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見笑即盡孝,新時代的中國孝道

前幾日有幸看了一場《非常父子檔》的提前點映,雖然,影片是以烏龍捐精而引發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小蝌蚪找爸爸」的喜劇故事為主體,但讓我有感而發的,卻是影片中的一段父子對白。在影片中,不顧父親反對成為藝術家、放棄繼承祖業的兒子,在試圖和父親達成和解時,卻被父親的一記耳光和一句「不孝」打得戛然而止。

「不孝」這兩個字,相信在許多身為孩子的心裡,可能是長期積壓的愧疚,可能是無法彌補的遺憾,也可能是一直以來深夜難以讓人入眠的重負。

「不孝」這兩個字,同樣也成為了父母不知不覺阻斷和孩子溝通路徑的一道天墜。

「燕不歸」的一代

就和這一代的家長中存在「影子爸爸」一樣,這一代的孩子,特別是在北上廣漂著的孩子,大多成了父母的「影子孩子」。大抵只有過年能見到真人,平日里多半只有電話傳情,好一些還能視頻一下。

可能是冥冥之中天道有輪迴,「影子家長」和「影子孩子」的成對出現絕非偶然。正是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大,和子女們為了後代而不斷外出、尋找更好機會和生活條件造成的。

從傳統意義上的「孝」來說,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大抵都是有原罪的。當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將很多人唱哭了,當時還未工作的我未有深刻體會,如今每每拿起電話問候父母奶奶時,他們聽到一句「十一放假一定會去」就可以樂上半天,彷彿是得了什麼天大的保障,下半生即是無憂似的。

接下來十一前的每一次打電話,他們都會和我反覆確認,「十一回來的吧?」「你確定吧?」

這樣的電話,按照包三先生我的脾性,定是早早的掛機而去。然而心心念念間,終覺是自己不對,回去得太少,又不是能讓家人放心的孩子。言語之間,一向嚴肅的父母突然來了一句「你可不準賴皮」的俏皮話,終於擊潰了我的心防,終是有些囁嚅。

我相信我並不孤單,這樣的事發生在每個家庭里,每個和我一樣在遠離故鄉的職業人心裡,無論工作中表現得再堅強,內心溫柔的自留地總在聽筒里。

偶爾也會因此軟弱,但是看著窗外繁華的夜色、川流不息的車輛,我知道我別無選擇。因為時代的大浪讓我們主動著被動著向前、向前,能做的只有背負起「不孝」的原罪,還是向前。

被綁架的「不孝」

回到《非常父子檔》那段耳光戲,那時男主很激動地對父親說著「是不是,你覺得正確的、不正確的統統都要強加到我的頭上來,就因為我一直以來都不敢和您說心裡話…」

我想這段話可能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這些孩子的父母之一一般都極其強勢,並且強行包辦孩子一切。

《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孝,認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質。流傳到今天,讓很多家長潛意識裡有了「不敬」和「不孝」劃等號的概念。

那麼所謂「不敬」大抵有些什麼呢?就是不服從父母安排,比如相親,比如結婚生子,也比如被父母訓斥時頂嘴,就連小孩子被錯怪時囁喏著辯解,通常也會被父母一棒子打死,歸入挑戰父母權威的「不敬」。

非也,非也。孔子所說的「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質,這和當時大家族有族長制是密不可分的。當時家大,族長權威不容挑戰,否則何以治家;而如今,家族的祠堂已經在鋼筋水泥中破敗,一對父母孩子的核心小家庭才是當今家庭生態的主流。就算是農村兄弟姊妹繁多,不過比起古時候的大家族,也已經是小巫見大巫了。「敬」在如今更多是指了解上下輩分,遵從禮儀之道,這和對家長指示的無條件服從,其實已經離得很遠了。

昨日和一熟人閑聊,他還在向我抱怨,身在高位、薪酬不菲的他,至今還在被家中三令五申地要求去考個公務員,理由是公務員鐵飯碗,在村裡有個做官的家裡人倍兒有面子。看他的臉,真是萬般無奈集一身,覺得家裡人又可憐又可笑,卻又偏偏執拗不過。

每每問至,他也只能含糊其辭,隨口答應,「知道知道」,放下手機又如過眼雲煙。我隨即挑言問:「你滿口答應,不會是真想去考一個吧?」他苦笑:「我這是拖著,要是真攤牌說我就是不考,考了沒用,他們可能又指著我鼻子說我不孝、白養我了,到時候我哪擔負的起啊。」

