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各家學說》

[轉載]簡介《中醫各家學說》(2016-12-07 15:24:17)

轉載▼標籤:轉載分類:經典學思集明其來,才能知其往原文地址:簡介《中醫各家學說》作者:於卓大夫《中醫各家學說》是中醫專業本科的醫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中醫各家學說》研究的對象是中醫學發展過程中,主要學術流派和歷代著名醫家學術思想、學術成就;使醫學生了解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學術流派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及意義;了解各個學術流派的一般概況及各家學說在祖國醫學發展中的貢獻。《中醫各家學說》的學術流派屬於人為劃分,醫家從各個方面、角度來認識辨析醫理,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理論和治療;但不同學派之間並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述醫理、闡醫道於方方面面,並且有相互之間的包容性。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使醫學生了解《中醫各家學說》,要兼學並蓄,開拓視野,廣泛吸收,從善如流;以達到從各家學說中進一步深入理解中醫學的理論,為臨床實踐服務。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分為:一、遠古時代醫藥學的發生和源流⒈《禮記·曲禮》: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葯"。從伏羲制九針到著成《黃帝針灸》;從黃帝歧伯論經脈到著成《素女脈訣》;從神農嘗百草到著成《神農本草經》。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自春秋戰國至東漢末的時期,中醫學的學術發展較快、成就較大。《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學典籍相繼誕生,在理論和臨床方面都有了總結性的成就,確立了中醫學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和進行診斷治療疾病的一整套的基本理論,從而確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二、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各種學術文化的創立和發展及醫學發展和中醫學術流派形成⒈中醫學術有七大流派: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丹溪學派、攻邪學派、溫補學派、溫熱學派。⑴漢以前著名醫學家及其醫療實踐:①(戰國)扁鵲(秦越人)師承長桑君,傳於子陽、子豹、子容、子明、子越②(漢)淳于意(倉公)師承長桑君公乘陽慶、公孫華宋邑、高期…③《漢書·藝文志》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以《內經》《難經》相較就有多處不一。例如:論命門、三焦,等等。⑵漢代《傷寒雜病論》:漢代醫家(公元150~216)張機(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其學術理論源於古醫經家,其治法方葯源於古經方家,研究傷寒、雜病的診治規律,奠定了中醫學辨證論治基礎。《傷寒雜病論》亦被奉為經典。自此以來,醫家結合自身實踐,學習研究《傷寒論》,歷代不衰,遂形成醫家眾多的傷寒學派。三、晉、唐、宋、元、明、清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中醫學術的七大流派:⑴傷寒學派:自晉唐以後,歷代醫家皆有研究和領悟。初期以收集舊論為要,繼之則從多個方面加以探討六經本質及諸病證為務。以時代之序,則分別有:王叔和、孫思邈、龐安時、朱肱、成無己、方有執、余昌、柯琴、陳修園,又稱:經方派。⑵河間學派:金元時期醫學家劉河間(完素),重《內經》理論,闡發六氣病機。雖宗《傷寒論》之學,但能創立"火熱論",治主寒涼,又稱:寒涼派。⑶易水學派:金元張元素,在《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華氏中藏經》《小兒葯證直訣》等影響下,重藏府之虛實寒熱而分析疾病,創立"藏府病機學說"。後李杲(東垣)繼承其說,獨重後天脾胃,著《脾胃論》,又稱:補土派。⑷攻邪學派:宋金醫學家張從正,號戴人,字子和。宗《內經》《難經》《傷寒論》,私淑劉完素。臨床上獨樹旗幟,強調"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張用汗、吐、下三法治療,後稱:攻邪學派。⑸丹溪學派:朱丹溪,為劉完素三傳弟子。倡"陽有餘,陰不足"理論,治療以瀉火、養陰為主,開後世滋陰一派之先河,又稱:滋陰派。⑹溫補學派:至明代,探討藏府病機側重於虛損病證,尤其重視先後天,並在腎命門水火的認識上發揮尤多。形成善用溫補治療疾病,如:創立臨床上著名的「引火歸源」治療原則。代表醫家有薛己(立齋)、張介賓(景岳)、趙獻可、孫一奎、李中梓等。⑺溫熱學派:明朝末年,溫疫病開始廣泛流行,用傷寒法治之無效。吳又可為開創、葉天士、吳塘為中堅的醫家們,對溫疫著重研究實踐,並取得理論和臨床的重大成就,對溫病學的病變體系認識並確立了不同於以往的治療體系,並取得良好的療效,形成了溫熱學派。可以說是自《傷寒雜病論》問世以來,對外感熱病研究領域的最為重要的成就。四、學術爭鳴在中醫學發展中的作用《黃帝內經》確立了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體系。其後二千年,眾多醫家發展、臨床總結,形成眾多學術流派,進行學術爭鳴,促進了中醫學不斷發展、充實和檢驗理論體系,闡述和擴大了醫學理論的意義,積累了有效治療方葯。已經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由此展現中醫學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醫家的巨大成就及其個人豐富的醫學造詣修養的各個方面。這使後學的醫生從他們的學術思想和經驗中得到啟發和指導,從中找出中醫學發展的歷史規律,為將來中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實踐明確了方向。
推薦閱讀:

楊大夫普及正宗中醫絕學
博粹堂中醫館的文件夾【百病拔罐】
【中華中醫中藥貼臍療法】精選(37)——月經不調
治療腺胃炎西藥容易複發,那如何使用中藥治療雞腺胃炎?
生生讀書會丨04.22共讀:《岳美中醫話》之述學、當讀的古醫書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