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思萬象 | 最不該被諾貝爾文學獎遺漏的十大作家

「總有那麼一些作家,人望很高,作品也十分優秀,卻始終與諾獎無緣,比如永遠陪跑的村上,他幾乎成了每年都是頒獎前最大的話題。今天盤點的是最不該被諾貝爾文學獎遺漏的十大作家,或有遺憾,但無礙他們的偉大。

1列夫·托爾斯泰

評述

作為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文學史上現實主義的珠穆朗瑪峰,列夫·托爾斯泰一直為後人所景仰。在諾貝爾文學獎成立伊始,對於首屆獲獎者,人們都普遍認為,非托爾斯泰莫屬,遺憾的是,托爾斯泰與該獎失之交臂,由此引發了巨大爭議。雖然在後來漫長的評獎過程中,諾獎評選出了很多偉大的作家,但托翁的落選,終究是諾獎的遺憾和瑕疵。

2博爾赫斯

評述

作為「作家們的作家」,博爾赫斯的作品影響深遠,被公認為上個世紀中期顛覆了小說世界,或者如他可能說的那樣,顛覆了世界上的小說。他開創了一種全新小說的寫作路徑,被後人一直模仿,卻不得其神韻。據博爾赫斯的遺孀親口證實,1976年,博爾赫斯準備動身前往智利,接受智利大學提供的一個榮譽博士學位時,接到了來自斯德哥爾摩的電話,瑞典學院的一位代表在電話中建議他不要去。

通話結束前,博爾赫斯告訴對方:「嗯,先生,謝謝您的好意,但是您剛剛讓我知道了,去智利是我的責任。有兩件事,人是不該做的:行賄和受賄(sobornar o dejarse sobornar)。非常感謝您,日安。」正是這一次訪問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統治下的智利,以及與該國獨裁者豪爾赫·拉斐爾·魏地拉將軍的會面,毀掉了博爾赫斯贏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會。

3卡爾維諾

評述

與博爾赫斯一樣,卡爾維諾也是「作家們的作家」, 是二十世紀名震世界文壇的一代大師,其作品以獨到的精美構思、深刻雋永的思維方式,對現代小說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被譽為「寓言式奇幻文學的大師」、 「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 「最有魅力的後現代主義大師」。

據說,1985年9月,他若非因突發腦溢血去世,這一年的諾獎會頒給他。

4易卜生

評述

作為「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對後世戲劇寫作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是歐洲知識界取得現代突破的中心人物,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在世界上被上演最多的劇作家。

從1901年首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發開始,他就被提名為候選人,一直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可惜前兩次都失之交臂,當1903年瑞典文學院將目光投向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特別是挪威以來,他的希望大增,可是同胞比昂斯滕·比昂松成為了他最大的競爭者,由於兩人實力相當,曾經有人建議,兩人同時獲獎,可是有些院士以不符合評獎章程而否決,二人只能擇其一,由於前兩屆得主都因為生病原因未能親自前來領獎,瑞典文學院不希望今年再次有得主缺席,由於七十五歲的易卜生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而七十一歲的比昂遜雖也年邁,但還是生氣勃勃,創作力旺盛。這樣,瑞典學院選最終把文學獎單獨頒發給比昂遜。

易卜生得知這一消息後,獨自呆坐一旁,沉默不語,由此可見,他內心裡一定不甘心,因為他晚年因為生病創作停頓,急需要通過獲獎來挽回聲譽,比昂遜領獎回來後,前來看他,他握著對方的手,只說了三個字:「祝賀你!」

而對於瑞典文學院來說,剛剛否決了兩人同時得獎不符合章程,但是僅僅第二年就同時頒發給了兩個人,不知道易卜生知道之後心裡有何感想?而這只是瑞典文學院出爾反爾、我行我素的開始。

5馬塞爾·普魯斯特

評述

普魯斯特是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意識流文學的先驅與大師。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法國《讀書》雜誌公布了由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義大利報刊據讀者評選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魯斯特名列第六。

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是法國傳統小說藝術的最後一顆碩果,最後一座偉大的里程碑。法國著名傳記文學家兼評論家A·莫羅亞寫道:「1900年至1950年這五十年中,除了《追憶似水年華》之外,沒有別的值得永誌不忘的小說巨著。」

6卡夫卡

評述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餘黨視之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英國詩人奧登認為:「他與我們時代的關係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係。」

當然,卡夫卡沒有獲獎倒也情有可原,因為他生前默默無聞,死後才逐漸被承認,並最終奉為一代大師。

7詹姆斯·喬伊斯

評述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後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包括塞繆爾·貝克特、托馬斯·品欽等後來享譽世界的作家,都深受其影響。而且,他的影響力甚至超出了文學的範疇。

在《芬尼根守靈夜》一書中,喬伊斯自創了「夸克」(Quark)一詞,這個詞後來被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吸納,被用來命名一種基本粒子。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曾經專門就《尤利西斯》的語言風格寫過一本專著,而美國哲學家唐納德·戴維森則就《芬尼根守靈夜》寫出哲學著作。在如今的都柏林,「布魯姆日」(布魯姆為《尤利西斯》的主要人物),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爾蘭文學家。近些年來,對「布魯姆日」的慶祝也逐漸的超越了都柏林一城的範圍,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其他城市。

普魯斯特、卡夫卡、喬伊斯,一直是後世公認的三大後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卻一個也沒能獲獎,不知是諾獎的保守,還是諾獎的有意遺漏?

8納博科夫

評述

作為小說家中的小說家,納博科夫的小說以其豐富炫目的才智和令人欣喜的沉思冥想而獨樹一幟,在之前的美國文學史上幾乎是空前的。上世界70年代,他的聲望達到頂峰,被譽為「當代小說之王」。

他是為語言而生的:把自己的俄文作品翻譯成英文,把英文作品翻譯成俄文,然後再一起翻譯成法文,並且修訂這些譯註。在結束這一切的工作之後,他卻說:我只是個蝴蝶學家,業餘寫作。

9魯迅

評述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對後世影響很深。其小說、雜文等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就深受魯迅影響,稱魯迅為亞洲最偉大的作家。然而,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異域的大作家向魯迅靠近,而我們本土的中國人,卻偏偏在妖魔化、詆毀魯迅,我們不為之臉紅和羞愧嗎?

10契科夫

評述

契科夫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隨著文學的發展,世界文學評論家喜歡把那些優秀的短篇小說家說成是某方面的「契訶夫」,以致一些優秀的作家往往被冠以「契訶夫」稱號,比如,美國短篇小說家約翰.契弗就被公認為是「美國郊外的契訶夫」,而愛爾蘭短篇小說家威廉.特雷弗則被稱為「愛爾蘭的契訶夫」,美國作家卡佛、耶茨,捷克斯洛伐克的赫拉巴爾亦在不同程度被人稱為契訶夫。可見契科夫在短篇小說上的偉大成就和卓越地位。


推薦閱讀:

世界著名的十大博物館〔組圖〕—中國聯合教育網
你聽過但沒有喝過的十大名茶(綠茶篇)
【古玩界十大行規】
2015十大網路流行語,你全部都懂嗎?
癌的十大標誌//轉移不是癌症的晚期現象//急性病還是慢性病

TAG:文學 | 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 | 十大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