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親子關係:缺乏界限感的父母,渴望獨立的子女

誠然,父母的「幫忙」給孩子提供了諸多好處,但也讓部分兒女,扛著這份「甜蜜的負擔」苦不堪言。如果兒女意欲獲得獨立、發起殖民起義,就很容易被扣上「不感恩、不孝順」的大帽子,更會遭遇周圍人的不理解。

今天這篇文章,轉載自一位心理學出身的媽媽思怡,她反思了自己的成長曆程中,「乖乖女」身份背後無原則、無立場的順從,和被父母插手過程中不快樂的根源。

她在文中提到的幾個問題,很多中國父母身上都有,希望對你能有所啟發。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思怡的生活筆記」,作者思怡,主業帶娃,業餘愛好碼字,心理學碩士,通過婚戀、育兒、家庭等話題探索自我成長。

現今的中青年一代,不少人因為與父母的家庭矛盾而苦惱:催婚催生,育兒矛盾,職業選擇矛盾……而另一邊,也有很多老人感到無奈,子女已經成年成家,卻仍依賴年邁的父母,不僅要幫著帶娃,還要提供經濟支援。

甚至,有時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和做法讓他們痛心失望,感到自己的付出和回報遠遠不成比例,就像一篇在長輩朋友圈廣為傳播的文章:《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兒女,他們愛我們嗎?》

是啊,我們愛父母嗎?我想一定是愛的,但愛的同時,仍免不了有矛盾,有傷害,就像我和媽媽之間經歷的,這相愛相傷的二十年。

一、順從

我的媽媽辛勤能幹,家裡的大小事都是她在操心做主,對我的照料無微不至。我從小就是乖乖女,學習成績好又聽話,很少向父母提要求。

我甚至沒出現過青春叛逆期,我在中學時代對父母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關於我的頭髮。

我跟他們說過很多次,不喜歡頭髮太短,但我的反抗根本就是無效的,媽媽會帶我去理髮店,讓理髮師把我的頭髮剪到她滿意的長度。在女孩子最青春的年紀,我的頭髮究竟有多短?有好幾次,我被誤認成男生。

我成年以後,我的婚事自然是媽媽最關心的頭等大事。

因為和男友的感情一直有問題,我對結婚特別不情願甚至感到恐懼,但媽媽認為我們應該且必須結婚。由於我一貫的順從,我最終還是結婚了——領結婚證那天,我絲毫沒有感到幸福喜悅,卻好似墜入無底深淵。

二、迷思

婚後我和媽媽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敏感的覺察到她不再是我最親密的人,我不再有問必答,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她感到憤怒和傷心。

變化的原因:除了建立自己的家庭,也和我讀了多年心理學有關。

在那之前的二十年里,來自學校、媒體和父母的教導都是「同一首歌」:父母養育子女不易,付出心血付出愛,子女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將父母塑造為付出者和給予者的角色,而子女則被定位為接受者和回報者的角色,回報的要點之一是孝順,其中的「順」,是順從、服從。

在我讀了心理學之後,卻看到了親子關係的另一個「故事版本」。

比如,心理諮詢中經常嘗試:通過理解自己的成長經歷,來改善當下的心理問題,而父母常常是成長經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其中不乏負面影響。

比如:自卑可能源於從小遭受父母的貶低,退縮的性格可能與父母的過度保護有關,等等。也有很多研究證實了,父母不同的教育養育方式對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有重要影響。

我越來越多的了解到,父母對待孩子,怎樣做是恰當的,怎樣做是不恰當的,二者之間,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可能有什麼不同。很多父母養育孩子的做法,並非完美無瑕,甚至,給孩子的傷害可能持續終生。

同時,隨著生活的延展,我越來越多的被自己的問題困擾:我的軟弱,我的不快樂,我習慣性無原則的順從;和父母相處時,儘管他們對我很好,我卻總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我開始問自己,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我的性格和父母養育我的方式有什麼樣的關係?

回憶我的成長年代,父母對我很和善,僅有的幾次批評,我記憶深刻。

8歲時,一天媽媽午睡醒來後,用埋怨和責備的語氣對我說:「你怎麼一點也不會關心人?都不知道給我蓋被子!」我立刻感到心裡被什麼打了一下,我也是個敏感的孩子吧,我很委屈,也很愧疚,媽媽照顧我那麼無微不至,我是不是真的讓她很傷心失望?

11歲那年,我生了一場大病,整個寒假悶在家裡,想出去玩爸媽不許,我發脾氣哭了一場。沒想到爸爸也流淚了,他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知道你生病你媽媽背著你哭了多少次,頭髮都白了!」我呆住了,我以前從沒見過爸爸哭。

我想,父母是非常愛我的,但這愛裡面,有太多的控制;同時,他們對我也是有期待的,這期待裡面,還有害怕被辜負的脆弱。

這兩點放在一起,對孩子意味著什麼?正好是那句歌詞:「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於是,我小心翼翼的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

只是,如果父母的要求和感受如此重要,那麼,我的感受我的需要在哪裡?如果,我的順從和軟弱和母親的控制有關,那麼,我該如何擺脫成長經歷的影響,讓自己強大起來?

