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平公主17  太平之死

演講人:蒙曼

講師簡介: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隋唐五代政治、軍事史與中國古代婦女史。代表作品《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中國社會通史·隋唐五代卷》,《蒙曼說唐—武則天》等。

內容簡介:太平公主依靠自己的影響力,繼續控制著朝政,這使已經當上皇帝的李隆基處處受制,因此李隆基暗中策划了一場針對太平公主的政變,但事情提前泄露,引起了太上皇李旦的不滿,揚言要讓皇帝李隆基巡行邊疆,這也就意味著李隆基有可能被廢掉,他的皇帝生涯受到了威脅,而太平公主也因為這件事情更加警覺,不僅加強了對李隆基的防範,還開始拉攏禁軍將領,這時候太平公主勢力變得更為強大了,那麼面對自己的不利處境,以及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攻勢,李隆基會採取什麼辦法來奪回自己的權力呢?

全文:

先天二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的6月份,皇帝李隆基忽然收到了自己的老部下張說,從洛陽給他捎來的一件禮物,什麼禮物呢?這個禮物裝在一個長方形的盒子之中,打開這個禮品盒一看,裡頭不是別的,是一把寒光凜凜的儀刀,那麼李隆基一看這個禮物居然是刀,他也愣了一下,可是愣了一下之後,他又明白過來了,對著這柄大刀是又點頭又搖頭,那咱們說張說為什麼千里迢迢給李隆基送來一把刀呢?李隆基從這個刀裡頭又悟到了什麼呢?咱們上一集說到,李隆基和謀臣在一塊兒想要謀劃一個政變,剷除太平公主的勢力,沒想到事情敗露,引起了太上皇李旦的不滿。所以在先天元年的11月份,李旦就發布誥命,讓李隆基離開長安到北部邊疆巡邊去,那麼李旦這個誥命一發出來,其實就等於發了一個信號啊,什麼信號呢?就是太上皇心目當中的皇帝人選可能要變化變化了,換句話說,李隆基這兒前腳離開長安,可能後腳李旦就要換皇帝了,這個事情一出來,那對於李隆基還有對於太平公主就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了,李隆基是什麼反應啊?李隆基當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那麼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是前所未有地開心,她想自從立了李隆基當太子,我就一直在這兒跟他斗,斗得也是心力交悴,現在好不容易天遂人願,李隆基這個小子終於要倒霉了,所以她很開心,但是姑侄兩個不管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反正都是惴惴不安地,在等待著太上皇李旦宣布皇帝巡邊的具體日期,兩個人都想看一看自己的命運哪一天揭曉。

可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到先天二年的一月份,太上皇李旦又發布了一個誥命,他說皇帝巡邊改期了,改到什麼時候呢?改到先天二年的8月份再說了,那李旦這時候為什麼又要宣布巡邊推遲?巡邊改期呢?很明顯,說明他又猶豫了,換皇帝這可是一件大事啊,這魯莽不得,他得考慮清楚換掉皇帝利在哪兒?弊在哪兒?如果真的把李隆基拿掉換一個新人當皇帝的話,有什麼好處啊?好處這個新人是李旦自己安排的,所以肯定聽話,好擺布,那麼壞處在哪兒呢?壞處在首先人家李隆基,你讓人家巡邊去了,人家前腳一出城,你後腳你換皇帝,萬一李隆基狗急跳牆帶著軍隊又殺回來怎麼辦?你能不能抵擋得住啊?這是一個要想清楚的事情,還有一個壞處,李旦心裡明白自己不是一個很強有力的人物,那如果再立一個比自己還要軟弱的皇帝,那豈不是爺倆兒都要受制於太平公主,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左思右想,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推遲一下吧,再想想清楚再說,可是他這麼一猶豫,對於這兩個當事人,李隆基還有太平公主來說,那又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李隆基他固然是鬆了一口氣,覺得又有轉機了。

