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平兄」談起:傳統禮儀應進入學校教育
標籤:教育人文/歷史文化雜談 | 分類:雜談 |
這是魯迅與許廣平最初交往時的趣事:1925年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授課的魯迅收到該校學生許廣平的信,魯迅在回信中稱「廣平兄」,許廣平疑惑不解,去信中問道:「先生之意何居?弟子真是無從知道。不曰『同學』,不曰『弟』而曰『兄』,莫非也就是遊戲么?」其實魯迅並沒有與其開稱兄道弟的玩笑,「兄」在傳統書信禮儀中,和「同學」、「弟」一樣,也是老師對學生輩的普通稱呼。許廣平之所以不知曉這一點,是因為辛亥革命尤其是「五四」以後,傳統禮儀不再是通行的準則,傳統的禮儀教育在學校里被棄置了。今天能夠懂得在人際交往中使用傳統禮儀的稱謂和舉止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了。由此而鬧的笑話經常發生。如介紹自己的妻子為「我的夫人」,學生給老師的信封上寫著某某老師「敬啟」;殊不知稱自己的配偶為夫人,是自大失禮的;信封上寫「敬啟」是要收信的老師恭敬地展閱此信,根本顛倒了師生的禮數。
普及中華傳統文化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題中之義。近兩年來,以央視《百家講壇》為代表的「國學」講座和由其帶動的通俗文史讀物,對於傳統文化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我們的學校缺少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其中的一個表現是傳統禮儀教育在當代學校里幾乎是空白。這就失去了從行為方式上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有力的抓手。
相傳3000多年前,周公制禮作樂,由此奠定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基礎。春秋時期興起的諸子中,儒學最為注重承繼周代禮樂文化,因而傳統禮儀主要與儒學相聯繫,成為儒學的重要教育內容。儒學的開創者孔子以禮儀作為行為方式的準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並以此來訓練和熏陶其弟子。人們要從呱呱墜地時的自然人成長為社會所認同的社會人,就必須按照社會通行的行為準則即禮儀來規範自己。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孔子強調「不知禮,無以立」。隨著儒學居於獨尊地位,對禮儀的重視和教育就拓展到了整個社會。儒學最重要的典籍即《十三經》里有三部是講禮儀的,就是所謂的「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不僅如此,儒學的學者還編撰了大量的日用鄉禮、家禮著作。儒學眾多的蒙學讀物,也強調以禮儀教育來養成兒童的行為舉止,如宋代朱熹的《童蒙須知》、明代屠羲英的《童子禮》,對衣著、盥洗、洒掃、行走、語言、視聽、飲食等等的行禮之法都有詳細的規定。儒學正是通過禮儀教育對普通民眾從小進行規範,從而在他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一方面儒學傳統由外在的行為方式得以顯現;另一方面習慣成自然,儒學傳統彷彿成了人們的天性。儒學在此意義上被稱作「禮教」,實際上是道出了禮儀教育對於認同儒學價值觀念的重要性。
中國近代尤其是「五四」批判儒學禮教的封建性是完全必要的。傳統禮儀不再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很快就從社會日常生活中退隱了。現在,隨著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的普及,兒童甚至成年人更多的是從這裡接受禮儀的熏陶,而這些行為舉止常常是西方式的。因此,民間大眾的禮儀正在急劇地西化。如果傳統禮儀完全被大眾所遺忘,那麼認同民族文化傳統就成了空話。所以傳統儀禮重新走進當代學校的課堂是必要的。
不過,這絕不是要重新恢復傳統禮儀。今天重建傳統禮儀教育,首先要將傳統禮儀中蘊含的合理思想提煉出來,如反對把踐行禮儀當作外在的形式,而要以內在的德性修養為靈魂,即「德輝動於內」而「禮發諸外」的觀點;再如強調禮儀的「節文」作用,即對情感、慾望起到有所節制和美化的作用。這些珍貴的思想遺產應當在今天學校的禮儀教育中發揚光大。其次,可以借鑒司馬光、朱熹等對傳統禮儀簡化、改革的經驗,選擇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禮儀,如家庭禮儀、書信禮儀、人際交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融入一些具有傳統色彩的禮儀,使傳統禮儀在與時俱進中得到延續。學校可以和社區聯手,定期舉行體驗傳統禮儀的課程。這方面韓國的經驗是有啟發的。至今韓國大約有234所鄉校,每逢假期鄉校為7歲到14歲的少年開設忠孝禮儀體驗課程,學生必須穿著傳統韓服上課,學習傳統的生活禮節;也為成年人舉行傳統成年禮儀和傳統婚禮,還舉辦耆老宴並表彰孝行者和善行者。顯然,這樣的體驗課程會加深人們對傳統禮儀的理解。
推薦閱讀:
※第1249季【青春語文】一字立骨見靈動 傳統教學顯沉穩
※楊家埠傳統老木版年畫欣賞(二)!!!
※【回族服飾】千年的歷史傳統:男戴白帽女戴蓋頭(2)
※中國傳統紋樣,值得保留收藏一份
※【轉】陳一丹:我的信仰是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