二十世紀初期,俄國的馬克思主義隊伍中受到反動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影響的代表,就是經驗批判主義者。列寧寫了《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以及其他哲學著作,來同這種資產階級的反動哲學及其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進行不調和的鬥爭。 現代資產階級哲學的流派極其繁多,如實用主義、新實在主義、邏輯實證主義、語義哲學、存在主義、新托瑪斯主義等等。實用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曾經在中國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間有過很大的影響。這些哲學體系之間雖然有某些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毫無例外地都是唯心主義,其中佔主要地位的是主觀唯心主義流派。現代資產階級哲學中的主觀唯心主義進行各種詭辯,把世界說成是人的感覺、表象的總和;否認世界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的客觀存在,否認科學規律的客觀性,宣揚不可知論等等。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主要地就是批判了這個流派。 唯物主義哲學從來都是在同唯心主義哲學鬥爭中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通過了對各種各樣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鬥爭,通過了對各種各樣的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的鬥爭而發展的,並且以後還要不斷地在這樣的鬥爭中繼續向前發展。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同時學習如何同唯心主義、形而上學作鬥爭,如何同機會主義、修正主義作鬥爭。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向唯心主義、形而上學作鬥爭,還必須參考哲學史上幾千年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的情況和經驗。二哲學史上的兩軍對戰 全部哲學的歷史,是科學的唯物主義萌芽。發生和發展的歷史,也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營壘鬥爭的歷史。 從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到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經歷了各個不同的具體形式,各個民族在歷史上,都有自己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式。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上,唯物主義所採取的一定形式,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發展水平、經濟制度、階級鬥爭和科學發展的狀況所決定的。 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產生在奴隸制社會。手工業、農業。商業和航海業的實際需要,引起了天文學、氣象學、數學、力學、地理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使人們有可能擺脫氏族宗教觀點的束縛,把包含在這些科學知識中的唯物主義觀點的萌芽加以系統化,創立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一般反映奴隸主中的某些進步派別的利益,它遭到依靠傳統宗教維持其地位的保守集團的極端仇視。代表奴隸主貴族的哲學家宣揚唯心主義,維護宗教迷信,反對先進的自然科學觀點。哲學一產生,立即展開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基本路線的鬥爭。 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萬物不是神所創造的,而是某些具體的原初物質變化發展的結果,一切事物又可以還原為這些原初物質。例如,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唯物主義者認為,這些原初物質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古印度的斫婆伽派認為,是地、水、火、風(四大);古希臘的唯物主義者認為是水、火、氣、土,或其中的某一種,等等。中國西周末年的史伯說:「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①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律燃燒著,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恆的活火。」列寧指出:「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原則的絕妙的說明。」① 希臘古代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式,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學說。他認為,萬物都是由微小不可分的原子構成的,不同形狀和不同重量的原子構成不同的事物。唯心主義者柏拉圖反對德謨克利特的學說,他認為,「理念世界」是現實世界的本質,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德謨克利特的唯物主義路線和柏拉圖的唯心主義路線的鬥爭,是古希臘社會中先進的奴隸主民主派和反動的奴隸主貴族之間的鬥爭的反映。 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過渡時期。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思想代表,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體系是唯心主義的。他宣揚天命論,維護傳統的宗教儀式;他的「仁」的思想是為奴隸制的「周禮」辯護的,他提倡「中庸之道」,抹殺矛盾,反對變革。他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整理工作。戰國時代的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唯心主義,他主張「萬物皆備於我」的思想。和孔孟唯心主義相對立,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②這實際上包含著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有其客觀規律的唯物主義思想。當時,和儒家唯心主義思想進行鬥爭的還有墨家的唯物主義學說和法家的韓非的唯物主義學說。 古代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一般的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第一,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肯定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但是它具有感性直觀的性質,把統一的世界歸結為某一種或某一些具體的物質形態,第二,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具有初步的辯證法思想,它肯定世界是一個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其中萬物皆變、皆動、皆生、皆滅。它並且初步估計到了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事物內部所包含的對立勢力(冷和熱、陰和陽、正和反等)的相互作用和鬥爭。 ①《拉薩爾:<愛非斯的晦澀哲人赫拉克利恃的哲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5頁。 ②《荀子.天論篇》。 古代的某些唯心主義者也具有辯證法的思想,如中國春秋時代的老子和古希臘的柏拉圖。老子關於世界上沒有任何不變的東西,任何事物都包含有相互依存的、相互對立的兩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物極必反(「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物壯則老」)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猜測到了客觀事物的辯證法。古代辯證法的思想也是樸素的、直觀的。它只描述整個世界的一般性質,不了解構成世界的各個個別部分,它對世界一般性質的了解,也不是完備的、清楚的。 在古代奴隸制社會,各門具體科學尚未從哲學中分化出來,人們還不能把客觀世界的個別部分,從世界的總的聯繫中抽取出來加以分別研究,因此,哲學也不能建立在對各門具體科學進行概括總結的基礎上,而不得不帶有直觀的、樸素的性質。 中國自秦漢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以後,直到清朝,封建社會繼續了兩千多年。這個時期的統治思想,主要是儒家唯心主義學說。但是在這個長時期內,代表著反對大地主階級專橫統治、要求生產力發展和工商業發展的社會勢力的唯物主義哲學,從未停止過反對唯心主義的鬥爭。例如,漢朝時的王充徹底否認了有人格的上帝的存在,用天和地都是物質的實體,自然界的發展是萬物本身的自然狀態的觀點,反對了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政權神授」的唯心主義思想,並尖銳地批判了關於宗教迷信、人的靈魂不死的謊言。南北朝的范縝在反對佛教的鬥爭中發展了唯物主義。他用「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①的思想,論證了精神是物質的作用,有力地打擊了佛教的靈魂不滅和因果報應的宗教迷信。唐朝的柳宗元、劉禹錫反對韓愈認為「天」能賞善罰惡的唯心主義觀點,用唯物主義來解釋「天」的含義,肯定客觀事物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和必然趨勢。①宋朝以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和陸(象山)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逐漸成為官方的統治思想,這就是宋明理學。這個時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的中心,是「理」和「氣」、「心」和「物」的關係問題。宋代的王安石、陳亮、葉適,明代的王廷相,明末清初的王船山、顏元,清朝的戴震,都是反對唯心主義「理學」的唯物主義者。歷代的唯物主義者,在反對唯心主義的鬥爭中,向前推進了唯物主義哲學。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也存在著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鬥爭。一方面,有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長期為封建統治階級所擁護;另一方面,運動發展、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也在發展著。例如王船山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把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結合起來的代表,他從內部矛盾的觀點出發,論證了物質世界運動的絕對性。有些唯心主義哲學家,也有一定程度的辯證法思想。 在歐洲中世紀,是天主教占絕對統治的封建主義時代,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但在直接為宗教和教會服務的經院哲學內部,仍然展開了唯名論反對唯實論的鬥爭。唯名論認為,個別事物先於一般概念而存在,這就是承認事物是第一性的,概念是第二性的,所以馬克思說:「唯名論是英國唯物主義者理論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一般說來它是唯物主義的最初表現」 ②;唯實論則相反,認為一般概念先於個別事物而存在,併產生具體事物。唯名論和唯實論的鬥爭,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在歐洲中世紀的一種表現形式。 ①參閱《柳河東集》16卷《天說》,《夢得文集》12卷《天論》。 ②馬克思,恩格斯:《神聖家族》,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頁。 十五世紀歐洲的義大利,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了資本主義關係。新興的資產階級在經濟上要求發展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在政治上反對封建的神權統治。反映到哲學思想上,形成了同封建的宗教神學和唯心主義直接對抗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上半葉,歐洲的工商業和科學文化的中心,從義大利移到了英國、尼德蘭和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在英國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斯和洛克。培根的主要功績是第一次把自然科學的認識方法給以唯物主義的概括,肯定人類知識的真正來源是感覺經驗,肯定物質的客觀存在並且初步估計到運動是物質固有的屬性。但是,培根和洛克把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帶入了哲學領域,形成了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歐洲近代的自然科學是從十五世紀後半期開始的。為著認識自然界各種運動形態的規律性,自然科學家首先是對自然界分門別類地搜集材料,對這些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對於有機體的研究,則採取解剖的方法,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來分別地加以研究。這個時期的自然科學,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是處於搜集材料的階段;這個階段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這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經的階段,它為以後自然科學的進一步大發展準備了基礎。「但是,這種做法也給我們留下了一種習慣: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繫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永恆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看做死的東西。這種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從自然科學中移到哲學中以後,就造成了最近幾個世紀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①同時,在這個階段,自然科學的各部門,除了力學、數學之外,都還是很不完善的,唯物主義哲學要依靠自然科學的成就來解釋世界,也就不能不受到自然科學發展不足的限制。這就是十七、十八世紀以前的唯物主義之所以不能不帶有形而上學和機械論性質的一個重要原因。 十八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在取得了政權以後,放棄了唯物主義哲學,宣揚唯心主義哲學。主觀唯心主義者貝克萊大主教把一切事物都看作只是存在於人的感覺領域之內的幻影,宣稱:「存在就是被感知」。在這個時候,資產階級革命的中心轉移到了法國。唯物主義成為當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傑出代表是拉美特里、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等人,他們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公開地提出了無神論的主張,反對靈魂不滅的迷信,向宗教世界觀和封建專制主義進行了最堅決的思想鬥爭,他們發展了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歐洲十七、十八世紀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有以下一些局限性。它是機械的,它把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企圖用純粹力學的原因來解釋一切現象。它是形而上學的,它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歷史上不斷發展中的物質世界。它對社會歷史的看法是唯心主義的,它把人的意識、意見看作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這些局限性,表現了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同時,也是由當時科學發展的狀況所決定的。 十七、十八世紀英國和法國的唯物主義,是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準備,在歷史上起了進步的革命的作用。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在德國也醞釀著資產階級革命。當時德國經濟比較落後,資本主義經濟還不發達,軟弱的德國資產階級沒有足夠的勇氣,象法國資產階級那樣對封建統治者進行堅決的革命鬥爭。法國大革命所掀起的廣大勞動群眾的鬥爭風暴,也嚇壞了德國資產階級,他們害怕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會在革命中壯大起來,掉轉槍頭向資產階級開火。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準備,在哲學上主要地不是表現為唯物主義,而是表現為具有不同程度的辯證法的唯心主義。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革命要求和當時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 康德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創始入。這時,經驗的自然科學已經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形而上學不能依據這些資料的內在的聯繫加以整理。科學本身的發展,要求形成辯證的思維方法,從事物的整體聯繫和發展上進行研究。恩格斯指出:康德的天體演化的學說第一次打開了形而上學自然觀的缺口。但是,辯證法只是在黑格爾那裡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大代表。黑格爾認為,在自然界和人類出現以前,就存在著所謂「絕對觀念」,並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絕對觀念」派生出來的。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特點在於:從運動中,從辯證的發展中,考察「絕對觀念」。黑格爾以一切都在運動發展的觀點,反對形而上學。恩格斯說:「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①黑格爾是在概念的辯證法中,猜到了事物的辯證法。他的辯證法是同他的唯心主義體系相矛盾的。黑格爾認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就是「絕對觀念」的自我意識達到完成階段的表現,這種觀點違反了他自己的辯證發展的觀點。他的辯證法是不徹底的,是在唯心主義體系內被窒息了的。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3頁。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形勢日益成熟,階級鬥爭的進一步發展,反映在哲學上,就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唯物主義的興超。費爾巴哈是十九世紀德國資產階級哲學家中傑出的唯物主義者。他堅決地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恢復了唯物主義應有的權威。在自然觀方面,他堅決維護了物質是第一性的原理,徹底否認了在物質以外獨立存在的精神。但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仍然是形而上學的、不徹底的。他在社會觀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它不能反映這時已經成為獨立的力量而走上政治舞台的無產階級的革命要求。適應著這個要求而出現的,是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 十九世紀中葉,在俄國反對農奴制的鬥爭中,產生了俄國革命民主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別林斯基、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羅留波夫等人,吸收和發展了西歐先進哲學思想(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等),他們不僅是革命的唯物主義者,而且對辯證法有著深刻的理解。但由於當時俄國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哲學思想終究沒有、也不可能達到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高度。 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才到來。由戊戌政變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到辛亥革命之間,出現了許多在當時代表資產階級進步要求的先進思想家,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孫中山等等。他們極力利用他們所能學到的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歷史觀點和各種自然科學知識,來說明世界。他們的世界觀中,包含著不同程度的唯物主義傾向,他們和當時占統治地位的頑固保守派思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鬥爭。但是,由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新產生的資產階級特別軟弱,而且它一出現就進入了迫切的政治鬥爭,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所以在中國沒有能夠出現比較成熟的資產階級唯物主義思想。孫中山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最傑出的代表,在他的思想中也混雜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因素。 在歷史上,唯物主義在同唯心主義的鬥爭中,不斷地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但是,只有到了出現了近代大工業和無產階級的時候,才可能產生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上的革命變革 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產生在十九世紀中葉。由於當時歐洲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情況進到了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階段,生產力、階級鬥爭和科學技術都達到了過去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水平,工業無產階級作為歷史發展的最偉大的動力在政治舞台上出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產生在這樣的歷史基礎上的。在歐洲,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使機器大工業在各國發展起來,而無產階級也就隨之成長起來。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起,歐洲一些國家的無產階級,已經在政治上表現了獨立的行動,如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的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起義等等。在這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愈益尖銳的歷史時代,革命中心從法國轉移到了德國。在德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中,德國的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而發揮其創造歷史的巨大作用。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之下,德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故鄉,無產階級的領袖馬克思和恩格斯成了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創始人。 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由於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自然科學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時不只力學和數學,其他許多重要部門,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自然科學的發展上以搜集材料為主的階段已經結束,人們已經發現了自然界各種運動形態的許多重要規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個偉大的科學發現——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這些發觀,使人們對自然界一切現象之間的辯證聯繫和對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大踏步的前進,使宗教迷信、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觀點受到了最嚴重的打擊,而為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的產生提供了牢固的科學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結了工人運動的鬥爭經驗,總結了自然科學發展的全部成果,特別是十九世紀上半期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無產階級階級鬥爭的需要和科學發展的推動,就是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必然產生的兩個根本條件。 馬克思主義並不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從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中自發地產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作為人類思想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是綜合以前人類的一切優秀思想成就並加以發展而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繼承和發展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的傳統和辯證法的傳統。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繼承了十九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優秀成果。他們拋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批判地採取了他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拋棄了費爾巴哈哲學中唯心主義的和宗教的倫理的雜質,批判地採取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一個革命的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過去一切哲學中的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它和過去的哲學比較起來,在性質上也有根本的不同,它使人類哲學思想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完全新的更高的階段。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哲學的不同,首先在於它使哲學獲得了真正科學的性質,使它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前的哲學,是產生在科學發展比較低級的階段。自然科學還不能闡明自然界現象各方面的相互聯繫,至於社會科學,最多也只是處於萌芽狀態。因此,那時科學的全部成就,還遠不能給世界發展的全貌提供出一幅完整的圖畫。以認識世界的總體作為自己的任務的哲學,即使是唯物主義哲學,在那時雖然也力圖利用每一個時代科學的最大成就,但終究不能完全依靠科學的成果來完成它的任務。為著描繪世界的全體,那時哲學家就必須在許多方面,憑藉自己的邏輯方法來進行推演,以補科學所提供的材料之不足。這些哲學家往往企圖站在科學之上,獨立地創造一套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他們中間有的人就把這種哲學叫做「科學的科學」,他們認為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應該、而且已經窮盡了世界的一切知識,他們往往把自己的體系看做是人類認識發展的頂峰。實際上,這樣的體系,雖然也對當時的科學成就有所概括,但都包含著大量的主觀臆測的成份,其中雖然也有許多有價值的天才的臆測,對於人類思想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有過重大的貢獻,但同樣也包含著許多不明確、不合理的、甚至於荒謬可笑的東西。總的來說,這樣的哲學體系,終究經不起科學和實踐的進一步發展的考驗,它本身並不具有真正科學的性質。這是馬克思主義以前一切哲學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共同弱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在人類科學發展的完全新的階段。自然科學的成就,已經開始能夠用確實可靠的知識來為人們描畫出關於自然界發展的全貌。由於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發展引起的整個社會的迅速變化,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鬥爭的開展,以及社會歷史研究領域裡材料的積累,在社會生活領域裡也象在自然領域裡一樣,已有可能發現真實的聯繫,排除臆造的、人為的聯繫。由於這些原因,以前那種大部分要依靠主觀的邏輯推演來構成包羅萬象的體系的哲學,那種所謂「科學的科學」,就沒有存在的餘地了。這時哲學的任務,只需要對已獲得的全部科學知識及歷史材料加以概括和總結,這樣就能夠對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運動發展的基本過程和基本規律獲得一個全面的了解,就能夠建立一個不同於過去任何哲學體系的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出來的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它是完全從科學的研究成果中概括出來的,因此它反過來又成為指導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普遍原理,成為科學的方法論。以前的哲學只是代表不同階級的哲學家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對世界給予各種各樣說明的思想體系,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哲學的不同,還在於它是革命的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用來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為改造舊世界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而鬥爭的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絕大部分是屬於剝削階級的世界觀,個別的哲學學說表現著同情勞動人民的傾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勞動人民的利益,但它們都不能指導人民來為根本改變舊世界而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徹底的解放。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變革世界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① ①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頁。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都不承認自己的哲學思想的階級性,把它說成是代表全人類的。在實際上他們的哲學思想絕大多數都只是反映著少數剝削者的利益,並從屬於這個階級的政治任務,真正人民群眾的思想要求和這些哲學是不相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則公然地承認自己的階級性和黨性,公開宣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要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為廣大人民的解放事業服務,為反對人剝削人和人壓迫人的罪惡制度服務。馬克思主義者堅決反對在階級剝削制度還存在的情形下,硬把某一種哲學思想說成是全人類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隱蔽自己的哲學的階級性,不但違背了客觀事實,而且會模糊無產階級哲學的實踐任務,因此是非常有害的。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①馬克思主義者要求把自己的哲學和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密切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者決不空談什麼全人類的哲學,但無產階級的哲學的確是從來未有過的真正廣大人民群眾的哲學。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類哲學歷史上所實現的一個革命的變革。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既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嚴格的科學性。列寧指出:「這一理論對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者之所以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於它把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它是社會科學的最新成就)和革命性結合起來,並且不是偶然地結合起來(即不僅因為學說的創始人本人兼有學者和革命家的品質),而是把二者內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結合在這個理論本身中。」 ② ①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頁。 ②《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頁。 上述這些特點,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的最高形式,成為最徹底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主義的觀點和辯證法密切地結合起來,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它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一切知識領域,特別是社會歷史研究的領域。在社會歷史領域裡,以前的唯物主義都不曾真正解決如何堅持唯物主義觀點的問題。只是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之後,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指導人們對一切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思想工具,成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行動的指南。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完成了哲學上的革命變革,但它並沒有結束哲學的發展,相反地,它是在更高的基礎上為哲學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象以前的哲學那樣把自己看成包羅萬象的絕對完成的知識體系,它是科學的哲學,它的思想體系的建立,是嚴格地依據著各種科學成就,依據著人類的歷史鬥爭經驗和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鬥爭經驗的。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隨著無產階級階級鬥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也要不斷地豐富起來,不斷地向前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而且在他們戰鬥的一生中,使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在越來越廣泛的範圍內和工人運動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本身是在鬥爭中發展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種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觀點進行的鬥爭中,在同各色各樣的機會主義思想進行的鬥爭中,不斷地概括了當時的科學成就和工人運動的經驗,從各方面闡發了他們的理論,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在工人階級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逐漸在工人運動中取得了統治的地位。 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以及它在俄國的變種(經濟派、孟什維克等)的鬥爭中,恢復了被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所閹割了的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內容,並且根據新的歷史經驗和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推向了新的階段--列寧主義階段。列寧在哲學上和帝國主義時期資產階級的最腐朽的哲學潮流--以馬赫主義為主的主觀唯心主義潮流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並且深刻地批判了工人運動內部機會主義者、修正主義者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觀點。列寧寫了許多哲學著作(如《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等),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了天才的論述和創造性的發展。列寧的所有著作都深刻地發揮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列寧的全部思想是同國際的和俄國的工人運動相結合的。俄國工人階級在列寧所創立的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主義的偉大思想,給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照亮了爭取解放的道路。 列寧逝世以後,列寧主義的思想繼續在世界工人運動的實踐中向前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斯大林,在捍衛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人民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思想武器,是十月革命以後的事情。毛澤東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① ①《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60頁。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我國人民進行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活動中,遵循著毛澤東同志所提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毛澤東同志從這個原則出發,進行了反對各種右傾和「左」傾機會主義的鬥爭,制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運用並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矛盾論》、《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哲學著作,概括了新的歷史經驗,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毛澤東同志的全部著作,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決了我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系列問題。 毛澤東同志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反對帝同主義和國內反動階級的鬥爭中,在反對黨內右的和「左」的機會主義路線的鬥爭中,在反對國際現代修正主義的鬥爭中,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指針,是反對帝國主義的強大的思想武器,是反對修正主義,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強大的思想武器。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已經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徹底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史上的大事。 通過一百多年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是工人階級手中戰無不勝的理論武器。全世界工人階級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為團結一切進步力量,最後徹底埋葬資本帝國主義制度,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而鬥爭。新的歷史實踐必將越來越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哲學的正確性,並將使它得到更大的發展。四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方法 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是為了和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以及一切錯誤思想進行鬥爭,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樹立革命的、科學的世界觀,並以它為指導來觀察和處理一切問題,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 馬克思主義哲學給我們的一切實際工作指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為一切科學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政策的理論基礎。我們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具體地分析了客觀事物的歷史和現狀,總結了實際鬥爭的經驗,找出了工作和鬥爭中的客觀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制定出黨的路線和政策。我們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就能夠更好地理解黨的路線和政策的精神,自覺地按照實際情況,正確地貫徹黨的路線和政策,自覺地科學地從工作中總結經驗。 為了做好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也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各門科學是分別地研究各種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規律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給科學研究提供正確的方向和方法。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就能抵制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影響,而不致在總的方向和大的關鍵問題上犯錨誤。對社會的研究,只是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後才成為完全的科學;特別是在當前充滿了複雜的階級鬥爭的今天,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指導,就不可能在社會研究中得出科學的結論。自然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必然自發地傾向唯物主義,不然他就不可能正確地認識客觀規律,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科學上的成就。但是,自發的唯物主義是不鞏固的,列寧說:「我們必須懂得,任何自然科學,任何唯物主義,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哲學論據,是無法對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襲和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復辟堅持鬥爭的。為了堅持這個鬥爭,為了把它進行到底並取得完全勝利,自然科學家就應該做一個現代的唯物主義者,做一個以馬克思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自覺擁護者,也就是說應當做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① ①《論戰鬥唯物主義的意義》,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8一609頁。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也是改造自己主觀世界的過程。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和科學研究中徹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需要經過艱苦的學習的。無產階級世界觀不能自發地樹立起來。就是無產階級出身的人,也不會是天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也必須經過學習,才能防止和克服來自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各種社會習慣勢力的影響,才能避免在重大問題上犯片面性和主觀性的錯誤,才能使在勞動實踐中產生的自發的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鞏固起來,並提高到科學的程度,樹立起革命的科學的世界觀。至於非無產階級出身的人,更要經過努力來根本改造自己舊的世界觀和克服舊的世界觀的影響。 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資產階級的政治影響和思想影響在社會上還存在,資產階級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思想還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侵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侵蝕我們的思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種世界觀的鬥爭,將是長期的、反覆的。國際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兩種世界觀的鬥爭,也正在激烈地進行著。垂死掙扎的帝國主義用它反動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世界觀,來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相對抗。美國前國務卿赫脫說:「共產黨宣傳他們的原則,我們必須以我們的原則與共產主義相抗衡。與馬克思主義相反,我們主張世界的人道主義,我們反對唯物主義作為人類的主要精神力量,人類生活的真正的動力是神,是內部的精神力量。」現代修正主義閹割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靈魂,在哲學上取消黨性原則,抹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界限,以反動資產階級的主觀唯心主義和詭辯論代替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我們同現代修正主義的鬥爭,也是兩種世界觀的鬥爭。我們只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有力地抵制各種形式的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徹底揭露和批判反動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為了堅定無產階級的立場,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達到正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也只有站在無產階級立場的人,才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同改造非無產階級立場和堅定無產階級立場結合起來,必須堅決樹立起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決心。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我們要在革命實踐中,緊密地聯繫現實生活,聯繫群眾的鬥爭,才能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點,又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 毛澤東同志用「有的放矢」這個比喻來指明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的實質。毛澤東同志說:「『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係,就是箭和靶的關係。」①這就是說,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射中國革命之「的」。也就是說,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作指導,具體地分析我們周圍實際存在的客觀事物,找出它們的特殊本質和固有的規律性,用來指導我們的實踐。 ①《整頓黨的作風》,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77頁。 實際的範圍很廣泛,有中國歷史的實際,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際革命鬥爭的實際,有勞動生產的實際和科學研究的實際,以及個人的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等等。要解決這些方面的實際問題,都必須從具體材料出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去加以分析研究。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學習如何運用,就要努力運用學到的理論來研究和說明一些實際問題,來總結工作、檢查思想。只有這樣逐步地做去,才能鍛煉自己領會和應用哲學武器的能力,使馬克思王義哲學思想變成自己的東西。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應當同學習各門具體科學聯繫起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學習和研究各門具體科學,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但它並不能代替各門具體科學。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時,必須具備有關的具體科學知識。要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也需要有廣泛的歷史知識和科學知識。列寧說:「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①如果認為只要學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結論,而無需再去吸取廣博的科學知識,那無疑是錯誤的。 ①《青年團的任務》,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頁。 為了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必須反對兩種錯誤的傾向:一種是教條主義,一種是經驗主義。 認真讀書對掌握理論原則是很重要的。但是只停留在書本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脫離現實生活和鬥爭,就會把活生生的理論變成死板的教條。