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說的話,原來全都出自《道德經》!(暗藏大智慧)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而那些隱藏在《道德經》中的成語,更可謂精華中的精華,每個詞都值得認真品讀領悟。還有的成語,隨著歷史的演化,詞義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本文精選了八個成語,並作淺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本來面目吧!
天長地久
出自《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譯文:天地所以能亘古而存、長久存在,是因為其演化萬物,以萬物為生機,而非是為了一己之生,所以能夠長久而存。
所謂「人道」,不過是「天道」之用。因此,道法取之自然,用於人生,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哲理。
道家的處世哲學是:既然人人爭先,何不閃過一邊,看潮漲潮落,靜觀萬物而自得。面對死地,人人皆欲後退,何不挺身而出,也許還有一線生機。既然眾人謀一己之私,何不舍我之私,先成他人之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何樂而不為?
人與人之間若想長久,就要向天地學習,先利人,後利己。生活中的很多事例告訴我們,帶著私利的心,越是想去得到,就越是得不到。當你真正看開了,能以更高一層的角度忘私地去處理事情時,反而不知不覺就達到了最初的目的。
謙虛無爭反而能走在眾人前面;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很好地生存。
上善若水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譯文:上善的本質如同水一樣。水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利,處守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處,所以接近於道。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處流」。水,從俯瞰萬物的高山之巔,順勢而下,滋潤萬物不求回報已是偉大至極,卻又安身於低洼之處。而且,水以柔弱為品德,該流則流,當止則止,無所不可,但就是這無形的柔,可以慢慢化解剛強的力量,滴水穿石就是最好的印證。
最為難得的是,看似平靜的水,實則循環不息,只要有一點不平,便會馬上開始流動,生命不息,欲動不止,永遠向著前方行進。
這世上,有幾人能甘於放棄高處而甘願去卑下的地方呢?又有幾人能像水一般在自我循環之中不斷向前呢?又有多少人能在面對強難之時,能摒棄懦弱之心,以至柔的堅持去攻堅強者呢?又有多少人能如清澈明凈的水一般,乾乾淨淨地立足於社會呢?
那麼我們該如何若水呢?老子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住之地要選擇自然祥和之地,心態要祥和平靜、波瀾不驚,與人相處要仁愛而坦誠,對人講話要誠實而守信,為政公平而正義善於治理國家,立身處世要擔當做事要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能,採取行動要把握好機會和選擇好時機。
受寵若驚
出自《道德經》第十三章。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譯文:得到榮譽、遭受恥辱使人受驚,好像重病纏身一樣。什麼叫做「得到榮譽、遭受恥辱使人受驚」呢?得到榮譽就是受到提拔、抬舉,使人向上;遭受恥辱就是蒙受壓抑、打擊,使人向下。榮譽和恥辱無論來或去都使人心神不定,這就叫「寵辱若驚」。
對於普通人來說,「寵」來了,就很高興;「寵」走了,就很失落。「辱」來了,就很傷心;「辱」走了,就如釋重負。一顆心隨著外界的毀譽飄來盪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寧清凈。喜怒無常,悲歡不定,就像生了大病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們太注重自己的成敗得失了。我們的心裡裝滿了很多我們以為應該非常在乎的東西:錢財、名譽、地位、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對這些外在的東西執著得越多,我們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如果想不再「寵辱若驚」,就要將外在的那個被功名利祿困惑的假我徹底拋棄,轉而看清那個原本純樸自然、真性情的真我,內心清虛守靜,無為而修身。
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一種境況,現在你是得寵的還是失寵的,你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當得寵時,你要學會站在眾人的後面,將自己的光芒隱去。當自己失寵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要保持一顆精進的心。要明白世事皆變化,否極泰來,學會以「無畏」的心去坦然面對得失、寵辱,你才會成為生活的強者。
自知之明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譯文:善於了解別人的人是明智的,善於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的。
「自知」是「知人」的基礎,要了解別人,首先要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所有人中最方便、最容易了解的人就是自己。但是最難透徹了解的也是自己。
人往往在評論起別人時頭頭是道,卻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的客觀評價。如同一面鏡子,可以照盡天下萬物,卻獨獨照不到自身。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談論起來頭頭是道,可做起事來,卻讓人不敢恭維;有的人,過於自卑,看到自己有的方面不如人,便滿心憂鬱、不思進取、鬱鬱寡歡。
