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信仰(全文)
553
中華民族的信仰
虞建強
有人說中國人沒信仰。有些沒水平的中國人還真信了,真以為自己沒信仰。還有那麼些個喝了洋墨水、中西兼修的華人專家、學者,附和著信仰即宗教論,去辯說什麼中華民族是個追求宗教信仰的民族。更有一些民族敗類附和著瞎起鬨,說中國人就是沒信仰。現在大家都在探討信仰問題,似乎真有點信仰危機。不少人問我:虞老師,你研究《道德經》,且對《道德經》的研究有自己獨特的新觀點。那你是否可以談談什麼是信仰,特別是《道德經》中是否有關於信仰的思想。因此,我對信仰問題做了認真研究。我認為,我們首先必須知道並分清楚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宗教信仰。
那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宗教信仰?
通過對中華古文明的研究,我認為:心之所屬,謂之信仰。
用白話文來表達應該是:心靈的寄託和響往(是響往,沒錯),就是信仰。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以上是《道德經》其中一章的原文,這段:「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中「令之有所屬」的「之」代指思想,即心靈。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有了這三方面的解決方法還不夠,還要讓心靈有所歸宿。這個歸宿就是心靈的寄託和響往,這就是信仰。
網上百度詞條對信仰是這樣解釋的:信仰,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天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與崇拜經常聯繫在一起,但是與崇拜還有不同。信仰主要針對「觀念」,而崇拜主要針對某個「個體」。
網上百度詞條對宗教信仰是這樣解釋的:宗教信仰指信奉某種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對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和貫穿於特定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
再看英文大百科全書對FAITH「信仰」的解釋:Depending on the religion, faith isbelief in a single god or multiple gods or in the doctrines or teachings of thereligion.翻譯成中文的大意是:「依宗教之不同,信仰是指相信一個神或者多個神或者一種宗教的教義教導。」
根據英文大百科的解釋,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對於那些認同英文大百科對信仰的解釋的人而言,他們要麼就只有宗教信仰、要麼就沒有信仰。他們沒有其他信仰。換言之,他們的信仰與宗教是一一對應關係。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當然就沒有信仰。
英文大百科對信仰的解釋,用釋迦牟尼的說法就是著相;按王弼的說法就是一種指事造形的信仰。這就將信仰限定依附在某種宗教之上。這種信仰自然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生本質的改變。
我的定義與《道德經》的思想是一致的,是形而上的,是超越人類的廣義信仰。
目前我們國內似乎有許多的「宗教」信仰,還有一些外來的宗教信仰。正因為中華民族的信仰很廣泛、很包容,因此有些所謂的先進宗教(自己為自己披上的外衣罷了)就藉機混跡其中,搞些魚目混珠、偷梁換柱的名堂,以表現其所謂的先進性、科學性、先知先覺性、慈善性。更有一些人,打著宗教信仰又或者善良、科學的旗號招搖撞騙。
我們將百度詞條的解釋進行認真分析,不難發現,我們的信仰並不都是宗教信仰,但包括宗教信仰。也就是說,我們的信仰要比宗教信仰更加廣泛。就這樣的信仰,也是近、現代人的思想,是一種外延,而不是中華民族古聖賢所闡釋的信仰,這不是信仰的真正核心。
再看我對信仰的解釋,顯然不同於前面百度詞條所解釋的信仰,更加不同於宗教信仰。心靈的寄託和響往,其內涵更加全面、廣泛。它的核心思想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寄託和嚮往及走向美好生活過程中的探索和實踐。它包括人類對生命健康的探索和實踐。我闡釋的信仰當然也包含宗教信仰。
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的信仰。看:共產主義(Communism)是一種政治觀點和思想體系,現今的共產主義奉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為基本思想。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體現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也是社會化集體大生產的社會,面對惡勢力也會團結一致。共產主義者認為未來所有階級社會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將進入高級階段。這就是心靈的一個美好寄託和響往。
目前我們知道社會主義社會是已實踐且可行的信仰。而我更認為:社會主義原則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就已遵循的社會原則。
同樣,目前資本主義社會也是一個已實踐且可行的信仰。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偉大?它的信仰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毛澤東為什麼偉大?他的信仰就五個字:為人民服務。這個信仰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偉大。
蔣介石也很有智慧、有信仰,可他缺乏偉大的信仰,失敗於為一小部分人服務。
巫醫的信仰則是希望通過巫術、針石、百草、血肉有情之品將病人治好。
樂師的信仰則是希望創作出美妙的音樂。
百工的信仰則是希望創造出自己最好的產品。如石匠、木工、雕刻師。也許他們還希望能夠再造阿房宮。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都希望能超越前人,即寄希望於「勝於藍」,這是普通人的信仰。
