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哲學

什麼是哲學?有著不同的世界觀的哲人都做出了不盡相同的回答。主觀四維唯物主義的回答如下:

哲學是研究探索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如果沒有人和人類,這個世界就成為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只有物質存在,只有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構成體」,這些「物質構成體」遵循著「數理邏輯」及其規律的量變和遵循著「物理邏輯」及其規律的質變。只是有了人和人類,才形成了人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構成體」,才產生了思維,產生了精神和意識,產生了認識論,產生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世界觀,產生了方法論。由此構成了社會存在。哲學就是探索研究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之存在——「物質、精神、意識」的學說。

首先,哲學要研究探索物質世界中的「物質」或「物質構成體」發展變化規律的普遍性,以及其特殊性;然後,根據人的「三個屬性」的要求,將物質世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應用於人類社會,以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促進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意識文明。「物質」以「物質構成體」的形式表現出來,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由大小不等的無數個「物質構成體」組合而成,這些「物質構成體」都是以不等的變化速度在「四維時空」中發展變化,產生相互作用或轉化成另一種新的「物質構成體」,並在轉化過程中遵循著「價值守恆定律」。

其次,進行哲學的研究探索需要有正確的方法論作指導。隨著人類認識論的發展,人類已經認識到了一維「機械論」的「一成不變」是幼稚可笑的,二維「辯證法」具有局限性,容易使「物質構成體」的發展進入極端境地。那麼,更全面、更先進的方法論就是「四維論」。而在實踐應用中,將「四維論」和「辯證法」結合在一起,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四維論」更全面,它克服了「辯證法」容易走向極端的局限性。

第三,建立正確的世界觀。正確的世界觀是「主觀四維唯物主義」世界觀,它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應用了更全面、先進的「對比與調和」的方法論——「四維論」,並吸收了辯證法「對立統一」中的「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密切結合的優點,它在充分認識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創建意識,正確運用客觀規律來改造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

第四,堅持正確的認識論。人的認識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的過程,是一個積極實踐的過程。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人們的認識是從對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感覺過程中產生的「感覺」獲得形象的「感性認識」,並在多次反覆的實踐過程當中不斷增加「感性認識」,並不斷探索發現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記憶於人的大腦,又在人的大腦中經過「數理邏輯」和「物理邏輯」的思維加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人們依靠所獲得的「理性認識」再次、多次進入實踐,反覆無窮,達到更高的認識層次,獲得更新的「發現」,獲得更精確的真理。

哲學探索的目的就是「發現」真理,並把所發現的真理用來指導實踐。

現實中的哲學只是學說,不是科學。正是因為哲學學說中存在著客觀唯心主義等主觀偽科學。科學和偽科學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自始至終就帶有殘缺的哲學體系。客觀唯心主義懼怕於「神」的威力,主觀唯心主義無視客觀規律;客觀唯物主義無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創建精神和創建意識的積極發揮,主觀唯物主義又容易忽視客觀規律的制約,片面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等等。這在人類歷史的實踐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良作用、阻礙作用,甚至是破壞作用,使社會產生倒退。

現實中的哲學不是科學,它可以將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結合運用,在實踐中巧妙地處理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精神、意識」這三個屬性,立於不敗之地,並取得成功。這就表現出了強大的智慧。因此,哲學在西方社會,又被稱之為「愛智慧」。

哲學本來是具體的,只是由於人類歷史上認識論的局限性,哲學才被「抽象」化了!

因為哲學研究的是「物質、精神、意識」。對於人和人的群體來說,他們本身就具備「物質、精神、意識」,人和人的群體則是最複雜的「物質構成體」。研究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構成體」和「物質構成體」之間及其內部的關係屬於「數理學」和「物理學」的內容,研究人和物質之間的關係則是經濟學的內容,研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則是政治學的主要內容。對人和物質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進行綜合研究,則是政治經濟學的內容。哲學則是總結概括「數理學」和「物理學」原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來研究「物質」和「精神、意識」之間,「精神」和「意識」之間,以及「精神」和「意識」自身內部之間的關係。這就使得哲學和經濟密不可分,哲學和政治密不可分。

因此說:哲學是具體的。哲學與我們每個人都密不可分。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社會,都被人統治或統治別人,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按照哲學原理在「四維時空」中進行實踐,按照「本能精神」和 「本能意識」進行生活,按照「創建精神」和「創建意識」進行生存。

推薦閱讀:

《大涅盤經》的佛性論(中)(台大哲學系教授 釋恆清)
事物是聯繫的。
法哲學的本性 | 法學中國
化繁為簡,掌控力不可或缺的能力
活出本色,亦或是追尋潮流?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