三、獨立

那時候,心理學中關於家庭和獨立的看法,使我的內心產生了震動。

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子女與父母之間緊密的感情和關係,是持續終生的。

結婚,意味著在與父母的關係之外,增加了一個重要關係:夫妻關係;生育,意味著再增加一個重要關係:親子關係。

隨著人生階段的進展,身上的重要關係一再「加碼」。如果要區分出誰是最重要的人,哪個關係是核心關係,很多人會覺得很難。

但在西方心理學中,對家庭模式有不一樣的解讀。

一個人自出生開始,與父母的關係最為重要和親密;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得獨立;成年後,最親密的關係轉化為夫妻關係並持續終生。

這樣的家庭模式背後,是這樣的觀點:成年後與父母的分離,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是走向真正獨立的必經之路。直觀的體現之一就是,一個人能決定自己的事。

關於自我界限,我以前是毫無概念的。

有一次,我和老公外出旅行,媽媽為了治病方便在我和老公的家裡住了一段時間。我回來後發現,她把家裡所有的物品位置重新整理了一遍!我立刻感到一股不爽湧上心口,但我說不出哪裡不對,難道媽媽身體不適還辛苦幫我收拾家務,我還要對此不滿嗎?

但後來的幾個月里,每當我找東西找不到,我就生氣。後來我才明白,這就是自我界限被侵犯的感覺。

我逐漸意識到,在很多年裡,我都活得像一隻牽線木偶,我渴望獨立。

與此同時,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父母知道我要離婚後強烈反對,勃然大怒。而我的表現像個叛逆期遲來的孩子,幾十年里我一直在壓抑和逃避的憤怒情緒統統浮出水面,我們互相說了很多傷害對方的話,兩敗俱傷。

我堅持我的決定,但隨後很快發現,事情並沒那麼簡單,這緣於婚後父母認為我應該買房,可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儘管我表示不需要,他們仍然轉給我一筆錢,我們用來買了房子,我的離婚也牽扯到父母的經濟利益。

這時我不得不無力的承認,我其實並不獨立。一個人人格上的獨立,能否掌控自己的事,與經濟獨立和生活獨立密切相關。我把那筆錢還給父母以後,無論他們怎麼堅持,我都堅決拒絕再用他們的錢。

離婚前後的這段時間,我和父母的關係很糟糕。

我最不能承受的是,只是因為我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就對我那麼不滿意。他們最不能承受的是,辛苦養育大的女兒竟然對他們有頂撞,有憤怒,有怨恨,感覺受到極大傷害,認為我缺乏感恩之心。

媽媽認為是心理學害了我,因為「外國的東西不能用在中國人身上」。

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中縈繞,的確,心理學關於家庭的一系列觀點根植於西方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近些年來,這些觀點在我們這一代當中越來越普及,他們究竟適用於中國家庭嗎?

就我的家庭來說,對我個人,我因此獲得自我的覺醒和獨立,這一步一旦邁出就不可能再回頭;對我的父母,他們感到失去了原來那個親密孝順的女兒;對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表面的平靜被打破,波濤隨之而來。

站在子女的立場,似乎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很多家庭中,上一代父母缺乏界限感,手伸得太長,希望替子女決定職業、婚事、生育、以及育兒方式,不願意退出與子女的第一親密關係,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

他們應當尊重成年子女的獨立性,應當放手讓子女做主自己的生活,這樣似乎這些矛盾都可迎刃而解。

但事實上呢?

家庭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這個關係的另一方,是對你特別重要的人,並且,他們可能永遠無法認同這個觀點,也不容易改變,反而會因此受到傷害,這個傷害還可能再反彈到子女身上。

後來,我的思維方式更加開放,除了關注應該與否,是非對錯,誰身上出了什麼問題,我更關注父母所謂的「界限不清」來源於哪裡,對家庭還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這時,跨文化心理學的一個視角,讓我有了新的理解。

四、不同的自我概念

跨文化心理學中,是這樣看待東西方文化差異的:

「西方文化是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文化,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獨立型(independent)自我。東方文化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文化,東方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interdependent)自我。」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人與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本來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還有研究發現,中國人的自我概念是和母親緊密聯繫的。這還得到了腦科學研究的證據:自我和母親,都引發了相同的腦區活動,而西方人只有「自我」能引發相應的腦區活動。

也就是說,對中國人來說,自己和母親,在大腦中「住在同一個地方」,這是一種何等緊密的關係!