那麼太平公主呢?太平公主可苦惱了,她心想我這個哥哥怎麼一輩子就從來沒有一個準主意呢?現在又到底怎麼想啊?他是不是又讓我空歡喜一場啊?那太平公主面對這個局勢,她要怎麼辦呢?根據兩唐書、《資治通鑒》等等史書的記載,說太平公主面對這個情況,她開始搞陰謀了,而且呢,不是搞了一個陰謀,她是搞了兩個陰謀,這兩個陰謀要幹什麼呢?都是想要不藉助太上皇李旦的力量,自己把這個李隆基給幹掉,幹掉李隆基幹嘛啊,史書記載,太平公主想自己當皇帝,那她這兩個陰謀都是怎麼搞的呢?咱們先看第一個陰謀,第一個陰謀,咱們就管它叫投毒計就可以了,讓宮女去投毒,毒死李隆基,那麼宮女怎麼有本事去投毒呢?李隆基當時有一個生活習慣,他天天吃一種補藥,叫做赤箭粉,這個赤箭粉其實就是天麻的苗磨的粉,據說常吃可以強身健體,那我們原來也講過,太平公主跟李隆基鬥法的時候,她安排了好多美女特務到李隆基身邊,去盯著李隆基的私生活,那麼每天打發李隆基吃補藥的這個宮女,其實也是太平公主安插的一個人物,這個宮女姓元,那按照太平公主的想法,就請元姑娘,到時候在這個赤箭粉里和點毒藥,然後把李隆基毒死算了,這是史書記載的太平公主的第一個陰謀。

那麼太平公主的第二個陰謀是什麼呢?根據記載,這第二個陰謀就是直接發動一場政變,這個政變呢,是安排在先天二年的7月4日進行,這一天呢,太平公主將要兵分兩路,第一路,由她手下那兩個羽林將軍帶領人馬,直撲皇帝李隆基辦公的武德殿,把李隆基給殺死,那麼第二路呢?是同時出發,就是由她控制的宰相,像崔湜、竇懷貞,讓他們佔領中央機要部門,就是控制政府,這兩路人馬同時進行,那不就整個把這個政變給做成了嗎?按史書記載太平公主搞了這麼兩個陰謀,那我們也可以想像,這兩個陰謀中無論哪一個成功的話,那都是足以改天換地的事情,試想如果太平公主連皇帝都幹掉了,那接下來的話,她要幹嘛啊?她就得當皇帝了,如果那樣的話,這神州大地又要出現一顆新的女皇星了,李唐王朝的法統也會被再次斬斷,中國歷史都要再次改寫,可是我們這個時候還是不免要懷疑一下,事實真得像史書所記載的那樣嗎?太平公主當真就在搞這樣的陰謀嗎?

解說:《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中,都記載了太平公主要發動政變的陰謀,而這個記載也符合當時的境況,太平公主一直在和李隆基鬥法,太平公主也不滿意太上皇李旦在處置李隆基問題上的優柔寡斷,從這個角度去推理,太平公主要發動針對李隆基的陰謀也符合邏輯,那麼蒙曼老師為什麼還要對史書中的記載提出懷疑呢?她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覺得啊,這還是一片謊言,是史書在造假,那我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我至少有兩點理由,第一點理由,太平公主她有沒有必要在8月份之前就搞這麼一場政變,或者搞一個投毒案呢?她沒有必要。咱們剛才說了,這個政變她安排在7月4號,可是太上皇李旦安排李隆基巡邊的日期,第二次日期不是定在8月份嗎?那麼太平公主完全可以等8月份再搞陰謀啊,因為8月份這個事情沒出來,就說明政局的發展是有兩種可能的,第一種可能是太上皇李旦到8月份的時候堅定了除掉李隆基的信心和決心,一紙詔令讓他去巡邊,讓他一巡邊一出去,自己再換一個皇帝,這是一種情況。那麼第二種情況是什麼呢?第二種情況是李旦到時候又改了主意了,覺得皇帝還是讓李隆基當好,所以就不再讓他巡邊了,或者無限期推遲巡邊的日期,這兩種可能各佔多大比重啊?兩種可能當然是各佔百分之五十,那如果出現第一種情況的話,用不著太平公主動手,李旦就自己先把李隆基給解決掉了,那即使出現第二種情況的話,太平公主到那個時候再搞陰謀也不遲啊,她幹嘛提前一個月就要冒這樣的風險?無論如何幹掉皇帝,這是一個要冒大風險的事情,這是第一個理由。她不必著急,至少她應該等到8月份以後再說,

