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君王是明君是昏君,看這幾條就夠了
寫完了《楚國是怎麼衰落的 ---- 寫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之時》,總感覺這個話題意猶未盡。那就是:楚懷王繼位的前幾年幹得還不錯,楚國處於建國後八百年的最鼎盛時期,怎麼只用了四十年,就連戰連敗,從最鼎盛的高度狂跌下來,淪落到國都被奪的慘境呢?
粗略畫個圖,楚國的國勢如下所示。
如果說在春秋末年的吳王闔閭時期,是因為吳國有兩個超能的高人孫武、伍子胥,並且伍子胥滿懷衝天仇恨、導致楚國滅國的話,那麼在第二個楚懷王時期,秦國又有什麼高人呢?秦國當然有能人,但他們的能力和對楚國的仇恨,能和伍子胥、孫武相比嗎?顯然根本不能。所以,第二次楚國衰敗,主要原因就是楚懷王的問題。首先是制度落後,其次是君主不行。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楚懷王,楚國未來雖然仍然會敗給秦國,但不應該敗得如此之速、如此之慘。
主要原因,在於懷王是個昏君。
風雲野熟讀歷史,發現判斷一個君王是明君還是昏君,注意以下幾條就夠了。根據這幾條,再根據所有的公開信息,普通人都能判斷一個君王是明是昏、是好是壞,非常簡單。
一、是否好大喜功、鋪張浪費。
明君一般都很節約。雖然也有個別明君或強主,也比較好大喜功,但是大多數明君不是這樣。不過,昏君大多都是好大喜功、鋪張浪費的。
最有名的例子是隋煬帝。當隋朝國勢鼎盛的時候,煬帝為了顯示「上國」的仁慈,對紛紛前來歸附的國家君主或部落首領們舉行了多場豪華宴會,以示恩寵。大業六年正月十五,隋煬帝在東都洛陽舉行盛大慶典,邀請隨他西巡入京的諸國使節、商人參加。按照隋煬帝的要求,東都皇城外的定鼎門大街被開闢成露天大戲場,五萬名樂工在這裡通宵達旦表演各種節目,持續了半個月。東都的市場被整飭一新,供各國商人參觀。
為了體現大隋的強盛和好客,他要求每一個店鋪都重新進行裝修,連賣菜的小商販都要在店鋪里鋪上地毯。煬帝還命令用絲綢將路旁的樹木纏起來,使整座城市顯得絢麗多彩。
但是西域的客商們看了是個什麼態度呢?他們一路走來,見得世面太多,區區幾十里皇城範圍的宏偉奢靡,並不能遮蔽他們的眼睛。
他們問陪同的隋朝官員:「你們這裡有人連衣服都穿不上,樹上包上絲綢只是好看而已,還不如將這些絲綢拿下來給他們做衣服呢?」
隨行的官員啞口無言。既不能說皇帝昏庸,也無法反駁,只能啞口無言了。
至於屈原時代的楚懷王,由於歷史久遠,記載不全。但我估計他同樣好大喜功,喜歡鋪張浪費。因為:
1、他很喜歡美女,這方面超出了一般君主。
只要是男人,都喜歡美女,何況當年的懷王正當盛年?只是他喜歡美女的程度,還是要超過一般君主。而過於喜歡美女,在得勢時一般都比較驕奢。
2、在其他四國的擁立下當了「縱約長」,帶頭抗秦。喜歡出風頭的人,一般都喜歡宏大的場面。反之也一樣。
3、屈原的《九歌》就是為五國會盟而寫。《九歌》辭藻華麗,場面宏大,為祭祀而寫。根據後世專家的研究,《九歌》在五國會盟上演唱歌舞,充分體現了楚國的文化和國力,年輕的屈原也因此成名。因此,當時的場面一定極為宏大。
二、是否總能說出貌似特別關懷百姓的治國妙論,但言行基本脫節。
這方面,隋煬帝還是典範。
公元604年,楊廣成為大隋第二任皇帝之後發表了即位詔書。為了體現才華,他親自起草詔書。事後證明,這是歷史上一篇罕見的政論文,在短短几千字之內說明了帝國的政體、施政綱領等重大問題,也留下了諸多名言警句。
