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中國富人的財富觀
07-23
三位中國富人的財富觀華爾街社區(http://bbs.wspost.com)版權所有,轉貼請註明出處。張朝陽:財富穩定後,生活就浮現 張朝陽1964年生於陝西西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作為搜狐公司的創始人,在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以2.7億美元排在第20位。 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我以2.7億美元排在第20位,這個估算是準確的。我的財產絕大部分在股票上,都是公開的,很好計算。至於現金,我可以說有了一定保證,具體數目還不是很方便談。現金給了我一個安全感,讓我覺得夠花了,再怎麼著,這輩子還會有這些作保障。工作的壓力因此就變成了純粹的樂趣。 網路低潮時期,我曾經特別敏感。當時搜狐的股價跌到1美元以下,差一點兒就到了31天,被納斯達克警告。當時情緒很低落。最初我們上市時股價13美元,我自己清楚,公司沒有規模,美國股市是把中國的網路股當做一個整體、當成一個概念來看,價格表現不真實。因此開始跌的時候我不是很難受,但是真正看到被摘牌的危險了,就開始擔心公司的前途。過了那一關之後情況就比較正常了,網路進入一個發展期,搜狐做起來了,股價反映的就是你公司的發展情況。現在股價再怎麼波動也不會有多大的幅度,它跟你的業績好壞是緊密掛鉤的,因此我的財產基本上穩定住了。 我的個人消費情況不方便回答,但我可以說,消費很低,沒有豪華的生活。現在還是工作的時間比較多,用於娛樂的時間很少。 由於在媒體的曝光率比較高,我可能給大家留下一個印象,張朝陽愛玩,其實不是。以前搜狐最大的問題是關注度,那麼凡是對公司有益的事情我都會去做,曝光率就是這麼來的。現在公司已經過了那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我也就不參加那麼多秀,而且只接受必要的媒體採訪。 再有,這也是一個興趣的問題。以前我對出名興趣濃厚,現在夠有名了,對那些出風頭的事情就不是那麼感興趣。最主要的是,現在再秀一下,對搜狐的幫助不是特別大。 我覺得中國的富豪階層還是應該得到公眾的尊重,當然前提是合理合法。這些人能幹,比如能抓住機會,這就是好的一面。現在大家談資本原罪比較多,其實在資本積累時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們應該尊重歷史,考慮當時的情況。既要重視歷史過程中的公平性,又要考慮現實和未來的發展,作均衡的考量。 比如說,對待一個早期創業者,他做成功了,那麼個人才能和遠見起多大的作用,政府的幫助又起多大的作用,應該有客觀準確的分析測算。現在因為這些歷史糾葛導致了一些問題,我覺得這要求我們的司法制度穩重成熟起來。其實對資本原罪的問題,國外也不是那麼苛刻,美國就有很多大赦,這才是我很重視的成熟的態度。 如果我們進行類似的大赦,應該有合乎國情的標準。什麼樣的不可寬恕,什麼樣的可寬恕,要恰當。如果相關的司法執行過於嚴苛的話,那麼結果就是人民幣外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非常壞。 我是依靠經營網路公司獲得財富的,沒有資本原罪的問題,因此可以說這個話。應該有人來說的話我來說它,我覺得這也是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現在我比較重視兩個問題。一個是環境污染,我在持續地關注;二是艾滋病的事情,它不像SARS那麼受到大眾的重視,但它的影響不只是吞噬掉很多GDP。在搜狐網站上我們一直在關注這兩件事。 至於富豪是不是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來盡自己的社會責任,比如投身慈善事業,我覺得那完全是個人的選擇。我們已經建立了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意識,那麼就意味著財產所有者有支配財產的完全權力。一個企業家能夠為經濟作貢獻,創造就業機會,納稅,這才是他的本分。如果不專心做這些,有了錢去捐獻,那只是小的貢獻。 當初我在美國壓力非常大,這個經歷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在美國的中國人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在國內出了問題可以找父母找朋友,在美國工作丟了,你就交不上房租,很多人就因為這個壓力大,心臟病暴發就死了。因此搜狐這些年來一直誠惶誠恐,做事情很謹慎。在網路這個行業里,我覺得沒有在國外呆過的人膽子特別大,敢賭博,不管結果怎麼樣,就因為沒經歷過那種困難。搜狐因為謹慎,現金流一直很好,但也失去一些機會,給競爭對手提供了一些機會。