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集錦攝影大師——郎靜山

集錦攝影大師——郎靜山

——略論郎靜山「集錦攝影」的意蘊追求 攝影藝術大師郎靜山,在他漫長的攝影歲月里,接觸相機近百年,在攝影藝術領域裡尋找表現「中國美」的方法。以相機代替畫筆,重塑中國畫的山水意境,將繪畫的高超境界,融入在攝影藝術之中,創造了「集錦攝影」法,被人們稱為「影中有畫,畫中有影」的一種自在無為的風格,他的一世紀攝影生涯,不僅富有傳奇性色彩,同時他的「集錦攝影」作品內涵,是展現中國民族文化之美,用相機顯影所創造的中國文人畫意蘊,獨樹一幟,享譽全球,是中國影壇文人畫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數以萬計的攝影作品,構成了絢麗多姿的集錦攝影畫廊,豐富了中國影壇和世界影壇。作為一種藝術風格的確立,近百年的不懈努力和求索精神,是值得我們研究、學習的。 一、郎靜山早期攝影創作與集錦攝影風格的形成 郎靜山認為攝影是西方科技的偉大發明,中國山水繪畫則有獨到的藝術境地,因此,讓兩者完美地融合,創造具有中國水墨渲染美感的集錦攝影作品,是他一生的追求目標。人們說:郎靜山以一個世紀洞察生活的眼睛,用畢生的精力捕捉和創造中國山水意蘊的自然美,這雙眼睛其實就是一隻最精良的鏡頭。這話一點不假。他的近百年攝影生涯,創下了不少「第一」的頭銜:中國第一位攝影記者,第一位開創教育先河的攝影老師,第一位以集錦攝影表現中國畫意的攝影家,第一位擁有世界各國最高名銜的華人,第一位創造和舉辦「百歲攝影展」的世界紀錄的攝影大師…… 人們提起郎靜山,就會與集錦攝影聯繫起來。集錦攝影的「意蘊」是什麼?他又是如何有此靈感呢?不妨從他小時候學習攝影開始。出身軍人世家的郎靜山,從小因受其父郎錦堂的影響偏愛書畫。12歲進入南洋中學念書,由於他繪畫基礎成績較好,很得國畫老師的賞識,這位老師喜歡玩相機,在愛徒心切之下,將這門當時稱為「絕活」的照相技術傳播給郎靜山。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因此而意外地造就了一位國際知名的攝影藝術大師。 踏入社會後的郎靜山,不久以業餘記者身份首次發表取材於上海公園內景色的新聞照片,反響極為強烈。當時正值上海時報進口印報機,郎靜山也就成為中國首位攝影記者專為報館提供新聞照片,開始了他的攝影生涯。 一個攝影家的藝術思維,創作風格,創作方法,皆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郎靜山的青年時代,剛好全球攝影界處於繪畫主義的全盛期。我國的一批攝影家由於受傳統繪畫風氣的影響,大都以文人畫意唯美為主,嘗試運用攝影來創造「中國畫意」的特有韻味。他們提倡影藝,舉辦展覽,成立影社,頗具活躍。攝影這個所謂的「舶來品」,在這個時期傳播宣傳媒介上發揮了它獨特的功能。可以說幾乎是與動蕩的近代史同步發展。 1931年,郎靜山以一幅《柳絲下的搖船仕女》寫實作品,首次入選日本國際攝影沙龍,開始他把藝術作品推進國際攝影界的歷程。據介紹在當時國際攝影沙龍的鏡頭下的中國人,不是抽鴉片的煙民,便是裹小腳的女氏,他們每以好奇心理獵取中國不良風俗的照片,傳播流傳海外,甚為國民恥辱。這個時期一批包括郎靜山等文人攝影家,以中國傳統文化韻味與美好的山水意境、民族風情作品送展沙龍,用這種最有力的國際性語言,把中國山川之美,文物之博,道德之善介紹展示於世界,宣傳中國民族文化之偉大,修正西方對中國人的印象。郎靜山認為:攝影本身就是寫真,但我們要利用它作為我們創作藝術、表達思想情感的工具,而不是跟在西方科技後面跑,永追不止。他自己主張在技巧上應吸收西方科學文明,使攝影這個「舶來品」,在中國不再是件難事。但在藝術視界,無論是取景構圖,還是畫面色調,應多研究創作將中國畫理融入攝影,表現氣韻生動、高超意境、自己獨特風格的「集錦攝影」作品。 二、「郎氏風格」的精髓與意蘊追求 郎靜山說: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具有「美」的作品。集錦攝影雖然製作過程複雜,但有一個標準鏡頭,就可以走天下。 攝影技術是西方科技上的一項偉大發明,而中國的繪畫則在藝術上獨到的藝術成就。普通的直觀照相與藝術表現是兩回事。也就是說,照片本身只取得對象,若以藝術家獨具慧眼的角度去捕捉,用心思智慧改變光線氣氛增加美感,才能產生藝術魅力。