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現代化的十個為什麼----中國科學院

地區現代化的十個為什麼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04-09-06。地區現代化,既是現代化研究的新課題,又是現代化實踐的老現象。任何國家都是由一些地區組成的(本文「地區」特指國家內部的不同區域)。沒有地區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現代化。僅有國家的現代化,並不能保證國家內部的所有地區都實現現代化。事實上,現代化進程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不僅反映在國家之間,也存在於國家內部,特別是在大國內部。然而,經典現代化研究並沒有對地區現代化給予重視,也缺少系統的研究工作和理論闡述。所以,研究和揭示地區現代化的本質特徵和基本規律,不僅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意義。《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以地區現代化為主題,通過分析18個國家73個地區的現代化事實,借鑒現代化理論和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初步建立了地區現代化理論的基本構架,為進一步的地區現代化研究奠定了基礎。本文重點分析其中的十個觀點,供大家討論。一、關於地區現代化理論的六個觀點我們先來討論關於地區現代化的規律和特徵的六個觀點,它們涉及地區現代化的概念、階段、目標、路徑、步伐和模式等問題,以及地區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的異同。這些內容更多是關於地區現代化的理論探索。1、為什麼要研究地區現代化21世紀初,猶如一夜春風吹過,地區現代化成為我國媒體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學者、官員和媒體的大合唱中,地區現代化似乎會在短期內成為現實。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圖景啊。有些人為之歡欣鼓舞,有些人為之感嘆不已,有些人成為媒體明星,有些人上下求索不息。隨著高燒的退卻,清醒過來的人們忽然發現,自己並不了解什麼是地區現代化。在經典現代化理論體系中,並沒有關於地區現代化的系統闡述。人們不禁要問,有沒有地區現代化?為什麼經典現代化理論中沒有關於地區現代化的系統闡述?能不能直接將經典現代化理論套用於地區現代化?要不要研究地區現代化?首先,有沒有地區現代化?回答是有。因為國家是由地區組成的。試想,有一個由34個地區組成的現代化國家,她的34個地區都沒有實現現代化,這可能嗎?不可能。沒有地區現代化,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現代化。只要有國家現代化,就必然有地區現代化。《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發現,在18個國家的73個地區中,先進保先進、後進趕先進、先進變後進、後進變先進、後進為後進等現象普遍存在,這與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現代化現象是一致的。所以,地區現代化是一種客觀事實。其次,為什麼經典現代化理論中沒有關於地區現代化的系統闡述?這個問題與經典現代化理論誕生的時代背景有關。在20世紀50~60年代,西方學者研究現代化現象,逐步形成了經典現代化理論。當時的研究,一個方面是關注發達工業化國家經典現代化過程的歷史經驗總結,一個方面是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政策。由於當時發達工業化國家已經完成了經典現代化,這種研究主要是一種比較歷史研究,而不是發展政策研究,這種比較歷史研究主要是以國家為基本單元進行的,沒有深入到地區層面。關於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政策研究,多數研究目標是為發展中國家的宏觀決策提供「政策建議」,沒有涉及地區問題,也缺少地區的數據,缺少與發達工業化國家的地區的比較基礎,研究工作也沒有達到地區層面的深度。所以,當時的經典現代化研究,沒有把地區納入視野。其三,能不能直接將經典現代化理論套用於地區現代化?回答是否定的。主要原因是:(1)不能「張冠李帶」。經典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關於世界和國家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和特徵的系統闡述,其研究對象是世界和國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經典現代化理論,可以被稱為「世界現代化理論」或者「國家現代化理論」。一般而言,國家是一個在世界上享有法律和行政主權的政治、經濟和地理獨立單元。地區(本文所講的地區)是國家內的不同地理區域。儘管國家和她的內部地區之間存在許多的共性,但兩者不是一回事。(2)不能「偷換概念」。如果直接將經典現代化理論套用於地區現代化,就相當於把「國家現代化理論」套用於「地區現代化理論」,可能在社會上引起一種誤解,把「國家現代化」誤認為與「地區現代化」沒有區別。如果形成這種誤解,在文字表述時就會經常同時使用「現代化」和「地區現代化」兩個概念而不加區別,造成邏輯學上的「偷換概念」。(3)不能「指鹿為馬」。根據《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對世界18個國家100多個地區的現代化進程研究,地區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既有關係,又有區別。特別是在縣市級地區,地區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的差別就更大。所以,地區現代化和國家現代化是不同的事情,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4)不能「違背規律」。《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闡述了國家現代化與地區現代化的一般關係,有些關係是具有規律性的。