人與人之間的智慧水平是不同的。莊子對此早有定論。這也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就是智商水平問題。高智慧的聖賢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發現了一系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因此,一般人把心靈寄託於自然現象、寄託於聖賢、寄託於宗教是很正常的。
從我對信仰的定義和解釋中不難發現,信仰是發自內心的情感選擇。人類會以信仰去行動、去改變環境,並由此產生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徵。信仰在極大地影響著國家、民族、乃至於人類的發展。中華民族的信仰是最包容、最博愛、最能推動人類發展的信仰。
正因為有那麼一些人根本不懂得信仰與宗教信仰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甚至有人故意混淆視聽。所以就產生了一些奇談怪論。我們要把信仰、宗教信仰分清楚、搞明白,只有這樣才不會天下大亂。
有人說,中國人沒宗教信仰,是沒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依我看這些人的基本常識、基本知識和文化水平都有問題。中國人沒宗教信仰?!這顯然是一個常識性錯誤,道教就是地地道道在中華本土起源的宗教。進而說:因為中國人沒宗教信仰,所以中國人沒信仰。顯然這些人把宗教信仰與信仰混為一談,這完全是魚目混珠的說法。所有人通過我前面的分析都應該非常清楚地知道,沒有宗教信仰,不等於沒有信仰。看來這些人連基本知識都不懂,即這些人連信仰和宗教信仰都不分,這相當於研究數學的人對集合論中的母集和真子集的關係都不懂一樣。這些人憑什麼談信仰。完了之後這些人據此下了這樣一個怪論:因為中國人沒信仰,所以是可怕的民族。這種推斷更加是無稽之談。難道「沒信仰」就可怕了?我覺得這些人要麼是沒水平的人,要麼是腦瓜子有問題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還好。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一定是別有用心的,他們居心何在?!顯然居心叵測!請他們說說中華民族哪一點可怕?他們根本就說不出個所以來。事實上,那些干出驚天動地的、對人類造成極大傷害的事的人,基本上都有宗教信仰。而且跟說這番話的人有同樣的想法。我們完全可以用歷史說話,我們無需看太久,就看最近三百年的歷史就可以了。甚至看看當今國際社會中所發生的一些問題就可以了。
中華民族的信仰是什麼?
根據我前面對信仰的分析,實際上中華民族在還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就有自己的信仰,且從來就沒有拋棄過自己的信仰,直到今天都還堅定地堅持著自己的信仰。
中華民族的信仰是道德!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用白話文來說:「道」就是每個人一生所遵循的、一生所經歷的所有過程。「道」是使萬物得到必然結果的「道路」,是推動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從前面《什麼是道德》一文中可知,「道」對萬事、萬物而言是它們的發展過程;對個人而言是其為自身發展所選取的方式方法。正如俗語所說:百姓日用而不知。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德」就是一個人希望得到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德字的古漢字寫法「悳」,就是心裡最直白的想法。而且當希望成為現實時,那就是德。「德」也是一切事物自然得到的結果。「德」對萬事、萬物而言就是其最終結果;對個人而言是一個人通過付出而得到的收穫。
根據前面《什麼是道德》的分析,每個事物其發展的一個階段都是一個道,這個階段的結果就是一個德。各階段的道之和就是這個事物完整的道,各階段的德之和就是其最終的德。對一個人而言,每個人一生所有成功與失敗的經歷的總和,就是他個人的道;每個人一生所有成功與失敗的結果的總和,就是他個人的德。道德,簡單地說,就是任意一個事物、包括人類在內的歷程和結果。因此,道德是包羅萬象的。「道者,萬物之注也」。
形而上的道德是長治久安的智慧。中華民族所嚮往的就是長治久安、和諧幸福。我們歷朝歷代都在提倡道德。現在,我們對道德有了更高的標準、更新的闡釋、更實在的目標。
正因為中華民族有自己堅定的信仰——道德,所以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以及中華文化才能從有文字記載起延綿到今天至少五千年。而且可以肯定,我們的文明還有一段口口相傳、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我們的文明還可以上朔到一萬年前;追溯到母系姓族社會。我們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信仰從來沒有中斷過。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中華民族的道德。
中華民族為追求自己的信仰、實現自己的信仰靠的是什麼?
總的原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個意思非常簡單,它是說: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這個法則就是自然法則,即道法乃自然也。
人類要效法地,效法地的什麼呢?「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說,人類要厚積德;要有擔當;要能承載;要能包容。所以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就是一個寬宏大度、十分包容的民族,是一個善居於下的民族。地的承載,也承載了本土文明與文化。所以,我們的文明、文化源遠流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切事物都要象天那樣光明、自強不息。同時,天給予萬物以光明、能量和空間。人類也要像天一樣光明、積極向上、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對萬物有給予。所以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具有責任心的民族;是能夠為人類作貢獻的民族。最後,不論地與天,都要符合道這一自然法則。所以,我中華民族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信仰,一直在依天行道。
中華民族怎樣實踐自己的信仰?
