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狼圖騰》——華夏復興的逆動

(轉)《狼圖騰》——華夏復興的逆動 2009-06-13 15:46分類:討論字型大小:大大中中 小今日遇見一同事,問我是否讀過《狼圖騰》,我說未曾讀過,也不想讀此書,因為我們不需要豺狼的精神。同事說,讀一讀吧,《狼圖騰》體現的是當代亟需的民族精神,我們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越來越強悍,正是狼性的復甦。我說,狼終究是一種兇殘貪婪的動物。同事說,兇殘只是狼的一個方面,要讀《狼圖騰》才能對狼的品質有全面的理性認識。同事還提出建議:放棄先入為主的偏見,認真閱讀此書再作評論吧。 看來同事對《狼圖騰》真是佩服不已,以至於狼的光輝形象不容侵犯。我懷著好奇之心查閱了《狼圖騰》的有關資料,人們的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也瀏覽了此書的某些部分。我深深感覺到,《狼圖騰》這本書其實是欺世盜名之作。此書美化野蠻對文明的蹂躪和摧殘,肆意歪曲和貶低漢文明,喪失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道義原則。這樣的書能在中國公然發行,並大受追捧,不能不說是中國社會的悲哀。《狼圖騰》的作者一口一句要恢復炎黃先祖的游牧血性,要恢復華夏民族的狼性。這些話其實是對華夏民族的踐踏和羞辱,是對華夏復興的逆動。《狼圖騰》第三章稱:「中國漢族是農耕民族,食草民族,從骨子裡就怕狼恨狼,怎麼會崇拜狼圖騰呢?」以農耕對應食草,游牧對應食肉,又以自然界食草動物為食肉動物所食,就得出農耕民族「從骨子裡就怕狼恨狼」,不知作者的邏輯何在,須知人類社會不是動物世界。華夏先人對狼的恨並不是因為怕狼,而是因為厭惡狼的兇殘狡詐貪婪的本性。春秋時代,管仲曾說過:「戎狄豺狼,不可厭也。」(戎狄之流如同豺狼,永遠不知滿足。)正是基於此,華夏民族怎會以貪婪無恥的狼為圖騰呢?此書第三章又稱:「草原民族不僅在軍事智慧上,剛強勇猛的性格上遠遠強過農耕民族,而且在許多觀念上也遠勝於農耕民族。這些古老的草原邏輯,一下子就抓住了食肉民族與食草民族、幾千年來殺得你死我活的根本。老人的這一番話,猶如在蒙古高原上俯看華北平原,居高臨下,狼牙利齒,鏗鏘有力,鋒利有理,銳不可擋。……煌煌天理,應當是在游牧民族這一邊。草原民族捍衛的是『大命』——草原和自然的命比人命更寶貴;而農耕民族捍衛的是『小命』——天下最寶貴的是人命和活命。」農耕民族捍衛的是「小命」嗎?孟子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捨生而取義」,乃是華夏民族的優秀品質。至於游牧民族,果真是環境保護主義者嗎?春秋時代鄭國的公子突曾這樣評價游牧民族的特性:「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為什麼游牧民族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游牧民族毫無人際道義可言,完全出於一己之私而攻戰。由於草原的游牧民族沒有能力防禦天災的侵襲,所以深受天災的危害,怎能由此說明「草原和自然的命比人命更寶貴」?游牧民族侵略和屠殺農耕民族,《狼圖騰》作者竟然還聲稱「煌煌天理」在游牧民族一邊,比日本右翼歪曲侵略罪行有過之而無不及。《狼圖騰》作者聲稱:「想到歷史上草原民族大量趕殺農耕民族,并力圖把農田恢復成牧場的那些行為,不由越發地疑惑。陳陣過去一直認為這是落後倒退的野蠻人行為,經老人這一點撥,用大命與小命的關係尺度,來重新衡量和判斷,他感到還真不能只用『野蠻』來給這種行為定性,因為這種『野蠻』中,卻包含著保護人類生存基礎的深刻文明。如果站在『大命』的立場上看,農耕民族大量燒荒墾荒,屯墾戍邊,破壞草原和自然的大命,再危及人類的小命,難道不是更野蠻的野蠻嗎?