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的淵源、木材特徵和相仿木材的辨析

紫檀的淵源、木材特徵和相仿木材的辨析(一)無論在東方的中國和日本,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紫檀木都擁有著特殊的影響力,因為這種硬材不僅只是高級傢具和樂器的優質用料,在許多方面還有大量的利用價值,並在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很長歷史時期都有對它的使用記載,因此可以說,在木文化中,紫檀是極富傳奇色彩的。1.1紫檀的名稱與命名人:物種學名是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隸屬於豆科Fabaceae(哈欽松分類系統定名為為蝶形花科),紫檀屬Pterocarpus spp.(紫檀屬樹種因莢果有翼,故該屬學名為Pterocarpus),而作為中文名卻出現了因時間推移的多個名稱:紫旃木,紫真檀,紫檀,印度紫檀(青龍木),檀香紫檀等等,現在知道其實有的名稱本是指檀香木而並非是紫檀。根據紫檀的拉丁文學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其中文名應定為檀香紫檀較為適合。這個物種正式命名的時間是1782年,以下簡要介紹一下命名人:小卡爾?林奈 Carolus Linnaeus the Younger出生於1741年1月20日,是瑞典博物學家、世界近代植物系統分類學創始人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之子,常被稱為Linnaeus filius,因此在植物學名命名人縮寫中記作L.f.,以同其父相區別。年輕時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求學,後在該校任職。小卡爾?林奈的主要工作是維護和管理其父的所收藏的大量生物物種和礦物標本,並整理成著作。他於1783年11月1日病逝,之後林奈家族的標本藏品由英國人詹姆斯?愛德華?史密斯爵士收藏,並在倫敦組織成立了林奈學會。曾用拉丁名: Santalum rubrum hort., nom. illeg.Lingoum santalinum (L.f.) KuntzePterocarpus santalinus Buch.-Ham. ex Wall.Pterocarpus santalinus Blanco可見紫檀曾經被誤當做檀香木的一個品種。紫檀的商品名一般可叫做「紅檀香木(Red sandalwood 、Red sanders)」,究其原因可能是人們總是習慣將這種木材當做檀香木的替代物使用,儘管這二者有著非常大的差距。以下是一些國家的叫法:Saunderswood、Red sandalwood 、Red sanders(英語國家),Bois de santal rouge(法國),Rotes sandelholz(德國),Sandalo rosso(義大利),R?d sandelved .(丹麥),Sandalo vermelho(葡萄牙和巴西),Sándalo rojo(西班牙),Rood sandelhout(荷蘭),Sandal-e-Ahmar(阿拉伯語音譯),Sandal Surkh(波斯語音譯)。此外,一些學術專著中還習慣使用學術用名:主要有Pterocarpi Lignum、Santalum rubrum、Lignum rubrum、Rasura Santalum Ligni、Red Santal Wood。醫藥用名:Rakta Candana。因紫檀木材常呈現鮮紅色,故又有紅寶石木(魯賓木Rubywood)之美譽,在西方國家又常將其叫做阿爾馬格(Almug、Algum),這個名字應當是來源於猶太希伯來語對紫檀的稱謂:Almuggiym、Alguwmmiym(音譯)。相傳在西元前十世紀以色列國王所羅門從傳說中的地方俄斐(Ophir)輸入了大量的黃金、寶石和紫檀木(Almug wood),用來裝飾他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作為紫檀產地印度的梵文(Sanskrit)的音譯名稱有:旃檀Chandanam,Chandanum,埃拉旃檀Erra Chandanam,拉克塔旃檀Raktachandan,Rakhta chandanah,Raktagandhamu,阿伽盧旃檀Agarugandhamu,Agarugandha,克希德拉旃檀Kshudrachandana,庫旃檀Kuchandana,哈里旃檀Harichandana,阿卡Arka,庫西卡姆Kushikam,旃檀帕納卡Chandaman panaka。