例如,①國家是獨立的單元,地區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地區現代化必須服從於國家現代化,地區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②地區現代化遵循國家現代化的一般規律;但是,地區現代化不是國家現代化的簡單「縮小」。③地區現代化既是地區行為,也需要國家調控。國家內部的地區現代化,地區之間是競爭與合作並存,需要國家從國家現代化的整體優化出發,進行調節。④地區現代化包括政治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是以國家為基本單元的。從政治角度看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一個整體,地區的政治現代化是由國家政治決定的。一般而言,沒有國家的政治現代化,就不可能有地區的政治現代化,雖然地區也可以進行政治制度創新,不同地區政治現代化程度也有差別。缺少政治現代化,就沒有全面的國家現代化;缺少國家政治現代化,就沒有全面的地區現代化。⑤地區現代化和國家現代化是相互作用的,不同領域情況不同。在經濟領域,地區現代化的經濟結構轉變是有彈性的,國家現代化的經濟結構轉變是必須的。在社會領域,地區現代化中的城市化和郊區化是有彈性的,國家現代化中的城市化和郊區化都是必須的。如果直接把經典現代化理論套用於地區現代化,就忽視了國家現代化和地區現代化的不同特點。(5)不能「錯位嫁接」。綜上所述,用經典現代化理論解釋國家現代化,是對的;用經典現代化理論解釋地區現代化,是不對的。而且,經典現代化理論的內容包括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等。在21世紀,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進入非工業化、郊區化、信息化、知識化和全球化的新階段。如果將經典現代化理論直接套用於地區現代化,就與今天發達國家的地區現代化的事實不符。如果將經典現代化理論與信息化理論嫁接起來,再套用於地區現代化,就相當於「把真理嫁接在錯誤上」, 形成一個「似是而非」的東西,誤導社會。其四,要不要研究地區現代化?回答是肯定的。主要理由如下:(1)地區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就像國家現代化是客觀現象一樣。既然是一種客觀現象,就可以也需要進行研究。(2)地區現代化實踐需要理論指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要實現現代化,必然同步推進國家現代化和地區現代化。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地區現代化需要理論指導。(3)現代化理論需要擴展。既然世界現代化進程包括地區現代化,那麼,現代化理論就應該包含地區現代化的內容。而且在全球化時代,地區的重要性不是削弱,而是加強。2、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有兩大階段地區現代化理論認為,地區現代化指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地區經濟、社會、政治、知識和文化等各方面達到、保持及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過程及其深刻變化,它包括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變化;它既發生在先鋒地區的社會變遷里,也存在於後進地區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在18~21世紀期間,地區現代化過程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階段,雖然兩個階段不是絕對的。第一階段簡稱為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第二階段簡稱為地區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地區第二次現代化不是終點,將來還有新的現代化。為什麼在三百年里,地區現代化過程可以分為兩大階段?主要原因是:(1)它是一種歷史事實。地區現代化是與國家現代化同時開始的。例如,在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的地區,地區現代化就與國家現代化一起起步。經過大約200年發展,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先後完成。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地區,有可能暫時停滯,也有可能繼續前進。它們先後進入非工業化、郊區化、信息化和知識化的時期。在某種意義上,例如非工業化對工業化,郊區化對城市化,後者是對前者的「否定」。這種「否定之否定」就產生了質的變化。於是,就自然形成了前後兩個有本質差別的階段。(2)它是一個歷史必然。地區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歷史過程就必然有階段。階段是客觀存在的,階段的劃分是人為,是人根據某種判斷和事實進行的。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主要解決人類的物質生活需要。在物質生活需要基本解決後,地區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是解決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新科學和新技術將不斷提高物質生產效率,同時賦予人們越來越多的時間和金錢,去追求文化和精神生活,追求幸福和自我實現。信息技術和其他高技術的發展,為這種追求創造了條件。於是,郊區化、信息化和知識化就成為新的潮流。兩大階段的先後出現,就成為一個歷史的必然。(3)它是一個分析框架。對於發達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兩個階段是先後進行的,兩大階段清晰可辯。對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21世紀,工業化和信息化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發展階段難以區分。