那麼第二個理由是什麼呢?我的第二個理由就是咱們看史書記載,太平公主要搞的這兩個陰謀之中,都不涉及對太上皇李旦的安排,這可就有意思了。咱們要知道,太平公主如果想當皇帝的話,她必須不僅僅控制李隆基,她還要能夠控制住李旦,因為在李旦的心目中,他自己當皇帝可以,他兒子當皇帝可以,但是李旦絕對不會說妹妹當皇帝也可以,所以如果說太平公主真得想搞這麼一個陰謀,真得想自己當皇帝的話,那麼第一她需要幹掉李隆基。第二個她還要同時控制住太上皇李旦,只有這樣,她這個政變才能夠搞成功,可是我們現在看史書記載的太平公主這兩個謀劃之中,哪一個也沒有涉及到太上皇的事情?我們也知道這個太平公主那可是搞政變的老手,素以心思縝密著稱,她怎麼會犯如此低級,如此幼稚的錯誤呢?因為有這麼兩個理由,我覺得說太平公主想要在7月份就搞陰謀,或者毒死,或者政變殺死李隆基,這是假的。

是有人有意栽贓,那誰在這時候需要栽贓陷害太平公主呢?當然是李隆基了,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給太平公主這樣栽贓啊?也很簡單,因為他自己想在7月份搞政變了,他搞政變必須要找一個理由,他必須師出有名。那麼咱們說太平公主沒有必要在7月份搞政變,李隆基他有沒有必要在7月份搞這個政變呢?李隆基可就太有必要了,因為太上皇給他暫定的巡邊日期就在8月份,一旦到那個時候真得讓他出去,可就是凶多吉少了?要想保住性命,保住皇位,他只能在8月份之前,提前動手來解決這個皇位問題,這個想法不僅僅是他李隆基的想法,其實也是整個李隆基集團的一個共識,在當時李隆基有三個謀臣都跟他敦促過,趕快搞一場政變。哪三個謀臣呢?第一個就是咱們上一集提到的那個王琚,其實王琚也是當時留在李隆基身邊惟一的一個謀臣了,近水樓台先得月,在6月份的時候,他就跟李隆基講,說現在啊,已經快到太上皇安排你去巡邊的日期了,形勢緊急,你應該早點動手,你再不動手恐怕就來不及了,這是第一個催促的謀臣。那麼第二個敦促李隆基早點動手的謀臣是誰呢?就是張說,也就是我們在本集開頭所講的那一幕,張說千里迢迢從洛陽捎給了李隆基一把儀刀,這個刀是什麼意思?刀是割斷、了斷的意思,他讓李隆基趕緊了斷這件事,而且刀還是什麼的象徵呢?刀還是武力的象徵,那是勸李隆基早點武力了斷,這是第二個謀臣。那麼第三個謀臣是誰呢?第三個謀臣叫做崔日用,這個我們以前講過,我們在唐隆政變的時候提到過他,崔日用本來是韋皇后的黨羽,在唐隆政變之前臨時反水投靠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邊,當時是立了大功的,政變之後崔日用因為種種緣故也到地方當長史去了,那這一次崔日用也是在6月份,他就以彙報工作為名,跑到長安來找李隆基來了,一見李隆基他就說,太平公主圖謀不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皇帝陛下,您要做好準備,您跟她遲早必有一拼。我請陛下先去搞定北軍,就是北衙禁軍,然後再去收繳太平公主的黨羽,這樣太上皇也就不會受到什麼驚嚇了。那咱們綜合考慮一下,崔日用的這番計謀,大家覺得怎麼樣啊?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老聲常談啊,好象誰都會這麼說,不過你仔細分析分析,崔日用的這個計謀之中是有閃光點的,有三個閃光點,第一個閃光點是什麼啊?他提醒李隆基你要用好皇帝這個名分,這個名分現在是你最大的優勢,這是第一個閃光點。第二個閃光點在哪兒呢?第二個閃光點,崔日用說了一個搞陰謀的順序問題,他說你要先定北軍,後收逆黨,也就是說你要先把北衙禁軍給安排明白,然後你才能去收捕太平公主的黨羽,這個順序不能錯,軍隊要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那麼第三個閃光點在哪兒?第三個閃光點,其實他們倆都特別提到了太上皇問題,也就是說,你政變一定要把太上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不要驚動太上皇,這三個閃光點是包含在這篇老聲常談之中。一般人聽不出來,可是李隆基是聽出來了,他也很動心,所以李隆基在6月份就漸漸地堅定了政變的決心,那咱們說搞一場政變。