採取這種教條主義的態度學習理論,即使把許多詞句和條文背得爛熟,也還是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堅決反對這種教條主義的態度。只有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來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努力學習怎樣把馬克思主義觀點用到實際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 輕視理論,滿足於某些個人的和局部的經驗,是違反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的另一種傾向。採取這種經驗主義的態度,是不能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際工作經驗是可貴的,但絕不能把局部經驗誤認為普遍真理。我們必須認真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作解剖刀來分析和總結各種具體經驗,才能把零碎的、片段的經驗提高為系統的理論。 只要我們認真地努力學習,正確地執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我們就一定會逐步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在革命鬥爭中,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成為堅強的革命戰士。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世界永遠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運動著、發展著。這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出發點。辯證唯物主義反對一切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唯心主義把世界硬說成是意識、精神的產物。辯證唯物主義也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後者雖然承認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但不能認識世界是永恆地運動著,發展著的過程。要把握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首先要研究世界的物質性,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的聯繫,以及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一世界是物質的世界 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性。世界上的千差萬別、形形色色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種種表現形態。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神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列寧說:「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是承認外部世界,承認物在我的意識之外並且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著」。①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9頁。 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成果,都證明了唯物主義觀點的正確性。 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都體驗到外間世界的客觀存在。農民種地,要和外界的土地、種子相接觸;礦工開礦,要和礦山、岩石作鬥爭;人們為著維持生活,必須取得食物、飲料、衣服、房屋等生活資料;人們對反動派進行革命鬥爭,要受到反動勢力的抵抗。這一切生活的實踐,都使人們要和周圍的事物相聯繫,相鬥爭,因而也使人們認識到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之外,有著一個客觀世界,這個客觀世界是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凡是沒有受過系統的唯心主義影響的人,都有可能從生活實踐中得到這樣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唯物主義哲學從理論上系統地論證了和提高了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這種樸素的認識。 哲學唯物主義是和科學的發展分不開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每一新的成就,都給唯物主義的正確性提供了新的證明,都使反對宗教迷信和反對唯心主義的鬥爭贏得新的陣地。 自然科學證明,整個宇宙具有無限多樣性的物質,能夠依一定的規律由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任何一種物質形態都是從另一種物質形態轉化來的,物質是永恆存在的,物質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自然科學告訴我們,在有意識的人產生以前,地球早已存在了幾十億年,地球有著自己生成和發展的歷史。太陽系和整個宇宙天體,絕非象有神論所斷言的那樣,是什麼和「地上世界」完全不同的「神的世界」。從哥白尼創立太陽中心說,伽利略製成第一台望遠鏡並用它觀察天體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無情地摧毀了神創造世界的迷信思想,逐步地證明諸天體和地球同樣都是不依賴於任何意識、精神而存在著的物質的東西。每個天體都有自己的生成和發展的歷史,他們的存在和發展都只能用物質本市的原因去說明,用不著任何神學的虛構。 生命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它具有一些和無生物顯然不同的特點。有的唯心主義者認為,只能用一種非物質的「生命力」來解釋生命的存在和運動過程。其實這只是用理論的形式精巧地偽裝起來的宗教迷信觀點。自然科學證明,生命是自然界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的物質形態,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形式,是蛋白體在一定自然條件下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自我更新的過程。新陳代謝的規律是一切生物--無細胞結構的生物、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的有機體,植物和動物--存在和發展的共同規律。了解了新陳代謝規律,就基本上了解了生命現象,根本用不著把那種莫須有的「生命力」作為說明的依據。 達爾文根據極其豐富的材料證明,現在的一切動植物的物種,都是由單細胞經過長期發展的結果;動植物所以獲得現有的特性和機能,能夠基本適應周圍的環境而得以維持其生存,是由於遺傳和變異的交互作用,由於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的結果。所有這些都不是什麼上帝的創造和智慧,只是物質自身的發展和變化。達爾文還指出,人也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 社會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方面,也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勞動,使類人猿變成了人,這樣,就出現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歸根到底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發展史。在生產過程中,人和人之間形成了生產關係,這是社會生活的經濟基礎。生產關係是一種不由人們自由選擇、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係。人類社會的精神生活,不能脫離社會物質生活而獨立存在,它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反映。這就說明:認為社會生活是由神支配的、或者是由人的精神任意創造的唯心主義觀點,是極端錯誤的。 上面這些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就,都證明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正確性,證明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上千千萬萬、形形色色的現象,都是物質的各種不同形態的表現。永恆存在的物質世界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無數物質形態的統一體,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除了千差萬別的無數物質形態之外,世界上再沒有別的東西存在。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唯心主義否認世界是物質的統一體,把世界的一切看做是精神或意識的產物。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隊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人的主觀意識中。陸象山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①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②貝克萊說:「物質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即是被感知」。馬赫說:「物是感覺的複合」。杜威說:「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事實上,自然界並不是在有了「我」的心、「我」的觀念和感覺出現以後才有的,而是在「我」的心、「我」的觀念和感覺還沒有存在以前,就已經存在了。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某種精神,這種精神在自然界出現以前就存在著,自然界是這個精神的表現,是它活動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先有一個絕對的獨立存在的「理」,這個「理」產生了物質的「氣」,而後演化出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現象。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自然和社會不過是絕對精神自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和表現。這是用哲學語言精製了的宗教創世說。恩格斯說:「……黑格爾那裡,創世說往往採取了比在基督教那裡還要混亂而荒唐的形式。」③不論自然科學的成就和我們的實踐經驗都證明,精神現象決不能離開物質而存在,離開物質世界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力量是根本沒有的。 ①《象山全集》22卷《雜說》。 ②《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上》。 ③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頁。 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統一於物質,它指出,精神現象只是某些複雜的高級的物質形態的屬性,沒有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力量,這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的世界觀。唯心主義則相反,它認為世界統一於精神、意識,物質是精神活動的表現,這是唯心主義的一元論的世界觀。這兩種世界觀是根本對立的,不可調和的。 哲學史上的二元論者如笛卡爾、康德等,想使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調和起來。二元論認為,世界不是統一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來自一個根源,而是來自互相併行、各自獨立存在的兩個根源,一個是物質根源,一個是精神根源。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它肯定在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精神力量存在;前面已經證明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第二,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是互相聯繫的,二元論不能不對這種聯繫加以說明,在說明這種聯繫時,二元論總是把物質說成是消極被動的,而把精神力量說成是唯一具有能動性的,並且往往把這種獨立存在的精神力量和神的力量看做一個東西。因此,二元論歸根到底必然倒向唯心主義。 世界統一於物質,但不是說統一於某幾種特殊的物質屬性、物質形態或物質結構。在統一的物質世界中包含著無限多樣的物質形態,一切物質形態都依一定的條件互相轉化,每種物質形態都有其特殊的屬性和結構,而與別的物質形態相區別。所以,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西歐十七、十八世紀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一切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物質的最簡單的、不可分的基本單位,原子的某些物理學的屬性——如延伸性、不可入性、具有一定的質量等,是物質唯一不變的根本屬性。這種觀點不能說明無限豐富的物質現象,不能把唯物主義世界觀貫徹到底。 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不同,辯證唯物主義反對所謂「物的不變的實質」、「絕對簡單的實體」等形而上學的說法。客觀世界是變化發展的,物質特殊的結構、屬性和形態也是可變的、無限多樣的。任何物質的特殊結構、屬性和形態都不能成為物質的唯一不變的特性。「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觀實在,它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外。」①列寧給物質概念下了一個完備的定義:「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②這是唯一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它既反對了唯心主義、不可知論,也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 ①②《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6、128頁。 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物質觀,整個世界是不依賴於我們的主觀意識而存在著的客觀實在。不管它的特殊形態、屬性和結構千變萬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形之下,它都保存著這個唯一的「特性」。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關於物質具有某些「絕對的」、一成不變的物理屬性的說法,是經受不住現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考驗的,它也抵抗不住唯心主義的進攻,不能徹底戰勝唯心主義。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物理學上發現了某些元素的放射性現象,並發現了原子中有電子等更小的微粒,推翻了原子不變性、不可分性的觀念。這些偉大的發現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一些受形而上學思想支配的物理學家卻由此作出了「原子非物質化了」的錯誤結論。唯心主義乘機向唯物主義發動了進攻。例如馬赫主義者打著「自然科學的最新哲學」的招牌,歪曲物理學新發現的真正意義,利用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困難,大叫「物質消失了」,「唯物主義已經被駁倒了」。然而,現代物理學的新成就不但不能成為馬赫主義的依據,而且是對馬赫主義的最好駁斥。物理學的新發現並不能說明物質本身會消失,只是說明以前人們認識物質所達到的界限正在消滅。列寧早就指出,絕不能把物質的特殊結構、屬性和形態同物質本身混為一談,把物質的原子的特性同物質的客觀實在性混為一談,把人們以前對於物質的認識界限的消滅,誤認為物質本身的消失。「承認某些不變的要素、『物的不變的實質』等等,並不是唯物主義,而是形而上學的即反辯證法的唯物主義。」①現代物理學的新發現所駁倒的不是唯物主義,而是形而上學,它所證實的不是唯心主義,而是辯證唯物主義。儘管電子和原子性質不同,但電子和原子一樣,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不可窮盡的。在電子發現之後不久,列寧就提出了電子和原子一樣也是不可窮盡的科學預見。現代物理學的進一步發展證實了,電子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只具有一定質量和電荷的質點,它的質量會隨著運動狀況而改變,從現代物理學理論看來,它的電荷還應有一定的分布,除質量和電荷外,它還具有磁矩和自旋。這些事實有力地說明了電子是有特殊結構的。不僅如此,電子除具有顆粒性以外,還具有波動性,這一重要發現更使我們認識到電子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物質客體。電子只是基本粒子中的一種,目前知道的基本粒子已達二百多種,它們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質如都同時具有波動性和顆粒性之外,還各具有其他特性,表現為不同的「同位旋」、「奇異性」等等。在各種基本粒子之間還發現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和轉化過程。總之,物理學越發展,就越顯得沒有理由認為我們已經把基本粒子(包括電子)的一切特性都認識完盡了,這樣,就完全證實了列寧的關於電子不可窮盡的論斷。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7頁。 修正主義者波格丹諾夫曾大肆宣揚馬赫主義的「物質消失了」的觀點,列寧給予了徹底的駁斥。現代修正主義者如法國的列斐伏爾又來公開地修正列寧的物質定義,說什麼「物質是一種『X』(未知數)」,並且認為它在我們的論斷中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實踐和科學證明,必須以客觀的物質世界的考察為依據,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論斷,只有對客觀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論斷),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某些現代修正主義者把物質說成是不可捉摸的未知數,說成是在我們論斷中可有可無的東西,其目的就是要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否認人們的認識必須以客觀的物質世界為依據,向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宣揚主觀盲目性、不可知論和主觀唯心主義,以阻撓、破壞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鬥爭。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世界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世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不可分離的根本屬性,物質的任何一種形態都處於運動中,運動是物質存在最根本的形式。 科學的全部成就都證明,物質世界的一切,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中。整個宇宙從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生物界到人類社會,無一不在運動著,無時不在變化發展著。就每一個物體來說,它內部的原子在不停地運動,原子核外的電子不停地圍繞原子核旋轉,原子核內部的中子和質子也是不斷地運動和轉化的。沒有這些運動,就沒有原子和原子核。地球和太陽系其他行星圍繞著自己的軸心自轉,同時圍繞著太陽運行,太陽本身和其他恆星也在宇宙太空中不停地運轉。沒有這些運動,就沒有太陽系和宇宙中千千萬萬的星系。每一個生物有機體,無論動植物機體或者人的身體,都在不斷地新陳代謝。沒有不斷的新陳代謝這種運動,就沒有任何的生物有機體。社會生活也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中,沒有一個社會形態是永遠不變的。沒有社會生活,社會形態的不斷運動、變化,就沒有人類的歷史。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物質不能脫離運動而存在;同樣,運動也不能離開物質而存在。不能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也不能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 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必然要陷入唯心主義。說到運動,就必須要問,是什麼在運動。運動必須有運動的主體,沒有任何主體的運動,是不可能存在的。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就是認為運動的主體是非物質的,就必然要把某種精神力量看做運動的主體,這樣就走到了唯心主義。朱熹認為,「總天地萬物之理」的「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動極而靜,靜極復動」①,從而產生出自然界來。他斷言,在沒有自然界之前的運動,就是「太極」的運動。王陽明的弟子錢緒山認為,主觀意識是宇宙的本體,運動只是意識的運動。他說:「充塞天地間只有此知,天只此知之虛明,地只此知之凝聚,鬼神只此知之妙用,四時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與萬物只此知之合散,而人只此知之精粹也。」②黑格爾把世界的發展看做「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馬赫主義者畢爾生說:「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這些就是唯心主義運動觀的典型例子。在前一節中我們已經指出,唯心主義者所設想的那種離開物質而存在的精神力量,在世界上是根本沒有的,因此,同物質運動完全脫離的「絕對精神」的運動,也是不能沒想的。精神的運動,概念的運動,是依賴於物質運動的,它是人腦這種高級物質的運動形式,人腦對客現存在的反映。 ①參閱《語類》《周子全書朱子注》。 利用自然科學的新發現,宣傳沒有物質的運動的荒謬觀點,是唯心主義反對唯物主義的一種方式。十九世紀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所創立、現代的物理學唯心主義者所復活起來的「唯能論」,就起了這樣的作用。「唯能論」者硬說物質轉化成了某種非物質的「純粹能量」,因而,能「代替了」物質,物質「消失了」,認為能是唯一的「世界實體」。現代「唯能論」者更利用電子和正電子可以轉化為光子的發現,大肆宣傳「物質變成能,物質消失了。」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光子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外,是不以人們的意況為轉移的客觀實在,這是不能抹煞的客觀事實。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質量,正如電子具有質量,也具有能量一樣,這正是表現了物質和運動的不可分。「唯能論」者抹煞這個真理,設想有什麼離開物質客體面單獨存在的「純粹的能」,這就是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唯能論」者宣稱能是所謂「純粹符號」,是由意識、精神決定的,這就暴露了他們的唯心主義面目。列寧說:「想像沒有物質的運動的這種意圖偷運著和物質分離的思想,而這就是哲學唯心主義。」① 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徵。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但不理解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者把物質歸結為它的某些特殊的屬性、結構或形態,認為這些屬性,結構或形態是永遠不變的;他們不理解物質自己的運動,把運動看做只是由外力所引起的物體的位置移動和數量增減。這就在實質上否認了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否認了運動是物質內在的根本屬性,也就是離開運動去思考物質。不承認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就會在物質以外尋找運動的源泉,就有陷入唯心主義的危險。例如在力學方面有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牛頓在尋求物質運動的最後源泉時,便得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動力」的結論。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4頁。 辯證唯物主義肯定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但不否認物質世界中有著某種靜止狀態。靜止狀態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它只是物質運動的特殊形式。承認靜止狀態,並不否認物質運動的絕對性。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的東西。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具有質的穩定性,在這個階段和這個時期,它的性質基本不變。例如某個生物機體在它沒有死亡以前,總是這個生物,資本主義制度在它沒有經過革命變為社會主義制度以前,總是資本主義制度。這種靜止是相對的、暫時的。因為,生物體處於不斷的新陳代謝中,資本主義制度處於生產和階級鬥爭的不斷運動中;而且生物機體總是要死亡的,資本主義制度總是要變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這裡的靜止只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是事物的運動發展還沒有使它變為另一事物以前的一種運動形態。某一物體在地面上位置沒有移動,在力學的意義上可以說是處於靜止狀態中,可是這並不妨礙這一物體參加地球的運動以及全部太陽系的運動,也完全沒有妨礙組成這一物體的分子、原子的運動、變化。這裡的靜止狀態也只是表現運動中的某一物體和某種其它物體的空間關係沒有發生變化而已。 上述這些情形都證明,事物的靜止不變的狀態只是相對的,只是物質運動的特殊形式。我國明末清初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王船山就已猜測到了這個道理。他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他否認「廢然之靜」①,即絕對的靜止。絕對靜止不變的事物,只是形而上學者的錯誤的幻想,在客觀世界裡是根本不存在的。 ①《思問錄》內篇。 辯證唯物主義承認永恆的、絕對的物質運動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相對的靜止狀態。「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的平衡狀態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①物質所以表現為千千萬萬的不同形態,正是由於它們有相對靜止和暫時平衡的狀態。只有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和暫時平衡的狀態,才能區別事物,才能認識和把握千千萬萬的事物的具體形態,才能分別對不同事物進行具體的科學的分析研究。否則就會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無從捉摸,就會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的錯誤。 相對主義和詭辯論否認事物的相對靜止,即否認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例如中國的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②。他把生和死,可和不可之間的轉化看成是無條件的,從而抹煞了事物的相對穩定性和它們之間的質的差別,得出了「是亦彼也,彼亦此也」的結論。又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學生克拉底魯認為萬物只是一陣旋風,因此他拒絕給事物以名稱,按照他的意見,「什麼也不能說」。赫拉克利特根據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曾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卻修改他老師的意見,認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一條河流。克拉底魯也是由於否認事物的相對靜止而陷入相對主義和詭辯論的泥坑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同辯證法之間毫無共同點。列寧說:「只有詭辯家才會根據一種戰爭可以轉化為他種戰爭的理由,來抹殺帝國主義戰爭和民族戰爭之間的差別。辯證法曾不止一次地作過——在希臘哲學史上就有過這種情形——通向泥辯術的橋樑。但是,我們始終是辯證論者,我們同詭辯論作鬥爭時,所使用的手段不是根本否認任何轉化的可能性,而是對某一事物及其環境和發展進行具體的分析。」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3頁。 ②《莊子.齊物論》。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則把靜止和平衡加以誇大,把相對的東西絕對化,把特殊的東西一般化,把暫時的狀態永恆化,陷入了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的錯誤思想。 物質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同物質不可分的運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者把物質的運動歸結為只是物體的位置移動或數量的增減,歸結為機械運動一種形式。辯證唯物主義反對這種簡單化的運動觀,指出物質的運動不僅限於機械運動。恩格斯說:運動「包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移動起直到思維」②。根據現代科學已達到的認識,宇宙中各種各樣的物質運動可以歸結為五種基本形式。按照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起來,就是: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和社會的運動形式。在每一種基本運動形式中,又包含著許多具體的運動形式。物質的運動形式和物質形態一樣,是無限多樣的。各門科學就是以各種不同的物質運動形式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對不同的對象,要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具體的分析研究,不能象機械唯物主義那樣,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無限複雜的物質現象。 各種運動形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如,摩擦生熱、生電,就是機械運動轉化為物理運動。熱引起燃燒,物理運動又轉化成了化學運動。在地球發展過程中,物質經過長期的機械的、物理的、特別是化學的作用,逐漸形成愈來愈複雜的化合物,出現了蛋白質,產生了生命的運動。由於生物長期的發展出現了類人猿,在勞動中類人猿變成了人,產生了人類社會的運動。 ①《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0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1頁。 運動是絕對的、永恆的,也就是說,運動是不能被創造或被消滅的,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物質運動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力永遠不會喪失。自然科學中的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上述原理,它指出:在運動形式相互轉化的前後,能量的總數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恩格斯把這個定律叫做「偉大的運動基本規律」。①我們在科學實驗室里能夠準確地測定多少熱能可以轉化為多少機械能、化學能、或電能等,同時可以用熱能的單位去測量機械能、化學能或電能等,反之亦然。在生物運動中,我們可以計算出生物在同化和異化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和所放出的能量,並且可以用任何能量單位表現出來,通常我們是用熱量單位來計算的。 在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中,各種物質運動形式是互相交錯的。高級的運動形式必然包含著低級的運動形式,但是高級的運動形式決不能歸結為低級的運動形式,因為它具有不同於低級運動形式的本質特點。例如有機體的生命運動,一刻也不能離開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過程。然而,認識了生命的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過程,並不等於了解了生命本身。要了解生命的本質,必須把握生命運動形式所特有的基本特徵及其規律性,如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等等。這些運動形式,決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機械的、物理的或化學的過程。機械唯物主義者把物質世界複雜多樣的運動形式,歸結為機械運動一種形式,顯然是完全錯誤的。現代的反動資產階級的哲學和社會學,如新實在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新馬爾薩斯主義等,都是把社會這種高級運動形式歸結為生物的運動形式,例如新實在主義者霍爾特就認為,引起階級鬥爭的原因在於人們的生理情況和心理素質不同。這是形而上學的,並且是唯心主義的。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頁。三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物質是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著的,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在空間和時間之外的物質運動是沒有的。 當我們說到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時,首先要指明它在什麼地方存在,它具有多大的規模或體積,這就是指事物的空間地位或它的廣延性。要確定一事物存在的空間地位,必須了解這一事物同周圍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繫,如距離、排列秩序等。當我們說到任何一事物的運動時,必然要聯繫到它的位置的移動,它的規模或體積的增大和縮小、總之,不論談到任何事物的存在和運動,都要涉及它的存在和運動的空間形式。 運動著的物質也不能離開時間形式而存在。各種物質運動過程,具有一定的發展順序和或長或短的持續性。離開了時間的形式,任何物質的運動、變化、發展都是不能存在的。列寧說:「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麼也沒有,而運動著的物質只有在空間和時間之內才能運動。」① 物質是客觀存在的,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所固有的存在形式,因此,空間和時間也是不依賴於人們的意識而客觀存在著的。列寧指出:「唯物主義既然承認客觀實在即運動著的物質不依賴於我們的意識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認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②物質是永恆存在的,時間和空間也是永恆存在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是和唯心主義的時空觀根本對立的。唯心主義否認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否認物質的客觀存在,也就否認空間和時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把空間和時間看作是意識、觀念的產物。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發展到一定階段,使自己「外化」為自然,這時才出現空間形式;時間則是在「絕對觀念」發展的更後一個階段上出現的。這種客觀唯心主義的時空觀顯然是同物質及其存在形式--時間、空間永恆存在的真理相違背的。主觀唯心主義者的時空觀把空間和時間看作是存在於人的主觀領域的觀念形式,這和它否認世界的客觀存在是分不開的。康德認為,空間和時間是人類感性直觀中的先天形式,人們通過這種為認識主體所固有的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給予事物以空間性和時間性。馬赫斷言,空間和時間是「感覺系列調整了的體系」,是用來整理認識材料的工具。主觀唯心主義的時空觀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科學證明,在人類出現以前,自然界就存在著,並且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發展著。 ①②《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7、176頁。 辯證唯物主義不僅反對唯心主義的時空觀,而且指出,把空間、時間和運動著的物質割裂開來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時空觀也是不正確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時空觀可以以牛頓的觀點為代表。牛頓雖然也承認空間和時間是客觀實在的,但他不理解空間和時間同物質運動的不可分性。他認為,空間是和物質相脫離、安放物質的不動的空框子,時間是絕對均勻流逝的和物質運動無關的純粹的持續性,空間和時間並不是同運動著的物質內在聯繫著的形式。這就是牛頓的所謂「絕對的」空間和時間。 按照形而上學的觀點,空間和時間的特性是一成不變到處一樣的,物質的運動決不會使空間和時間有所變化。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非歐幾里德幾何學證明,事物的空間特性,在範圍廣大的天文學計算領域內,是不同於比較狹小的普通的地面計算的領域的。歐幾里德幾何學的定律,只適用於後一種領域,對於前一種領域則是不適用的。狹義相對論揭示出空間和時間特性的相對性。人們在考察地上的普通物體的運動和天體的較慢的運動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考慮物質運動對空間、時間的影響以及空間和時間的相互聯繫;但是根據相對論,在考察運動速度接近於光速的物體運動時,靜止坐標系的觀察者就可以測出,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增加,沿運動方向的長度就會縮短,在它上面進行的運動過程就會減慢,也就是說,它的空間延伸就會減小,而時間的持續就會加長。空間和時間的這種變化是在一定運動速度上彼此互相對應的。這些事實說明,空間和時間是同物質的運動相聯繫著的。空間和時間隨著物質運動的變化而變化,它們和運動著的物質是不能分離的,它們彼此之間也是不能分離的。 空間和時間同運動著的物質的不可分性,還可以從下列事實得到說明。空間的三維性,就是物質的體積伸張的三維性,就是一物和他物的位置關係上(也就是坐標關係上)的三維性。它是指通過空間的任何一點都可以引出三條互相垂直的直線,通俗地說,也就是任何物體都具有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廣延性。離開了物和物的位置關係,空間的三維性就無從理解。時間的一維性和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性,只能用物質本身的不斷發展和變革來說明。「時乎時乎不再來」,是說事物的某種具體聯繫不可能絕對地重複出現。要「掌握時機」,要「當機立斷」,就是說,人們要趁著事物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某種有利的聯繫條件,迅速確定行動的決心,否則就會失去時機。這又說明,時間的一維性和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性不能離開事物的具體聯繫而得到正確的理解。 恩格斯早就指出,把空間、時間和物質分離開來的觀點是錯誤的。他說:「物質的這兩種存在形式離開了物質,當然都是無,都是只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空洞的觀念、抽象。」①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者所設想的那種和物質的運動脫離的、絕對不變的空間和時間,正是主觀的、空洞的抽象概念。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556頁。 唯心主義者利用人們關於空間和時間概念的改變的事實,宣稱空間和時間不過是人們意識的產物,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已被推翻。其實科學的新發現所推翻的,僅僅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而絕非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關於空間和時間的特性的認識將愈益深刻、豐富。物質的空間和時間的形式是隨著物質本身的運動變化而變化的;人們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概念是可變的、相對的,隨著科學認識的發展而發展的;但是作為物質運動形式的空間、時間的客觀實在性則是不變的、絕對的。列寧說:「正如關於物質的構造和運動形式的科學知識的可變性並沒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一樣,人類的時空觀念的可變性也沒有推翻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①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7頁。 辯證唯物主義從空間和時間同運動著的物質不可分的觀點出發,還肯定了宇宙空間和時間的無限性。物質是無限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空間和時間也是無限的。空間和時間的無限性,不過是運動著的物質的無限性的一種表現形式。茫茫宇宙,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的觀察上,今天藉助射電望遠鏡雖然使我們已經可以察覺距地球超過一百億光年的星系,但是這也不是宇宙的邊緣。宇宙是沒有邊緣的。物質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而是永恆地存在著、運動著,因此,在時間上,宇宙的發展沒有開端,也沒有盡頭。 整個物質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是無限的,但每一具體的個別事物在空間和時間上則是有限的,無限的宇宙空間和時間正是由這種無數的有限的空間和時間所構成的。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無限性與有限性的矛盾統一。如果只看到宇宙中每一個別事物的空間和時間的有限性,斷言整個宇宙空間和時間也是有限的,這就會引導出一種荒謬的幻想,以為在這個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著一個超時空、超現實的「神」的世界,就會陷入宗教迷信和唯心主義的觀點。 在空間和時間問題上批判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從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完整的科學的世界觀的必要條件。四物質運動有它自己的規律性 物質在空間和時間中永恆地運動著,而物質的運動是有它自己的規律性的。春夏秋冬四季的依次更替,晝夜的循環,生物有機體的新陳代謝,以及社會從低級形態到高級形態的發展等等表明,一切物質的運動、發展過程都具有某種一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這就是物質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就是物質運動的規律性。 唯物主義肯定規律性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物質運動的規律和物質本身一樣,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物的規律性決定於客觀事物本身的性質、內容及其所依賴的客觀條件。規律不能由人的意志任意地加以改變,不能為任何人所創造,也不能被任意地消滅。唯物主義既然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及其客觀實在性,也就要承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自然規律的客觀性早已為自然科學所證明。例如天文學發現,各個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們運行的軌道,相對速度等等都服從於萬有引力定律、慣性定律等客觀規律。生物學揭示了物種的進化是按著「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等客觀規律進行的。在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中,人們對自然規律的客觀性感覺特別真切,在生產中如果違背了客觀規律,單憑主觀願望盲目蠻幹,就將一事無成。 社會現象也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自發的力量,在社會中起作用的則是有著自己的意志、願望的自覺活動著的人。表面看來,在這裡似乎人們的意志和願望起著決定作用,沒有什麼客觀規律存在。但是在以往的社會裡,人們的願望在很少的場合才能完全實現。人們所抱的目的,常常是彼此衝突和矛盾的,其中,有些是根本辦不到的,也有些因為缺乏必要的條件而不能達到。社會現象並不是由每個個人的意志和願望決定的,歸根到底它和自然現象一樣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不僅人們的願望和意志是否能夠實現,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而且人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願望和動機,而不產生其他的願望和動機,也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一定的願望和動機的產生都是由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客觀狀況決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根據全部歷史事實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最一般的規律,指出了這些規律的客觀性質。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革命實踐,充分地證明了社會規律的存在和它的客觀性質。 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由於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化,人們開始能夠自覺地運用經濟規律為社會謀福利,但這並不是說社會發展規律不再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消滅」或「制定」規律。斯大林說:無論是資本主義時期或社會主義時期,「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反映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人們能發現這些規律,隊識它們,依靠它們,利用它們以利於社會,把某些規律的破壞作用引導到另一方向,限制它們發生作用的範圍,給予其他正在為自己開闢道路的規律以發生作用的廣闊場所。但是人們不能消滅這些規律或創造新的經濟規律。」①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性,實質上是唯心主義觀點。實踐證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個勝利都是嚴格按照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辦事的結果,如果違反了客觀規律,就會引起事情的混亂,使我們的事業遭受損失。 ①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頁。 唯心主義否認規律性是物質本身所固有的,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客觀唯心主義把事物的規律性的來源歸於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如「上帝」、「天命」、「絕對精神」之類。宗教迷信把事物發展的必然聯繫硬說成是鬼神的安排。這二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主觀唯心主義者則認為規律是人的意識的產物。如康德認為,僅僅由於人的理性能力的作用,才使雜亂的現象獲得一定的秩序。他說:「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這是康德哲學中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現代資產階級的實用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本來是沒有規律性的,科學規律僅僅是人們為著暫時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設。 唯心主義哲學家特別否認社會規律的客觀性。舊的唯物主義者雖然承認自然本身具有客觀規律,但往往不承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這就使他們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陷入了唯心主義。 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規律,在哥白尼和開普勒發現以前,從來就在宇宙中發生作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運動規律是馬克思、恩格斯發現的,可是在他們發現這些規律以前,它們早就在人類社會中發生作用了。不管規律是否被人們認識,它總是客觀存在著。規律不是由任何的精神力量所給予物質世界的,任何人要想把自己主觀臆想的秩序強加於事物,是不可能的。剝削階級總希望永遠保持統治地位,希望剝削制度永世長存,不管他們贊成還是反對,歷史的發展總是要合乎規律地由一個社會形態進到另一個社會形態。不管資產階級如何仇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一客觀規律是改變不了的。 科學研究的任務決不是如唯心主義者所說的那樣,把某種主觀設想出來的秩序強加於事物,恰恰相反,科學研究的任務是要從客觀事物中發現它本身固有的規律性。資產階級學者臆想的「土地收益遞減律」,「人口按幾何級數增加,生活資料按算術級數增加的規律」等等,當然稱不得科學規律,因為它們不是客觀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所以它們在社會歷史和科學的發展面前一個個地宣告了破產。 事物發展的規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能夠認識客觀規律,並利用這種認識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以達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為人民群眾謀福利的偉大目的。如果人們按照客觀規律行動,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人們只憑自己的主觀臆想來行動,就一定要遭受失敗,達不到自己所希望的目的。人們的行動,人們的社會實踐,深刻地證明了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存在,證明它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證明事物的規律為事物本身所固有;也深刻地證明了,客觀規律是能夠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 世界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依循著物質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著、變化著和發展著。因此,辯證唯物主義把承認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承認物質運動有它自己的規律性,當作自己的基本出發點。在一切實際工作中和科學研究工作中,要堅決從客觀的實際事物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這是我們在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時候首先應該樹立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第三章物質和意識 既然世界是物質的世界,那末,意識是什麼,它的本質、起源和作用是怎樣的呢?所有的唯物主義派別都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是意識的根源,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但是,只有辯證唯物主義才科學地解決了意識的起源問題,科學地論證了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和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從而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徹底駁斥了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唯心主義觀點。一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 物質世界是永恆的、無始無終的,而意識則是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並不是從來就有的。自然科學證明,地球上曾經有幾十億年沒有生物,更不存在具有高級神經系統的人類,在那時並沒有意識現象。無機界長期發展的結果,產生了有機界,有機界長期發展的結果,出現了具有高級神經系統的人類。只是在有了人類的時候,才產生了意識現象。人類的思維這種精神現象,只是在約一百萬年以前才出現的。這就可以證明物質在先、意識在後,物質產生意識的唯物主義觀點是完全正確的。 