東西方人都說大地是人類的母親,難道殘害母親還能算文明嗎?」這段話的用意很明確,就是說漢民族的農耕行為是殘害「大地母親」,游牧民族屠殺漢民族是「替天行道」。如此無恥的言論竟然能公開出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想起曾在仲儀兄處看到的一本所謂的《黃河文明史》,該書聲稱五胡亂華的二三百年間未有黃河發生大水災的記載,乃是因為游牧民族的放牧行為恢復了植被而防止水土流失。如此言論實為荒唐!五胡亂華的二三百年間,黃河流域統治秩序極為混亂,加之游牧民族統治方式的落後和愚昧,史料的缺厥和失實是必然。再者,五胡亂華對漢民族的傷害遠甚於黃河大水災的傷害,以「環保」來美化侵略屠殺,其心險惡!為什麼昔時的草原逐漸荒漠化?就是游牧民族過度放牧的結果。當游牧民族侵佔漢民族的土地時,他們依然要放牧,毀壞大片良田和森林而改作牧場,此處草食盡後又去彼處放牧,全然不顧生態環境。今日黃土地荒涼貧瘠而黃河成為懸河,皆是五胡亂華破壞的結果。通過《左傳》可知,華夏民族有定期植樹的習慣,狩獵也具有季節性,可見農耕民族對大自然有一種深沉的愛。然而游牧民族卻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造成的草原荒漠化是害己害人。該書稱:「老人嘆道:你們漢人不明白的事太多了。你書讀得多,可那些書里有多少歪理啊。漢人寫的書盡替漢人說話了,蒙古人吃虧是不會寫書,你要是能長成一個蒙古人,替我們蒙古人寫書就好嘍。」漢民族的書籍上的都是「歪理」,而游牧民族的侵略和屠殺則是「煌煌天理」,《狼圖騰》的作者還有沒有人的良心?他有的是狼心。該書第四章聲稱:「(草原狼)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更大。……中國的火藥,隨著蒙古騎兵開闢的橫跨歐亞的大通道傳到西方,後來轟破了西方的封建城堡,為資本主義的崛起掃清了障礙。」這是一個很滑稽的邏輯。蒙古人在侵略西方時的確用到過漢人研製的火器,但他們是用這種武器來實現野蠻的征服和屠殺,他們所過之處,野蠻取代了文明,宋代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由此划上句號,而西方的歷史書上也稱蒙古人的侵略為「黃禍」。也許是因為蒙古人的西侵使歐洲人認識了火藥並加以廣泛運用,但歐洲人並不會對蒙古人感恩戴德,因為蒙古人是用火藥來侵略和屠殺自己的,歐洲人這點是非觀還是弄得明白的。至於馬可波羅是否真的到過蒙古人統治下的南宋故地,歐洲人深表懷疑。該書第六章聲稱:「孫子兵法跟狼子兵法真沒太大差別。比如說,『兵者,詭道也』。知己知彼、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等等。這些都是狼的拿手好戲,是條狼就會。」可是,《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就強調:「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仁」是用兵者應該具有的重要品質,這恐怕就是《孫子兵法》與「狼子兵法」的根本區別。作者以欽佩的口氣嘆道:「為什麼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竟然僅用區區十幾萬騎兵就能橫掃歐亞?消滅西夏幾十萬鐵騎、大金國百萬大軍、南宋百多萬水師和步騎、俄羅斯欽察聯軍、羅馬條頓騎士團;攻佔中亞、匈牙利、波蘭、整個俄羅斯,並打垮波斯、伊朗、中國、印度等文明大國?……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軍事成就和奇蹟,不是以多勝少,以力取勝,而恰恰是以少勝多,以智取勝。」