隨著全球化的推進,發展中國國家和地區將受到發達國家更大的吸引、滲透和輻射,工業化、城市化、郊區化、信息化和知識化將高度參合,各種要素的比例將發生梯度變化。這樣一來,研究發達國家的地區現代化,兩個階段的分界非常清楚,涇渭分明;研究發展中國家的地區現代化,發展階段的分界比較模糊,需要一個合理的分析框架。兩個階段的劃分,就可以為此提供一個清晰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平台。(4)兩個階段兩種範式。在地區第一次現代化過程中,經濟發展是第一位的,物質生產擴大物質生活空間,滿足人類物質追求和經濟安全。在地區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生活質量是第一位的,知識和信息生產擴大精神生活空間,滿足人類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現;物質生活質量可能趨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將高度多樣化。所以,不能將兩個階段混為一團。由於發展中地區有可能選擇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的道路,工業化和信息化並存,就需要以兩個階段為分析框架,研究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關係,研究兩者比例的變化等。3、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有四個目標一般而言,在21世紀,地區現代化有三個基本目標和一個政策目標。第一個基本目標是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第二個基本目標是完成第二次現代化,第三個基本目標是追趕、達到並保持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實現綜合現代化。第四個目標是一個政策目標,指各個地區為某一個階段制定的現代化的具體目標。顯然,第四個目標是人們經常討論和關心的目標,是一個階段性目標,它是以三個基本目標為理論基礎的,是三個基本目標的具體化。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會有三個基本目標?主要原因是:(1)三個基本目標有不同的涵義,反映地區現代化的本質。通俗地說,第一個目標是完成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第二個目標是完成信息化、知識化和全球化,滿足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第三個目標是趕上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地區現代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歷史階段不可跨越,歷史進程可以加速。同樣,地區現代化不可能跨越發展階段,但可以加速發展進程。第一個目標和第二個目標是縱向比較的目標,可以先後完成;第三個目標則是橫向比較的目標,是動態變化的。(2)三個基本目標有不同的特點,反映地區現代化的特徵。第一個目標是一個靜態目標,標準大約為20世紀60年代發達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些國家在70年代先後進入非工業化時期)。第二個目標是一個變化的目標。在21世紀前50年左右,第二個目標是一個動態目標,很少有國家和地區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在21世紀下半葉,有些國家和地區將先後完成第二次現代化,進入成熟的知識社會。如果有國家和地區已經完成第二次現代化,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水平就成為第二個目標的標準;那麼,完成第二次現代化也將變成一個靜態目標。第三個目標則始終是一個動態目標,每年都有變化。(3)三個基本目標有不同的用途。首先,三個基本目標適用於不同水平的地區。地區現代化是不同步的,處於不同階段的地區應該有不同的目標。18世紀以來,世界現代化就是不同步的。目前,有些地區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所以,它們的目標有兩個,完成第二次現代化,保持世界先進水平。有些地區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它們的目標就會有三個,先完成第一次現代化,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其次,三個基本目標可以用於不同目的。第一個基本目標可以用來衡量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的實際進展,主要是一種縱向比較;第二個基本目標可以用來衡量地區第二次現代化的實際進展,主要是一種縱向比較;第三個基本目標反映了地區現代化的相對水平,是一種橫向比較。有些國家和地區今天在世界前列,也許明天她就落後了。有些國家和地區今天是落後的,也許她明天走到了世界前列。第三個目標(達到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將始終是一個動態目標。(4)三個基本目標為設計地區現代化的政策目標提供了理論基礎。三個基本目標是從理論的角度分析的,它們為分析和設計地區現代化的政策目標提供了理論基礎。不同地區可以結合自己的特殊情況,設計和提出自己某個時期某個階段的現代化的政策目標。4、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有三條路徑何傳啟在《東方復興——現代化的三條道路》一書中提出國家現代化的三條道路:第二現代化道路、一般追趕現代化道路和新型綜合現代化道路。《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認為,這三條道路同樣適合於地區現代化。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有三條路徑?主要原因如下:(1)它們是客觀存在的。目前,有24個國家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100多個國家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24個國家,它們內部的許多地區已經在進行第二次現代化;同時有些地區仍然在進行第一次現代化,但不可避免地受到第二次現代化的影響,實際上是兩次現代化並存,走新型綜合現代化道路。