我們的董事會比較西化,對中國不是太了解,我在說服他們時,也不是太推行激烈的方式。 這些年我對財富基本就是這麼個態度:謹慎、理性。 現在的情況有些變化,財富穩定之後,生活本身就浮現了。我總是說這句話,缺什麼想什麼。誰說他不想出名那是假話,人都想出名。不過出了名之後事情又不一樣。過去幾年裡其實我一直就覺得自己最缺時間。吃頓飯要想著打幾個電話,喝杯咖啡又要接幾個電話,就特別想安靜,不被干擾。希望自己不用為工作而違背自己的意願,特別渴望自主和從容的狀態。其實直到一年多以前,我還過著那種生活,要去見無窮多的客戶,開無窮多的新聞發布會。那時的原則是公司的目標第一,自己的意願要妥協。 現在,不是特別大的活動就不用去了,生活比較舒適。這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發展了,我有了這個資格。另一方面也看得出來,我們的團隊成熟起來,每個人可以擔當自己的工作。現在我終於可以安靜下來了。 王石:我害怕財富背後的東西 1951年生於廣西柳州。1983年到深圳自組萬科公司,1991年公司上市後逐步轉型為職業經理人,任萬科集團董事長,個人財富600萬元人民幣。 我的財產可以算給你:房子值200萬,股票大概值200萬,存款有200萬,全部財產600萬。很多人以為我是萬科的老闆,但我實際是個職業經理人。我是富人不是富豪,其中一個原因是,名利這兩個東西,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關係。 財富有其魅力,但決不是每個人都貪圖它。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富人朋友,有幾百萬,捐出很多錢,委託信託公司做慈善事業,還完全沒有人知道那筆錢是他出的。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富人,胡潤排行榜上沒有他,福布斯排行榜上也沒有他,可他確實比榜上的一些人更有錢。這類人里南方人居多,為人非常低調,穿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他坐在你面前,別說你看不出他是億萬富豪,就是說句他有錢你都不相信。 這就是要錢不要名的。像我這種,喜歡名的,註定要捨棄巨額財富,要是想兩者兼得,大概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甘蔗沒有兩頭甜。 這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不只是因為中國的一些富豪可能有某些權力尋租的灰色歷史,在國外也是這樣。美國的一級富豪天天出鏡?不可能。都老老實實地呆在辦公室里。 我沒有關於財富的困惑,我對它的態度很明朗,但我有恐懼感。錢多不是好事,一些人因此家敗人亡、孩子變成紈絝子弟,這個印象在我的頭腦里太深刻了。在傳統上,都講中國人勤勞勇敢,而一旦五穀豐登,我們的先人常常要做什麼?兩件事,一是修祖墳、光宗耀祖,二是娶小老婆。中國傳統社會不支持財富擁有者,沒有什麼富豪是有幾代傳承的,所謂第一代是暴發戶,三代才成貴族,一般中國的財富傳不到第三代。我專門查過家譜,從湖北祖籍查到山西,30多代,沒出過一個富人。這個家族沒有對待財富的經驗。我就怕了。如果成了富豪,我會不會修祖墳娶小老婆?我怕自己把握不住自己。 以前我說過準備在2006年以前登遍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然後就結束登山去航海,現在看2003年提前完成登珠峰的任務,整個計劃也可以提前了。做到2006年我就退休,就算不離開經濟圈子,也註定我永遠不會當富豪了。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不在於擁有多少錢。 我的個人消費不算多,也沒那麼多錢。別的富人,我見過的真正窮奢極欲的也少。奢侈與否,我覺得要看他是什麼人。中國的富豪,照我看可以分成三種。一是投機者,通過股市、證券發了大財,這部分人現在表現瀟洒的不多。股市發展這麼多年,現在問題出來了,他們的財產大部分都縮水了,原來一些非常有錢的人,現在甚至變成了負資產。第二種是權力尋租,他們瀟洒,成天呆在高爾夫球場。第三種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民營企業家,他們基本上經歷了20年的發展,如今要麼都在考慮做大,要麼在考慮做全,資本都用在再生產上,現金沒多少,而且也沒有去奢侈的時間和習慣。像你提到重慶力帆的老尹,他有錢,可我敢肯定他花的還沒我多。 在錢的來路上我們注意自己的行為,萬科會去搞好各方面的關係,但我有一個底線,不行賄。 我形成這麼一種對待財富的態度,有著很深的個人原因。我曾是彷徨少年,到處尋找人生意義。我看巴爾扎克、雨果、狄更斯的小說,對裡面的暴發戶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很久以前就在內心裡厭惡那種人。現在的中國富豪里有一些真正喜歡作秀的,比如做慈善事業,沒付出多少錢還弄得很光榮,撈形象分,其實還是暴發戶的思維。