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乾旱的地方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Desert)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阿塔卡馬沙漠位於智利北部,瀕臨太平洋,南北長約1100公里,東西寬約160公里,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里。按理說臨海地區應該雨水充沛,但阿塔卡馬沙漠北部緊挨的安地斯山脈,如同一道屏障,阻擋了亞馬遜盆地的濕潤水氣南下。同時該地區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的離岸風,加之沙漠西邊的太平洋由於秘魯寒流的經過,帶來南極冷水,沿海空氣與海水表面接觸,使空氣下冷上暖,水汽只能成霧,而難以升至高空凝雲成雨。這些因素導致智利北部沿海地區形成了狹長的沙漠帶,而且是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方,其年平均降雨量僅1毫米,阿塔卡馬沙漠因此而被稱為世界「旱極」。

據記載,沙漠南端的伊基克,從1570年至1971年,長達400年時間幾乎未曾下雨。沙漠北端的阿里卡,從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在長達15年的時間裡,沒有下過一場雨。研究阿塔卡馬沙漠多年的美國地理學家克里斯.馬凱表示:無論在南極、北極或是其他沙漠,鏟起一塊土,總能發現細菌。但是在這兒,你什麼都找不到。由此可知,在這片荒瘠、強酸性的乾旱土壤上,甚至連細菌也不能存活,只有極少數的地衣、仙人掌能生長。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裡卻生活著100多萬以上的人口,由於當地多霧少雨,村民發明了「繩網捕水」的辦法。就是利用一套套稠密網幕,這些密網懸掛在一列列的壕溝上,當濃霧在網表面凝聚時,水滴就落入溝中,然後再由管道流入村莊中,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捕捉飄過山峰上的濃霧。他們憑藉這種方法及從蓄水層中採集的少量地下水,種植橄欖、西紅柿和黃瓜。而在高原上的人們則依靠高山雪水種植作物,放牧駱駝、羊駝。

百餘年前,這片沙漠分屬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三國,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從未明確劃定歸屬。1879-1883年,三國為爭奪硝石、鳥糞資源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結果智利相繼佔領了玻利維的安托法加斯塔和秘魯的阿里卡,從而獨佔了絕大部分的阿塔卡馬沙漠。這片沙漠北部盛產硝石,南部盛產銅礦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智利硝石壟斷世界市場,年產量達300萬噸。自從人工合成氮出現後,硝石市場大為縮小。現在這裡主要出產銅礦石,擁有世界最大的露天銅礦——丘基卡馬塔(Chuquicamata)和帕波索(Paposo)銅礦。

丘基卡馬塔銅礦位於安托法加斯塔省內段安第斯山脈西坡,海拔3000米,蘊藏量為1800多萬噸,產量約佔智利全國產量的一半。1900年開始小型開採,1915年起進行大規模的露天開採。1952年礦區建選礦、初煉等設施,1968年又擴建起精鍊設備,70年代後期精銅年產量達50萬噸。產品經鐵路運往西南225公里的安托法加斯塔港輸出。經過一個世紀的開採,丘基卡馬塔銅礦留下了一個長3200米,寬1250米,深315米,呈階梯狀的巨型礦坑。

在「旱極」阿塔卡馬沙漠里還有一片區域,其地理構造如同月球一樣,因此被地理學家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月亮谷(MoonValley)。月亮谷位於沙漠里的山谷之中,它是世界最乾燥的地方,全年降雨量是零,在荒寂的沙漠里,蘊藏了豐富礦產資源,如峭石、硫磺、銅礦,人們可以在那裡欣賞美麗的落日和由鹽滲透、侵蝕而成的天然雕塑。因為環伺邊緣的高山,是紅色堅硬的鹽山石,月亮谷名稱的由來是,它地面上的紅色鹽山石,經過長期的沙漠風吹的雕琢,像月球表面一樣,坑坑洞洞的,當月亮從沙丘的稜線升起,谷中崎嶇地表上的鹽山石,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奪目。