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大腦這種高度組織起來的特殊物質的機能;而大腦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同時,人類意識的產生不僅在生理方面同高級神經系統的發展密不可分,而且同勞動也是緊密相聯的,就是說,人的意識不僅是自然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的產物。 關於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問題,曾經是科學和哲學上的最大難題之一。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唯心主義者曾利用科學還不能解釋物質是怎樣產生意識的這個困難,來散布其荒謬的觀點。唯心主義完全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真實關係,它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不是物質產生意識,倒是意識產生了物質;它斷言意識是一種不依賴於物質的、獨立的本體。各個唯心主義流派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複這種謬論。客觀唯心主義者把人的意識歸結為「宇宙精神」的自我意識和神的啟示,主觀唯心主義者把意識的來源歸結為心靈的自由創造。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各派都正確地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歷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們對物質和意識的關係提出了許多合理的命題,並作了具有科學意義的論證,向前推進了唯物主義,使得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問題逐漸接近於科學的解決。我國東漢的王充把肉體和精神的關係比作薪和火的關係,提出了世界上沒有「無體獨知之精」①的命題。到了南北朝,范縝把這種唯物主義觀點向前推進了一步,他把肉體和精神的關係比作「刃之與利」,就是說,精神是「心」的作用,好比「利」是刀刃的作用。在今天看來,這種觀點在原則上還是正確的。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唯物主義者,根據自然科學的材料,對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作了若干具有科學意義的論證。例如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愛爾維修認為,人腦中產生的表象和概念是由物質的現實派生出來的,人的肉體結構決定他們的精神生活。他嘲笑了那種宣揚靈魂不死的宗教信條。十九世紀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明確地指出,自然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思維而客觀存在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感覺是客觀世界的映象。 ①《論衡.論死篇》。 但是,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者,由於受著自然科學水平和社會條件的限制,都沒有能夠科學地解決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問題。古代有些唯物主義者認為,意識是一種最精微的物質的作用,這種最精微的物質或者是原子,或者是「精氣」,它們是從來就存在的。還有一些唯物主義者,雖然肯定意識只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但他們不知道意識只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大腦的特有的屬性,認為一切物質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意識,得出了「物活論」的錯誤結論。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者,連歐洲十八、十九世紀的唯物主義者在內,在意識起源的問題上都沒有辯證發展的觀點,都不了解意識是社會的產物,他們離開人的社會性來考察意識,所以就不能科學地解決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的問題,因而也就不能徹底駁倒唯心主義。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歐洲出現了一種庸俗唯物主義流派,他們錯誤地把意識和物質看作同一個東西,把整個思維過程完全歸結為大腦的機械的、物理的、生理的過程。在他們看來,大腦產生思想,就如肝臟分泌膽汁一樣。這種觀點混淆了意識和物質的界線,歪曲了意識對物質的真正關係,這是完全錯誤的。恩格斯指出:「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用實驗的方法把思維『歸結』為腦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學的運動;但是難道這樣一來就把思維的本質包括無遺了嗎?①思維的過程同大腦的機械的、物理的、生理的過程是密切聯繫的,但是,不能把思維僅僅歸結為這種過程。意識是人腦這種高度發展了的物質所固有的特性,它和上述較低級的各種運動形態有本質的區別,它是人腦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機能和作用,而並不就是一種象膽汁之類的物質。 ①《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6頁。 辯證唯物主義完全科學地解決了意識的起源和本質問題。現代科學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意識起源和本質的原理,徹底駁倒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科學證明,意識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辯證發展過程。意識這一種大腦的特性,是由低級物質所具有的跟感覺相類似的反映特性發展來的。 無機界沒有感覺或意識,它只具有物理的和化學的反應。這是一種跟感覺相類似的反映特性,但這並不是感覺或意識,它只是物體由於其他物體的作用而發生的物理狀態或化學狀態的改變。 無機界長期發展的結果,產生了生命。隨著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向有機物的轉化,隨著生命的出現,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產生了生物的反應形式,即刺激感應性。低等動物和整個植物界沒有神經系統,它們只能對直接作用於它們的環境具有刺激感應的能力。刺激感應性已經不是單純的物理反應、化學反應,而是這樣一種反應能力:它使機體能夠適應變化了的外界條件,使生物機體能保持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以維持其生存。這種刺激感應性已經包含了感覺的萌芽。感覺正是在刺激感應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低等動物發展為高等動物,適應愈來愈複雜的生存條件,有機體的各種組織也愈來愈專門化,產生了專門的反映機構,即神經系統。神經系統逐步發展,出現了中樞神經(包括腦和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中心就是大腦。有機體通過神經系統和環境發生聯繫,這種聯繫的基本形式是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按照巴甫洛夫的學說,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具有初步反映外界或自己內部發生著的那些物質過程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動物的心理或低級的「意識」。當然,這種「意識」還不是人類的意識。 隨著由動物界向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最複雜最完善的大腦,這是較之神經系統的出現具有更大意義的質的飛躍。人類的思維活動,不僅藉助於人和動物所共有的第一信號系統,由外界物質刺激直接引起種種條件反射,而且還必須藉助於第二信號系統,由言語引起另一種條件反射。列寧指出:「任何詞(言語)都已經是在概括。」①言語作為引起條件反射的信號,正是許多同類物質刺激的概括和標誌。它使人的條件反射的廣度和深度達到了為一般動物不可比擬的高級階段。人腦在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的思維活動,就是意識。所以,意識不是別的,就是發展到高度完善程度的物質--人腦的機能。現代科學證明:意識過程是和大腦活動的生理過程密不可分的,後者是前者的物質基礎。客觀外界刺激了人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接受了外界的刺激,通過神經系統把這種刺激傳達到大腦,引起大腦皮質的活動,才產生意識現象。當人熟睡的時候,即大腦處於抑制狀態的時候,就沒有意識活動;而不清晰的、若斷若續的作夢這種意識現象,則是由於大腦皮質沒有完全抑制、有一部分還處在興奮狀態而產生的結果。這就根本駁倒了把意識看作是脫離大腦而獨立存在的精神本體的唯心主義觀點。 ①《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頁。 意識的萌芽和發生的歷史,證明了意識在先、物質在後的唯心主義觀點是荒謬的,也證明了一切物質都有意識的「物活論」是不對的。 是什麼力量使得動物的腦過渡到人腦、動物心理過渡到人的意識呢?辯證唯物主義回答說,是勞動。勞動是猿變成人的決定因素,是人的意識產生的決定因素。 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了決定的作用。人類最近的祖先--類人猿,由於生存條件的影響,它們的前肢和後肢有著某種分工,即由前肢擔任了某些類似人手的工作。但即使最發達的猿「手」也本質上不同於人手,因為它不能製造工具。經過幾十萬年的漫長發展,當第一把用燧石做成的石斧出現以後,類人猿的「手」變成了人類的手,類人猿的活動變成了人類的生產勞動。這樣,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來適應自然界的動物,就發展成能夠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人類。生產從來就是社會的生產。在社會生產中,思想交流是必要的,沒有思想交流,就不可能有人們在改造自然鬥爭中所必需的協調的共同活動。這樣,「在形成中的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了。需要產生了自己的器官:猿類不發達的喉頭,由於音調的抑揚頓挫的不斷加多,緩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漸學會了發出一個個清晰的音節」①,從而就產生了語言。語言的產生使大腦能用詞來概括各種感覺材料,表達抽象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沒有語言,人就不可能進行思維。 由此可見,勞動和在勞動基礎上產生的語言是人腦產生和人類意識形成的主要推動力。勞動不僅在意識的產生上起了決定的作用,而且在意識的發展上也起了決定的作用。一方面,在勞動過程中,作為思維器官的頭腦愈益完善化了;另一方面,勞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改變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從而使意識的內容也日益豐富了。因此,意識是一種社會現象,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離開了社會,就沒有而且也不叮能有人的意識。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②。 綜上所述,意識是人的大腦--高度完善、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的屬性或機能。它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的產物。這就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關於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頁。 ②《德意志意識形態》,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35頁。 二意識是存在的反映 意識是人腦的屬性,這是意識依賴於物質的一個方面。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還表現在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大腦是意識的器官,但它不會自動產生意識;只有當外部物質世界的事物,現象通過感覺器官作用於大腦,當大腦和外界發上了聯繫以後,才會產生意識。 意識是人腦這種特殊物質對於客觀世界的反映,意識是客觀世界的攝影、模寫、摹本,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意識按其形式來說是主觀的,按其內容來說則是客觀的。沒有被反映者,談不到有反映;脫離了客觀物質世界,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這是唯物主義各派共同的基本觀點,但只有辯證唯物主義才科學地論證了入的頭腦對於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形式,首先是感覺。當客觀的事物、現象作用於人的感官所引起的神經興奮達到大腦時,就產生廠感覺,這是意識的初級形式。例如聽覺是由於音波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的。顏色的感覺是由於不同波長的光波作用於人的眼網膜而引起的。人們每天每時都要接觸到外界的許多事物、現象,因而就不斷引起各種感覺。冬天的夜裡颳了一夜西北風,人們第二天外出勞動,接觸到了冷空氣,就會感覺到天氣變冷了。在新學年開始時,當一位新的老師走進課堂,我們首先得到的是關於他的身材、容貌、衣著等等的印象,而當他開始講課以後,我們又會得到關於他的音調、語態、手勢等等的印象,這些都是感覺。只有人們的感覺器官接觸到了某一個客觀對象,才能產生有關這個客觀對象的形狀、大小、色澤、音調、冷熱、乾濕等各方面的感覺,各種感覺的綜合形成了對象的完整的印象。人們在回憶中出現的當下不存在的對象的印象,是以往接觸那個對象時所形成的印象的再現。沒有客觀外界的刺激,就不能產生任何感覺。 感覺對客觀外界的反映有兩個特點:第一、感覺是物質世界的直接反映,它的產生直接依賴於外界的具體對象,在感覺和它所反映的客觀世界之間,沒有任何的中間環節。第二、感覺所反映的只是具體事物的一定特性,而不是許多事物的某種共性。例如它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顏色、重量,而是某種具體物體的顏色、重量,等等。這兩個特點也恰好證明了感覺是客觀對象在人們頭腦中的直接的映象。感覺是意識的初級形式,但它卻是構成一切複雜的意識現象的基礎,沒有感覺就不可能有認識。 感覺並不是人類所特有的,凡是具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動物都有感覺。但是人的感覺和動物的感覺有著本質的差別。人的感官不僅是生物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的產物。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了自己,改造了自己的感官,使自己的感官不斷完善化。和動物不同,人們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感知外部世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這就使得人的感覺無論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比動物優越得多。恩格斯說:「鷹比人看得遠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識別東西卻遠勝於鷹,狗比人具有更銳敏得多的嗅覺,但是它不能辨別在人看來是各種東西的特定標誌的氣味的百分之一。至於觸覺(猿類剛剛有一點兒最粗糙的萌芽),只是由於勞動才隨著人手本身的形成而形成。」①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頁。 感覺是意識的起點。但是,承認這一點,並不就是唯物主義,只有進一步承認感覺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才是唯物主義。在感覺的來源的問題上,唯物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認為,感覺是客觀事物的一定特性的映象。主觀唯心主義者則認為人的感覺是主觀自生的東西,人的感覺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倒是客觀世界成了人的感覺的產物。按照這種說法,無論外界的山川、田野、草木、蟲鳥,還是產生意識的器官--大腦,都成了感覺的產物。這種觀點是荒謬的,它同科學和常識完全背道而馳。 人們對外界的反映不僅採取感覺的形式,而且採取思維的形式。思維是意識的高級形態。思維這種反映形式是人類所特有的,是人的反映的本質特點。列寧說,「認識是人對自然界的反映。但是,這並不是簡單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過程,即概念,規律等等的構成、形成過程。」①正是通過概念、範疇、規律等等,人的思維才能夠深刻地反映外部世界的各種物質運動的過程,把握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94頁。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者,不能科學地了解思維這種反映形式的特點,他們不了解思維對客觀外界的反映是一系列的抽象過程,而把人對於客觀外界的反映,機械地簡單地了解為照像式的反映。這就給唯心主義留下了可乘之隙。唯心主義者抓住了思維不是對象的直接反映這一點,斷言思維不是客觀外界的映象,而是主觀自生的東西。例如康德一方面認為,經驗來自客觀外界的刺激;這是唯物主義觀點。但他另一方面又認為,思維的邏輯範疇是先驗的、主觀自生的;這就是主觀唯心主義了。辯證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證明,和感覺一樣,作為意識的高級形態的思維也是客觀外界的反映,不過這種反映同感覺有質的不同罷了。 感覺這一反映形式是和客觀外界直接聯繫的,是客觀對象的直接反映;思維則是和客觀外界間接聯繫的,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事物的形象,而是事物的本質,事物固有的內部聯繫和規律,它遠較感覺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觀物質世界。感覺是思維和客觀外界聯繫的橋樑。感覺同客觀世界直接聯繫,給思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然後思維才是可能的。沒有感覺,就不可能有思維;只有通過感覺,思維才能獲得它的內容。思維這種高級的意識,是在感覺材料的基礎上並對後者進行了抽象和概括而產生和形成的。儘管思維是一系列的抽象過程,但它仍是來自客觀外界,它的內容仍然是客觀的,是客觀外界的反映。 巴甫洛夫學說證明了,人的意識,包括它的高級形態--思維在內,都是客觀外界的反映。思維是和語言相聯繫的。巴甫洛夫從生理學上論證了藉助於語言進行抽象思維的這一反映的特點。根據巴甫洛夫的學說,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在於他不僅具有第一信號系統,而且具有第二信號系統--語言系統。第二信號系統所藉以形成的語言以及人的第二信號系統,都是在勞動中形成的。第二信號系統是人的感官的補充,它可以把第一信號系統的無數信號加以抽象和概括,使人突破了感官的局限,使人的認識能夠擴大和深入到感官所不能及的種種領域。由於有了第二信號系統,人就可以不必單純地直接依靠第一信號系統保持同外界的聯繫。第二信號系統是構成第一信號系統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的標誌,是信號的信號。這種信號的信號是代替實物的刺激物。巴甫洛夫關於第二信號系統的學說,從大腦活動的生理過程證明了,在第二信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的思維,歸根到底,仍然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作為思維形式的概念、理論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它是客觀事物的間接反映,它不象像片那樣直接反映外界對象的具體的原型,但它反映了許多事物的共同的本質和內部聯繫。例如在人的思維中能夠形成既不是梨又不是蘋果的一般的「水果」的概念,但是在客觀世界裡,人們只能找到梨子、蘋果等具體的水果,而不能找到一個既不是梨又不是蘋果的一般的「水果」,但思維中的一般的「水果」反映了各種具體的水果的共同本質。在這裡,機械唯物主義是無能為力的,它不能解釋抽象的概念、理論為什麼也是客觀外界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肯定了概念、理論確實是客觀外界的反映、摹本。例如數學,這是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體系,但它仍然是客觀世界的映象。客觀世界雖然並不存在抽象的數目、點、線、面積等等,但其原型仍然在客觀世界之中。幾何學是從客觀的空間關係出發的,算術和代數學是從客觀對象的數量關係出發的,這些數量和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各種物體的大小、寬窄、長短等等的區別和聯繫相適應。即使是微積分中所運用的各種數量(各次微分和無限小),看起來好象是任意想像的,但實際上這一切想像的數量的原型仍然是由自然界所提供的。①社會科學的生產關係的概念,也不外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物質關係的概括反映。總之,任何抽象的概念,它的根源無一不是客觀外界。 不但科學的抽象、正確的思想是客觀外界的反映,就是錯誤的思想,各種荒唐的玄想,宗教的迷信觀點,也無不可以在客觀物質世界中找到它的產生根源。一種思想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不在於它是不是客觀外界的反映,而在於它是客觀外界的正確反映,還是一種歪曲的,虛幻的反映。恩格斯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②宗教中的各種神的形象都可以從人間找到它的原型。神是人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來的。各民族的神都具有本民族的人的特徵。階級社會的宗教把神分成高級神和低級神,主神和一般神,並在他們之間建立起統治和隸屬的關係,這種「天國」中的等級關係,正是塵世間的階級關係的反映。 ①參閱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4--569頁。 ②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4頁。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甚至根本相反的感覺和思想。這是由於人們的修養、知識,特別是階級立場等主觀條件不同所造成的。在反映過程中,人的主觀條件是起作用的。然而,這種主觀作用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這恰好證明了客觀決定主觀、物質決定意識,而不是相反。 綜上所述,感覺直接來源於客觀外界,思維來源於感覺,歸根到底也是來源於客觀外界;意識,無論是低級形式的感覺,還是高級形式的思維,都是人的頭腦這種特殊的物質對於在人頭腦之外的、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既然如此,我們必須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自覺地去符合客觀實際,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進行,不斷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三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不僅認為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而且認為,意識對物質的反映是能動的,意識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反過來對物質發展進程起巨大的作用。不承認或低估意識的反作用和主觀的能動作用是錯誤的。 人不同於動物的特點,在於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弓[起客觀世界的變化,使之適合自己的需要,而人的行動總是受意識支配的。意識的特點,就在於它不象鏡子一樣簡單地消極地反映外界事物,而是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所反映的事實材料和規律性作基礎,提出一定的觀點、理論、思想體系,提出一定的目的、主張,計劃,來指導人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鬥爭。以生產經驗,科學技術的形式反映自然界的規律以及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的意識,指導人們從事生產鬥爭,能動地改變著自然界;以社會觀點,社會思想的形式反映人們社會關係的意識,指導人們從事階級鬥爭以及其它社會活動,能動地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客觀過程。意識就是這樣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而反作用於客觀世界,引起客觀世界的變化的。這就是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① 毛澤東同志說:「戰爭的勝負,主要地決定於作戰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這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不僅僅如此,還決定於作戰雙方主觀指導的能力。軍事家不能超過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外企圖戰爭的勝利,然而軍事家可以而且必須在物質條件許可的範圍內爭取戰爭的勝利。軍事家活動的舞台建築在客觀物質條件的上面,然而軍事家憑著這個舞台,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活劇來。」②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在客觀物質條件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是普遍適用的。 唯心主義抓住了意識的能動的方面,把它加以絕對的誇大和歪曲,把意識說成是脫離物質而獨立存在的本體。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者卻忽略了意識的能動方面,把意識的反映客觀世界看做是消極的、被動的,不能解釋許多複雜的意識現象,不能在社會歷史領域內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理。只有辯證唯物主義才科學地論證了意識的能動性,給予意識的能動性以唯物主義的解釋,從而把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理貫徹到底。 在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這個前提下,肯定意識的能動性,這不但沒有證明唯心主義的正確,恰恰是徹底駁斥了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的唯心主義,同時也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28頁。 ②《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66頁。 人的行動要受一定的目的、主張、計劃等等的指導。例如蓋房子要先有房子的設計圖,造飛機要先設計飛機的圖樣,做具體工作要先制定方針、計劃。方案等等。馬克思說過,最蹩腳的建築師不同於最靈巧的蜜蜂的地方,就是建築師在建築什麼東西之前,先要制定一個觀念形式的建築物設計圖。① ①參閱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頁。 先有建築設計圖,然後進行建築,這是否同物質在先、意識在後的唯物主義原理相矛盾呢?不矛盾。因為,建築物的設計圖是以人們所認識了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是以前人經過實踐所積累起來的建築經驗為基礎的。這裡恰恰證明了意識(建築物計劃)是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於客觀存在的反映;它既經產生,就對人們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實踐起著巨大的反作用。 人在行動之前,先產生某種動機,並為實現這種動機制定相應的汁劃。表面看來這好象是純粹主觀的、任意的,其實不然。人們為什麼恰好產生這種動機而沒有產生別的動機,為什麼恰好提出這種計劃而沒有提出別的計劃,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種原因只能從客觀現實中去尋找。人們給自己提出的任何任務和計劃,都是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處於敵對階級地位的人們會產生相反的動機,這是由於他們的階級地位這種社會存在所決定的。 從人們行動的結果,也可以看出意識對於存在的依賴關係。 人的活動總有預期的目的,為什麼有的人能夠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有的人就不能呢?具體的原因可能是很多的,但根本的原因,在於預定的目的和行動計劃是否符合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 凡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就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否則就沒有這種可能。毛澤東同志說:「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①這是被現實生活一再證實了的確定不移的真理。革命的階級或集團的行動,雖然也要經過困難、挫折和失敗,但終歸能夠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反動的階級和集團的行動雖然暫時也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最後總是要遭到失敗,達不到它預期的目的。這是因為,前者的預期目的以及為著實現這個目的而制定的方針、政策、計劃等,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後者的預期目的以及為著實現這個目的而制定的方針、政策,計劃等,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總之,意識的能動作用,不但不與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理相矛盾,而且,對於意識能動作用的正確解釋,恰恰是證實了這一原理。不管意識的能動作用有多大,它總是受客觀存在制約的,並且歸根到底是由客觀存在所決定的。 辯證唯物主義對意識的能動性的科學解釋,對於實踐有重大意義。毛澤東同志說:「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須先有人根據客觀事實,引出思想、道理、意見,提出計劃、方針、政策、戰略、戰術,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②由此可見,要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就必須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觀情況,就必須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根據客觀事實,引出符合客觀規律的思想、計劃、政策等等,而不能憑著主觀感想辦事。指導人們行動的思想、計劃、政策等等,越是符合客觀規律,人們就越能夠在工作和鬥爭中取得主動地位,就越能夠實現預期的改造世界的目的。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1頁。 ②《論持久戰》,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45頁。第四章對立統一規律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有機聯繫的統一整體,是按其固有規律無限發展著的。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不僅必須了解世界是發展著的物質世界,而且必須了解物質世界為什麼會發展,它如何發展,它發展的規律是什麼。唯物辯證法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的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是: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現實等範疇。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一唯物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 物質世界是由無數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事物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宇宙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總是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繫著、相互依賴著、相互制約著、相互作用著。在自然界中,從巨大的天體到原子核內部的基本粒子、從無機界到有機界,無不處於普遍聯繫、交互作用之中。人類社會同自然界雖然有著根本的,質的區別,但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人類的出現和人類社會的形成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而且,只有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人類社會才能存在和發展。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也無不處於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之中。國民經濟的各部門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整體,任何一個部門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發展。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法律等上層建築之間,有著以前者為基礎的相互作用;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也相互影響著、相互聯繫著,任何事物都處於一定的聯繫之中,只有在一定的聯繫之中才有它的存在,才有它的發展。離開了這種具體的聯繫,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會成為不可能的和不可理解的東西。沒有地球上的各種條件--大氣層、適當的溫度等,生命就不能存在;脫離了人體的手,只是名義上的手,再也做不出什麼事來了。離開了壟斷資本主義對於資本輸出和國外市場的需要,就不能理解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侵略。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重工業的發展必須同農業、輕工業的發展相適應;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同經濟事業的發展相適應。 事物的普遍聯繫,是同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緊密不可分的。恩格斯指出:「我們所面對著的整個自然界形成一個體系,即各種物體相互聯繫的總體,……這些物體是相互聯繫的,這就是說,它們是相互作用著的,並且正是這種相互作用構成了運動。」①離開事物的相互聯繫就無從考察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更說不上了解運動、變化、發展的實質。某一物體的位置移動就是它和周圍物體的空間聯繫的改變。位置就是一種聯繫。脫離了與周圍物體的聯繫就不能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也無從說明位置的變化。最簡單的運動形態尚且是表現在事物的相互聯繫之中,複雜的運動形態就更不能離開事物的聯繫來加以理解。在事物內部各種力量的作用以及它和其他事物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過程中,自己本身不斷地運動著、發展著,由一種狀態推移到另一種狀態,由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事物由一種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狀態,由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也就是一種聯繫,即新舊事物之間的聯繫,高級生物是由低級生物長期發展而來的,高級生物和低級生物之間有著歷史的聯繫。生物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又是同自然界各種條件的變化、發展分不開的。生活環境的改變,是促使類人猿轉化為人類的一個重要條件。恩格斯指出,類人猿「大概首先由於它們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使手在攀援時從事和腳不同的活動,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時就開始擺脫用手幫助的習慣,漸漸直立行走。這就完成了從猿轉變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①由此可見,就其實質來說,不論簡單的運動形態或複雜的運動形態,都是由種種事物聯繫構成的;運動、變化、發展也就是聯繫。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2頁。 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白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②唯物辯證法所要研究的,就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繫的規律。恩格斯說:「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 ③就是「和形而上學相對立的、關於聯繫的科學」④。 從形而上學的觀點看來,自然和社會只是一些彼此隔離、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賴的事物或現象的偶然堆積。形而上學者不是從聯繫中,而是把事物或現象從世界的總聯繫中割取出來,孤立地加以研究。因此,他們只看到個別的事物,而看不到它們的相互聯繫,「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到個別事物的存在,而看不到它們的產生、發展和消滅。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972年版,第508頁。 ②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頁。 ③④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1、484頁。 科學發展的全部成就駁斥了形而上學,證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繫的觀點。質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和守恆定律揭示了各種物質狀態、運動狀態之間的普遍聯繫。細胞的發現和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揭示了生物界內部普遍聯繫以及生物和環境之間的聯繫。門德列夫的周期表揭示了曾經被認為互不聯繫、互不依賴的各種化學元素之間的聯繫。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揭示了各個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以及社會和自然的聯繫。 現代資產階級的哲學家們不顧科學發展已經獲得的積極成果,力圖推翻普遍聯繫的觀點。存在主義者斷言:「現象間的任何有規律的聯繫都是不存在的,可以談的只是歷史事實的偶然性和荒謬性。」資產階級象怕火一樣害怕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是毫不足怪的。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聯繫,就會得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滅亡的結論。 既然世界上一切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那麼每一個事物和現象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是受著周圍具體的、歷史的條件所制約的。一定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產生,在一定條件下得到發展,又在一定條件下趨於滅亡。條件是十分重要的。斯大林說:「一切都依條件、地方和時間為轉移。」①離開一定的條件、地方和時間。甚至不能弄清「下雨對我們有利還是有害」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大旱之時,普降甘霖是十分有利的;而在水澇成災之時,淫雨不止就無疑是絕對有害的了。因此,想問題、做事情都要充分估計到條件的作用,要具體地分析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離開條件去想問題,其結果只會成為沒有根據的空想;不顧條件去做事情,就會成為亂撞亂碰的魯莽家。否認條件的作用是錯誤的。當然,條件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但人們不能任意地改變條件,條件的改變必須依據客觀規律來進行。只有從現有的條件出發,正確地利用客觀規律,人們才能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充分利用有利的條件,改變不利的條件,創造出為實現一定目的所必需的條件。 ①斯大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載《列寧主義問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95頁。 宇宙中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繫之中,每一事物都這樣或那樣地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繫著,然而事物的聯繫並非都是一樣的。事物的普遍聯繫多種多樣,有內部聯繫和外部聯繫、本質聯繫和非本質聯繫、必然聯繫和偶然聯繫、主要聯繫和次要聯繫、直接聯繫和間接聯繫等等,它們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性。規律就是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列寧指出:「規律就是關係。……本質的關係或本質之間的關係。」① 規律所表現的是現象問在一定條件下所固有的本質的、普遍的、必然的聯繫,這種聯繫在相同的條件下是會重複出現的。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某種合乎規律的聯繫就必然發生作用。如力學中的自由落體的規律,並不是只適用於個別物體的、偶然的聯繫。一切物體在排除空氣的浮力和阻力等條件下,都必然以該地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降。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動力的規律,只要在階級還存在的條件下,它就必然起作用。 規律是現象中普遍的穩定的聯繫。列寧說,規律是現象中經常鞏固的(保守著的)「東西」,「規律是現象中同一的東西」②。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或《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頁。 ②同上,第158—159頁。 例如,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決定於製造該商品所耗費的平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一切商品生產的一個共同的特性。任何一種生產只要它還是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對它就必然起作用。發現和掌握規律,就是從個別中找到了一般,從變動不居的現象中找到了相對穩定的本質。 規律比現象更深刻。它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作用,決定著事物和現象發展的總的趨勢和基本過程。但是,規律並不包括現象中的一切聯繫,所以現象比規律更豐富。 認識事物就是要從事物的多種多樣的聯繫中去研究事物。但這決不是說,要對事物的一切聯繫同等看待。要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對事物的各種聯繫加以具體的分析,分清何者是本質的、何者是非本質的,何者是必然的、何者是偶然的,何者是主要的、何者是次要的,從而抓住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科學的任務就在於揭示事物的規律性。不做這種具體分析,只是甲乙丙丁現象羅列是達不到任何科學認識的。折衷主義者把事物或現象的一切聯繫和關係等量齊觀。他們在說明一個事物或現象時總是東抽一點、西抽一點,「又是這個,又是那個」,「這一方面,那一方面」。這種做法表面上好象是全面觀察問題,在實際上,只是模糊事物本來的面貌。修正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為著討資產階級的歡喜,經常採用折衷主義的手法,使階級鬥爭中一切具體的和確切的東西部模糊起來。折衷主義是反辯證法的,它是形而上學的一種表現。「辯證法要求的是從相互關係的具體的發展中來全面地估計這種關係,而不是東抽一點,西抽一點。」① ①《再論工會、目前局勢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錯誤》,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9頁。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規律,機械運動、物理現象、化學變化、生命過程和社會發展等等,都各有其特殊的規律。唯物辯證法並不研究各種物質運動形態的特殊規律。研究這些特殊規律,是各門具體科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以及社會科學的任務。唯物辯證法所研究的是宇宙發展的最普遍的規律。恩格斯說:「辯證法不過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① 辯證法的規律是宇宙發展的最普遍的規律,它支配著一切事物的發展,在任何領域都起作用。辯證法的規律既是客觀物質世界的規律,又是思維的規律,主觀辯證法不外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唯物辯證法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它為無產階級革命實踐和一切科學部門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法的總原則,是我們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的正確指南。唯物辯證法是幫助我們揭示各種事物的複雜聯繫的顯微鏡和望遠鏡。有了它,才能客觀地、全面地、深刻地觀察事物。 唯物辯證法不能代替各門具體科學,不能代替具體事物的具體研究。唯物辯證法不允許將它的原理當作死公式硬套在具體事物之上,而要求以它為指導,對所研究的事物進行調查研究,揭發每一具體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想的具體聯繫和規律。只有掌握大量現象材料,運用辯證法進行分析研究,才能揭發事物固有的聯繫,才能認識事物的特殊本質和規律,並從而豐富一般規律的認識。 唯物辯證法是全面的、深刻的、毫無片面性弊病的發展學說,它教導我們要分析事物內部和各事物之間矛盾諸方面的聯繫,分析事物的質和量,肯定和否定,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現實等各個方面的聯繫。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列寧指出,「就本來的意義說,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①列寧還把對立統一規律規定為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頁。二兩種發展觀 唯物辯證法根據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指出,在客觀世界中普遍地存在著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它又分裂為兩個既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部分、方面和趨勢。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存在著矛盾。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推動一切事物的運動、發展。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毛澤東同志把這一原理概括為「一分為二」,指出,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 我國古代有許多思想家,包括某些唯心主義者,提出了一些關於矛盾的思想。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是認為世界上存在著的相反的力量是運動的源泉。程頤說:「萬物莫不有對」。②唯物主義者戴東原說:「一陰一陽,蓋言天地之化不已也,道也。一陰一陽,其生生乎?」 ③這是說宇宙的變化是永遠不會停息的,宇宙變化是由陰陽的矛盾鬥爭所構成的。 ①《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860年版,第278頁。 ②《二程全書.遺書》。 ③《戴東原集.讀易繫辭論性》。 列寧在《談談辯證法問題》一文中,極其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科學發展的歷史,深刻地說明了矛盾的客觀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一切領域,存在於科學研究的一切領域。 「在數學中,正和負,微分和積分。 在力學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學中,陽電和陰電。 在化學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會科學中,階級鬥爭。」① 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揭示了在物質的微觀結構中也充滿著矛盾,有實物粒子和場粒子的矛盾,有原子核和電子的矛盾,有粒子和反粒子的矛盾等等。每一個微觀客體又都具有顆粒性和波動性的矛盾。 在人類社會中也充滿了矛盾,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係的矛盾。自從階級出現以後,全部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奴,資產者和無產者,一句話,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鬥爭,貫串在階級社會的全部歷史中。 社會主義社會也存在著矛盾,不過矛盾的性質和舊社會不同罷了。毛澤東同志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進一步發展了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觀點,創立了關於人民內部矛盾的完整學說。他說:「許多人不敢公開承認我國人民內部還存在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許多人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還有矛盾,因而使得他們在社會矛盾面前縮手縮腳,處於被動地位;不懂得在不斷地正確處理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將會使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統一和團結日益鞏固。」② 每一事物的內在矛盾是這個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自然界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主要地是由於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新和舊的矛盾的發展,使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①《談談辯證法問題》,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1頁。 ②《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設1977年版,第372頁。 承認不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這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列寧概括了哲學史上、特別是近代哲學戰線上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鬥爭,深刻地闡明了辯證法的發展觀和形而上學的發展現的根本對立。他指出,有兩種基本的發展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複」;另一種觀點「認為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統一物之分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關聯)」①。 第一種觀點忽視了事物內部的矛盾,也就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的發展和運動。這種觀點在實質上是把事物看做是死板的,被動的,它本身不具有運動變化的能力,事物的「發展」被認為純粹是外力推動的結果,因此這種觀點會走向唯心主義,就是從物質世界以外去找物質世界發展的源泉,把物質世界發展的源泉移到了精神世界,移到了神。既然這種觀點忽視了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看不到事物內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新的方面和舊的方面的矛盾鬥爭,也就不能理解通過矛盾鬥爭所引起的事物本身的革命變革--事物向另一事物的轉化,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死亡。按照這種觀點,一切事物的發展不過是同一事物在量上的增加或減少,任何一種事物永遠只能反覆地產生同樣的事物。這種觀點是在口頭上承認發展,而在實質上卻否認發展,因此它終歸是形而上學的觀點。 