例如,設置了「皇帝」這個位子,不是天下侍奉皇帝一人,而是皇帝要為人民做主和辦事(每以子民為念,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如果天下治理不好,首先是皇帝的責任(萬方有罪,責在朕躬)。顯然,楊廣認為皇帝一定要勇於承擔責任。而且,皇帝在清醒和睡覺時候都要不斷反思自己,治理國家時要始終充滿憂慮感,對手裡的權力一定要高度警惕,不可亂用(所以寤寐增嘆,而夕惕載懷者也)。
因此,唐太宗看了《隋煬帝集》後說:「朕看《隋煬帝集》,文辭奧妙廣博。從文章推斷,他應該是堯舜這樣的聖明之君,而不是夏桀、商紂這樣的昏君。但是他做的事怎麼都是反著來啊!」
魏徵的回答是:「皇帝雖然是聖哲,但仍然應該謙虛恭謹,聽取別人意見。這樣,智者就會獻出謀略,勇者就會竭盡全力。煬帝自持是天縱之才,驕傲無比,剛愎自用,所以嘴裡說著堯舜的話,做的卻是桀紂的事,始終沒有自知之明,所以就敗亡了。」
魏徵說的還是大道理。作為普通百姓,也很容易觀察。一個君主在繼承大統之後,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是更好還是更壞,情緒是更舒緩還是更焦慮?貧富差距是更小還是更大?對待陌生人是首先假設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是否更激烈?身為普通老百姓,這些都能親身感受到,所以自然知道皇上的說法和做法是否一致,是否脫節。
三、能幹、清廉的大臣是否得到重用。
這很容易看出來,因為各地的封疆大吏對老百姓怎麼樣,政績怎麼樣,當地的老百姓們很清楚。如果「好」官員獲得升遷,「壞」官員得到懲罰,老百姓就會認為君主英明。
如果在老百姓眼裡,口碑不錯的能臣們都被貶,都賦閑退休在家,那麼朝堂之上是否還有比它們更能幹的大臣呢?如果觀察一段發現沒有,就說明現在的朝堂之上是劣幣淘汰良幣,逢迎拍馬的貪官污吏越來越多,剩下的都是明哲保身的庸員。而敢於給皇帝提意見、敢於任事的能員,已經越來越少了。
根據大臣們的總體能力來判斷皇帝是個什麼樣的君主,並不困難。看看皇帝最寵信的四五個大臣的能力和正直程度,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舉個例子。慈禧太后在年輕時還是可以重用能員、聽得進不同意見的,這導致了「同治中興」。但隨著左宗棠、閻敬銘、丁寶楨等老一輩正直、能幹官員的退休和去世,慈禧太后的權勢越發隆盛,官員們都知道她越來越不喜歡聽不同意見,於是大家日益變得八面玲瓏。朝廷之上,只剩下李鴻章這種還算能幹、但私心很重、也能八面玲瓏的人在支撐,可惜還是少數,此時清朝的國勢焉能不衰敗?甲午戰爭之前貌似中日旗鼓相當,但一打便一敗塗地,也就不奇怪了。
在明君身邊,總是不乏正直、清廉的能臣。或者也有一些不正直、不清廉的能臣,但他們必須能幹,能幫助國君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還要解決得好。這種少數不那麼正直的臣子,在明君手下也會存在的。但是在整體清正的大環境中,不正直的能臣沒有多少作惡的能量,所以國泰民安,國勢蒸蒸日上。
但在昏君身邊,正直的能臣無法生存,剩下的都是趨炎附勢、善於察言觀色的小人或庸人。他們中間當然也有能臣,但由於心術不正和整體環境的惡劣,他們把自己的能力用於幹壞事,導致局勢每況愈下。整個朝廷的精神,已經墮落到了極點。
當然,歷史是複雜的,像隋煬帝後期、宋徽宗、漢靈帝這種幾乎絕對的昏君,畢竟很少;像唐太宗、漢高祖那樣的明君,也很少。大多數君主介於他們之間。所以朝堂之上,好官壞官都有,升遷和貶謫也眼花繚亂,讓人很難判斷君主的能力。
四、是否敢於認錯,敢於承擔責任。
明君反而會經常承認錯誤,而昏君,基本不認錯。