李隆基PK太平公主,李隆基到底佔不佔優勢啊?李隆基其實還真不佔優勢,他在哪方面不佔優勢,他在兩方面都不佔優勢。第一個謀臣,他不佔優勢,第二個軍隊,他也不佔優勢,怎麼叫謀臣不佔優勢呢?咱們看,當時太平公主的謀臣都有誰啊?太平公主那是號稱七位宰相五齣其門啊,她的謀臣那都是宰相級的人物,是國家的一級智囊,都在太平公主那兒呢,那你反觀李隆基,他的謀臣都有誰啊?就一個王琚,再留下崔日用,說你別回去了,你彙報工作,你就留下來吧,也就這兩個人啊,這兩個人是什麼位置啊?他們都是四品官,那比人家宰相差遠了,經驗也差遠了,威望也差遠了,所以在謀臣這方面,李隆基是不佔優勢的,那再來看軍隊,軍隊李隆基還是不佔優勢啊,可能有人說不然啊,李隆基跟軍隊一向不錯啊,我們說搞唐隆政變的時候,李隆基不是自己去拉攏那些北衙禁軍中的萬騎將士嗎,他跟禁軍關係很好啊,可是不要忘記了,我們上一集剛剛講過,太平公主這時候已經把兩個御林將軍都搞到自己的麾下了,那這時候李隆基再向萬騎插手的話,他是唯恐事情敗露啊,他不敢輕易地插這個手,因為人家最大的頭兒已經被太平公主控制住了,那怎麼辦呢?你政變沒有軍隊那怎麼行呢?幸好啊,這時候李隆基身邊還有一個牛人,什麼牛人啊?叫王毛仲。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在唐隆政變的時候講過這個人,這時候李隆基就跟王毛仲講,說哥們兒啊,你能不能利用一下你的私人力量,給我搞一些弟兄過來,跟我干,事成之後是必有重賞啊,王毛仲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一段時間之後,他就給李隆基搞來了300個士兵,300個左右,這些人願意以私人身份追隨李隆基,不管他幹什麼,可是咱們說這300士兵和人家太平公主控制的那兩個御林將軍相比,是強還是弱啊?那還是很弱小啊,還是不佔優勢啊。