第二種觀點是辯證法的觀點,它揭露了事物內部的矛盾,「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認識『自己』運動的泉源上」②。這種觀點指明,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只有這種觀點才能說明事物的革命變革,說明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轉化,舊東西的滅亡和新東西的產生。 ①②《談談辯證法問題》,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頁。 現代資產階級學者掩蓋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害怕從矛盾的學說會做出革命的結論,總是這樣或那樣地否認矛盾的客現存在。現代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悉尼.胡克說:「『矛盾』這個詞是用得很古怪的,因為從亞里士多德的時代起,邏輯理論就認為,只有判斷、論斷、證明才可能有矛盾,事物和現象決不可能有矛盾。」克.保皮爾說:「如果我們承認矛盾的存在,那末我們就應該放棄任何科學活動;這意味著科學的完全毀滅。」我們必須揭穿資產階級學者這種「維護」科學的虛偽面孔。科學發展和哲學發展的歷史都證明了,矛盾是客觀存在著的。人類認識史表明。任何科學所研究的,都是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矛盾及其運動規律。事實和資產階級形而上學者所說的恰好相反,離開了對客觀事物本身矛盾的分析,就沒有真正的科學。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矛盾,這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同時也承認,事物和事物之間的矛盾--外部矛盾對於事物的變化、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正確地解決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對深入理解事物發展,對批判形而上學的。庸俗進化論的發展現,都有極重要的意義。 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這種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事物內部的這種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則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①這就是說,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6頁。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發展。外部原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些條件對於事物發展的作用依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其中有些條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沒有適當的溫度,雞蛋就不能孵化為小雞。在這個意義上說,適當的溫度這種外部條件,起著決定的作用。但是,適當的溫度不管有多大的作用,也不能使石頭孵化出小雞,因為石頭沒有孵化為小雞的內在根據。所以歸根到底,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馬克思主義者一直認為革命是各國人民自己的事情,同時也肯定國際援助的重要性,國際援助為國內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但是否能充分利用這種條件取得革命的勝利和建設的成功,還是取決於國內革命政黨和革命群眾的自覺努力。毛澤東同志一方面指出:「在帝國主義存在的時代,任何國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沒有國際革命力量在各種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勝利了,要鞏固,也是不可能的。」①另一方面又指出,「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② ①《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G6年版,第1362—1363頁。 ②《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17頁。辯證唯物主義肯定了外因對事物發展的作用,但是指出它只是發展的第二位原因。只有這種全面而深刻的理論,才能徹底駁倒片面強調外因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實踐和科學都證明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毛澤東同志說:「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① 前面已經說過,不僅自然界有矛盾,而且社會中也有矛盾,不僅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中有矛盾,而且社會主義社會中包有矛盾。矛盾不僅存在於客觀現象中,而且也存在於思維中。毛澤東同志說:「人的概念的每一差異,都應把它看作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反映人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②他又說:「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鬥爭是經常發生的,這是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新舊事物的矛盾在黨內的反映。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鬥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③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0頁。 ②③同上,第281頁。 無論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發展過程都是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的。如果只承認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有矛盾而不承認別的階段有矛盾,例如蘇聯德波林學派認為過程的開始時只有差異,沒有矛盾,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矛盾,那是同事實不符的,違反了矛盾的普遍性的原理。事實上,事物發展過程開始時的差異,就是矛盾,只是沒有激化而已。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就使我們在認識和解決問題時有了一個總的方向。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僅僅懂得矛盾的普遍性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矛盾的特殊性,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矛盾的各自的特點。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千差萬別,各有其特殊的本質。這種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就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的特殊性。如果我們只一般地知道任何事物都有矛盾,而不研究它們各自的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同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據,也就無從辨別事物,更談不上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和解決矛盾。因此,認識和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我們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 任何科學,都要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認識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每一門科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揭示自然界或社會的一定過程。一定方面的特殊的矛盾運動規律。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科學等各以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物質運動形式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人們要對任何一種具體事物進行科學的研究,就必須注意把握它的特殊的矛盾運動規律。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在於,把機械運動的特殊的矛盾運動規律,簡單地搬用到其他部門,而不注意其他部門的矛盾的性質是和機械運動根本不同的。「生物社會學」的錯誤在於,不區別生物的矛盾和人類社會的矛盾,以為用生物的特殊矛盾運動規律就可以解釋社會現象,抹煞社會本身矛盾運動的特殊規律。馬克思、恩格斯正是由於分析了社會本身所特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從而發現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這門科學。 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對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①對具體事物作具體的分析,就是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①《共產主義》,參閱《列寧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4頁。 不但世界上各種物質運動形式都有它不同的特殊矛盾(如自然界和社會),而且同一運動形式中所包含的不同發展過程,各有它的特殊矛盾(如社會運動形式中的各個不同社會形態);同一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也各有它不同的特殊矛盾(如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升階段和垂死階段)。要了解這些,都必須做具體分析。 一個大的事物,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包含著許多矛盾,這些矛盾相互聯結,構成事物的總體。我們分析一個過程,必須首先分析這個過程所包含的各個矛盾的特殊性,以及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的特點,了解它們每一方面在這個總體中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然後再把這些對事物各方面的認識綜合起來,這樣才能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在其總體上、在其相互聯結上的特殊性,把握事物發展過程的本質。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是,在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上,根本矛盾採取了逐漸激化的形式,而且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影響的許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者緩和了,又有些發生了。因此,必須分析這些矛盾在其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上的變化,必須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個矛盾和矛盾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綜合。 以毛澤東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為例: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當時在中國社會中起著不同作用的各個階級(買辦階級,地主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等)本身的特點,又從各個階級的相互聯繫中分析了各個階級在革命運動中的地位,然後綜合起來,對各階級之間的總的關係,即矛盾的總體的特點作出結論,確定地主、買辦階級是革命的敵人,他們和帝國主義相勾結,無產階級是革命的領導者,而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是無產階級最接近的朋友,中產階級的左派可能成為朋友,右派可能成為敵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的戰略方針就是在這樣的階級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的。這是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具體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矛盾特殊性的範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又注意了這些階級矛盾變化和發展的情況,在革命發展的不同階段上(如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等),對這些矛盾和它們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從而為黨制定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各個時期的具體的方針和政策,保證了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毛澤東同志指出:「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嚴格地遵守的一個原則。」①我們具體分析事物的矛盾及其在發展的各個階段上的特殊性,就是為了找出恰當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對於具體事物不作具體分析,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是沒有不失敗的。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6頁。 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普遍性的關係就是個性和共性、相對和絕對的關係。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適用於一切事物的道理,沒有任何例外。這是事物的共性、絕對性。每一事物、每一過程的矛盾都各有其特殊性質,這就是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對的。如果除去了一切過程的特殊性質的矛盾,也就沒有什麼矛盾的普遍性了。所以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普遍性是互相聯結的。每一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絕對存在於相對之中。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普遍性。例如,對於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的最普遍的原理說來,階級社會的階級矛盾具有特殊性,但是階級矛盾表現在奴隸制社會中是奴隸土和奴隸的矛盾,表現在封建社會中是地主和農奴的矛盾,表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是資產者和無產者的矛盾,就這些場合說來,階級矛盾是所有這些社會所共同的普遍性的矛盾,而不同社會中的不同的階級矛盾有著各自的特殊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階級鬥爭發展歷史中一定階段的產物,對於全部階級鬥爭歷史說來,就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對於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說來,它又具有普遍性。 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互相聯結的道理,對於我們認識和研究事物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必須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既不能離開特殊性去尋找普遍性,也不能離開普遍性去尋找特殊性。 人們認識矛盾的過程,總是從具體的特殊矛盾的分析開始,概括出普遍的矛盾規律,又用這個普遍的矛盾規律進一步去研究具體的特殊的矛盾,然後又利用這種研究的成果來補充豐富和發展關於普遍的規律的認識,作為更進一步的具體研究的指導。如此不斷反覆下去。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無限的認識過程。我們在觀察、研究和處理任何問題的時候,既必須以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作為指導,又必須從事物的矛盾特殊性出發。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是完全符合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法的結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中間,由於它們的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是會有千差萬別的特點的;但是,不論在哪一個國家和民族中,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總是要遵循普遍適用於一切國家和民族的一些主要規律。馬克思列寧主義要求從每個國家的具體歷史條件出發,創造性地運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共同原則。 現代修正主義者借口「時代特點」,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根本原則,反對1957年各國共產黨、工人黨莫斯科會議宣言所肯定的一切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共同規律,否認十月革命的道路的普遍意義。他們宣揚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否認摧毀舊的國家機器的必要性。現代修正主義者片面地強調特殊,把特殊絕對化,使它脫離了一般,只不過是否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性的一種手法。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有離開了普遍的特殊。離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決不會有真正的社會主義革命。 教條主義者的錯誤是使矛盾的普遍性離開矛盾的特殊性。他們不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只有通過一定的民族特點,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具體地表現出來和發生作用。他們既不能夠從具體的、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普遍原理,也不懂得應用普遍原理到實際生活中時,必須使它和實際生活的具體特點相結合。教條主義者是思想懶漢,他們不肯認真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社會歷史特點,不肯根據這些特點具體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因此,他們也就不可能指導無產階級的事業達到勝利。 關於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指出:「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法,是我們反對現代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5頁。四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還必須研究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這兩種情形。 在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矛盾同時存在,其中必有一種主要的矛盾,它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則處於次要的、服從的地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中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農民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大資產階級和中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大資產階級內部各壟斷集團之間的矛盾、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以及勞動人民內部無產階級和農民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又表現為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矛盾,極其錯綜複雜。其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決定資本主義社會其他矛盾存在和發展的主要的矛盾。只有抓住了這個矛盾,才有可能正確地理解資本主義社會各方面的複雜矛盾;也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解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才有可能逐步地解決資本主義社會中所存在的其他矛盾。 一般說來,在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中、在工作和生活中所處理的事情,總是比較複雜的,往往同時存在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我們捉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處理這件事情的主要關鍵;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容易解決。毛澤東同志強調指出:「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①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7頁。 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是正確地解決革命戰略策略的重要方法。在革命鬥爭中,各種矛盾往往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革命政黨只有抓住其中的主要的矛盾,才能正確地確定主要的打擊方向和工作中心,才能集中力量消滅當前最主要的敵人和解決最主要的問題。無論在政治鬥爭或軍事鬥爭中,毛澤東同志從來都堅決主張在一定時間內只應有一個主攻方向,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反對「兩個拳頭打人」、「全線出擊」等等分散目標和分散力量的錯誤戰略策略。正因為黨和毛澤東同志善於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錯綜複雜的矛盾運動中,捉住主要的矛盾,正確地制訂了革命的戰略策略,集中力量,逐個地消滅當前的主要敵人和解決當前的主要問題,才把革命引向偉大的勝利。 任何地區,任何部門的工作,都不能不分主次、先後、輕重、緩急,「鬍子眉毛一把抓」,而必須抓住中心環節、抓住關鍵,集中力量解決主要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綱舉目張」,把整個工作帶動起來。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革命和建設的領導工作,而且適用於一切工作。在個人的工作和學習中,也總有主次、先後、輕重、緩急,也總得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的、關鍵的問題,才能事半功倍,使工作和學習更有成效。善於捉住主要矛盾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方法極端重要,不懂得它,就會在複雜的矛盾面前茫無頭緒,束手無策。 唯物辯證法要求善於從複雜的矛盾運動中捉住主要矛盾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決不是說可以忽視或撇開非主要的矛盾。事物的各種矛盾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主要矛盾對非主要矛盾雖然起主導的、決定的作用,但非主要矛盾對主要矛盾也會發生影響。所以為了解決主要矛盾,我們就要注意適當地處理各個非主要矛盾。如在無產階級革命中,慎重地處理工農之間的矛盾,以結成鞏固的工農聯盟,恰當地處理中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孤立壟斷資產階級,巧妙地利用資產階級內部和各個壟斷資本集團之間的矛盾等等,對爭取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解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時候,還必須把主次適當地結合起來。抓中心環節,還要注意非中心環節;抓綱,還要注意目;抓重點,還要注意一般。沒有其他工作的配合,中心工作也不能很好地開展;丟掉了目,就無所謂綱,沒有一般,也就沒有重點。所以,正確的方法必須是圍繞著中心工作,安排好全盤的工作秩序。毛澤東同志把這種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形象地稱為「彈鋼琴」。他說:「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互相配合。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①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既要抓住中心,反對不分主次、輕重,又要全面安排,防止「單打一」。 ①《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32頁。 研究主要矛盾,還要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問題。在客觀過程的發展中,因為出現了新的條件,原來的主要矛盾可以轉化為次要矛盾,原來的次要矛盾也可以轉化為主要矛盾。無產階級政黨及時地注意主要矛盾的轉化,並且預見到這種轉化,就能提出新的任務、方針、政策、口號,動員和組織群眾,集中力量去解決新的主要矛盾。這樣,才能自覺地,有準備地把革命鬥爭由一個中心環節轉移到另外一個中心環節,由一個階段推向另一個階段。 下面再談主要的矛盾方面(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問題。 一切過程中各種矛盾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不能平均看待;任何矛盾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也不能平均看待。在一定的條件下,有時矛盾著的各個方面似乎勢均力敵,但這種平衡會被鬥爭所打破,為不平衡所代替。平衡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不平衡則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所以,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居於支配地位,起著主導的作用,成為主要的矛盾方面;而另一方面則居於被支配的地位,成為非主要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主要的矛盾方面所規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事物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易其位。因為矛盾雙方不斷地鬥爭,在鬥爭中新的方面逐步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上升為居支配地位的主要方面;而舊的方面則逐步由大變小、由強變弱,轉變為居被支配地位的非主要的矛盾方面,變成逐步歸於滅亡的東西。當新的方面成為矛盾的主導方面時,事物就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矛盾雙方這種互相轉化的過程,也就是事物變革的過程。新的方面轉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有曲折,有反覆、有時甚至有暫時的倒退。但是,無論如何新的方面終歸要戰勝舊的方面而居主導的地位,新事物總要代替舊事物。這是在宇宙發展中永遠不可抗拒的普遍規律。革命者的任務就在於,永遠堅決地站在新事物的一方,積極地創設條件,促成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使它轉化為居主導地位的矛盾方面,以達到革命的目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居於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了社會的資本主義性質。經過無產階級革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轉化,工人階級居於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時,社會的性質,就由舊的資本主義的社會轉化成新的社會主義社會。 研究主要的矛盾方面的問題十分重要,把握了主要的矛盾方面,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質、主流,就能辨風向、識大局,如果顛倒主次或主次不分,就會混淆事物的性質,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五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矛盾著的各方面是互相排斥、互相鬥爭、互相對立的,但它們又具有同一性。矛盾就是既對立、又同一。我們研究事物的矛盾運動,必須研究矛盾諸方面的相互聯繫和相互鬥爭的情形,即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問題。 什麼是矛盾的同一性呢?毛澤東同志指出:「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或互相合作,這些不同的名詞都是一個意思,說的是如下兩種情形: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①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B年版,第301—302頁。 在事物和過程中的矛盾著的各方面,在一定條件下,互相依存,組成一個統一體,這是同一性的第一種意義。 矛盾著的每一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提出「相反皆相成也」,就包含著兩個矛盾方面互相聯結起來獲得同一性的思想。矛盾的一方假如沒有和它對立的另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例如,沒有困難,就無所謂順利;沒有落後,顯不出先進;沒有冷,也就沒有熱;沒有帝國主義,也就沒有殖民地,殖民地人民的徹底解放將導致帝國主義的最終滅亡。世界上任何相互聯繫著的雙方,都是又對立又聯結,組成對立的統一體。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互相對立,但又互相聯繫,雙方共處於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統一體中,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沒有無產階級,也就沒有資產階級。當無產階級革命勝利,消滅了資產階級的時候,原來的無產階級就成了佔有生產資料的工人階級;這時工人階級這一概念是同國內還存在著的農民以及國際資產階級對比而言的。當全世界實現了共產主義的時候,就無所謂工人階級了。戰爭也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雙方鬥爭而又聯結,組成了戰爭的總體,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解決了戰爭的問題。 同一性的第二種意義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有了矛盾雙方的轉化,才有事物的變化發展、才有革命的變革。因此,它是更重要的方面。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孫子說:「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①這裡包含著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思想。在孫子那裡還包含著軍隊的治亂、勇怯、強弱的轉化要有一定條件的思想;其轉化的條件就是數(部隊的編製)、勢(戰役戰鬥的形勢)、形(如集中我之兵力,分散敵之兵力,以及選擇適當的地形等等)。科學發展的歷史證明,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條件的和可變動的,沒有任何一種現象不能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在數學中,正可以轉化為負,負可以轉化為正。在物理學中,作用可以轉化為反作用,反作用又可轉化為作用;電轉化為磁,磁轉化為電。在化學中,化合和分解、氧化和還原也都會向其反面轉化。在生物界中,生轉化為死,死轉化為生。在社會生活中,也充滿著對立面的轉化。例如,資產階級的統治轉化為無產階級的統治。在一定條件下,和平轉化為戰爭,戰爭又轉化為和平。在工作中,困難和順利,也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的。好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壞事,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好事。失敗和勝利也是這樣,只要有了一定的條件,勝利可以轉化為失敗,失敗也可以轉化為勝利。 研究對立面的互相轉化,最重要的是認識互相轉化的條件。毛澤東同志著重指出:「矛盾著的對立的雙方互相鬥爭的結果,無不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在這裡,條件是重要的。沒有一定的條件,鬥爭著的雙方都不會轉化。」②只有認識了對立雙方互相轉化的條件,才可能在客觀情況許可的範圍內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向對革命有利的方面轉化。忽視了轉化的條件,不但不能把握事物轉化的規律,而且會陷入相對主義的錯誤,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變化無常、毫無穩定性的、不可理解的東西。 ①《孫子.勢篇》。 ②《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8頁。 抹煞轉化的條件性,是修正主義常用的一種詭辯手法。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必須經過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革命,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新老修正主義者否認這些條件,認為由於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可以「和平長入」社會主義。這種違反客觀事實的荒謬說法,和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辯證的轉化,毫無共同之點。 互相同一的矛盾雙方永遠處在鬥爭之中。矛盾的鬥爭性指的是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相對立、互相否定的趨向。有矛盾就有鬥爭。這裡說的「鬥爭」,是一個具有廣泛意義的哲學範疇,不只是限於政治的領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殖民主義和反殖民主義之間的鬥爭,帝國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鬥爭,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兩條道路的鬥爭,人民內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等,都是鬥爭;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陰電和陽電,化合和分解,遺傳和變異等對立面的互相作用,也同樣包含著鬥爭。 任何矛盾雙方都是不斷鬥爭的,鬥爭的結果,最終必然導致矛盾雙方的轉化、矛盾的解決,而不是矛盾雙方的調和。這一點,在階級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中表現得十分突出、十分明顯。其他的領域也都是如此。就拿社會主義社會中先進和落後的鬥爭來說,鬥爭的結果也不是矛盾雙方的調和,而是先進克服落後、落後趕上先進。 在階級社會裡,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新老修正主義者竭力鼓吹「階級調和」、「階級合作」,硬說「階級合作」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種謬論就是要取消階級鬥爭,讓帝國主義資本主義長期保存下去。 矛盾的鬥爭無所不在。否認矛盾、否認鬥爭的無衝突論是形而上學的庸俗進化論的觀點。革命者要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就必須與一切阻擋世界前進的反動派,保守派、習慣勢力進行鬥爭。必須經過鬥爭,才能打倒舊的、建立新的。 毛澤東同志指出:「只有現在的和歷史上的反動的統治階級以及為他們服務的形而上學,不是把對立的事物當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去看,而是當作死的、凝固的東西去看,並且把這種錯誤的看法到處宣傳,迷惑人民群眾,以達其繼續統治的目的。共產黨人的任務就在於揭露反動派和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宣傳事物的本來的辯證法,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①因此,我們要在政治上不犯錯誤,就要揭露矛盾,認識矛盾雙方轉化的條件,堅決站在新生事物的方面和舊事物進行鬥爭,以促進矛盾的轉化。 「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鬥爭,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②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是離開鬥爭性來談同一性,或離開同一性來談鬥爭性,都是錯誤的。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5頁。 ②《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2頁。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是: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而同一性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著鬥爭性。這是學習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問題時必須特別注意的重要原理。 如前所述,在客觀世界中,矛盾雙方的互相依賴和互相轉化,都是有條件的。沒有一定的條件,就不能互相依賴和互相轉化。一切矛盾的同一性,又都是暫時的,而不是永久的。當統一體通過鬥爭發展到了某一限度,出現了新的條件時,就必然引起統一體的破裂、分解,而出現適應新條件的新統一體。例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但經過無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統一體是要破裂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地位是要轉化的,資本主義社會是要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的。可見,同一性是有條件的、暫時的,是相對的。同一性所以是相對的,還因為它是矛盾的同一、對立的同一;不包含矛盾,對立的絕對同一,在客觀世界上是沒有的。互相排斥的對立面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為同一。因此,對立的同一性總是相對的。 矛盾的鬥爭是無所不在的。它存在於一切過程之中,貫串於過程的始終,並促使事物由舊的過程向新的過程轉化。鬥爭性高於同一性之中,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無論什麼事物的運動都採取兩種狀態,相對地靜止的狀態和顯著地變動的狀態。兩種狀態的運動都是由事物內部包含的兩個矛盾著的因素互相鬥爭所引起的。」①因此,無論事物處於相對靜止狀態,還是處於顯著變動的狀態,無論是在矛盾雙方共處於統一體中的時候,還是統一體破裂、分解的時候,都存在著矛盾的鬥爭。只有通過鬥爭,矛盾才可獲得解決。只要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就存在著鬥爭。在它們共同反對封建主義的時期,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在資本主義沒落時期和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它們之間都存在著矛盾的鬥爭。從這裡可以看出,矛盾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毛澤東同志說:「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② 對立統一的規律是客觀世界的規律,又是認識的規律。列寧指出:「統一物之分為兩個部分以及對它的矛盾著的部分的隊識,……是辯證法的實質。」③我們研究任何事物發展過程都必須應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並且要自始至終貫徹這種方法。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6—307頁。 ②同上,第307頁。 ③《談談辯證法問題》,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1頁。 毛澤東同志把分析矛盾的方法通俗地歸結為「兩點論」,就是說要分析事物內部矛盾的雙方,既要看這一方面,又要看那一方面,並且要分析其內部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是怎樣又鬥爭、又同一的,它們是在怎樣鬥爭的,是在什麼條件下同一的、怎樣同一的。這樣,我們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的必然趨勢。 毛澤東同志分析帝國主義時說:「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無不具有兩重性(即對立統一規律)一樣,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也有兩重性,它們是真老虎又是紙老虎。」①他指出:從戰術的觀點看來,帝國主義是真老虎,就是說它還有力量,還在張牙舞爪地吃人,從戰略的觀點看來,從長遠的觀點看來,它又是紙老虎,它並沒有什麼可怕,它正在走向死亡。因此,我們對於帝國主義就要一方面在戰略上藐視它,另一方面在戰術上重視它。戰略上藐視和戰術上重視,也是對立的統一,兩者是相反相成的。沒有戰略上的藐視,就會不敢同帝國主義作鬥爭,那也就無所謂戰術上的重視;沒有戰術上的重視,就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同帝國主義進行鬥爭,以取得勝利,也就不能真正有戰略上的藐視。 ①《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088頁。 國民經濟的平衡和不平衡,也是對立的統一。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有汁劃、按比例發展規律要求各經濟部門之間保持相對的平衡,只有各經濟部門保持適當的比例關係,國民經濟才能正常地順利地發展。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必然打破舊的相對平衡,出現新的矛盾。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工作,就是研究新出現的矛盾或矛盾的新的發展狀況,加以調整,建立新的、更高一級的相對平衡。因此,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我們要看到平衡的一方面,所謂平衡,就是矛盾的暫時的相對的統一;又要看到平衡不斷地為矛盾的鬥爭所打破,必須及時地加以調整以達到新的平衡。 國民經濟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矛盾統一體,它包含著許多矛盾,例如工業和農業,重工業和輕工業,生產和消費,等等。這些矛盾的雙方都是又鬥爭、又統一。指導國民經濟的發展,就是要恰當地處理這些矛盾,使它們互相促進、互為發展的條件。這就要具體研究矛盾著的各個方面之間的鬥爭性和統一性。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系列的「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就是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矛盾的正確方針,這個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了國民經濟發展在戰略上的平衡,在這個方針指導之下去具體研究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狀況,就能正確地安排生產六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 矛盾鬥爭的形式決定於矛盾的性質及其所處的具體歷史條件。矛盾的性質決定了矛盾鬥爭的基本形式,而在不同的條件下,這種基本的形式又有具體的差別。我們必須懂得各種不同的矛盾鬥爭形式的區別,才能採取適當的方法,正確地解決不同性質的矛盾。 在矛盾鬥爭的各種形式中,區分對抗和非對抗這兩種基本形式,特別重要。 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基本形式。在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後要採取外部衝突的形式去解決的矛盾,都是對抗性的矛盾。如炸彈爆炸、火山爆發等等。在社會生活中,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矛盾,奴隸和奴隸主、農民和地主、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在階級利益根本對立基礎上的矛盾,這是對抗性的矛盾。這種矛盾在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要表現為外部衝突的對抗,發展為革命。 非對抗是矛盾鬥爭的另一種基本形式。在社會生活中,非對抗性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這種矛盾或者是由於非根本性質的利害關係而引起的,或者是由於正確意見和錯誤意見的分歧而引起的。這種矛盾不必通過外部衝突的形式來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一般說來,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民內部包括某些剝削階級。毛澤東同志說:「敵我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的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說來,是非對抗性的;在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說來,除了對抗性的一面以外,還有非對抗性的一面。」①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4頁。 區分矛盾的性質及其鬥爭的形式,對於正確地處理矛盾、解決矛盾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同質的矛盾,必須用不同質的方法去解決。一般說來,對抗性的矛盾只能通過對抗的鬥爭形式來解決,非對抗性的矛盾則必須用非對抗的鬥爭形式來解決。 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那種矛盾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衝突,它不可能由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來解決,而必須通過劇烈的階級鬥爭、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同舊社會的矛盾,例如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它不是對抗性的矛盾,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既存在著敵我矛盾,也存在著人民內部矛盾。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對於敵我矛盾,必須採取專政的辦法,即打擊,孤立、分化、懲辦和鎮壓的辦法加以解決。對於人民內部矛盾,則必須採取民主的方法,即說服、教育、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加以解決,也就是採取「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①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如果看不到敵我矛盾,把敵我矛盾看成人民內部矛盾,或者看不到人民內部矛盾,把人民內部矛盾看成敵我矛盾,都是極端錯誤的。 現代修正主義故意混淆這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社會矛盾。一方面,他們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對抗性矛盾說成是非對抗性矛盾:另一方面,他們硬說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人民之間存在著某種對抗性矛盾。這種顛倒黑白的反動實質就在於,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妄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在一定條件下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這裡,條件是重要的。沒有一定條件,就不可能轉化。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城鄉矛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矛盾是對抗性的。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才會轉化為非對抗性矛盾。相反,在某種情況下,非對抗性矛盾也可能依一定的條件轉化為對抗性矛盾。由於人民革命力量的強大和革命政黨執行正確的政策,有可能引起敵人內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人轉到人民方面來,這部分敵人和人民之間的矛盾,就逐步轉化為人民內部矛盾。相反,人民內部某種矛盾,如果由於處理不當或者其他原因,矛盾的一方轉到敵人方面,也會轉化為敵我矛盾。懂得這種矛盾轉化的情形非常重要。如果矛盾轉化了,我們處理矛盾的方法也必須隨之而轉化,否則也要犯錯誤。 總之,區別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認清誰是革命的敵人,誰是革命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把矛盾性質弄清楚了,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9頁。第五章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由於其門身的內在矛盾,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事物的發展和向對立面的轉化,表現為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量變的過程。質量互變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一質和量 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沒有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的東西是不存在的。質是事物內部所固有的一種規定性,這種規定性決定一事物是這一事物而不是別的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它們各有自己特殊的質的規定性。事物的屬性是事物的質的表現,是在一事物和他事物發生聯繫時表現出來的質。 具體的事物常常是包含著多種運動形態和多種矛盾的統一體,這就使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質。人們不可能同時把握某一事物所具有的全部的質。在科學研究中,人們總是對同一個對象從不同的側面進行研究,也就是研究這個對象的不同方面的質。例如對於人,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他的社會的質,醫學和生理學研究的是他的生理的質。 人們在研究事物的質時,應當根據客觀的實際狀況和實踐的需要,區分主要的質和次要的質,根本的質和非根本的質。例如,從人不同於動物的質來觀察,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的是人的社會的質,其中最根本的表現是:動物不能製造和使用工具,只能消極地適應環境;而人則能製造和使用工具,積極地改造環境。人的社會本質,在階級社會裡,最根本的是人的階級性。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之間也有互相區別開來的質,但相對於階級性說來則是次要的。 同一事物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上,它的根本性質沒有改變,但也有部分的質的區別。