中華民族的古聖賢在思想理論上提出崇尚:仁義禮孝廉。這是中華民族的最高智慧及最基本的行為規範。在行為上提出核心崇拜:天地君親師。這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所必須的崇拜。崇拜就需要樹立具體榜樣,提倡向榜樣學習。因此我們就看到了許多圖騰,聽到了許多故事。這故事中有美麗傳說,有質樸實操,有仙、神、鬼、怪及眾多人物。
思想理論:
仁、義、禮、孝、廉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存。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孝者,善事父母,恭兄友弟,以成上下之秩。廉者,清白高潔不苟取,行事儉約明察。此乃治國家之要道。
這段文言的意思用白話文表述就是:
仁具有慈善、關愛他人,聰明、智慧、惻隱,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所有他能關心到的人都能夠很好地生存。
義是人們樂於接受的;能夠平衡各方利益;使問題得到合理解決的策略,並將之付諸行動。方法是賞善罰惡;鼓勵建功立事;有情的合理回報。
禮是人們所遵循的,就像白天應該起來工作,晚上應該休息睡覺一樣,用禮節構成人與人之間的秩序。禮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敬重他人,是一種真情實意的表現,是將內心的真情實意用行動表現出來,是自身修養的一種行為,是人倫關係。
孝,是用最好的方式、方法去完成父母所要求的工作,並主動幫助父母解決問題。尊敬長者,友愛幼者。其中包括如果發現長者有錯亦要在恰當的時機向長者提出。要有大小,分長幼。
廉是指做事光明磊落,不應該要的財物就不要。工作上用最省的方法達到最好的效果。對事物認真觀察,注重細節。顯然後面兩點用今天的說法來說,就是高效率,低功耗;細節決定成敗。
以上是治國、治家的重要方法。這個本是虞舜時代之前就有的思想理論,但卻是一千多年、兩千年前的古聖賢所重新明確、強調並大力提倡的思想理論。時至今日,它還是我中華民族所特有、所提倡、所承傳的美德。
核心崇拜:
思想理論是抽象的,必須將之落實到實際中去,那就需要樹立榜樣。當榜樣具有足夠的高度時,這個榜樣就成為了崇拜的對象。我們中華民族崇拜的核心是圍繞著天地君親師。但還有許許多多的其它崇拜。
崇拜的目的是堅定信仰。無崇拜,信仰無依附;無信仰,心不定;心不定,意不誠;意不誠,思不密;思不密,事不成。祭拜、祭祀的最終目的是收受其功,收受其精神、文明、文化。那為什麼要提倡崇拜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人人都有。
從《天人合一之源》我們不難知道,天地是化生萬物的。沒有了天地,也就沒有了萬物,更加沒有了人類。天地的任何變化,都會使人類發生根本改變。天地是影響人類的根本因素。更因為天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崇拜天地,就是要感恩天地化育了人類。人類要會利用天地而非破壞天地。從天地中學習到那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
在三皇五帝以上,君王是以舉孝廉與賢能的方式產生的。賢能者有一定的能力;孝廉能使他公平地關心每一個人。所以,我們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來自於百姓推薦,能聽取各方意見,平衡各方利益。他能夠帶領人們共同向前。當然,他的工作也就會比一般人更好。因此人們自然會崇拜他。
親,這裡指的是父母。每一個人都是娘生父母養的。父母為了子女的成長花盡心血。所以,我們有孝敬老人的傳統。更重要的是,當自己成為父母時,要像自己的父母那樣,認真細緻地照顧下一代。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尊老愛幼。在傳統中實際包括我們所有的親人。
師,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向前人中的佼佼者學習,向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人學習。這些佼佼者就是後人學習的榜樣。大家都向這些佼佼者學習,社會才能進步的更快;社會才更加穩定、和諧。
具體榜樣:
崇拜就要樹立榜樣。前面講的是大原則,大原則不具體,人們必須有具體的榜樣,那我們現在都有哪些具體的榜樣?同時榜樣應該怎樣樹立?都有什麼依據?
圖騰有河圖、洛書、太易八卦、龍;神靈有仙、神、鬼、怪;人物有伏羲、神農、軒轅、陶唐、有虞、老子、孔子、諸子百家……;宗教有道教、還有佛教……。
圖騰崇拜
河圖、洛書、太易八卦圖騰。從《天人合一之源》的論述中,我們清楚地知道,這些圖騰表示地是整個太陽系的形成以及其易變的過程,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天文科學。大家現在應該非常清楚地明白,這在五千多年前是多麼偉大的科學。我們崇拜這些圖騰,表面上是崇拜天地,實際上是崇拜科學,是崇拜我們祖先所總結出來的偉大科學。這表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那麼還有什麼妖魔鬼怪可以傷害到我呢?這就是:敬天地容鬼神。崇拜這些圖騰,就是要牢記這一切。在此,我們可以發現建立在這些圖騰崇拜上的信仰絕對不是宗教信仰、也不是百度詞條所闡釋的一般信仰,這是科學信仰。
龍圖騰代表什麼?根據前面《什麼是道德》的分析,每個德都是下一個道的起點,每個道都有一個德,即每個道德都會向後發展出一個新道德。每個新道德都是上一個道德的延續。這就是神龍無見首尾的原因——只因我們不知道其從何而來(無法追溯到它的起源「迎而不見其首」)、也不知它會到哪去(不知道它會向著什麼方向發展「隨而不見其後」);它一環扣著一環;「道者,萬物之注也」,萬事萬物中都有它,故它上天、在地、遁地、入水,行火。它無所不在,無處不行,無有不能。龍圖騰就是道德理論的實物化圖騰。更重要的是:道德是指導人類走向繁榮昌盛的重要思想理論。中華民族一直都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這表明中華民族崇拜的是龍。龍既然是道德的實物化圖騰,所以實際上這說明了中華民族的信仰就是道德。因此我中華民族是道德的民族。正因為這樣,我中華民族才能延綿數萬年而經久不衰。這說明我中華民族是最道德的民族。
上面是對圖騰的崇拜。顯然圖騰非常方便放置。只要這個地方正面,向上,易於被觀察到就行。
天地和仙、神、鬼、怪崇拜