以上梵文名來源於印度各土邦和不同民族對紫檀的叫法,以下是印度各地區名稱:印地語(Hindi)和孟加拉語曰:拉旃檀Lal chandan,拉克塔旃檀Rakhta chandan;北印度坎拿達語(Kannada)名稱有:坎普霍尼Kempu honne,阿伽盧Agaru,坎普岡達Kempugandha;通行於西南部 喀拉拉邦馬拉巴爾海岸的馬來亞拉姆語(Malayalam)稱呼之:蒂拉帕尼Tilaparnni,帕特蘭加Patrangam;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馬拉提語(Marathi)喚之:坦巴達旃檀 Tambada chandana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稱之為:拉坦賈里 Ratanjali(指紫檀木提取物);東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所使用的泰米爾語(Tamil)稱呼為:桑薩那文加 Santhana vengai,森桑達卡阿蒂Sensandakkattai,皮卡納姆 Picanam,皮達加塔姆 Pidagattam,薩利亞姆Salliyam,西瓦普旃檀Sivappuchandanam。安得拉邦當地通行的泰盧固語(Telugu)名有:阿伽盧旃檀Agarugandhamu,埃塔旃檀Ettachandamu,旃檀Chandanum,Shandanamu, 拉克塔旃檀Raktachandanamu,Raktagandhamu,庫旃檀Kuchandanamu,亞拉Yerra。與印度相接壤的尼泊爾亦稱拉克塔旃檀Rakta candan。緬甸名:納薩尼Nasani,桑達庫Sandaku。而中文名「紫檀Tzu-t』an或Zitan」與印度名「旃檀Chandan(『旃』音同『詹』)」屬同源詞。1.2地理分布、生長環境與植物學特徵:紫檀屬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在印度只有四種紫檀屬樹種,其中安達曼紫檀(Pterocarpus dalbergioides)為常綠喬木,僅見於安達曼群島;印度紫檀(P.indicus)天然分布於馬來半島的馬來亞,被引種至安達曼群島,西孟加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囊狀紫檀(P.marsupium)為落葉喬木,通常見於德干高原山區的中央邦,古吉拉特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以及西高止山脈地區;檀香紫檀(P.santalinus)是落葉喬木,天然林只見於於印度半島東南部東高止山脈南段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100公里×60公里範圍內的約20萬公頃區域,這一地區包括古德柏(Cuddapah),奇圖爾(Chittoor),內洛爾(Nellore),科努爾(Kurnool),蒂魯帕蒂(Tirupati),帕拉馬南(Palamaner),維薩卡(Visakha)和普拉卡薩姆(Prakasam)等地區或下屬行政單位。有的印度學者認為在與安得拉邦接壤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北部 阿爾果特(Arcot),京格爾佩特(Chingelpet),薩勒姆(Salem),達馬普里(Dharmapuri)以及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達瓦拉揚德加(Devarayandurga),桑德爾(Sandur),卡帕卡帕里(Karpakapalii MPCAS),西莫加(Shimoga)等地區和印度東南部的本地治里中央直轄區(Pondicherry)都有檀香紫檀林的分布,並延伸至斯里蘭卡。現在,已將紫檀木引種至亞洲其他的一些熱帶地區,如印度大部,尼泊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中國華南等地。紫檀樹生長於海拔150~900米的多石低山丘陵斜坡和陡峭山岩上的熱帶乾旱落葉林中,適應非常淺的褐色、沙質肥沃土壤和碎礫土層中,而在粘土層中則極少出現。喜光,不耐陰暗和潮濕,因為分布區域有限,又受人為活動壓力的影響,所以數量少。據印度蒂魯帕蒂(Tirupati)林業局調查數據表明,天然紫檀林幾乎全部分布於古德柏(Cuddapah)地區,82%位於石英岩區,其餘在頁岩區,石英岩區是紫檀林密集分布的重要區域,多由古老的太古代花崗石組成,認為這些在太古代地質層中形成的存在於石英岩中的礦物元素非常適宜於紫檀木的生長。有些林地有超過30%的林木蓄積量由紫檀組成,印度安得拉邦的學者在東高止山脈南部納勒默拉-西沙查拉姆-尼奇蒂丘陵地區(Nallamalais-Seshachalam-Nigidi hill)的物種調查研究顯示檀香紫檀在西沙查拉姆(Seshachalam,北緯13°30′~15°,東經78°45′~79°39′)丘陵有較為明顯的物種豐富度,特別是位於古德柏地區約22公頃的斯里蘭卡馬來森林保護區(Sri Lankamalai forest reserve.