像我朋友這樣的,從來不見少。家長用自己價值觀衡量的好事情,比如好的對象,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地點之類的,強逼著孩子去做。一旦被孩子拒絕,就像被撥了逆鱗,正如影片里的父親,一個巴掌,一張生氣顫抖的臉,一句不孝,就是最好的寫照。

這種做法,實則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和家長權威綁架了親情,硬生生掐斷了親子交流的機會。所幸片中男主是個裝置藝術家,對父親的情感都做在了藝術作品裡,最後作品被父親看到,兩人終究還是達成了和解。

可惜生活終究不是電影,人人也未必是藝術家。一番憤懣無處宣洩終究,於是有了上面我和朋友的一番閑聊。

新時代的孝道

人們常說養兒防老,然後「盡孝」就變成了遠距離的子女提供資金給父母養老。

非也,非也。我前面已經提到了,子女常年在外、缺乏陪伴,是無法用金錢與物質取代的,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的人原罪。但是所幸的是,我們這一代的子女還有另一種方式的「反哺」可以彌補,即知識上、文化意識上的反哺。

回到我前面那個一臉尷尬的朋友,倘若他的父母知道一星半點他目前做的工作待遇有多好,發展機遇比公務員這個崗位不知高到哪裡去,還有公務員最近幾年的待遇因為政策原因下滑了多少的話,我相信他的父母也不會全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

所謂代溝,無非就是當我們乘著時代的浪潮向前,父母還在前朝的老屋裡不出來,結果我們相行漸遠。

我們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當父母放棄和我們主動交流的時候,我們也放棄了主動和父母去交流。

佛說,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依稀記得小時候,父母在大學裡忙,疏於做飯,時常就是大學食堂裡帶回飯菜來。又因為適值家中炒房,資金緊俏的很,唯一的一點點工資都拿來彌補置換的差價,所以也不怎麼上館子。

偶然有一天,父母會讓我穿最好的衣服,自己也打扮得十分得體,帶我去了一家韓料店吃飯。現在看起來那家店其實也不是那麼的高端,但是那家店涼麵的味道,海鮮餅的味道至今久久令我回味,以至於現在我去哪家店,只要菜單上有這兩道菜,我都會點,但總也吃不回來那種味道了。

就像朱元璋的那碗翡翠白玉湯一般,那種父母給予的小幸福,和偶爾灑露出來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點滴銘刻在心,就是所謂的孝了吧。

而所謂的反哺,就是長大之後能約著父母去一家韓料店裡,拿著菜單告訴捨不得吃的父母,一邊說這個好吃我給您點,那個烤肉要沾這醬,包著生菜吃,一邊一臉心酸地幫不知所措父母弄好,也算是對不能常伴的一點點補償吧。

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過去去主動讓父母接受新事物,並幫他們成為習慣,這樣才能讓父母理解我們;當父母用家長威嚴,強壓我們去做最差的決定時,我們有義務去分析利弊,告訴父母我們的選擇,並讓父母也能漸漸養成這樣做事的思維方式。

從前是我們模仿父母,現在是讓父母更像我們,並與我們感同身受,這就是新時代的孝道,也是我們這一代和父母達成和解的必經之途。這些事情其實並不難做,教會並誘導爸媽怎麼用微信、用支付寶付錢,以及通過網上銀行轉賬免去排隊之苦、上網購物免去提貨之苦,這些都是我們能一點一滴去做到的。

結語:見笑即盡孝

有父母卻不能常伴,是「燕不歸」的一代原罪,唯有希望父母沒有自己長時期的陪伴,也能笑口常開。當然我們誠心地希望,這樣的笑,是父母真正理解孩子的釋然,是不再以孩子為中心,去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歡愉。

且願天下孩子皆能盡孝,天下父母皆能見笑。


推薦閱讀:

在這特殊時代,你是一個特殊的人——索達吉堪布談學會聞思
知識付費時代,風口在哪?
三國,那些遺忘的事【YY時代→→MOP原創首發】 今夜了無痕 貓撲大雜燴1
《小時代》唐宛如特輯 hold住姐謝依霖爆笑出演
《俄羅斯愛情指南—王子時代》作者:納斯堅卡.阿斯法爾托娃

TAG:中國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