需要指出的是,在冷兵器時代,野蠻征服文明是常事,因為在那個時代文明民族沒有足夠的軍事技術來抵禦野蠻游牧部落的侵襲,蒙古人「橫掃」歐亞是人類文明的悲劇,蒙古人取勝靠的是「智」也罷,「力」也罷,並不足以稱道,因為他們從事的戰爭是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狼圖騰》的作者不會在乎中亞古國花剌子模無辜的民眾,也不會在乎厓山十萬浮屍。在《狼圖騰》作者的心中,那是「煌煌天理」給農耕民族的報應,誰叫他們以農耕來殘害「大地母親」。該書又聲稱:「從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的歷史來看,那些在人口和國力上占絕對優勢的農業文明大國,卻經常被蒙古高原的游牧小民族打得山河破碎,喪權辱國。到宋末以後,乾脆就被成吉思汗蒙族入主中原近一個世紀。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也是游牧民族建立的。農耕的漢族沒有卓越的軍事狼教官、沒有狼陪練不間斷的嚴格訓練,古代漢人雖有孫子兵法也只是紙上談兵,更何況『狼子兵法』,本是孫子兵法的源頭之一。」《狼圖騰》的作者竟然對周秦漢唐都不屑一顧,實在荒唐。周穆王的時代,犬戎的聖物「四白狼、四白鹿」被華夏的軍隊繳獲作戰利品;儘管犬戎曾一度攻破鎬京,但旋即被趕跑;北戎仗著人多勢眾,進攻鄭國,結果大敗;虢國被晉國奪去了半壁江山,犬戎認為時機已到,發揚狼的精神去進攻虢國,結果遭到慘敗;齊國在僖公時曾需要諸侯幫助抗擊戎狄,但在桓公時就實施「尊王攘夷」,大力幫助華夏各國抗擊戎狄,其中燕國在齊國的幫助下奪得山戎大片土地;晉國的周邊原先盤踞著許多戎狄部族,後來逐漸被晉國各個擊破,晉國的疆域也因此大為拓展;戰國時代,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實力嚴重削弱,但匈奴人卻根本沒有能力侵入趙國;秦國是典型的農耕國家,但這個國家奪取了匈奴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區;漢帝國對匈奴發動猛烈的戰爭,以至於匈奴人「漠南無王庭」,並發出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女無顏色。」漢帝國的一個副校尉陳湯假傳聖旨,帶兵追到今天的烏茲別克境內攻滅匈奴郅支單于;東漢竇憲為贖罪自請擊匈奴,匈奴單于倉皇北逃,漢軍在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勒石銘功;唐朝擊敗突厥人,迫使突厥西遷。華夏民族的確「沒有卓越的軍事狼教官、沒有狼陪練不間斷的嚴格訓練」,華夏民族戰勝戎狄豺狼並不是靠尖牙利齒,而是靠基於忠信禮義的尚武精神、高度的紀律性、先進的軍事思想和武器裝備。在《孫子兵法》的時代,華夏人從來沒有紙上談兵。該書第八章聲稱:「古代草原騎兵確實不是靠蠻力橫掃先進國家的。草原民族也確實是草原的捍衛者,他們用從狼那裡學來的軍事才華和智慧,牢牢地守住了草原,抗住了漢軍後面的鐵與火,鋤和犁對草原的進攻。」游牧民族戰勝先進文明,靠的是狡詐和蠻力,尤其是蠻力。如果狡詐能稱為「才華」和「智慧」,那麼這是對真正的才華和智慧的侮辱。游牧民族怎會是草原的捍衛者呢?漢軍為維護民族生存而進入大草原追擊游牧侵略者,這難道是侵略嗎?這麼說來,二戰時盟軍進入德國境內也是侵略啦?游牧民族從來不是為捍衛草原而戰,他們只為個人的私利而戰,他們只知道掠奪和佔有,而農耕民族才有為國家而戰的信念。該書第十一章聲稱:「古老的漢民族為什麼不在自己的民族內部,保留一支漢文化的游牧族群呢?傳統的國土範圍內,尚有適合游牧的草原,完全可以培養出一支華夏本民族的『哥薩克』。說到底,築城護邊,屯墾戍邊都不如游牧戍邊,草原民族的驃悍勇猛就是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年復一年地練出來的。」