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離:抽象思維的10種神奇力量

心理導讀:常言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心理學家發現抽象思維與心理距離能擁有10種神奇的力量。

靈活運用心理距離的方法很簡單:想像你自己進入了未來世界,或者生活在另一個國家,甚至成為另外一個人。這樣做的目的是製造疏遠感,走出你自己的小天地,可以採用任何你能想到的辦法。

這種方法可以將你置於抽象的或心理距離的心智框架中,從而會以各種方式影響你對外部世界的知覺。舉10個最常見的例子。

1. 讓挑戰性的任務看上去更容易

如果你發現某項任務很困難,增加你與此任務的心理距離,你就會覺得它更容易:

「激活抽象的思維模式可以減少任務的困難感。直接操縱任務與人的距離會產生同樣的效果:當參與者倚靠在座位的後背上,拉遠他們與任務的距離時,他們會發現任務不再那麼困難。」(Thomas & Tsai,2011)

所以可以說,實際距離和心理距離一樣真實。

2. 產生自我洞察力

當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而你想找出原因,心理距離也能幫上忙:

「……從自我遠離的角度(即從旁觀者的角度思考自我)分析自己負面經歷所帶來的情感,與自我浸入的角度(即第一人稱角度)相比,從短期來看,前者帶來的情緒和生理反應更少,能保護他們免受自怨自艾帶來的負面結果的影響。」(Ayduk & Kross,2010)

3. 增加說服力

人們在考慮購物時,如果思想處於心理上的遠距離,更容易被人說服:

「兩項實驗研究一致表明,處於決策之前思維定勢的消費者(即仍在對一項未決的決策仔細考慮的消費者)更可能受到導向心理疏離的信息的影響,這類信息強調未來或者指向遙遠的其他目標……」(Nenkov,2012)

4. 獲得情緒自控力

心理距離能賦予我們情感距離:

「……如果我們想像自己遠離負面情境,則此類情境通常顯得不太消極,情緒喚醒也較少;而如果想像自己走入負面情境,情況剛好相反。」(Davis et al.,2011)

如果你是個非常情緒化的人,心理距離是控制你情緒的非常實用的技巧:

「針對個體習慣性的依戀方式,辯證地匹配使用心理距離,通常能導致更好的情感調節;對親密的依戀關係不敏感的人,習慣於疏遠親密的經歷,那麼他們可以從想像與別人的親密場景中,讓心理浸入從而得到改善;而對親密的依戀關係非常渴求的人,則習慣於沉浸在自己的經歷當中,所謂當局者迷,他們可以從心理距離的疏遠中獲得幫助。」(Wang et al.,2012)

5. 當心解釋性深度錯覺!

抽象思維的結果並非都是正面的。抽象思維的危險之一是,它會導致我們以為自己很好地理解了某些事物,事實上未必。這種現象叫做解釋性深度錯覺(the 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

「……很多人都模糊地知道,地震的發生是因為兩塊地質板塊碰撞,彼此相對移動造成的,但對於最初造成這種碰撞的機制,還是知之甚少。儘管如此,人們相信自己對這些概念理解非常深刻,當提請他們詳盡地描述這些概念時,他們就會震驚於自己解釋的淺薄。」(Alter et al.,2010)

因此:

「雖然民間智慧提請我們注意,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時更值得擔心的情況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Alter et al.,2010)

6. 真誠地面對自我

心理距離能讓我們不太容易受到社會力量的影響,因為:

「……這種距離感有助於指導行動,心理距離能持續一致地反映個體的核心價值觀和理想,這些可能在重要的人際關係和群體之中是共享的。」(Ledgerwood et al.,2010)

換言之:當我們抽象地思考或者具有心理距離時,我們就能更真誠地面對自己。

7. 變得更加禮貌

人們抽象思考時往往會變得更有禮貌。

8. 點燃你的創造力

思維面臨困境時,專家通常會建議人們暫時休息,客觀上遠離當前任務。但心理距離同樣有用:

「在一項研究中,讓參與者解決問題,一些參與者的位置離任務目標遙遠;而另一些參與者離目標很近,結果發現前者解決的創造性問題是後者的兩倍。」(Jia et al.,2009)

9. 提升你的自控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運用抽象推理有助於提升自控力: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人格剖析圖,參與者要忍受手掌用力握住手柄的不適。結果發現,進行高水平、抽象意義思考的參與者比起進行了低水平抽象思考的參與者表現出更大的自控力。」(具體實驗請參閱【延伸閱讀】)

10. 激發智慧思維

擁有智慧意味著看到的事物更廣闊,更深邃。而抽象思維和較遠的心理距離可以幫助你做到接近智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張濤加入抽象工作室?
基本原則、抽象概念與法釋義學
朱德群 | 原諒我這一筆不羈放縱愛自由
抽象藝術家代表及其作品解讀
孫笑川表情包收藏

TAG:心理 | 思維 | 距離 | 力量 | 神奇 | 抽象 | 抽象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