東經78°58′,北緯14°28′)。較高等級的紫檀木生長於Bairenkonda 地層中(二氧化硅和鉀含量較為豐富),其中包括蒂魯馬拉丘陵(Tirumala hill)(鉀含量高)和薩特亞文度(Satyavedu)地區;而低等級的紫檀木產出於以河流沖刷沉澱物為主的Cumbum 地層中(主要富含鐵、鈉、鈣、鋁),包括卡文廷那加(Karvetinagar)地區和塔拉科納(Talakona)地區。紫檀樹體是中等尺寸的落葉喬木,具有直立的樹榦和較為濃密的圓形樹冠,在自然條件下,樹木胸部周長可達1~2米,高7.5~12米,8米高的植株胸徑可達50厘米以上。印度科考工作者在奇圖爾(Chittoor)地區西沙查拉姆丘陵下的亞納迪族(Yanadi)村落塔拉科納(Talakona)記錄檀香紫檀高可達22米,但仍然相對囊狀紫檀(25米)為低,在此地區的伴生樹種主要有欖仁樹(Terminalia spp.),娑羅雙(Shorea spp.),榆綠木(Anogeissus spp.),蒲桃(Syzygium spp.)等。紫檀的樹皮為黑褐色,1~1.5厘米厚,表面裂為多小塊,颳去樹皮後,為淺黃色並有大量粉紅色條紋,滲出豐富的紅色粘稠樹膠。幼樹生長迅速,即使在不良土壤環境下,三年生樹高也可達5米。樹榦內常有不規則空洞。這種植物相互間距離不緊密,分布較為稀疏。建議種植於磚紅色土,石英頁岩和石灰岩中。葉為複合狀,通常具三小葉,偶四至五片,長7~18厘米,寬4~8厘米。小葉卵圓形或略呈心形,全緣,頂端圓滑或略具缺口,整體平整,革質,具光澤、葉脈,無毛,葉底部被灰色茸毛,直接生於葉柄上(具柄三出葉)。葉片一月份開始落葉直至三月中旬,在乾旱地區落葉更早,三、四月份開始長新葉。花大,2cm長,黃色,直接生於主軸或側枝上,腋生或頂生;復總狀花序(圓錐花序、散穗花序);蝶形花冠,旗瓣倒心形,直立,互成反射,齒狀和波紋狀,邊緣明顯齒狀;花脊長橢圓形,短,有時膨大;花雙性,雌雄同體。每年旱季開花一次(三月底至五月底),在午夜開花,自授粉,下風傳播,結果率僅為6%。莢果亞圓形,基生,扁平4.5~9厘米長,窄翼狀略有捲曲,有短尖頂,長約1cm。內含種子通常1粒,很少有2粒,1~1.5厘米長,紅褐色,略呈腎形,有堅韌光滑的革質外殼。5~9月為果期,但成熟期在第二年的2~3月,2~5月間收集種子,在陽光下曬3日,儲存於黃麻袋中,可保存一年。1.3歷史記載及相關觀點1.3.1歷史記載及傳說早在晉代至唐宋時期就已經有關於「紫旃木」或「紫真檀」的記述 ,認為這種木材來自於中南半島或西藩,但現在已發現這些文獻所描述的應多是指檀香木。明《新增格古要論》及明末清初《廣東新語》中對紫檀的表述可認為確指紫檀木,因為這些資料內容已經說明了這種木材的紋理,染色和比重等特徵,均與現在所使用的紫檀木特點相一致。清中期及之後,因大量使用紫檀木製作傢具及工藝品,並造就了紫檀傢具的一個輝煌時代,所以這一時期的相關記載也因時事而豐富,其中回贈國外元首的禮品中也包括了紫檀木製品。在西方歷史中,相傳距今約3000年前的古代以色列所羅門國王時期,在耶路撒冷聖殿的建築裝飾中使用了紫檀木。據記載,當時的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訪問以色列,率領駝隊,從傳說中的地方俄斐(Ophir) 滿載金銀珠寶和香料(包括紫檀木)進貢給所羅門國王。1.3.2紫檀木樹種及產地的爭議現在我們研究古代的有關文獻記載,經常會發現檀香木(Santalum spp.)與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的名稱和產地相互混淆,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無論是檀香,還是紫檀,它們的原產地和名稱都非常接近或相似。在我國古代和近現代文獻中,大多將紫檀木的原產地範圍界定為國內兩廣、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一帶,其中可能的錯誤是將中轉地當做產地,因為從印度南部所出產的紫檀木通過水路或陸路來到中國要經過馬六甲,暹羅,柬埔寨,越南,緬甸和兩廣等地區;另一種是將古人對檀香木樹種及其產地的表述誤解為紫檀木,因檀香木的梵文名音譯「Chandan或Chandana」與紫檀的梵文名十分相似,古文中的「旃檀」或「紫旃檀」屬於印度梵文音譯,多指檀香木(色深者稱「紫檀香」、「紫旃檀」)。印度作家菲舍爾和拉賈戈帕?夏蒂依據古代印度聖典認為「Chandan(旃檀)」一詞應是從印度所獨有的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名稱而來,若是如此,檀香木名看來還是起源並借用了紫檀木的名稱。