天地不用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天地化生的。「天行健,地勢坤」更是我們的精神核心。所以,我們要崇拜天地。仙、神、鬼、怪則包括部分擬人化的自然現象。例如雷公、電母;山神、土地;水火諸神。這是中華民族老祖宗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總結的自然科學,是為避免不道德所提出的崇拜,是必須注意的問題。我們對此必須有敬畏心。這些崇拜跟宗教信仰沒任何關係,是信仰中的自然科學崇拜。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這個意思是說:一個真正善於建樹的人,他的建樹是長久的;真正善於團結他人的人,他是極具凝聚力的,而後世子孫都會紀念他、拜祭他,向他學習。所謂建樹就是他能夠提出一種新思想或者創立一個新學派,又或者對人類生存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有極大貢獻,再或者在某一方面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仙、神更多的是修道之人。修道自然而升的是仙,修道未成而中變的是神。姜子牙封的就是神,這些都是有道之人。但只是修道未成而中變。
我們古聖賢為了讓後輩子孫牢記要學習的先人的思想,就令這些先人化為天上的仙、神,且將之歸為寺廟,然後通過祭拜這些仙、神,並配合故事來令我們記住這些先人,記住我們應該學習的東西。我們要搞清本源,要知道人是天地化生的,即「適來者時也適去者順也」,故應回歸天地。所以升天為仙,入地為神。這些天地間的仙、神本來就是我們自家祖宗。正因為這樣,並且有「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以,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就很清楚了。說明白些:我是天地之子,我從天地中來,我還要回到天地中去。
祭拜,會因應對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格和禮儀。祭天,是所有祭拜活動中最高規格的活動,它只能在「天子」親自主持之下進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祭天。祭天要設立一個專門的祭天壇。在祭天壇內進行祭天活動。接下來,人們分別在太廟、寺廟、宗廟、祠堂按規制開展祭拜活動。
人物崇拜:
下面這些我們所崇拜的人,就是對中華民族有不可磨滅貢獻的人,是值得萬代子孫崇拜的人,是中華民族的萬代師表、是大儒。這也是我們樹立榜樣的標準。我們通過祭拜這些先人,以記住他們所創立的文明。
伏羲,我們為什麼會崇拜伏羲?伏羲有什麼建樹?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伏羲畫了八卦,所以偉大。伏羲還有其它建樹嗎?不知道。其實,伏羲還有很多、很重要的建樹。首先,在得到龍馬和龜的啟發下確定了河圖、洛書。並且由此創造出了八卦生成圖。根據河圖,以及前人的經驗,將東一簇、西一撮散居的民眾聚集起來,按河圖的特徵安排居住,由此逐步形成了後來的「城郭」。注意這是具有防禦功能及方便貿易、易於生活的城郭,而不是一般的土圍子。這就是根據天象來安置民事的表現。這樣安排能讓人們生活穩定,安居樂業。將原來的帶頭人制度改為管理人制度。確立了分工負責制。確定專人進行文字的收集、整理、注音、表意和陰陽甲子曆法(天干、地支曆法)的推演、研究,並指定專人負責推廣這些成果及收集反饋信息。中華民族從此由口口相傳的歷史階段進入了文明的歷史階段。指定專人大力推廣天文曆法的應用,人類進入了根據天文現象從事生產、生活活動的歷史。確定專人負責根據天文曆法推斷出來的時節變化合理安排水利、交通、農業的勞動生產。並指定專人負責進行居住地的選址和建設,教導人們如何飲食生活,平衡社會的和諧穩定。專人負責將土地分配給那些仍無土地居所的人,讓他們有了土地、建造了居所。特別是安排專人負責管理軍隊——用以防範野獸的傷害和抵禦外來的侵害。最後,出於處理事務、端正人心的需要,在尸祝的基礎上建立了禮儀制度。這就是人類國家制度的雛形,是國家體制的開始。人類從此走向文明的社會化生活。
神農,我們為什麼要崇拜神農?神農在繼承伏羲政教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系。確立了人是國家的根本,農業為人民生存的命脈。提出了以農為主、百業為輔,全面發展的策略。根據前人的研究,自己的驗證,進一步確定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準確時間和規律。並根據這一規律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和調養生息。並明確提出,人類在生產、生活和發展的過程中,不能過、不能不及的思想理念——即中庸,並將之應用於實際政策中。這包括養生思想。
黃帝則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正確教化的思想,這一思想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發展。提出了誠信為本,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官敬責、民敬業,大力發展副業。重倫理、談養生,極大地促進了巫醫的發展。
虞舜是因孝廉而承天下,也是用孝廉治天下。他恭承了先王的政典,在先王政典之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色。他的故事有許多,而歷朝歷代也都以他為榜樣,提倡孝廉,並且還有舉孝廉制度。百姓是君王、臣工的衣食父母;君王、臣工是百姓的父母官。通過互敬互愛,推動社會進步。通過孝文化,化生了我們今天仍在不斷提倡的尊老愛幼的美德;兄道友弟道恭產生了我們互幫互學互助的社會共同進步模式。這也是社會中上下級關係模式。廉能節儉度用不浪費,社會財富才能不斷的積累。
老聃吾師說,長壽實際上是永遠活在子孫後代心中,子孫後代通過祭拜活動,從而牢記他的思想。老聃吾師也正是因為他的建樹——《道德經》而活在我們心中。《道德經》是對我們古智慧的系統總結。《道德經》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完美結合。用古聖賢的說法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完美結合。