例如,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它們具有共同的根本的質即資本主義,但是,壟斷資本主義以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它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它是和自由資本主義具有部分的質的區別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和現階段的農村人民公社具有根本的共同的質,它們都是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但現階段的農村人民公社又有它的特殊的質,如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級集體所有制、政社合一等等就是特殊的質的表現,這是和農業生產合作社區別開來的部分的質,它較之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一個更高的階段。 對於事物的多方面的質,要做具體分析,不要在看到這一面時否認另一面;不要把根本的質和部分的質,把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同起來。 事物的質的規定性,決定於事物自己內部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根本的質就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事物的根本矛盾,不到過程的完結即變為另外的事物,是不能解決的,所以它的根本的質也不會改變。但是,在它發展的各個階段上,可能有些矛盾緩和了,有些矛盾激化了,有些矛盾暫時地解決了,有些新的矛盾發生了,所以各個階段又有部分的質的區別。 認識事物首先是認識事物的質的規定性。而為了作到這一點,就必須具體地分析事物的特殊矛盾。毛澤東同志指出:「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①因此,為了認識事物的質的規定性,在分析事物的內部矛盾時,又必須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不僅有質的規定性,而且還有量的規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等。恩格斯指出,組成物質元素的各種最小粒子在空間排列的不同也表現著量的差異,即「傳給物體的或多或少的運動的量」的差異。②量和質一樣,也是事物自己本身所固有的一種規定性。例如,一座山、一個水庫、一個發電站,除了它自己的質的規定性以外,還有它的大小等等量的規定性。某一個社會,除了它特有的質的規定性以外,還有它的生產力發展的水平、速度等等量的規定性。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7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頁。 質的規定性使事物成為它本身這個樣子,而不成為另外的樣子。質發生變化,就是這個事物變成另一個事物。而量的規定性則不同,同一類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但仍然是性質相同的事物;量的變化,在一定範圍內,不會影響質的規定性。例如,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溫度在O度到100度之間的變化,不會改變水的液體狀態這種物理的質。 量和質並不是各不相關的,它們是緊密聯繫、不可分離的。質總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也總是一定質的量。數學是研究「純粹」的最的科學,就是在這種「純粹」的量中,也存在著質的差別:有正數和負數,整數和分數,奇數和偶數,等等。量和質是對立的統一;一方面,一定的質決定一定的量,質規定著量的活動範圍,不同質的事物具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這就是說,量是以質為基礎的,質制約著量。另一方面,質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的條件,它決定於數量的界限。各種事物的量都有一定的限度,量變超出了這個限度,事物的質就會改變。一切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質和量的統一,在「度」這個概念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質的數量界限,在這個界限以內,量變不會引起質變,超過這個界限,事物就會發生質變。例如,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度,就是O度一100度,超過這個度就變成冰或汽了。又例如,富農和富裕中農之間也有一個確定的數量界限,富裕中農有輕微的剝削,但是如果其剝削收入超過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是富裕中農,而是富農了。在我國條件下,黨和人民政府曾規定富裕中農的剝削收入不超過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掌握事物的度,是非常重要的。毛澤東同志指出:「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任何質量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①毛澤東同志在這裡說的「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就是度。認清了事物的度,才不至於混淆不同質的事物,才能夠正確掌握質和量的統一,促進事物的發展。 事物在其一定的量的界限內,保持自己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但事物的發展,總是要超出它自己的度,而變成另外的事物,這是合乎規律的現象。革命者要善於掌握事物發展的客觀進程,不要主觀主義地去超越事物的度。當有了一定的條件的時候,我們就要促進事物超出它原有的度,變成另外的事物,促進客觀進程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①《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32頁。二 量變和質變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是一種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在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而不是根本性質的變革。我們日常看見的統一、相持、平衡、靜止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過程中呈現的面貌。質變是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的形態向另一種質的形態的突變或飛躍。統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靜止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就是事物處在質變過程中呈現的面貌。 事物的運動變化,總是先從量變開始。量的增加或減少,在一定限度內,不引起質的變化,即事物還保持自己的相對穩定性。但是,量的變化一超出這個限度,也就是超出這個關節點,就引起了質的變化,舊質歸於消滅,而出現了新的質。這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由質變而產生的新的質,又開始表現了它的相對穩定性。新的質是同新的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過程。這是由質變到量變的轉化。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由量變到質變和由質變到量變,如此不斷地循環往複,構成了事物無限多樣的發展過程。 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猜測到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例如,《易傳.繫辭下》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傳.文言》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這都包含著由量的積累引起重大變故的思想。 科學研究的成果和人類的社會實踐,證明了質量互變規律的普遍性。門得列也夫的元素周期表早就說明,在自然界原子量的變化引起元素的質的變化。現代科學更加精確地斷定,原子核電荷數量的變化,引起元素的質變。生物的物種演化,由舊物種到新物種的轉化,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漸進性的進化和突變式的革命變革互相交錯的過程。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便與現存的生產關係發生衝突,這時就會引起生產方式的質的根本變革,就會發生社會革命,實現新舊社會制度的更替。人的認識,由膚淺的表面的認識,進到深刻的、規律性的認識,也是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還以另外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一定條件下,由於事物所分有的或多或少運動的量的不同,構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發生變化也會引起事物的質變。有機化學可以證明這個原理。例如普通酒精(乙醇)和甲醚,它們每個分子中所包含的都是兩個碳原子、六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但是由於這些原子之間排列順序不同,就形成兩種根本不同的化合物:酒精(乙醇)是液體,在78度時沸騰,能以任何的比例和水混合;而甲醚則是氣體,幾乎不溶於水,酒精和甲醚的化學性質也很少相象。量變引起質變規律的這一表現形式也存在於社會生活中。例如在戰爭中,同等數量和素質的軍隊,由於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的不同,引起戰鬥結果的變化也是常見的事。 在一切事物的發展中,量變是質變的準備,沒有一定量的變化,不可能發生質變。量的變化積累起來,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質變。事物的質變,決不是偶然地、無緣無故地出現的,而是經過量變過程有規律地準備起來的。不以量變為前提,不可能發生質變。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中一切質的差別,或是基於不同的化學成分,或是基於運動(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差不多總是這樣--同時基於這兩者。所以,沒有物質或運動的增加或減少,即沒有有關的物體的量的變化,是不可能改變這個物體的質的。」 十九世紀法國自然科學家居維葉的「激變論」認為,有機界的變化是由於突然性的災變所引起的。這種理論是錯誤的。它實質上是否認事物自身的發展和變化,認為生物本身是不會發生質變的,生物物種的變化只是由於某種神跡創造的一些新物種來代替那些被突然性災變所消滅的舊物種。 在社會生活中,無政府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隊伍中的「左」傾機會主義者認為,舉行社會的革命變革,不需要有一個準備時期和積蓄革命力量的過程。他們不願作艱苦的細緻的革命準備工作,而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僥倖的事件上。這種觀點違反社會和革命的發展規律,在實踐中必然碰壁。真正的革命者,不僅要有勇於進行根本變革的革命精神,而且在根本變革的條件還沒有完全具備時,要耐心細緻地進行量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事物的發展。 量變只是質變的準備,它決不能代替質變。量變、漸進,進化只是事物數量方面的變化,並不是事物性質的變化。只有質變、飛躍、革命才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才是事物由舊質轉化為新質的決定環節。舊質限制了量的活動範圍,如果不通過質的根本變革,量的變化就不能超出這個限制範圍;發生了質變,才能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的量的發展。列寧曾經說過,「資本主義自己替自己造成了掘墓人,自己造成了新制度的因素,但是,如果沒有『飛躍』,這些單個的因素便絲毫不能改變事物的總的狀況,不能觸動資本的統治。」①他又說:「辯證的轉化和非辯證的轉化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於飛躍,在於矛盾性,在於漸進過程的中斷,在於存在和;非存在的統一(同一)。」①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都不是一條不問斷的量的漸進線,量的漸進過程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中斷,即引起質變、飛躍。事物通過漸進過程的中斷,才能實現由舊質到新質,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轉化。一個社會形態到另一個社會形態的轉化,是通過革命的急劇變革實現的。物體的物理形態和化學形態,由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的轉化,也是通過根本質變實現的。只有量的變化,沒有質變、飛躍、量的漸進過程的中斷,事物就不能實現由舊質到新質的轉化。因此,否認質變、飛躍、漸進過程的中斷,就是從根本上否認發展、否認辯證法。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5頁。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一切變化都歸結為純粹的量變。例如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魯賓在《論自然》中說:「石頭、槲樹、馬,不是人,但在它們中間,可以多多少少地看到人的粗形。……在石頭和植物中,可以找到同樣的生命的主要原則,和在人類機體所找到的一樣;一切差別是在於這些形質的組合,在於各種器官的數量、比例、排列和形狀。」這種觀點實際上否認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死亡。 十九世紀下半期以來,形而上學的發展觀以庸俗進化論的形式和唯物辯證法相對抗。庸俗進化論只承認量變。不承認質變。它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理論基礎。改良主義者總是利用庸俗進化論為其反動的政治觀點服務。帝國主義的奴才胡適否認根本變革,主張以「進化」來代替革命。他說:「實驗主義注重在具體的事實與問題,故不承認根本的解決。它只承認那一點一滴做到的進步」②。他在中國人民迫切要求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的時期,一貫地堅決反對革命。修正主義者所販賣的「資本主義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反動謬論,也是以庸俗進化論為其哲學基礎的。因此,堅持質量互變的原理,對於粉碎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和修正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①《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4頁。 ②《胡適文存》第2集第3卷,第99頁。 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鬥爭。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新舊兩個方面,當舊的一方居於矛盾主要方面,而新的一方居於非主要方面時,事物的性質暫時不起變化,事物處於量變階段。矛盾鬥爭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限度,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的方面就由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轉化為主要方面,它戰勝和克服了舊的方面,於是事物就發生根本的質變。例如,液體的水的分子之間,具有向內的凝聚力和向外的熱擴散傾向這兩個矛盾方面。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溫度由0度增長到100度的過程中,水分子的熱能雖逐漸增長,但凝聚力總的說來始終居於支配地位,這時液體只顯現溫度升高的量的漸變過程。達到了100度的界限時,水分子的熱擴散作用就變為主導的力量,水就迅速地轉化為蒸汽。又如在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掌握著生產資料和國家機器,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時矛盾的發展處在量變階段。無產階級經過長期革命準備,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取得了統治地位以後,就從矛盾的次要方面轉化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時社會的性質就發生了根本的變革。 事物內部的矛盾鬥爭,是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的根源,所以質量互變的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的普遍的表現形態之一。宇宙間矛盾運動的發展是無窮無盡的,事物循著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量變的途徑,實現著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無限上升的發展過程。三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 量變和質變是統一的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二者有著根本的區別。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於事物矛盾運動的複雜性,事物的量變和質變不是以純粹的形態出現,而總是互相交錯的。 整個事物發生根本性質的變革之前,它處在總的量變過程中,但在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有許多部分的質變。這種部分的質變,或者表現為根本性質未變而比較次要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或者表現為就全局說來性質未變而其個別部分發生了性質的變化。這種部分的質變,對事物的總的質變來說,是較小範圍或較小規模的飛躍。從舊事物到新事物的飛躍,常常要通過許多部分質變才能完成。 毛澤東同志說:「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是事物發展的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的階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區別。這是因為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質和過程的本質雖然沒有變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採取了逐漸激化的形式。並且,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影響的許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者緩和了,又有些是發生了,因此,過程就顯出階段性來。」①這就是說,只要事物發展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沒有改變,事物仍然處在總的量變過程中。但是,由於上述種種矛盾運動的複雜情況,事物的某些局部和某些方面,發生了質的變化,這是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這種部分質變的發生,使事物發展過程顯出階段性來。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9頁。 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許多階段性的部分質變,這是自然界、社會和人類認識發展中的普遍現象。例如蠶的一生,從蠶到蛾是一個總的量變過程,蛾生下來許多蠶卵,最後死了,完成了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但是,在從蠶、到蛹、再到蛾這個總的量變過程中,顯然有部分質的變化。因為蠶跟蛹、蛹跟蛾都有若干性質的區別。人從生到死,這是一個總的量變過程,同時也是不斷進行部分質變的過程。從童年到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這些階段的發展,都是部分質變的表現。人死了,就達到根本的質變。事物的根本質變是通過以往的不斷的量變,通過量變中的部分質變而完成的。 社會生活中也是這樣。例如,封建社會在其向資本主義社會飛躍以前,是處在總的量變過程中,在這個總的量變過程中,由勞役地租到實物地租的轉化、再到貨幣地租的轉化,都表現出階段性的部分質變。資本主義社會也是這樣,由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在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從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到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的過渡,也是通過不斷的量變和許多部分質變而完成的根本質變。我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過渡到人民公社,在集體所有制的根本性質上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從合作社的所有制到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人民公社三級所有制也是一個階段性的變化,也是集體所有制發展過程中的部分質變。今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公社將經過若干階段性的變化,若干部分質變,而從現階段的三級所有制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 由於事物內部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所以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還常常表現為全局性質未變,而某些個別部分發生性質變化。由於我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在我國的民主革命中,總的量變過程中個別部分發生性質變化的情形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國人民在全國範圍取得政權、打倒蔣介石以前,從全局說來是處在總的量變過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還沒有發生根本的質變。但是在這個總的量變過程中,我黨卻在農村建立了許多塊革命根據地,並不斷地加以鞏固和擴大。在革命根據地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實行了土地改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建立了新民主主義的社會秩序。這和國民黨統治區域里的革命力量增長的情形是不同的,因為在這裡發生了社會性質的根本變化。雖然革命根據地的人民政權不能不受著全局的制約,它和一九四九年民主革命在全國勝利後建立起來的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有著性質的不同。這是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這種部分質變,對於促進全局的質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的民主革命就是由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一個一個地奪取陣地,然後奪取了全國勝利的。 在自然界也有全局性質未變而個別部分發生質變的現象。例如,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由0度到100度,是處在總的量變過程中,達到100度時,水才大量地迅速地轉化為蒸汽,形成根本的質變;在這以前,也有部分分子由於獲得的能量較大,突破了它們同其他分子之間的凝聚力的束縛,首先汽化,這也是個別部分的質變。 部分質變對於事物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部分質變促進總的量變,並為整個事物的根本質變創造條件。當然,部分質變本身也必須有量的準備,只有量的準備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引起部分質變。 應當指出,不能把事物的部分性質的變化當作根本質變,否則,就會犯嚴重的錯誤。前邊我們指出,從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是一種部分質變,看不到這一點是錯誤的。但是這個變化並不是象修正主義者所說的那樣是資本主義的根本性質的變化,因為無產階級受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地位,絲毫也沒有變化,這個社會的資本主義的根本性質,並沒有變化。 不僅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而且質變過程中也有量的擴張。質變本身,雖然在原則上決不是量變,但在質變過程中也有量變,即:新的質大量增長,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迅速地佔領廣闊的地盤,代替舊的質而取得支配地位。這個過程就是質變中量的擴張的過程。例如,一九五五年我國農業合作化的高潮是全國農村從個體經濟到集體經濟的根本質變,這個高潮一經到來,農業合作社就在全國各地一大批一大批地連續不斷地出現,這就是質變過程中的量的擴張。 綜上所述,事物由於自己內部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量變轉化為質變,質變又轉化為量變;在量變中有部分質變,在質變中有量的擴張;由量變到質變,由部分質變到根本質變,這就是唯物辯證法質量互變規律的基本內容。四飛躍形式的多樣性 任何事物由一種質變為另一種質,都是通過飛躍即量的漸進過程的中斷來實現的;但是,飛躍的形式卻不是一種,而是多種多樣的。恩格斯指出了飛躍的多樣性,他說,質變在每一個別場合都是以嚴格地確定的方式進行的①。這是因為事物的內部矛盾及其外部條件,都具有特殊性的緣故。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外部條件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然採取某種特定的飛躍形式。 自然界的飛躍和社會生活中的飛躍是有區別的。自然界的飛躍是客觀規律自發地起作用的結果,而社會生活中的飛躍,是通過有意識的人的活動實現的。 ①參閱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所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頁。 階級社會裡的飛躍和社會主義社會以及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飛躍,又具有不同的形式。階級社會由一種社會形態到另一種社會形態的飛躍,所要解決的矛盾是互相敵對的階級和集團之間的矛盾,而阻礙飛躍的反動階級掌握著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它拚命利用政治力量和經濟力量壓迫和絞殺推動社會前進的進步力量。因此,這裡的飛躍,便表現為劇烈的階級衝突,表現為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摧毀舊生產關係、建立新生產關係的革命。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但是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掌握在勞動人民手裡。因此,這裡的飛躍不是表現為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而是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完善和發展,不斷克服和戰勝資本主義因素,把社會主義制度提高到新的階段,這是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自上而下的領導和自下而上的群眾運動相結合來實現的。例如將來有了條件時農民的集體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的飛躍,由社會主義制度到共產主義制度的飛躍。這種變革也是社會革命,不過革命的性質不同於階級社會裡的革命罷了。 自然界的飛躍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中的飛躍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自然界和社會的飛躍有的採取爆發的形式,有的採取非爆發的形式。 爆髮式的飛躍,通常是解決對抗性矛盾的質變形式。它是新事物通過和舊事物的劇烈的外部衝突,戰勝舊事物的根本質變。自然現象中的火山爆發,熱核反應等,都是爆髮式的飛躍。在階級社會中,敵對階級之間的矛盾的解決一般地表現為爆髮式的飛躍。 非爆髮式的飛躍,通常是解決非對抗性矛盾的質變形式。在這種飛躍形式下,舊事務向新事務轉化時不發生劇的外部衝突類人猿變為人是一個相當長期的沒有外部衝突的飛躍過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不是對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而不採取外部衝突的解決辦法。 實際生活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在社會主義革命中,工人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這種矛盾的解決,不需要採取爆發的方式。而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解決通常是要採取爆髮式的飛躍形式。但是在我國工人階級專政的具體條件下,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性的矛盾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轉化為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改造的方法解決這個矛盾。可見,飛躍的形式是可以隨著事物矛盾性質的轉變而變化的。由於矛盾的複雜性,還往往有這種情形。一個總的飛躍過程是爆髮式的,但並不排斥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個別的非爆髮式的飛躍;一個總的飛躍過程是非爆髮式的,但其中也可能出現個別的、部分的爆髮式的飛躍。 飛躍在時間上的持續,也有種種不同的情形。飛躍和進化相比無疑是一種迅速、急劇的變化形式。爆髮式的飛躍固然是這樣,非爆髮式的飛躍也是這樣。但各種事物的飛躍時間的長短卻是不同的。某種飛躍時間的長短決定於它的質變過程的特點和條件。有些飛躍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實現,而另一些飛躍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列寧批評了那些認為建設新的社會主義生活和蘇維埃民主制的任務可以一下子解決的人,指出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飛躍,往往包括十年或更多的年代。 事物的內部矛盾都具有特殊性,它們和外部條件的聯繫又是複雜的。我們對飛躍形式,必須採取具體事物具體分析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地看待,不能把一種飛躍形式當作一切事物的飛躍形式。在實際鬥爭中,認清特定事物的飛躍形式,對於促進事物的質變具有重大的意義。 雖然飛躍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無論何種形式的飛躍都是質變,都是舊東西的死亡和新東西的產生,都是革命性的變革過程。恩格斯指出,事物「從一種運動形式轉變到另一種運動形式,總是一種飛躍,一種決定性的轉折。」①我們既要看到飛躍形式的多樣性,又要在飛躍形式的多樣性中把握它們的共同本質。這樣才能堅持徹底革命的路線,根據客觀事物固有的飛躍形式,採取適當的方法,促進事物的革命變革。 質量互變的規律,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統一這個原理的理論基礎之一。量變質變的互相轉化,反映了事物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部分質變的原理,進一步反映了不僅在新舊事物之間,而且在同一事物、同一過程的各個發展階段之間,都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革命也是如此,革命是不斷的,又是分階段的。不能脫離革命發展階段論來孤立地對待不斷革命論,也不能脫離不斷革命論來孤立地對待革命發展階段論,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是統一的。毛澤東同志總是教導我們,不要超越客觀事物固有的階段性,把下一階段才能做到的事勉強地放在現時來做;但又要在上一階段給下一階段作適當的準備,並且在發生根本質變、全局質變或者部分質變的條件已經成熟的時候,就抓住時機,採取符合客觀事物固有的飛躍形式的恰當方法,把革命推進到新的階段,使前一階段和下一階段銜接起來。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5頁。第六章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進一步揭示了事物由於內部矛盾的鬥爭而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的規律,揭示了舊事物滅亡和新事物產生的規律,並且說明了事物發展過程的螺旋式、波浪式前進上升的性質。一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 在前進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而否定的方面則是促使它滅亡的方面。這兩個方面作為兩種對立的力量互相鬥爭著。這樣的鬥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否定的方面戰勝了肯定的方面,取得了支配的地位,就使事物轉化到自己的對立面,這就是事物的否定。因此,否定就是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轉化,就是舊質向新質的飛躍。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內部的矛盾。 任何事物都具有內部矛盾,因此任何事物都是要被否定的,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的。《淮南子.原道訓》中曾寫道:「積於柔則剛,積於弱則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王船山說:「亂極而治。」①這都是樸素地說明了事物會否定自己走到它的反面的辯證法的觀點。一切事物在它產生之時,已經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新事物對於舊事物的否定,就是事物內部這種否定的因素髮展的結果,而不是起因於某種外力的作用。外部的條件總是要通過事物內部的矛盾起作用的。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例如在植物的正常發展中,種子總是要被植物所否定的,這種否定是種子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又如在社會領域中,一個社會形態為另一個社會形態所否定,這種否定是前一個社會形態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①《思問錄》外篇。 任何東西的滅亡都是轉化為另外一種事物,而不能化為絕對的無。辯證法的否定決不是簡單地宣布沒有。數學上的「零」是對任何定量的否定,但從辯證的觀點來看,它具有豐富的內容。恩格斯指出:「作為一切正數和負數之間的界線,作為能夠既不是正又不是負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數,零不只是一個非常確定的數,而且它本身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數都更重要。事實上,零比其他一切數都有更豐富的內容。」① ①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8頁。 否定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環節,不否定舊事物,就沒有新事物的產生。任何現實存在的東西,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出來的,因此對它所賴以產生的歷史條件來說,有它存在的理由,有它一定的積極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它就會逐漸喪失其存在的理由,變成了阻礙發展的消極的東西,只有經過否定,新東西代替了舊東西,事物才能繼續向前發展。在生物界的發展中,一個物種轉變為新物種時,該物種的某些特徵消失了。這些舊特徵在原有條件下,有維持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積極作用。當條件變化以後,它們就成為消極的方面,使生物不能適應於新的條件,它們必然要被適應於新條件的新特徵所否定。一種生產關係在一定的時候有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等到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這種生產關係就變成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消極東西,它就要被否定,為另一種適應於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的生產關係所代替。 新事物是對於舊事物的否定,因此,它和舊事物之間有著本質的差別。但是一切新事物又都是從舊事物的內部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和舊事物之間又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和舊事物沒有任何聯繫的新事物是沒有的。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是指對舊事物的質的根本否定,但並不是把舊事物內部的一切因素全盤拋棄。辯證的否定不是簡單地拋棄,而是揚棄,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舊事物,保留以往發展中對新事物有積極意義的東西,並把它發展到新的階段。正如質變的形式是多樣的一樣,否定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以社會生活為例,資本主義社會否定封建社會是一種否定形式,社會主義社會否定資本主義社會是另一種否定形式。資本主義社會和封建社會都是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社會,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可以在封建社會腹內孕育成熟。在資本主義社會否定封建社會的時候,對封建社會的制度、傳統保留得很多,例如在法律方面往往「把舊的封建的法的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來,並且賦予這種形式以資產階級的內容,甚至直接給封建的名稱加上資產階級的含意」①。社會主義社會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內產生。社會主義社會在否定資本主義社會時,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意識形態上都要同資本主義社會實行徹底的決裂。 ①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頁。 但就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仍然保留了並改造了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在內的以往社會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積極成果。可見,雖然否定的形式是多樣的,但是不論哪一種形式的否定都是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則與辯證的否定觀根本不同,在它看來,否定就是簡單拋棄、一筆勾銷,其中沒有任何的保留和繼承。例如,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哲學就是採取形而上學的否定,當他否定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時,連同他的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也不加分析地一併拋棄了,這就好象倒洗澡水時,連盆里的嬰孩也一起倒掉一樣。恩格斯批判了這種簡單的否定,他說:「費爾巴哈突破了黑格爾的體系,並且乾脆把它拋在一旁。但是僅僅宣布一種哲學是錯誤的,還制服不了這種哲學。象對民族的精神發展有過如此巨大影響的黑格爾哲學這樣的偉大創作,是不能用乾脆置之不理的辦法加以消除的。必須從它的本來意義上『揚棄』它,就是說,要批判地消滅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過這個形式獲得的新內容。」①馬克思、恩格斯在否定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時,同時救出了它的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在否定費爾巴哈哲學的形而上學和唯心史觀時,又繼承了他的唯物主義。只有辯證地否定,才能把哲學唯物主義推向新的階段。 ①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頁。 當舊事物被新事物否定時,漸進過程中斷了,新舊事物之間有一條確定的界線,這就是發展中的非連續性;同時,舊事物的否定又是該事物的漸進過程發展的結果,它表現著新舊事物之間的一定聯繫,表現著發展中的連續性。否定就是這種非連續性和連續性的辯證統一,它既是從舊事物向新事物變革的環節,又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 辯證的否定的原理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由於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所以我們對待一切舊事物的態度,就應該是一方面同它徹底決裂,另一方面從其中吸取一切可以吸取的東西,加以革命地改造。例如對待文化遺產就應該採取這種態度。我們要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文化,首先必須和過去時代的舊文化決裂。因為社會主義的文化是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它不能搬用奴隸制社會的文化、封建文化和資本主義文化。但是社會主義文化在同舊文化實行決裂的同時,又必須利用以往一切時代的文化中的積極成果。因為社會主義的文化並不是從空中掉下來的,如果脫離了過去時代積累起來的思想資料,它就無從建設和發展起來。列寧說:「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①毛澤東同志在談到繼承我國的歷史遺產的必要性時曾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②他又指出,在繼承以往的文化遺產時,「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而必須有區別有批判地繼承,必須把過去的文化「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歷史上每一種新的文化在實質上都不可能是對過去文化的全盤繼承,也不可能是對過去文化的全盤拋棄。至於批判什麼,吸收什麼,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階級,都有自己的標準。 ①《青年團的任務》,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頁。 ②《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GS年版,第499頁。 既然批判和繼承是辯證的統一,因此必須反對兩種錯誤的思想:一種是肯定一切,另一種是否定一切。肯定一切的錯誤在於它根本否認了事物的發展,抹煞了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的界限,只要繼承,不要變革。在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上,復古主義、國粹主義就是屬於這種錯誤。持這種觀點的人,抱殘守闕,拾古人的余唾,對於封建性的糟粕大加頌揚,企圖以此來抵制民主的、社會主義的新文化的發展。否定一印的錯誤在於割裂了新舊事物之間的歷史聯繫,只看到變革,看不到繼承。對文化遺產的虛無主義就是屬於這種錯誤。俄國十月革命以後的「無產階級文化派」認為一切以往的文化遺產都是糟粕,無產階級必須完全拋棄它,在空地上建立社會主義的文化。這種觀點表面上看起來很「革命」,但是如果真的按照這種觀點辦事,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就根本無法進行,因而實際上就是取消了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這種觀點被列寧徹底粉碎。我國醫學界曾經出現過一種錯誤觀點,對於我們祖先在長期和疾病作鬥爭中所積累起來的十分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極端蔑視,這也是一種虛無主義觀點。這種觀點遭到了黨的駁斥。二否定之否定,發展的螺旋式或波浪式運動 事物的發展總是由肯定階段走向否定階段的。一般地說,在事物發展的總過程中,經過兩次否定,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否定之否定階段是事物發展兩次向對立方面轉化的結果,這使它在外表上會重複肯定階段的某些特徵、特性,好象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用列寧的話來說,「彷彿是向舊東西的回復」①。但它在實質上是和舊東西根本不同的、更高級的新東西。《易經。爻辭》中講:「無平不陂,無往不復。」②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這都包含著事物經過否定而達到周期性變化的思想。但這些思想都沒有得出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爻辭》中的「復」,老子的「返」,都帶有循環論的傾向。 ①《辯證法的要素》,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8頁。 ②《易經》經上《泰卦》。 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地質學證明了地質的發展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是舊地層不斷破壞和新地層不斷形成的過程。原始地殼,經過海洋、氣象及風化等等的作用而碎裂,這是第一次否定。這些碎裂的物體,一層層淤積在海底,由於海水的高壓又形成了新的岩層,這就是否定之否定。有些地方海底高出海面,於是又使這種最初的沖積層的一定部分,再次經受雨水、四季變化的溫度、大氣中的氧和碳酸等的作用,從地心衝破地層爆發出來而後冷卻凝結的熔岩,也經受同樣的作用。這樣,在億萬年間舊地層不斷破壞,不斷地形成新地層。這是一系列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積極結果,就形成了由複雜的化學元素所構成的、適宜植物成長的土壤。 在生物的生長過程中也可以看出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的作用。例如,麥子的生長就是經過這樣一個過程:麥粒被由它生長起來的植物所否定,經過出苗、拔節、開花、結實,最後又產生麥粒,麥粒一成熟,麥桿即形枯萎,它又被否定。又如蠶的生長也要經過一個從蠶卵到蠶又到蠶卵的過程,蠶否定了蠶卵,新的蠶卵又否定了蠶。在否定之否定階段所出現的麥粒或蠶卵已不是肯定階段的麥粒或蠶卵,在數量方面也多出很多倍。如果經過人工的培育,在品種方面還會大大地改進。 在社會領域中,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的作用也是普遍的。例如在原始社會時,生產資料是公有的,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個體生產能力的提高,就產生了佔有的社會公共性質和生產的個體性質的矛盾。這種矛盾使原始的公有制走向自己的反面,為私有制所否定,進入了階級社會。在私有制內部,隨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公共性質逐步加強,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程的社會公共性質得到高度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形成了嚴重的衝突,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又走到了它的反面,被公有制所否定。這種公有制不是原始的公有制,而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為原始公有制所不可比擬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公有制。這時,所有制的性質和生產過程的性質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根本的解決,開始了社會發展的一個嶄新階段。又如在原始社會中,由於社會生產力低下,不可能出現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原始地結合著的,這種情形使得腦力勞動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到了階級社會,出現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對立,這是對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原始結合的否定。這種分工是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它又摧殘著絕大多數體力勞動者的精神才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消滅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對立,但在長時期內還存在著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各個社會成員的智力和體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新的基礎上得到了結合,這時,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矛盾才得到根本解決。這是否定之否定。 在人類思維的發展過程中也可以看出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作用。從哲學的發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包括對整體的認識和對部分的認識,只有在對部分的認識的基礎上,對整體的認識才可能是清晰的,深刻的;只有在對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對部分的認識才可能是全面的、正確的。這種矛盾的展開和解決,就形成了古代樸素辯證法到形而上學,再到科學的唯物辯證法這樣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古代的樸素的辯證法初步地反映了客觀世界各種現象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一般狀況。它在整體上是正確的,但是在局部上顯得十分簡單粗糙,因此它對於整體的認識也是籠統的和模糊的,不足以幫助人們認清複雜的客觀現象,它終於要為形而上學所否定。形而上學的世界觀雖然注意了對自然界的各個個別部分的研究,注意到了個別部分的現狀,但是卻割斷了這個部分同其它部分的聯繫以及它自身的歷史聯繫。它在局部上雖然是比較深入的,然而在整體上卻是錯誤的。它終於又被科學的唯物辯證法所否定。只有科學的唯物辯證法才提供了對世界的整體認識和部分認識的統一的方法論。 相對於對立統一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來說,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作用要在一個較長的過程中,即事物運動完成一個周期才能顯現出來。我們只有考察完一個運動周期,並且在考察這種運動周期時,對於推動這個運動的事物內部矛盾的發展進行具體的分析,把握了這個過程的具體特點,才能揭示出否定之否定這一規律的作用。把否定之否定當做一個現成的公式到處亂套,是錯誤的。 事物的發展所呈現的周期性,並不象循環論者所說的那樣,是一種單純的循環運動,而是一個前進上升運動。循環論的根本錯誤在於把一切事物看成是簡單的周而復始,實質上否認了事物的發展。例如,戰國末年的騶衍把樸素的唯物主義的五行學說加以曲解,附會到社會歷史的發展上去,創立了所謂「五德終始」說,即把朝代的變換看成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繼更替,周而復始,把歷史看成是絕對的循環,沒有發展,沒有進步。這是一種歷史循環論。現代資產階級的思想家也有人主張歷史循環論,這種理論宣揚人類必將退回到以前的時代,並且提出「回到中世紀去」,「回到原始時代去」等反動口號,它是資產階級對於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的恐懼和絕望的反映。一切循環論,無論是古代的或是現代的,雖然所代表的階級不同,但都是片面地抓住了事物發展中的某些重複現象,誇大了這些現象,把它說成是絕對的循環,並且認為這種絕對的循環是一切事物的正常秩序。 和循環論根本不同,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在其發展的周期中雖然有某些特徵、特性重複出現,但是這種重複決不同於循環。第一,它僅僅是在某些特徵、特性:方面的重複出現,僅僅是「彷彿向舊東西的回復」第二,它是在更高的基礎上的重複,決不能用事物發展周期中的某些重複現象來抹煞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之間的質的差別。否定之否定階段不是簡單地回到肯定階段,而是在更高的基礎上重複了肯定階段的某些特徵、特性。從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上升運動。 否定之否定規律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不斷地前進上升的運動,但它不是直線式的,而是螺旋式的、波浪式的前進上升運動。這個運動的總的趨勢是向上的、向前的,但是這個運動的上升道路和前進道路又是迂迴曲折的。沿著迂迴曲折的道路前進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把事物的發展看成是直線式的,否認事物發展的曲折性、複雜性,是錯誤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左」傾盲動主義,從思想方法上看,就是犯了直線性觀點的錯誤。「左」傾機會主義者在革命處於低潮的形勢下,拒絕作艱苦的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的工作,拒絕採取用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城市的曲折的、然而是唯一正確的路線,卻要發動攻打中心城市,致使革命力量遭到嚴重的損失。