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時,醫療輻射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李壯傑  指導專家 黃東海 長沙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傳染病防治監督科副科長、公衛醫師  核心提示  每逢年底,許多單位及個人習慣進行常規體檢,其中免不了拍個片、照個B超等。電腦有輻射、手機有輻射大家都知道,然而,去醫院檢查拍個片都有輻射嗎?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射線診斷和治療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醫療。放射診療技術有快、准、無創等優點,能對疾病進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但是如果過度使用,或者防護措施不當,就會產生一定的輻射損傷。  哪些醫療檢查有輻射?其危害性和原因是什麼?來聽聽長沙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專家的講解。  放射常識術語性太強,你了解多少?  1895年,倫琴發現了倫琴射線(X射線);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了鈾元素「輻射」現象;1897年,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三位科學家因以上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上述成果也獲得了「十九世紀三大發現」的殊榮。  其中射線的種類有四種:一是粒子輻射,主要有ɑ、β等射線;二是電磁輻射,主要有Υ、Χ等射線;三是發射的正電子、質子等粒子;四是大氣層中宇宙射線,主要有中子、π介子、μ介子等。醫學上常常利用射線的穿透性、電離性、感光性等特性,為患者診斷、治療疾病等。  黃東海介紹,放射診療技術,按照診療風險和技術難易分為四類管理,由難至易分別為:放射治療技術、核醫學技術、介入放射技術、X射線影像診斷技術。  1.放射治療技術。是使用射線裝置或放射源產生的X、Υ等射線,照射病變部位,利用射線的生物學作用,最大限度地殺傷病變組織或器官,達到治癒疾病的一種技術。適用範圍:消化、呼吸、泌尿、神經等系統的腫瘤,特別是對放射高度敏感的淋巴類腫瘤、精原細胞瘤等。  2.核醫學技術。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如碘131)及其製品,為患者實施病變部位內照射和近距離照射治療的一種技術。適用範圍: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的疾病,常見的疾病有甲狀腺腫瘤。  3.介入放射學技術。是指在醫學影像設備(如X射線機)的引導下,通過經皮穿刺途徑或通過人體原有孔道,將導管或器械插至病變部位,進行診斷性造影和治療,或採集組織進行細胞學、細菌學及生化檢查的一種技術。適用範圍:人體肝臟、腎臟、肺臟部位腫瘤的血管內灌注藥物和栓塞治療,以及各部位血管狹窄等疾病的治療。  4.X射線影像診斷技術。是指利用X射線的穿透性、熒光性,為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實施攝影的一種技術。常見的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有:CT機、單/雙球管X射線攝影機等,適用範圍:人體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疾病的診斷。  常見的醫療檢查,會帶來多少輻射劑量?  按照射線輻射源的來源,可將射線照射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外照射即輻射源在人體外形成對人體的照射;內照射反之。放射治療、核醫學、介入放射等技術實施時,如果存在放射源泄露、射線裝置機械故障、照射劑量控制失常、防護措施不力、放射性廢物管理不善等原因,可造成醫務人員、患者、陪檢者、其他公眾等,在短期內接受大劑量射線照射,或者長時間小劑量的射線照射,可導致受照射人員出現急、亞急性或慢性放射損傷。  當然,醫療輻射對於人體安全風險是極低的。那麼,一次醫療檢查會帶來多少輻射劑量呢?可了解一下幾種醫療檢查的輻射情況:  1.超聲科的檢查:(B超)多用於孕期產檢,查看胎兒狀況。這一檢查項目是沒有輻射風險的,患者不用擔心輻射的問題。核磁共振成像(MRI)不使用X射線,也沒有輻射問題。  2.放射科的檢查:X線檢查有輻射,X光胸片可粗略檢查肺、心影、肋骨等,檢查有無肺紋理增多、肺內較大腫塊、主動脈結鈣化等。  CT檢查,有輻射,如遇到外傷,懷疑傷到骨頭,優先選擇X光攝影。若要進一步觀察,就要選擇CT了,甚至磁共振成像觀察隱匿損傷或軟組織損傷。CT檢查的輻射量比普通X線攝片,可能要高出幾十甚至數百倍,尤其是心臟CT的輻射量相對較高,但目前都在安全範圍內。  核磁共振檢查(MRI),無輻射,椎間盤疾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觀察椎間盤與周圍相應的神經等組織,以及關節、肌肉、脂肪組織的檢查。   3.核醫學科的檢查:SPECT顯像,有輻射,該檢查能較高特異性地顯示臟器或病變的血流、功能和代謝的改變,用於疾病的早期診斷及特異性診斷。  PET-CT,有輻射,PET-CT是最高檔PET掃描儀和先進螺旋CT設備功能的一體化完美融合,臨床主要應用於腫瘤、腦和心臟等領域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核醫學科檢查中,因診斷需要使用特殊的放射性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發射γ射線,從而具有輻射性。PET-CT還需要用到CT,因此會疊加CT相關的輻射。  黃東海提醒:孕婦、嬰幼兒、兒童應慎重選擇放射性檢查,懷孕或可能懷孕的育齡婦女,檢查前應事先主動告知醫生。放射機房工作燈亮的時候,請勿進入機房。進行放射檢查時,應對檢查部位的鄰近敏感器官進行恰當的屏蔽防護,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就醫時,患者如何選擇放射診療技術?  1.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  核磁共振檢查看不清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一般是最先選擇X光片。如果要進一步觀察,可選擇CT。超聲、核磁,對於此類疾病的診斷效果不及X光片與CT。  2.頸椎腰椎:最佳選核磁,次選CT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想更細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核磁。同樣,對於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核磁也是首選。  3.胸部:大致了解看X光片,細緻分析選CT  X光胸片,可粗略檢查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可查有無肺紋理增多、肺部鈣化點、主動脈結鈣化等。相比X線,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於常規X光胸片。  4.腹部盆腔:選B超  除腸道外,一般超聲都能查膽囊等腹腔器官。同時,超聲對肝臟、脾臟、胰腺、腎臟、盆腔臟器等診斷準確率較高,在有經驗的超聲醫生檢查下,準確率不亞於CT、核磁。但是超聲受氣體干擾很大,對於腸道等含氣較多的器官,超聲診斷準確率會降低。  5.心臟:非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聲  如果是常規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心臟彩超所提供的信息已較為充分,又簡單易行。  黃東海表示,用CT檢查冠狀動脈,若未發現狹窄,即可排除冠心病,冠脈CT檢查輻射量較大,不適合作為常規體檢。核磁雖無電磁輻射,但對冠狀動脈的觀察不及CT。心臟核磁是評價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金標準」。當發生心肌梗死時,心臟核磁能準確顯示心臟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
推薦閱讀:

認識基站輻射<
日本「核毒」有多嚴重?核輻射污染程度已經高到不能赴日?
孕期應警惕電磁輻射
電腦族的防輻射飲食方案
上班族吃什麼防輻射?

TAG:醫療 | 身體 | 就醫 | 沒有 | 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