孔子的建樹,實際上是建立了教育思想體系和教育的雛形。他很好地應用了《易經·蒙》的教育思想理論。而強調禮儀是為了國家安定和教育有成。無論什麼人,只要想學習都可以來,這就是普及教育。去各地遊學,進一步推動了教育的普及,並在遊學過程中收集整理了許多散落於民間的珍貴資料。就是說教育體系的建立以及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是孔門的兩大建樹。
儒是指人們應該遵循的東西,其中就有榜樣的意味。因此,孔門不應該被稱為儒家,更不應該將之說成是儒教,雖然從古漢語文學的角度上儒教可理解為榜樣的教化,但這樣會令人誤認為它是宗教。我們應該將之歸於教育、文史學家。他們的成果也是人類的偉大功績,這當然值得後人崇拜。而且,從廣義來說,過去只要受過教育的人,基本上都跟孔門有關。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孔子是師表,所以將之稱為儒。因此,我認為現在把它改稱為孔學或者孔門會更好。畢竟他創立了自己的門派,而且影響深遠。
我們熟悉的還有:莊周、荀況、鬼谷子、韓非、孫武等……。他們的成就,就不需要一一列舉了。
宗教崇拜:
宗教信仰也是一種崇拜。我國有許多宗教。本土的小教派有不少,但都不成形。而外來成形的大宗教無非那麼幾個。我不說,大家也數的出來。
在中國的宗教中,只有道教才是道地本土起源的宗教。道教是科學性的、思想承傳性的、非個人崇拜的、包容的宗教,是中華傳統文化。它深深紮根於道家思想之中,是以道家思想為其核心思想,逐步形成的宗教。道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其核心理論是道德。道教所敬奉的人物均是假人以承傳的榜樣。道教是中華民族信仰中的一個科學組成部分。它尊崇以人為本,濟世救人,崇尚巫醫與氣功養身;它更加崇尚心境修養;崇尚武德修為;崇尚客觀祭拜先人,認為仙神就是我們的先人所化生,因此我們看到道教中的所有仙神基本上都是歷史人物,一些在歷史中無法查證的人物,或許因為年代久遠因當時沒有文字而沒有記錄。雖然道教是公認的宗教,但它集教育、天文、地理、醫藥於一身,屬科學範疇。
例如:廣州的純陽觀,屬全真龍門派。那裡祭拜地是呂洞賓祖師。因為呂祖的號為純陽子,觀名就叫純陽。呂祖繼承了漢鍾離祖師的智慧。而又傳法給了王重陽祖師。以至於有了後面的全真七子。呂祖對腳踏實地的、實實在在工作的人,都會幫助。這就是說,有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人,他都會幫助。這就是天道酬勤。通過祭拜呂祖,去承傳天道酬勤的思想。明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思想,即鼓勵勞動致富。
黃大仙祠,祭拜的是黃大仙。黃大仙原來就是一個普通村民,但是他一直在用善良和巫醫幫助他人。相傳,不論是誰,只要是從善之人去求他,他是有求必應。所以,人們自覺地祭拜他。這就達到了提倡濟世救人、與人為善的思想。
在浙江溫州的元弼道觀,祭拜地是妲己的父親。我們一般人認為妲己是壞人,為什麼要祭拜她父親?妲己真是像小說中說的那樣嗎?那可是小說哦!即便是那樣,也只是她後來把智慧用錯了地方。況且我們考慮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了嗎?而這一切都不能埋沒其父親對她的培養。這就是客觀祭拜先人,要向能夠教育好後人的前輩學習。
道教所崇拜的太易八卦、二十八星宿、北斗七星,都是天文科學。參看《天人合一之源》。
佛教是一個外來宗教。它是崇拜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個人崇拜宗教。關於佛教,我個人推測其根源於中華文明,即我個人認為釋迦牟尼佛在開悟成佛之前學習的應該是我中華文明。有三點依據:印度、尼泊爾這一地區的文明不支持佛教;《阿彌陀經》所描述的完全是中國式的建築和環境;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有十多年西域隱居學習的記載,它的西域是哪裡?唐玄奘到西域取經,這西域在他出發地的什麼方位,這一點非常明確。但佛教在沒任何其它確鑿起源證據之前,就只是一個外來文化。它絕對不是中華傳統文化。它不是起源於中國,只是成長於中國。它在東南亞國家也廣泛流傳。據悉佛教在其它國家,其經典都有所不同。另外,我們可以看到,佛教在其發源地已經衰落了,這進一步說明佛教的根源並非在其發源地。即便有證據證明佛教根源於中華文明,它也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文化。有些人把佛教當做中華傳統文化本身就是不講歷史,不懂文化的表現。或許這就是個別人為了渾水摸魚而有意識這樣做的。當然,佛教傳入我國已有很長的歷史,它不斷地吸收中華文明而壯大,現在大部分已經被中華文明所同化,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而佛經中也有不少智慧。這些智慧,跟道家思想中的部分內容相吻合,或許它本身就是根源於中華道家思想,又或許是在吸收中華文明後不斷地改善而形成今天這樣的結果。從佛教經典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印證我中華智慧。例如用道家思想去悟化《金剛經》及《心經》中的關鍵點和難點時,就發現這兩個經中的關鍵點和難點很容易為道家思想所化。我認為,把佛教包括在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是正確的,只不過不能將之當作中華傳統文化。
我個人認為,任何外來宗教,都有可取之處。但是絕對不能閉了眼睛一概照搬照抄。畢竟其中有不少問題是需要我們去辨別的。特別是那種「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的思想是絕對要不得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在實踐中雖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缺乏核心理論。而宗教必須要有崇拜,為了崇拜就需要著相,所以這些沒有核心理論的宗教在著相過程中只能臆造一些神靈或救世主。這些神靈或救世主僅為著相而臆造,完全沒有理論依據,所以根本無法對其做出解釋,也即無法對其進行究竟。因此,當人們智慧提高後希望得到解釋時,這些宗教只能告訴信眾:你相信就好了,不要懷疑,也不能懷疑。懷疑是要下地獄的。
其它崇拜
我們民間還有各種崇拜,其中有崇拜三國人物關公的。關雲長是一個非常講信用的人。所以民間對關公的崇拜,更多的是在商人中,取的就是他的信,即誠信經營。