所以,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基本上是以兩個途徑研究和發展的。一是利用硬體的科技,新的機器,新的技術捕捉對象。二是在藝術表現上求突破。中國傳統藝術不但歷史悠久,並且博大精深,可以無窮地發掘,借鑒利用。那麼,如何熔西方技術與中國藝術於一爐,是他突破傳統攝影的模式限制,走出個人風格的基本創作動機。由於早年紮下的繪畫基礎,也是導引他將中國山水畫的精神所韻,納入攝影作品畫面的主因。 畫家作畫用筆,攝影家創作有相機,兩者的工具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營造美好的畫面的平面造型藝術。中國繪畫所謂的「定景」,其實就是攝影中「構圖」定景的原則和方法,有疏密、繁簡、虛實、陰陽、呼應、調和等等。這些均可運用於攝影藝術創作的構圖之中,畫家筆下的晴雨明晦、朝暉夕映、高山流水、萬壑松風等表現氣氛,同樣也可能用攝影之法營造出來,甚至中國畫中所強調的意境,如「遠山一高一低則有情」,「雲出岫而無心」、「鳥倦飛而自返」等畫中的意境,攝影同樣也能呈現出來。可以運用角度、光影的選擇造成中國畫所表現的「氣韻生動」藝術效果。 中國畫在繪事六法中,有所謂「經營位置」與「傳模移寫」的畫理。畫家在用筆墨時可以取捨萬疏,支蕪存菁。攝影在受機械與環境對象的限制時,則必須採用「集錦」之法。所謂「集錦」就是集各種物景配合成章,舍畫面之所忌,取畫面之所畫,如同國畫中傳模移寫的經營位置之法,使作品達到理想、完美的境地。 據朗毓祥先生在《我的父親郎靜山先生》一文中介紹:「父親熱愛中國藝術與民族文化,為了探索和創造能夠反映燦爛的中國文化的攝影藝術,下了很大功夫研究歷史畫論,咀嚼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藝術精髓;遍閱唐詩、宋詞、元曲,背誦其中的精篇名篇,他要把畫意、詩意融進攝影作品。創造屬於自己的攝影藝術,屬於中國文化的攝影藝術。」 由此看來,任何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時代,藝術都有其自身與歷史割不斷的師承關係。沒有這個師承,藝術就失去其藉以發展的基礎和聯繫,攝影也是這樣,要看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的吸收、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一個藝術家的獨特個性,藝術風格,是與個人整個精神氣質,創作理念,生活閱歷分不開。藝術的氣質,獨特的生活感受,導引形成他在藝術上的個性和風格。這便是「郎氏風格」的理念產生由來。藝術創作要靠人生徹悟,心靈迸發;要靠熱心澆鑄,魂魄呼號。郎靜山在創造集錦攝影之前,已有十餘年的寫實攝影基穿他以民族魂的中國繪畫理法,嘔心瀝血地研究和創造相適應的寫意攝影表現方法。他運用「師造化」而「出乎造化」,不「直觀描末而有「有所取棄」的畫論,澆注自己的意念和思想,來營造「理想境界」;他采醛鳥瞰透視」的國畫布局來充實和豐富攝影畫面,調整「平面透視」的不足。從而創造出獨特的、別具中國風格的《集錦攝影》作品。 「郎氏風格」的精髓在於中國化。事實上郎靜山的成名作,並非從「集錦攝影」發端的。它只是體現「郎氏風格」的一個重要部分。他從開始的寫實攝影為基礎,創造了以寫意為目的的畫意攝影。他以具象攝影為根本,衝破具象拓展浪漫寫真的集錦攝影。1942年他的第一件集錦作品《春樹奇峰》在英國首度展出後觀者稱奇,並獲得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首獎。1950年所作《松鶴長春》參加英國國際沙龍,被譽為最傑出的佳作。數十年來,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已名揚國際影壇。據不完全統計,參加各國沙龍400多個,入選作品逾千幅,獲獎作品百餘幅。 三、郎靜山「集錦攝影」技巧基礎探討 郎靜山認為,集錦攝影,拍攝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沖洗、剪裁、放大組合等技巧更為重要。每幅成功的藝術作品,都是在窒悶面黑暗的沖映室中的心血結晶。 集錦攝影是「郎氏風格」的傑作,在於尺幅之中成影於氣象萬千的畫意效果。事實上這樣的作品來之不易。