還有些人表示清白,宣稱自己不貸款,我告訴你,凡是這樣的人其實都是貸不來的。中國企業有這麼大的前進空間,哪個敢說自己不缺少發展資金? 對於這些財富背後的東西我是害怕的,自己又喜歡受人關注的生活,那就這麼著吧。 尹明善:我始終提倡中國人的精神 尹明善,1938年生於重慶。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在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以1.1億美元列第93位。 不管是富豪或者不是富豪,我始終提倡中國人的精神。由重慶出版社的一個編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發展到擁有今天如此多的財富,我能完成自我適應的過程,首先要依賴這個精神。 1992年開辦公司的時候,我只有20萬元,9個人。要製造新型摩托車發動機,我一邊組織研製,還要一邊做生意賺點小錢。現在我的員工已經超過5000人了,去年我們的銷售收入做到了40個億,在摩托車行業當中已經是老大了。這個財富的增長是很讓人眩暈的,9個人20萬元資金能夠走到今天,有時候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胡潤排行榜把我排進前百名,對它的準確與否我不加評論。我只知道自己現在很清醒了,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事情。做企業,我看重品牌超過看重利潤;做人,我看重名聲超過看重財富。你有錢,人家未必就尊重你,還要看你人品如何,有沒有社會貢獻。我一直提倡民營企業家應該先盡其能、後得其所,有能力的人不僅要自己賺錢,還要健康發展企業,真實地貢獻,這才是「得其所」。 我常講自己是55歲從商,65歲從政,只有富而思進,才算是本分。我還想,在思進之前,先要立德。 我的企業2002年納稅1.25億元,2001年納稅1.13億元。原來我不從公司領工資,心想反正都是自己的。去年大家談論富豪納稅的問題之後,我決定每月從公司領10萬元工資,繳完稅,剩6萬元,供自己的大家庭消費。去年一算,我成了重慶繳納個人所得稅最多的人之一。 我主張做事情要光明正大。 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當選為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這對我肯定是個嚴重的挑戰。一個人的精力、才能總是有限的,又要做那麼大的企業,還要那麼高的職務,有時候我自己都有一點膽怯。 但是幾方面的因素確定了我還是要大膽做下去,首先我覺得黨和政府如此信任我,我是一個讀書人,士為知己者死,鞠躬盡瘁。這是第一條;第二還得講方法,我想我當前最要緊的就是培養好我職業經理人的班子。參政議政對我來講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雖然我個人微不足道,但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參政議政,對我們來說,千萬要警惕以權謀私。怎麼保證不以權謀私,我覺得還是要從制度著手。我們歡迎對我們為官從政的過程進行監督、關注。 我想我確實是個理想主義者,而且是個樂觀主義者。碰見困難的時候,最好是少發牢騷,自己想辦法來克服,來調整,拚命干自己的事情。我完全同意媒體對於制度建設的呼籲,用制度約束大家,不要去說謊,要守信用。 至於人品層面,很多人都相信為富必不仁,我得說其實未必。我曾經當過工人,車、鉗、銑、刨這些我都會,不是天生財迷。要知道在尋求財富的過程里我遇到過多少困難,吃得苦中苦,認準不放鬆,才尋得了華山一條路。我強調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在包容的精神之外,還有一個堅忍的精神。我看這個精神比你有多少財富還重要。有了這個精神,財富這東西就看你想不想要了;可有財富的人,未必有這個精神。 這些年我的角色轉換太快。以前應該說是一個文人,後來變成一個大企業家,現在又變成了一個高級幹部。這種角色的轉換,到今天我覺得還沒適應過來,好像歌裡面講的吧,到底是變化太快,還是我自己不明白。 你提到的對,我確實說過,有時候我也很困惑,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擔,憑什麼有這麼多財富?但我也有所不惑,王夫之在《讀通鑒論》里講,「人非不欲自貴,必有奉以為尊,人之公也」。這就是我的不困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呂正惠:「非正統」何以推動歷史中國?——從元好問切入 | 文化縱橫
※推薦:中國藏區文化網:藏傳佛教的世俗化及其動因芻議
※轉型中國第41期:日俄戰爭與清廷「局外中立」
※中國脫口秀有哪些牛人?
※中國人口紅利與老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