再看樂善好施崇拜。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上面是《道德經》中的一章,其中這句話:「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說的就是要大家樂善好施。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所崇尚的一大優良傳統。有句口號叫做:一方有難,各方支援。也就是說,當一個地方受到災難的時候,其它地方就伸出援手,大力支援。其中有官方行為,也有各種民間組織機構的行為。在個人行為上有:他人有難我支持。最通俗的說法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這些事例,各朝各代都有,而其中不乏個人榜樣。這些個人榜樣隨著歷史變遷逐步演化成個人崇拜。這種崇拜是假此人而崇尚此精神。
我們先來看看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早的慈善家之一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道家學者和經濟學家。
范蠡是春秋戰國史上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他幫助越王勾踐復國雪恥之後就急流勇退,乘扁舟行走江湖經商。在商業經營方面頗有一套成功經驗,幾次將經營所得的巨額錢財,接濟窮人。《史記》稱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是說十九年間三次獲得千金之富,但三次把這些錢財接濟他周圍的窮朋友與困難兄弟。史上稱讚他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善人、大慈善家。范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很會經營,生財有道,也全力扶貧濟弱。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他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廣州的龍潭村有個綸生白公祠。這是為紀念白綸生而修建的白氏祠堂。一般人對祠堂這種家廟建築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對龍潭村的這個祠堂自然也就不以為然。但是,當我們在村口見到「樂善好施」牌坊時,把它們聯繫起來,歷史就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
白綸生十五歲時就從龍潭村前往十三行謀生。當時的他,連水腳都不足。有一回還是一個賣蓑衣的老翁助了他一臂之力。當白綸生取得成功後,一直堅持幫助他人。他的善行得到了光緒的認可,於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2月)特賜「樂善好施」四個字,以表彰其精神。或許有人會說,那只是他對官方的捐助吧。要不要這樣啊?!但在距龍潭村幾公里之外有個西滘村(今海珠客運站的北面),村裡有一個規模較小的報恩祠。這個報恩祠建於光緒已丑仲冬(公元1889年),就是西滘村的村民為了感恩白綸生的資助、記住白綸生的樂善好施而修建的。
我們建祠堂,立牌坊就是通過崇拜這種能夠作為榜樣的人,學習這種精神、學習這種思想、學習這種文化。西滘村所修建的祠堂純粹就是為了紀念白綸生的慈善行為。
我們再看當代,雷鋒就是一個樂善好施的榜樣。毛澤東有:「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
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迹,也不只是學他的某一方面的優點,而是要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他長期一貫地為集體、為人民做好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向雷鋒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的精神。
曾經有人提出:雷鋒,一個月的補貼才多少錢,他哪來這麼多錢去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確實,雷鋒沒這麼多錢。但是「雷鋒」真地有這麼多錢。所以,我們要學習雷鋒精神。
祭拜儀禮的作用是提高人們的崇敬心,從而更加認真地向先賢學習。學習先賢們的好思想、好作風。
祭拜儀禮是從祝由中發展出來的一種形式。祝由是心理學最早的應用。祝由通過各種行為方式,導引人們的思想進入它所建立的空間,以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西方近代的催眠術、心理學,完全就是祝由的一個分支。甚至有研究認為西方的心理學源於中國。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考證。祝由的水平顯然跟尸祝這一重要角色有關。本來人的水平就有高低,更加由於一些濫竽充數者混跡其中,以至於讓我們誤以為祝由是封建迷信、騙人的東西。這些濫竽充數於祝由者,就像現在混跡於推廣國學中的個別機構和個人,完全就是把推廣國學作為一個工具,根本沒有教育的責任感,即沒有把祝由作為治病救人的工作,而是作為一種謀生手段。現今的某些風水「大師」和易卦「大師」,同樣是只知道一點皮毛就以此為生的人。更糟糕的還在於他們不求上進,吹噓起來卻是頭頭是道:會給自己看風水,會用手機號碼算卦。這樣才導致了後天人們的誤解。既然沒有因為濫竽充數者而否定竽,當然不應因充數於祝由者而否定祝由。之所以會有不否定竽而否定祝由的原因,是因為竽是可見的術,而祝由的內涵則是不可見的、抽象的思想,屬於道的範疇。有人會說,祝由是元後明初的事。其實那是官府明確認定它屬於醫的範疇,作為一個科目出現。實際上,它在伏羲時代之前的巫醫中就已經有了。這是用心理學進行療愈和養生的方法。平常人用祝由,就是修鍊心靈的一種方式,是性命雙修的一種入門法。
因此,我們不能拋棄祭拜儀禮,更加不要把祝由當著封建迷信,我們要對祝由認真加以研究、承傳,並將祝由在各個行業中的正面應用發揚光大。巫包含巫術、尸祝、祝由。巫術指巫中關於術的層面的東西,如果用今天的心理學名詞來表達的話,那它就是行為心理學。巫中有許多神秘的地方,顯然我們對巫不了解,對巫術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對此,我們應該認真加以研究,以辨明真假,去糟粕而存精華。
