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傳的華夏古樂器
本期主題 華夏古樂器
古人把樂器分為金、石、土、木、絲、竹、匏、革八類,稱「八音」。中國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漢唐之後,源於西域的樂器如笛子、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國音樂採納,並被改良發展,逐漸替代了中國原來的本土樂器。而真正的華夏古樂器其實已大多失傳上千年,今日就算能偶爾一見,也大多是從出土文物仿製而來,但這些樂器的名字,卻有不少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成語典故中,得以一直流傳下來。
演變歷程 築與瑟終被古箏取代
漫漫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其實有許多種古樂器如今僅見於成語、詩詞、典故,實際上其樂器及演奏方法都已經失傳上千年,如瑟、築、篪、缶、磬、排簫、箜篌等,今日就算能夠一見,也是現代人從出土文物仿製而來,其製作工藝和演奏技法與古時已經頗為不同。
「錦瑟無端五十弦」,從李商隱詩中我們知道最早的瑟有五十根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記載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據《儀禮》記載,古代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竽瑟之樂」。魏晉南北朝時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樂器。隋唐時期用於清樂。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後來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按五聲音階調弦。但上述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失傳,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歷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制、張弦、調弦法諸方面已有較大的差異。所以說,作為古代重要彈弦樂器的瑟已經銷聲匿跡上千年之久。
同樣命運的還有築。《戰國策·燕策》記載,荊軻刺秦王前,燕太子丹易水送別,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為之和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刺客列傳》記載:高漸離,鉛置築內,撲擊秦王未中被誅……而築這種樂器,在《漢書》中的記載是「狀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築。」
古人常有「分瑟為箏」、「箏築同源」等傳說,但是築和瑟最終都沒有流傳下來,而古箏則穿越數千年成為今天的「民樂之王」。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瑟的形體比箏更大,不方便攜帶,而築有點像今天的揚琴,需要「築尺」來敲擊,相對複雜,而這兩種樂器的聲音都與箏十分近似,所以漸漸被箏所取代。
失傳原因 古樂器自身存在缺陷
中國的古樂器,音色歷來注重個性化,強調不可替代性。徐橫夫認為,凡是在歷史上被淘汰或沒有得到長久傳承或普遍使用的樂器,大都是因為其音色與其他樂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與箏相近而終於絕響,排簫因其與洞簫相近而幾近失傳,因而能夠流傳至今的古代樂器都有各自不可取代的品性特色。
徐橫夫表示,失傳的樂器本身都是有局限性的,「正因為它們逾越不了自身的缺陷,所以終於被別的樂器所替代。有的是因材質的問題導致其消亡,比如磬這類石頭做的樂器,無論取材、製作、攜帶都很不方便,又與編鐘一樣都用於宮廷雅樂,自然不能在民間傳承下來。而缶根本是用來盛食物的瓦罐器皿,能夠成為樂器是由於人們在宴會中,喝到興起處便一邊敲打它一邊大聲吟唱,自娛自樂所用,不算是真正的樂器。『澠池之會』 中藺相如讓秦王為趙王擊缶,也是有貶低的意味在裡面。」雖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序曲正是氣勢恢宏的「擊缶迎賓」,但也只是意義上的華夏禮樂傳承,因為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的「缶」,也並非是真正的古代缶,而是一種結合了現代聲光科技的鼓類。
不過,不少失傳的古樂器在日本和韓國仍然存在。日本至今廣泛流行的一種類似簫的樂器——尺八,就是唐代流傳到日本的,其前身正是羌笛。在古老彈弦樂器箜篌的種類中,豎箜篌與豎琴相似,卧箜篌與箏瑟相似,從宋代後漸漸消失,但卧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如今在韓國,箜篌一詞的發音就是「刊候」。
尺八
豎箜篌
歷史地位 中國古樂領先世界潮流