檀香木出產地地理區域比紫檀木大得多,包括了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特別是松巴島和帝汶島)和大洋洲的很多地方。其中較為優質的檀香木是指真檀香,亦名白檀(學名Santalum album),這個樹種主要生長於印度和印尼松巴島,帝汶島等地,又以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邁索爾(Mysore)地區出產的品種因單位體積精油含量高而最為著名,國人將這種檀香木稱為「老山檀香」。邁索爾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檀香油製造和貿易的中心,現在這種地位因檀香資源的減少而受到動搖。但是在許多文章中,將邁索爾描述為紫檀木的出產地,雖然此地與紫檀木產地安得拉邦的東高止山脈南端較為接近,卻並沒有證據表明在邁索爾也同樣生長有紫檀,所以筆者認為將印度邁索爾和帝汶等南洋群島地區作為紫檀木的出產地都是將紫檀與檀香的生長地相互混為一談的錯誤結論。與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同屬的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也曾被認為是紫檀木(又名青龍木),這種觀點原先見於國內有的學術辭典和傢具研究專著中,後經過許多木材學家的考證已將其更正。印度紫檀分布範圍較廣,這種木材過去出口量較大的國家為菲律賓,該樹種是菲律賓的國樹,稱為「納拉Narra」或「血木Bloodwood」;印度,緬甸和安達曼群島所出產的印度紫檀材質較好,顏色深而比重大,商用名叫做「緬甸黃檀」或「安達曼紅木」;生長於印尼東部馬魯古群島的印度紫檀被視為變種,因多樹瘤而成為珍貴的裝飾用材,以當地省會名安汶(Ambon或Amboyna)而命名為「安波那」;其他地區的印度紫檀因木材顏色淺,密度小均被認為屬於輕花梨。我國華南有些地區引種了印度紫檀作為街道行道樹。印度紫檀也富含有紫檀素,亦被用於提取染料物質,在此方面可作為檀香紫檀的替代物。由於歷史習慣的不同,在日本和中國南方少數地區把東南亞產黃檀屬(Dalbergia spp.)的一些樹種的木材當做紫檀,如紫紅色的交趾黃檀,紫褐色的巴里黃檀和紫灰褐色的闊葉黃檀被稱作「紫檀」、「印尼紫檀」、「廣葉紫檀」等。國內廣西等地還有把小葉紅豆(Ormosia microphylla)的紫紅色心材叫紫檀的,是因為木材顏色與紫檀相似,但材質不可相提並論。生長於印度東北部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 也被叫做Red Sandalwood(與檀香紫檀商用名相同)或False Sandalwood(中譯名:假檀香木,說明並非紫檀,以示區分),心材較紅,並同樣具有染色用的紫檀素(Santalin),過去也曾一度被認為是古代傢具用材中的紅木,現已證實為誤考。紫檀木的商品木材名稱有時與東南亞產蘇木Caesalpinia sappan相混淆,都被叫做Sappan,可能是二者均為重要的染料用材所致,但這種蘇木屬於雲實科,樹葉為二回羽狀複葉,莢果形態也與紫檀顯著不同。17世紀時曾作為重要的貿易商品從暹羅等東南亞國家運銷海外(主要是日本),這種蘇木相比同為染料用材的巴西產蘇木(C. echinata)的顏色較為淺淡。有研究認為在16世紀時曾有菲律賓產木材「廷達婁(Tindalo)」在中菲貿易中輸往中國製作紫檀傢具。現已知這種木材所對應的代表樹種為 Afzelia rhomboidea,隸屬於雲實科(蘇木科)緬茄屬,是菲律賓的名貴樹種,在四百多年前已在當地作為建築用材被用於修建天主教堂,這種木材的地方名曰:巴拉揚(Balayong)、菲律賓科科波羅(Philippine cocobolo),色澤為深紅色並有黑色條紋,究竟傳統紫檀傢具中是否有這種木材,現在還沒有定論。幾十年來,木材學家們已將上述不同觀點整理澄清,並對紫檀木的樹種名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在2000年所頒布的紅木國家標準中僅將原產地在印度的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定義為紫檀木,將黃檀屬的木材列入酸枝木範疇,紫檀屬其他部分木材歸入花梨木類,這與我國明清傳統傢具的用材情況是相一致的。在西方歷史上記載古代的所羅門聖殿中使用了紫檀木(Almug),並且這些珍貴木材來自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確定的一個地區——俄斐(Ophir )。