在「左」傾機會主義者領導的第五次反圍剿的戰爭中,拒絕採用主動退卻、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靈活的戰略戰術,而採取所謂「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和敵人硬拚的方針,致使革命根據地大部分丟失。「左」傾機會主義者反對戰略退卻的理由是退卻會喪失土地,危害人民(所謂打爛罈罈罐罐)。毛澤東同志說:「回答這些意見是容易的,我們的歷史已經回答了。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戰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加擴大土地,這是賺錢生意。」「危害人民的問題同此道理。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時地打爛些罈罈罐罐,就要使全體人民長期地打爛罈罈罐罐。」①直線性的觀點對於革命的危害是很大的。這種觀點的錯誤就在於,不懂得根據事物發展進程的必然的曲折性來有效地推動事物前進。 ①《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6頁。 事物發展的總的趨勢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上升運動、前進運動,但是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條件下,也會出現某種局部的、暫時的倒退現象。列寧曾經說過:「……把世界歷史設想成一帆風順的向前發展,不會有時向後作巨大的跳躍,那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在理論上是不正確的。」①事物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所出現的倒退現象只是暫時的、局部的,因而是相對的,而事物的上升運動、前進運動則是絕對的。 唯物辯證法關於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趨勢和迂迴曲折的途徑,它是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馬克思主義的敵人,例如德國的杜林、俄國的米海洛夫斯基歪曲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硬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就是黑格爾的三段式的應用,這是完全錯誤的。黑格爾把否定之否定當作製造其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主要槓桿。他把一切事物都硬塞到正題、反題、合題的三段式的框框里,常常鬧到牽強附會的程度。在黑格爾那裡,否定之否定階段即所謂合題被了解為矛盾的調和。黑格爾雖然是第一個猜到了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哲學家,並且利用了他當時所能掌握到的豐富知識來證明這個辯證規律,但他使這個規律受到了唯心主義的嚴重歪曲。正如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樣,黑格爾的錯誤是在於:「這些規律是作為思維規律強加於自然界和歷史的,而不是從它們當中抽引出來的。從這裡就產生出整個牽強的並且常常是可怕的虛構:世界,不管它願意與否,必須符合於一種思想體系,而這種思想體系自身又只是人類思維某一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②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關於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和黑格爾的觀點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它不是從外面強加於事物的某種先驗的公式。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客觀事物發展過程的普遍規律,它的表現形式和唯物辯證法的其他規律一樣,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只能把它當作研究的指南,而不能把它當作證明的工具。 ①《論尤尼烏斯的小冊子》,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1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4頁。 唯物辯證法關於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既然事物的發展無論如何迂迴曲折,但總的方向是不斷前進的,因此,一個革命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不為複雜的現象所迷惑,不為暫時的困難所嚇倒,始終認清前進的方向和革命的目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既然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式的,而是螺旋式、波浪式的,因此,一個革命者又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客觀發展中的各種複雜情況和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障礙,進行充分的估計和認真的分析,隨時採取機動靈活的方法,循著曲折的道路不斷前進。毛澤東同志在《關於重慶談判》一文中,一方面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前途是光明的。這是總的趨勢。……中國發展的總趨勢,也必定要變好,不能變壞。世界是在進步的,前途是光明的,這個歷史的總趨勢任何人也改變不了。」另一方面又指出:「……在革命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障礙物,還有許多困難。……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①中國共產黨在我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把最堅定、最徹底的革命精神和最巧妙、最靈活的鬥爭藝術結合起來,所以才能在任何曲折複雜的環境中,引導全國人民繞過一切暗礁,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①《關於重慶談判》,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066年版,第1061頁。三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永恆的東西。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變動的。整個世界是一個川流不息、萬古常青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舊的事物不斷死亡,新的事物不斷出現,反覆地進行著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抵抗的規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質和條件,經過不同的飛躍形式,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學說。「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①。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在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之後,最終必然死亡而為新事物所代替。 所謂新生事物,就是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進步的必然向前發展的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而舊事物則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正在日趨滅亡的和逐漸喪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東西。識別一個事物是不是新事物,不能只以出現時間的先後為根據。新出現的東西並不都是新事物。如在某一生物物種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性狀。這些性狀並不一定都是新生事物,都具有發展的必然性;只有那些適應於周圍環境的、具有發展前途的性狀才是真正的新生事物,只有它們才能經過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那些不適應於環境的性狀,沒有發展的必然性,它們在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中會逐步地被淘汰。在社會發展中只有同生產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的新興階級和社會集團才是不可克服的新生力量。凡是同新興階級相聯繫、代表新興階級利益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反動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欺騙和麻痹勞動人民,也常常採用一些新辦法,玩弄一些新花樣,如反動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法西斯化,新殖民主義,在哲學上的種種新流派,等等。這些「新」東西都是腐朽的舊事物的新表現。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沒落,當然還會不斷出現各種新花樣,但是它們都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最終滅亡的命運。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頁。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因此,新事物在最初的時候,總是比較弱小,而舊事物則往往比較強大。然而歷史的邏輯卻永遠是:暫時顯得弱小的、代表進步方面的新事物,戰勝那些表面強大的、代表保守方面的、趨向滅亡的舊事物。斯大林說:「生活中新產生的、一天天成長的東西是不可克服的,要阻止它的前進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說,例如無產階級,既然它作為一個階級已在生活中產生並且一天天成長起來,那末不管它今天怎樣弱,怎樣小,歸根到底是會勝利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在成長、壯大、前進。反之,生活中衰老的、走向墳墓的東西是必遭失敗的,哪怕它今天還顯得是一個強壯的力量。這就是說,例如資產階級,既然它在逐漸失去立足的基地,日益向後倒退,那末不管它今天還怎樣強,怎樣大,歸根到底是必遭失敗的。為什麼呢?因為它作為一個階級已在腐朽、削弱、衰老而成為生活中的累贅。」① ①《無政府主義還是社公主義?》,載《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75頁。 新事物的不可戰勝性,是由客觀發展過程的規律性和新事物的本質所決定的。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其新舊兩個方面的矛盾,形成為一系列的曲折的鬥爭。鬥爭的結果,新的方面由小變大,上升為支配的東西,舊的方面則由大變小,變成逐步歸於滅亡的東西。新事物的產生總是適應著客觀發展的需要,因此,一切新事物雖然在其初出現時暫時還弱小,卻有著廣闊的發展餘地和光明的未來。相反,舊事物則由於其日益不符合客觀規律的要求,喪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如前所述,它否定了舊事物中一切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吸取、繼承並發展了舊事物中一切積極的因素,並且加進了一些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豐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因而它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正因為上述這些原因,新事物具有無限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成語以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所形容的那樣。在社會領域中,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應運而生」的新事物代表歷史發展中的進步力量,它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總是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新事物在其成長過程中總是要遇到衰亡著的舊事物的抵抗,因此,任何新事物的成長,都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在一定的時期內,新事物可能遭到暫時的挫折和失敗,但是不管它如何受挫折,遭失敗,最後勝利總是屬於它的。在社會領域中先進的階級常常遭到反動階級的鎮壓,它在一定時期內的鬥爭常常失敗,但是對於先進階級來說,失敗是勝利的先導。相反,舊事物不管它如何反抗、垂死掙扎,卻最終不能逃避滅亡的命運。它每經一次失敗,就越接近於死亡。毛澤東同志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了人民和反動派兩種根本相反的邏輯。他說:「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他們也是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①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人民的邏輯和反動派的邏輯適用於一切新事物和舊事物。歷史上第一次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嘗試的巴黎公社,雖然遭到了外國資本主義和法國資產階級的聯合鎮壓,但是巴黎公社的旗子卻並沒有倒下去,而且永遠不會倒。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經過多次起義失敗,但終於在1917年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史,就是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的歷史。反動派曾經猖獗一時,不可一世,但最終失敗的不是人民,而是帝國主義者、封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 ①《丟掉幻想,準備鬥爭》,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75一1376頁。 新事物總是要通過同舊事物的鬥爭來為自己開闢道路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由於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工人階級的政黨以及社會主義的國家,對於新事物始終採取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態度,這就為新生事物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以及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仍然會存在著新和舊、先進和落後的矛盾,因此,新事物仍然必須同舊事物進行鬥爭,才能得到發展。毛澤東同志說:「同舊社會比較起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新生事物的成長條件,和過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壓抑新生力量,壓抑合理的意見,仍然是常有的事。不是由於有意壓抑,只是由於鑒別不清,也會妨礙新生事物的成長。」①實踐表明,無論在社會主義革命或社會主義建設中,新事物只有戰勝了舊勢力、舊意識的阻礙,才能得到健康的、迅速的發展。 唯物辯證法關於新生事物不可戰勝的原理,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堅定性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無產階級的領袖和導師,是無產階級革命堅定性和革命樂觀主義的最集中的代表和體現者。在一百多年以前,當國際無產階級力量還很弱小的時候,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宣告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他們說:「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② ①《關於正硫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9頁。 ②《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5—286頁。 我們黨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幾十年過程中,一貫徹底地堅持了唯物辯證法的革命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樂觀主義和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信心教育了和鼓舞了幹部和群眾。他最善於發現並熱情支持在群眾中湧現的一切新事物。例如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河北省安平縣的一個只有六戶的小合作社,曾經出現了三戶貧農不顧其他三戶老中農的中途退社,把合作社的組織堅決保留下來的事例。毛澤東同志熱情地支持了三戶貧農的這一做法,並且指出,「這三戶貧農所表示的方向,就是全國五億農民的方向。」① 新事物在初產生時總是比較弱小的,我們要善於鑒別新事物,在它萌芽的時候就發現它。新事物在剛出現的時候總會有若干缺點,我們絕不應該對它的某些缺點採取譏笑、挑剔、非難的態度,而應該細心地幫助它克服缺點,熱情地關懷它和扶植它。當然對新生事物的扶植應該根據客觀條件和它的發展規律,而不要採取拔苗助長的態度。對新事物始終保持銳敏的感覺和熱情關懷、細心扶植的態度是共產黨人的高貴品質。列寧說:「當新事物剛剛誕生時,舊事物在某些時候總是比新事物強些,這在自然界或社會生活中都是常見的現象。譏笑新事物的幼芽嫩弱,抱著知識分子的輕浮的懷疑態度等等,--這一切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對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手段,是保護資本主義而反對社會主義。我們應當縝密地研究新的幼芽,極仔細地對待它們,儘力幫助它們成長,並『照管』這些嫩弱的幼芽。」② ①《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74頁。 ②《偉大的創舉》,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一15頁。第七章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範疇是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的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科學的各部門都有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的基本範疇,如經濟學有商品、價值、貨幣等範疇。哲學範疇是反映整個客觀世界的一些最普遍的本質的概念。 一切唯心主義者都否認範疇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範疇先於自然界而存在,是客觀事物的本源。主觀唯心主義者把範疇看做純主觀的東西,是用來整理紊亂的自然現象的工具,在他們看來,自然現象本身是沒有規律的。 哲學範疇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它一經產生,反過來又指導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一定的範疇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一定階段。範疇的不斷豐富和日益精確,意味著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逐步深入和改造世界能力的逐步提高。 唯物辯證法的範疇是客觀事物之間最普遍的辯證關係的反映,是辯證思維的邏輯形式。前面已經講過的對立和統一、質變和量變、肯定和否定等範疇都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此外還有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現實等各對範疇,它們是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的補充。其中每一對範疇都是對立的統一,它們各自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客觀世界的聯繫和矛盾。一本質和現象 本質和現象是客觀發展過程的兩個不同的方面。事物的本質是事物的性質及此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內部聯繫。本質決定於事物的內在矛盾,是事物的比較深刻、比較穩定的方面。毛澤東同志指出:「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①帝國主義的本質,是由帝國主義的基本矛盾規定的。在帝國主義的基本矛盾沒有解決以前(這個矛盾的解決只能意味著帝國主義的消滅),帝國主義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本質和規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列寧說:「規律就是關係」,就是「本質的關係或本質之間的關係」②。因此,認清了事物的本質,就能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只有揭露了我們的時代的基本矛盾、本質,才能掌握住時代的發展的規律。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3--284頁。 ②《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1頁。 現象是指直接被我們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態。現象是事物的本質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現。事物的本質通過現象從不同的方面表現出來。如帝國主義對殖民地附屬國的侵略、掠奪的本質,既在政治方面表現出來,又在經濟或文化方面表現出來;有時用戰爭的方式出現,有時又用和平的方式出現。帝國主義者有時赤裸裸地擺出兇殘的面孔來鎮壓殖民地附屬國的人民,有時擺出一副笑容可掬的偽善的面孔來進行欺騙。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其中每一現象都只是本質的某個側面的表現。現象是比較片面的、表面的、局部的,它是多變的、易逝的。就事物的總體說來,現象比本質豐富、生動;本質比現象深刻、穩定。 現象和本質是構成客觀對象的統一不可分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的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又都是從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現出事物的本質。假象也是一種現象,它甚至給人一種和事物本質完全相反的印象。如帝國主義施放「和平」煙幕,來掩蓋它好戰的本質。但是假象也是本質的某種表現。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帝國主義叫嚷「和平」,是和它的擴軍備戰的活動相配合的。這種假象又是帝國主義極端虛偽和狡猾的本質的表現。列寧說:「假象的東西是本質的一個規定,本質的一個方面,本質的一個環節。」① 現象是十分複雜多樣的。本質是貫串於各個個別的、局部的現象之間的內部聯繫。自然界具有無數的、多變的顏色,「五光十色」還不足以形容它的豐富多彩;但這些極其不同的顏色有著共同的本質--電磁輻射。在資本主義的市場中,商品的價格因供求關係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等複雜條件的變化而經常發生波動。同一商品的價格常常是多種多樣的。但同一商品的不同價格卻是同一的本質--價值的表現。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著商品的價值。 現象是本質的個別的、具體的表現,本質是同類現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東西(如前面所說的,不同價格的同一商品都具有同一的價值);現象是豐富多變的,本質是相對穩定的(如表現商品價值的價格是多變的,價值是相對穩定的);現象常以曲折的形式表現本質(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和人的關係,通過商品交換表現為物和物的關係):現象是表面的,它直接呈現在人們的感官之前,本質是內在的、隱蔽的、深刻的,人們經過抽象思維才能認識它等等。因此,現象和本質之間總是存在著差別和矛盾,它們是對立的統一。馬克思說:「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面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餘的了。」①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37頁。 康德片面地誇大現象和本質的對立,否認它們的統一。在他看來,本質是「自在之物」,是處在人們認識範圍以外的東西;人們只能認識現象,不能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按這種觀點,人們就不可能取得對於客觀世界的科學知識。現代主觀唯心主義特別明顯地否認事物的本質,否認自然界和社會中各種現象之間存在著合乎規律的本質聯繫。德國的存在主義者卡爾。雅斯貝爾斯宣稱,整個世界只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實用主義、邏輯實證主義和語義哲學也否認認識事物本質的可能或否認事物本質的存在。這些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它們的社會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帝國主義的哲學。中國的實用主義者胡適曾經大叫「多談一些問題,少談一些主義」,他要人們把自己的眼光停留在表面的現象和個別零星的問題,反對人們去認識中國社會問題中的本質的東西--階級鬥爭。這種作法無非是想使廣大人民不能分清敵我,辨明是非,在鬥爭中迷失方向。胡適把舊中國社會貧窮和落後的原因,歸於「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這五點。他完全抹煞了事情的本質--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勢力的存在。 現象只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出發點,不能把認識局限於表面的現象。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看事情必須要看它的實質,而把它的現象只看作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②如果對事物的認識停留在表面的現象,把某些局部現象誤認為是事物的全體和本質,當作普遍真理,就會被現象所迷惑,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3頁。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6頁。 為了認識本質,就要從研究大量的現象和現象的各方面的關係著手。只有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並對大量現象材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索,才有可能正確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質。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人對事物、現象、過程等等的認識是「從現象到本質、從不甚深刻的本質到更深刻的本質的深化的無限過程」①。 在事物的發展中存在著不同的趨向:主流是事物發展中由本質決定的基本趨向;非主流不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在農業合作化的過程中,廣大的農民願意在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事情的主流。在同一過程中,部分落後的農民不願合作化,這不是事情發展的主要趨勢,只是發展中的支流。 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在大量現象中區分主流的東西和非主流的東西。毛澤東同志說:「在革命的隊伍中,要劃清正確和錯誤,成績和缺點的界限,還要弄清它們中間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②不看問題的本質方面、主流方面,強調那些非本質方面、非主流方面,是極端錯誤的。毛澤東同志告訴我們:「不能忽略非本質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問題,必須逐一地將它們解決。但是,不應當將這些看成為本質和主流,以致迷惑了自己的方向。」③ ①《辯證法的要素》,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8頁。 ②《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載《毛譯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34頁。 ③《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80頁。二形式和內容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內容,也有它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內容是指那些內在的要素的總和;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內部結構或內容的表現方式等等。每一種化學物體都以一定的化學元素作為自己的內容,也都有一定的構造作為自己的形式。以二氧化碳為例,內容就是兩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形式就是它們的結合方式。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內容,生產關係是形式。生產力的各種要素只有按一定的形式結合起來,才能進行生產。如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者不佔有生產資料,同生產資料是分離的,只有在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給資本家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這種結合體現著人對人的殘酷剝削。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生產資料成為勞動者的財富,勞動者運用生產資料為自己和全社會的利益進行生產。這種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體現了人和人之間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係。在社會經濟形態中,由社會生產關係總和構成的經濟基礎是內容;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而言是形式,它表明在經濟領域中人和人(階級社會中是階級和階級)的關係,怎樣表現於政治領域,表現於文藝、道德和哲學等等意識形式之中。如封建社會中的等級制,就是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的一種政治形式;資產階級民主制以虛偽的「平等」、「自由」的政治形式,表現著同樣虛偽的人和人之間的經濟上的「平等」和「自由」的內容。 事物往往具有兩重形式:一重是和內容不直接相干的、非本質的外在形式,一重是和內容緊密相關的本質的內在形式。一本文藝書的形式,可以是精裝,也可以是平裝,這是外在的形式,它和書的內容不直接相干。而藝術形式則是同文藝作品的內容密不可分的,是它的內在形式。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要求則是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缺乏藝術性的藝術品,無論政治上怎樣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①不僅文藝作品如此,一般宣傳品沒有活潑生動的人民語言形式,「語言無味,象個癟三」,那也是達不到宣傳的目的的。在思想鬥爭和學術討論中,不採取充分說理的形式,「裝腔作勢,藉以嚇人」,是沒有任何說服力和戰鬥力的。因此,生動活潑的語言,充分的論證說理,是我們在進行宣傳和學術討論中不可少的內在的形式。在說到內容必須具有和它相適應的形式的時候,我們所指的首先是它的內在形式。 內容和形式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作為一定內容的形式,可以成為另一形式的內容。思維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形式,它同時又是語言形式的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的形式,它同時又是上層建築的內容。 ①《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26頁。 在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係中,內容居於決定的地位。事物的形式必須適合事物矛盾運動的內容。有什麼樣的內容,就有什麼樣的形式。例如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各種形式,是由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內容決定的。社會主義的文化,在不同民族存在的條件下採取民族的形式,是由它的反對一切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特點的內容決定的。內容決定形式並不是說同一個內容只能有一種形式,由於條件不同,它可以有多種多樣形式。 正因為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的,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首先要注意事物的內容,反對只注意形式而忽視內容的形式主義。只有具備充實的內容,才可能有完美的形式。就寫文章來說,「心苟未明,勵勞憔悴於章句之間,不過枝葉耳,無所附之而生」①。有些人不深入調查研究,情況不明,腦內空空,寫起文章內容貧乏得可憐,只得搬用一些華而不實的辭藻。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他們不了解「木體實而花萼振」②;「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③。還有些人,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材料,「單單按照事物的外部標誌,使用一大堆互相沒有內部聯繫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說或一個報告」。在文章中,「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解決問題,不表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沒有什麼真切的內容」。這是一種「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的形式主義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標誌來分類,不是按照事物的內部聯繫來分類的」。這「實在是一種最低級、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④。 ①黃宗羲:《<南雷文定>論文管見》。 ②劉勰:《文心雕龍.情采》。 ③韓愈:《答李翊書》。 ④《反對黨八股》,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95、796頁。 雖然內容決定形式,但形式並不是消極的、被動的因素,它對於內容有重大的能動作用。形式對於內容的反作用,有兩種基本情形:當形式適合於內容時,它能夠對內容的發展起強有力的推動作閑;當形式不適合於內容時,它對於內容的發展起阻礙的作用。例如,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性質時,生產力就得到迅速的發展,相反地,當生產關係已經同生產力的性質不相適應時,生產力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束縛和破壞。不僅如此,當著不變更形式,內容就不能發展的時候,形式的變更甚至起著主要的、決定的作用。 所以,在注重內容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形式的作用。善於適應內存的需要,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條件,選擇最適當的形式,促進內容的發展,是一項重要的領導藝術。我們黨採取多種形式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採取整風運動的形式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等,都是運用恰當的形式以促進內容發展的生動例證。 新內容的發展,不但要求新形式來為自己服務,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應當並可能利用舊形式來為自己服務。新事物在萌芽的時候,它的內容就常常是在舊形式中發展的。在它的進一步發展中,也在一定情形下能利用舊形式的某些方面。對於舊形式中一切只能為舊內容服務的東西必須進行根本的革除,而對於其中某些可以為新內容服務的成分,又應當在改造的基礎上加以繼承和利用,例如,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我們根本廢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但同時又根據社會主義經濟的性質和它發展的需要,保存著商品交換以及和它密切聯繫的貨幣、銀行、信用等等經濟形式,並對它們進行根本的改造,把它們納入到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中來,以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的鞏固和發展。利用舊形式,不是同舊事物,舊內容相妥協,而是為了更好地同它作鬥爭,更徹底,更迅速地消滅舊事物、舊內容,更有效地發展新事物、新內容。列寧在談到共產主義運動的工作內容和形式的關係時說:「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看來,我們現有的工作內容(爭取蘇維埃政權、爭取無產階級專政)是這樣持久,這樣有力,這樣強大,它能夠而且應該在任何形式中,不論新的或舊的形式中表現出來,能夠而且應該改造、戰勝和征服一切形式,不僅是新的,而且是舊的形式,--這並不是為了同舊形式調和,而是為了能夠把一切新舊形式都變成使共產主義獲得完全的和最終的、決定的和徹底的勝利的武器。」①在文藝方面也是一樣,對於過去時代的文藝形式,我們也並不拒絕利用,這些舊形式經過了改造,增加了新內容以後,也就可以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 ①《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頁。 在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中,內容是比較活躍的、易變的,形式對於內容來說則是相對穩定的、比較不活躍的。因此,形式和內容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這種矛盾貫徹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在最初,形式同內容是相適合的,但這種適合只是基本的適合,而不是絕對的適合,其中仍然存在著矛盾。隨著內容的發展、新內容的產生和壯大,二者就由基本上適合逐步變為基本上不適合,矛盾激化了,甚至形成尖銳的衝突。這時,形式不僅不再促進內容的發展,相反地,變成內容發展的桎梏;已經變化了的內容要求改變不適合於自己的舊形式,建立適合於自己的新形式。新形式的產生,意味著舊矛盾的解決,但在更高的基礎上又出現新的矛盾。隨著矛盾的發展,形式和內容又由基本適合變為基本上不適合,再一次需要改變舊形式,創立新形式。形式和內容之間的矛盾運動,就是這樣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又由基本不適合到基本適合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列寧說:「內容和形式以及形式和內容的鬥爭。拋棄形式、改造內容。」①這就是形式和內容矛盾運動的辯證法。 ①《辯證法的要素》,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8頁。 根據內容和形式的這種對立統一關係,一方面,我們應當自覺地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根據內容發展的需要,拋棄舊形式,採取為內容發展所要求的新形式,為內容的不斷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不顧內容發展的要求,抱住那些過了時的形式不放是錯誤的。另一方面,又必須承認形式的相對穩定性,承認形式在和內容相適應的時期對於內容的促進作用。因此,對於適合於內容發展的形式,要使它相對地穩定下來,並逐步趨於完善,以便充分發揮其在相當時期內的積極作用。如果忽視發展的階段性,不顧條件過早地否定某種形式,那也是不對的,這樣不僅不能有助於內容的發展,相反地會對內容的發展起阻礙和破壞的作用。對於某種形式是採取肯定的還是否定的態度,歸根到底要看它是否適合於內容的性質,是否有利於內容的發展要求。三原因和結果 因果聯繫是客觀世界普遍聯繫和相互制約的表現形式之一。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任何一個或一些現象,都會引起另一個或另一些現象的產生;反過來,任何現象的產生也都是由其他的現象所引起的。其中,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是原因;由於原因的作用而產生的現象是結果。因果聯繫的特點之一,是原因在先,結果在後。然而,並不是任何先後相繼的現象都能夠構成因果關係,如白天和黑夜等。因果關係是包括時間先後秩序在內的由一種現象必然引起另一種現象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繫。 唯物主義認為,現象的因果聯繫具有客觀的、普遍的性質。任何現象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結果。在客觀世界中,無原因的結果和無結果的原因都是不存在的。這一思想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即決定論的原則。與此相對立的是唯心主義的非決定論,它否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性、普遍性。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對因果性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的最好證明。人們在實踐中,不僅重複地看到某一種現象之後必然出現另外的某一種現象,而且可以創造或改變某種現象,從而得到人們預期的某種結果。在實踐的不斷發展中,人們逐步認識到,客觀世界的各種現象無論怎樣錯綜複雜,它們之間都有著嚴格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果制約性。有些現象的原因暫時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它一定存在,並且終究是會被發現的。海王星的發現就說明了這一點。在這個行星尚未發現之前,法國天文學家萊維利葉曾經發現和考察了天王星運行「攝動」的現象,肯定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必然是某個未知行星的存在,並根據太陽系學說的數據推算出這個行星的位置。德國天文學家加勒在1846年用自己的實際觀察證實了這個行星的存在。可以說,科學首先就是關於產生各種現象的原因的認識,不揭示事物產生和發展的真實原因,就沒有科學的認識。 唯心主義者和不可知論者否認因果聯繫的客觀性。如休謨認為,因果性的觀念是由於某些感覺不斷重複出現所引起的,他把因果性歸結為人們的心理的習慣。康德把因果性看作是人們用「整理」感覺經驗的一種先天的悟性形式,它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目的論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聯繫和發展都是為了實現某種預先安排好的目的,都是神的意志作用的結果,只有「上帝」才是一切事物的最後原因。辯證唯物主義根本反對這種錯誤的、反動的觀點,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據它們自己本身所固有的一定的因果聯繫而產生和發展的,人們頭腦中的因果觀念,只不過是現實事物客觀的因果關係的反映。徹底的唯物主義的因果觀,不給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保留餘地。實踐是對唯物主義因果觀的最好的確證,也是對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因果觀的最有力的駁斥。 非決定論在現代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中占著統治的地位。馬赫宣稱:「原因和結果是我們思維的創造物……。」實用主義的創始人詹姆士說:「關於為什麼總有某種事物出現於世上,我所能想出來的唯一現實的根據,就是有人希望它出現。」許多現代資產階級哲學家用唯意志論的觀點來否認社會生活中的因果制約性(社會中的因果聯繫早已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得到論證,並為社會生活實踐所證實),這是反動階級垂死掙扎在哲學上的反映。帝國主義者妄想依靠政治上、軍事上的力量隨心所欲地決定經濟生活的過程,決定階級、民族和國家的相互關係。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內經濟危機的深刻化,民族解放運動和各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社會主義國家的日益鞏固和強大,這一切都證明客觀因果規律是帝國主義者的「意志」無論如何也抗拒不了的。 現代資產階級唯心主義者企圖從自然科學的一些新成就中尋找反對唯物主義的決定論的論據。他們認為在微觀世界中,電子具有「自由意志」,沒有因果制約性。事實上,現代物理學的每一步發展,都進一步地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因果規律。人們在利用原子能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是對微觀世界中因果關係客觀性的最好證明。 物質世界是無限複雜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統一整體,「原因和結果只是各種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普遍)聯繫和相互聯結的環節,只是物質發展這一鏈條上的一環」①。因此,只有當我們把所要考察的特定對象從普遍聯繫中抽引出來,才能具體地確定:某一現象為原因,另一現象為結果。由於客觀事物聯繫的複雜性,同一現象在一種關係中是結果,在另一種關係中又是原因。例如摩擦生熱,熱是摩擦的結果,而熱又能成為引起燃燒的原因。在一定條件下原因和結果可以相互轉化,一種原因產生一定結果,這個結果又反過來影響原因。例如政治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在社會生活中,經濟是最後的根本的原因,但政治反過來又會成為加速或延緩經濟發展的原因。 形而上學者看不到因果聯繫的複雜性,認為原因只是原因,結果只是結果,二者不能互相轉化。這種機械的因果觀不能正確地說明事物的聯繫。 在實際生活中,一個結果往往不只是一種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多種原因所造成的。例如農業上收成的好壞,就是自然氣候的變化、耕作技術水平、人的主觀努力程度等等原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在多種原因中,又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等的區別。同一原因,在不同條件下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的自然氣候和土壤條件,由於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產量就會大不相同。要研究事物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全面地揭露造成某個結果的多方面的原因,具體分析各個原因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並且具體分析因果聯繫中的各種條件。 正確地把握因果聯繫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條件。在工作中,只有正確認識事物的因果聯繫,善於估計工作的後果,才能正確地指導工作。在總結工作經驗時,不僅要肯定成績,發現錯誤,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績的原因和產生錯誤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揚已有的成績,避免重複發生同樣性質的錯誤,分析成功的和錯誤的原因也就是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繫。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8頁。 在《學習和時局》一文中,毛澤東同志肯定我黨歷史上反對陳獨秀錯誤路線和李立三錯誤路線的鬥爭是完全應該的,同時指出在鬥爭方法上有缺點,缺點之一就是「沒有使幹部在思想上徹底了解當時錯誤的原因、環境和改正此種錯誤的詳細辦法,以致後來又可能重犯同類性質的錯誤」。在對待黨內錯誤問題上,「應著重於當時環境的分析,當時錯誤的內容,當時錯誤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藉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①。毛澤東同志的這些話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因果聯繫,才能通過實踐消除產生壞結果的原因,實現對我們有利的結果。 ①《學習和時局》,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92頁。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當我們深入地觀察和研究因果聯繫時,就可以發現兩種不同的聯繫:必然聯繫和偶然聯繫。必然性就是客觀事物的聯繫和發展中的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趨向,必然性產生於事物的內在根據、本質的原因。例如,種瓜得瓜,磨擦生熱,社會主義社會一定要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一定要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等等。與此相反,某一偶然的現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由於外在的,非本質的原因而產生的,它對這一事物的發展過程說來,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例如,某一株農作物在它整個生長期中是否會遇到冰雹的災害,社會主義革命在某個國家正好在哪一天取得勝利等等。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必然性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貫徹下去的趨勢,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則相反,它不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趨勢,一般說來,它對整個事物的發展只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雖然是客觀事物聯繫和發展中的兩種不同的置情形,但它們之間絕不是互不相關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統一。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既包含著必然性的方面,也包含著偶然性的方面。這種矛盾現象是由於事物聯繫的複雜性。因果關係的複雜性而產生的。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是由它的內在矛盾所決定的,這種必然趨勢的實現,又因為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許多偶然的聯繫而發生多種多樣的搖擺和偏差。地球上的北溫帶區,從一月到七月,氣溫逐漸增高,是一個確定不移的趨勢,這是由太陽光對該地區從斜射到直射的變化這一根本原因所決定的。但是,在總的過程中,某一天的氣溫是否一定比前一天高,就具有偶然性,這種偶然性是由當時的雲層分布、氣流的個別特點等複雜條件的影響所造成的。氣溫上升這個總的必然趨勢,是在無數偶然的波浪起伏的複雜變化中實現的。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勝利的持久戰,總的過程經歷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這是必然的,它是由敵我雙方矛盾的根本特點及其變化的總趨勢以及國際形勢發展的總趨勢所決定的。但是,由前一階段進入後一階段的具體時日,各個階段的具體情況,最後勝利哪一天到來等等,又具有偶然性,它受著國際國內許多複雜條件的影響。對於這種情況,毛澤東同志指出:「客觀現實的行程將是異常豐富和曲折變化的,誰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戰爭的『流年』來;然而給戰爭趨勢描畫一個輪廓,卻為戰略指導所必需。」① ①《論持久戰》,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30頁。 由此可見,在事物的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時存在的。必然性通過偶然性為自己開闢道路,必然性通過大量偶然性表現出來,這就使事物發展的進程具有豐富、生動的內容。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補充和表現形式。沒有脫離了必然性的偶然性。凡看來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偶然性本身又始終服從於內部的隱藏著的必然性。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要從偶然現象中,揭露出事物過程內部隱藏著的必然的規律性。 形而上學者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成是沒有任何聯繫的、絕對對立的,並由此提出兩種極端相反的錯誤看法。