正確的自知,首先要有勇於剖析自己的勇氣,要有客觀的態度,然後對自己的性格、道德、行為等方面進行考察和反省。還要虛心地向別人請教,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才能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知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這就是進步的開始。
大器晚成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原文: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譯文:最方正的卻沒有稜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後製成;最洪亮的聲音卻聽來無聲;最巨大的形象卻看來不見;「道」精深而無名。
人生必須經歷成長、發展、成熟的各個階段。而人的才能各有不同,早慧與晚熟並存,歷史上,少年居名者確實不少,但他們最終能成大器者則是鳳毛麟角。
成就大器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最有價值的事物、最偉大的業績都是在緩慢的打磨中完成。最終有大成就的,往往是立志而能堅韌專註的人。
人生在世,志向遠大,固然不錯,但更應該追求適合自己的目標,不可急於求成,不可好走捷徑。如果你不肯打好基礎,或急於求成、偷工減料,到頭來你就會自討苦吃,你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做返工,得不償失。如果你好走捷徑,玩弄小聰明、小智慧,到頭來難逃因果報應,自取其辱。
只有那些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直抵成功彼岸的信心,經得起失敗錘鍊的人,才會「大器晚成,終必遠至。」
以德報怨
出自《道德經》六十三章。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譯文: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不論別人對自己的怨恨有多大,都要用清靜無為的德來應對。
對於怨的態度,聖人之間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老子主張:報怨以德。而《論語 憲問》中則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那究竟應該以直報怨還是以德報怨呢?首先要明白老子所說的「德」是什麼意思。《道德經》中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也就是說,如果有人為了做到「報怨以德」,可以忍氣吞聲,做出高姿態來對別人好,但內心只是為了獲得外界評價,這時候早已遠離了「德」。
老子的意思是,得道的人,不會去分辨德行或者非德行,只會抱著本心做事,不僅情緒不為外界因素所影響,行事方式也不為別人的行動而改變。聖人之道,以德報怨,以德報德,以德行天下。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誤會或摩擦的事情產生,不念舊惡,以寬大的度量容人,這才是以德報怨的真諦。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自《道德經》六十四章。原文: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要想達到目標,使理想成為現實,積累是絕不可少的,而人們往往忽視這一點。古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話,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然而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給自己樹立目標,只是打算開始,卻從不認真去想該怎樣去做,更別說付諸於行動了。或者幾步不順利,馬上退回到原來的地方。
千里馬雖然迅捷,如果呆立不動,到不了任何地方;老牛破車雖然遲緩,若用功不舍,也能周遊天下。在蹉跎中揮霍青春、浪費生命,到頭來只能是個曾立志的無志者。
無論你的速度快慢,只要找准了方向,走下去,或遲或早,總能到達目標。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道德經》七十三章。原文: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自然的規律是,不鬥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安排籌劃。自然的範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這詞常被用來表示法律就像一張天網,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的。如果單純這樣理解,顯然就有些狹隘了。「天網」中的「天」可以理解成每個眾生的心性,因為眾生的心性像天空一樣廣大無邊、通透無礙、無有一物可得。
心性猶如天空一樣雖然難以被人們認知,但是心性會毫無漏失、真實不虛、默默無聞地記錄我們的任何一個起心動念、任何一句言語和一個行為。就像種子種在田地裡面,這細微種子也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以顯發身心和外境的力量,即所謂的「業力」。
如果種下了善的種子,則將來長出來的身心和外境一定是美好悅意的,如果種下了惡的種子,則將來長出來的身心和外境一定是污濁痛苦的。
天道公平,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每個人都逃不去它的作用。恪守天道,多做好事,積善行德,自然就會收穫好的因果。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個體性的非道德
※為什麼在中國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里,極少有顧客在吃完後自己處理餐盤?
※信佛的醫學生該如何對待小白鼠小白兔的殺生行為?
※如果好人都有好報,這個社會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