解說:在謀臣和兵力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李隆基想發動針對太平公主的政變,可以說風險極大,但他又不能等待,因為太上皇李旦讓他巡邊的日期就要快到了,這也就意味著他有可能面臨被廢的命運,所以李隆基的政變計劃只能進行下去,那麼在實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李隆基會採取什麼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李隆基這時候就使計了,他施放了一顆煙霧彈,這個煙霧彈是怎麼施放出去的呢?就在先天二年,7月2日這一天,李隆基忽然去把這個太平公主的鐵杆男寵崔湜給找來了,找來崔湜之後,就去拉攏他,說你看我畢竟是皇帝啊,太平公主她是一個公主,你跟她干還不如跟我干,跟我干更有前途,那可能有人也要好奇,說崔湜既然是太平公主的男寵,怎麼李隆基能夠把他請來呢?也很簡單,崔湜的弟弟當時是李隆基這邊的人,其實這個不難理解,這是亂世的一種常態,一家人要分到幾個方向去,這樣不管哪一方取勝,這一家都不致於遭到滅頂之災,其實咱們想想三國的時候,諸葛亮那是蜀國的謀主,可是他的哥哥諸葛瑾在哪兒啊?那不在東吳混生活嗎,崔湜他們家也是一樣,崔湜本人跟著太平公主,但他弟弟是跟著李隆基的,李隆基通過這層關係把崔湜叫來了,叫來之後策反他,那咱們說李隆基是不是真的想要把崔湜拉過來啊,其實可不是那麼回事,他也明明知道崔湜跟太平公主鐵得很,你是拉不過來的,那他為什麼要這樣辦?這就是煙霧啊,讓崔湜覺得,你看皇帝他還在進行常規工作,還在進行收買人心的工作,他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那崔湜跟太平公主既然是男寵的關係,肯定每天到太平公主那兒報道的,那麼他到了太平公主這兒之後,他就原原本本把這個事情交待了一番,說今天皇帝居然找我去了,還想讓我離開您到他那兒去混兒事,我怎麼能辦這樣對不起公主的事情呢,不過也可以看出來啊,皇帝嘛,他現在真是黔驢技窮了,連我他都想拉,他想得美,崔湜就跟太平公主兩個人在這兒議論了一番李隆基,兩個人都覺得這個皇帝沒啥大本事,你看現在他真是瘋狂了,連崔湜他都想拉。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就在第二天,也就是先天二年7月3日的清晨,李隆基忽然召集他的手下就說,根據可靠情報,太平公主即將在明天,也就是在7月4號發動政變,為了保護國家,我們必須在今天提前政變,把她的勢力給消滅掉,那麼究竟怎麼消滅呢?其實李隆基和他的謀臣早就安排好了,他們首先帶著王毛仲所搞來的這300多個兄弟,大搖大擺地就進了皇帝日常辦公的武德殿,然後召見太平公主手下的兩個羽林將軍,這兩個羽林將軍什麼也不知道,而且皇帝召見,誰也不敢輕易不來啊,兩個人就都乖乖來晉見李隆基來了,結果走到李隆基面前,只見寒光一閃,這兩個將軍的腦袋就滾到地下去了,把兩個將軍都給幹掉了,當然北衙禁軍群龍無首也就再鬧不起來了,那接著呢,李隆基又帶著他手下這300多個士兵來到了朝堂,也就是大臣們每天上朝要必經的這個地方,到這兒之後,這些大臣基本上都來了,好多宰相已經在那兒等著,一看怎麼皇帝到這兒來了?再一看怎麼皇帝身後全是士兵啊?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也是啊,刀都紛紛架在他們的脖子上,一通亂砍,好幾個宰相都死於非命。

那麼,李隆基這樣帶著兵從北到南一路廝殺過來,期間早有人哭著喊著去給太上皇李旦去報信去了,李旦心裡那個苦啊,他想我真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早知道他會殺過來,還不如我先安排他去巡邊,可是,你現在後悔也沒用了,怎麼辦呢?人家李隆基是從北往南殺,你只能往南跑,你不能迎著兵跑啊,所以,李旦就趕緊往南跑,他往哪兒跑啊,他往承天門跑,承天門當時是南部的一個正門,那個地方很堅固,可以抵擋一陣子,跌跌撞撞地就往承天門跑,跑的過程中,忽然半路就出來一個人,把這個太上皇李旦給攔住了,說太上皇,我來保護你來了,那麼李旦看是誰啊?這個人是兵部尚書叫做郭元振,那麼李旦這時候一看,我逃命居然還有臣子主動來保護我,心裡那是感激不盡啊,趕緊拉著郭元振的手兩個人一塊兒跑,反正連滾帶爬地,就跑上了承天門的門樓,跑上之後,把門就關起來了,打算在這兒阻擋一下李隆基,那這時候呢,當然李隆基帶著他的兵也就包圍在承天門的門樓之下,那李旦這邊呢,他是站在高處,有一點位置上的優勢,可是畢竟他身邊人少啊,就是他,還有一個兵部尚書郭元振,還有幾個侍從,幾個宦官,但是人家李隆基那也好歹是300多個大兵啊,所以李旦覺得抵抗是抵抗不了多久,就淚如雨下,拉著這個郭元振的手說,郭愛卿啊,今天恐怕你要在這兒跟我一塊兒殉國了,咱們倆就要交待到這兒了,可是沒想到,就在這時候郭元振忽然臉色一變,說皇帝是奉您的命令來誅殺逆臣竇懷貞等人的,所以請太上皇不要害怕,