在後來有公曆紀年開始時,認為俄斐位於羅馬帝國在地中海東岸的的阿拉比亞行省,即今天的以色列,黎巴嫩和埃及一帶;但在所羅門王時期(公元前920年),俄斐被認為是在示巴女王所管轄的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和非洲東部一帶 ,即現在的葉門,索馬利亞或東非洲海岸等地;另一方面,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和聖傑羅姆認為俄斐顯然是在印度。 傳說中的俄斐是一個出產黃金,寶石和珍貴木材的地方。在19世紀 後期 ,歐洲人進入非洲大陸腹地探險時 ,在非洲東南部發現了辛巴威遺迹,認為就是傳說中的俄斐,現在仍有觀點認為非洲東南部莫三比克等地即為古代俄斐所在地,盧比克(D. W.Roubik)在1995年 出版的世界糧農組織期刊中也撰文認為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的起源地應當是在非洲,但並不清楚這個樹種是何種原因傳入了印度。有關於紫檀木的使用歷史的記載年代因為遠早於其拉丁文學名的命名年代,加上人們的各種習慣叫法名稱常隨時間推移而產生變化,所以很多歷史文獻的內容是否可與現在的實際情況相對應,都不是能夠確定的。紫檀的淵源、木材特徵和相仿木材的辨析(三)2、木材特徵及利用明《新增格古要論?異木論》中有對紫檀木一些特徵的描述:「紫檀木,出交趾、廣西、湖廣。性堅。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濕之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近以真揩粉壁上,果紫;余木不然。」 紫檀木的這些特點是它本身微觀結構組成的宏觀反應,常被作為一般識別的依據。2.1外表特徵:砍伐的木材多為不規則的圓形,或成一定角度和厚度的坯料。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白色至淡黃色,寬3~5厘米,新伐心材初現橘黃褐色,樹榦被深度切開時可見內部木材為血紅色,橫切面有斑駁的淺紅色帶。新鮮木材表面為富麗的深紅色,久置空氣中後顯現紫紅褐色至暗黑褐色,而同屬的非洲紅花梨木(P.soyauxii,索氏紫檀)只變為淺褐色。印度產的四個紫檀屬樹種的木材價值均很高,除囊狀紫檀外,其他三個樹種均富含紅色紫檀素(Santalin),但只有檀香紫檀(P.santalinus)木材材色深,材質重硬,紅色紫檀素含量高達16%。這個樹種中還存在有一種有水波紋紋理(wavy- grain)的木種,在自然的狀態下,這種具有水波紋理的紫檀樹的外觀與普通紫檀樹的外觀無差異,但數量極少。至今並不清楚天然的紫檀樹體心材能夠產生水波紋紋理的原因,只是知道具有水波紋狀紋理的紫檀樹生長於碎礫土層中,而在粘土層地段極少出現。 紫檀木中具有水波紋紋理、色澤深紅者等級高;直紋理(straight-grain)紅色色澤較淺者則等級低。2.2 構造:木材具光澤,其光澤源於礦物顆粒、原生質體和導管內含物。細胞原生質顆粒狀,細胞壁很厚,多孔,黃色,不均勻增厚,強烈地木質化。心材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鍶、鋅、銅及鈣等(尤其是鍶),並有少量稀土元素及鈾和釷。心邊材均富含萜烯(烴)類化合物(特別是心材中),從紫檀木心材中分離出六種相似的化合物,其中有16%是兩種紅色有機化合物叫做「紫檀素santalin」,一種是santalic acid C30H16O6 為醌類,另一類是deoxysantalin C20H16O6 是醌衍生物,紅色就來源於紫檀素(Santalin A和Santalin B)。由於紫檀在古德柏地區主要生長於古老的太古代石英岩中,因此需要研究石英岩中的成份對紫檀樹體生長的影響與紫檀木質的關係。木材無明顯氣味或僅具有特殊的微弱香氣(水浸液亦然);紋理斜行交錯;結構細至甚細而均勻;材質甚重硬,沉於水(邊材浮於水),氣干密度為0.99~1.26克/立方厘米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管孔在肉眼下不見,放大鏡下明晰,橫截面每平方毫米導管數1~14個,以單獨為主,少數短徑列復管孔(多為2 ~4個,稀至l0個) ,稀管孔團;散生,數少,甚小至略小,大小不一致,穿孔板為單穿孔。導管間紋孔互列,平均直徑(8~9)~(12~13)微米。導管射線紋孔間界限明顯。導管/管孔弦向平均直徑不大於160 微米。導管內含大量檸檬黃色、橘紅色樹膠或白色沉積物,管孔呈現明顯的紅點,如顆顆紅星,稱「金星」,也有的導管不含橘紅色樹膠,此類管孔不呈現小紅點,氣味也不同;導管線常彎曲而易見,頗似蟹爬痕迹.故稱「蟹爪紋」,表面的導管線呈灰色而得名為「牛毛紋」。軸向薄壁組織量多,稍寬於或數倍寬於射線,多為傍管型(Paratracheal),主要為同心層式圓形或略帶波浪形的細線帶狀,呈斷續的弦向排列;次為翼狀及聚翼狀,為紡錘形;少數輪界狀及環管狀;同心圓細線區與環管束狀(翼狀)區相互間隔。離管型(Apotracheal)軸向薄壁組織較少,為短切線狀,分散聚集。每列軸向薄壁組織有兩束。