皇帝在朝堂上認錯,老百姓一般不會知道。但如果發生了跌宕起伏的大事,釀成大錯,皇帝發「罪己詔」,此時天下都會知道。我這裡說的,是皇帝向天下人認錯。
皇帝有錯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治理國家那麼多事情,即使聖明如堯舜,如各朝代能力超強的開國之君,又怎麼可能件件都對呢?那個層次的人,一旦犯錯,對於天下人來說,可能就是大錯。犯了大錯怎麼辦?真正的明君會主動承擔責任,承認錯誤,而昏君反而會把責任推給下屬,不認錯。
看看發了幾次「罪己詔」的崇禎皇帝,他雖然有認錯的勇氣,但明朝還是亡了。勵精圖治的崇禎能力不足,他在位的時候國家早已風雨飄搖。但是身處國力鼎盛時期的君主,如楚懷王、隋煬帝、唐玄宗、宋徽宗們,能把強盛的國家突然搞到衰落乃至亡國,都是不可原諒的。
這些君主後期都有個特點,就是不認錯。
具備上述四個特點的君主,為什麼在盛世時會把國家搞得大幅衰敗甚至亡國呢?因為這會導致以下後果。
一、為了面子和虛榮,把民脂民膏讓外國人免費享用,而本國老百姓得不到好處,老百姓就會逐漸、越發不滿。
如果本國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國富民強;或者偶爾搞一把大規模款待外國使者和客商的行為,也無所謂。但如果經常這麼搞,而且國內大量老百姓的日子還很差,國內貧富也在差距增大,那麼,老百姓每次看到皇上又在拿民脂民膏款待外國人,給外國援助,心理就會越來越不舒服。長此以往,即使不出什麼大亂子,但君主在民眾中的威望會逐漸降低。
尤其是,君主一方面還能說很多關懷百姓的話,另一方面又言行脫節,老百姓的心裡就更不舒服了。君主的威望,就會日益降低。
威望降低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種虛浮的作風也會導致世風日下。因為君主說一套做一套,並且實際上看低本國人,看高外國人,這給國人們起了很不好的表率。長此以往,民風和官場風氣,都會變壞。
二、正直能幹的大臣被淘汰,君主身邊圍滿了奸詐自私的小人。
這是因為:不願意做自我批評的君主一定很愛面子,他們不僅不能容忍下屬提出不同意見(好像冒犯了自己),而且只要出現問題,就會把責任推到下屬身上。
這會導致:
1、看到正直能幹的大臣給自己提意見,就會越發厭惡。
2、從而,君主會盡量找理由,把這種大臣貶謫甚至殺頭。
3、看到這種情況,明哲保身的能幹官員更不敢提建議,而沒有底線、善於逢迎的小人,就會投君主所好,逐漸上位。
4、君主身邊越來越缺乏提意見的正人君子,而越來越充斥著拍馬屁的小人。
5、時間一久,君主耳邊全是阿諛奉承,報喜不報憂,君主就會越發自負,認為自己能力超群。
6、從而,君主會越發重用那些看起來「順眼」的人。其實這些人都是小人,頂多還有幾個雖然有能力、但善於明哲保身、稍微有良心的大臣。可惜這些大臣已經不敢提意見,只是明哲保身、享受榮華富貴而已。
7、由於君主和身邊大臣們的意見往往一致,所以做的決策越來越脫離實際,而君主卻渾然不知,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8、由於政策越來越脫離實際,在下面執行時必然會遇到越來越大的挫折。但是,自信心越發爆棚的君主,認為這是下面的人辦事不力。是「群眾和下級官員太差」,對不起自己的超凡能力。
9、於是,整個官僚集團越發充斥著報喜不報憂、得過且過的官員,能撈就撈。整個官僚集團是在逆淘汰,這個集團的道德水平在不斷下降,日益腐化墮落。
10、老百姓在不斷受傷害,但他們毫無辦法。個人的力量無法對抗社會,老百姓能做的,就是適應這個社會,並且用類似的手段爬上去。