一種觀點是把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認偶然性的存在,認為偶然性只是由於人們不知道某些事情發生的原因而產生的純主觀的範疇。在這種觀點看來,這一個豌豆莢中有五粒豌豆,而不是四粒或六粒,是必然的;這條狗的尾巴是五寸長,不長一絲一毫,也不短一絲一毫,也是必然的;某一個帝王的消化不良,侵略者心臟里血液的沸騰等等,和戰爭的發生也都有必然的聯繫。這是一種機械的決定論。它把事物發展中的根據和條件,本質的、主要的原因和非本質的、次要的原因相提並論。這種看法,表面上似乎是十分強調必然性,可是如果把一個豌豆莢中有幾粒豌豆這一事實和能量轉化、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等必然規律同等看待,就在實際上把必然性降低為偶然性。把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看成是純粹的必然性,把事物發展中的一切細節都看成是早已註定了的,似乎人們只能消極地等待必然性的支配,這樣,就把必然性神秘化而導致宿命論。這種對偶然性的了解是唯心主義的。事實上,偶然性是客觀存在的,任何偶然的現象都有它的原因,並且可以被我們認識。在我們還沒有認識某種偶然現象產生的原因時,它是偶然性,當我們知道了它的原因時,它仍然是偶然性。 形而上學的另一種觀點,是把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看作偶然的,認為偶然性支配一切。例如,實用主義者胡適公開宣揚所謂「偶然論」的觀點,他把任何細小的偶然事件都看作是對於歷史發展有重大意義的原因,藉此來抹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他說:「他(即『小我』或個人--編者注)的一切作為,一切功德罪惡,一切語言行事,無論大小,無論善惡,無論是非,都在那大我(即宇宙--編者注)上留下不能磨滅的結果和影響。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許可以毀滅一村一族,他起一個念頭,也許可以引起幾十年的血戰。他也許『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①這種觀點是反科學的非決定論的觀點。既然一切現象都是偶然的、捉摸不定的,那末,人們就既不可能對客觀事物的現狀和發展前途有任何確定的科學的認識和預見,更不可能依靠這些正確的認識和預見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以達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們只能消極地服從偶然性的支配,或者依靠偶然的命運進行盲目的冒險活動。這是現代資產階級麻痹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常用手法,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和資產階級在市場競爭中的盲目投機冒險行為在哲學上的反映。 ①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見《胡適論學近著》第1集。 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僅相互聯繫、相互依賴,而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物種發展過程中,由於複雜的內部原因和外界條件的影響,發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最初只是某一物種非本質的、不穩定的性狀。其中有些變異,因為適應於周圍的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斷固定下來,最後使有機體發生根本的變異,產生了新的物種。原來偶然性的變異,就變成了該物種的必然性狀,偶然性轉化為必然性,反之,原來的必然性狀在條件變化之後逐漸退化,失去必然性。它還可能出現,但已不再是穩定的,而是偶然的了,例如生物進化中的返祖現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轉化也存在於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中。在原始公社裡,自然經濟是必然的,產品的交換是偶然的現象。隨著生產的增長和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商品交換就從偶然性轉化為必然性。 既然必然性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趨勢,我們就必須著重認識事物聯繫和發展的必然規律,並且要善於根據必然規律來正確地規定我們行動的目的和計劃,使我們的行動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在我們工作中抱著「守株待兔」的僥倖心理,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是極端有害的。但是,這並不是說可以不注意偶然事件。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在認識必然性的時候,就不能不顧及偶然性,而要透過偶然揭示必然。要善於在實踐活動中充分估計到各種偶然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來促進事物的發展,加速鬥爭的勝利;同時要儘可能地避免和減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影響,並做好應付突然事變的一切準備,做到「有備無患」。五可能性和現實性 可能性和現實性這對範疇比前面所論述的各對範疇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客觀世界在發展過程中的聯繫。 現實就是現在存在著的客觀實在。現實性這個範疇並不是簡單地況明個別事實的存在,而是客觀實在種種聯繫的綜合。現實是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的統一。現實處於不斷的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它既是過去的「現實」發展的結果,又是引起將來的「現實」出現的原因。現實之所以成為現實,是由於它內部深刻的規律性,必然性所決定的,它的某些具體特點,細節又受著偶然性、可能性是和現實性相對而言的。某種事物和現象在還沒有成為現實以前,只是一種可能性。在一定條件下,它才會轉變為現實。任何必然性都是通過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的過程而實現的。 客觀事物的發展所以是一個由可能轉化為現實的過程,是由它內在的矛盾運動所決定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這對範疇,是對立統一規律的更進一步的具體化。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包含著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的根據。但是,只要這種轉化還沒有完成,他事物的出現終究還只是一種可能性。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經過對立面的鬥爭,矛盾的一方克服了另一方,這種可能性才轉化為現實。生物有機體內部遺傳性和變異性的矛盾,決定了一種生物有演變為另一種生物的可能性。當著在一定條件下,特定的變異性克服了某一種生物原有的遺傳的保守性,新物種的產生才由可能性變為現實。 可能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具有客觀的根據。不可能的東西在現實中沒有客觀根據,它是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實現的。例如,石頭孵出小雞,永動機的製造,帝國主義本性的改變,反動派會發善心、願意自動地退出歷史舞台等等,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在某一過程中某種事物、現象之所以可能出現,首先是由這一過程的內在矛盾所決定的;沒有一定的客觀矛盾,就沒有根據,就不可能出現。在認識和實踐中,區分可能和不可能的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一個人如果撇開可能辦到的事不去辦,硬要辦那些不可能辦到的事,只能是浪費精力。為了愚弄群眾,資產階級反動派和修正主義者總是力圖把種種不可能的事說成是可能的;同時又把可能的事說成是不可能的。 在可能性中,我們還要分清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現階段已經有可能轉化為現實的可能性,這是已經可以提到當前的工作日程上來的問題;一種是只有在以後的階段才可能實現的可能性,不應該把它提到當前的工作日程上來。右傾機會主義者把現在就可以實現的可能性看成只有在將來才可以實現的可能性,甚至認為根本不可能變為現實,因而失去遠大的目標,喪失革命的信心。他們不去努力設法實現現在已經可能辦到的事情。這樣做,只能使他們自己成為歷史發展的絆腳石。「左」傾冒險主義者把將來可以實現的可能性當做目前就可以實現的可能性,要在當前就去實現將來才可能實現的東西。他們的思想超過客觀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離開了當前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前的現實性,這也是錯誤的和有害的。 由於事物內部的矛盾鬥爭,以及它和周圍條件的複雜聯繫,事物發展的趨勢往往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可能性,但基本上可以分為互相對立並不斷鬥爭著的兩種相反的可能性。例如一粒種子落入泥土中,有可能生根發芽,但也有可能不生根發芽。在具備了革命形勢的時候,發動革命鬥爭,有取得勝利的可能,但由於敵我力量和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錯綜變化,也有失敗的可能。兩種相反的可能性都是客觀存在的可能性,其中每一種可能性的實現都必須具備自己特定的條件。在發展過程中對實現前一可能的有利條件就是對實現後一可能的不利條件;前一可能的增大就意味著後一可能的縮小;前一可能的實現就是意味著戰勝了後一可能性。究竟哪一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是由各種具體的條件決定的。但是,從總的趨勢和長遠的過程來看,新事物必將戰勝舊事物,在這個意義上,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可能性是具有必然性的;舊事物戰勝新事物產生的可能性即使成為現實,也只能是暫時的。毛澤東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談到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的革命力量時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里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① 在可能變為現實的過程中始終貫徹著兩種對立的可能性的矛盾鬥爭。兩種對立的可能性的矛盾鬥爭,在自然界中是自發進行的。社會生活則不同,社會發展規律總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發生作用的。在階級社會中,每個階級、社會集團或個人總是力求使對自己有利的可能變為現實,兩種相互對立的可能性往往是由兩個相互敵對的階級支持著的。因此,變可能為現實的過程,總是通過人和人之間、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鬥爭來實現的。 在變可能為現實的過程中,客觀因素是絲毫不能忽視的。在客觀因素已經具備的情況下,主觀努力可以起決定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在論戰爭時指出:「戰爭是力量的競賽,但力量在戰爭過程中變化其原來的形態。在這裡,主觀的努力,多打勝仗,少犯錯誤,是決定的因素。客觀因素具備著這種變化的可能性,但實現這種可能性,就需要正確的方針和主觀的努力。這時候,主觀作用是決定的了。」②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6頁。 ②《論持久戰》,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54—455頁。 為了加速新事物由可能轉化為現實的過程,必須認識和掌握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以及由可能轉化為現實的各種條件。在這個基礎上,還要經過主觀努力和積極的鬥爭,創設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力爭實現好的可能性,防止壞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在工作中,必須同時準備兩手,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這就是說,在爭取好的可能性的同時,估計到壞的可能性,並為克服壞的可能性積極準備條件,這樣,才有利於去同壞的可能性作鬥爭,並且即使在壞的可能性成為現實時,我們也不至於束手無策,而能夠有備無患,應付裕如,繼續為爭取好的可能性的實現而鬥爭。第八章認識和實踐 唯物辯證法揭示了客觀世界發展的最一般的規律,它為無產階級提供了一個科學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列寧說,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認識論問題上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並且說明了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一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認識就是人們的頭腦對外間世界的反映。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①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出發點。人腦好比一個加工廠,它的原材料都來自客觀世界,意識就是在人腦這個加工廠中對客觀材料進行加工後的產品。如果脫離了客觀世界,人的頭腦里什麼也產生不出來。這點在前面《物質和意識》的一章里已經說過了。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頁。 認識和照鏡子,攝影有相類似的地方,但又有著根本的不同。人腦是社會勞動的產物,它具有鏡子、照像機以及動物大腦所沒有的特殊性能。它不僅能反映外間世界的表面現象,而且能深入地,正確地反映外間世界的本質和它的規律性。人腦的這種深入的,正確的反映是通過實踐取得的。這樣的認識反過來又幫助人類實踐活動取得積極的成果。因此,人類的認識不是對客觀世界平靜的、呆板的、表面的反映,而是與實踐緊密相聯的深刻的、能動的反映。 人們為了使自己的行動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不斷地在實踐中檢驗、修改和加深自己的認識。社會實踐是歷史地發展著的,人類的認識也是歷史地發展著的。社會實踐不僅改變著客觀世界,而且改變著人的主觀世界--人類認識的能力。在生產實踐和階級鬥爭實踐的發展中,人們的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經驗不斷豐富,眼界不斷擴大,人類的認識能力也不斷提高。認識愈深入、愈正確,改變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就愈有成效。人類的認識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過程。 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做了扼要的說明:「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他又說:『從來的哲學家只是各式各樣地說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於改造世界。』這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第一次正確地解決意識和存在關係問題的科學的規定,而為後來列寧所深刻地發揮了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之基本的觀點。」① ①《新民主主義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24—625頁。 在認識論問題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唯物主義的路線是從物質到意識,唯心主義的路線是從意識到物質。 客觀唯心主義者認為,在人腦或靈魂以外有一個獨立的神的世界或理念的世界,人的認識的來源不外是神的啟示或絕對觀念。如柏拉圖認為,真正的知識的來源,是人的不死的靈魂對於在他誕生於塵世以前所居住的理念世界的回憶。 主觀唯心主義者把認識看做是人們心靈的自由創造和想像的產物。王陽明認為,一切知識的根源是「良知」,「良知」在人人心中,但為私慾所蔽,沖不出來,只要去掉這種障礙,知識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從貝克萊以來,經過馬赫一直到現代資產階級的主觀唯心主義者都認為,認識只是對自己感覺的整理,他們堅決否認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實用主義者胡適把認識的對象完全歸結為各人自己的感覺。他說:「我們各有特別的興趣,興趣不同,所留意的感覺也不同,因為我們所注意的部分不同,所以各人心目中的實在也就不同。一個詩人和一個植物學者同走出門遊玩,那詩人眼裡只見得日朗風輕、花明鳥媚;那植物學者只見得道旁長的是什麼草,籬上開的是什麼花,河邊栽的是什麼樹,這兩個人的宇宙是大不相同的。」①根據這種推論,胡適斷言,意識不是客觀實在的反映,實在倒是由人的主觀意識任意塑造的產物。他說:「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塗抹起來,裝扮起來。」②的確,由於詩人和植物學者的主觀狀態不同,他們對景物的感受,「心目中的實在」也可能不同。但是無論詩人和植物學者的感受如何不同,他們的意識都是同一個客觀存在的宇宙的反映,只不過反映的方面、重點不同罷了。胡適抓住了認識中主觀因素的作用,加以歪曲和片面地誇大,得出了「實在就是感覺」,人的感覺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宇宙這種主觀唯心主義的結論。 ①②《胡適文存》,第2卷,第106頁。 有一些唯心主義者根據邏輯理論思維在人類認識中的重要的作用,把它加以歪曲和誇大,用來反對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他們把科學看做是純粹理論思維的產物,並且以為數學是確切的例證他們認為,數學是從一些先驗的概念和公理出發,單純用邏輯的方法推演出來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這種觀點進行了有力的駁斥:「數和形的概念不是從其他任何地方,而是從現實世界中得來的。人們曾用來學習計數,從而用來作第一次算術運算的十個指頭,可以是任何別的東西,但是總不是悟性的自由創造物。為了計數,不僅要有可以計數的對象,而且還要有一種在考察對象時撇開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而僅僅顧到數目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長期的以經驗為依據的歷史發展的結果。和數的概念一樣,形的概念也完全是從外部世界得來的,而不是在頭腦中由純粹的思維產生出來的。必須先存在具有一定形狀的物體,把這些形狀加以比較,然後才能構成形的概念。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所以是非常現實的材料。……和其他一切科學一樣,數學是從人的需要中產生的:是從丈量土地和測量容積,從計算時間和製造器皿產生的。」①恩格斯又指出:純數學「是從這個世界得出來的,並且只表現世界的聯繫形式的一部分——正是僅僅因為這樣,它才是可以應用的。」②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7—78頁。 ②《莊子.養生主》 無論哪一種形式的唯心主義,都否認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在認識論上堅持從意識到物質的錯誤路線。 辯證唯物主義在堅持從物質到意識的路線的基礎上,肯定客觀世界是可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和各種形式的不可知論根本對立的。不可知論否認人們有正確反映客觀世界的能力,否認人們有完全反映客觀世界的可能。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他片面地誇大了知識的無限性和個人生命有限性的對立,而不了解人類認識是一個世世代代的無限發展和不斷深化的過程,從而引出了人們追求知識是徒勞無益的錯誤結論。在歐洲哲學史上,不可知論的最著名的代表,是英國的休謨和德國的康德。休謨認為,人類的認識不能越出感覺經驗的範圍,在感覺以外是否還有什麼外間世界存在,是無法知道的,至於對世界本質的認識,那就更談不到了。康德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並且承認我們的感覺是外部世界所引起的,但是他認為,客觀世界是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人們只能通過感覺認識某些現象,而不能透過現象進一步認識外部世界的本質。感覺本是人們意識和外間世界相聯繫的橋樑,但休謨和康德卻把感覺看做是隔離意識和外間世界的鴻溝,認為感覺以外的客觀世界是不可知的。或不能完全認識的。 哲學史上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者和一些徹底的唯心主義者)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荀子就明白地肯定了這一點,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①費爾巴哈從感覺論的立場完全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反對了不可知論。他認為,自然界絕不隱藏起來,對象及其屬性都是可以認識的,正如空氣通過口、鼻和毛孔鑽進我們體內一樣;「人恰恰具有使他從世界的完整性、整體方面來感知世界所必需的足夠的感官」 ②,我們現在沒有認識到的東西,我們的後代一定會認識到。有些唯心主義哲學家也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例如,黑格爾既然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絕對觀念」的體現,把認識說成是「絕對觀念」的自我認識,那末,在他看來世界無疑是可以認識的。因為思想當然可以認識那早已是思想內容的內容。黑格爾正是在這種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上對康德的不可知論作了尖銳的批評,他指出:所謂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不過是空洞的,抽象的、設想出來的東西,在現象和「自在之物」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認識並不是把人和自然界「隔離開來」而是「結合起來」。但是,在馬克思以前,所有的哲學派別都不能徹底粉碎不可知論。 ①《荀子:解蔽》。 ②費爾巴哈:《宗教本質講演錄》,參閱《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4頁。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強調實踐對駁斥不可知論的重要作用。恩格斯指出:「對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學上的怪論的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實踐,即實驗和工業。既然我們自己能夠製造出某一自然過程,使它按照它的條件產生出來,並使它為我們的目的服務,從而證明我們對這一過程的理解是正確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結了。」①不可知論的哲學是在自然科學比較發達的條件下為宗教信仰服務的理論。列寧指出:「康德貶損知識,是為了給信仰開闢地盤。」② ①《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1頁。 ②《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81頁。 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認識的,這是指可能性說的。就現實情況來說,自然界有很多現象對人類還是一個謎,有些謎暫時還無法解開。把這種認識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總是受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在每一時代,人們的認識又是有限的。恩格斯說:在認識中遇到的矛盾是「一方面,人的思維的性質必然被看作是絕對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維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維著的個人中實現的。這個矛盾只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從這個意義來說,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是至上的和無限的;按它的個別實現和每次的現實來說,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①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126頁。 不可知論利用一定歷史時期的人類認識是有限的這一事實,來否認人類認識的無限的可能。人類認識的歷史一再地駁斥了這種觀點。我們暫時撇開理論思維對認識的作用不談,僅就人的視覺來說,在沒有光學儀器以前,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範圍是極其有限的。但是感覺器官的局限性並不是人類認識的絕對界限。自從發明放大鏡以來,特別是發明顯微鏡以來,人類的視野大大地擴大了,在人們眼前展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無限複雜的微生物世界。光學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有限的,但它也不決定人類視覺所能達到的終極界限。人們有了電子顯微鏡就能把物體的形象放大到十萬倍以上,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一定能發明比電子顯微鏡具有更高效能的儀器。我們決不應該抱怨感覺器官的局限性。生產實踐的日益發展,人類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給人們提供了不少儀器,並且將提供更多的儀器,靠這些儀器的幫助,可以無限地提高人們感官察覺外界世界的各種事物及其屬性的能力。 十九世紀德國的自然科學家赫爾姆霍茨的「符號論」和普列漢諾夫的「象形文字論」,也是不可知論的一種表現。它們雖然在認識起源問題上是唯物主義的,承認感覺是由外界物體對感覺器官的作用而產生的,但是它們不把感覺看做是外界對象的模寫,而認為只是對象的「符號」或「象形文字」。列寧指出:「不容爭辯,模寫決不會和原型完全相同,但模寫是一回事,符號、記號是另一回事。模寫定要而且必然是以『被模寫』的東西的客觀實在性為前提的。『記號』、符號、象形文字是一些帶有完全不必要的不可知論成分的、概念。」①因為符號完全可以同對象不相似,而且可以代表一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虛構的事物。 反映論是所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和首要前提,它是和唯心主義的認識論、不可知論完全對立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同馬克思以前的舊唯物主義有本質的區別。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義,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係,即認識對生產和階級鬥爭的依賴關係。舊唯物主義把認識看成是照像式的機械的反映,看成是消極的、被動的、直觀的反映,它不把人類的認識看做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深刻的知到較深刻的知的一個無限發展的歷史過程。它不能辯證地理解已經認識的東西和尚未認識的東西之間的界限和聯繫,它不能正確地解釋尚未認識的東西如何轉化為被認識了的東西,因而為不可知論留下了把柄。所以舊唯物主義不能完全科學地解決認識論的問題,也不能徹底地粉碎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和不可知論。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不能徹底粉碎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在認識論上的進攻,只有辯證唯物主義才能徹底駁倒唯心主義、不可知論的謬論。例如實用主義者詹姆士攻擊反映論說:「譬如牆上的鐘,我們閉了眼睛可以想像鐘的模樣,那還可說是一種摹本。但是我們心裡起的鐘的用處的觀念,也是摹本嗎?摹的是什麼呢?又如我們說鐘的發條有彈性,這個觀念摹的又是什麼呢?這就可見一切不能有摹本的意象,那『和實在相符合』一句話又怎麼解說呢?」②象這樣的觀點,如果不是按照辯證唯物主義那樣,把認識看作在實踐的基礎上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就不能予以充分的有力的回擊。辯證唯物主義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和舊唯物主義不同,不是把認識看作照像式的消極的反映。照片當然不能反映出鐘的用處和發條的彈性,但是人們的思維卻能反映它。鐘的用處和發條的彈性都是鍾和發條本身所具有的客觀屬性,人們意識中的關於鐘的用處和發條的彈性的觀念,正是這些客觀屬性的反映,而決不是主觀意志的任意創造。這些觀念也是客觀實在的摹本,不過不是直觀的形象的摹本罷了。當然,人也可以隨意沒想鐘有充饑或禦寒的作用,發條沒有彈性等等;但是實踐會教訓他們,這是和客觀實在不符合的。因此,詹姆士的詭辯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頁。 ②轉引自《胡適文存》第2卷,第98頁。 我們特別要注意保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只有這樣,才能在認識論上堅持唯物主義的路線,徹底粉碎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實踐性。認識是從實踐中產生,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它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並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證明。人的認識一點也離不開實踐,一切否認實踐的重要性、企圖使認識離開實踐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基礎,強調認識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同以前的一切認識論相區別的一個根本標誌。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把實踐的現點引到認識論中來,從而科學地解決了認識論的一系列的根本問題,克服了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缺陷,徹底駁倒了唯心主義的認識論。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實踐是社會的實踐。社會實踐包括許多方面,人類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向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鬥爭。沒有生產活動,人類就不能生存,就談不到其他活動。在生產過程中,不僅人們和自然界發生關係,而且人和人之間要結成一定的生產關係。在生產關係的基礎上,人們又結成其他的社會關係。因此,社會實踐除了改造自然的活動以外,還包括其他各種社會活動。在階級社會裡,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最基本的是階級關係,階級鬥爭是社會鬥爭的基礎。除了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以外,社會實踐還包括同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相聯繫、並以它們為基礎的其他社會活動,如科學實驗和藝術活動等等。 唯心主義把認識看作是天賦的或者主觀自生的,不看作是客觀事物在人的意識中的反映,當然也就否認認識依賴於人的社會實踐。有些唯心主義者也提到「實踐」或「行」的問題,例如中國封建社會的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就常常提到「踐履篤行」,並把「踐履篤行」看作做學問的重要功夫;但是,他們所說的「踐履篤行」,不過是脫離社會的純粹個人的修身養性,並且認為,這種活動是為了實現某種先驗的理性原則或道德原則。這種實踐觀是唯心主義的,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毫無共同之處。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正確地承認認識是對於客觀外界的反映,但是,他們都不了解認識對於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實踐的依賴性,他們把認識看作是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消極的直觀。例如費爾巴哈,他雖然有時提到實踐,但是並不能真正了解社會實踐,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①這就是說,費爾巴哈只是把客觀對象當作感覺的對象,而不是把它當作人們用自身的活動來改造的對象,他把人的活動了解為只是消極的直觀,而不是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 ①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頁。 社會生活表明,客觀外界不僅是人們思想的對象、感覺的對象,而且首先是人們的實踐對象,即人們用自己的活動加以改造的對象。動物的感官也反映著客觀世界,但是動物只是在生物學地適應外界的過程中感受外界,它只能消極地反映外界,它對於客觀外界的反映只能停留在低級的水平上。人類不僅能夠適應環境,電要的是能夠改造客觀外界;所以人類的認識不限於消極地直觀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夠在改造客觀外界的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感性認識,並且進行抽象思維,反映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又能應用規律性的知識指導實踐。這是人類特有的主觀能動性。 在改變自然界的生產實踐中,人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自然界的各個方面,從它的外部逐步深入到內部,逐步發現自然物的各種屬性,了解到自然現象之間的種種關係,認識到自然界的各種發展規律。在生產實踐中,人們還在不同程度上逐步了解到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通過社會關係方面的活動,人們進一步了解人和人的各種關係,對社會生活本身逐漸有了認識。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實踐是各階級的實踐,人們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的實踐來認識社會的。 毛澤東同志說:「什麼是知識?自從有階級的社會存在以來,世界上的知識只有兩門,一門叫做生產鬥爭知識,一門叫做階級鬥爭知識。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就是這兩門知識的結晶,哲學則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① ①《整頓黨的作風》,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73—774頁。 在階級社會裡,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給予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的影響,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一般說來,不是和階級利益直接相關的,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它也會和政治鬥爭直接或間接地聯繫起來。例如,歐洲中世紀的僧侶曾經因為哥白尼的地動說不利於作為封建的上層建築的神學而加以反對;宗教裁判所曾經殘酷地迫害自然科學家,等等。對自然現象的認識尚且如此,對直接牽涉到階級利害的社會關係的認識,就更不必說了。 社會實踐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人類關於自然和社會的知識,以及概括這兩種知識的哲學,也都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人類認識史表明,每一個歷史發展階段上的認識的新課題,都是由社會實踐提出來的。社會實踐向人們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問題,才推動人們從事新的探索。沒有社會實際生活的需要,便不能提出認識的任務。而且,人們也只有總結了實踐經驗,才能對於社會實踐提出來的新問題,給以正確或比較正確的回答,產生新的科學知識。認識的歷史性和社會實踐的歷史性,是相適應的。 自然科學的每一步發展,都以生產的發展為基礎,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生產。生產進一步發展,又向自然科學提出新問題,並為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經驗材料。離開生產需要和生產經驗,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是不可想像的。例如,畜牧業和農業的需要產生了天文學,水利工程和建築的需要產生了力學,測量土地面積的需要產生了幾何學。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①這就是說,生產的需要是推動自然科學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大學和專門研究機關的創設,歸根到底是由生產需要決定的。社會實踐不僅向人們提出新的研究課題,而且還提供了供科學研究進行概括的生產經驗。離開生產經驗,科學發明是不可能的。例如,十四世紀以後,由於歐洲手工工業的巨大發展,紡織、鐘錶製造、磨粉對於力學、染料生產、冶金、釀酒對於化學,透鏡製造對於物理學,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可供觀察的材料,因而從十五世紀後半期開始才產生了真正系統的自然科學。十九世紀的英國,在農業生產中積累了培育蔬菜、觀賞植物和家畜的新品種的豐富經驗;為尋求工業原料和市場組成的探險隊,搜集了極其豐富的動植物品種的資料。達爾文就曾經參加過探險活動,他仔細分析了這些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的材料,創立了他的物種進化的理論。 ①《恩格斯致符.博爾吉烏斯》,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頁。 生產實踐還給認識不斷提供新的技術工具,加強了人的感官,幫助人們深入自然,揭示它的秘密。天文學的發展需要望遠鏡的幫助,人的肉眼只能看見五、六千顆星,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多得多的星,包括距地球十億光年以上距離的星體,用射電望遠鏡甚至可以覺察到距地球一百億光年的以上星系。光靠人的肉眼看不見微生物,也發現不了某些疾病的病菌;如果沒有顯微鏡,就沒有現代生物學和醫學。物理學家沒有強大的加速器,就不能深入研究原子核內部的運動。 對社會歷史的認識也是隨著實踐的需要而產生,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了解,雖然也在逐步地發展和進步,但是,從總的方面看來,對於社會歷史只能限於片面的了解。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於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另一方面,也由於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只有到了伴隨巨大生產力--大工業而出現了無產階級的時候,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展開的時候,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的人們,才能夠對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歷史的了解,把對於社會的認識變成了科學,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十九世紀初期的傅利葉、聖西門、歐文為什麼只能提出空想的社會主義,而不能建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鬥爭,還沒有充分發展。大工業在英國剛剛產生,在法國還完全沒有。正如恩格斯所說:空想社會主義這種「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①到十九世紀中葉,當社會條件具備的時候,馬克思和恩格斯適應無產階級鬥爭的需要,總結了無產階級鬥爭的經驗,並在這個基礎上批判地吸取了前人思想的優秀成果,才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使空想的社會主義變為科學的社會主義。列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結了新的革命經驗,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人類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離不開實踐。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②依靠本能適應環境的原始的野蠻人,不能把自己和周圍環境區分開來。由於改變環境的實踐活動,人才把自己和環境對立起來,把思維和存在對立起來,即把環境當作改造和認識的對象。同時,通過改變環境的實踐活動,又把人和環境、思維和存在統一起來,即使人的認識逐步符合於客觀實際,使人的行動更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在這種對立的統一的歷史發展中,一方面逐步改變了環境,另一方面又發展了人類的思維能力,逐步產生了反映客觀事物的各種概念和範疇,也形成和發展了對客觀事物的規律性的認識。 ①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9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頁。 實踐的社會性決定了認識的社會性。每個人都是在社會生活中,在和其他人的聯繫當中形成自己的認識的。不能設想有離開社會而孤立存在的個人和個人認識。表面看來,某些科學工作可以由科學家單獨進行,似乎他的研究純粹是個人活動,和社會無關。其實,不僅他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他所具有的科學基礎知識是社會的產物,而且成為他研究對象的某些問題的提出也受社會條件的制約。辯證唯物主義不把實踐看作是各個個人的孤立活動,而是看作人們的社會活動,首先看作人民群眾的活動,特別是勞動人民的活動。勞動人民是人類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實踐的主體,他們的鬥爭對於人類的認識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首創的和決定性的作用,他們的實踐經驗是一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最初源泉。雖然他們的經驗是分散的,沒有系統的,需要經過綜合、提煉,才能成為有系統的知識,但是,如果沒有人民群眾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生產經驗和社會鬥爭經驗,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不能產生。因此,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歸根到底都是人民群眾的生產鬥爭和社會鬥爭經驗的總結。我們堅決反對把群眾看作「不知不覺」的「阿斗」,而主張把群眾看做我們尋找新知識的第一個先生。一切做實際工作的幹部和科學研究工作者都必須眼睛向下,善於做群眾的學生,然後才能做群眾的先生。 除了實踐以外,認識是不是還有別的來源呢?沒有了,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人們只有在變革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獲得豐富的經驗,才能進行科學的抽象思維,達到對於客觀規律性的認識。毛澤東同志說:「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織同性質,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①當然,這絕不是否認人們學習間接經驗的重要性。毛澤東同志又說:「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這些知識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經驗的東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經驗時是符合於列寧所說的條件:『科學的抽象』,是科學地反映了客觀的事物,那末這些知識是可靠的,否則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的和間接經驗的兩部分。而且在我為間接經驗者,在人則仍為直接經驗。因此,就知識的總體說來,無論何種知識都是不能離開直接經驗的。」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4頁。 接受書本上的科學知識是重要的。每一代人都是把前代人的認識的終點作為自己認識的起點,而後把自己在實踐中取得的新的知識增添到人類知識寶庫中去,通過語言和文字傳留給下一代。如果事事都要取得直接經驗,極而言之,如果每一代人都要從鑽木取火開始去獲得火的知識,人類認識就不可能有發展。但是,書本知識卻只是知識的「流」,而不是「源」。關於文學藝術,毛澤東同志說: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唯一的源泉,因為只能有這樣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個源泉。」「過去的文藝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國人根據他們彼時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原料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東西」②。毛澤東同志這段話,適用於整個知識領域。馬克思主義非常重視書本上的科學知識,但是反對把書本上的知識當作認識的根源,因為那樣就顛倒了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就會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書本知識,因而也就不能正確地接受書本上的科學知識。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64-265頁。 ②《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817頁。 我們要重視從實踐中學習,又要採取理論和實踐相聯繫的方法認真地讀書。毛澤東同志在談到革命幹部學習革命戰爭的規律時寫道;「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①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才可能正確地、深刻地、有批判地接受書本上的軍事知識,否則就只是紙上談兵。我們絲毫也不輕視讀書,相反地,我們一向提倡多讀書,但是在讀書時,我們反對教條主義地死啃書本,主張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指導下,越是多讀書,就越有益。 ①《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5頁。三認識的辯證過程 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革命實踐的辯證的過程。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不同質的兩個階段。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開始用感官直接接觸事物,接受事物的各種刺激,這些刺激通過神經傳達到大腦,形成一定的顏色、聲音、冷熱、軟硬。氣味等等感覺以及由這種種感覺形成的關於客觀對象的印象。這就是感性認識。感性認識的特點,是以生動具體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在感性認識階段,人們認識的是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聯繫。 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的生動的直觀,是對事物的直接反映。在感性認識和客觀事物之間,沒有任何中間環節。感性認識的可靠性就在於它直接反映現實。感性認識是認識的起點,是認識的第一步,沒有這第一步,就沒有往後的第二步,就不可能有理性認識。 然而,正因為感性認識是事物的直接反映,它也就有著局限性。人們通過感性認識,只能把握個別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現象而不能把握本質和規律。一般、本質和規律等等不是感官所能直接感觸到的。人們通過感官只能感知日出月沒、星辰的位置變化以及晝夜交替等現象,而不能把握天體運行的規律。因此,認識不能停留在感性階段,必須上升到理性階段。 人們在實踐中對於某種對象的感覺和印象反覆了許多次,於是在人們的腦子裡就產生了概念,從感覺印象到概念是認識過程中的質變。概念所反映的,已經不是事物的現象,不是事物的各個片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繫,而是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繫。循此漸進,進行判斷和推理,得出理論的結論,這時,就可能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例如,人們到一個人民公社去,首先接觸到這個公社的許多具體材料,然後經過思索,從這些具體材料中抽出它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共同點--都是集體所有制,實行按勞分配等,又抽出它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不同點--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級集體所有制,政社合一等等,逐步理解了現階段人民公社的本質,這時,對人民公社就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我們去調查一個人民公社的情況,起初了解到各個生產隊的情況和具體做法,聽取了各方面的反映,這時候,人們就要用腦筋來想一想,進行判斷和推理。「這個公社成績是基本的,缺點是個別的」這就是一個判斷。進一步研究成績是怎樣取得的,有什麼經驗,缺點是怎樣產生的,有什麼教訓,以及今後怎樣改進工作等等,這就需要進行推理。如果掌握的材料是豐富的、真實的,思維的方法又是正確的,就能夠引出合乎客觀規律的結論。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形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這就是理性認識階段。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的特點表現為一系列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綜合的過程。理性認識已經不是個別事物的印象,而是綜合了許多事物或各個方面的感性材料,經過思考作用,捨棄了次要的東西,從中抽出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事物運動的規律。例如,人們在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接觸到外界的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等等,看到它們的不同的特點、生活習性和用途,逐步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科學家對積累起來的感性材料,進行抽象概括,捨棄了各種植物的個別的、次要的、具體的特徵,概括出它們的一般的、主要的、共同的本質。這樣就形成「植物」的科學概念。 由此可見,概念的形成和運用概念進行推理的過程,就是經過抽象的概括、分析和綜合,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的過程。 概念、理論的抽象雖然是離開了個別的具體事物,但是只要是根據實踐經驗而進行的科學抽象,不是任意摘取事物和現象的個別方面,不是憑主觀想像,那末,就不但不是更空虛、更不可靠的認識,而是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列寧說:「物質的抽象,自然規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話,那一切科學的(正確的、鄭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①例如,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鬥爭的概念,並沒有包括個別地主或資本家的具體活動的一切細節和被剝削階級在每個個別場合所進行的鬥爭的一切具體情況,但是這個概念卻深刻地、全面地反映了階級鬥爭這一客觀事實的本質,這個科學概念能夠指導我們深刻地認識階級鬥爭的每一具體現象。人們運用科學的概念,正確地進行判斷、推理,就能根據現有的知識去考察新的領域,得到新的知識,依據事物的規律性,預見未來。天文學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準確地推算出日蝕、月蝕發生的時間,制訂未來許多年的曆書。地質學根據地層變化和地殼中發現的生物遺骸等等,可以確定地層的年代和成因,進而推斷出礦物的蘊藏。氣象學根據各地的氣壓、氣溫、濕度等等變化,可以作出天氣預報。對於社會事物的認識,也是如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預見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充分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預見的巨大威力。 ①《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載《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81頁。 理性認識的上述種種特點和作用,都是感性認識所沒有的。認識的真正任務在於經過感覺而到達于思維,到達於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間的內部聯繫,即到達於論理的認識。事物的現象只是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實質。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認識的任務。