木射線稀至中,極細至甚細,肉眼下不見,放大鏡下明晰,弦向每毫米8~17根,明顯疊生,高3~6個細胞,最高可達500微米,單列,同形匍匐狀。心材波痕不明顯,放大鏡下隱約可見;邊材波痕明顯,每毫米約5層。胞間道未見。薄壁組織和射線均呈現紫紅色,放大鏡下隱約可見,材色更深者則薄壁組織與射線不見。在顯微鏡下,顯現出大量的木纖維,大多非常不規則,纖維為中等壁厚的細胞組成,纖維平均長1035~1380~1660微米。木纖維頂端尖銳,底部有時分叉。纖維紋孔主要位於徑向壁上,單紋孔,有微界。所有射線,軸向薄壁組織,導管元素,纖維都含有稜柱形草酸鈣晶體,直徑0.01~0.02mm,晶體中因含有水合氯醛而呈現深紅色。劃痕明顯,新切口劃於白牆或白紙,可見紫紅褐色的劃痕。木屑水浸出液有微弱的紫紅色產生,並反映有黃色或微藍色熒光;浸酒精立即冒出鮮艷的血紅色(因心材內含豐富的紫檀素,紫檀素溶於酒精);置於乙醚溶液里為橘黃色,並在自然的亮光照射下有綠色熒光;在硫酸溶液中為深紅色;在鹼溶液中為紫色。耐久性:印度人桑薩庫馬蘭(L.N.Santhakumaran)在1996年的研究論文中記述了在印度西海岸的果阿(Goa)所做的82種印度產木材對海洋蛀蟲的抵抗力試驗,結果表明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是其中最為耐久的樹種,在13個月中,只有40%的內部構造被破壞,另一種木菠蘿(又名菠蘿蜜,學名:Artocarpus gomeziana)在9個月內被破壞50%,其餘木材則在3~6個月內被完全摧毀。2.3利用價值紫檀木在印度和近東地區利用已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在印度教和佛教中用於安神、恢復體質的藥物使用,燃燒或製作香包用於盥洗室去除異味等作用。紫檀具有優美的色澤,最好的力學加工性能。深紫紅色有波狀紋理的材質用於製作豎琴等樂器,特別是日本傳統的三味線(Shamisen,是一種樂器),因為紫檀木具有易雕刻,易拋光的特點,所以非常適合於家具表面的複雜雕飾。幾個世紀以來,有價值的紫檀木均被運往中國和日本製作高級傢具,工藝雕刻,樂器及製藥;在印度作為染料使用。作為染料用材時,紫檀木一般被加工成片狀材料作為提取色素劑使用,提取的紅色或紫色的天然染料分為好幾個等級。主要的染色物質是紫檀素(即santalins,1833年首次與santarubins分離開來),提取物又叫做拉坦賈里(Ratanjali)。染料物質可用於食物上色(魚、肉、麵包、酒),金屬上光,紡織品染色(絲綢,羊毛,棉花,黃麻,皮革),化妝品(皮膚和染髮),藥片鍍膜等。紫檀素溶於有機溶劑和鹼溶液,但不溶於水,在1%酒精溶液中是穩定的。鑒於在鹼環境中的特點,可用於制皂業(將肥皂染為紫黑色),因為它具有華麗的深紫玫瑰色。在實驗室,還可用於組織染色。3、市場上與紫檀名稱或外觀相類似的木材紫檀木(Pterocarpus santalinus)具有富麗的色澤,易拋光,易雕刻,穩定性好等特點,長期以來一直是傢具製作,工藝雕刻的優異用材;其木材的內含物成分可被應用於化工行業的醫藥、染色等方面,所以人們對這種木材總是有著大量的需求。由於紫檀木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加之生長緩慢,地理分布區域狹小,所以此木材在市場上缺乏穩定的供應量和渠道來源,因而人們也試圖開發了幾類其他樹種,以期可以填補紫檀木的市場供應空缺。 由於紫檀木的材質特別優異且數量有限,所以在市場流通領域出現了一些其他木種與紫檀相仿而使用其名的現象,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3.1黃檀屬樹種早在200多年前,便有從東南亞地區進口的幾類黃檀屬樹種,進入我國口岸時被稱為「紫榆、酸紫,紅木」等名。這類黃檀屬樹種木材呈現深紅至紫紅色,有的具有深色條紋,切面具有酸味,木材徑級大,暴露較長時間後,表面色澤呈現紫黑色,與紫檀木在長期使用後顯現的紫黑色或褐灰色較難區分(尤其泰國產)。但是在木材學家的手中還是可以將它們加以區別的,因為二者的薄壁組織,射線和導管等的形態都有所不同。現在認為這類東南亞產深紅色的酸枝木應當包括交趾黃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柬埔寨黃檀(D.cambodiana)、多花黃檀(D.floribunda)、桔井黃檀(D. nigrescens)等樹種。這些黃檀屬樹種為中至大喬木,色澤為橘紅,深紅或紫褐色,也有外形似竹節狀者(柬埔寨產,比重非常大,更接近紫檀)。除了顏色深紅的黃檀屬樹種外,在亞洲一些地區還將黃檀屬的其他類樹種稱作「紫檀」,如紫褐色的巴里黃檀(D.bariensis)、灰褐帶有紫色條紋的闊葉黃檀(D.latiforlia)、橘紅色的欖色黃檀(D.oliveri又名奧氏黃檀),這一般是源於地域習慣的不同而產生的對「紫檀」所包括的樹種的差異。