由於這片面積相當於兩個韓國的沙漠地區,擁有地球上最荒涼的自然環境,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這裡測試火星探測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科研機構還在當地建立了一系列天文台和射電望遠鏡。位於沙漠中的塞羅·帕拉納(CerroParanal)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觀測地之一。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Telescope:VLT)就建造在這裡,它被視為歐洲陸基天文學的鎮山之寶。帕拉納天文台海拔2006米,擁有4台鏡片直徑為8.2米的巨型主望遠鏡,和四個1.8米的可移動輔助望遠鏡。這些望遠鏡可以以幾個為一組協同工作,其共同組成的巨型干涉儀可以將單個望遠鏡所觀測到的物體細節放大25倍。

2010年8月中旬,帕拉納天文台拍攝到了一張非常有意思的照片。當時科學家們正通過觀測台上甚大望遠鏡(VLT)陣列中一台命名為Yepun的主望遠鏡發出的激光形成的引導星觀察銀河系的中心。

這片沙漠還與中國人有著一段故事。話說當年太平軍失敗後,一些人為了活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當豬崽被賣到國外當「契約礦工」,太平軍余部約三萬人選擇了這條唯一的生路。一萬多太平軍余部連同他們的親屬被運到南美秘魯的伊基克,從事挖鳥糞和硝石礦工的營生,他們多次想反抗但四周都是荷槍實彈的洋人,想要回中國去,又怕被殺頭,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因此病死和自殺的人很多。

1866年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發生了硝石戰爭,這一萬太平軍余部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將智利軍隊看做是解放者。在1867年3月,伊基克的太平軍發動起義,打死礦監西哥斯,並奪取了硝石礦公司的武器,並與前來鎮壓的秘魯軍隊展開激戰,打死兩位秘魯少校,並俘獲了兩百印第安僱傭兵。起義者推舉湖南人翁德容和廣東人陳永碌為領袖,以太平軍原有的編製進行了整編,還派出被俘的印第安僱傭兵和一名巴西人去找智利軍隊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將,表示願意幫助智利對付秘魯和玻利維亞軍隊。西拉皮佐少將大喜,派遣一名少尉化裝前往起義部隊駐地伊基克礦區,並帶來了智利總統的親筆信,給予所有的太平軍將士及其家屬以智利國籍,並表示戰爭結束後將伊基克交給太平軍和他們的家屬。西拉皮佐少將任命翁德容為少校,陳永碌為上尉,將太平軍武裝編成智利第6邊境縱隊「褐衣軍」,命令他們協同智利軍在秘魯塔拉帕卡省的作戰,配合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陸,佔領莫克瓜,並和智利軍一道攻取伊基克市。

 1868年太平軍按智利軍隊的要求展開軍事行動。他們沒有按照智利軍事顧問的要求按西方編製進行改編,而是採用太平軍的方式建立了兩個軍,並設立師帥、旅帥、兩司馬等太平軍官職。他們手中的火器不多,於是就利用本地資源打造了類似太平刀這樣的冷兵器,這樣在本年6月他們就展開了攻打塔克納秘魯軍後方的行動。500名太平軍打扮成當地的印第安人混入波內達要塞,一舉俘獲了300名秘魯軍人和要塞司令,接著他們又與聞訊趕來的玻利維亞軍隊展開激戰,他們的前鋒先出300人引誘玻利維亞騎兵部隊到一處森林,然後展開了伏擊,打死了70多玻利維亞軍人。接著約有1000名太平軍頭戴黃色和紅色頭巾,身穿褐色服裝,操著各種武器沖入玻利維亞軍隊中大肆砍殺,玻軍約4000人其中有2000多印第安僱傭兵,他們的武器只是十字弩,根本敵不過太平軍,不久玻軍紛紛潰退,遺屍百餘具,約1000名印第安僱傭兵投降,太平軍此役繳獲甚多,這就是著名的波內達要塞伏擊戰。