每一幀作品花費的時間、功夫不一。有的只要拍幾次即可成功。有的得花上幾十張甚至幾百張照片素材,才得以完成。通常一幅作品約需數十次試驗放大,用盡匠心,方能渾然成趣。例如他的《百鶴圖》完成時間跨度長達77年。《松鶴長春》這幅用了四張底片完成的佳作,時間跨度達33年。這也是集錦攝影的珍貴之處,也是郎靜山得以名揚國際近百年的原因。 有人問,郎靜山「集錦攝影」之法的藝術技巧、要訣是什麼?我理解就是對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藝術構思,藝術創造,藝術加工,然後重新塑造畫意。在有限的畫幅中,達到無限境地。製作集錦攝影的要訣,在於不違背自然。它的創作步驟,包括收集素材,排比圖片,規劃草圖,接合底片等幾個過程。拍攝物景不限於地,不限於時,不限於遠近,不限於氣候,隨游所至,任意取捨,一花一木,一水一石,皆是可以收存、集合的素材,達到傳模移寫的作用。 製作集錦攝影的另一個要訣,就是要掌握其「真」。首重圖片間角度、光線、透視排列與景物時序的關係。都應符合人們對自然的視覺觀念,否則就會接合拼湊失真,弄巧成拙。景物的排置應以視覺印象為依據,力求突破呆板的鏡頭規律限制,彷彿國畫中的構圖布局,無論背景遠近往往都是同樣清晰。對主體及賓襯體關係惟以繁簡、濃淡區別,方能成為胸中丘壑。在接合底片時,儘力尋出它們相通的脈絡。避免出現硬接的痕迹。據介紹郎靜山在製作接合景物時,多用散光點鏡頭,將光圈收小,用少許散光放映,照片色調顯得格外渾融。如以網線版加在感光紙上套放,補救兩底之間的接合痕迹,會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他的《松鶴長春》佳作,是用四張底片集錦合成。「山峰」取材黃山,「松樹」取材上海,「山坡」取材蘇州,連同仙鶴四景集成,歷時33年完成。一幅作品的製作,從取材、構圖、曝光、接合、重疊十分不易,成功與失敗全憑攝影家的藝術技巧和功力。 綜觀郎靜山的集錦攝影作品中,山水是他最獨到的一類。據郎老生前與筆者表示:他之所鍾愛山水,除自幼喜愛國畫山水深邃之美外,更因山水源於自然。將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奧妙,移在靜態的攝影之中,就很可觀了。 「郎氏風格」作品不僅蘊涵中國繪畫的韻味,並且運用中國傳統的寫意手法,使作品含蓄蘊藉,「像外有像」、「畫外有境」,把寫實和寓意融合結合,將傳統的繪畫之法融於攝影畫面構圖之中,表現出東方藝術思想的特色,具有中國傳統美學和人生觀的內涵。作品中的山川氣韻,皆取材於大自然的真實景物,原形入畫,取精用宏。通過獨具匠心的藝術處理,變平面透視於鳥瞰透視,使畫面具有氣象萬千錯綜複雜的真實美感。 「郎氏風格」作品,除發揮其近取其勢、遠取其質的中國畫意獨特風貌之外,充分顯示了黑白攝影的藝術韻律和品格。就藝術追求而言,其作品的形成與發展,思維與形式表現藝術獨創性,也不是僅從書本上而來,而是從所處的社會、環境生活以及當時繪畫主義影響所獲得,從攝影術輸入中國,開始攝影到研究攝影;從寫實到寫意而至詩意,從具象到抽象乃至集錦格局,整個變化與發展,直到登上國際影壇高峰。那種對藝術不懈追求,不斷進取的獻身精神,表現了一位東方藝術家的典型的品格。 當今中國影壇乃至世界影壇,百花爭芳鬥豔,個性、風格、流派紛呈。報導性、紀實性的、寫實性的、抽象的、印象的,自由馳騁,相互交流,相互補益,展現出大河奔騰藝浪疊翠的生動局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藝術創作要走自己的路,切莫模仿別人,繼承傳統要跳出傳統,要創造獨權一幟的作品,要繼承師名,切莫繼承師氣。從張揚藝術個性方面,郎靜山的創作思想,創作理念,創作道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探討的。用相機顯影的百年歲月「郎氏風格」的內涵是中國的、東方的,沒有西方攝影的模式,是近代攝影拓荒有成就的傑出藝術家之一。


推薦閱讀:

八字種種取象彙集(上)_大師
中興南山律宗弘一大師
【中醫奇談】國醫大師李濟仁「時差療法」愈病
中國近代傑出的書畫大師和詩人李可染
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

TAG:攝影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