那麼李旦聽了他這番話,真是就愣在那裡了,可是愣了一下之後,他也是又放心又灰心,他放心,放心的是什麼啊?他本來以為李隆基是來要他的腦袋的,看來呢,既然說是奉他的命令如何如何,不是要他腦袋,還需要舉出他這面旗的,也就是說,李隆基僅僅要的是他的權力,那要權力總比要腦袋強吧,覺得人身安全了,比較放心,可是為什麼又比較灰心呢?他本來以為郭元振是個忠臣,是一心一意保衛他的,現在看來,這郭元振本身就是李隆基的一個黨羽,人家是到這兒控制他來了,那你看現在樓下也是李隆基的人,身邊還是李隆基的人,那他還有什麼抵抗頭,那就不能再抵抗了,所以乾脆就讓李隆基上到城樓上來了,說三郎啊,以後的事情你看著辦吧。

解說:我們可以看出來,李隆基的政變計劃針對性很強,首先解決了太平公主手下的文武大臣,又軟禁了太上皇李旦,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面,太平公主的勢力很快被瓦解。那麼政變結束後,李隆基是怎麼處置太平公主的呢?太平公主的那些黨羽他們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太相信,李隆基根本就沒有特別去管太平公主,就在李隆基在宮裡廝殺的時候,太平公主聽到風聲,她逃跑了,那可能我們非常好奇,說李隆基他最大的敵人不就是太平公主嗎?這時候他怎麼沒去控制太平公主?反倒讓她逃跑了呢?其實大家想一想,現在太平公主,這個人她還重要不重要?她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太平公主之所以勢力強盛,咄咄逼人,是因為上有太上皇李旦的支持,下有那些追隨她的文武大臣的幫助,可是現在李旦已經被李隆基控制住了,已經表示徹底退休了,那麼文武大臣也死的死,傷的傷了,那太平公主還是什麼啊?她什麼也不是了,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聲威赫赫的鎮國太平公主了,她就是一個半老徐娘了,一個孤家寡人了,那管她做什麼啊?讓她逃吧,看她能逃到哪兒去,那麼太平公主到底逃到哪兒去了?她逃到一座山寺之中,在那兒躲了整整三天,這三天呢,絕對沒有人來騷擾她,可是太平公主就在這三天里也想明白一個問題,她想明白什麼了呢?自己是大勢已去了,自己跟侄子李隆基鬥了這麼長時間,這一次鬥爭是徹底結束了,她是徹底失敗了,那麼既然大勢已去待在這個荒涼的山寺里還有什麼意義?太平公主骨子裡是一個英雄,要活著就得像雄鷹一樣展翅高飛,自由翱翔,怎麼能夠像麻雀一樣躲在山寺里苟且偷安呢?所以雖然沒有人來抓她,三天之後太平公主還是自動下山了,下山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回家,那麼李隆基當然早就把她們家裡控制好了,一看太平公主回來了,馬上派人奉上三尺白綾,那麼太平公主這時候也只能長嘆一聲,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叱剎風雲的一生,享年還不到50歲。

那麼隨著太平公主自盡呢,她的幾十個黨羽也都被一網打盡,這裡我們講一個有趣的事情,看看是怎麼把她這些黨羽一網打盡的,我們講崔湜,太平公主那個鐵杆男寵,這傢伙是怎麼死的呢?本來李隆基根本沒要他死,就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和太平公主的另外一個男寵盧藏用一塊兒流放嶺南,兩個男寵身份一樣,你們倆結伴走吧,結伴走,走了一段,崔湜忽然跟盧藏用說話了,說哥們兒啊,我覺得咱們倆情況不一樣,你跟皇帝是素不交往,皇帝不會饒了你,可是我弟弟他就在皇帝手下做事,我覺得可能皇帝會網開一面提前放了我,所以咱倆別一塊兒走,你就趕緊去吧,我得慢慢地溜達著走,為什麼啊?因為萬一皇帝哪天發布大赦令,又赦免我,讓我回長安的話,我走得越遠,我不是回去越費勁嗎,我慢慢走就可以了,那麼盧藏用一聽這個話也很泄氣啊,自己走吧。