感恩和讚美
我們要感恩和讚美世界各民族的偉大先驅為人類留下的文明與文化,更要感恩和讚美中華民族的偉大先賢為人類留下的五千多年的偉大燦爛的文明和文化。
在讚美科學發現了肺結核病是因為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疾病時,我們更要讚美中醫,中醫早就知道結核病是因「蟲」所致。所以,當中醫換了殺「蟲」葯之後,結核病也就被攻克了。
在讚美今天科學的青蒿素時,我們更要讚美葛洪道長的青蒿榨汁另用,這一思想方法。
在讚美今天的印刷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美好享受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發明的造紙、活字印刷及五色為基礎的彩色成像原理。
在讚美哥倫布的航海水平時,我們更要讚美我們的鄭和下西洋。
在讚美達爾文的進化論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在兩、三千年前就已明確了生物進化論。莊子的《逍遙遊》中就有說明。
在讚美今天科學的冶金工業為人類帶來的美好生活時,我們更要讚美三星堆文化中的冶金技術。
在讚美今天的電腦科技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提出的陰陽學說和二進位,特別要讚美我們的《易》。
在讚美宇宙大爆炸學說的偉大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民族古聖賢早在五千多年前就知道了宇宙大爆炸這一事實,並且詳述了太陽系的形成過程。
在讚美宇宙空間科學飛速發展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的大而無外的思想。
在讚美量子力學發展水平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的小而無內的思想。
在讚美世界心理學研究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幫助時,我們更應該讚美我們的祝由。祝由是人類心理學的鼻祖。
在讚美當今環境美學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讚美我們的風水學,這一與心理學完美結合的環境美學。
在讚美世界各民族的美好社會公德時,我們更要讚美中華古聖賢提出的道德思想理論,這一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偉大智慧。
我們更應該讚美中華傳統的孝慈文化。他是一種人文關懷文化。他其中包含一對一的人文關懷、一對多的人文關懷;還有多對一的人文關懷、更有多對多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換成通俗說法就是個人關懷與社會關懷。而且這種個人關懷與社會關懷是無縫融合的。關懷是孝慈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孝慈文化的內涵更加深厚。
中華民族怎麼樣承傳自己的信仰?
信仰的起源及承傳與文明、文字、文化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文明、文化,才可以產生與之對應的信仰。宗教信仰也同樣不可能離開文明、文化。中華民族要延續就離不開對中華文明、文化的承傳和發揚光大。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就是不斷承傳和發揚光大的結果,是五千多年的積澱。中華民族的信仰與中華文明、文化有著相互促進作用。
要承傳我中華民族的信仰,首先就要崇拜自己的祖宗,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實踐過程。崇拜既是實踐過程,也是承傳過程。其次要學習自己祖宗的文化,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傳統文化;要研究我中華民族的文明,即各種圖騰、歷史建築、歷史故事;理悟我中華民族的各種語言及文字。
其次,在學習傳統文化及研究各地方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外來文化,這就是包容。正如前面提到的佛教,這一外來宗教文化,它不是傳統文化,但它在中國也歷經了兩千多年的變化,已然融入了我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了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太極拳、太虛拳是典型的、具有極高武德的、集養生與技擊為一體的功法。其它還有不少地方拳術。武術不僅有拳術,還包括刀槍劍戟。它非常講究動中有靜的心境,武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文化。
道家的禪修早就達到了一個「吾喪我」的至高養心境界了。那種大隱隱於市、忘我的禪定功夫是妙不可言的。它是一種由內向外的修行。它能達到餐風飲露、不食五穀的境地。它是一種個人修為的高境界文化。
從伏羲崇拜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各地方的文明、文化,都承傳著我中華民族各種不同的信仰表現形式,也分別承傳著中華智慧的各個分支。客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在廣東的興寧和四川的成都,兩地相距幾千里,但是這兩地的客家方言一點都沒差異,保持得非常好。而且他們的大圍屋的建築要求也是一模一樣的。這說明祖宗的文明比物質財富更重要。我們有一些地方對歷史遺留下來的古建築、古文明保護的很好,這就是在承傳祖宗文明,在承傳民族的信仰。
客家人的大圍屋這種建築,完全是太極、八卦、十二消息卦、六十四卦……,這種類比易變思想的體現,這種思想有著極其深奧的體系。