除酸枝木類外,亞洲有些國家有人工種植的紫檀木,大多數心材色澤較淺,比重較輕。在上世紀90年代,有外貿公司從馬達加斯加島進口了幾種黃檀屬的玫瑰木(Bois de rose),這些木材徑級小,色澤美觀,呈現深紅色至暗紫玫瑰色,密度高,缺陷少,具紫色劃痕,故以「紫檀」名稱面世,但氣味、導管內含物、薄壁組織與射線的交互形態卻不同於紫檀。後經證實為盧韋利黃檀(又名盧氏黑黃檀Dalbergia louvelii)、海棲黃檀(又名海岸黃檀D. maritima)、諾曼蒂黃檀(D. normandii)三個樹種所組成的一類商品木種。3.2紫檀屬樹種紫檀屬樹種分布於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約30種,只有原產於印度東南部的檀香紫檀被認為屬於紫檀木,但是很多知識性的介紹文章和貿易貨單將紫檀屬的其他樹種所出產的木材也叫做「紫檀」,其實它們都應當屬於花梨木或亞花梨。非洲地區所出產的紫檀屬木材中的一種顏色較深,為紫紅色或褐色,在我國國內被叫做「血檀」,認為屬於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或變色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 var. chrysothrix),材質通常較輕,列入花梨木範疇,製成的傢具成品紋理與紫檀木或紅酸枝木相似。該種木材分布於非洲東部、中部和西南部,由多個變種組成,其中有的比重大近於沉水,或可列入紫檀木類,多數顏色為紅色或淺黃色,僅屬於亞花梨,以下簡要列舉一下這些樹種名和產地:Pterocarpus stolzii 和Pterocarpus zimmermannii見於坦尚尼亞,其中前者從坦桑北部的烏桑巴拉至南部的馬拉維湖沿岸均有分布;Pterocarpus tinctorius 和Pterocarpus tinctorius var. macrophyllus產地安哥拉; Pterocarpus albopubescens,Pterocarpus cabrae,Pterocarpus delevoyi,Pterocarpus hockii,Pterocarpus kassneri,Pterocarpus odoratus,Pterocarpus velutinus均見於剛果民主共和國。3.3其他在木材市場有時也見緬甸、婆羅洲或馬達加斯加產漆樹科樹種(Gluta spp. 等屬,商用名:任各漆Rengas),其中有的品種木材顏色鮮紅,與紫檀相類似,常被叫做「緬紅木」、「小紅木」、「西西木」、「任加斯」等。但這類木材比重輕,只為0.6~0.8克/厘米3,且薄壁組織帶較寬,有較為明顯的徑向樹膠道,都可與紫檀相區分開來。國內廣西區出產的小葉紅豆木(Ormosia microphylla)心材深紅,色澤美觀,也常以「紫檀」之名稱面世。但顯微鏡下看,此木導管孔徑大,內含黃褐色物質,射線粗,木材結構亦不及紫檀細膩。東南亞產達里豆的一種木材(Dialium sp.又名摘亞木)表面經長期氧化後呈現深紅色,從端面看,管孔配列形式,薄壁組織分布類型均與紫檀木相似,在微觀下可見其射線形態與紫檀明顯不同,是區別的依據。木材市場上還有一種來自非洲西部的深紅色木材,比重大,木屑酒精浸泡也有明顯的深紅色出現,被叫做「象牙海岸紫檀」。鑒定機構曾一度鑒定為紫檀屬,後又改為黃檀屬。經由廣東魚珠木材市場有關專家鑒別,已經排除了是紫檀屬或黃檀屬樹種的可能性。林科院依據此木的帶狀組織明顯等特點認為屬於斯鐵豆屬(Swartzia spp.又名鐵木豆屬)。據國內前往西非地區的木材商介紹,這個樹種出產地有幾個國家,其中早期多來自賴比瑞亞等國,是當地鐵礦礦區內砍伐的原木;近來又有來自多哥,貝南等國的類似木材上市。本文作者在查閱有關資料發現西非所出產的一種雜色豆(Baphia nitida)與所謂「象牙海岸紫檀」的許多特徵相類似,Baphia nitida的商用名為Camwood(英語),Bois de cam,Bois rouge (法語),這個樹種分布於從塞內加爾到加彭的西非大部分地區,以獅子山所出產的最為著名,樹木小,心材材質非常重硬,深紅色,與紫檀一樣,木片和木粉用於製作紅色染料,在西非的許多地區,當地人用來作為染色用途,由這種木材所得染料的染色能力強於很多其他植物中所提取的天然染料,從17世紀開始就出口歐洲,後又大量輸往美洲。它的替代樹種為貝南等國家出產的雜色豆(商用名:Benin camwood,學名:Baphia pubescens),也可以提取紅色染料,但這個樹種的資源數量相對Baphia nitida較少。非洲共有約45種雜色豆,其中究竟是否有作為替代紫檀木的樹種,還有待於考證。在國內的木地板市場上,多年以前就已經將來自熱帶美洲的紫葳科塔葳屬(Tabebuia spp.)的某些樹種的商品材叫做紫檀。塔葳屬遍布熱帶美洲地區,至少有幾十個樹種,花有黃,白和粉紅等不同顏色,此屬木材的統一商品名稱為「依貝Ipe」,也可叫做鐵木(Ironwood),綠心木(Greenheart),輕木(Guayacan)等。