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游牧民族優於農耕民族,這是在混淆是非黑白。《狼圖騰》作者只看誰會咬人,卻不看看作為農耕民族的漢民族創造了多麼輝煌的古代文明。電影《阿提拉》中有一段對白:阿提拉對羅馬將軍弗拉維烏斯?埃提烏斯說:「你們羅馬儘管有偉大的文明,依然要敗在我們匈奴人的鐵蹄之下。」埃提烏斯笑著說:「野蠻人戰勝了文明人,依然是野蠻人。你們可以仿製羅馬的洗澡池,卻無法擁有羅馬的議論廣場。」《阿提拉》是美國的影片,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看來信奉的並不是狼圖騰。相比較美國人的思維方式,《狼圖騰》的作者簡直還是處於蒙昧階段。該書又稱:「在人類社會,如果專制鎮壓的力量太強大,時間又太久,人群也會漸漸喪失人性中的獸性,而逐漸變為家畜性十足的順民。順民多了,民族內部的統治也順利了,可是一旦遭受外部強大力量的入侵,這個民族就喪失了反抗能力。或者俯首稱臣變成異族的順民,或者被徹底毀滅,變成後人考古發掘的廢墟。多少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現在只能到歷史博物館去看了。」難道在自由的社會中,人們擁有的是「獸性」?《狼圖騰》的作者一定要把人比作野獸,真是匪夷所思。該書第十二章聲稱:「可是狗的毛病,正好不合孔子定的老規矩……漢人恨狗殺狗吃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漢人是農業民族,不是游牧民族,還總想拿自己的習慣來改人家的習慣。」可是,《孔子家語》載,孔子用草席安葬愛犬,「無使其首陷於土」,以表達對愛犬的愛護。在古代,「義犬」的故事有很多,感人泣下。《狼圖騰》的作者可謂閉目塞聽。該書第十三章稱:「要是蒙古民族接受了漢族農耕文化,把蒙古大草原開墾成大農田,那中原的華夏文明可能早就被黃沙吞沒了。」然而,遺憾的是,沙塵暴都是從草原刮過來的,而不是從中原刮過去的。中原如今的貧瘠土地正是當年五胡、契丹、女真、蒙古侵佔良田毀滅森林而過度放牧導致的嚴重後果。南方的地理和土壤不適合放牧,才得以倖免,所以南方這塊農耕的土地依然是鬱鬱蔥蔥。該書第十四章聲稱:「所有先進文明都是被逼出來的,西方森林狼被東方草原狼逼出了內海,逼下深海,逼進了大洋,變成了更加強悍的海狼。他們駕起西方古老的貿易船和海盜船,到外海大洋去尋找通往東方的貿易新通道,結果無意中因禍得福,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搶得了比西歐大好幾倍的富饒土地,以及印加、印第安人的銀礦金山,為西方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搶得了第一船原始積累。結果,西方海狼壯大成世界上的大狼巨狼,資本狼,工業狼,科技狼,文化狼,再反攻東方,搗毀了奧斯曼大帝國,最終擊敗了東方草原老狼,而那些東方農耕羊就更不在話下了……」從作者的邏輯看,野蠻不僅不是毀滅文明的罪魁禍首,反而是文明的催化劑啦?自從羅馬文明被蠻族消滅後,歐洲許多世紀都是在蒙昧之中,先是在野蠻的蒙昧之中,後是在宗教的蒙昧之中,直到「文藝復興」才得以重振文明,人文精神與狼圖騰是完全對立的。所謂「資本狼」、「工業狼」、「科技狼」、「文化狼」,如果資本主義社會裡的都是狼,那絕對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高度發達的人文社會。人性,人道,人權,這是西方社會普遍尊崇的價值觀。如果以狼來形容近現代文明的興起,那真是對人類價值觀的侮辱和踐踏。《狼圖騰》還以救世主的姿態對華夏民族品頭論足。作者忘了此前曾說過周秦漢唐經常被游牧民族打得山河破碎,在「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的部分中開始聲稱:「為什麼那段時期的華夏民族就那麼厲害?