我有些明白了為什麼上一代父母對子女付出很多,把子女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深度的參與其中,甚至代替子女做出決定,並且希望和子女保持親密感。

因為在他們心裡,自己和子女是如此緊密的交纏在一起,如果要和子女「劃清界限」,對他們來說可能就像割裂自己那麼難受。

而我們這一代人,成長曆經了全球化進程,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思想上比上一代獨立,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期望擁有更多的自主。

我們這一代,更像是走在從互依型自我,過渡到獨立性自我的路上。從這個角度,現今的「中國式」家庭矛盾,是東西方互不相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觀在一個個中國小家庭中的碰撞和衝突。

文化的產生和持續,必然有其適應社會的現實意義。

中國這種家庭成員緊密互依的關係,帶給兩代人的除了矛盾,也有巨大的獲益。

對很多父母來說,「養兒」仍然是「防老」的最有效途徑,天倫之樂一定比孤獨終老幸福。對很多子女來說,如果沒有父母拿出一生積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買上房子;如果沒有父母幫忙帶娃,家庭生活和經濟甚至可能無法正常運轉。

當理解了這些以後,對於父母的「界限不清」,與其認為他們有「問題」,我更傾向於看做他們和我「不同」。

這句話現在寫下來如此簡單,但曾經很長時間裡,我身陷其中,受困于思維的局限和情緒的漩渦。

面對這種「不同」產生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獨立的同時減少對雙方的傷害?首先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緒。

五、如何對待負面情緒

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不滿意。

我似乎知道,我身上的種種缺點,與我父母之間的聯繫是什麼。我想改變自己,卻常常力不從心,身上好似被施了魔咒。

另一方面,無論我怎樣想掙脫父母的控制,他們似乎仍然沒有把我看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伴隨著這種無助感,我對父母感到憤怒和怨恨,這讓我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是否冷漠無情缺乏感恩之心?我是否應儘力消除這些情緒?

後來,我慢慢明白,我如此在意父母是否將我看做一個獨立的人,源於我內心仍不確信自己是否真的獨立,那個小孩仍然在期待通過父母的認可來宣告自己的獨立性。

因為我不接納自己的缺點,才把對自己的不滿意轉移到父母身上,似乎這樣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和壓力轉嫁出去。

而事實上,作為一個成年人,自身行為的責任人只有自己。並且,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除了父母的影響,也有先天特質和其他經歷產生作用,換言之,自身缺點這口黑鍋,並不能完全給父母來背。

我試著更接納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任何情緒,不再和自己較勁。我也能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不僅關注問題,也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力量。

如果說我的問題曾經和父母有關,那麼我身上的優點和做出改變的力量是否也源於父母的饋贈?

我再婚有了孩子後,有時候請媽媽幫我帶娃。意料之內,我能看到媽媽身上的問題如何在育兒中顯現,比如她的控制、她的反應過度。

但超出我預期的是,我看到了更多她的優點如何在育兒中顯現,比如她的耐心和細心、她的創意和熱情。我好像看到了她是如何照顧我長大,這種微妙的觸動不可言表。

經過這樣的過程,我對父母的憤怒儘管仍然存在,但比以往平息了很多,我也不再為此過於糾結。同時父母也在做出改變,我們關係有所緩和。

我想,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感情,本是人之常情,無需拔高,也不必刻意罩上光環。

越親密的感情,成分越複雜。

愛和感激,一直都在;傷害、失望、憤怒,有時候也會自然發生,如果發生了,不妨坦誠對待。

對待負面情緒,如果僅僅是壓抑和掩飾,不管如何努力,它仍會存在於一言一行中,在表情、語氣和措辭中顯現,對方一定感受得到。我們越是想壓制它,引發的破壞力可能反而越大。

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對此有形象的表現。

魔法師如果沒有學會如何化解自己的憤怒,強行壓抑,最終積聚演變以致失控,變成破壞力極大的一團黑色颶風,給對方和自己都帶來巨大的傷害。

其實,每個人情緒的魔法師,就是自己,終歸也只能靠自己。

我們需要試著接納負面情緒,與之共處,關照自己的內心,探索情緒產生的源頭,將對自己有新的發現。

等到負面情緒漸漸平息,再去看這件事,會發現看法可以更加客觀、開放,能夠接受不同的觀察視角。同時,新的理解角度,也會讓我們的情緒心態更加放鬆平和,更容易規範自己的言行,找到適合有效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


推薦閱讀:

打人、扔東西、說「不」……孩子越大越難帶?趕緊看這篇!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八本書讓你參透親子關係
致和馬伊琍一樣糾結的你:其實孩子是否獨立,跟怎麼睡沒那麼大關係
拯救親子關係!這六條溝通技巧父母能用一輩子
原創漫畫 | 全職媽媽的「幸福小秘密」,你知道嗎?

TAG:中國 | 父母 | 親子關係 | 親子 | 子女 | 中國式 | 獨立 | 關係 | 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