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35例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35例臨床觀察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又稱無菌性壞死,占股骨頭壞死患者的50%一60%,屬骨科疑難病症之一。我科採用股骨頭髓心鑽孔減壓術配合中藥健骨湯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診斷標準 參照「股骨頭壞死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建議」中的標準。其分期標準參照紹光湘等主編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的標準。
1.2病例選擇 標準符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標準;分期屬I、Ⅱ期的病例;無明顯心、肝、腎功能不全,能堅持治療者。
l.3一般資料 入選的70例患者均為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骨科住院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5例。治療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28-67歲,平均(45.5±7.6)歲;創傷性20例,激素性9例,原因不明6例;單側壞死24例,雙側壞死11例;I期24例,Ⅱ期11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24±68歲,平均(44.7±8.3)歲;創傷性18例,激素性lO例,原因不明7例;單側壞死23例,雙側壞死12例;I期22例,Ⅱ期13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因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對照組採用髓心鑽孔減壓術治療。在硬膜外麻醉下,在大轉子處做一3 cm切口,逐層銳性分離到大轉子下方骨皮質處,用c臂x線機透視髖部定位後,按術前定位線方向自股骨大粗隆下方約2 cm處用一直徑4 mm長鑽頭自股骨側中線沿股骨頸中央鑽入,再通過股骨頸向股骨頭內囊變及壞死區鑽孔。鑽孔至股骨頭軟骨下約5 mm處,輕微活動髖關節,待確定鑽頭在股骨頭內時拔出鑽頭。此時自鑽孔中有少許暗紫色血液流出。然後分別再於其上、下緣靠近股骨頸皮質骨,用直徑2 mm克氏針鑽孔減壓,c臂x線機透視確認克氏針已到達病灶區後,鑽孔至股骨頭軟骨下約5 mm處退出克氏針,視切口無活動性出血,縫合筋膜、皮下組織及皮膚。手術結束後,常規靜脈點滴抗生素7 d,且行患側下肢皮牽引外展固定4周,4周後於病床上做患髖功能鍛煉,6周後拄拐下床行走,半年內不負重,半年至1年內逐漸恢復正常負重行走。
2.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健骨湯,1劑,d,分2次服,20d為1個療程,共服用3個療程。藥物組成:熟地20g,山茱萸10 g,山藥15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澤瀉10 g,三七5 g,川芎6 g,丹參15 g,全蠍6 g,地龍10 g,牛膝15 g。
所有患者隨訪1年,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後的綜合療效。
2.3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用f檢驗,計數資料用x。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全部統計過程在SPSSl2.0中進行。
3.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參照藤義和擬定的療效標準。優: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髖關節功能接近正常,x線片骨質有修復現象;良:疼痛明顯減輕,髖關節功能明顯改善,生活自理,x線片部分骨質有修復現象;可:疼痛減輕,功能部分恢復,生活尚能自理,x線片骨質有所修復;差:疼痛不減,跛行明顯,下蹲困難,生活不便,x線片骨質破壞嚴重。
3.2兩組綜合療效比較經秩和檢驗,兩組綜合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O.05),治療組優於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例)
4.討論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容易導致髖關節功能障礙,甚或致殘。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無統一認識,但創傷、長期服用激素及長期酗酒是國內外認識較為一致的病因。而脂栓學說、骨內高壓學說和骨細胞脂肪沉積學說被認為是其主要的發病機制。其中骨內壓增高在骨壞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骨內高壓形成以後,髓內血竇、毛細血管、小動脈受擠壓造成微循環障礙,表現為髓內組織缺血缺氧,伴微靜脈迴流受阻,髓內組織腫脹、滲液,反過來加重髓內高壓並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成骨細胞的壞死。髓心鑽孔減壓術能降低骨內壓,促進靜脈迴流,解除滋養動脈痙攣,改善股骨頭的血供,有助於壞死區域死骨的修復。
本病當屬中醫學「骨痹」、「骨蝕」範疇。腎氣不足乃本病的發病之本,虛、瘀貫穿始終,腎虛為本,血瘀為標,故扶正祛邪當為其治療大法。健骨湯為六味地黃湯加味而成,滋陰補腎,根據「瘀不去而新不生」之理,方中加入三七化瘀活血定痛;川芎、丹參活血行氣止痛;全蠍、地龍通絡止痛;牛膝活血化瘀、補肝腎、強筋骨,並能引葯下行。方中補瀉結合,整體補腎,局部化瘀通絡,共奏補。腎活血之功效。現代中藥研究表明,補腎中藥通過提高機體內分泌功能,增加體內性激素水平,達到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形成,能預防及治療股骨頭壞死,而活血化瘀藥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糾正脂質代謝紊亂。為本方提供了理論依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