在100多個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裡,多數地區在進行第一次現代化,然後進行第二次現代化,走一條追趕現代化的道路;有些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同時進行工業化和信息化,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走新型綜合現代化道路。所以,三條道路是實際情況的理論概括。(2)它們是符合規律的。既然地區現代化有兩大階段,而且地區現代化是不同步的,有些地區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有些地區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那麼,處於不同階段的地區必然做出自己的合理選擇。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地區,一般不可能退回去,只能繼續走第二次現代化道路。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地區,或者選擇學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先做第一次現代化,後做第二次現代化,走一般追趕現代化道路;或者開拓創新,兩次現代化協調發展,工業化和信息化協調發展,走新型綜合現代化道路。而且,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會受到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吸引,主動引進信息化,積极參与全球化,形成工業化和信息化並存的局面,走上新型綜合現代化的道路。(3)沒有其他的合理選擇。在21世紀,地區現代化的最終目標就是完成第二次現代化,22世紀將有新的發展。在21世紀里,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地區,要最終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實現地區現代化的三個基本目標,包括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第二次現代化和綜合現代化;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地區,必然試圖早日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要完成上述目標,只有三條道路,沒有其他的合理選擇。5、為什麼地區現代化不會齊頭並進地區現代化理論認為,地區現代化過程一般遵循四個基本原理,即進程不同步原理、空間不均衡原理、結構穩定性原理和地位可變遷原理。根據四個基本原理,在世界範圍內和多數國家內部,不同地區啟動和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的時間有先有後;在同一個時刻,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區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能夠實現綜合現代化,絕大多數地區不能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不能實現綜合現代化。為什麼會這樣?首先,不同地區啟動現代化的時間有先有後。不同地區的基礎條件和客觀環境有好有壞,不同地區的制度和人力資源有差異,所以,地區現代化進程是不同步的。其次,不同地區實現兩次現代化的時間有先有後。不同地區啟動現代化的時間不統一,地區現代化速度不一致,它們完成兩次現代化的時間也必然不同。有些地區會比另外一些地區早一些完成第一次現代化或第二次現代化。其三,只有少數地區能夠實現綜合現代化。如果把世界先進水平定義為世界前沿20%以內的水平,那麼,就只有大約20%左右的國家和地區能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也只有20%左右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實現綜合現代化。其四,大多數地區不可能實現綜合現代化。能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只有20%左右,所以,80%左右的國家和地區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沒有實現綜合現代化。其五,現代化國家內部,有些地區沒有實現綜合現代化。所謂現代化國家,是指國家平均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國家平均水平有多種計算方法,一種方法是地區水平的平均值。如果採用地區水平平均值計算,那麼,必然有些地區水平處於世界前沿,有些地區水平可能低於世界前沿的底線。特別是剛剛進入現代化行列的大國,可能有較多的地區並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六,沒有實現綜合現代化的國家,內部有些地區能夠先行實現綜合現代化。在國家內部,不同地區的條件和環境不同,地區現代化進程是不同步的。有些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民主化國家,國家內部某些地區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率先實現綜合現代化。其七,地區綜合現代化不是一勞永逸的。世界先進水平是變化的,今天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不能保證你明天還是世界先進水平。其八,落後地區可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理論上說,地區現代化是一場競賽,競賽就會有變化。後進者有可能趕上並超過領先者。從實踐上看,根據歐盟國家的經驗,落後地區在20年內趕上先進地區的概率大約為10%左右。所以,在多數情況下(發達小國除外),地區現代化不會齊頭並進。