具有氣吞山河的陽剛雄健進取的民族性格?……因為那個時期華夏民族的血管里『狼血』成份很濃,『羊血』倒不太多。人類脫胎於野獸,遠古時期人類的獸性狼性極強,這是人類在幾十萬年殘酷競爭中賴以生存下來的基本條件。」《狼圖騰》的作者心中既不記得當時華夏民族的價值觀——忠信禮義,也不記得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卻用「狼血」和「獸性狼性」來形容當時的華夏人,乃是對華夏文明的極大歪曲和對華夏先人的極大侮辱。《狼圖騰》的作者聲稱:「游牧精神,是一種大游牧精神,不僅包括草原游牧精神,包括海洋『游牧』精神,而且還包括太空『游牧』精神。這是一種在世界歷史上從古至今不停奮進,並仍在現代世界高歌猛進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歷史上,這種大游牧精神不僅摧毀了野蠻的羅馬奴隸制度和中世紀黑暗專制的封建制度,開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場和『牧場』,而且在當前還正在向宇宙奮勇進取,去開拓更巨大更富饒的『太空牧場』,為人類爭取更遼闊的生存空間,而這種游牧精神是以強悍的游牧性格、特別是狼性格為基礎的。草原的『飛狼』最終還是要飛向騰格里、飛向太空的啊。」這個人為了推行自己的「狼性」,將一切科學都冠以「狼性」,似乎人類本來就是庸庸碌碌的,因為具有了「狼性」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狼圖騰》的這種「狼性」的思維方式,乃是對人性的根本否定和極端蔑視。人文精神是西方科學的本質要求,以「狼性」來詮釋科學研究,乃是對西方科學精神的極端誣衊。《狼圖騰》的作者以最美妙最流行的辭彙去煽動某些人因無知而產生的狂熱,乃是對這個社會極不負責的表現。《狼圖騰》的作者聲稱:「古代農耕民族的歷史是一個閉門造車,自給自足的歷史支流,他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游牧民族及其後代衝進他們的流域,搶走了他們的創造發明,並把他們滅了國,滅了族,或當作附庸,便繼續在驚濤駭浪中揚帆遠航,去創造發明更先進的文明了。」還是要引用羅馬將軍的那句話「野蠻人戰勝了文明人,依然是野蠻人」,女真人在南宋時佔領了整個北方,在明朝時卻還是游牧狀態;蒙古人曾經「橫掃」歐亞,卻在明朝建立後又在大草原過著落後的游牧生活;滿洲人滅亡明朝後,不僅沒有「創造發明更先進的文明」,反而將明朝具有的一切科學精神掃除滌盡,中斷了中國人的社會進程,以至於近代成了落後挨打的典型。《狼圖騰》的作者無視真正的歷史,閉目塞聽地羅織著他自己的狼性史觀。《狼圖騰》的作者聲稱,黃帝和炎帝都是羌人的後代,黃帝戰勝蚩尤是因為他的部落是游牧狀態,「華夏族的『天崇拜』,是炎黃二帝從草原老家和游牧祖先那兒帶到華夏來的」。又聲稱:「漢人實際上都是西北游牧民族的後代。後來漢族鄙視游牧民族,那真是忘本忘祖。漢族出身於游牧民族,那它的血管里肯定還有狼性血液的遺存。這可是未來中華民族復興的資源,應該像保存火種那樣把它好好保存並發揚光大。」當今有些人不僅聲稱華夏民族是羌人的後代,還聲稱華夏民族是氐人的後代。這是顛倒時空的胡扯!因為華夏民族的形成遠早於氐、羌。華夏民族在遠古時代也曾是原始人,經歷過狩獵生活和游牧生活,但自從發現農耕對民族生存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便以先進的農耕方式取代了落後的狩獵和游牧方式,從而締造出優秀的文明,這是社會的進步。而在《狼圖騰》作者那裡,竟然成了社會的倒退。漢民族從來沒有鄙視過祖先曾經的狩獵和游牧生活,漢民族的史書以充滿敬意的言辭記載著華夏先民為生存而鬥爭的艱辛。漢民族從來不鄙視自身的過去,漢民族鄙視那些以掠奪和屠殺維持民族生存的游牧民族,鄙視那些以野蠻落後為自豪而肆意踐踏其他民族尊嚴的游牧民族,鄙視那些以豺狼自居的游牧民族。