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魏開年大課:0~6歲大腦可塑性那麼強,你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你有沒有類似的疑問和困惑?你想不想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及時有效地幫助他更好地成長?
孩子的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某種意義上,我們人類都是「早產兒」。一方面我們需要有一個很大的大腦,另一方面受產道尺寸的限制,我們人類的寶寶又必須早點兒出生,這樣母親才能順利分娩。
所以,新生寶寶的腦重只佔成年人的 25%,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它疾速發展,3 歲時就達到成人的 85%,5 歲是 95%。
與此同時,大腦中處理信息的神經元也在迅猛地發育。單個神經元沒有實際的運算作用,但是它們的連接才是信息處理的基礎。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稱為神經突觸。這些突觸在生命的前幾年會經歷一個野蠻生長,然後再削減的過程。就好像花園的花草,長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修剪一樣。這就使得孩子的大腦具有了高度的可塑性。
可是,需要修剪,就會涉及到取捨、保留的問題。捨棄哪些,保留哪些才能讓孩子的大腦更高效呢?這個由誰說了算?
誰在修剪大腦的「後花園」概括地說,腦發育,就是神經元網路的發育,並形成精細交流系統的過程。
當神經元形成突觸連接以後,刺激對突觸的存活很重要。那些經常被用到的神經元,也就是我們受到刺激的神經元會加強它們的突觸,讓它們所在的神經元網路更發達,從而支持複雜能力的發展。很少受刺激的神經元則會減弱甚至喪失突觸。這個過程,其實是讓神經網路更有效率的過程。
整個突觸削減的過程是非常厲害的,在兒童和青少年期,大約有 40% 的突觸會被消減掉。這個消減和增強的過程,在 0-6 歲尤為激烈。因此,我們要抓住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機,給兒童適當的刺激,把它塑造得更有效率。
不過,雖說是「刺激」在變相地修剪大腦的後花園,而讓孩子什麼時候、接受哪些刺激,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接受刺激,當然還是由你說了算。所以說,在孩子大腦塑造方面,你責任重大,也大有可為。
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既然大腦可塑,那麼結合大腦的具體特點,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你可能已經猜到:那就給孩子多提供各種刺激唄,讓該訓練的腦網路練起來唄!
可是問題馬上又來了:
我們能給孩子提供哪些成長刺激呢?
我們該如何給孩子提供這些成長「刺激」呢?
是不是給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呢?
豐富適宜的刺激,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呢?
……
本次直播課,愛貝睿家長教練魏坤琳老師會跟大家好好聊聊這些話題。
魏坤琳老師,人稱 Dr.魏,現任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導,也是愛貝睿兒童實驗室主任、《最強大腦》科學評審。同時,他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作為一個科學家爸爸,他會和你聊聊如何恰當提供刺激,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推薦閱讀:
※1—10歲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非常詳細,值得收藏!
※如果遇到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被暴力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家孩子專註力差,這個方法越早知道越好
※懷胎三月:大家都來生孩子 | 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