1869年為配合智利帕科查港登陸,太平軍在陳永碌的指揮下在莫克瓜再次同秘魯-玻利維亞聯軍展開激戰。他們仍採用太平軍典型的作戰方式引誘敵人進入伏擊圈,雖未獲勝但給敵人以很深刻的印象。玻利維亞軍的一位軍官說「這些帶頭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搖旗吶喊,等到靠近時又不見了,他們打仗時鑼鼓喧天,搞出許多噪音,好些印第安僱傭兵以為被伏擊了,紛紛逃跑,連官長也阻止不了。」這就是太平軍慣用的驚心戰。由於太平軍的軍事行動給秘玻聯軍以很大的牽制,根本無暇應對帕科查港的戰事,以致智利軍順利登陸,傷亡輕微。第二次莫克瓜戰役,太平軍終於同智利軍並肩作戰了,西拉皮佐少將(時為中將)會見了陳永碌,得知翁德容已於兩個月前病死,於是他授予陳永碌上校軍銜,並參觀了他的軍隊。他當時記載:「這支軍隊沒有西方軍隊的紀律,但卻有著獨特的中國特色的紀律,他們配備了許多三角形的旗幟,用螺號代替軍號,他們的戰士有拿各種武器的,但更多的是使用兩把東方式的短刀(太平刀)」,經其授意陳永碌將三角旗上的太平二字改成了智利國徽。

 莫克瓜戰役中太平軍不畏犧牲奮勇殺敵,將秘玻聯軍打得很慘。當日指揮秘玻聯軍的司令官幾乎發瘋,戰場上到處是被太平軍砍殺的秘玻聯軍,太平軍也有400人傷亡,他們奪取了4門大炮和15面軍旗、大量的輜重和200餘匹戰馬。西拉皮佐授予陳永碌智利國會勳章,並給予陣亡太平軍家屬撫恤金。接著太平軍又在塔克納和阿里卡兩次戰役中配合智利軍隊徹底打敗了玻秘聯軍,至此,智利軍隊已佔領了玻秘兩國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產地,玻利維亞失去了繼續進行戰爭的能力,並實際上退出了戰爭。戰爭結束以後智利政府決定將伊基克贈給太平軍余部,成立一個自治鎮,但條件是繼續幫助智利攻打秘魯,但太平軍不願意繼續為異國當炮灰,他們沒有接受,甘願融入當地社會。據說今天的伊基克當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華人血統,那裡的飲食文化也深受中國影響,當地語言中餐館叫「其發」(廣東話吃飯),混沌被稱為「完蛋」(浙江話混沌)。

 1881年1月17日智利軍隊攻佔秘魯首都利馬。1883年10月20日,秘魯與智利在利馬北部安孔城簽訂條約,結束了太平洋戰爭。根據安孔條約,秘魯將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並將塔克納和阿里卡兩地區交給智利管轄10年。玻利維亞則先後於1884年和1904年與智利簽訂瓦爾帕萊索協定和「和平友好條約」。玻利維亞由於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嚴重地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

伊基克(Iquique)是智利北方重要的海港,也是智利華人最多的地方,走在街頭不時會看到中餐館。目前智利共有2萬華人,其中5000人來自廣東鶴山。

1992年3月,雕刻家馬里奧·伊拉拉扎巴爾(MárioIrarrázabal)用鋼筋水泥,在阿塔卡馬沙漠中立起一座11米高的手掌形雕塑,取名「沙漠之手」。現在已經是標誌性景點了,所以難免遭到了遊客的蹂躪,上面畫滿了塗鴉,所以不得不經常清洗。
推薦閱讀:

她一哭,全世界都心碎了
探尋杭州之腎西溪濕地-——體味夢幻水世界
世界油畫經典
日本靠哪些領先世界?
世界文明進程中的全球史

TAG:世界 | 乾旱 |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