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竟然用三把刀……

中國父母竟然用三把刀殺孩子

文|木蟲

中國父母眼裡,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是自身的一部分,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卻在不知不覺中用三把刀無情地砍殺孩子。

【一】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那就是溺愛。溺愛的本質是沒把孩子當人看待,而是當成寵物來養。寵物只是人的附庸,不會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生存空間。

金晶晶出生在一個令人羨慕的富裕家庭。父母開金礦,攢下萬貫家產,成為億萬富豪。父親開的是奧迪A6,母親開的是捷達王。家庭的富有,使金晶晶從小嬌生慣養,說一不二,也養成了好逸惡勞、任性不羈的性格。她不僅學會了抽煙、喝酒,還養成了大把大把花錢的習慣。在農村,她每月的開銷是2千元,讓別的孩子望塵莫及。沒有錢,她就向父母要,少則1千2千,多則上萬。一次,她撒謊要買東西,父親甩手給了一疊百元鈔票,數了數是2萬2千元,不到兩個月就花光了。母親多次訓斥她,為此,金晶晶懷恨在心。後來,當父母不再大把給錢的時候,金晶晶竟然夥同男友殘忍地用鐵鎚把母親砸死。

因為,一開始,父母沒有把孩子當人看,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把父母當人看。既然孩子是父母的寵物和玩具狗,那麼,寵物和玩具狗就有資格向主人索要更多的報酬。因為,她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的快活。

溺愛主要有七種:(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一人享用。甚至,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必須買大蛋糕、送禮物。(2)過分關注。全家人圍著孩子轉,給孩子造成自己是世界中心的錯覺。(3)輕易滿足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零花錢多,玩具數不清,零食不斷。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喜歡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4)包辦代替。父母不讓孩子勞動,如,自己穿衣吃飯、打掃衛生。這種孩子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的責任,缺失勤勞、善良和同情心。(5)大驚小怪。教育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後要自己爬起來,讓孩子從小遠離懦弱。(6)剝奪獨立。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自卑。(7)當面袒護。父母管孩子,爺爺、奶奶護著;爺爺、奶奶管孩子,父母護著,讓孩子分不清是非,性格扭曲。

孩子5歲的時候,你替他背書包;8歲的時候,你替他做作業;15歲的時候,你為他買高檔遊戲機,那麼,他20歲的時候,一定不能獨立成人,30歲的時候,一定事業不成。溺愛孩子就是老母雞也會的,但是放手讓孩子成長,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會的。

【二】

聖經上說,孩子是上帝寄托在人間的生靈,我們只是代為養育。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但是,從掉下來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你的肉,而是一個獨立的靈魂。然而,許多中國父母總是喜歡和孩子「黏糊」在一起,分不清你我,而這種「黏糊」正是刺傷孩子的一把鋒利的刀。

2009年11月26日凌晨,上海海事大學09級法學系公費研究生楊元元,在宿舍24#506的衛生間,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身體懸掛在水龍頭上,半蹲著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前,她曾感嘆,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學了那麼多,也沒見改變什麼!然而,真的沒有改變什麼嗎?一位普通的農家孩子考取一線城市的公費研究生,這不是巨大的改變么?那麼,楊元元所說的沒有改變,究竟是指的什麼?

我認為,楊元元的母親多年來黏糊著孩子,即是孩子口中的不變命運。楊元元母親早年喪夫,視孩子為靈魂依託,早在大三的時候,就和孩子擠在一起住。孩子考取公費研究生後,又追隨孩子來到上海,還在大學內共同生活,睡在一張床上,導致同寢室的學生紛紛離開。

母親的黏糊,讓楊元元有一種擺不脫,扔不掉的沉重感覺,也在潛意識中增加了自卑和無力感。因此,平時很少和同學們交流,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學習。然而,傳統教育讓她失去了責怪母親的權利和勇氣。她唯一的選擇就是找學校領導,解決家庭困難。在碰壁之後,感覺絕望,萬念俱灰。