6、為什麼地區現代化沒有標準模式根據地區現代化理論,地區現代化過程具有路徑依賴性,受地區地理條件、基礎能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地區現代化是多途徑的,不是獨木橋,而是多模式的。而且,地區兩次現代化是不同的發展範式。為什麼地區現代化的模式是多樣的?首先,工業化和非工業化不是所有地區的地區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國家和省級地區,工業化和非工業化是必須的,但也可有一些靈活性。在縣市級地區,工業化和非工業化就是可供選擇的模式,有很大彈性。其次,非農業化和服務化有很大彈性。在國家和省級地區,非農業化和服務化是必須的。在縣市級地區,非農業化和服務化就有很大彈性。其三,城市化和郊區化是可以選擇的途徑。在省級地區,城市化和郊區化是必經之路,但有一些彈性。在縣市級地區,城市化和郊區化都是有彈性的。其四,信息化和知識化是必由之路。在所有地區,都需要推進信息化和知識化。其五,地區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是工業化、城市化等的多種組合。有些地區優先發展工業化,有些優先推進城市化,有些協調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其六,地區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是知識化、信息化、全球化、郊區化和創新體系等的多種組合。有些地區優先推進信息化和全球化,有些地區優先推進知識化和郊區化,地區創新體系是許多地區的選擇。綜合上述分析,地區現代化的模式必然是多樣的,沒有標準模式。二、關於中國地區現代化政策的四個觀點現在,我們來討論中國地區現代化的四個觀點,它們涉及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過程、途徑、艱巨性、長期性和多樣性等問題,屬於政策性研究。中國地區現代化既要遵循地區現代化的基本規律,又要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和21世紀新的國際環境。7、為什麼中國地區現代化不會一蹴而就在21世紀初,我國許多地區制定了地區現代化政策,提出了地區現代化目標,有些地區宣稱在某某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一時間,佳訊漫天,捷報頻傳。似乎現代化就近在咫尺。其實,中國地區現代化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什麼?首先,中國地區現代化非常不平衡,我們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非常大。目前,大陸31個地區中比較發達的地區有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浙江、江蘇和廣東等省市,它們最高的人均GDP約為5000美元,尚沒有達到世界平均值,距離發達國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美國人均GDP是30000多美元,是我們最高值的6倍多。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現代化水平已經超過世界平均值,達到世界中等發達水平,但距離世界先進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其他地區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就更大。其次,中國地區現代化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沒有解決。例如,教育質量、城鄉二元結構、市場經濟體制、金融改革、政府職能轉變、民主與法治、誠信與公平等。其三,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浮躁和浮誇現象比較普遍。現在的地區統計數據,其真實性需要謹慎評估。如果簡單地利用統計數據就得出結論,容易脫離社會現實。其四,沒有人的現代化,就沒有真正的地區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本質,而人的現代化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有時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諸多因素決定,中國地區現代化,不論是比較發達地區還是比較不發達地區,都不是一件能夠輕易做到的事情,都需要長期的、艱巨的努力。8、為什麼中國地區現代化不能放任自流首先,中國地區現代化可以進行系統設計。如果說,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是一種自然演化,那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就可以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進行系統設計。因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是一個目標非常明確的歷史過程。其次,缺少國家戰略指導的地區現代化將可能出現混亂無序的局面。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地區差異非常明顯,地區差距日益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地區現代化沒有系統設計,沒有整體考慮,沒有國家布局,那麼,地區現代化將陷入雜亂無章的狀態。其三,各自為政的地區現代化孕育巨大風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地區現代化各自為政,缺少總體協調,將不可避免擴大地區差距。地區差距過大,一方面會產生政治風險,另一方面會制約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最終影響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其四,《中國現代化報告2004》認為,中國地區現代化應該選擇適度均衡發展戰略,建立國家地區開發署,協調中央和地區的現代化戰略與政策。中國地區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可以按「三大片、八大區」來考慮。