漢民族是一個偉大而優秀的民族,因為這個民族有著高貴的價值觀——忠信禮義。華夏民族曾經的尚武精神,即是忠信禮義價值觀對維護民族生存的基本要求。漢帝國「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亦是這個偉大農耕國家致力於輸出忠信禮義價值觀的體現。《後漢書》曾經預言:倭、韓等東夷,不似西方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故必有遠大前途。果然不出所料,當今的日本、韓國都是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狼圖騰》認為日本沒有草原,所以日本民族從來就沒有「狼性」。沒有「狼性」的日本卻能居於世界強國之列,而那些具有「狼性」的游牧民族依然還在草原過著貧窮落後的生活,「狼性」恐怕就是阿Q精神的體現。《狼圖騰》一書聲稱:「草原民族是兄,華夏民族是弟。這兩個東亞古老的民族同時崇拜天、崇拜騰格里。這種共同的最高崇拜對中華民族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現在看來,炎黃以後的中華歷史表明,這對有共同最高崇拜的同根兄弟民族,不管怎樣打得血流成河,但卻是在共同創造中華的文明和歷史。一旦華夏民族在農耕環境中軟弱下去,嚴厲又慈愛的騰格里天父,就會派狼性的游牧民族衝進中原,給羊性化的農耕民族輸血,一次一次地灌輸強悍進取的狼性血液,讓華夏族一次一次地重新振奮起來。後來在軟弱的弟弟實在扶不起來的時候,強悍的哥哥就會入主中原,入主半個中國,甚至入主整個中華,代替弟弟掌管社稷,維持華夏文明,一直堅持到與西方文明相遇。兄弟兩族就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也創造了世界惟一的奇蹟——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惟有中華文明從未中斷,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還深深地蘊涵著民族復興的偉大潛力。」犬戎,五胡,契丹,女真,蒙古,滿洲,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是對華夏民族的掠奪和蹂躪,都是對華夏文明的摧殘和毀滅。《狼圖騰》作者的無恥狂妄之言,令人不禁想起電影《東京審判》中的日本戰犯無恥狂妄的狡辯:松井石根說:「日本同中國之間的戰爭,就像是亞洲大家庭中兄弟之間的爭吵,日本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點點強悍手段。這同哥哥在經過長期忍耐後,趕走不聽話的弟弟沒有什麼兩樣。這樣做是為了使中國回心轉意。哥哥對弟弟的態度可能有點粗暴,但哥哥的出發點是為弟弟好。哥哥是愛弟弟的。……弟弟沒有理解這一點,對哥哥的愛一點也不感到高興。」東條英機說:「作為中國政權的統帥者居然指揮民眾,抗擊日本和侮辱日本以至於招來虐殺,這是中國統帥的錯誤,跟我們無關。」如果《狼圖騰》的作者不是無恥的人,那麼這個社會就沒有「無恥」一詞了。由於多次遭受游牧民族的破壞,中華文明嚴重斷裂,以致於當今的多數中國人竟然不知道漢服,許多人以漢服為和服,以漢唐風格為「哈日」,以宋明風格為「哈韓」。中國的節日,只剩下「吃」和「玩」。「中華文明從未中斷,一直延續至今」一句話,體現出的是愚昧無知的阿Q精神。《狼圖騰》全書有三十五章,以及大篇幅的「尾聲」和「關於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反反覆復強調狼性的正確性與必要性。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曾放言:「謊言重複千遍即成真理。」