楊元元的母親,一位年僅50歲的中年婦女,為什麼不能給女兒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和獨立自由的生存空間呢?為什麼非要苦苦糾纏,死死地和孩子黏糊在一起呢? 在她眼中,孩子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孩子,不分彼此,處於一種混沌的共生狀態。雙方誰也不能獨立,誰也不能擁有自己的獨立人生!這是多麼可怕的愛啊!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她是獨立的!自由的!她只屬於她自己,不再屬於父母。父母可以為她鼓掌、加油,也可以為她指點迷津,傳授經驗。但是,千萬不要再拿愛來要挾她,千萬不要把干涉她的生活,說成是愛。她已經不再需要這種愛了!甚至,也不要說給她自由空間就是愛。為什麼非要說愛呢?生命和自由本來就是她自己的。父母的責任已經盡到了,接下來,你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死死地纏住孩子。

【三】

中國人喜歡將「孝順」視為人生道德。民間流傳三種人不能交,第一種就是不孝之子。兒女們常以「父母在不遠遊」約束自己,並喊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誓言。父母更是把孩子視為後半生的依靠,希望孩子為自己床前守孝,養老送終。

「孝順」是中國父母砍殺孩子的最後一把刀,也是抹殺孩子獨立人格、自由思想、人生選擇的利器,是對孩子的道德綁架。任何父母只要高高舉起「不孝」這個大棒,孩子立馬先矮了三分,甚至要受到社會譴責和道德審判。

「孝順」一詞,並不符合現代文明,是單方面的人身依附。責任才更為準確。因為責任是雙方面的。父母有撫育兒女的責任,兒女有關心父母的責任。但必須明確的是,誰也不是誰的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是自己的主人。

「孝順」在孩子一方容易產生兩種傾向:一種是「愚孝」。孩子完全被「孝」綁架,甚至,到死走不出父母的影子。比如,木蟲的一位同學,完全有能力考取美國哈佛大學,就因為是獨生子,還要「孝順」父母,最終決定放棄深入學習的機會。一種是「反抗」。兒女由於長期被「孝」壓抑,產生逆反心理,轉而對父母十分苛刻,甚至虐待和仇視。比如,在農村,有的兒女不讓父母登自己的家門,春節不給父母拜年,平時不幫助父母生產,引發許多家庭矛盾,甚至走上法庭。

中國人之所以特別看重孝順,有兩個原因:一是統治階級利用「忠孝」束縛人心,鞏固政權。自古以來,忠孝一體。所謂,君讓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讓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忠孝把一個人的生命活力完全掐死了,甚至,失去了是非、美醜界限。二是社會落後,生產力水平低。中國社會長期處於農耕時代,體力勞動是維持生存的根本,國家不承擔養老的任何責任。老年人不能自食其力,又沒有養老保險,只能靠兒女的孝維持生計。因此,許多老人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命根子,未來生存的保障。因此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養女防備老」之說。

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進程,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而且體力勞動退居其次,腦力勞動、資本再生成為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已經完全具備了讓孩子獨立的社會條件。不要忘記,孩子獨立的同時,也是老人的獨立。

父母和孩子是兩棵樹,他們誰有誰的天空、誰有誰的土地,誰有誰的生活和幸福。他們相互關照,互相欣賞,但又不過多干預。父母一定要有勇氣,獨自面對孤獨、疾病和死亡,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是人生必須走過的一道坎。

放手吧!天下父母們,告別那三把刀吧。

請不要用溺愛毀了孩子的幼年,用黏糊毀了孩子的青年,用孝順毀了孩子的壯年。請不要再拿愛的名義來掩蓋自己的自私和懦弱了。2017.3.6.


推薦閱讀:

被歐美父母稱為最愚蠢Top1教育,其實很多中國父母正在做
中國父母傷害孩子的「七種武器」
孤煙直:中國父母最大的毛病(4)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無數中國父母
俗到家!中國父母千萬別給孩子起這些名字

TAG:中國 | 父母 | 中國父母 | 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