11、幾十年內,整個社會的道德,會淪喪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12、但是只要不出大事,整個社會,看起來仍然歌舞昇平。官場上的主要聲音,都是頌揚偉大的君主。
三、整個管理集團的能力越發低下,和世風形成惡性循環。
這已經包含在第二條的推理中了。但由於這個現象很重要,所以單獨提煉出來。
四、一旦發生戰爭,就會兵敗如山倒。
這是因為:官場的逆淘汰也讓將領們的能力日益低下,士兵沒有士氣。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沒有大亂,誰都必須適應這個骯髒的社會。好人痛心疾首,壞人會沒有底線地想往上爬,一般人混吃等死。這樣的軍隊,哪怕過去很強大,但面對強敵,要真刀真槍地幹了,不會有多少人為統治者賣命的。因此,此時的軍隊不可能有頑強的戰鬥精神,遇到強敵,就會兵敗如山倒。
楚懷王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上台十幾年後,喜歡用他喜歡的人,驕奢淫逸,好大喜功。他重用屈原,並不是因為他覺得屈原的建議是正確的,而首先是因為他喜歡屈原這個人。一旦他不喜歡屈原了,立刻就貶謫,而且也再不看重屈原的建議。除非在秦國的強大外力下栽了跟頭,才會重新認識到屈原的正確。
所以,楚懷王完全是根據個人好惡來用人,他怎麼可能虛心接受建議呢?時間一久,懷王身邊就圍滿了小人,導致世風日下。因此,在楚懷王剛上台幾年後,過去的正直風氣總體還在,楚軍還能大破魏軍,延續過去幾十年的輝煌;但是又過了十幾年,等官場完成了逆淘汰,社會日益墮落,楚軍再遇到秦軍,以及再遇到齊、魏和韓軍的時候,將領無能,士兵沒有士氣,只能是大敗虧輸,再也不能打一次勝仗了。
懷王后期唯一的勝利,是吞併了越國。但是當時越國內亂,其官員的貪腐程度、士兵的士氣,更是惡於楚國。正是因為越國太差,所以才發生內亂。所以楚國滅亡這樣的國家,不是楚國厲害,而是越國更糟糕而已。
五、在大難臨頭之前,這樣的君主會輕率決策,然後一意孤行,不遇到重大挫折是不會停止的。但是那時,國家已經被他帶進了陰溝。
楚懷王就是例子:輕率決策,然後一意孤行。誰讓他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呢?因此,也就敢在被張儀欺騙、惱羞成怒之後,擅自發兵和強大的秦國作戰了。在楚懷王看來,秦國固然很強大,但是楚國也不弱啊,怎麼就不能一戰呢?
於是,就做出了輕率的決策。
晚年的慈禧太后,自以為義和團能「刀槍不入」,然後向十一國宣戰,也是一個道理。宋徽宗、晚年的唐玄宗,都是如此。在這方面,就連勤政的崇禎也好不到哪兒去。他手下並不缺乏能幹的大臣,袁崇煥、曹文詔、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傅宗龍、楊嗣昌,乃至早已退休的孫承宗,個個都很棒,也都忠心耿耿(只是後來的洪承疇有瑕疵)。可惜崇禎做決策過於輕率,喜歡讓手下大臣揣摩不透自己,用人不當,遇到挫折又喜歡擅殺大臣,以為這才是帝王心術,皇帝威嚴。可惜沒學到家,導致最後人人自危,謊報軍情,或者投降清朝。歸根結底,崇禎的功夫還是太淺,他認識不到手下大臣們的長處和短處。這個人到了最後,就是瞎指揮。
推薦閱讀:
※好水怎麼調?有害藻防控、水色分析這一篇就夠了!
※硝酸甘油如何用?看這篇就夠了
※晚年不想有病,知道這22集就夠了!太經典了,互相轉告~
※不合理低價游丨繞開不合理低價游陷阱?一張圖就夠了!
※學詩學《唐詩三百首》就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