這個崔湜慢慢地溜達著走,溜達有一天到了荊州了,到了湖北了,睡在一個驛站之中,睡了一會兒,他就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照鏡子,這個夢一醒,崔湜就很高興,夢見照鏡子這是什麼意思?鏡子,咱們都知道明鏡高懸,這說明皇帝明白了我的冤屈,可能馬上就要赦免我了,但是他自己不是專業人士啊,雖然是這麼想的,他不敢肯定,還得找一個專業人士問一問,於是就上大街上找了一個算命的,會佔夢的,就問他,說我是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我犯了什麼樣的政治錯誤,現在是什麼處境,總之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鏡子了,你說是不是皇帝要赦免我啊?這個算命一聽說不對,我覺得不是這樣,為什麼呢?他說你看鏡子,這個鏡它是怎麼寫的啊?拆開來寫那是立見金,右邊上邊,一個立,下邊一個見,左邊是金屬的金,立見金是什麼意思,算命的說,我覺得今天可能刀就要架在你脖子上了,那麼到底是崔湜本人猜的對還是這算命的猜的對呢?人家算命的猜對了,當天李隆基派了一介使者追上這個崔湜了,跟他講,據我們掌握的情報,你曾經和太平公主謀劃要毒死我,而且你還曾經和太平公主謀劃要在7月4日這天發動政變,因此我絕不能饒了你,你就在這兒,我用馬韁繩把你勒死算了。

那咱們為什麼非要講崔湜的事情,這不是單講笑話的問題,其實我們是想反證一下,太平公主是不是真的打算毒死皇帝,或者是發動政變,沒有啊,因為如果崔湜真的和太平公主一塊兒謀划過的話,他怎麼還能指望皇帝因為他弟弟的事情就饒了他呢,他之所以指望皇帝赦免他,就說明他問心無愧,可是你問心無愧又有什麼用呢?現在你既然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就要一網打盡,這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歷史就是勝利者書寫的,那麼幹掉了崔湜,

其實太平公主的其他黨羽也都一網打盡了,那接下來太平公主還有什麼勢力啊?太平公主還有四個兒子呢,這四個兒子也得解決一下,怎麼解決的呢?四個兒子,李隆基處死了三個,那你想啊,這幾個兒子當時也是風光過的,太平公主立功的時候,他們不也是赫赫揚揚受封為王嗎?那現在太平公主失敗了,他們肯定也就一塊兒也得被殺了,以往的功名都成為過眼雲煙了,可是咱們有人也要問一下,既然是四個兒子,幹嘛只殺了三個啊,那個活下來是誰啊?活下來那個人叫薛崇簡,當年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搞唐隆政變的時候,他曾經當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聯絡員,跟李隆基私交不錯,而且後來太平公主攬權的時候,他也多次勸諫太平公主,說你一個公主不要攬權太多,你要那麼大權力幹什麼啊,你看你現在應有盡有,如果攬權可能會招禍,那因為他每每這樣說,太平公主還經常揍他,拿皮鞭子抽他,把他打得遍體鱗傷啊,那現在他身上一道一道鞭痕,就成了他的免罪符了,往李隆基面前一站,你看,我當年維護過你,一身的鞭子,李隆基說,好,既然你維護過我,你就不用死了,官復原職,但是呢,以後你得改姓李了,也就是說,你要和你的罪惡家庭徹底斷絕關係了,那你看,凡是跟太平公主一條心的兒子們,都被幹掉了,惟一活下來一個是因為跟著她對著幹才活下來的,太平公主做母親也是夠失敗,夠傷心的。

那麼至此,因為李隆基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發動了一場政變,終於做到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把太平公主的勢力就給消滅了,隨著三尺白綾結束太平公主的性命,她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結束。那我們看,太平公主從武則天晚年就開始參政,叱剎政壇是十多年,為什麼她的結局會如此凄涼,另外,隨著太平公主的死去,唐朝歷史上這段女性政治人物當家的,所謂紅妝時代也就此結束了。李唐王朝又會向何處去呢?請看下集,走向開元。


推薦閱讀:

歷代名女之謎(六):太平公主的「女皇夢」怎麼破滅的?
李隆基是怎樣搞死太平公主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問母:為何寵幸市井無賴
武則天的四面首:與女兒太平公主共用情夫

TAG:太平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