三大片是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八大區是東北地區、華北沿海地區、華東沿海地區、華南沿海地區、黃河中游地區、長江中游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如果西部片現代化獲得成功,終將形成國家層面地區現代化的「南北比翼、東西互動、八區競賽、適度均衡」的「品」字型戰略布局。城市和農村的地區現代化布局,可以和三大片、八大區、地區現代化水平分類結合起來考慮。以人為本,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中國34個省級地區的現代化布局需要專門研究。9、為什麼中國地區現代化不能千篇一律目前,中國地區的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出現了盲目攀比和形象工程泛濫的情況,城市的特色減少了,城市的雷同增加了;中國地區的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出現大同小異和重點趨同的情況,地區政策的差別減少了,地區產業的重複增加了。地區現代化政策趨同的情況有發展的勢頭。事實上,地區現代化不能也不應該百孔一面。首先,地區現代化的政策目標要與時俱進。前面已經講過,地區現代化有三個基本目標和一個政策目標。各個地區應該根據自己的水平和條件,選擇合適的基本目標和政策目標。而且,現代化是全球的,也是動態的。地區現代化目標的內涵應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例如,北京等6個比較發達地區現代化目標可以是超過當時的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上線,達到當時的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遼寧等15個初等發達地區現代化目標可以是超過當時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底線,接近當時的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上線。甘肅等13個欠發達地區現代化目標可以是超過第一次現代化標準,達到當時的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底線。各地區可以根據上述理論目標,分析和設計自己在某個階段的具體政策目標。其次,地區現代化的發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前面已經分析了地區現代化的三條路徑和多種模式。地區現代化過程具有路徑依賴性,受地區地理條件、基礎能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我國不同地區的現代化發展水平不同,地理和經濟條件不同。不同地區不能盲目攀比,不能盲目模仿,不能東施效顰,而應實事求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現代化路徑和模式。很顯然,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客觀條件相差很大,中國南方和北方的自然條件相差很大。如果東中西部地區都採用一種現代化模式,南方和北方都採用相同的現代化模式,那麼,多數地區都難以成功。因為,南方多雨,北方缺水,東部人口密集,西部資源豐富,各個地區有不同的自然稟賦和經濟基礎,如果都按一個模式發展,必然失敗多於成功。其三,地區現代化的戰略重點要實事求是。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不同階段有不同內涵,不同階段解決不同問題。地區現代化也應如此。各個地區選擇現代化的戰略重點,不能盲目趕潮流、追時髦,不能一哄而上,不能忘記自己的所處的階段和基礎,而要切合實際,有的放矢。例如,比較發達地區重點是第二次現代化。加強知識創新、知識和信息普及、發展知識產業(高技術產業、文化產業、教育培訓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知識型服務業等)、推動全球化、工業轉移、城市擴散、生態保護等。初等發達地區應該兩次現代化並重。加快城市化、福利化和民主化建設;中心城市地區,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教育產業、文化產業、知識型服務業;參與全球化,推動工業轉移和城市擴散,保護生態環境。欠發達地區:重點是第一次現代化,關注第二次現代化。加強城市化、福利化和民主化建設,推動工業化和適用技術工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加大引進和開發人力資源的力度,全方位普及中等教育和科學知識,大幅度提高人民文化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10、為什麼中國地區現代化需要理性思維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需要付出巨大成本和代價的歷史過程,也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地區現代化遵循現代化的基本規律,而不以個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理想,是中國21世紀的國家目標,是中國憲法規定的基本任務。在制定地區現代化的目標和政策的過程中,既不能一廂情願,盲目樂觀,提出洋躍進和大跨越式的目標和工程,脫離社會實際;也不能感情用事,消極悲觀,放棄現代化的努力而無所作為,低估各族人民的創造力;更不能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而應該理性地研究地區現代化的規律,分析本地區現代化的條件,選擇合理的現代化戰略和政策。只有這樣,地區現代化才有希望,中國現代化才有希望,中國復興才有希望
推薦閱讀:

SOS 法學院生存手冊 1.0 | 麥讀學園
【蝶舞驕陽政論】達德學院 丘哲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簡介
對檢索的五大誤讀和做好檢索的四個關鍵 | 無訟學院
【可佳學院】夏玉之魂牙璋簡史

TAG:中國 | 科學 | 地區 | 中國科學院 | 現代 | 現代化 |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