塔葳屬木材有淺紅,綠褐,白等多種色澤,只有少數顯紫褐色頗似紫檀。我國進口的樹種主要為齒葉綠心葳(Tabebuia serratifolia),商用名:依貝Ipe(巴西)、拉帕喬Lapacho(巴拉圭),多來自蘇利南,巴西,玻利維亞和巴拉圭,木材顏色為橄欖式的黃綠色,極少見紫褐色,木射線疊生形成的波痕明顯,心材含有拉帕醇樹膠,遇鹼變紅,比重小於紫檀,這些特點都與紫檀有非常明顯的區別。木材鑒定機構將同為南美洲的樹種蓼木(Triplaris spp.)的商用名「蟻木」誤定為此樹種的中文名,並作為商品流通名已廣泛使用。為什麼會將心材僅為綠褐色的綠心葳定名為紫檀?一種原因是這種木材局部的纖維呈現紫色;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從南美洲進口綠心葳坯料時,產地國家常將當地1~2種材質重硬的紫褐色鐵木豆(絨毛斯鐵豆Swartzia tomentosa和平萼斯鐵豆S.leiocalycina)摻入其中銷售,結果出現了有的綠心葳地板為深紫色,因此以「紫檀」的名稱上市,取得了較好的市場認知度。這類紫褐色的鐵木豆近年來已從南美國家成批量進口,因材質重硬,花紋美麗,已用於高級傢具的製作。南美洲木材中還有一種桑科的樹種窄葉飽食桑(Brosimum paraense)在國內被用於地板及高級傢具的製作,進口的鋸材規格較大,材質重硬,結構細,色澤為紅色,光澤度好,傢具製造企業以「南美紫檀」名稱稱呼之。顯微鏡下看這種飽食桑射線為異型非疊生,單列與多列並存,都是與紫檀的明顯區分。隨著各類樹種開發程度的深入,相信會有更多的類似樹種來爭搶「紫檀」這個延續數百年的名貴木材名稱所開創的市場。紫檀木醫藥名Rakta Chandana,用於阿育吠陀葯(Ayurvedic,又稱生命吠陀),被製成小型的片狀、挫末或粗粉末,深紅褐色,口嘗略有澀感,刮磨後有微弱和特殊的香氣,描述如下:形態為粗粉,紅褐色或藏紅色,無味。有「清涼」作用,用於治療腫瘤,頭痛,抗菌,皮膚病,發燒,情緒起伏,毒蟲蟄咬,瀉藥,明目。糊狀木粉(含樹膠)用於消除炎症和治療頭痛、精神紊亂和潰瘍,亦被認為可治療皮膚病和膽囊炎,與薑黃粉混合使用使皮膚光潔細膩,傳統上作為爽身粉使用,在印度南部作為水和蜂蜜的黏貼物,治療痤瘡和面部傷疤。木材、樹皮和葉可作為抗菌葯,控制血糖水平及黃疸病等。每天用紫檀木杯盛水飲用兩次還可治療糖尿病。木材中含有異構黃酮葡萄糖甙,心材含有少量單寧,心材中分離出的木素可抑制腫瘤,木質和果實可做發汗劑,治療肝膽感染和慢性痢疾。 將果實煎熬後,可作為收斂(止血)劑、強身劑用於治療外傷。在義大利還用於治療麻風病。2.4保護措施和貿易路線檀香紫檀在1967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保護公約附錄二中(Appendix II of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面臨的主要威脅為棲息地喪失,木材採伐等。有超過30個國家從印度進口紫檀木,日本是最大客商。日本客商購買各種紫檀製品,包括木片,木粉,但所給出的價格是不同的。印度政府對此的合法出口控制較嚴,尤其是原木,並且不允許出口純紫檀木粉,安得拉邦政府林業局和維沙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的個別公司具有法律許可的出口資質。合法出口多是木片和木粉等具有附加值的製品,主要出口向新加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再中轉流往世界其他地區。紫檀木陸路運輸多利用卡車從印度東南部產地拉往尼泊爾再進入中國,或進入印度東北部的那加蘭(Nagaland),曼尼普爾(Manipur),米佐拉姆(Mizoram)等位於印、緬、中三國交界的諸邦 ,再出境外銷。近年來也有少量原木在德里(Delhi)——旁遮普(Punjab)——列城(Leh,位於印度最北部的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一線通往中國的道路上被查獲。海路運輸主要從泰米爾納德邦的金奈港(Chennai)或附近小港口裝運,常與黃麻袋,氧化鋅,芥子油和鹽混合,發往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迪拜(Dubai),2009~2010年的前幾個月,在金奈港經常有大批量紫檀原木被發現準備運往迪拜。
推薦閱讀:

莆田口岸進口木材增長64.5%;椴木、水曲柳採伐量失控,恐造成價格波動?
鑒定木材的真相
什麼樣的木材最貴?
印度芒果木相比北美胡桃木和白橡木怎麼樣?
芬蘭木庭院木製品,使用注意事項

TAG:木材 | 紫檀 | 特徵 | 淵源 | 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