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和他的助手羅伯特·坦普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對樂器在音樂領域的應用與研究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歷史都悠久,且有更高的造詣。十二平均律的誕生與應用,被稱為世界音樂界的一大革命。 1978年在湖北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距今有2400年的歷史,但已能夠構成完整的十二平均律,而西方開始採用十二平均律,則是17世紀末的事情了。
徐橫夫介紹說,早在商周時期,我國以樂器製造材質區分的「八音分類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樂器分類法,包括了彈撥樂器、吹管樂器、弓弦樂器和打擊樂器。從古至今,不同時期宮廷和民間都流行著不同組合的樂隊,如宮廷的周代鐘鼓樂、漢代鼓吹樂、唐代雅樂、燕 樂,以及清代的中和韶樂,民間的鑼鼓樂、鼓吹樂、吹打樂、絲竹樂等等。樂隊的形式與規模,實際上是與社會的政治、文化、生產力及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現在所講的民族管弦樂隊,是20世紀出現的一種城市化音樂的產物,通常由拉、撥、擊弦及吹、打等五組樂器組成。它借鑒了歐洲交響樂隊編製架構,完善了聲部的內部組合,講究音色統一,音量平衡,能夠演奏專業作曲家創作的大型音樂作品。這種樂隊,在中國內地稱之為民樂團,中國香港地區稱之為中樂團,中國台灣地區稱之為國樂團,新加坡則稱之為華樂團。」而中國的抄鑼,則是唯一西洋樂團交響樂中所用到的中國樂器,「剛改革開放時,國外交響樂團的成員到中國來都要買一面鑼帶回國,因為外國人不大會做鑼,他們的鑼是車床旋出來的,而中國的鑼是手工製作的,聲音非常通透,所以他們有機會來中國就一定要買鑼。」
抄鑼
笙推動西洋樂器發展
今日回望中國古樂器,其中最幸運的可說是古琴,不僅數千年來一直為文人雅士鍾愛,現今也已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不提的另一種樂器是笙,這種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至今在歐美,人們仍普遍認同中國古樂器中的代表——笙,就是口琴、風笛、手風琴等西洋樂器的鼻祖。
笙
目前,有不少熱愛傳統文化的中國音樂家在致力於恢復其他不同種類的古樂器,希望通過拯救這些失傳中國古樂器來告訴人們,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真正內涵和博大精深。
樂器典故
一板一眼
雖然不少古樂器幾近失傳,但它們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地位卻不容忽視,所以直到今天,我們所沿用的成語典故、詩詞歌賦、歷史傳說中都常常出現各種古代樂器的身影。比如「琴瑟和鳴」、「晨鐘暮鼓」、「塤篪之交」、「濫竽充數」、「膠柱鼓瑟」等,著名古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的句子,就連「一板一眼」也是出自音樂典故,因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強弱拍分別用「板」和「眼」來表示,「板」為強拍、「眼」為弱拍,後來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符合規矩。
濫竽充數
成語「濫竽充數」由來已久,常被使用,很多人卻不知道「竽」到底是什麼樂器。其實竽是笙的同族,古代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春秋戰國時期竽已非常流行,與笙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一度竽比笙地位更重要,齊宣王就很愛聽吹竽,喜歡叫三百人一起吹,所以南郭先生才能「濫竽充數」。從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作用。
塤篪之交
用來比喻君子之交的成語「塤篪之交」中的篪,則是春秋戰國時期廣泛使用的橫吹竹管樂器,後來逐漸被笛取代。《廣雅》中記載此樂器有八孔,但《周禮》中記載此樂器有七孔。早在周代,它常與塤一起演奏。戰國時期它作為大型宮廷樂隊中的一員,與編鐘﹑編磬﹑建鼓﹑排 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時演奏。宋以後,因主要用於宮廷雅樂而衰落失傳。
膠柱鼓瑟
「膠柱鼓瑟」則近似於「刻舟求劍」,講一個齊國人跟趙國人學彈瑟,由趙國人先調好了弦,齊國人就將調弦的柱子用膠粘住了回家。三年也彈不成一首曲子,然後還埋怨趙國人。後人用來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司馬遷《史記》中講到「紙上談兵」的趙括時,還引用過這一成語。
推薦閱讀:
※《華夏掠影》夢幻喀納斯
※「一帶一路」奇石彰顯華夏民族文化
※華夏戎狄 造詩餘話(24):敦煌曲子詞
※華夏玄門第一樓——福壽宮
※華夏小超 關於詩詞寫作中具有爭議的問題的看法(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