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金庸#------順治出家之謎
行痴(順治)原是個至性至情之人,只因對董鄂妃一往情深,這才在她逝世之後,連皇帝也不願做,甘棄萬乘之位,幽閉斗室之中。雖然參禪數年,但董鄂妃的影子在他心中何等深刻,一聽韋小寶提起,什麼禪理佛法,霎時之間都拋於腦後。
---------------------------《鹿鼎記》第18回
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清初四大疑案」中,金庸小說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碧血劍》中隱約提到了「太后下嫁」;《鹿鼎記》里明確表示了「順治出家」;《鴛鴦刀》里含糊交代了「雍正奪嫡」;而在《書劍恩仇錄》里,乾隆出身海寧則是故事的主線。
而在歷史上,順治皇帝1661年病逝紫禁城,死後遺體火化,歸葬清孝陵,故而「五台山出家說」經不起推敲。
順治皇帝(1638~1661年),原名愛新覺羅·福臨,系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母孝庄皇太后。
順治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童年登基、少年親政,剷除異己、乾淨果斷,故而其性格也比較兩面化:既胸懷大志、勇於進取,又浮躁易怒、任性放縱,或許為了更好地管束他,多一個女人看護他,其母孝庄皇太后決意在他親政大典後,立刻為其操辦婚禮。
孝庄為他找的新娘是自己的同族親侄女,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建州女真就和蒙古科爾沁部結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愛新覺羅家族和科爾沁部世代聯姻,保證了兩個政權不被明朝分化殲滅,故而「滿蒙聯姻」是滿清的基本國策。
孝庄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自己的兒子,這樁包辦婚姻不為順治所喜,兩年後的1653年,極具個性的順治不顧各方勢力的阻擾,毅然將表妹皇后廢黜,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1654年,孝庄皇太后不死心,又將靜妃廢后的堂侄女博爾濟吉特氏許配給順治,即孝惠章皇后(小說中為假太后毛東珠幽禁床底多年的真太后)。順治依然不喜歡這個政治婚姻的產物,對其極其冷淡,導致了她終生無子嗣,獨守深宮,77歲抱憾而亡。
1656年,正白旗內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進宮為妃,順治皇帝一生摯愛不變的感情終於姍姍來遲。從兩人首次見面那一刻起,18歲的青年皇帝對其一見鍾情,至死不渝:8月25冊封為「賢妃」,9月28加封為「皇貴妃」,12月初六,順治為董鄂妃大赦天下----在清朝歷史上,因為冊封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僅此一次。
當時的後宮中,除了孝惠章皇后,就是董鄂妃地位最高。1657年10月初七,董鄂妃產下一子,欣喜若狂的順治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宣稱此子為「朕第一子」,祭告天地、接受朝賀,渾然沒將已經3歲的玄燁放在眼裡。
然而這個孩子命短,僅僅三個半月後就不幸夭折(當然不是毛東珠下的黑手)。順治悲痛萬分,追封其為「榮親王」,而遭受喪子之痛的董鄂妃也一病不起,於1660年撒手人寰。
愛子、愛妻先後去世,令順治痛不欲生,追封董鄂妃為皇后,上謚號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簡稱「端敬皇后」。
小說中康熙得知假太后真相後,並未處死毛東珠,內心裡還隱隱感激其除掉了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榮親王,覺得這個女人「其實對己有功」。應該說,這也是符合康熙生性的,「帝皇權位」確實比「父母慈愛」為重。
從董鄂妃死後,順治就心灰意冷到了極點,整日不理政事,決心出家為僧,並真的讓玉林琇禪師的徒弟茆溪森將自己剃了個光頭----當然,出家計劃未遂。
順治病逝於1661年正月初七,年僅24歲,死因是天花,這是史書確載的事實。《清世祖實錄》等官方文獻都明確記載「上崩於養心殿」,中書舍人張宸的《雜記》,還詳細記錄了順治病故、舉哀、火化、出殯、下葬的一系列過程,現代史學大家孟森、陳垣兩位前輩也考證過順治確實患天花而亡,故而「順治出家說」並不成立。
「順治出家說」在清初流傳極廣,得益於《清稗類鈔》、《清代野史大觀》、《清史通俗演義》等野史之功,吳偉業的《清涼寺贊佛詩》更是若隱若現地推波助瀾,故而金庸和梁羽生都接受了這條素材,將順治出家五台山寫進了自己的作品裡,只不過《鹿鼎記》里康熙孝順,而《七劍下天山》里康熙謀逆,殺死了已經是和尚的父皇。
順治出家的傳說,自然不會空穴來風,而是事出有因:第一是順治好佛。從1657年起,順治就和當時的名僧多有來往,並且也真的剃過發,可見其向佛之心虔誠,野史將其設定出家五台山,也是與順治的好佛禮佛不無關係。另一點就是董鄂妃韶華而逝,而順治又是個重情重義的個性皇帝,看破紅塵出家為僧,這種觀點符合了民間善良百姓對其的美好設想。故而,「順治出家說」只不過是民間哀悼年輕皇帝不幸早亡的命運,感嘆皇帝和愛妃之間凄涼動人的愛情故事,選擇的一個攝動人心的虛幻結局而已。
說起董鄂妃,不能不提及董小宛。
長期以來,有讀者將《鹿鼎記》里的董鄂妃,想像成「秦淮八艷」里的董小宛。事實上,這二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董小宛(公元1624~1651年),名白,號青蓮,蘇州人,秦淮八艷之一,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風流才子冒辟疆。明亡後,小宛隨夫逃難江蘇如皋,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28歲去世。
清道光以後,「董鄂妃實為董小宛」之流言見諸野史,有人還活靈活現地編造出「洪承疇計取小宛,冒辟疆痛失愛妻」之類的情節,當然盡屬虛構。董小宛1651年即去世,而董鄂妃1656年始進宮,謠言不攻自破。
另外,還有董鄂妃是順治弟媳、無名軍官之妻兩種說辭,前者已經被《愛新覺羅宗譜》否定,後者是洋傳教士湯若望的片面之詞,都當不得真。
順治死後,遺詔三子玄燁繼承大統,是為康熙帝。「小玄子」能登上帝位,除了運氣好之外,還真要感謝湯若望,是他建議順治選取玄燁為繼承人,原因卻有些幽默:玄燁曾出過天花,獲得治癒,擁有了終身免疫的功能。
順治死後,董鄂妃的族妹貞妃,一併殉葬,貞妃不僅是順治后妃中唯一殉葬的,也是清代最後一位殉葬的嬪妃。高陽在《清朝的皇帝》一書中,推測貞妃為了平息孝庄對董鄂氏一族的憤怒,避免家族遭到皇太后勢力的清算、打擊、報復,無奈選擇了活人相殉,用以消弭孝庄皇太后的怨恨。
在小說中,董鄂妃、貞妃、榮親王,以及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都被虛擬人物毛東珠一一害死,這顯然是小說虛構,不符合史實,大明皮島總兵毛文龍,也絕對生不出如此兇悍、陰毒的女兒,並用這種方式「反清復明」。
推薦閱讀:
※順治和他的三個女人
※清錢之始:順治通寶背寶原局雕母
※縱觀清朝三百年,三大案: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即位。
※阿濟格「勞苦功高」,被太宗睿王重用並壓制後,遭順治帝終極打擊
※順治皇帝出家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