《狼圖騰》的作者對這句話運用自如。對於不熟悉歷史、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漢族年輕人來說,極易為其煽動性的話語所洗腦,以為一個民族唯一的能力就是要征服其他民族,至於什麼文明、什麼道義沒有必要去考慮,只要能贏,就是本事,就是狼性。《狼圖騰》全書充斥的是血腥和暴力的臆妄。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極端冷酷的人,毫無是非觀,毫無正義感,毫無人性,毫無道義。而這本書能在中國大行其道,正是體現出中國禮崩樂壞的現狀。顧炎武在《日知錄》一書中警告:「率獸食人」是「亡天下」。《狼圖騰》一書正是要「率獸食人」!《狼圖騰》一書的矛頭直指漢文明,將漢文明貶斥得一無是處。這本書的另一個真實目的,是要用假的民族精神偷換漢服復興運動所提倡的民族精神。《狼圖騰》的作者在書中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一個具有「大漢族主義」的漢人,但同時又肆意侮辱漢民族。這種行為極其卑鄙,然而竟有那麼多人為其蒙蔽,真是可悲!閻崇年不過只是研究清史,至多是美化滿清。但《狼圖騰》的作者竟然是美化一切醜惡的事務,而醜化一切美好的事物,並稱之為「民族精神」,只有狼子野心的人才會這樣做。「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這是華夏先人對後世的告誡。《狼圖騰》一書鼓吹戰爭與征服,美化屠殺與掠奪,乃是「好戰」的極端體現,這樣的思潮會給民族帶來巨大的災難。德國前總統里夏德·馮·魏茨澤克曾說過:「對過去的閉目就是對現在的盲目。不把非人類的行為刻於心上的人,就容易再次陷入同樣的危險。」《狼圖騰》的作者對游牧民族過去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罪惡不僅閉目,竟然還肆意美化,公然以非人類的「狼性」來取代人類的人性價值觀,妄圖將現代人類文明社會拖入原始蒙昧的野蠻狀態,這是對人類進步的極大蔑視和踐踏。歐洲國家儘管國土面積小,但卻具有先進的社會制度,發達的社會教育,完善的社會福利,充裕的社會生活,在國際上居於受人敬重的地位。這是世界各國在深受戰爭劫難後痛定思痛的結果,大家認識到和平共存才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的根本之道。《狼圖騰》的作者全然無視歐美國家的人文價值觀,竟然稱歐美的發達是「狼性」的結果,並進而鼓吹戰爭與征服,這種論調是對先進文明的忌恨和歪曲,是對人類的叛逆。讓我們再來回顧偉大的華夏先人的話語。周代華夏人曾這樣形容游牧民族:「戎狄豺狼,不可厭也。」漢代華夏人也曾這樣形容游牧民族:「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面獸心。」周漢時代的華夏民族是優秀的強者,對游牧民族的「狼性」極為厭惡。那個時代,華夏民族最自豪的是華夏的美德,華夏的禮義,華夏的學識;華夏人雖然尚武,但同時又愛好溫潤的玉石,馨香的白蘭。在那個「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強盛時代,華夏人也從來都沒有「狼性」和「狼血」。華夏人所具有的,是赤子之熱血,是浩然之正氣,是卓越的思想,是高貴的尊嚴。華夏人自信,自豪,因為華夏人是人。華夏先人的話語並沒有侮辱某些游牧人群,因為有些人的確不把自己當人,而把自己當成狼,當成禽獸。《狼圖騰》,一本欺世盜名的邪書!
推薦閱讀:

華夏詩苑-詞格簡表-長調
獨立書店浮沉記|華夏時報|財經|經濟
今年漲了22.78%的華夏港股通精選要上市了,LOF套利也能玩了
華夏創世人物——軒轅氏

TAG:華夏 | 圖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