為了認識客觀規律性,首先必須佔有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合乎實際(不是錯覺)的感性材料;然後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思考作用,進行邏輯的加工。這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工夫。 事物的現象表現著本質,個別之中有一般。感性材料既然是現象和個別東西的反映,那末,它也就包含著本質和一般的東西但是,感性材料中所反映的東西,卻是真象和假象、本質東西和非本質東西混雜在一起,是事物的各個片面和表面的聯繫。因此,必須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對感性材料作全面的分析和綜合。這就要去偽存真,發現事物的真象,不為各種假象所蒙蔽;要去粗取精,抓住事物本質的東西,不要粗枝大葉,為非本質的東西所迷惑;必須由此及彼,把孤立的材料聯結起來,發現其「來龍去脈」,不要抓住一點不及其餘,滿足於片面的、零碎的了解而看不到事物的全體必須由表及裡,通過事物的外部聯繫探索其內部聯繫,不要浮光掠影,不求深解,停留在事物的外表。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 指導我們對感性材料整理和改造,造出正確的概念和理論系統的根本方法,就是唯物辯證法。辯證的規律是客觀世界所固有的規律,我們認識了它,自覺地用它進行思維,它就成為我們科學的思維方法。只有辯證的思維,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對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引出客觀事物固有的、而不是主觀臆造的規律性。這就是要求我們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和綜合客觀材料,在每一步分析中都要用事實、實踐來檢驗,而不是從抽象的原則出發,把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任意亂套。恩格斯說:「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適合於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①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自然界和人類歷史中抽象出來的、被證明完全正確的理論原則,但它並不能代替我們對具體問題的具體研究。具體問題的結論只能是進行具體研究的結果。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頁。 毛澤東同志指出:「就人類認識運動的秩序說來,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人們總是首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質,然後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當著人們已經認識了這種共同的本質以後,就以這種共同的認識為指導,繼續地向著尚未研究過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過的各種具體的事物進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質,這樣才可以補充、豐富和發展這種共同的本質的認識,而使這種共同的本質的認識不致變成枯槁的和僵死的東西。這是兩個認識的過程:一個是由特殊到一般,一個是由一般到特殊。人類的認識總是這樣循環往複地進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環只要是嚴格地按照科學的方法,都可能使人類的認識提高一步,使人類的認識不斷地深化。」①毛澤東同志的這個概括,充分地估計了認識特殊事物的重要性,沒有對於特殊的認識,就沒有對於一般的科學認識;又充分地估計了一般理論對於繼續深入認識特殊事物的指導意義,深刻地揭示了認識特殊和認識一般的辯證法。 就人類的認識秩序說來,總是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質,然後才能進行概括,認識事物的一般的共同本質,但這決不是說只有把所有事物的特殊本質都研究過、都認識清楚了才能認識事物的一般的共同本質。在研究問題時,感覺材料搜集得越全面、越豐富,就越有利於抽象、概括的工作。然而,要把所有事物的特殊本質都研究過、都認識清楚然後才進行抽象、概括,這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人們在感性認識中所接觸到的對象的數目總是有限的,我們只能看到一些麻雀,決不能看到世界上所有的麻雀。但一般寓於特殊之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解剖一個或幾個麻雀,就能夠認識天下所有麻雀的共同生理結構。研究麻雀如此,研究其他事物也是一樣。只要我們抓住一個或幾個典型的事物,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的指導下,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認清其特殊的本質,就可以借抽象思維的力量,進而認識該類事物的一般的共同本質。恩格斯指出:「事實上,一切真實的、詳盡無遺的認識都只在於:我們在思想中把個別的東西從個別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後再從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們從有限中找到無限,從暫時中找到永久,並且使之確定起來。」②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第284-285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4頁。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統一的認識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沒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之所以可靠,因為它是從感性認識發展而來的,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為胡思亂想、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認識開始於感性經驗,這是認識論的唯物主義。然而,感性認識又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固然是客觀外界某些真實性的反映,但它是不完全、不深刻的反映。只有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才能全面地、深刻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它的內部聯繫和本質。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論的辯證法。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這種辯證的統一的基礎是社會實踐。 在哲學史上,唯理論和經驗論在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關係問題上,各堅持一個片面,唯理論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是可靠的,而感性認識是靠不住的;經驗論則認為只有感性認識是可靠的,而理性認識是靠不住的。 哲學史上的唯理論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派,唯心主義的唯理論者,不僅否認感性認識的可靠性,而且認為理性認識不依賴於客觀事物,不包含客觀內容,認為理性認識是天賦的、主觀自生的東西。唯物主義的唯理論者,例如斯賓諾莎,雖然承認理性認識是和客觀事物相適應的,但認為感性認識在欺騙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客觀外界必須繞過感性,而僅憑理性的直觀。 經驗論也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派。唯物主義的經驗論者,例如洛克認為,經驗是反映客觀事物的可靠的知識,但否認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要,認為理性認識不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的反映,不過是純粹的名詞而已。唯心主義的經驗論,例如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和現代資產階級哲學的馬赫主義、實用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等,都把經驗看成是純主觀的、第一性的,而客觀世界則是依賴於經驗的、第二性的。 唯心主義的唯理論和經驗論是完全錯誤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和經驗論,雖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是它們都把統一認識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這兩個不可分割的階段絕對對立起來,因而在認識論的全體上都是錯誤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雖然承認理性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但是由於它否認理性認識來源於感性認識,也就不能解釋理性認識怎樣來源於客觀世界的問題,當它否認感性認識的真實性肘,實際上就在認識的來源問題上離開了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的經驗論,由於否認理性認識的真實性,不把理性認識看作是客觀事物的反映,這在認識論上就不能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給那種認為理性認識是主觀自生的唯心主義留下了地盤。 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也都不理解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教條主義者犯了類似唯理論的錯誤。他們輕視感性經驗,不了解書本上的科學知識來自實踐經驗,實際上把真理看成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主觀自生的東西。他們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指南,而是當作教條,不懂得理論必須和具體實踐相結合。他們是思想懶漢,拒絕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硬要客觀實際服從千篇一律的公式。這是主觀主義的一種形式。經驗主義者則犯了類似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的經驗論的錯誤。經驗主義者輕視理論,否認感性認識有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要。因而,他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片面當作全體,把現象當作本質,把局部經驗誤認為普遍真理。他們要客觀實際服從主觀的狹隘經驗,這種經驗主義也是主觀主義的一種形式。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識的運動是否結束了呢?沒有,認識運動還沒有完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說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說來,還只說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①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理論之所以重要,就因為它能夠指導我們在革命實踐中達到改造自然和社會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不付諸行動,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用的。同時,理論結論是否正確,在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運動中並沒有也不可能完全解決。認識是否正確,必須到實踐中去檢驗。應用理論於實踐,達到了預想的目的,理論的正確性才得到了證實。而且,原來的認識即使是正確的,也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估計到客觀情況的全部變化,在實踐中總會發現許多前所未料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必須總結在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新的感性材料,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修改或補充原來的認識,使其得到發展。理論回到實踐中去,就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從認識方面說,又是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8頁。 在實踐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如果在實踐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因而證明了理性認識的正確性,就完成了對一個具體過程的認識運動。然而,就過程的推移而論,認識的運動還沒有完成。因為,物質世界的任何過程都是向前推移、向前發展的,人的認識也應當隨著向前推移、向前發展。物質世界的發展是永恆的,人的認識運動也永無止境。 在實踐過程中從感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革命實踐,循環不已。毛澤東同志寫道:「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①這就是對人類認識的辯證過程的基本概括。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社1965年版,第273頁。 毛澤東同志把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基本原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形成了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毛澤東同志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①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就是從感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即形成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的過程,也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堅持下去,就是從理性認識能動地飛躍到革命實踐,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也就是從一般再回到特殊的過程。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點,領導者先作群眾的學生,再作群眾的先生的觀點結合起來;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領導方法結合起來,發展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①《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第3卷,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54頁。第九章真理 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尋求真理的強有力的武器。對馬克思主義者說來,最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和獻身於真理,因為真理使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和勝利地改造世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對真理的認識是一個發展過程,追求真理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一客觀真理 人們的認識,符合於客觀規律的就是真理。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里的正確反映。馬克思主義把我們意識里所包含的不依賴於主體,不依賴於人或人類的內容叫做客觀真理。 關於真理問題的觀點是和哲學基本問題的解決緊密地聯繫著的。唯物主義者承認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維是第二性的,思維是存在的反映,他們就必然承認客觀真理。列寧說:「認為我們的感覺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認客觀真理;堅持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這都是一回事。」①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思維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他們就必然這樣或那樣地否認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性在人的意識里的正確反映。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9頁。 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把世界看成是絕對精神的體現,認為對真理的認識就是對絕對精神的認識。在宗教看來,上帝是真理的化身,真理是上帝的啟示。這些觀點都否認了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性的正確反映,因此就在實質上否認了科學意義上的客觀真理。 從貝克萊、馬赫主義者到當代的實用主義者、邏輯實證主義者等等主觀唯心主義者,都用不同的方式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實用主義者主張,凡是有用的、有效果的、能給人帶來利益的東西,就是真理。美國的實用主義者杜威說:「既然工具本身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真假就不是命題的特性了。工具只是有效的或無效的,恰當的或不恰當的,經濟的或浪費的……。」美帝國主義的奴才實用主義者胡適說:「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來供人用的,是因為他們大有用處,所以才給它們『真理』的美名的。我們所謂真理,原不過是人的一種工具。真理和我手裡這張紙、這條粉筆、這塊黑板、這把茶壺是一樣的東西,都是我們的工具。」①可見,實用主義者眼中的「真理」,只是能夠滿足他們的主觀要求,給他們帶來利益的工具而已。這是不折不扣的主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論。當然,人們掌握了真理,能夠指導實踐,達到預期的效果,給人們帶來利益。不過,真理之所以能夠發揮巨大的威力,給人們帶來利益,是因為它揭示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符合於客觀實際。決不能把凡是能夠滿足某些入主觀需要的,對於某些人有用的、有效果的、能帶來利益的東西,都叫做真理。投機家、冒險者,騙子手的謊言和謬論,有時也會產生某種效果,攫取到某些利益,但是,謊言和謬論永遠不會成為真理。有的反動資產階級哲學家聲稱:「真理就是不斷重複著的謊言。」這就一語道破了主觀真理論的實質,充分暴露了這種反動哲學的腐朽性。主觀真理論是帝國主義資產階級混淆真假,顛倒是非,把知識和迷信、科學和宗教調和起來,宣揚蒙昧主義以愚昧人民,強詞奪理地替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辯護的反動工具。 ①《胡適文存》第2卷,第101頁。 從主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論看來,真理是因人而異的,各人有各人自己的真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就在實際上取消了真理,有些唯心主義者為了擺脫這種取消真理的必不可免的邏輯結論,提出了另一種說法:真理不是個人承認的,而是社會上多數人承認的東西。馬赫主義者波格丹諾夫說:真理是「社會的、全人類的經驗形式」。所謂「社會的、全人類的」詞句,是掩蓋不住主觀真理論的荒謬性的。太陽圍繞地球轉的偏見和宗教里的天堂、地獄,妖魔鬼怪等等邪說,曾經在一個時期比科學知識還普及得多,為社會上一般人所公認。相反,新發現的真理,常常不能立刻得到社會上多數人的承認。當然,一種意見只要是真理,遲早一定會得到公認。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在一定條件下,多數人的意見是比較客觀的,但是無論怎樣,一種觀點是否是真理,不能以承認的人的多少作為衡量的標準。多數人的承認或者不承認,仍然是意識範圍內的事情,把真理說成就是社會一般公認的東西,也還是主觀真理論。 真理是客觀的,它包含著不依任何個人、集團、階級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儘管人們的階級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觀察同一對象會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結論,但是關於同一對象的真理,只能有一個,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認識才是真理。 在階級社會中,人們對真理的認識是受階級的影響和制約的,人們總是站在一定的階級立場上來觀察客觀事物、特別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更是如此。反動階級站在反動立場上來觀察社會問題,由於它們的根本利益,根本要求和社會發展客觀必然趨勢相反,它們不承認,也不能認識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歷史上的進步階級,其根本利益、根本要求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們對社會發展規律能有一定的認識。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根本要求和社會發展規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站穩無產階級立場,是認識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的根本條件。把站穩無產階級立場和認識客觀真理對立起來是完全錯誤的。 馬克思主義關於客觀真理的學說有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只有根據唯物主義的原則和方法去追求真理,使我們的主觀認識符合於客觀實際,才能使我們正確地行動,並在實踐中收到預期的效果。一切不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只能把人們引向失敗。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反對從主觀願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的態度。 我們的頭腦是思維的主體,頭腦之外的一切都是客觀實際的東西。人是能夠改變客觀實際的,不過,為了有效地改變客觀實際,就必須認識客觀實際,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從客觀實際中尋求真理。辦工業必須從資源,設備、勞力等等實際情況出發;從事農業生產必須看天看地看莊稼;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尊重事實材料,從事實材料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事實,依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來認識世界,根據客觀的規律來改造世界,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者應有的態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毛澤東同志的名言,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具體體現。任何人如果不做艱苦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掌握大量的事實材料,從中抽引出事物的規律,他就不可能使自己的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就不能提出正確的意見。一個革命政黨要制訂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切合實際情況,必須符合客觀規律,而要做到這一切就必須經過調查研究。同樣,在科學研究工作中,也必須經過各種形式的周密調查,搜集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然後才能發現科學規律,形成科學理論。沒有哪一種科學真理,不是經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工作而輕易得到的。從實際出發,進行調查研究,是我們根本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也是我們根本的學風。 是否從實際出發,是否實行調查研究,是一個關係革命事業成敗的大問題。我們黨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調查研究的原則,從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利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制定了黨在各個時期、各個方面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給中國人民指明了一條完全正確的道路。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一切右傾和「左」傾機會主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沒有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都不重視調查研究,都不懂得正確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因而犯了路線的錯誤。 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研究問題有兩種根本相反的態度,一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一種是主觀主義的態度。從主觀願望出發,輕視調查研究,就是主觀主義的態度。主觀主義是實際工作中的大敵,是科學事業中的大敵,是必須加以反對的。和主觀主義相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毛澤東同志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①只有從實際出發,進行調查研究,才有可能發現事物的規律性,把握客觀真理。 ①《改造我們的學習》,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59頁。二真理髮展的辯證過程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客觀的,同時又是絕對的和相對的。從它的內容來看,真理是客觀的,從認識真理的過程來看,真理是一個從相對走向絕對的逐步深化的過程。 辯證唯物主義承認了客觀真理,也就承認了絕對真理。但是在一定的歷史時代,人們對無限的物質世界的認識,只能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人們把握客觀真理的限度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在這個意義上,辯證唯物主義承認人的認識的相對性,承認相對真理。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和絕對的統一,沒有離開相對的絕對,也不存在脫離絕對的相對。每一真理都是人們在一定歷史時代、對物質世界一定程度的認識,所以它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然而,任何真理又確實是客觀物質世界的正確反映,所以它同時又是客觀的,無條件的、絕對的。列寧說:「從現代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我們的知識向客觀的,絕對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但是這個真理的存在是無條件的,我們向它的接近也是無條件的。圖畫的輪廓是受歷史條件制約的,而這幅圖畫描繪客觀地存在著的模特兒,這是無條件的。」①如果只承認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使認識僵化,就會使我們在走向絕對真理的道路上停止前進,甚至可能使真理轉化為錯誤。如果只承認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就會抹煞真理和錯誤之間的原則界線,走向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5頁。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是真理髮展過程中統一不可分的兩個方面。絕對真理寓於相對真理之中,相對真理包含著絕對真理,絕對真理是相對真理的總和。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於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①如果把絕對真理比作一條。長河」,那麼,相對真理就是這條「長河」中的「水滴」。每一科學原理接近絕對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對的,無論古典力學或量子力學,都沒有窮盡對物質客體運動規律的認識,更沒有完結對整個物質世界的認識。可是,科學發展的每一階段,例如從古典力學到量子力學,都使人們的認識向絕對真理前進了一步,都在這條絕對真理的「長河」中增添了新的「水滴」。人類的認識就是這樣,以無數相對真理的「水滴」,匯成絕對真理的「長河」,逐步地認識永久的絕對的物質世界。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2頁。 形而上學的獨斷論者和相對主義者都不懂得這個相對、絕對的道理,把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截然分割開來,因而走上了兩個錯誤的極端。 獨斷論者誇大了真理的絕對性,否認了它的相對性。他們認為,人們一下子就能完全地、絕對地認識物質世界,把已經達到的有限的知識奉為萬古不變的金科玉律。在他們看來,真理只是絕對的,不應當有任何的發展,他們把絕對看作是排斥相對的絕對,不懂得真理是一個從相對到絕對的無限深化的過程。 我們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是形而上學獨斷論的一種表現。教條主義者不懂得,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必須不斷地總結新的經驗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抽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個別結論,企圖一勞永逸地按現成公式行事。他們形而上學地割裂了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抓住了真理的絕對性,丟掉了真理的相對性。他們把活生生的馬克思主義變成僵死的教條,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是最富有創造性的,它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毛澤東同志指出:「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生活的發展中不斷地發展的,但它的每一個原理都正確地反映了客觀規律。例如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就其正確反映了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和死亡的規律來說,是絕對真理。只要帝國主義還存在,在實踐中就必須遵循這個真理。現在帝國主義國家還存在,並且張牙舞爪,威脅世界和平,現代修正主義者卻說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已經過時,這正暴露了他們的叛徒立場。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2頁。 ②《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頁。 我們從來都認為,對於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應該進行新的研究,但這種研究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的道路。正如列寧所說:「遵循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決不會窮盡它);而遵循這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麼也得不到。」① 真理的發展過程不僅是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過程,而且也是真理同錯誤進行鬥爭的過程。毛澤東同志說:「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當著某一種錯誤的東西被人類普遍地拋棄,某一種真理被人類普遍地接受的時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錯誤意見作鬥爭。這種鬥爭永遠不會完結。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②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3頁。 ②《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0頁。 自然科學是在同宗教迷信作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唯物主義是在同唯心主義作鬥爭中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是在同反動的資產階級思想以及各種機會主義思潮作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在任何時候,和真理並存的總有錯誤的認識。真理在同錯誤作鬥爭中,雖然要經歷曲折的道路,但終歸要戰勝一切錯誤,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陣地,深入人心,掌握千百萬群眾,成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真理在同錯誤作鬥爭中,本身也不斷得到豐富,得到提高,得到發展。 無產階級要同剝削階級的階級偏見進行堅決的鬥爭,也要糾正自己隊伍中由於缺乏經驗、由於思想方法上的缺點或者由於受了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影響而犯的錯誤。和這兩種錯誤作鬥爭,對於真理的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無產階級對剝削階級的錯誤觀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批判,把它作為反面教材,不但可以增強自己身上對於這些觀點的「免疫力」,並且可以使真理的內容更加豐富起來。無產階級隊伍中的錯誤是無產階級自己可以克服的,只要我們能從錯誤中正確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種錯誤就常常是正確的先導。由於缺乏經驗和思想方法上的缺點所造成的錯誤,不但今天會有,就是在將來共產主義社會中也會存在。因此,不斷地克服錯誤,就是在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也仍將是真理髮展的必由之路。 在真理和錯誤的鬥爭過程中,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對錯誤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批判,就能發展真理。在這個意義上說,錯誤可以轉化為真理。反之,在和錯誤作鬥爭中,如果由於反對一種片面性把真理的某一點、某一方面加以誇大,而走到另一種片面性,也就會使真理變成錯誤。列寧說:「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說得『過火』……,加以誇大,把它運用到實際所能應用的範圍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謬絕倫的地步,而且在這種情形下,甚至必然會變成荒謬絕倫的東西。」①因此,在和錯誤作鬥爭中,決不能以一種片面性代替另一種片面性;只有全面地具體地掌握真理,才能克服和防止一切片面性的錯誤。 ①《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頁。 通過相對真理而日益接近絕對真理,在同錯誤的鬥爭中發展真理,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我們懂得了這一規律,就可以自覺地利用它來追求真理,促進真理的發展。 我們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自覺地運用真理髮展規律、促進真理髮展的方針。 毛澤東同志指出,對於人民內部的思想問題和科學上的是非問題,必須採取慎重的態度,只能用討論的方法、說服的方法,通過科學界自由討論和科學實踐加以解決,而不能採取簡單的、壓服的方法。不讓錯誤意見發表,它仍然存在著。只有通過正確的意見和錯誤意見的鬥爭,才能辨明是非。真理愈辯愈明,而謬誤總是經不起認真的爭辯的。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的主觀認識達到客觀真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當某一個問題的客觀真理還沒有為我們掌握的時候,就必須鼓勵人們從各種不同方面,經過各個不同途徑進行探索,進行各種不同的試驗,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進行自由的爭論。只有這樣,才能夠一步步地接近客觀真理。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追求真理的手段。 馬克思主義者對待學術問題的爭論,應該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固然也會利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但馬克思主義者並不因此而害怕實行這個方針。毛澤東同志說:「馬克思主義者不應該害怕任何人批評。相反,馬克思主義者就是要在人們的批評中間,就是要在鬥爭的風雨中間,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擴大自己的陣地。」① 事實證明,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完全符合於真理髮展的規律,是發展主義及其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繁榮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極端堅定的無產階級政策。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1頁。三實踐是真理的標準 關於真理的標準問題,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從來沒有人作過科學的解決。一切唯心主義哲學家總是從認識本身中尋找這種標準。或者是以已有的某種教條作標準,例如從漢代以來,作為統治階級代言人的儒家,通常總是「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漢代的揚雄說:「眾言淆亂則折諸聖」①,或者是以自己的觀念作標準,例如明代王陽明的所謂「良知」是「自家的準則」,「是便知是,非便知非」②。法國的笛卡兒認為,概念的明白和清楚是真理的標準,這也是從認識本身中尋找標準。黑格爾雖然說過實踐是真理的標準,但是,他把實踐只理解為精神活動,所以也還是以觀念作為自身的標準。實用主義者詹姆斯說:「凡是有利於我們的工作,並使我們獲得效果的東西就是真理,這也是真理的唯一標準。」顯而易見,這是公開地否認真理的客觀性。 ①《揚子法言》卷二。 ②《王陽明全集》卷三《傳習錄下》。 舊唯物主義者承認真理的客觀性,他們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作為真理的標準,但是他們不理解社會實踐對認識的作用,也就不能科學地解決怎樣去檢驗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完全科學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檢驗認識正確性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離開實踐爭論認識是否正確的問題,是一種煩瑣哲學。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① ①《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頁。 實踐為什麼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呢? 意識範圍內的認識是否符合於意識範圍以外的客觀事物,這在意識範圍以內是決然得不到證明的,客觀事物本身也並不來直接回答人們的認識是否正確。為了檢驗人們的認識是否正確,只能從認識回到實踐。這就是說,人們在實踐中獲得了關於客觀外界規律性的認識以後,拿著這種認識去指導實踐,如果把原定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等等變成了現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那麼,這就證明了,這種認識是符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的,是正確的,否則就是不正確的。只有人們用關於客觀事物的認識作指導,通過實踐去改變事物,客觀事物才通過實踐的結果,給人們以回答。檢驗認識的標準不是主觀的,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人們只能通過實踐的結果來判斷認識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因此,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實踐。 凡是科學的、正確的理論都將被實踐所證實,凡是反科學的、錯誤的理論,都經不起實踐的檢驗,拿到實踐中就要碰壁。原子內部構造的問題是十分複雜的,但是,人們能夠用關於原子內部運動的知識,在工業和其他方面利用原子能,這就證明人們的這種認識是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真理,它的真理性在革命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中得到了證實。修正主義是錯誤的,它經受不起革命實踐的檢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這並不排斥邏輯的證明。判斷認識的正確與否,邏輯的證明是重要的手段。某項工程設計,某一方針,政策、計劃,在其實施之前,即在受到實踐檢驗之前,對它的正確與否,應該而且可能作出一定的判斷。人們可以拿已有的某些知識為前提,進行推理,來判斷這個設計、這個方針、政策、計劃是否正確。這裡是否出現了兩個檢驗標準呢?不是的。邏輯的證明並不是由人們的主觀任意作出,它歸根到底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邏輯推理中的前提必須是在已往的實踐中被證明為正確的知識。邏輯推理中又必須使用正確的邏輯規則,這些規則也是在實踐中產生,並且被人類社會實踐所億萬次重複檢驗過了的。而且有許多事情,邏輯證明還不能作出最後的判斷,這是因為已有的知識有限,而在事情的發展中還可能出現不能預計到的情況的緣故。對於這些事情,在經過邏輯證明以後,還必須再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最後判定它的真理性。 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對這一標準不應該作形而上學的理解。認識是否正確,應該用而且只能用實踐來檢驗,實踐所證實的一切都是客觀真理,一切謬見歸根到底都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因此,實踐的標準是絕對的。但是實踐的標準同時又是相對的,因為實踐是歷史的,發展的,每一歷史階段的實踐都有局限性。一定歷史階段的實踐不能完全證實或者駁倒一切的認識。某個歷史階段的實踐所證實的某種認識的正確性,也是有限度的,超出這個限度就未必是正確的。但是,今天的實踐所不能證明的,終將在今後的實踐中得到證明。 關於實踐標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關於實踐標準的意義,列寧寫道。「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至於使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鬥爭。」①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2頁。 實踐證實真理,揭示錯誤,人們根據實踐的結果修正,補充原來的認識。經過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認識,還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豐富和發展。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指出,認識世界的目的,不僅在於說明世界,重要的還在於改造世界。我們追求真理,掌握科學知識,無非是以此作為行動的嚮導,去改造世界。我們研究自然科學,探求自然的奧秘,掌握自然規律,是為了從事生產鬥爭,征服大自然。我們研究社會發展規律,是為了進行革命鬥爭,進行經濟建設,改造舊社會,建設新社會。總之,一切認識都是為改造世界的實踐服務的。 理論,知識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它能夠指導人們的行動。只有以符合客觀實際的思想作為行動的指導,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若不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就會成為盲目的實踐。 人們為了正確地行動,避免盲目性,就必須了解事物的發展進程,具有科學的預見能力。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性的,通過實踐得到規律性的認識,就能預見未來,指導實踐。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有科學預見。我們越是實事求是地認識事物的進程,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就越能比較準確地預見將來。一般說來,科學預見只能大體上推斷出事物發展的基本進程,而不可能周全地預知到它的一切細節。科學預見越是準確、越是深遠,根據它擬訂的行動計劃、方案就越符合於客觀事物發展的過程,我們的行動就越能發生應有的效果,就會更順利地達到行動的目的,有力地加速客觀事變的進程。 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預見未來,才能有效地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改造世界的目的。人們在實踐中遵循客觀規律,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把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統一起來,人們在實踐鬥爭中就能夠掌握主動性,行動就獲得了自由。 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人們在沒有認識客觀必然性之前,只能是必然性的奴隸,在工作和鬥爭中就處於被動地位,行動就沒有自由。人們認識了必然性,利用必然性去征服自然,才有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對必然性的科學認識之上的。自由並不排斥必然,而恰恰是依據著必然;違反必然,就沒有自由。人的自由總要受客觀規律的制約,不受客觀規律制約的絕對自由是沒有的。所以,真正的自由和必然是統一的。 辯證唯物主義肯定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東西,人們不能任意「消滅」規律或者「創造」規律。辯證唯物主義又認為,人們能夠認識和掌握規律,利用規律來為社會謀福利。當人們認識了規律的時候,必然就轉化為自由,人們就能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客觀規律的主人。也只有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實際,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客觀規律性。 在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必然性和自由的關係問題上,存在著兩種片面的錯誤觀點。一種是抽象地片面地誇大主觀能動性,認為人們可以脫離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必然性,隨心所欲地任意行動,這是唯心主義的錯誤觀點。任何人違背了客觀規律性、必然性而任意妄為,其結果必將是事與願違,不但得不到自由,而且一定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另一種是抹煞人的主觀能動性,把必然性看作對自由的否定,認為人們只能作客觀規律性、必然性的奴隸,只能消極地依從客觀規律,而不能利用客觀規律有所作為,這是機械論的觀點,人類實踐的歷史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不能把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絕對地對立起來,只承認某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只承認客觀規律性,不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或者相反地,不顧客觀規律性,魯莽從事,都會使工作遭到失敗。 人類從自然和社會的奴隸變為自然和社會的主人的歷史,就是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性、必然性的認識愈來愈深刻的歷史。 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主觀世界;改造了主觀世界,又促進著改造客觀世界。人類社會不斷的變革,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一重又一重地打破社會歷史條件對人們眼界的限制,人們的主觀世界就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改造,人們的認識能力就一步又一步地提高。全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的過程。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使人類社會開始了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剝削制度和私有制度,資本主義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為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所代替,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物對人的統治(即生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為人對物的統治所代替了。一直作為異己力量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發展規律,開始被人們所掌握。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自然和社會的自覺的主人。恩格斯說:「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長的程度上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① ①《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頁。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有充分的可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高度有效地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改造世界,創造自己光輝燦爛的歷史。我國人民,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鼓足革飾千勁,力爭上遊,奮發有為地建設社會主義,開始了從必然的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仍然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的過程。無產階級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必須進一步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以求越來越深入地洞悉大自然的奧秘,越來越深入、越準確地把握社會生活的規律,越來越充分地發揮改造客觀世界的主觀能動作用,從而一步步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促進共產主義的加速實現。 共產主義時代是人們都能自覺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時代。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永不會完結,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永無止境。人們永遠要在實踐的歷史發展中不斷地克服主客觀的矛盾,不斷地發現真理,排除謬誤,不斷地得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從而使人類社會被改造得更加美妙,人類征服宇宙的巨大威力得到更大的發揮。
推薦閱讀:

素食主義也可以是健身達人
包心鑒: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孔德的實證主義
大男子主義最核心的禍害在哪裡?
決勝千里的張良與虛無主義(1)

TAG:歷史 | 辯證 | 主義 | 辯證唯物主義 | 歷史唯物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