另外,從伏羲崇拜以及考古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中華各民族實際上是同一個民族在歷史的演變中不斷變化而派生的。這一點可以從語言、文字特徵中找到依據。相信在遠古之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部落發生自然性的分群及遷徙。隨著所到地方的地理特徵變化以及氣候變化,飲食及語言發音、文字形態、文字表意上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是,其主體沒有改變,一直保留著取象比類的思想方法。而從漢朝的演變,我們更加清楚地知道,所謂的漢民族,就是一個「八寶粥」,是漢朝中各民族的大雜燴。有研究認為漢代的突厥人是很早以前分離出去的中華民族的一支。在研究廣府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遷徙過程中文明、文化的變化。前面提到的客家文明,是遷徙演變中民族文明保持得最好的例子。但雖然客家人如此強調承傳祖宗的文明,從廣東的調研表明他們還是發生了一定的異化。這些異化是發生在遷徙前還是遷徙後?這不得而知。四川那裡的客家人,其文化保持的相當不錯,故四川人把他們稱之為小廣東。而全世界的客家人卻跑到河南鄭州尋根問祖去了。一句話,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以及其文明、文化是民族發展、分居、遷徙後易化而成的。它們都不同程度地承傳了遠古的中華文明。
語言、文字、文明是傳承我中華民族偉大信仰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另一重要表現。
我們既要有個統一的語言進行文化交流,也要大力發展各地方的語言、文明、文化和文字。不應該為了文化交流而軼失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先古聖明,也不應該以保護先古聖明為由不要統一,應該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前提條件下推行一個統一的語言。包容、吸納是中華文化的最大特色。如果能夠在大力發掘「祖宗言」、發掘古文明的條件下,再研究、學習現代科技,那麼我們的文明一定會有更偉大的進步。
我個人認為,全國各地應該積極地發掘當地文化,復興地方文化;發掘、復興、發展各民族文化,同時推廣普通話。教學過程中應用雙語教學,即用當地語言、民族語言和普通話同時教學。而當今,各地方方言的承傳者已越來越少,或許個別語種已然消失。因此,發掘「祖宗言」的工作已經越來越艱巨,並且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
在發展文化、復興文化的過程中,我們特別要注意江浙文化、廣府文化及中原文化。
曾憲通先生在文字學方面的研究,李新魁先生在音韻學方面的研究,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文明,豐富了中華文化,對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雖然我們還有許多這方面的高水平學者,但我們應清楚地看到目前是青黃不接的景象。我們有責任改變這一狀況。
當我們端起洋酒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時候,當應知道中華先人們是怎樣嚮往和平、美好生活的?!又是怎樣踐實這一信仰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我們能夠從這首詩中體悟到什麼?
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嚮往美好生活。但為了和平則不惜「醉卧沙場」。而且你絕對不能笑我,應該讚美我,為我舉起美酒,唱響戰歌。因為有了我才有了和平。戰場上,親兄弟;征途中,父子兵。我們是人民子弟兵。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肯定,我研究後所定義的信仰包括了所有信仰。顯然中華民族的信仰完全沒有個人崇拜,完全沒有所謂的「神靈」,沒有莫須有的神或教主,更加沒有所謂的上帝和救世主這種排他思想。中華民族的信仰具有極高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基礎均有堅實的科學依據。中華民族的信仰是博大、包容的信仰。
「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盲聾哉?夫知亦有之」。人各有異,智商有差別,不可強求。因此,對於那些不懂中華民族信仰的愚者,我們首先無需跟他們辯。這正如莊子所言「辯也者,有不辯也」。他們根本就不懂我中華民族信仰的偉大。我們去跟他們辯,不也落到了聾子、瞎子的隊伍中了嗎?所以,我們要有包容心,正如老聃吾師所說:「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這就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所應具有的包容心。我們要拿出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大度去包容一切,要為人類進步而努力、為大力發展中華文化而努力。
對於那些認為中華民族沒有信仰的人,我們要教育他,讓他認識我中華民族的信仰。對於那些別有用心說中華民族沒有信仰的人,我們可糾正他,幫扶他,讓他跟我們共同進步。
謹記,有多長的文明、文化史,就有多長遠的信仰史及歷史眼光;有多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文明積澱,就有多高的信仰水平。老聃吾師說:「重為輕根」。我們的文明、文化就是厚重的根,是萬千年的積澱。信仰是生長在這根上不斷輕揚向上的枝葉。
我們現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華民族的道德體系、中華民族的天人合一觀、中華民族的信仰,無不反映出中華民族的世界和平觀、宇宙大同觀、人類幸福觀。
確定方向,一道貫之。
達成目標,一德為之。
玉樹臨風,不屈不撓。
不德不困,厚積為大。
講道德;尊崇天人合一思想;堅持我中華民族自己的信仰,繼承和發揚並光大中華民族的大文明、大文化,這就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智慧!!!
這也是人類社會安身立命的智慧!
為我中華民族的偉大道德、偉大文明、偉大信仰而努力奮鬥。
為人類的和平幸福而努力!
推薦閱讀:
※信仰問題才是中國的當務之急
※黨員能信基督教嗎?
※基督信仰不是宗教! - Qzone日誌
※這才是中國人真正的信仰!
※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會都處在什麼樣的光景中?